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中历史会考可能出大题的知识点总结一下 (就知识点就ok了)谢谢^_^急需!!!
谈谈怎样学好思想政治课
有的同学感到学习思想政治课困难较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学好思想政治课信心不足。二是缺乏学习的兴趣。三是学习方法不当。四是师生关系不融洽。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1、树立学好思想政治课的信心。信心是获得成功的第一步。要学好思想政治课,首先必须树立一定能够学好的信心。我们平时可以多了解一些“补弱”成功的例子,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在制定目标时,我们要从小、从低开始,积极创造学习思想政治课进步的记录,进行自我激励,不断提高自信心。 祝你成功 天天向上
2、培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自己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用崇高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的来激发学习的兴趣。(2)同思想政治课学习教好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取长补短,交流学习心得,来培养学习的兴趣。(3)融洽师生关系。若是由于师生关系不融洽造成学习思想 政治课兴趣不高,就应努力改善师生关系,听从老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祝你成功 天天向上
3、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可以表现在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1)学习环节方面。听课时,要集中精力弄懂老师讲授的内容,做 好课堂笔记,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课余时间应主动问老师或同学 。课后的作业应及时、认真地完成。学会有意识地归纳整理所学知 识,使之系统化。平时多读一些有关思想政治的报刊、书籍,经常收看电视新闻,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2)学用结合方面。要坚 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认识社会热点问题和身边的生活问题,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 好思想政治课还要做到有计划、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自己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成绩。
怎样学好历史
对于历史,我想说的是:关键在平时,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尤其对考小综合或大综合的同学来说,平时的基础是决定胜败的关键。我自己就曾经吃过这样的亏。教我历史的魏献策老师是一位非常尽职尽责的好老师。他的课仿佛有一种魔力能把你紧紧地吸引住,浩浩历史长河在他的讲解下仿佛一下子就与我们拉近了。更重要的是,他总能引导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去思考它们背后的联系与实质。这是学习历史的最重要的方法。在他的指导下,高一时我的历史学得很顺利。也许是让胜利冲昏了头脑,高二时我开始偷懒了,不再注重基础知识的及时掌握。只是到了考试前才临时背一背。到高三下学期总复习时,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愚蠢。高一的知识由于有扎实的基本功,我不用再费多少力就能轻松地回忆起全部内容。而高二的课文我即使读了好几遍还是有忘的可能。我这才知道为什么老师总让我们“抓基础、重平时”。
高中历史的学习与初中完全不同,并不是靠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高中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最好是能每星期复习一次,每个月再总复习一次。复习时关键是要反复地看书,在反复中提高。书才是最根本的。离开书本谈能力是不现实的。
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想想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能够说明什么历史道理。也可进行历史事件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例如,某两场政变或两种政策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说明了什么。分析异同点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版块去想。有的书上说,要把历史学成“立体”的。我想,所谓的“立体”,大概也就是这种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吧。经常这样思考,对不同的历史现象,我们就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它们的实质,无论碰到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是读书时要注意的问题。书本决不仅仅是读过即可的,光记住一些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后的东西。相信你不久就会发现,历史是越读越有味的。
其次,做题当然也很重要。做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再回顾再思考的过程。现在的历史题,单纯考知识本身的已经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对某一事件的分析。这就需要用到读书时积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做选择题时,常常碰到一些诸如问“根本原因”、“实质”之类的问题,这通常要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关于这几方面的选项,一般来说就是正确的。再如“直接”与“间接”这样的问题,在我看来,其实也很简单。答“直接”时,你就让头脑变简单些,一开始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完全不必拐什么弯。除了“直接”之外的就都可放心地归入“间接”那部分去了。
至于问答题,则更需要你的思考与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考卷上的题目是你曾经见过的,更不必费心去背某道题,只要掌握了方法,问答题也是很好解决的。首先是分析。通过回想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的介绍,尽量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要担心想太多,只要你觉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确的。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一再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要有创新,有自己的观点”,所以你就要尽可能地多想一些。
其次是表达。最好是分条阐述,一点写一两行,不必太嗦,关键是把要点写出,因为评卷时也是按点给分的,写得太多,一个要点绕了好几个弯才讲完,不仅会喧宾夺主,使老师因找不到要点而扣分,还会浪费许多时间,以致来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条时也有一个技巧,即根据所给的分数决定要分几条。一般一个要点是两到三分,如果一道题是八分,那么很可能它的要点就有四个。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漏答的可能,即使你实在想不出还要答些什么,也要尽可能写满那个推算出的条数。同时,还要注意序列号的安排。大点小点用不同的序列号标出,就会显得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这样也就不容易丢分。最后,字迹一定要工整。想想看,一个老师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改完那么多的试卷,如果字迹潦草,有哪个阅卷老师会有好心情给你高分呢?
