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秦帝国之崛起剧情
剧情:
公元前305年,秦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一位君王——秦昭襄王嬴稷继位。
其后五十六年期间,秦王嬴稷在其母宣太后和其舅魏冉扶植下,从一个稚嫩年轻君王,成长为了一位坚毅沉着,威震天下真正王者;而秦国也由一个势力一般二流强国一跃崛成为傲视列国的超级大国。
昭襄王在宣太后、纵横家范醀、“战神”白起协助下嬴稷采用“力交利交”“远交近攻”之国策,率领秦国子民先后灭义渠,修长城,重创齐国,攻陷楚国都城,迫魏韩两国俯首称臣并以极其惨烈战役。
长平之战毁灭性地打击了当时剩下唯一大敌赵国,最后更一举消灭西周收纳九鼎!自此秦国雄傲中原无人能及,八十六年后嬴政统一中国之霸业也由此已经拉开序幕。
主要人物:
1、嬴稷
秦惠文王与芈八子之子,童年离秦质燕,他儿时在他国多年,少时返秦执政,治国进取之心比其父亲更急更甚,于是便有了诸多躁动之举,不过嬴稷毕竟聪慧,他在诸多成败中,在母亲的呵护下渐渐成长,君王资质渐渐厚实。
2、宣太后
秦宣太后芈八子,嬴稷的母亲,野性狂放,热情率直,她是一个重情而率性的人,行事风格大胆出位,与嬴稷的母子之情错综纠葛,她在观察列国政局变化中,一面教化儿子嬴稷,一面受到心智磨练,获得了卓越的政治才能以辅佐儿子治理国家。
B. 大秦帝国之裂变始于长平之战吗
大秦帝国之裂变,讲的主要是秦孝公和商鞅变法的事情。
长平之战发生在秦昭襄王时代,秦昭襄王是秦孝公的孙子,这段史实在《大秦帝国之崛起》有介绍。
《大秦帝国之裂变》开篇那一场战争自然不是长平之战,是河西之战。河西不是指甘肃河西走廊,是秦魏为了黄河西关中地区攻防战争,打了好多次,片头算是第三次河西之战。历史背景是魏国因吴起变法而称霸,打过黄河,占领河西之地,史称第一次河西之战,为了夺回河西,秦国发起多次河西之战,《裂变》片头是秦献公发起第三次河西争夺战。
C. 大秦帝国顺序怎么看
从左至右排列,分别是《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大秦帝国之崛起》、《大秦帝国之天下》。
剧情介绍
1、《大秦帝国之裂变》
根据孙皓晖先生同名小说大秦帝国改编的长篇历史剧。该剧讲述了战国时代的秦国经变法而由弱转强,东出与六国争霸进而一统天下的过程。
2、《大秦帝国之纵横》
讲述了商鞅变法后日趋强大的秦国惠文王时期,年轻的秦国国君果断任用张仪,再一次君臣携手,纵横捭阖,一次次突破外交困局和险局,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基础。
3、《大秦帝国之崛起》
作为《大秦帝国》系列的第三部,讲述了秦昭襄王嬴稷在宣太后、魏冉、白起、范雎辅佐下,弱六国、纳九鼎,奠定多年后曾孙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基础的故事。
4、《大秦帝国之天下》
该剧讲述秦始皇嬴政从出生到统一六国,40余年的战国风云故事。
(3)大秦帝国之崛起发生在哪个历史事件之前扩展阅读
《大秦帝国》系列讲述了战国时代的秦国经变法而由弱转强,东出与六国争霸进而一统天下,以及最后走向灭亡的过程。是一部以秦国为主要视点来展现战国时代波澜壮阔的史诗。
作品注重尊重史实,只进行了适度的艺术加工,其中还融合了不少最新考古史料。为了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剧组力邀数位历史学家担任历史顾问,仔细考证剧中的人物、器物、历史事件,向观众展现秦始皇能统一中国的原因。
那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偏蛮小国由十几代秦国人奋发图强,历经磨难才实现大国梦。通过演绎拨开历史迷雾,以电视剧的表现方式让更多的观众重新认识这段历史。
D. 大秦帝国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便是秦朝了。虽然秦朝二世而亡,但是大秦帝国的崛起之路一样艰辛。在大秦帝国崛起的过程中曾经历经艰险。但是最终都被秦国一一克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大秦帝国崛起的五个历史时期,看一下当年的大秦帝国是在何种铁血下成长起来。
商鞅变法前的秦国,此时的秦国被魏文候,魏武侯两朝打压。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在秦魏少梁之战的时候,秦国也是损失惨重,就连秦国国君秦献公嬴世隰也被魏国狼毒箭射中,很快就死了。此时的秦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随后,秦国便在3561年和350年进行了商鞅变法。
