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社会主要矛盾为什么发生历史性转化

社会主要矛盾为什么发生历史性转化

发布时间:2022-10-19 09:05:05

❶ 如何看待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1、第一,这一变化要求全面调整经济结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从经济方面看,就是经济结构落后于市场需求的发展。对此,必须进行经济结构全面深刻调整。

首先,产业结构要转变,提升服务业的比重,使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其次,需求结构要转变,降低依靠投资拉动增长的比重,提升消费拉动增长的比重,使国内需求成为增长的主动力;再次,收入结构要转变,调整国民总收入的分布结构,增加居民收入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居民购买力;

最后,发展动力要转变,降低人力、资源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比重和环境消耗,提升技术进步和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比重,实现可持续增长。这些转变具有全局性意义,将推动我国经济的整体转型升级。

2、第二,这一变化要求全面更新发展理念。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揭示了现阶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就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抓住全面更新发展理念这个切入点。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实践都是由发展理念来引领的。

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要求,全面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3、第三,这一变化要求全面提升发展目标。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表明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要发生了重大变化,指向了“美好生活需要”这一更高标准。要达到这个更高标准,就要全面提升发展要求和目标,更好呼应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要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更加关注人民群众在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其他方面的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不断创造和发展“美好生活”的内容。

(1)社会主要矛盾为什么发生历史性转化扩展阅读: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将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将给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正能量。

按照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要求,我国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将为国外高新技术、绿色低碳环保技术、高端制造业产品和现代服务业提供巨大市场。

按照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要求,我国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这将为外商分享中国经济发展新机遇提供巨大投资机会。

❷ 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变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变化的主要依据是:人民的需要和我国生产力状况发生了变化。人民的需要发生了变化。经过近四十年的努力,我们已经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多更广,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原有的人民需要的表述已不能涵盖反应多样化、个性化、多变化、多层次的人民需要的现实。这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原因。我国生产力状况发生了变化。1、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生产力总体上有了大幅度提升,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然而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物质基础的加强,只是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和新需要提供了条件与可能,并不会自然而然促成直接实现,其原因就在于我们今天所实现的发展还存在瑕疵。2、我们的发展不平衡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各社会阶层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我们的发展又是不充分的,总体上满足生存需要的发展取得历史性的成就,但满足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的发展做得很不够。经济结构的供需失衡不能满足消费者高端、高品质的需求,收入分配体制的不完善引起贫富差距的扩大,公共资源配置失衡还不能为人民提供优质的均等化的就业、医疗、教育、居住、养老等公共产品服务。3、法制建设进程与人民对司法公正的需求有差距,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新安全威胁日益增多背景下人民对安全的新渴望,等等。这一切都说明我们的发展还是很不充分的。因此今天制约人民需要满足程度的因素主要的不是生产落后的问题,更多、更加突出的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又一重要原的现实依据。

❸ 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及其影响

文/张敏
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人们不可能主观选择;但对其判断必须及时准确,认识超前或滞后都会干扰社会发展进步,甚至会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理解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表述,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有充分的现实依据。原来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表述,不管是从社会生产方面还是社会需要方面,都已经不能准确反映这种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理所当然需要作出新的概括。这一论断是极为深刻的,要求我们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进行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行思考,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判断和表述。

❹ 社会主要矛盾为什么发生历史性转化

经济发展必然有先后侧重,所以必然会有地区不均衡,不均衡必然会有矛盾,

❺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什么转化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既是已往为解决矛盾而进行伟大实践的历史效果;又是今后为解决矛盾而进行伟大实践的新起点,需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❻ 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