最后,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对学习历史也很有帮助。一个人无论怎样细心都会有疏忽的地方,通过与同学交流笔记、与老师探讨习题,往往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可读一读像《历史学习》这样的杂志,了解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提高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解题很有帮助。到高三下学期的时候,要争取每天都花一至两个小时在历史上。因为历史有一个特点,容易忘。今天记得滚瓜烂熟的东西很可能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复习历史更要注意计划性。除了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外,自己还应有自己的计划,给自己定一个时间表,哪段时间复习哪段内容,注意科学合理,确保能够按时完成。可以双条线同时进行。一条是老师的,一条是你自己的。例如老师在复习世界史,你掌握好世界史的同时,还可再看看中国史。不仅记住了更多的内容,还有利于进行中外比较,使自己对高中三年的历史知识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效果要比单独复习世界史好上几倍。另外,专题复习也很重要。可以帮助你掌握好历史线索,可以深入地研究一些历史规律之类的东西,增加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其实,历史是一门很有意思的科目,不用担心学不好它,只要肯用心,掌握方法之后,历史会变得很简单了。
⑵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中考最会考的知识点是哪些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2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
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
○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
3、西周的宗法制:
○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2课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积极作用:○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
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 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 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 汉承秦制
有所变化 中央设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 决策机构
外朝 执行机构
尚书台 中枢机构
魏晋南北朝 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隋朝 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唐朝 中书省 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尚书省 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门下省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宋 二府 中书门下 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 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 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三司 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元 中书省 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 最高军事机构
宣政院 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 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后期:设刺史制度
隋唐 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
宋 文臣做地方官;州县两级制
元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 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边远民族地区高寒宣政院进行管理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特点: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增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
不断增强。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 “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 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
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7、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元朝时的行省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郡县制(秦朝)——郡国并行制与州郡县三级制(汉)——州县两级制(隋——宋)——行省制度
8、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2)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3)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中央。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君主专制强化,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2、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新任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全
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中国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在:明太祖时;
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君主专制强化
2、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为了减轻皇帝工作压力增设了:内阁;
3、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
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牢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
4、区分明朝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内阁制的本质不同:
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5、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的标志是: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6、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积极作用: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消极作用: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古代希腊政治民主政治
1、基础:梭伦改革
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黄金时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2、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平等
3、积极作用:促进希腊民族性格形成;推动古希腊文化事业发展;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消极作用:男性公民民主;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抽签选举,轮番坐庄的弊端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民法大全》(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
2、影响: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
⑶ 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简答题和材料题题一般可能会考哪些(考到概率大的),是简答题和材料题,就是要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给好评哦~~谢谢】二、问答题
1、简述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1)、北宋时辽宋议和,订立澶渊之盟。 (2) 宋与西夏连年交战后议和,西夏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3)、南宋时,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