秦始皇统一六国16年前的秦国,此时的秦国已经已经开始盘算灭六国的战争了。此时的韩魏因为处在秦国锋芒的最前沿,国力已经衰微到了极致,可以说,秦国随便的一次出击都有可能将它们打灭亡,此时的秦国已经到达了无地可割的地步了。在这种情况下,在16年后,秦始皇正式灭六国,统一华夏。
E. 大秦帝国三部曲的顺序是什么
大秦帝国三部曲的顺序是:
第一部裂变:讲述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过程。
第二部纵横:讲述秦孝公之子秦惠文王任用张仪实行连横之术对抗东方六国合纵之谋的故事。
第三部崛起:讲述秦惠文王之子秦昭襄王任用范雎、白起胜六国、灭东周的故事。
大秦帝国顺序:《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大秦帝国之崛起》。《大秦帝国》一共分为三部,这三部电视剧都是按照秦国的发展历史来拍摄的,时间线也比较明确。所以,大秦帝国可以根据这三部的先后顺序来观看。
(5)大秦帝国之崛起发生在哪个历史事件之前扩展阅读:
《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是根据孙皓晖先生同名小说改编的长篇历史剧,目前已播出三部,讲述了战国时代的秦国经变法而由弱转强,东出与六国争霸进而一统天下,以及最后走向灭亡的过程,是一部以秦国为主要视点来展现战国时代波澜壮阔的史诗。
作品注重尊重史实,只进行了适度的艺术加工,其中还融合了不少最新考古史料。为了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剧组力邀数位历史学家担任历史顾问,仔细考证剧中的人物、器物、历史事件,向观众展现秦始皇能统一中国的原因。
F. 《大秦帝国》四部曲顺序是什么
四部曲顺序是:
第一部:《大秦帝国之裂变》
第二部:《大秦帝国之纵横》
第三部:《大秦帝国之崛起》
第四部:《大秦赋》
《大秦帝国之裂变》是秦国刚刚开始强大并且裂变的故事。秦孝公在商鞅的辅佐下,秦国开始向强国的方向裂变。秦孝公是秦始皇的先祖,为秦国打下了一个夯实的地基。
《大秦帝国之纵横》是秦惠文王嬴驷的故事。有嬴驷和张仪的君臣联手,也有观众耳熟能详的“芈八子”,有芈八子和嬴驷的感情纠葛,看点颇多。
《大秦帝国之崛起》则是秦昭襄王嬴稷在白起、魏冉等人的辅佐之下,让秦国迅速崛起成为强国的故事。这部剧中也有历史上第一位太后宣太后的故事,后宫故事开始在大秦帝国中有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秦赋》主要讲述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故事,男主角嬴政和前三部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秦昭襄王嬴稷是嬴政的曾祖父,和嬴政没有真正见过面,在《大秦赋》中前几集也有出现。他在临终前梦中出现的那个可以成就秦国霸业的孩子,正是嬴政。
(6)大秦帝国之崛起发生在哪个历史事件之前扩展阅读:
电视剧《大秦帝国》系列是根据孙皓晖先生同名小说改编的长篇历史剧,目前已播出四部,分别是《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大秦帝国之崛起》、《大秦赋》。系列剧四部作品,自首播起至完结,共历时11年。
《大秦帝国》系列讲述了战国时代的秦国经变法而由弱转强,东出与六国争霸进而一统天下,建立秦朝,以及最后走向灭亡的过程。是一部以秦国为主要视点来展现战国时代波澜壮阔的史诗。
作品注重尊重史实,只进行了适度的艺术加工,其中还融合了不少最新考古史料。为了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剧组力邀数位历史学家担任历史顾问,仔细考证剧中的人物、器物、历史事件,向观众展现秦始皇能统一中国的原因。
那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偏蛮小国由十几代秦国人奋发图强,历经磨难才实现大国梦。通过演绎拨开历史迷雾,以电视剧的表现方式让更多的观众重新认识这段历史。
G. 大秦帝国的崛起时代——秦昭襄王时代
附加:知识链接——秦国历代国君姓名及顺序
1、秦非子,嬴非(秦嬴),公元前888年—公元前858年。
2、秦侯,未详其名,公元前857年—公元前848年。
3、秦公伯,嬴公伯,公元前847年—公元前845年。
4、秦仲,嬴秦仲,公元前844年—公元前822年。
5、秦庄公,嬴其,公元前821年—公元前778年。
6、秦襄公(立为诸侯),嬴秦开,公元前777年—公元前766年。
7、秦文公,名未详。
8、秦静公(秦竫公),未即位。
9、秦宪公(秦宁公),嬴立,公元前715年—公元前704年。
