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出场及认识。
这句话是胡适介绍詹姆士的实在论哲学思想时说的。
原话是:“实在是我们自己改造过的实在。这个实在里面含有无数人造的分子。实在是一个很服从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顺地由我们替她涂抹起来,装扮起来。好比一块大理石到了我们手里,由我们雕成什么像。”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着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1]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他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
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
胡适在文章的前面说,所谓实在含有三大部分。
一是感觉。
二是感觉与感觉之间及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种种关系。
三是旧有的真理。可以看出来胡适原话是讲哲学的,与历史毫无关系。
但这句话在很长时间内却变成了胡适评价历史的一个基本态度。好多人写文章一上来就是胡适说过:“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着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
‘贰’ 该如何看待“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
个人觉得历史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书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叁’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吗评价之。
是的。
所谓历史,就是之前发生的事情。每一个历史事件的知晓,来自于前人遗留下来的书籍、口耳相传的言语、甚至只是某个模糊的剪影。
然而,历史的真实只存在于当时。
只有真的存在于当时的人才能真的知道历史。
也许有人会说,那要是是亲历者所说也不能所是真实的吗?是的,那还是不一定。人类是天生的说谎高手,也许出于被迫、无奈或某些其他目地,任何事情都可以是假的。
而我们知道的历史,尤其是教材上的历史,往往是已经在多方面“打扮”之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为多数人所认同的历史。
可是谁又能说多数人认同的历史就一定是历史的本来面目呢?
我们所做的研究,只能说是在追求无限接近史实,而不能称之为真实的历史。
要不世界又怎么会有那么多未解之谜?
所以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对的。
历史上多少君主、掌权者、领导阶级,为了自己的某种目地,屠杀、强制更改历史的记录,在一些赶尽杀绝的手段下,总是有被掩埋的史实。每一个朝代,每一位上位者,都希望只剩下有利于自己的言论,因为他们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所以为了他们的“名垂青史”,不惜冒着有朝一日万一被揭发的的“臭名昭着”去更改历史。在这种情况下,后人所接触的历史就是已经被“打扮”过、“整容”过的历史。就这样,一层又一层,历史被掩盖上的不仅仅是时间的灰尘,更多的是人为的“胭脂粉墨”。久而久之,原始的历史长什么样已经无从知晓。
‘肆’ 学者胡适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你如何看待
这句话如果从历史是靠所有人来书写的,这个角度来分析的话,胡适的这句话很具有代表性也很有意义。因为历史就是让我们每个人去努力去打扮,去装饰最后去书写的。
‘伍’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吗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不是的。历史是以客观、真实的历史史料为依据。 班固曾经高度赞美司马迁的治史态度“不虚美,不隐恶”。所以古今中外从事历史研究的人都会以审慎、严谨的态度对待历史。因为历史也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尽管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希罗多德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就是比较客观、严谨的报告,尽管在描述中具有栩栩如生的文学色彩。
在很多时候,人们对历史研究涉及的领域广泛,就必然与文学、人类学、考古学,以及地理学互相发生联系和影响。欧美一些历史学者为了研究人口的起源和发展,甚至还利用数学,以及统计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