2、简述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 (1)、南方农业有较大发展。水稻跃居宋朝粮食作物首位。棉花种植地推广到长江流域。茶树栽培也有很大发展。 (2)、南方手工业兴旺。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在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宋朝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3)、南方手工业繁荣,有开封、杭州等商业都市,有广州、泉州等外贸商港,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3、宋太祖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1)宋太祖即位后,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 (2)宋太祖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收归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4、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历史意义(作用)是什么? (1)、目的:为了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 (2)、意义(作用):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5、简述《尼布楚条约》的签订的历史意义。 《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6、隋唐时期,我国取得的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哪些? (1)、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 (4)、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7、清朝前期对外实行什么政策?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实行些政策造成的危害是什么? (1)、清朝前期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 (2)、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第一:清朝统治者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第二: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统治者认为天朝的物产丰盈,无须同外国互通无关。第三: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外国商人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威胁其统治。 (3)、闭关锁国造成的危害是: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清政府看不到世国界形势发展变化,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交流,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了。
8、简要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 (2)、加上自然条件的优越性,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
9、明朝前期加强君主专权制的措施: (1)、政治方面:①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②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③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加强对臣民的监督;④迁都北京,加强对北方的控制;⑤执行削藩政策。 (2)、文化方面:采取八股取士,从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
⑷ 历史中考会考哪些类型d题目
现在有中考题题型有两种: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例如:
泰安市2010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纸选择题答案栏相应的表格内)
1.“退避三舍”、“纸上谈兵”等成语故事均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发生的着名战役。诸侯国出现源于西周的
A.世袭制 B.奴隶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2.开心辞典的主持人王小丫出了这样一道题:他是我国春秋晚期的鲁国人;他提出了“仁”的学说;他最早创办私学。他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3.假如你给李冰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场景是
A.上书秦孝公请求变法 B.奉干隆旨意领兵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主持修建都江堰 D.陪唐玄宗考核县令的政绩
4.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许多莘莘学子进入国家高等学府深造的梦。汉武帝时,学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
5.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唐朝,作为一名朝廷重要官员,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从长安去洛阳乘船,经大运河到江南余杭体察民情
B.上朝时,见到魏征向太宗皇帝进谏
C.和太宗皇帝一齐讨论合并州县的事宜
D.经常诵读苏东坡写的词
6.我国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清朝
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同学们纷纷投稿。其中无法通过小组长审核的是
A.漫话“焚书坑儒” B.汉武帝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张骞与丝绸之路 D.清朝“文字狱”之我见
8.着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右图中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重庆谈判
D.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
9.下面是几位几司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C.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
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0.右图中的历史现象最早应出现于
A.甲午中日战争前 B.辛亥革命后
C.抗日战争期间 D.解放战争时期
11.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事件分别是
A.五四运动 南昌起义 B.南昌起义 中共一大
C.中共一大 秋收起义 D.秋收起义 五四运动
12.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3.右图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一个片段,这一片段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4.“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每当学校星期一升旗,唱起这首催人奋进的歌曲时,我们都会联想到一位着名的音乐家。他是
A.冼星海 B.聂耳 C.欧仁•鲍狄埃 D.贝多芬
15.右图我国面粉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
②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③帝国主义国家完全退出了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势力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 D.①②
16.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7.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有关中国的某提案。从此,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这一提案应是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8.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①深圳②厦门③上海④汕头⑤珠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9.报据下列第①组的内在关系,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使第②组成立
①伯利克里→推动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②屋大维→( )
A.建立雅典奴隶制共和国 B.发动布匿战争
C.建立罗马共和国 D.建立罗马帝国
20.历史课上,老师指着下图A、B、C、D中的一条航行路线说:“哥伦布就是沿着这条航线发现美洲大陆的”老师指的航线应是
21.梯也尔在评价拿破仑时说:“这是同亚历山大和凯撒一样的天才人物……竟有立法家的才能”。他之所以认为拿破仑具有立法家的才能,是因为
A.拿破仑一生打了多次胜仗 B.拿破仑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C.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D.拿破仑曾率军入侵俄国
22.当我们面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令人感概的一幅幅场景时,我们不禁想起1851年5月,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第一届世博会上,下列发明可能参展的是
A.蒸汽机 B.飞机 C.无线电话 D.人造卫星
23.张华在学习与“伏尔泰”有关内容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①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着名的启蒙思想家
