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寻访红色足迹”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寻访那些革命先辈们遗留的足迹。
⑵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去往了哪些地方,寻找红军的足迹
作者去了西北革命根据地寻找红军的足迹,主要指今陕西省西北部和北部、甘肃省东部、宁夏回族自治等地区。
西北革命根据地(1935年2月成立)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由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陕北革命根据地合并创建的。创建初期它北靠长城、南至渭北平原,西倚六盘山麓,东临黄河。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着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着,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2)追寻历史足迹是哪个战争扩展阅读: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
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或《红星照耀中国》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⑶ 2020追寻先烈足迹心得优秀作文500字精选5篇
长征精神真正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信念,真正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身上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更应该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紧踏着革命烈士的足迹,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0追寻先烈足迹心得 优秀 作文 500字精选.欢迎阅读!
追寻先烈足迹心得优秀作文【1】
时间的长河流淌不息,转眼又是一个 清明 节,又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回首百年,悠悠岁月。黄继光为了人民的幸福,义无反顾地用自己的胸口堵住了敌人的枪口;邱少云叔叔,为了不暴露革命目标,趴在烈火中活活烧死……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革命先烈们为了革命,献出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缅怀先烈,我感慨万分;缅怀先烈,我思绪起伏;缅怀先烈,我心潮澎湃……革命先烈虽然壮志未酬,未能亲眼看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上冉冉升起,但你们为革命而洒下的热血,将永远浇灌着中华民族解放胜利的鲜花!青山肃立,绿水长歌。同学们,我们正处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既享受着幸福的生活,学习的快乐,又肩负着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听!祖国的明天在召唤我们,我们只有认真学习,以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随时迎接困难的挑战,将来才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和昌盛!
追寻先烈足迹心得优秀作文【2】
祖国危难之时,无数爱国志士挺身而出,为了祖国的统一和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战火中出生入死,监牢里坚贞不屈,刑场上大义凛然。从江姐到刘胡兰;从黄继光到董存瑞……无数英烈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爱国乐章。难道他们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吗?不!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们深深懂得:在祖国危亡之时,作为一个中国人,保卫祖国,拯救祖国是自己的责任!是他们用生命、热血换来了中华民族的新生。
历史定格,英雄长眠。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触摸到先烈们跳动的脉搏,仍然能感受到先烈们呼吸的频率。正是因为他们的伟大,中国巨龙腾飞于九霄之外,华夏巨人屹立于民族之林,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一个古老民族书写下一篇新的乐章,一个泱泱大国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小学时,老师常说,我们的红领巾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那时,我还不懂其中的含义。如今,我长大了,早已深深地明白,正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宁。我们才得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时代的列车已进入21世纪,生活在这个和平的时代,虽然离硝烟滚滚、战火纷飞的年代很遥远,不必再像先烈们那样抛头颅,洒热血地保卫祖国,但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祖国新时代建设的重任,我们有责任做好自己的事:用知识武装头脑,勤奋读书,以优异的成绩告慰青松下长眠的烈士!
追寻先烈足迹心得优秀作文【3】
站在烈士墓前,我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天空自由翱翔的和平鸽,仿佛把我们的记忆又带回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我们不会忘记,从卢沟桥的枪声到平型关的大捷;从台儿庄的血战到百团大战的反攻,从南昌起义到陕北快师,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多少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独立撒尽了最后一滴鲜血,多少华夏子孙为了和平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革命烈士们是时代的先锋、是民族的脊梁、是祖国的功臣!他们的精神光照千秋,他们的英明永垂青史。同学们,我们身处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在我们身上寄托着党和国家的殷切希望,祖国未来繁荣强盛的重任,已不可推卸的落在了我们肩上。我们今天缅怀革命先烈,就要弘扬先烈的崇高精神,继承先烈的革命遗志,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安定祥和、幸福美好的生活,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勤奋学习科学 文化 知识,掌握报国本领,加强道德修养,锻炼强健体魄,努力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胡主席要求我们当代少先队员一定要牢记人民的重托,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现在,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四好少年!常言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国富。”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树立建设强大祖国为理想,坚持不懈,努力奋斗!震我中华,扬我国威!
追寻先烈足迹心得优秀作文【4】
在河北省还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 事迹 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秋收起义的枪声,伴随着领袖的挥毫泼墨,演奏出一曲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壮歌!湘江血战的情形还依稀可现。泸定桥上的英姿仿佛历历在目,饥寒交迫的士兵们横跨荒无人烟的大草地,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它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吹响了冲锋的号角!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木前头万木春。
这些英雄事迹早已家喻户晓,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
沿着山山水水,追寻英雄的足迹,他们的足迹是用鲜血染红的。我们的心情是沉重的,但更多的是对英雄的敬佩。化悲痛为力量,继承革命先辈地光荣传统,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强,让烈士的灵魂得以安息;让和平的鸽子永远飞翔在祖国的天空。
我们现在平静而幸福的生活是由无数的英雄们的生命与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以优异的成绩,为党争光,为党添彩!
追寻先烈足迹心得优秀作文【5】
红色是英烈们的鲜血,红色是我们胸前的红领巾,红色更是那飘扬的五星红旗。众所周知,嘉兴南湖的红船曾经召开过一大,那么你们知道吗?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也是党的诞生地。
我驻足凝望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刚一走进,就被深深地震撼了。虽然只看见了矮小普通的房子,但我依然觉得这些赋予时代感的房子像山一样高大,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不禁让我肃然起敬。
追寻着红色足迹,我们去参观了革命历史博物馆。那里陈列着许多旧照片。尤其是当我看到中国大使签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照片时,更是义愤填膺,心想:落后就要挨打,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听爷爷说,他们儿时只能在凹凸不平的茅草房子里上课,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冬天的时候,冷风呼呼地吹进来,而他和同学们却穿着单衣单裤,在那里瑟瑟发抖地听课学习。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依然努力学习,而我们现在在明亮宽敞,设施齐全的教室里上课,又有什么理由懈怠呢?作为中华少年,我们更需要努力奋斗,把时代的接力棒传好。
追寻红色足迹,继续前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部历史征程的短片,它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兵,在向我们娓娓诉说着当年毛主席一行人为了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看完以后,我真觉得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了不起的组织,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家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平房盖上了楼房,现在又旧楼变新房。坑洼的泥沙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道路两旁还种上了花草树木,村里的小河清淤打捞后也变得欢快明亮了许多。以前农村的脏乱差现象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美丽乡村建设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让我感慨最深的就是现代医疗技术也日新月异,让人们的健康有了保障。一次肺炎住院的经历让我觉得现在的疗程操作十分便捷、有效。随着民生工程的进一步深入,我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2020追寻先烈足迹心得优秀作文500字精选5篇相关 文章 :
★ 2020追寻先烈足迹心得征文500字精选5篇
★ 2020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心得体会精选5篇
★ 2020追寻先烈足迹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
★ 2020追寻先烈足迹
★ 关于追寻先烈足迹的作文5篇
★ 关于2020追寻先烈足迹心得体会范文5篇
★ 2020追寻先烈足迹学习心得范文五篇
★ 关于追寻先烈足迹心得体会5篇精选2020
★ 2020追寻先烈足迹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 追寻先烈足迹主题心得体会范文5篇2020
⑷ (寻找抗战足迹)作文!求求!
