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地理,工业
一、《中国国家地理》简介
《中国国家地理》是一本关于地理的期刊,因该社隶属中国科学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作为该社顾问,同时还有许多战斗在科考第一线的工作者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该刊的文章和图片经常被中央及地方媒体转载。另外,该刊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国内外很多家图书馆已经把该刊作为重点收藏期刊。 现任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为李栓科(1997年至今),执行总编为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于2003年荣获第七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的称号。
[编辑本段]二、《中国国家地理》发展史
《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创刊于1950年,当时整本杂志祗有8页,一年后增至16页。当时的内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国地理、自然地理、地图及地理调查法、地理教学、地理资料等。 1954年,《地理知识》因发表披露中国国内的工业地理文章,被中国官方认为是“泄密”而遭受重创。但不久后影响消失,该杂志的内容继续扩充,至1957年时增至48页,发行量达到了2万册。 中国大陆的一些科学杂志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大打击,《地理知识》也不例外,在此期间,《地理知识》发行很不稳定,时断时续,该情况在文革结束后才有所改善。 1998年,该杂志全面改版,页数增至84页,翌年增至100页。 2000年10月,《地理知识》杂志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随后亦在台湾、香港等地推出繁体字版乃至在日本推出日文版。 2004年,《中国国家地理》增至148页,并推出青少年版《博物》。 2005年10月,在其创刊55周年之际,推出550页的“选美中国”特刊,出版量达到55万册的历史新高。该特刊深受消费者的好评,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乃至出现了部分地区的书报亭出现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情况。 2008年3月,《中华遗产》正式成为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品牌下的一员。 2009年1月,杂志价格提升至20元,页码加到176页
[编辑本段]三、《中国国家地理》发展思路
1929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记者梅纳德·威廉斯在给主编的信中说:“最痛快的事情莫过于能够通过照片和文字,带领125万国家地理学会的会员一起登上高山,俯瞰世界……”这段话,成了《国家地理》杂志所有记者为之骄傲的工作理由。 如今在中国,《中国国家地理》的记者们也带着类似的激情跋涉于祖国的名山大川。2006年10月号杂志以“318国道——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为主打,其主办者称发行量突破100万册。 在杂志社社长李栓科看来,这是他们在互联网时代的夹缝中,杂志发展再一次强力突围。
内容为王
李栓科是在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新大院的办公室内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其办公室靠着经营部门,编辑部则在另一栋楼办公。“编辑部和经营部门是完全独立的,还是那句老话,内容为王。我们很少就一个内容去进行营销,而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我们的销售。”李栓科说。 “景观大道”专辑带来的成功,印证了李栓科的话。而用编辑们的话来说,为了这个计划中的发行量,整个9月,他们就跟上了发条一样。 说及“景观大道”的策划,李栓科介绍:“我们希望找到能代表我国辽阔国土、壮丽山河的象征物,而寻找的结果是,发现大致沿着北纬30度线延伸的长达5000多公里的318国道是最佳选择。”而为了这个发现,杂志社不但派出了专门的考察队,还邀请了众多着名的作家、学者,分头探访。 “对于一本杂志来讲,最重要的是编辑部,包括背后的专家支持。如果没有打不烂、揉不碎的编辑部,市场运营就是缺少根基的。”李栓科表示。 伴随着内容的提升,是发行量和广告价格的增长。 这一路走来,不能不提及去年杂志创刊55周年之际,持续一年之久的“中国最美的地方”的评选与报道。“其影响力远超我们的预想。”回顾那段经历,李栓科仍然很感慨。 据介绍,杂志社首先组织了一个专家协会组、一个媒体组。专家协会组负责制定详尽的评选标准,跟媒体的合作则是希望在每一个省市都进行评选,“比如广东的一些媒体,组织当地的专家合作,并调动读者参与评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科学的真实