②伏尔泰认为教士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③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白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④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开明的君主执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4.王明同学正通过因特网下载爱迪生、卡尔•本茨等人发明成果的相关资料,由此你可以判断他正在探究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5.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有关美国南北战争的影视情节与历史小实不相符的是
A.1861年“南部联盟”率先挑起内战 B.战争结果是北方取得胜利
C.林肯在战争结束前夕遭刺杀身亡 D.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6.某大学近代世界文学研究组要召开一个探讨俄罗斯名着《战争与和平》的写作艺术研讨会,选择谁的照片在会场悬挂最合适
A.高尔基 B.郭沫若 C.鲁迅 D.列夫•托尔斯秦
27.20世纪30年代,一记者在美国纽约看到政府雇佣大批失业者去进行国家公共工程的建设。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美国为应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采取的哪一措施
A.罗斯福新政 B.科技立国战略
C.法西斯专政 D.斯大林模式
28.初三学生小明暑假随爸妈去某地区旅游,发现当地大多数国家的居民拥有统一的护照、使用统一的货币。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东南亚 B.西欧 C.北美洲 D.南非
29.右面是美国福特汽车部分零部件产地分布图,从中可以看出
A.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B.福特公司在国际竞争中已处于不利地位
C.福特公司在全球采购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
D.美国已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潮流
30.目前,信息技术已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山东省中小学。这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一项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A.航天技术 B.原子能 C.生物工程 D.计算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31题,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6分.第34题11分,第35题14分.第36题8分.共70分。请将各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的相应位置。)
31.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l)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l分)该朝代为巩固统治采取的经济措施是什么?(l分)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1分)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2分)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1分)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1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2.泰安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确定了“科技发展史”的探究主题,请你帮助完成其中的两个步骤。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上重大科技成就
(1)古代中国,产生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科技成就。请写出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368年之间中国在医学和印刷方面取得的成就各两例(4分)
(2)近代中国,在修建铁路和制碱方而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请列举这两个领域出现的杰出科学家各一人并说明其主要成就。(4分)
(3)世界近现代史上,发生过三次影响深远的科技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了三个新的时代。请写出这三个时代的名称。(3分)
第一次:__________第二次:___________第三次:_________
步骤二:反思历史,总结评价
(4)试用一句话评价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分)
33.在近现代史上,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由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三次变化。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l)列强入侵是近代中国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因素,请分别写出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直接导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列强侵华战争及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4分)
(2)在近代列强浸华的过程中,处于亚洲的日本表现尤为猖獗。请写出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三次侵华事变和制造的一次屠杀中国人达30万之多的惨案名称。(4分)
(3)伴随列强的入侵,中国各阶层为救国,开始了学习西方的近代化探索历程。请完成下面的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结构图(4分)
(4)在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斗争中,中国社会性质又先后发生了向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两次转变。诸写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时间和标志。(2分)
(5)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在祖国统一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请举2例说明。(2分)
34.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其世界体系是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内容。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l)右图作品出现于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的一次重要运动中,请写出该运动名称及当时欧洲社会的主要思潮。(2分)
(2)17世纪——19世纪初,英法美等国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下面是三次革命的比较表,请你帮忙完成。(5分)
国 别 英 国 美 国 法 国
时 间 1640-1688年 1789-1794年
开始标志 长期关闭的议会重开 莱克星顿的枪声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资产阶级
代表人物 克伦威尔 罗伯斯庇尔
政权形式 联邦制 共和制
(3)19世纪六七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最终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资木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请写出此时期通过改革方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两个国家及其改革的名称。(4分)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99年,世纪之交,英国广播公司举行民意测验:评选一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之——卡尔•马克思当选为最伟大的思想家。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1978——2009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对比简表
项目 1978年 1990年 1997年 2000年 2003年 2009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1 18547.9 74462.6 89442.6 102398 335353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510.2 5160.3 6280 7703 17175
(1)材料一中“马克思主义理沦”诞生于 年,其标志是 。(2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1分)
(2)材料二漫画反映了 (革命事件)对世界的巨大影响。(l分)此后,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1分)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政党纷纷丧失政权。请指出东欧剧变的实质。(2分)
(4)材料三漫画反映的现象出现在中国共产党错误发动的哪一运动中?(l分)中共错误发动这一运动的原因是什么?(2分)
(5)材料四图表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实力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l分)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1分)这次会议重新确立的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l分)