为你奉上一部分资料,请你参考:
华东公安第十四师1952年5月,华东公安部队整编,将华东公安第十三、第十四师合编为公安第十四师。7月4日,师部移驻青岛市。师长柯邦坤,政治委员王羽中。师部机关驻江苏路17号。辖公安第四十、第四十一、第四十二团。第四十团团长何金山,政治委员尹晓春。团部驻青岛市中山公园西侧。辖第一、二、三、四营和4个机动连、1个迫击炮连、1个警卫连。4个营分别驻防羊角沟、灵山岛、泊里、日照。担负连云港至青岛、石岛至羊角沟沿海一线守备任务。第四十一团团长郭子华,政治委员尹清太,驻防上海。第四十二团,团长王金山。团部驻石岛。辖第一、二营,驻防沙子口、石岛。担任青岛至石岛沿海一线守备任务。师直属武工队驻守刘公岛。6月,山东边防保卫局并入公安第十四师。连云港、青岛、烟台边防检查站和吴淞口至羊角沟沿海一线边防派出所划归建制。1954年11月24日,师部与胶州军分区合并,改称胶州军分区兼日照、石臼所守备区。移驻胶县城。防区与任务均作了调整。
抗战期间,发生在平度的几次战役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翌年,日军入侵平度,先后在平度城、北台、花端口、高望山、大田、旧店、马场、古岘、张戈庄、南村、兰底以及掖县的夏邱堡、小庙后,莱西的南墅、日庄等地设下了30余个据点。
日军自入侵平度后,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先后制造了多起骇人听闻的惨案,残杀无辜多达2000余人。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双方作战部队在平度地方武装和平度人民的配合下,以大泽山区为根据地,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共与敌伪顽作战2700多次,拔除日伪军据点30余个,顽军据点20余个,歼敌20000余人。下面,为大家介绍几次重大战斗:
平度城战斗:1938年2月28日,平度抗日武装发起人乔天华率平度抗日游击队,协同国民党第五战区直属第十六支队张金铭部所属的第三纵队唐俊峰部,攻打驻城日军,给入侵之敌以极大的震慑。
孙家口战斗:1938年3月16日,国民党山东省第八行政专区保安第六团曹克明部,在孙家口一带,伏击日军车队,击毙日军中将中冈弥高以下39人。这就是有名的孙家口伏击战。
大青杨战斗:1938年10月16日,八路军山纵五支队六十一团,在团长赵一萍指挥下,于大青杨一带,毙伤日伪军230余人。这次战斗,揭开了胶东军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白里战斗:1939年6月,国民党鲁苏战区游击纵队第五支队曹克明部姚士武营,于白里击敌车队;八路军山纵五支队特务二营营长乔天华闻讯率部投入战斗。此战,两军合作,毙伤日伪军数十名。
两目山伏击战:1940年7月,八路军山纵第三军区一团,在司令员王彬的带领下,激战于两目山,击溃敌400余名,迫使日伪军仓惶逃窜。
大田战斗:1940年8月,八路军山纵五支队在司令员吴克华、政委高锦纯指挥下,于大田毙伤顽军山东保安第三旅旅长赵保原部200余人,保卫了大泽山根据地。
大泽山反击战:1943年夏秋之交,日伪军3000余人向大泽山区拉网“扫荡”。大泽山区民兵密切配合主力部队,开展了麻雀战、石雷战,歼敌250余名。
高戈庄保卫战:1943年10月,敌人突然包围了位于平度西南部的高戈庄村,面对凶残的敌人,全村男女老幼一齐上阵,用土枪、土炮、大镢二齿,打退敌人三次进攻,创造了村自为战的范例。
平度城攻坚战:到1945年9月,平度城成为敌人在胶东所占据的最后一座县城,为了拔除这个营垒,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政委林浩指挥胶东军区五旅十三团、十四团及西海、南海、北海独立团,于9月7日发起了解放平度城战役,至10日拂晓,全歼守敌6000余人,生擒伪治安军华北第八集团军中将司令王铁相。
至此,平度全境回到了人民手中。
(资料不知是否齐全,找不到有关信息。)
1941年日军制造的掖县车栾庄惨案
1941年8月12日,掖县日伪军200多人包围了掖县车架庄(此处地名有误,实为车栾庄)和狼虎端口村,杀害农民45人,烧房879间。8月8日,日军小队长高野和翻译王德昌从驿道据点率日军19人由狼虎端口村返回途经车架庄村,被八路军击溃,并将小队长高野等5人击毙。日军为了进行报复,于8月12日到两村进行大屠杀,早晨6点首先包围了车架庄。在进村之前打死在地里干活的刘福江之妻,在路上还把狼虎端口村的王朋年捅死,进村后又挨门挨户地搜捕村民抓到的男女村民35人被烧死在屋内,赵思明全家6口全被烧死。随后日军又从车架庄窜到狼虎端口村,于功田的母亲被日军刺死,刘玉章被日军烧死,刘明山的妹妹刘开馒抱着的7个月的侄子被日军杀死。在村西南头,日军把刘恩普拉了出来当胸就是一刺刀,并把王朋福、刘玉志、刘顺德、刘昌寿等先后刺死。(弓健行)
1942年胶东部队13团的几次战斗
1942年冬季日军的大“扫荡”,是最残酷、最野蛮的一次扫荡。11月8日,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秘密由北平飞到烟台,布置对胶东抗日根据地的扫荡。为粉碎这一次敌人的扫荡,八路军山东军区(8月,山东纵队撤销后成立)第五旅和胶东军区部队,采取主力部队以团、营、连为单位分散活动,同地方武装、民兵密切结合,分区坚持斗争的方针,并以烟青公路为界组成两个指挥系统。公路以西归第五旅统一指挥,公路以东归胶东军区统一指挥,相互配合进行反扫荡。
11月17日至12月底,日军第十二军司令官土桥一次指挥独立混成第五旅团主力和第五十九师团、独立混成第六、第七旅团各一部,共1.5万人,在26艘军舰和10架飞机协助下,在伪军及投降派5000余人的配合下,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历时40天的“拉网合围”大扫荡。在一个多月的反扫荡战斗中,全区军民英勇斗争,共毙伤敌人2000余人,沉重打击了日伪军嚣张气焰,粉碎了日军在胶东发动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冬季大扫荡。
淖泥沟战斗
1942年秋,我南海区党政军机关、五旅十三团团部、特务营、平南行署,驻淖泥沟。10月6日,驻莱阳国民党赵保原部,纠集近三个团的兵力,夜渡小沽河,向我军奔袭。驻高岚之敌也蠢蠢欲动,形势危急。我南海军分区副司令员刘静海,命一个营阻截高岚之敌;命南海办事处警卫连一个班监视古岘日伪据点;命四个连、地委特务队及办事处警卫连,全力抵抗来犯之敌。上午10时许,敌以优势兵力,分三路向我阵地扑来。我军英勇战斗,打退敌人连续进攻。下午2时许,战斗最为激烈,敌逼近淖泥沟围墙,东线已展开巷战。敌向我军机关驻地多次发起进攻,我军英勇反击,短兵相接,杀退敌人。激战中,敌人一个排曾冲上围墙,被我办事处警卫连当即击退,连指导员率部冲出围墙,追击敌人。西线敌人在火力掩护下,突破西门,我青年营二连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我二十五岁的十三团团长夏侯苏民,冒着敌人炮火,指挥战斗。下午3时许,敌总指挥被我军击毙,我军发起总攻,敌慌乱撤退,我军追至小沽河畔,敌向莱阳窜去。是战,俘敌300余,缴获大批枪支弹药。
岩刘家战斗