摘自依据: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和集中反映,在社会矛盾运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新特点,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客观实际决定的。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着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自2010年开始稳居世界第二位,货物进出口和服务贸易总额均居世界第二位,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分别居世界第二位、第三位,基础设施建设部分领域遥遥领先,高铁运营总里程、高速公路总里程和港口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工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220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稳居世界第一位,一些产品甚至出现大量过剩。这说明,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
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85元增长到2017年的59660元,年均增长约9.5%,已经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1978年的343.4元、133.6元提高到2017年的36396元、13432元;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97.5%大幅下降到2017年的3.1%以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7年达到45.7%,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显着改善,居民平均预期寿命2017年达到76.7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极大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其他很多方面的民生保障也有显着改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公平意识、法治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这说明,人民群众的需要在领域和重心上已经超出物质文化的范畴和层次,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他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此造成或派生的。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失衡现象,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从社会生产力来看,我国既有世界先进甚至世界领先的生产力,也有大量传统的、相对落后甚至原始的生产力,而且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生产力水平和布局很不均衡。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但各个领域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短板,有些方面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从城乡和区域发展来看,我国城市和乡村之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仍然较大。从收入分配来看,虽然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上处在中等偏上行列,绝大部分人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农村有几千万人口尚未脱贫,城市还有不少困难群众。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相互掣肘,带来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是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交织的主要根源。发展是动态过程,不平衡不充分是永远存在的,平衡是相对的,但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不平衡不充分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就必须下功夫去认识它、解决它,否则就会制约发展全局。

❼ 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表现形式的变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错综复杂及分化组合,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呈现了新的特点:

群体性增强,如集体访、越级访、择机上访等;

对抗性增强,纠纷当事人情绪越来越激烈,对抗的程度加剧;

突发性增强,很多矛盾纠纷从发生到激化只有短短的时间,一触即发,矛盾纠纷瞬间转化为刑事案件。

❽ 如何理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着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十九大报告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进行修改,原因有三:

一是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落后的社会生产”的提法已经不能真实反映中国发展的现状。

二是人民生活显着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再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需求。

三是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❾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转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于1981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产生原因: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阶级已经消灭,阶级斗争虽然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斗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较落后于发达国家,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再加上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

2、形成历程:

(1)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1979年,在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明确了这个问题“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

(3)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指出“我们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强调,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6)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7)2010年,党的十二五规划提出,建立和谐社会主义,并且提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努力平衡人民过快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

(8)2017年,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9)社会主要矛盾为什么发生历史性转化扩展阅读:

1、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既是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创造历史伟业的动力,也是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源泉。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生动的,是时时刻刻展现在中华大地上人们纷繁复杂的现实利益的动态表达,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递增性的特点。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我们要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多样性、层次性和递增性方面入手,全方位多层次动态认识和把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工作中多关注人民的需要,关怀群众的生活,关切到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把握共性又把握特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保障、可持续。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习近平强调,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以来,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这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要回答的问题。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不断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展,呈现出一个理论和实践良性互动的过程。要完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新的历史使命,更加迫切的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加迫切需要用这一思想来武装头脑、来指导实践、来推动工作。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很强的真理力量,这种真理力量已经超越了国际,它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既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同时它又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一个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科学理论体系。

“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作为核心内容,其中“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键的组成部分,是这一理论体系的四梁八柱;“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涵盖了坚持党的领导、“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还涵盖了国防军队建设等,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和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认识论。

“八个明确”是在理论层面上的高度概括和凝练,而“十四个坚持”是在实践和方略方面的展开的指导纲领。这两者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二者相互融合、有机统一,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一个深刻体现,体现了我们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战略和策略相一致、方法论和认识论相统一的理论特色。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把理论、思想和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韩震认为,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以及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要解答的时代课题就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于历史新变革、历史新方位、矛盾新转化、历史新使命、时代新课题,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尤其是基于对时代课题的解答,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❿ 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这是基于现实情况。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这一判断,认识到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了巨大发展,很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内生产总值居于世界第二位,生活用品短缺状况已根本改变。在此基础上,人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而同时,我们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难以完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2、要正确理解“变”和“没有变”二者的关系。这里讲的“变”和“没有变”,是辩证统一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指的不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必经的初始阶段,而是我们落后所决定的特殊阶段,这个阶段至少上百年。今天,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很大,但人均却仍处在世界比较靠后的位置,其他不少方面也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差距。所以,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属于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变”和“没有变”,着眼点都是强调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阅读全文

与社会主要矛盾为什么发生历史性转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