(6)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东欧各国取得结果不同,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是重要原因。请写出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体系名称。(l分)
36.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片一签署《凡尔赛合约》 图片二华盛顿会议
材料二 《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规定:“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的全体之攻击”。
材料三 伴随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当今世界实际形成了美国、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的相互竟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l)材料一中图片一、二反映的两次会议使帝国主义列强在一战后形成了哪一体系?(l分)简要评价这一体系?(2分)
(2)依据材料二中《北大西洋公约》成立的北约组织,是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哪一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l分)该政策开始执行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l分)
(3)针对北约组织的建立,苏联成立哪与组织与之对抗,两极格局局面形成?(1分)
(4)从材料三看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l分)面对世界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奉行的基本外交政策是什么?(l分)
泰安市二O一O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历史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l0 11 12 l3 l4 15
D B C A D B C B C B A B D B D
16 17 l8 l9 2O 2l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A D D B B A C B C D A B A D
二、非选择题(第31题9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6分,第34题11分,第35题14分,第36题8分,共70分)
31.(l)秦朝;(l分)统一货币、度量衡(1分)
(2)行省制度;(1分)西藏、台湾(或琉球)(2分)
(3)明朝;(l分)明太祖(或朱元璋)(l分)
(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2分)
32.(l)医学:汉代的华佗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等。印刷: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发明;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经济高效;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标有确切口期的雕版印刷品等。
(医学、印刷成就各答两项,符合题意即可,1项1分,共4分)
(2)修建铁路:詹天佑设计和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制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撰写了《制碱》一书(修建铁路、制碱各举l个科学家及其成就即可,科学家、成就各1分,共4分)(3)第一次:蒸汽时代(l分)第二次:电气时代(1分)第三次:信息时代(l分)(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改善人们生活。(评价合埋即可,1分)
33.(l)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南京条约》(1个要点l分.共2分)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1个要点l分,共2分)
(2)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l个要点l分,共4分)
(3)
(戊戌变法答百日维新也可。1空l分,共4分)
(4)1956年底;(l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或三大改造基本完成)(l分)
(5)香港回归、澳门回归(2分)
34.(l)文艺复兴;(1分)人文主义(l分)
(2)
国 别 英 国 美 国 法 国
时 间 1775-1783年
开始标志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代表人物 华盛顿
政权形式 君主立宪制
(1空1分,共5分)
(3)俄国,1861年改革(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日本,明治维新(l个要点l分,共4分)
35.(l)1848年;(l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l分)巴黎公社(1分)(2)十月革命;(l分)苏维埃俄国(或苏联)(l分)(3)社会制度的变化(2分)(4)大跃进运动(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l分)中国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2分)
(5)不断提升;(I分)+一届三中全会;(l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l分)(6)邓小平理论(1分)
36.(l)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l分)这一体系建立了战后暂时的帝国主义世界和平秩序,但由于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因此,不能长久维持下去(2分)(2)冷战政策;(l分)杜鲁门主义出台(I分)
(3)华沙条约组织(或华约组织)(1分)
(4)多极化;(l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l分)
⑸ 高中的历史地理会考大概都考什么啊
高一地理下册(人文地理)知识归纳
五、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1:农业
①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业的生产对象是动植物。
②农业的投入: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
③农业的分类: 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和畜牧业;按投入的多少分类: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按产品的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比重在逐渐增加;加大科技投入是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
区位:1、该事物的位置;2、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④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P6~9
区位因素 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为密切。
水源 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
地形 不同的地形区(坡度、高度),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
土壤 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如东南丘陵地区分布广泛酸性土壤,适合种植茶树
市场需求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 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园艺、乳畜业等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国家政策 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商品粮基地
科学技术 是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它是通过影响其它因素而影响农业区位。
⑤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社会经济因素 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市场区位 新兴工矿区的出现,城市的发展,城区和工矿区周围将重点生产蔬菜、肉、蛋、奶等,并发展园艺业
市场需求量 供不应求时,刺激生产,供过于求时,压缩生产,如我国90年代初苹果种植
交通条件和保鲜、冷藏技术 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例:美国东南部地区利用光照优势发展蔬菜、花卉,供应东北地区。我国北方冬季从南方的广东、四川等省大量调运蔬菜;使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成为可能,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食生产基地,荷兰、丹麦、新西兰等为世界主要的乳畜产品供应国,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P7理解人类对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的合理改造。
⑥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P10~17
农业地域类型 分布地区 其他概况 典型案例
水稻种植业 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区位条件:
①高温多雨的气候
②平坦的地形
③劳动力密集