杂志在近几年获得高速成长,李栓科理解的原因是,“和天时地利人和有关”,“改革开放使国力增强,中国人对未知世界有发现的欲望,同时对已知世界也有再发现的愿望。《中国国家地理》就定位于此——讲述社会难点、热点、疑点地理故事,并对科学上的新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报道。” 据了解,《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从1950年创刊开始,一直是以传播基本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己任,这一定位在当时来说是合理的,也曾有过鼎盛时期。但从1982年开始,在读者市场分化以后,《地理知识》与其他老牌纸媒一样,面临相同的命运转变。 1998年,《地理知识》变身为《中国国家地理》。在改版后的几年时间里,杂志发行量上升了十多倍。2001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繁体版在中国台湾创刊,2002年日文版也正式上市。 李栓科说:“我们的选题,就是要向读者传递真正的科学知识。比如沙尘暴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其实很多媒体是在妖魔化沙尘暴。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沙尘暴还能减轻酸雨的危害。这是因为沙尘暴里面的气溶胶物质颗粒,中和了酸雨当中的绝大部分东西。” “另外像全球变暖,正是因为有了沙尘暴的作用,从而大大减缓了全球变暖的步伐。对于沙尘暴来讲,靠植树造林来解决更是一个谎话。因为沙尘暴是在高空的,靠大气层输送,带到很远的地方。” “而这些也就是我们要做和能做的事,以科学的态度去解读热点问题。把这些内容做好了,发行和广告自然就很轻松了。”李栓科告诉记者,“最关键还是内容,独家视角的内容才是王。我们80%的精力、物力和财力,都是用在编辑部。”
以颠覆常识来吸引公众目光
能否被公众认可和接受是决定传媒存亡兴衰的关键,而这又要以获得关注为前提。 《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是创刊于1950年的《地理知识》,1997年月发行量约为1万册。1998年大幅度改版,2000年改现名,2006年以来期平均发行量稳定在100万册以上。根据该刊总编李栓科先生提供的官方解释,这是因为他们始终践行了“内容为王”的原则,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销售。 这一思路还大有进一步具体和深化的可能和必要。任何内容都要经过被关注、认知和解读,其内在价值才能被受众所认识和接受。而受众会注意什么又受到他们既有认识的影响。媒体传递的内容如果既可以归属到他们所熟悉的领域,同时又能提供新的信息,就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 受众的既有认识是诸多观念的有机结合,各种各样的常识是他们构建自己观念世界的基本骨架。其实常识原本就是既为公众普遍知晓,又被他们视为理所当然的观念。所谓重构常识也就是用新的观念来替代既有观念的常识地位。由于常识在公众知识的体系架构中具有这样的独特地位,使得对它的重构尝试必然会同时遇到双重境遇:在引来关注的同时也会遭来质疑。重构必然意味着要有所颠覆,而公开地试图对既有常识加以颠覆,本身就足以引来公众的关注。 对于《中国国家地理》而言,以颠覆常识来吸引公众目光是它的常规战术。例如在它隆重举荐的“中国十大最美名山”中,不仅五岳有四座落选,而且高居榜首的是此前名头并不是特别响亮的南迦巴瓦峰。再如,2003年出刊的四川专号明确表示峨嵋青城并非是典型的蜀山;它们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当期销量明显上升。[1]
[编辑本段]四、《中国国家地理》大事记
1950年 我国老一辈的地理学家施雅风、吴传钧等先生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折实”,在南京创办了《地理知识》杂志,经典由此开始。 1972年 《地理知识》是文革后期中国最早复刊的杂志之一。 1998年 李栓科正式接手《地理知识》并酝酿全新改版,她用全新的视角和形式来诠释地理的内涵。 1999年 1月, 《地理知识》杂志新增“卷首语”专栏,由执行总编单之蔷执笔,此专栏成为杂志的亮点。 2000年 10月,《地理知识》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她以更大的气魄和胆识来展示中华的博大。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会员俱乐部组织了首次“青藏线龙脊行”会员户外科学考察活动,从此,参与会员户外科考的人数每年成倍递增。 2001年 6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在台湾及大陆以外的其他地区发行,成为大陆地区惟一原创并由出版人购买版权发行他种文本的杂志。 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组建新的发行团队。 2002年 1月,《中国国家地理》日文版以《中国地理纪行》为刊名在日本上市发行,这是中国第一家在发达国家完整落地的媒体。 1月,第一届发行年会召开,发行渠道由原来的40多家增长到70多家,发行市场数量比01年翻了两番。 6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网正式开通,域名为:www.cng.com.cn,网站功能为每期杂志的内容介绍;地理论坛同时开放,简单的留言板功能。 年底,《中国国家地理》首次广告客户答谢会在北京京城大厦举办。 2003年 6月,推出“典藏三峡”专辑,9月推出“四川专辑”,10月推出“青藏高原科考50年”不仅是CNG“认识中国”的高潮,也为以后10月特辑的推出奠定了基础。 