1942年10月,我西海军分区为拔掉高望山日伪军据点,调集西海独立团一营、掖平游击大队、平西大队,进驻岩刘家一带,袭扰敌人,以相机攻克之。敌人惊向掖、平两城日军告急。农历十月五日中午,我岩刘家驻军约500人,偶遭掖、平日伪军1000人南北合围。当发现掖城日伪军向谭家夼一带扑来,我军在独立团一营营长指挥下,即刻向岩刘家南山口(杨家口子)方向转移。行至山口,遭两侧山头伏敌阻击。部队即撤回山底,沿涧向东山头进发,不意又遭敌伏击。部队再度撤回,往东北方向茶山后风凉石山口突围。北山敌人见状,立即朝东南跑步,控制了托连夼山头,架起机枪、迫击炮,以重火力将我军压在茶山北坡山涧。我军展不开火力,指挥失灵。南面敌人又包抄过来,我军从风凉石山口仅冲出10余人,敌人便南北合围。此战,激战两小时,我军因指挥失误,地形不利,伤亡惨重,除少数人分散突围,大部血洒战场。平西县工委书记宋光牺牲,平西行署主任迟自修身负重伤。
牛序彬(1917.12~1942.11)曾用名牛蔚文,张家产乡车卧岛人。1936年2月入共产党。任山纵五旅十三团政治处股长。1942年11月24日,日伪军将2000余名群众包围在马石山上。为救群众,他带战士5进5出包围圈。最后用仅剩的1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葬于本村。
李铁民 莱州市文峰路街道铁民 1918. 1936.
1942.平度县山上村 三支队一大队政委五支队十三团六连指导员五旅十五团政治处主任
宋 光
莱州市郭家店镇宋光村 1905. 1938.4 1942.12.平北崖刘家战斗
平北县县委书记
崔允魁 莱州市三山岛街道崔家 1915. 1939.
1942.平度战斗 胶东五旅十三团班长
(http://www.lzyinglie.com/yinglielu.htm)
七勇士
1942年11月8日-12月8日,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由北平飞抵烟台,布置对胶东的冬季大“扫荡”,先后制造了“马石山惨案”、“崂山惨案”和“招远惨案”。日伪军2万余人采用"拉网"合围的办法,闯入荣成,南从石岛,北至端口柳、成山,向崂山一带推进,企图"将八路军赶到黄海,一网打尽"。八路军干部、战士组成小分队,分散到各地与当地人民一起坚持反"扫荡"。其中,包括张军毅同志率领的小分队。
为掩护地方党政机关和群众安全转移,张军毅小分队多次放弃突围机会。最后一次,为了将鬼子从群众的隐蔽地点引开,他们7个人主动开火,战斗一直持续了近1个小时,张军毅的胳膊上、腿上多处负伤,鲜血染红了军衣;其他同志也不同程度受伤,子弹都已经打光了。他们把枪栓卸掉,把不能拆卸的零部件砸坏,然后七勇士相互搀扶着,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然后纵身投海,壮烈殉国。
中共胶东区委、胶东军区所属部队经过历时一个多月的殊死斗争,终于粉碎了敌军在胶东发动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大“扫荡”。
马石山十勇士
1942年11月23日,日军两万人对我胶东抗日根据地
“血洗扫荡”,数千名群众被围困在山上。八路军五旅十三团七连六班的战士们,在执行任务后途经马石山时,意外的知道了百姓将遭受日军大规模劫杀的危境。于是,他们毅然自行决定留下来解救乡亲们。十名性格各异的战士在班长王殿元的指挥带领下,往返三次冲破敌人的火网,护送出群众一千多人。七名战士牺牲,三名战士弹尽路断,敌人冲了上来,他们相互拉扯掺扶,面对敌人高唱战歌,子弹打在他们的身上,他们依然挺立,藐视敌人。()--最终用最后一颗手榴弹跟冲上来的日本鬼子同归于尽了。
1942年冬胶东反“扫荡”
1942年11月17日至年底,日第十二军司令官土桥一次指挥独立混成第五旅团主力和第五十九师团、独立混成第六、第七旅团各一部及当地伪军共1.5万余人,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40多天“拉网合围”大“扫荡”,企图“歼灭以山东纵队第五旅及其第五支队为基干的胶东军区共军,恢复山东半岛一带的治安,尤其确保青岛、芝罘间的道路。”(《华北治安战》(下)第224页。)
胶东抗日军民在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政治委员林浩统一指挥下,采取“保存有生力量,保卫根据地,分散活动,分区坚持”的方针,以烟青路为界,将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分成两个指挥系统,路西由第五旅指挥,路东归胶东军区直接指挥;部队以团、营或连为单位,划分地区,分散活动;动员群众坚壁清野,以“三空”
(搬空、藏空、躲空)对付敌人的“三光”(抢光、杀光、烧光),迅速做好了反“扫荡”的准备。日军针对胶东地区山势连绵,地形复杂,且三面环海的特点,采取步兵从西向东组成“隔断网”,海军在沿海严密警戒的战法,企图将胶东八路军压缩于半岛东端聚歼。11月17日,日军用汽车六七百辆向莱阳、栖霞、福山等地大量增兵,19日沿烟青公路构成“隔断网”,开始向东推进。21日,日军奔袭栖霞、牟平、海阳边区,以牙山、马石山为中心组织首次合围,敌人多路分进合击,密集平推,步步进逼,白天见山搜山,遇村梳村,烧草堆,挖新坟,掘地堰,清山洞,连荒庵、野寺以至土地庙也不放过;夜晚则就地露营,燃起堆堆篝火,岗哨林立,各山口要隘还设置了带响铃的铁丝网。胶东党政机关及主力部队隐蔽地穿越日军封锁线,向东转移至外线。“抗大”一分校胶东支校跳至日军侧后,在地方武装配合下,破袭烟青公路栖霞至福山段,并三次袭击福山日军。24日,日军收“网”合围马石山,胶东军区第十六团、第十七团及地方武装带领部分群众突出重围,在突围中,第十六团政委张寰旭等牺牲。第十七团七连、第十三团一个交通班、胶东公安局警卫连18人,以及地方工作人员、伤病员、民兵、群众共2000余人被围困于马石山上,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民兵英雄栾宗孔奋不顾身地带领群众突围,交通班在敌火网下往返数次救出被围群众千余人。25日,敌军攻占马石山,将尚未转移的500
多名群众全部杀害,制造了“马石山惨案”。交通班只剩3人,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壮烈牺牲。第七连在马石山东坡与合围之敌展开白刃格斗,歼日伪军百余名,终因敌我悬殊,仅突出5人,余皆殉国。
28日,日军调整部署,以5000余人封锁烟青公路,主力东进至牟平、海阳一线,构成新的“隔断网”,向文登、荣成地区推进;出动军舰6艘、汽艇20艘封锁海面,试图将牙山、马石山突围东进的八路军部队围歼于狭小的半岛东端。胶东军区机关及第十六团、第十七团,利用人熟地熟的有利条件,化整为零,以营、连为单位,穿隙插空,破“网”突围,向西疾进,日军再次扑空,恼羞成怒,在荣成崂山村残酷地屠杀300多名群众,制造了又一场血案。胶东军区驻荣成崂山村兵工厂警卫排,在指导员张君毅率领下英勇抗击日军,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抱枪投海,壮烈殉国。
12月中旬,日军兵力西移,将“扫荡”中心转向烟青路以西平(度)招(远)莱 ( 阳)掖(县)边区。第五旅主力适时跳到外线打击日军,西海军分区遭敌合围,
政治委员于寄吾等遇难,12月底,日军撤退。
40多天的时间,日军对牙山、马石山、大泽山等地轮番“拉网”8次,胶东军区所属部队与敌作战14次,以机动灵活的战术,多次巧妙地避开日军的合击,保存了有生力量,坚持了抗日根据地。(
⑸ 追寻红色足迹 作文怎么写 写作方法
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我们县组织了一次“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走进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根据地——桂东县东边山追寻红军足迹之旅”,六月的一个周末,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