④有悠久的历史,稻米是传统的食粮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大牧场放牧业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美国、阿根廷以牧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牧羊为主。潘帕斯草原区位条件:①优良天然草场;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海港近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牧牛业是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经营的代表。
商品谷物农业
(面向市场)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地 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作物:小麦、玉米
美国是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美国中部平原的商品农业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
高度发达的工业
p14 图5.15
混合农业 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主要是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的混合农业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p17图5.19 墨累-达令盆地的优点: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2、工业P18~19
投入要素:自然条件(土地、水源、能源、原料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资金、设备、科学技术等)
产出要素:工业产品和工业“三废”
工业的分布就世界而言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日本等少数国家,就国家而言主要集中分布在少数地区和少数城市
科技发展使工业采用的原料种类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工业部门越来越多;使工业对劳动力数量、体力的投入越来越少,对劳动力知识、技术的投入逐渐增加;
新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使工业生产由大批量、标准化到中小批量定制式。
①按照工业的投入要素分类P21~23
工业类型 举例 分布地区
资源密集型工业 采掘工业,制糖工业 受自然资源分布的制约
劳动密集型工业 纺织工业,服装工业 分布在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资金密集型工业 钢铁工业,化学工业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原料的依赖性仍然比较大
技术密集型工业 电子工业,航天工业,核工业,激光工业 分布在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达的地区
②工业区位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
③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工业部门类属名称 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 代表部门
原料指向型工业 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原料到产品重量大大减轻)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等) 甜菜、甘蔗制糖等水果、水产品加工
市场指向型工业 运输原料成本较高(重量、体积减少不多或有增加)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破碎等) 家具、印刷、啤酒部分食品
动力指向型工业 消耗大量电能的工业 炼铝厂、冶金及化工等重工业
廉价劳力指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力的地区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鞋等
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
④不同类型工业区的特点:P28~33
着名工业区 发展条件 发展特点
传统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
(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丰富的煤炭、离铁矿区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 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由于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衰落最明显)P29图5.34
新兴工业区(20世纪50年代)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P31图5.38 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以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大多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美国“硅谷”
(高技术工业) P33图5.4,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是美国以至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它是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是美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裕的地区。 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⑤历史上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的影响
历次技术革命 年代 主要标志 新出现的工业部门
第一次 18世纪60年代 蒸气机的发明 棉纺织、钢铁
第二次 19世纪70年代 电气化 电力、化学、石油、汽车、飞机
第三次 20世纪50年代 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和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核工业,航天,激光
⑥污染工业分布P23图5.27
工业部门 污染类型 区位选择
水泥厂,酿造厂 污染空气 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季风区的垂直郊外
印染长,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污染水源 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化工厂,炼油厂 污染大气,污染水源 综合以上两条
发电厂,钢铁厂 污染空气,固体废弃物污染 污染空气综合以上的,固体废弃物污染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⑦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
⑧工业联系的方式:工序联系、空间联系、信息联系。
工业集聚的表现:传统的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的生产集聚和新的小批量定制产品的生产集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域内。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⑨工业地域的两种形成类型: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与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工业地域按性质的两种分类及其特点: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与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
六、人类的居住地---聚落P41
1、聚落的形成:①乡村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小;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大。分散的乡村聚落形成于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P41图6.2~6.3②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冲积平原上,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2、城市的区位P43~49
①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代表性的城市)
自然因素 影响的结果 影响原因
地形 平原
P43图6.6 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美国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带分布在大西洋沿岸平原;圣弗朗西斯科-圣迭戈城市带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芝加哥-匹兹堡城市带分布在中部平原;世界上三大城市密集地区:60°N以南的欧洲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
高原 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地区 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高原地区,气候较凉爽,如巴西的城市多数分布在巴西高原
山区 城市多分布在沿河谷底和开阔地 例如:我国的西安就在渭河平原,太原在汾河谷地
我国特大城市最多的省区:辽宁、江苏
气候 世界城市主要分布在气候适中的中低纬度临海地带。我国特大城市位于年降水量大于400mm的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
河流
河流下游城市最密集 河运起点 货物在此转运,如我国江西的赣州
河流汇合处 大量人流和物流在这里集中和转运,如我国宜宾(岷江和长江);重庆(嘉陵江和长江);武汉(汉水和长江)
河口 河海交汇处,人流和物流在这里转运和中转,如我国上海和广州
河流曲线处 利用天然河流防卫,如瑞士的伯尔尼(在阿勒河上)
河心岛 利用天然河流防卫,如法国的巴黎(在赛纳河上)