8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联合举办“回望阿尔金山20年”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开启CNG联合国内着名主流媒体共同关注原生态保护区的媒体联盟报道。 杂志每月拥有固定会员人数达到1万。 2004年 1月,《中国国家地理》青少版《博物》创刊,她的宗旨是:博学成就梦想,知识改变人生。 2月,《中国国家地理》发行量经bpa国际媒体公司认证 7月,推出“大香格里拉”专辑,开始了CNG圈点中国的里程。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川藏线培训。 2005年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青藏线培训。 2月—9月,联合全国31个省份的主流媒体开始“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 3月,读者见面会南京站。4月,读者见面会西安站。5月,读者见面会广州站。6月,读者见面会上海站。7月,读者见面会北京站。 10月,出版的纪念特刊“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选美中国”特辑创造了传媒界的奇迹,现已被翻译十种外文版本全球发行。 10月23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庆典在北京嘉里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及500多位嘉宾共飨盛典。 2006年 每月固定会员人数激增到2万6。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南疆培训。 3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杂志广东移动全线推出。 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专辑,打造了一条属于国人的景观之路。此专辑也创造了高档杂志单期发行100万册的传媒界奇迹。 10月10日,《中国国家地理》单期发行100万册庆典在北京华联印刷厂举行。 启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校园基金”项目,支持高校环保社团的公益活动。 11月,对公众免费开放的“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开讲。 2007年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北疆培训。 1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报作为中国移动惟一人文类手机报全国重点推出。 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圈点大西北”专辑,用干旱半干旱区的地理概念带领国人重新认识西北。 10月,圈点大西北图片展在北京东方新天地及上海正大广场巡回展出。 2008年 3月,与中华书局合作发行《中华遗产》杂志。 5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电视在中国移动平台上线。 6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内蒙徒步培训。 6月,开启“触摸中国”之旅,对中国的八大极限进行全方位考察。 推出《地震专辑》 7月,港澳繁体字版创刊号上市。 7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长李栓科先生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参与奥运火炬传递活动。《选美中国》作为北京奥组委特选礼品。 8月,中国国家地理网全新改版,域名正式变更为:www.dili360.com。 9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英文版创刊号上市。 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东北专辑”特刊。 12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庆典活动。 12月,《中国国家地理》与《辽沈晚报》、《生活报》发起了征集最佳旅游线路的活动 2009年 1月,举办“竹韵人生”摄影大赛的颁奖典礼 3、4月,推出《福建专辑》上下册 4月,中国国家地理联合央视网、央视移动传媒,打造大型国庆献礼活动:新中国成立60年—献给祖国“中国最美的地方”。活动将利用央视网的互动平台,依托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评选活动中展示的17大类别114处自然人文景观资料,发动广大驴友参与,分阶段推出评选活动。同时利用CCTV电视平台、央视网、央视公交移动电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及手机及网络平台进行全程推广。 4月27日,举办“我的城市我的家”摄影大赛 5月,举办“花影炫色”、“荒野传奇”摄影大赛。 5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签约摄影师计划启动。 5月,杂志社与Jeep携手启动“寻找中国的Rubicon之路”活动 10月,时逢新中国六十华诞和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国家地理》联合中国地理学会推出《发现中国 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专辑 地理学会成立百年珍藏版》,而其子刊《中华遗产》亦同时推出加厚版特辑《最具文明意义的100个考古大发现--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专辑》,带给读者又一次科学与视觉盛宴。 2010年,推出《宁夏专辑》上下册(2010年第2、3期)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② 浦东时报的发展历史