天刚蒙蒙亮,我和妈妈就出门了,到了纪念馆门口,就看到高高飘扬的红旗和穿着红色队服的队员。到了车上我数了一下,参加这次活动的有六十多人。原来有这么多人想了解红军的足迹呀!
这次去的目的地是东洛乡的小水山,那里可是当年红军打游击的根据地。经过三个多小时,车子开到了大山脚下,我们开始步行。此刻,我的眼前是一座连着一座的大山和满眼绿色的森林。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我仿佛看见了当年红军的身影,望着面前陡峭的大山和繁茂的树林,我仿佛听到了当年激烈的枪声……
不知走了多久,我感觉自己的脚越来越不听使唤了……终于,我看到了一个小山村。在这里,我们访问了一个八十岁高龄的老大爷。他给我们讲述了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的故事。当时的红军被敌人围困在周围的大山里,饿了吃野菜,冷了躲进山洞,病了只能就地挖些草药治病。就这样在这里坚持打了三年的游击战,度过了三年艰苦的岁月。红军走后,敌人为了找到红军放火烧了整个村庄,村里的老百姓都吓得躲到了外地,直到解放后才回来重建了家园。
看着这个历经苦难的小山村,听着老大爷讲的故事,我明白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如今,我们住在温馨舒适大楼里,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走在宽阔平坦的马路上,还有数不清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我们更应该珍惜,更应该想起为祖国抛头颅晒热血的烈士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做好新一代的接班人。
【篇二:红领巾寻访党的足迹】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词时不时的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是呀!要不是有战士们的英勇奋战,也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于是,我们今天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烈士陵园“看望”那些已经长眠于地下的英雄。
一路上,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烈士陵园行进,每个人似乎都带着些许的悲伤,脸上的表情都是那么地严肃,我想:兴许那些英雄们看到了这一幕,也会高兴吧?随着同学们不知不觉地走动下,烈士陵园,到了。或许,我是说或许,我并不想来到这儿,我不想看到他们的墓碑,我想看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已经死了,但是他们死得值得,死得重于泰山,他们对得起党,更对的起我们老百姓。看着他们的墓碑,我似乎看到了他们当年与日本侵略者在战场上厮杀的情景,血迹斑斑,惨不忍睹,每当想到这些,我对日本人的恨就多一些。默哀开始了!同学们都轻轻地把头低下去,默不吱声,四周死一般地沉寂,就在这时,我似乎又听到了那些英勇的战士们在战场怒如狂狮,疯狂般地怒吼着,冲向敌人……他们勇敢、他们善良﹑他们不畏生死、他们英勇奋战。他们的好,老百姓们都领略到了;他们在打完胜仗后的欢呼声,我们也感受到了;他们在短暂的失败后,稍稍有些气馁,但很快又恢复了士气,互相鼓劲加油,我们也察觉到了……
他们是人民的公仆,是党的“得力助手”,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⑹ 以追寻先烈足迹为主题征文5篇
让我们一起歌唱不朽的历史,追寻先烈的足迹,弘扬伟大的爱国精神,不断努力前进。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以追寻先烈足迹为主题征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以追寻先烈足迹为主题征文(一)
我们在这个和平时代幸福的生活。是老一代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听爷爷奶奶讲他们以前的'艰苦岁月。野菜、玉米、红薯是他们的主食,玉米粥是他们的饮料,大白菜则是他们的佳肴。听起来确实艰苦,但他们的上一代却更让我们敬佩,那就是革命前辈老红军。顺着历史的大潮,我们寻找这红色的足迹。在我们山东有这么一个革命老区。今天我们怀着敬佩的心情走进沂蒙山区,追寻红嫂的足迹,聆听那感人的 故事 。
走进常山庄村的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一尊年轻妇女一手搀扶着伤员,一手掀开衣角用乳汁救护的铜像,深深的震撼着我们。这儿保留了沂蒙山区的抗战古村风貌,房子和墙都是用石头砌成,有些房子有一百年的历史了。馆内以红色为主,以文字、图片、荧屏、雕塑和实物相结合,详细了介绍发生在这里的革命故事。看着照片中一位位看似平凡、慈祥的老奶奶,听着她们的故事却让我们肃然起敬。她们除了有明德英、王换于、李桂芳、胡玉萍4个代表外,还有一大批红嫂典型。有智闯虎穴的刘玉梅、有卖女拥军的方兰亭等等。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送军粮、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她们的那几句,“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衣。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听着就让我们潸然泪下。
她们虽然平凡普通,却干了出一件伟大的事情,尽管她们大字不识一个,但她们心中有个信念,那就是为革命出一把力,让全中国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有这么一群红嫂的支持,才让我们的战士们在战场上英勇的不屈不挠的和敌人厮杀。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才有了我们的今天。
我们现在的和平安宁的生活,是革命前辈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我们的国家也慢慢的强盛起来了。我们作为党的阳光下哺育的花朵,我们应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在当今的和平年代,舍身救人的 事迹 也是红色精神。我们小学生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能够肩负起建设新中国的重任。让我们的祖国更繁荣富强,不辜负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今天。
以追寻先烈足迹为主题征文(二)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着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这个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他不就是那位舍身炸碉堡的民族英雄吗?的确,正是有了像他这样许许多多的英雄,才使我们有了现在的美好生活。我现在就向你们简单介绍一下他――董存瑞。