自然资源 以煤炭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有: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的匹兹堡,我国的大同、鹤岗、抚顺、开滦;以石油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英国的阿伯丁与北海油田有关,我国的大庆、玉门、克拉玛依等;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与金矿有关;我国的鞍山、包头、攀枝花等在铁矿石产地发展起来的
交通 南方城市多数在河流的汇合处(沿河设城),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城市分布的趋势是向交通方便的位置集中。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如京广线的石家庄、郑州。P48图6.14(理解)
政治
军事
宗教 古代的首都,现代的政治中心和省级行政中心,例如我国的合肥就是被定为省级行政中心而发展起来的,有一些国家专门新建一座城市作为首都,例如巴西的巴西利亚、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等;宗教因素建立起来的城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我国的拉萨、梵蒂冈
其他因素 因科技而兴起的日本筑波,因旅游兴起的张家界,黄山等
②军事、宗教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已经很弱,交通、自然资源一直对城市区位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3、城市化P51
含义: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①城市化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用地规模扩大。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百分比是最重要的指标。
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后,城市化加速发展。P51 图6.17
英国是世界上最先开始产业革命,也是城市化发展得最早的国家。
P51图6.17目前世界城市总人口60%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②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
发达国家
特点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70年代后期达到了70%);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70年代后期,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发展中国家特点 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2000年44%);城市发展不合理(主要是由于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造成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表现:少数大城市迅速发展,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中于少数大城市)中国39.10%
③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P54
环境质量下降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产生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危害人们健康
水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危害人体健康
噪音污染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学习和交谈,甚至损害人体健康
固体废弃物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交通堵塞,导致时间、能源浪费;住宅表现为住房缺少、质量低劣
增加就业难度,失业人数增多 影响社会治安,还会带来贫困、内城衰落等问题。
城市是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④城市化问题解决途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a.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b.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c.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P63
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
①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服务业等)
主要方式 作用
运输业 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亚欧大陆桥(P64 图7.2);世界主要航海线和主要海港 (图7.3 )
邮电通信 包括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邮政通信即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邮政网络是由邮局和邮路组成的邮件传递系统。电信通信的概念。
商业
P66图7.7
2、交通运输和通信
①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②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P67~73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已经超出自然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P67图7.8以京九铁路为例(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建设京九线最大的意义在于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和与城镇发展的关系。P69图7.11
c.汽车站:人们出行,接触最多的交通运输点是汽车站。P73图7.15要与市内、市外有方便、直接的联系,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顾客
d.航空港:占地广,要平坦开阔,利于跑道建设,以及飞机起飞有净空保证;坡度适当的地形,以利排水;良好的地质条件,保证地基稳定;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利于飞机逆风起飞和降落;航空港噪音较大,与城市应有一定的距离,并有快速交通干道连接。与城市的距离取决于城市用地、交通联系、环境等。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因此建设港口时要考虑其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以及腹地(即港口的服务区域)、城市等社会经济条件。P72图7.14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上海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局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所需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水流分叉多,河道分散,来自河流上中游的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经济腹地是港口兴衰的重要基础。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③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活动的需求,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线(如铁路、航线)、点(车站、码头)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二条亚欧大陆桥、四条世界主要航海线),而且日益高速化和专业化(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④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P75
特点:综合性: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变化性:行人和车辆的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运输的重点是客运;行人与车辆交叉是典型的混合交通,交通安全问题格外重要;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形式:P76图7.19~7.20主要有环行放射式道路网和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二种形式。放射有利于进入市区,环线避免将车流、人流引入市中心,缩短各端点距离,有利于对外联系,同时缓解对市中心的压力,扩大市中心区的交通容量。
原则: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保护环境。
城市交通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1交通线路拥堵;2交通环境污染。解决的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而合理的城市交通道路来自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
P77图7.12理解解决交通线路拥堵的措施
⑤现代通信手段和通信网络的作用:P79
电子邮件的最大特点是一种人到人的通信方式。以计算机的应用为核心的电子通信是电信通信领域的排头兵。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集电话、电视、电脑功能于一体,能够综合传输和处理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的一个全社会化通信网。1993年美国首先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即信息高速公路)。