10、秦出子,嬴曼,公元前703年—公元前698年。
11、秦武公, 嬴说,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78年。
12、秦德公,嬴嘉,公元前677年—公元前676年。
13、秦宣公,嬴恬,公元前675年—公元前664年。
14、秦成公,嬴载,公元前663年—公元前660年。
15、秦穆公(秦缪公),嬴任好,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年。
16、秦康公,嬴罃,公元前620年—公元前609年。
17、秦共公,嬴稻/嬴貑,公元前608年—公元前605年。
18、秦桓公,嬴荣,公元前604年—公元前577年。
19、秦景公,嬴石,公元前576年—公元前537。
20、秦哀公(秦毕公/秦㻫公),嬴稷,公元前536年—公元前501年。
21、秦夷公,未即位。
22、秦惠公,嬴宁,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92年。
23、秦悼公,嬴盘,公元前491年—公元前477年。
24、秦厉共公(秦剌龚公/秦利龚公),嬴刺,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43年。
25、秦躁公(秦趮公),嬴欣,公元前442年—公元前429年。
26、秦怀公, 嬴封,公元前428年—公元前425年。
27、秦灵公(秦肃灵公),嬴肃,公元前424年—公元前415年。
28、秦简公,嬴悼子,公元前414年—公元前400年。
29、秦惠公,嬴仁,公元前399年—公元前387年。
30、秦出公(秦少主),嬴昌,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85年。
31、秦献公(秦元献公/秦元王),嬴师隰/嬴连,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62年。
32、秦孝公(秦平王),嬴渠梁,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
33、秦惠文王(秦惠王),嬴驷,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公元前324年改元)。
34、秦武王(秦悼武王/秦武烈王),嬴荡,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
35、秦昭襄王(秦昭王),嬴则/嬴稷,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
36、秦孝文王 ,嬴柱/赵柱,公元前250年。
37、秦庄襄王(秦庄王),秦异人/嬴楚,公元前249年—公元前247年 。
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秦朝
38、秦始皇,(秦始皇帝),嬴政/赵政(正)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21年。
39、秦二世,胡亥,公元 前210年―公元前207年。
(该节主要讲述大秦帝国的崛起时代——秦昭襄王时代。秦昭襄王,秦国第35任继位者,第三位王,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他在位的时期内,秦国的版图急剧扩大,为秦始皇嬴政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325年,赢稷出生于秦国咸阳。此时的秦国在位君王为秦惠文王嬴驷,秦惠文王大胆任用张仪为国相,厉精图治使秦国与山东六国可以平起平坐,通过张仪的合纵连横之策(主连横——所谓连横是联合国力强大的国家,共同应对小国的合纵攻伐;合纵是一些国力小的国家,通过彼此组成联军威胁,甚至攻伐国力强大的国家),使秦国在战国中得到发展,壮大。同时在秦惠文王在位时期大举东出,至秦武王嬴荡在位之时,秦国已打通了东出之通道,秦国即将展开新的篇章。(秦惠文王在位战国图)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嬴驷离世。他是秦国的第一位王,在其当政期间,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于为秦统一中国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公元前310年,秦武王嬴荡继位。其在位仅四年,由于经过秦惠文王的励精图治,秦国国力日趋强大。秦武王赢荡,生性好战,在位期间发动了多次东出战争,攻占了宜阳——这标志着秦国东出之路的通道打通。公元前307年,年仅23岁的赢荡在洛邑举鼎而亡。而此时的嬴稷正在燕国为质,关于赢稷如何回到秦国继位,有多种说法,最可信的有两种:一,公子赢稷是在赵国与燕国的国力护送及秦国大臣的拥护之下继位为王。二,秦武王赢荡在离世之前告诉丞相甘茂接公子稷回国继位为王,此为奉王召之命。