他是_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1945年7月参加了八路军,1948年5月25日,我军进攻打响,他为了炸掉一个暗堡,用左手托起炸药包,顽强冲到桥下,拉燃导火线,大喊:“为了新中国,冲啊!”,话音刚落,碉堡被炸毁,自己也随着被炸死!一代天骄就这样用自己的生命为建设新中国开辟了道路。
唉,英雄就这样为了人民牺牲了,但他死的光荣!死的伟大!他无愧于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无愧于是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用自己的身体为炸药包做支柱的他有胆量!这些胆量又是从哪里来呢?就从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上来。可恶的日本鬼子放肆地虐待我们中国百姓,只要是名中国人都会看不下去,都会反抗!而我们的英雄董存瑞就以这种方式――与敌人同归于尽,来和日本人拼命抵抗!
每当学校冉冉升起那面神圣、鲜艳的五星红旗时,有少数同学还在那里嘻嘻哈哈,无半点严肃感,要知道红旗可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啊!现在像董存瑞一样能舍已为人的已经很少了,别说舍已为人,就连在公交车上给老人、妇女让个位子也有人不愿意,更有人为取得一时的快乐,竟爬到了伟人、先烈雕塑的头上拍照留念,这些人真是丧尽社会公德啊!
但世上还是好人多,还是有许多人乐于做好事,有许多人积极为民服务,乐于为民着想,涌现了一大批新时代的好青年、好干部。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我们决不能白白糟蹋,我们一定要好好读书,沿着先烈的足迹,以饱满的热情挑起建设祖国的重担!亲爱的祖国,放心吧,我们来了!
以追寻先烈足迹为主题征文(三)
记得伟大领袖毛泽东曾经说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是啊,革命烈士用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热血、他们的生命为我们创造了现在的幸福生活!而革命先辈们的精神也令人赞叹。
那时部队进入草地,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队友就此长眠。
眼看牺牲的同志越来越来多,朱总司令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寻出一些无毒的可食用的野草,以度过饥饿的难关。而张思德在尝百草的活动中,总抢在他人之前。
有一回,一个小战士在水塘边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形状跟萝卜叶子差不多。那个小战士拔起一根就往嘴里送,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嘴里,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头昏脑涨,全身无力,紧接着他肚子一阵绞痛,大口呕吐起来。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就昏了过去。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张思德就是这样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们,把生命的危险让给自己。
这种精神让我们敬佩,让我们回忆当年红军那种宁可牺牲自我,去保全集体的精神。“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当念到这句格言时,我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红军长征,我会想到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深深熔铸于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 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让我不禁想起毛泽东主席曾就长征作过的精辟 总结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队",_多年过去了,长征精神依然鼓舞着我们华夏儿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虽已过去,但在国际形式日益紧张、天下尚未太平的现状下,我们依旧更需要虔诚的缅怀革命先辈的不朽功勋,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发扬先辈长征精神,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道上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列宁说过:庆祝伟大革命的纪念日,最好的办法是注意力集中在还没有完成的革命任务上。
“少年弱则国弱,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学生就应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在学校我们应把红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孜孜不倦的学好每一科知识,用科技来强国,沿着先烈们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永远巨人般屹立于世界强林之列。
以追寻先烈足迹为主题征文(四)
我们是新一代的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是在红色精神的熏陶中长大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为我们换来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的社会我们秉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红色精神。
中国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简称红军,全国红军发展最多时达到约三十万人,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战略指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的围剿,被迫于1934年10月撤离中国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从_年_月到_年_月,长征历时两年,纵横_个省份,攻战_多座县城,进行了_余次战斗,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两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越荒无人烟的地区,牺牲了无数的红军战士。