2008年6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同意创办《浦东时报》,并设立出版单位——浦东时报社。
11月11日:浦东时报社举行揭牌暨《浦东时报》首发仪式。
2009年5月:《浦东时报》获“上海市编校质量检查优秀报纸”称号 2009年8月6日:原《南汇报》正式停刊,南汇报社和浦东时报社(《浦东开发杂志社》)合并,共同编辑出版《浦东时报》和《浦东开发》杂志。
8月7日:首次推出“公益红娘”范本良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并不断培育提升“范阿姨”公益品牌,使其成为浦东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文明亮点。 2010年1月1日:站在浦东二次创业的新起点,策划推出《魅力新浦东》特刊。
4月16日:出版40版纪念特刊《浦东征程》,首次采用四联版印制方式,以1.5米巨幅画面呈现浦东城市美景。
5月-10月: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增出《世博周刊》26期,在浦东33个城市服务站点和世博园区内提供赠阅服务,发行量逾26万份。
5月:报社与上海市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聚焦世博·聚焦浦东”摄影大赛,并出版《魅力东方》摄影大赛作品选。
11月:由报社编辑的《在世博的日子里——浦东184天的故事》一书正式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11月:本报荣获上海市世博会宣传及媒体服务指挥部社会宣传部颁发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社会宣传工作贡献奖”。 2010年11月2日起:浦东时报在全市近2000家东方书报亭和邮政零售网点全面进行零售。
2011年2月:启动浦东创评全国文明城区集中宣传报道。至8月创评结束,《浦东时报》共推出60个版面的创评专版,8期创评专刊。
4月19日:浦东新区开发开放21周年之际,精心策划推出52个版的《幸福浦东》特刊。
5月-7月: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宣传报道。
5月-9月:启动“我眼中的文明浦东”——“界龙艺术”杯浦东新区中小幼学生绘画大赛。
7月:《浦东时报》数字报登陆《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
7月29日:首次创办《浦东时报》豪华月末版《乐活浦东》。
7月30日:“浦东时报首届读者节”启动。
8月9日:推出24版“文明浦东”珍藏版特刊。
8月:报社被评为2009-2010年度上海市市级文明单位。 2012年【转型改版反响良好】在区委和区委宣传部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推动下,《浦东时报》从2012年1月3日起,开始转型发展的尝试,这次尝试的关键词是:增期、转型、改版。增期,即由以前的周二刊,增至周三刊;转型,即由社区报向财经报方向转型;改版,即由四开小报改为对开瘦报。
4月10日:在看到社会各界反应的《反馈报告》时,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批示对《浦东时报》表示祝贺,并要求《浦东时报》“再接再厉,创出时报特色。
【开拓京津地区发行】2012年,本报专程赴北京推动2013年在北京、天津等地区的首次订阅发行工作。在北京发行近1500份,在天津超过800份,取得了新突破。
【推出重点宣传报道活动特刊】2012年,《浦东时报》相继推出重点宣传报道活动特刊,受到各方好评。
4月17日:推出《长三角市长论坛》,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作出批示:“本期《时报》是体现水准的。特刊内容和表现形式富有特色。望继续努力,打造更多精彩。
4月19日:浦东时报推出“纪念浦东开发开放22周年特刊”,以“浦东:创新驱动策源地”为主题,分别报道了“4+3“重点区域:陆家嘴、张江、综保区、金桥、世博园区、南汇新城、迪士尼。
【党的“十八大”系列宣传报道】2012年,围绕党的“十八大”,推出“科学人才观引领浦东新跨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创新先锋”等喜迎十八大宣传栏目和“喜迎十八大 科学发展十年路”街镇、园区特刊,对浦东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进行深度报道。
【夏令热线】2012年7、8两个月,浦东时报开设“夏令热线”,协助解决市民夏日里的急、难、愁问题。
【《浦东开发》杂志创刊20周年】杂志第一期推出《20年,我们记录浦东见证浦东》特稿,回顾了20年杂志与浦东开发一同走过的历史,并请赵启正谈《我们如何传承浦东开发文化》,共同展望浦东未来。
【获奖荣誉】2012年,浦东时报7件作品荣获上海市区县报好新闻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1人荣获区县报“十佳好新闻工作者”,1人荣获2012年度上海市区县报好新闻评选责任人优秀奖。“相约范阿姨”项目荣获上海市优秀品牌活动社会贡献奖。报社还荣获浦东文化艺术节“特别贡献奖”。 2013年3月3日:浦东新区文明办、志愿者协会共同主办的“寻找雷锋style”微博接力大行动在浦东八佰伴商业广场启动。