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嬴稷正式继位为秦国国君,大秦帝国的马车进入了快车道。刚刚继位不久的秦昭襄王,由于年纪尚小,由其母宣太后与其舅魏冉代理国政。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八年,赢稷邀请楚怀王进入武关会盟,此时他心怀雄心大志,但是年纪较小,思虑不周,冒然劫持了楚怀王,将其押送至咸阳,并强迫楚王割让楚国北境三地于秦,楚怀王拒绝。秦国顺势出兵楚国,攻占楚国16座城池,并斩首五万。
公元前293年,秦昭襄王十四年。韩魏两国合纵,集结大军进攻秦国,秦昭襄王任命白起挂帅,派出12万大军,在伊阙之地作战,白起采用前后夹击的作战方法,击败了韩魏联军,斩首敌24万人(自秦孝公商鞅变法采用军功爵制,可通过耕战获得爵位。所耕种土地越多,种的粮食越多,上交的税越多,可获得相应的爵位,在战场上斩首敌方士兵人首数越多,可获得更高的爵位。)可见白起所击溃的不只是20余万。经过伊阙之战,韩魏联军自此再无实力,能够与秦国相抗衡,韩魏两国再也无法阻挡秦国东出统一之大局。
(伊阙之战战略示意图)
借着伊阙之战的胜利,秦昭襄王继续任命白起为帅,向韩魏两国发起了猛功,攻入魏国400里,迫使韩国割让200里土地,使秦国东出之路得以扩展。秦昭襄王十九年公元前288年,此时的秦昭襄王拥有称帝的想法,但是介于此时周天子的存在,如果冒然的称帝,必然会给山东六国一个借口致使他们再次合纵攻秦。于是秦昭襄王派出使臣到达齐国,邀请齐王(齐愍王)共同称帝,齐王听从了士人的言论,同意与秦王共同称帝秦昭襄王称西帝齐王称东帝。由于两国君王的称帝行为惹怒山东诸国,齐王率先退去帝王称号,其他国家合纵攻打秦国,秦昭襄王被迫取消帝号恢复王号。
H. 大秦帝国之崛起是那个朝代的
是周朝秦昭襄王时期
I. 大秦帝国历史背景。。。后面的小故事。。谢谢!!
秦起源于今天水地区,周孝王因秦的祖先非子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分封在秦(今天水市),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国多位国君在对西戎的战争中战死,长期的征伐使秦人尚武善战,同时为拱卫中原做出了一定贡献。国君为嬴姓、赵氏。秦最初的领地甘肃东南部,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秦穆公时开始参与中原争霸。战国初魏国连年进攻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国被迫退守洛水以西,直到商鞅变法才复兴崛起。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国正式超过楚国成为战国七雄中版图最大的国家。前246年秦王政登基,前238年掌权,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前207年,亡于秦末农民战争。
先秦时期的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秦国为嬴姓,国君当为少昊玄孙伯益之后,按照《史记·秦本纪》的说法秦、赵国君皆为嬴姓赵氏。[1]不过造父虽然与秦国国君同族但并非秦国国君直系祖先,而是赵国国君的直系祖先。秦和赵源出于同一嬴姓祖先蜚廉。“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后为赵。”[2]季胜的曾孙造父幸于周穆王。“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缪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传说周孝王因秦的祖先非子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分封在秦(今甘肃天水),作为周朝的附庸。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占领了被戎人和狄人占领的原周朝在陕西的领地。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今宝鸡凤翔)建都近300年。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穆公时代秦国参与中原争霸,成为仅次于晋国、楚国、齐国的二等强国。秦哀公在位期间,申包胥曾前往秦庭痛哭求师助楚昭王复国,留下“申包胥哭秦庭”这一典故。