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爬雪山时,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没带辣椒,小董刚到半山腰,就冷得瑟瑟发抖,队员一直喊,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了,到了山腰,小董看队员都滚了下去,一滚就是几十丈,她也一屁股许坐下去,一滚一百多丈,终于翻越了一座又一座雪山。
小董才比我大两岁,她是多么勇敢多么坚强,因为有一个坚定的内心在支撑着,这就是长征精神。对于我们新一代,或许已经太遥远了,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还是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种.种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揣摩。当然,在新世纪中,在我们学生中,这些长征精神需要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入到血液中,让这些瑰宝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者。
以追寻先烈足迹为主题征文(五)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趁着好天气,我们来到了徂徕山游玩,山青水秀,景色美极了!忽然,一座雄伟壮观的纪念碑展现在我们面前,走近一看,原来是徂徕山起义纪念碑。这个纪念碑它是1987年为纪念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50周年,建的高23米的纪念碑,徐向前题写“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武中奇题写隶书碑文。
看着这座碑,让我心潮澎湃,想起当年的徂徕山起义!_年_月_日,中共山东省委组织发动泰安、新泰、莱芜、泗水等地群众和平津沦陷区的流亡学生,在此誓师,宣布抗日武装起义,编为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洪涛任队长,赵杰任副队长,黎玉任政治委员。队伍以徂徕山为根据地,转战于鲁中南地区,经过短期训练后,_月中旬,部队下山,沿泰安的茅茨、良庄向新泰进发。途中,得知敌人要从大汶口去新泰便决定伏击敌人以打击敌人、锻炼部队。部队从二、三中队中挑选了部分精干人员和武器,由赵杰、封振武率领,_日拂晓隐蔽进入设伏阵地寺岭村。下午15时,日军的一支马车运输队由大汶口方向进入了伏击圈。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战士们向敌人猛烈开火,排子枪、手榴弹,打得敌人人仰马翻,打响了四支队抗日的第一枪。但是战斗中,三中队班长杨桂芳在抽出大刀要冲上去砍鬼子机枪时不幸被敌人的枪弹击中胸口儿壮烈牺牲,成为四支队创建以来的第一位烈士。
徂徕山起义是山东省委直接发动领导的一次起义,发挥了山东抗战的源头作用、山东抗日队伍的种子作用,在山东首次打出了八路军的旗号,打响了山东省委独立领导山东抗战的第一枪,揭开了山东省党组织独立自主领导抗战的序幕。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到一九三八年六月间,全省共爆发了十余起较有影响力的抗日武装起义,而泰安地区这两场起义为今后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看着长埋在大山里的这些英雄,想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一些真的是来之不易,是先烈们为国捐躯,不怕牺牲,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要为祖国做出贡献,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以追寻先烈足迹为主题征文5篇相关 文章 :
★ 缅怀先烈的作文
★ ...2019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活动以英烈精神在身边为主题征文五篇...
★ 缅怀革命先烈的优秀作文4篇
★ 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主题征文最新满分作文600字精选5篇
★ 奋进新时代争做追梦人主题征文精选范文5篇
★ 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征文5篇
★ 学生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主题征文600字作文精选5篇
★ 关于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主题征文优秀作文800字【5篇】
★ 2020清明节祭英烈主题征文最新学生满分作文精选5篇
★ 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征文范文5篇
⑺ 追寻历史足迹 触摸那段红色记忆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铁岭红色记忆
翻开铁岭百年 历史 的画卷,沿着先驱者深深浅浅的足迹,寻觅往昔尘封并不久远的故事,一场场枪林弹雨的厮杀,一个个荡气回肠的壮举,惊心动魄,气壮山河,跃然纸上,一如昨天。
我们不禁追问: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曾经走过怎样鲜为人知的历程?一段段红色的往事如何铭记在天地间、镌刻在岁月里,化作根深蒂固、融入血液、世代相传、绵绵不绝的基因,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 历史 上永远不老、永不褪色的风景?
不论是泛黄的老照片还是风尘中依然挺立的雕像,都在娓娓述说着关于理想与信仰、光荣与尊严的故事,带领我们进入远去的时空,回眸人世的沧桑,诠释着绵绵不绝的家国情怀。
因为你是丰碑,所以你有着高于云天的理想;因为你是英雄,所以你有着穿越生死的境界;因为你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所以我们对你充满了敬仰和怀想!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让我们怀着初心,回到那段峥嵘岁月,重温那些红色记忆。
银冈书院 红色摇篮
历史 的脚步迈入20世纪初的大门,铁岭正值“俯仰山河曾百战,乱离鸿雁又千行”“几经浩劫古银城……行云流水不关情”的乱世之秋。行云流水可以无情,但人是有情的,有道是天地有正气,危难出英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短短30年间,银冈书院聚集了一批具有正义感和爱国心的志士仁人,先生则心怀天下、肩担道义,学生则志存高远、出类拔萃。
银冈书院影壁墙
