⑴ 历史上如何评价《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历史书,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权谋”书,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兵法”书、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心理学”书。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作为历代君王的教科书,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都不可以和《资治通鉴》媲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着,所谓“史学两司马”。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史记》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春秋》为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⑵ 历史上的伟人都是怎么评价《资治通鉴》这本着作的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着,所谓“史学两司马”。
司马光说:“《通鉴》成,惟王胜之,借之一读,其他人读不尽一纸,皆昏昏欲睡尔”
南宋史学家王应麟评价说:“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
宋末元初胡三省评价此书:“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通鉴》不特记治乱之迹而已,至于礼乐、历数、天文、地理、尤致其详。读者如饮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1]
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着书之难》中高度评价《资治通鉴》和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称赞这两部着作“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
王鸣盛认为:“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读十七史,不可不兼读《通鉴》。《通鉴》之取材,多有出正史之外者,又能考诸史之异同而裁正之。昔人所言,事增于前,文省于旧,惟《通鉴》可以当之。”
《通鉴》亦有高度文学价值,曾国藩撰成《经史百家杂钞》一书,其中选录《资治通鉴》11篇。曾国藩评价此书说“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
近代着名学者梁启超评价《通鉴》时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着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毛泽东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并评价说:“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恐怕现在是最后一遍了,不是不想读而是没那个时间啰……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编写的……《通鉴》里写战争,真是写得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2]
⑶ 资治通鉴是怎样的一本历史书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着名的历史着作,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和阅读学习。
它以时间为纲,以事件为目,纲举则目张,时索则事叙。由司马光一人精心定稿,统一修辞,故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且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选录了前人的史论97篇,又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写了史论118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对历史上有关图谶、占卜、佛道等宗教迷信,采取了批判的态度,是史学思想的重要进步。
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⑷ 《资治通鉴》是着名史料,如何看待其重要性呢
相信很多喜欢阅读的人都读过一些着名的史书,如《资治通鉴》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的一些着名的书籍,其中《资治通鉴》是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的。可见他对我们的重要性,那既然《资治通鉴》是着名史料,如何看待其重要性呢?其实它的作用和重要性就是主要突出一个道字,教你怎样做人做事,教你进化思想,使你的思想进入到一个更深的层次,同时它也是你读好其它着名的史书的开端,是打开历史大门的一把钥匙,我们只有通过它,才可以打开看世界的眼睛。
《资治通鉴》里面富含太多的知识,我们读一遍的话只领悟到皮毛,我们可以对他进行慢慢的精读,这样我们才可以对它进行慢慢的知识迁移到我们的身上,才会使我们的思想等更深一个层次。
⑸ 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历史作用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作为我国史书的第一部规范性着作,其具有史学和文学的双重价值。其确立了史书的基本体制,并在文学上达到了很高的地位,在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资治通鉴:作为第二部国修通史,其作用主要是给当政者以明得失。以知未来。虽未列二十四史之中,但诚具有与史记并列之地位。其对史实的记载也更加客观翔实,但不足在于其文学性稍逊。
⑹ 简述《资治通鉴》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评价
主要内容
1.《周纪》,五卷。
2.《秦纪》,三卷。《周纪》与《秦纪》原为《通志》卷。
3.《汉纪》,六十卷。
4.《魏纪》,十卷。蜀汉及东吴无纪。
5.《晋纪》,四十卷。
6.《宋纪》,十六卷。
7.《齐纪》,十卷。
8.《梁纪》,二十二卷。
9.《陈纪》,十卷。北朝的北魏、北齐、北周无纪。
10.《隋纪》,八卷。
11.《唐纪》,最多,凡八十一卷。
12.《后梁纪》,六卷。
13.《后唐纪》,八卷。
14.《后晋纪》,六卷。
15.《后汉纪》,四卷。
16.《后周纪》,五卷。五代有纪,而十国无纪。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书中记载的历史由公元前403年,也就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一直到959年,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为止。是司马光以为君亲政,贤明之道为出发点所编写成的一本巨着,所谓“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
在横跨中国16个朝代,一共1362年的历史中,详近略远,隋唐五代371年,占全书40%,史料价值最高。很明显的他多次着墨在其中的贤明政治时期,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
史事评论
《资治通鉴》于叙事之后,皆有附论,共186篇。其中“臣光曰”有102篇,其余84篇是各家评论,其中裴子野的论占了10篇,司马迁的论只有1篇。以篇数看来,〈唐纪〉所占篇幅最多(81卷)、其次为〈汉纪〉(60卷)。
陈垣《胡注通鉴表微》曰:“《通鉴》书法,不尽关褒贬,故不如《春秋》之严。温公谦不敢法《春秋》,而志在续《左氏传》,有所感触,亦仿左氏设辞‘君子曰’而称‘臣光曰’以发之。余则据事直书,使人随其实地之异而评其得失,以为鉴戒,非有一定不易之书法也。”
从今日来看,“臣光曰”充满封建色彩,黄盛雄将其归纳“诚”与“礼”,“礼之纲纪”这个概念,可谓贯穿《通鉴》之核心。张须在《通鉴学》云:“《春秋》之意,最重名分,名分所在,一字不能相假,封建之世,以此为纲维。名分既坏,则纲维以绝,政权崩溃,恒必由之。温公以此事兆东周之衰,与七国之分立,而又系论以见托始之意。”司马光本人的思想并没有跨越时代,故其论述没有太大价值。例如:司马炎因守三年之丧被司马光称赞是“不世之贤君”。事实上,司马炎在中国历史上并不能与唐太宗,清圣祖等相提并论。
⑺ 如何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本编年体史书,阅读《资治通鉴》需要首先了解中国历史的大体框架,另外一方面则是掌握必要的汉语言文学和历史语言的常识。
综上所述,阅读《资治通鉴》需要我们以方便理解司马光所处时代的时代背景以及时代特点,另外一方面,这需要我们对于当下一些汉文学和历史学的自私的重点和难点有所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