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国大良造(商鞅)为了深化其改革,摆脱旧贵族势力的干扰,提议都城由雍城(今宝鸡凤翔)迁至新建成的咸阳城,得到秦孝公支持,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公元前279年的郢之战和前278年的鄢之战,白起统帅的秦军攻占了当时政治核心在南阳和丹阳一带的楚国的南阳郡、南郡、临江郡(江夏郡)、黔中郡,至此南方大国楚国因为丧失大片疆土和人口而走向衰落,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将白起在长平之战重创赵国,赵军损失四十万左右兵力,秦国威震天下。前246年秦王政登基,前238年掌权,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的变法最为彻底。商鞅变法鼓励人口增殖,重农抑商,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编制户口,实行连坐之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中期以后最为强大的国家。虽然后来商鞅被车裂而死,新法却并未废止。秦朝从统一六国到灭亡,只有15年国祚。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先后灭掉了关东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后北击匈奴,南服百越。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维护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有说法“百代犹得秦政法”。但秦朝的暴政也引起了阶级矛盾与社会的动荡不安,导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前206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仅15年,秦朝便走向灭亡。
秦统一形式图
前316年灭巴国、蜀国;
前230年秦灭韩;
前228年 秦攻占赵都邯郸;
前225年秦灭魏;
前223年秦灭楚;
前222年秦灭燕、赵;
前221年 秦灭齐,秦王赢政(赵政)称皇帝,为始皇帝。
自前221年起中国历史正式进入郡县制社会,秦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大一统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朝。
J. 大秦帝国之崛起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的顺序
顺序为《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大秦帝国之崛起》。
1、《大秦帝国之裂变》
《大秦帝国之裂变》是由黄健中执导,孙皓晖编剧,侯勇、王志飞、高圆圆、杜雨露、李立群、许还山等领衔主演的古装历史剧。
该剧讲述了战国时代的秦国经变法而由弱转强,东出与六国争霸进而一统天下的过程。
该剧于2009年12月18日在陕西、东南、河南、河北卫视同步首播,2014年10月17日于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播出。
2、《大秦帝国之纵横》
《大秦帝国之纵横》是由西安曲江大秦帝国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出品。
讲述了商鞅变法后日趋强大的秦国惠文王时期,年轻的秦国国君果断任用张仪,再一次君臣携手,纵横捭阖,一次次突破外交困局和险局,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基础。
该剧于2013年9月5日起 在央视一套每晚8点黄金档播出。
3、《大秦帝国之崛起》
《大秦帝国之崛起》,由西安曲江大秦帝国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出品,由导演丁黑执导,宁静、张博、王小毅、邢佳栋、赵纯阳、陈晓、吴连生、沈佳妮等领衔主演的历史大剧。
作为《大秦帝国》系列的第三部,讲述了秦昭襄王嬴稷在宣太后、魏冉、白起、范雎辅佐下,弱六国、纳九鼎,奠定多年后曾孙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基础的故事。
2017年2月9日,在央视一套首播。