为什么在20世纪初,银冈书院涌现出一批伟大的革命人物、红色精英?银冈书院如何成为英雄辈出的红色摇篮?这有其自身的 历史 渊源、独特的地缘环境和深刻的 社会 背景。从郝浴创办 “致知格物之堂”开始,银冈书院就传承着追求真理、勇于实践、济世救民、思变求新的正义之光,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数百年从未间断。到了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期,由于辽河航运的开通、邮路驿站的设置、中东铁路的运行,形成了铁岭发达便捷的交通、东西开放的文化、南北通畅的信息,为新思想、新文化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必要条件。辽河航运、邮路驿站、中东铁路,成为银冈书院红色摇篮形成的独特地缘环境三大要素。而恰恰在这一时期,银冈书院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新文化、新观念的先生、学者,例如赵维诚、张兆芬、刘殿元、高文阁、曾宪文、桂承久、邓士仁、刘国安以及 历史 课王先生等。晚清政权的腐败衰落、西方列强特别是日俄两个帝国的侵略行径,极大地刺激和震动了银冈书院的知识分子,风雨如磐的 社会 现实促使他们觉醒,让他们挺起抗争和战斗的脊梁。在这些知识分子中,有的既是任辅臣的老师,也是周恩来的老师,例如曾宪文等。
银冈书院郝公祠
20世纪初期的银冈书院(银冈学堂)是一所充满革新精神、注重道德养成、面向 社会 、服务大众的学校。学校把书院创始人郝浴的事迹和岳飞抗金的故事编入课本中,谱成歌曲让学生们传唱,把爱国兴邦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银冈书院总董曾宪文还经常在学堂报告会上做时局演讲,向学生讲述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三次大的战争劫难,都是以中国遭受屈辱而告终,其原因是中国软弱无能,他教育学生学好本事,将来成为国家栋梁。银冈学堂还把外地流传的革命诗篇引入学校,谱曲传唱。1904年学校组织传唱的《何日醒》,开篇唱道:“一朝病国人都病,妖烟鸦片进。呜呼吾族尽,四万万道厄运临。”另外一首《快猛醒》则大声疾呼:“劝同胞,快猛醒,莫学睡狮高枕无忧,固守我山河,保守我神州……”1906年,驻铁岭的日本侵略者大张旗鼓地纪念日俄战争胜利一周年,举行仪式追悼在日俄战争中战死的日本军人,宣扬日军的“战绩”,还在龙首山上修建了一座“日露战迹碑”以做永久纪念。面对日军的屠刀,银冈学堂把青少年组织起来,在学堂大厅中一遍遍高唱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表达青年人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和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愤怒,极大地激发了铁岭青年的爱国 情感 和报国志向。1910年辛亥革命前夕,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失败,革命党活动处于低潮,当时就读于奉天政法学堂的铁岭青年赵振清感山河之破碎,愤朝廷之腐败,忧报国之无门,只身前往北京,以自残的方式割股上书,以血明志,唤醒国人。怎奈朝廷行将就死昏然麻木,其所在学校奉天政法学堂又以狂妄议政为由将其开除。消息传到铁岭,铁岭学界和青年学生愤而声援赵振清,银冈学堂在正厅举行大会,特邀他在家乡发表演讲,由此引发了改良与革命之争。坚持革命党人立场的银冈学堂 历史 课王老师挺身而出,列举大量事实对同学们说,中国领土遭受列强宰割,根本原因是朝廷腐败,引狼入室,残害爱国者,清政府已无药可救;中国要富强,必须走孙中山先生之路,推翻清朝专制政权,建立民主共和国,青年人应以谭嗣同“去留肝胆两昆仑”的革命热情起来斗争。此后,银冈学堂高年级学生组织起来,分赴城乡各地讲演,向民众宣传爱国思想、变革意识和奋起抗争的精神。 社会 名流郑佩纶编写唱本《辽东梦》,由学生们带到农村演唱。《辽东梦》慷慨陈词,开宗明义:“学生布衣,幼读诗书,粗知大义。上场来满心都是爱国热,述说国事从头起。”然后娓娓道来,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告诉人们不要再睡大觉了,颇有号召力的结尾振聋发聩:“辽东人民快觉醒!”
银冈书院
银冈书院创始人郝浴有诗云:“晨登讲席歌尧舜,千山翠色落银冈。可知天道终归正,从此丹山起凤凰!”正是风雨如磐、灾难深重的中国近现代 历史 造就了不一样的银冈书院、银冈学堂,这个红色摇篮孕育出众多坚持真理、敢于牺牲、富于革命理想和家国情怀的铁岭人,从这里走出了救国救民的时代伟人和熠熠生辉的英雄人物,成为共和国红色记忆中光彩夺目、灿烂辉煌的一页,呈现了铁岭独特的 历史 基因和文化现象。
周恩来:从铁岭走上革命征程
1910年春,12岁的周恩来从家乡江苏淮安应伯父周贻赓(任职于铁岭)之召来到古城银州,插班到银冈学堂(银冈书院)三年甲班就读,在这里开始了新的人生之旅。
当时铁岭学界的爱国活动空前高涨,银冈学堂更是一所爱国主义氛围极其浓郁的学校。学校自编乡土教材,歌颂家乡的美丽富饶,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周恩来在这里学会了《何日醒》《快猛醒》等励志歌曲,深受反帝爱国思想的熏陶,激发了强烈的爱国志向。这时的银冈学堂还聚集了一批接受新思想、具有爱国心的教师。班主任兼主讲教师张兆芬(张春久)是富于新思维的人;书院总董兼任国文课的启蒙老师曾宪文是孙中山的拥护者;举办古文补习班的高允恭更是着名学者,其诗文多揭露日俄列强暴行和清廷腐败,忧国忧民思想对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久,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和同盟会在东北创办的《长春日报》等革命书刊陆续传入铁岭,成为银冈学堂爱国师生争相阅读的刊物,周恩来从此“开始读革命书籍”。银冈学堂开设国文、算术、 历史 、地理、珠算、音乐、图画等课程,使周恩来比较系统地学到了科学文化知识。周恩来记忆力惊人,读书刻苦,从各种进步书籍中吸取丰富精神营养,是全班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周恩来刚到铁岭时曾寄居在铁岭城东北郊地运所村于百川家,于家养了三匹马,周恩来也跟着去放牧。1962年6月15日,周恩来总理视察铁岭县地运所村时,对这件事记忆犹新:“我小时候到过这里,给你们村于百川家放过牲口,放过马。”在铁岭读书期间,周恩来还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在户外 游戏 、赛跑、跳绳、拔河、踢毽子,放学以后还常去攀登龙首山,每次往返五六里路。
少年周恩来的题字
铁岭银冈书院是周恩来走上革命道路的第一站。
石璞:少年血染雨花台