国际互联网:当前信息领域发展最快、作用最大、影响最广、公众关注程度最高的通信网络,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具体体现。
作用:开展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为人们提供各种服务,方便生活;有利于学术交流。
3、商业贸易 P82
①商业中心(以商业街和商业小区为组织形式)的区位因素:P83图7.27~28
市场因素:以市场最优为原则的商业中心建立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商业活动的范围很大。
交通因素: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中心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商业小区:多建立在居民区内,为消费者提供日常生活必需品和劳务服务
②商业网点的布局: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制约商业网点的布局。
a.自然条件是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P84图7.29~7.30平原沿公路线布局,山区沿谷地布局。
b.自然环境相对恶劣,人口稀少地区,交通闭塞,商业中心很难建立和发展,多采用流动服务形式,而在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地区、商业网点设置可以采用相应的固定形式如商业街或商业小区。
c.商业网点组织商品流通的效益与距离商品生产基地远近有密切联系。
③当代金融、贸易的国际联系及特点:
当今的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突出表现是,以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贸易(包括商品的交易和商业信息的交易);以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为主要内容的国际金融(长短期资金借贷、有价证券交易以及黄金、外汇买卖等活动)。国际贸易和金融成为现代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
发达国家工业基础雄厚,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小麦、玉米和畜产品等少数几种农产品,以及资本和技术;进口大量燃料和原材料。发展中国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主要出口农矿产品等初级产品,例如橡胶、棕油、咖啡等农产品、铁、铜、石油、铝土矿等矿产品。发达国家以低价从发展中国家买进所需的燃料、原料等农矿产品,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居优势地位。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率高于其他制成品,并成为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
P34图7.34
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纽约、伦敦、苏黎世,除此之外,巴黎、法兰克福,东京、香港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八、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
①环境问题及其发展:P94图8.1理解人类生产、生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纳和清除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态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生物物种的减少)两大类。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严重(其原因是: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
P96图8.4知道项目
②环境问题的防治: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产生的,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总体上,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理解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
P100图8.8
2、可持续发展
①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它的内涵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P102
③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中国的环境问题:庞大的人口压力(我国以占世界约7%的耕地、3.4%的GDP供养21%的人口);资源短缺(缺水问题突出);深刻的环境危机(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调整产业机构,开展综合利用,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留民营村是“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⑹ 历史会考必考知识点
1.①1840年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③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④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①《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②《天津条约》开放10处,其中属于今天广东省的有潮州(后改为汕头)
③《北京条约》开放天津。
④《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最先行改革的两个省份是安徽和四川。
最先实行开放的两个省份是广东和福建。
4.①1980年建立四大经济特区分别是_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注意: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属于广东省的?)
②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③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5.①近代生活习俗发生变化最大的是上海。
②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
③中国第一部市内电话开通在南京。
④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架设于台湾省。
⑤1833年第一份中文报刊创办于广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⑥近代中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创办于上海。(《申报》)
6.①1931年日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就侵占了整个东北。
②1932年日军袭击了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
③1935年日军为侵占华北,制造了一系列的事变,总称为“华北事变”。
④1937年7月制造了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⑤1937年8月制造八一三事变,威胁南京。
高中历史会考必备知识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
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 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
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
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⑺ 高中会考历史基本上考哪个板块的知识呢
主要是教材上的知识吧,我觉得中国近代史,改革开放,二战以后的世界史很重要。
如果满意,求采纳。
⑻ 历史会考的问答题主要考什么
我是安徽的,教材可能不一样,不知道帮不帮得上忙
会考考的是纯书上的死知识
比如我是2009年考的有一题就是填空,就是书上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内容的一段话
2009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
也就是说会考会根据时事来考
历史政治都是
看看时事会对你有很大帮助
别紧张
加油!
祝你成功!
⑼ 高中历史会考 题答题技巧
你好,我也马上要历史会考了,希望我的感觉对你有帮助。
首先,历史的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它考察的知识点非常多,是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的。如果你高考不考历史,纯粹是为了应付会考的话,历史完全可以学得不那么累。你们应该有考纲或者老师总结的复习资料吧,考试之前把那些东西好好看两遍,大概有个影响就可以了,至于一些细节可以省略,比如时间什么的,知道个大概顺序就可以了。为了保险起见,你最好稍微看一些综合卷,不用做,那样太浪费时间了,关键是要了解一下最重要的知识点,因为有很多东西虽然出现在考纲上但出现的可能微乎其微,你大致知道了重点就可以轻松很多了。
然后再说说简答题,会出在这种大题目里面的内容一定是非常重要的知识,比如世界史里的雅典民主政治,罗斯福新政,美苏冷战,工业革命(尤其是第二次考的可能性较大),中国史也是,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不是很多的。
最后,考试之前你也可以对着书后的大事年表再大概地记个时间顺序,不用太细了,顺便回忆一下重要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等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会考毕竟不是高考,不会很难的。祝你成功。
⑽ 初二历史期中考试是开卷,难易程度不知道,一般都是什么难度的题可能会考什么
开卷的话就一定要对课本内容了解
不然到时候因为考试找书找半天都找不到一个题考完试还不会做
期中考试的题目一般都不会难 很简单的 。
我估计会考关于圆明园的内容 比如谁侵略我国圆明园:英法联军
或者出图问你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