(10)大秦帝国之崛起发生在哪个历史事件之前扩展阅读:
《大秦帝国》内容介绍:
1、《大秦帝国之裂变》
在群雄逐鹿、山河日变的“大争之世”,在英雄辈出、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华夏大地的西陲正经历着一场亘古未有的“黑色裂变”。
公元前三百六十二年,满怀壮志,发誓要夺回老秦故土河西的秦献公赢师隰,在黄河西岸的少梁山与魏国大军进行了一场惨烈的厮杀,却身中毒箭而死。嫡子嬴渠梁灵前即位,史称秦孝公。
此时的秦国已陷入四面楚歌之绝境,辎重耗尽,兵源匮乏,国力虚弱。秦孝公手刻国耻碑,以血涂字,立于宫门,誓以变法强国。秦孝公大召天下贤士,六国学子,入秦为官。
卫鞅一展其为政主张,以他的法家思想折服了秦孝公。秦孝公拜卫鞅为相,开始了君臣二十年的大变法。
卫鞅拜相后,颁布命令,禁止私斗,平民有战功可以封爵,取消封地,废除井田等一系列主张,朝野之间,不啻于天翻地覆。秦国那些前朝权倾朝野的大臣,却对卫鞅刻骨仇恨。
卫鞅通过城门立木,在民间赢得信任。公正处理河西村村民群斗,一次斩首七百余众,在所有秦人的内心深深地烙下了“法”的烙印。变法使得秦国蒸蒸日上。
为了能够得到秦王室更坚定的支持,在白雪的理解和劝导下,卫鞅与秦孝公的妹妹聪敏贤惠的荧玉公主举行了大婚。
卫鞅的第二批变法令陆续颁布以后,更是朝野沸腾。取消贵族封地,是破天荒的创举,秦国贵族视他为寇仇一般。
在河西村私粮变成泥沙,太子怒杀村民事件中,卫鞅废黜了太子,流放边境,太子的两名师傅公孙贾被放逐陇西牧马,嬴虔被削去鼻子。
经过这次事变,朝野的风波平息了,卫鞅深知自己的处境,这段仇恨已处在无法化解的地步。作为法家的大师,他正带领着秦国一步一步地接近他理想中的大治之世。
整整二十年过去了,变法持续了二十年,秦国的新军练成,国富民强,百姓勇于公斗,平民争立战功。秦孝公和商鞅都老了,不足五十岁,都已是心力交瘁。
秦孝公召回了流放二十年的太子嬴驷,撒手而亡。嬴驷即位,六国趁机向秦国施加压力,要求秦国杀商鞅以谢天下。朝堂内外又是一番气象,陈渣泛起,旧恨新仇都浮上来。
一直在秘密破坏变法的老臣们终于可以在阳光下窃窃私语了,他们听说新国君嬴驷也有杀商鞅的想法,争先恐后地跳出来。商鞅将手中的政权、兵权交出,带领弟子们最后一次修订秦法,坦然被捕,被五牛分尸。
古老的秦部族正是在这裂变般的阵痛中重生。他们燃烧着自己,用一段段血与泪,爱与恨交织的悲壮故事,推动着整个时代前行。最终大出天下,与中原六国相融合,共同成就华夏文明的正源。
2、《大秦帝国之纵横》
商鞅变法以后,秦国迈入崭新时期。此时的秦国,在战国舞台上,已屹立起不容列国小视的身影。秦惠文王上台即杀了商鞅,同时又坚定地延续商鞅之法,给秦国政治出现变局提供了想象空间,内部和外部的敌人从观望走向迫不及待。
故事开始,一场血雨腥风正酝酿之中。齐、魏相王,邀秦惠文君观礼,秦惠文王把两国相王变成三国相王,当场提出亲自出席徐州三国相王之仪。
这一非同寻常之举带来了危机重重。先是魏王派死士半路劫杀,后是魏王威逼魏纾在婚礼上刺杀夫君秦惠文王,同时甘龙杜挚老世族集团与魏合谋,并策动义渠兵围咸阳,意在另立新君,废除商鞅新法。
然而,秦惠文王谋定后动,临危不乱,内外左右开弓,快刀斩乱麻,既瘫痪了齐魏联盟,解除了义渠兵祸,又一举铲除了甘龙老世族的复辟阴谋。
日趋强大的秦国,使列国陷于极度恐慌之中。战国进入大挑战大机遇时期。大批英才名士纷纷登上战国大舞台,各国关系不断重新洗牌。
犀首离秦入魏游说六国结盟合纵,对秦国构成合围之势。秦国陷入空前大危机。年轻的秦国国君果断任用张仪。这是继秦孝公任用商鞅,秦国又一次君臣携手,成为流传千古又一段政治佳话。
于是,张仪频频出手,纵横捭阖,一次又一次突破外交困局和险局,写下华夏外交史上华彩乐章。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让人惊叹,仍然熠熠生辉。
年轻的秦惠文君主,对内鼓励耕战,对外突破交困,交攻互用,虽时有险局,但交战布局错落有致。东出函谷,南下商于,西征巴蜀,北服义渠。秦惠文王为历史交出一份亮丽成绩单。
3、《大秦帝国之崛起》
秦昭襄王当政不久,列国展开一系列兼并战争。秦国看准时机,先与齐连横,攻略魏国大片土地。由此,战国到了秦齐赵三国并强阶段。
此时秦国国内,穰侯魏冉擅权,宣太后芈月掌政,秦昭襄王王权旁落。此时,局势对秦国十分有利:纵横家苏秦与燕王秘约赴齐间齐,以灭齐为目标“死间”齐国。
面对国内政治困局和国外有利机遇,秦昭王毅然起用范雎,逐魏冉、废太后之权而恭养之。同时,与苏秦合谋,举兵攻破齐国。
秦昭王遣将白起,相继在伊阙、郢都、华阳、长平发动四大战役,歼灭了韩魏齐楚赵百万以上兵力,使秦与列国消长发生了根本转折。自此,秦国崛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大秦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