1913年8月24日,石璞出生于铁岭城内龙山脚下的石家大院。1920年就读于铁岭南门里县立第一小学(银冈书院),1926年考入奉天(沈阳)省立第三高中初中部。石璞在铁岭、沈阳读书期间,东北正处在奉系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中,同时,日本帝国主义的势力也在迅速增长。自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本人以经营南满铁路为名,将路两旁的大片山林、土地划为“附属地”,享有各种特权,肆意践踏中华民族的尊严。石璞自幼目睹国难当头,内忧外患,残酷的 社会 现实使他心中萌生了反帝救国的思想。石璞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功课出类拔萃,仅用一年半时间就跳级读完了初中课程,1927年9月,以优异成绩考入东北大学附属高中文科第二级。少年石璞面色白皙,头脑聪明,热情开朗,富有正义感,肯帮助人,深得同学、师长的喜爱,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弟”、“神童”。他经常参加平民教育、抵制日货等爱国反帝运动和东北进步团体组织的文艺宣传等抗日救国活动,很喜欢读鲁迅和茅盾的作品,还阅读了《新青年》杂志以及搜集到的各种进步书刊,如饥似渴地吸收新思想、新知识。新的革命理论使石璞眼界大开,他初步认识到民族危难的根源,时常对要好的同学说:“青年人要向一切黑暗制度革命”;“只有打倒帝国主义,铲除军阀,中国才能得救。”1927年底,在同学郑辅周介绍下,石璞秘密加入国民党组织,但东北国民党的腐化堕落,使他感到失望和苦闷。1929年6月,石璞满怀着报效祖国、拯救中华的壮志,与同学结伴由沈阳启程经大连、上海赴南京求学。同年7月1日由上海抵南京,住在穷苦学生群集的花牌楼太平巷奉直会馆,9月初,考入金陵大学物理系。
石璞(右一)与金陵大学同学合影(1929年)
在南京读书期间,石璞亲眼看到帝国主义的兵舰在下关江面耀武扬威,高大的建筑、豪华的酒楼、鼓楼后街上华丽的富人别墅,与大街小巷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成群灾民形成鲜明的对照。“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的南京,更让年轻的石璞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这时期,石璞接触了《共产党宣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马列着作,他喜欢上了一首歌:“工农痛苦实在深,资本家剥削,豪绅又欺凌;国民党,改组派,压榨实在凶……打倒国民党,驱逐美日英,建立苏维埃,红旗照日明;工人解放,农民翻身,大家庆升平!”1930年初,由已经加入中共党组织的同学、同乡陈景星介绍,石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的南京,正处在国民党统治下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之中,党的地下工作十分艰难、危险。石璞坚定地对同志们说:“在南京不准备杀头,就不要加入共产党!”为了鞭策自己,他立下一段誓言:“努力才是人生,颓唐只见人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思想要系统化,行动要纪律化,生活要平民化;勿悲观!勿怠惰!勿自傲!”每当夜深人静,他不顾安危,到大街小巷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经常于夜深校门关闭后返回,悄悄翻墙而入。他经常到临近石婆婆巷的中央大学后门联络同志商量工作,有时到城南的一个空院子里,以打乒乓球为掩护参加党的会议或接受上级指示。由于石璞等人的努力工作,金陵大学党组织很快成为中共南京市委领导下的最坚强最有战斗力的队伍之一。
1930年3月,日本军舰蔑视中国主权,公然直入长江,在南京港停泊,并准备在舟山群岛附近举行演习,国民党政府却在南京鸣礼炮欢迎。与此同时,南京下关英商和记洋行工人要求增加工资而举行的罢工,遭到资本家的血腥镇压。4月3日,英帝国主义分子勾结国民党反动政府,雇用流氓殴打罢工群众,当场打伤数十人,制造了南京 历史 上的“和记惨案”。连续发生的这几起事件,激起南京人民的极大愤慨,中共南京市委决定动员组织群众,成立“和记惨案后援会”, 声援和记洋行工人的斗争,举行全市性的抗议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示威游行,把运动推进为工人、学生、市民联合行动的政治斗争。石璞积极参加了声援活动。4月5日一大早,他就赶到中央大学,同晓庄师范、中央大学等学校的师生汇合在一起。他和陈景星站在游行队伍的前列,高呼口号,向下关进发,沿途不断有市民、群众加入到游行队伍中。当他们冲破反动军警的封锁到达下关时,游行队伍已达万人以上。这支庞大的队伍绕着和记洋行游行示威,石璞等同学带头高呼口号:“抗议帝国主义屠杀工人!”“支援和记工人罢工!”向群众进行宣传鼓动。当游行队伍行至下关江边时,群众看到江中停泊的日本军舰,更是怒不可遏,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日本军舰滚出中国长江!”示威一直持续到晚上。这次游行是在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中心组织的一次大规模的、成功的公开斗争,给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政府以沉重打击。
1930年4至5月间,中共南京市委将党、团、工会组织合并,成立南京“红五月”行动委员会,要求利用5月间的每一个纪念日开展活动,在“五卅”纪念日实现五罢(罢工、罢市、罢课、罢操、罢岗)。石璞、陈景星决定首先在金陵大学开展罢课运动,打响“五罢”第一炮。5月下旬,石璞、陈景星等同学设法在金大礼堂组织一次文艺晚会,联合其他学校的学生来助威,约定以熄灯为号,把号召罢课的传单撒出去。但由于敌人戒备森严,逮捕了撒传单的同学,行动失败。5月26日晚,石璞画了一幅揭露英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漫画,27日清早贴在校园内,号召同学们签名参加“五卅”纪念大会。漫画贴出后引起了校方的注意,全副武装的特务突然搜查了学生宿舍,黑名单上有石璞的名字。敌人的疯狂没有吓倒石璞。5月30日,在国民大戏院门口,石璞等人借电影散场观众拥挤之机,振臂高呼反帝口号,散发传单,然后在人流掩护下趁乱回到学校。
1930年6月,李立三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决议案,计划在沪、宁等大城市举行总罢工、总起义,实现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中共南京市委拟在8月底举行暴动,计划在暴动中夺取国民党机关,占领下关电厂、自来水厂、邮电局,石璞负责联络、组织北区的发动工作。这时南京形势更加紧张,国民党军警疯狂地追捕、杀害革命志士。由于叛徒出卖,8月25日,石璞、陈景星分别在住处被捕,关押在国民党南京卫戍司令部的看守所里,这里关押着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石璞是被捕的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正气凛然,毫不畏惧,在法庭上侃侃而谈,历数蒋介石、国民党祸国殃民的罪行,驳得庭审人员哑口无言。敌人无计可施,残忍地用铁丝穿过他的手掌将他吊起来毒打,妄图逼他就范。石璞被酷刑折磨得死去活来,遍体鳞伤,却没有丝毫的动摇和屈服。根据国民党的“法律”,未满18岁者不能判处死刑。凶残的敌人在石璞身上没得到任何东西,便恼羞成怒地在档案上将他17岁的年龄改成19岁,判处死刑。
石璞在铁岭的家人得知他被捕的消息后,想方设法营救,但没有成功。1930年9月4日,敌人将石璞、陈景星等8人押赴南京雨花台刑场。一路上,石璞等人不断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直至就义前的最后一秒钟。
本组稿件由市档案和党史文献中心张雅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