3月12日:在在上海科技馆旁的砂岩广场香樟林内,来自仁恒置地的业主、大别山小学的孩子们以及《浦东时报》热心读者代表,为100余棵香樟树挂上了认养牌
3月23日:由浦东新区总工会和浦东时报社联合发起,和记黄埔地产御沁园、周浦镇、范本良公益红娘工作室协办的“那些年,我们一起度过的童年”大型动漫主题白领交友派对在张家浜“派对新天地”内举行。
4月18日 :出版特刊《浦东的基因密码:创新 创新》,纪念浦东开发开放23周年,讲述浦东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的创新故事。
4月19日: 出版特刊《眼界》,用直接感受中国其他改革开放先行区的方式,找到那些经验和过程对浦东的观照,找到那些努力和尝试对浦东的启示。
4月20日:2013年上海车展在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5月22日:浦东时报公众微信平台正式上线。
5月30日:2013“美丽浦东”摄影大赛征稿正式开始至14年1月28日刊登出获奖名单。
7月5日:高行镇第七届读书节拉开帷幕。
7月16日:爱知书店借阅点浦东时报站启动仪式在《浦东时报》社举行。
8月24日:由浦东时报社与上海慈善基金会浦东分会合办的“集善地”公益集市首次在启动。
9月30日: 出版特刊《号外》,用12个版面重点聚焦“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事件。
10月19、20日:浦东时报圆梦基金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浦东分会共同举办的公益集市“集善地”的第二场活动在浦东联洋广场成功举办。
11月7日:2013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在浦东开幕。作为中国图书馆界最高层次、最大规模的行业盛会,本届年会以“书香中国——阅读引领未来”为主题,旨在倡导“全民阅读”理念,营造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为推动“书香中国”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③ 中国最早的图书馆是哪一个
有史料称,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是1907年创于江苏的江南图书馆。这不对,中国最早的图书馆在武汉。
1902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湖北巡抚端方联合奏请清廷设立湖北省图书馆获准,并于1904年8月27日开馆(利用武昌兰陵街博文书院改建而成,1935年在武昌阅马场重修馆舍),开了中国公共图书馆先河,比江南图书馆大3岁,比声名显赫的京师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前身)早38年。这一切,跟张之洞能“与国际接轨”有关。
武汉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则是1910年5月16日开办的文华公书林,美国人韦棣华女士功不可没。
武昌文华大学是晚清美国基督教圣公会所办,该校英文教师韦棣华与友人出资在校内设报亭,购置书报杂志供师生阅读,后藏书日增,扩为两间图书室,开办公共图书馆的愿望与日俱增。经多方募捐筹办,文华公书林于1905年奠基,1910年开放,创武汉公共图书馆历史之始。
文华公书林值得大书一笔的还不止于此,1920年,韦棣华女士在文华公书林创设文华大学图书科。1927年,文华大学的后继者华中大学停办,图书科获准开办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这是旧中国第一所也是惟一一所图书馆专业的学校。抗战时迁至重庆,又增设档案管理专科班,又成为当时中国惟一的档案专业学校。抗战胜利后“荣归故里”。1952年并入武汉大学。
④ 毋忘9.18国耻纪念碑的历史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以此为借口然 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和沈阳城,从此开始了疯狂侵华战争。东三省上百万平方公里大好河山,在短短4个多月里全部沦丧,亿万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威胁。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军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波澜壮阔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距离那个耻辱的日子似乎很远了,曾经无尽的伤痛似乎淡漠了。但那把曾悬于中华民族脖颈之上的利刃永远不能被忘却 ,我们所能做的,不只是向天空呐喊 ——我们所拥有的,也不只是手中孤独的旗帜。我们需要真实完整的历史,客观公正的看待,理性冷静的手段 。当然,绝对不能缺少了民族的激情 ,全体中国人也能牢记这一天 ——历史能够证明一切,但是历史首先要由人来创造 ! 毋忘9.18国耻纪念碑,坐落在海口府城中心,在一处翠绿的三角公园里,占地约三、四亩。园里有两座凉亭、一个书报亭和一段曲折走廊。满园竹木成荫,绿茵铺地,环境幽雅。毋忘9.18国耻纪念碑形状奇特巧妙,寓意深邃耐寻,创意构思绝无仅有。
⑤ 建国以来总共推行了多少次地摊经济
一、地摊的历史
回顾建国后地摊发展的历史,其实不难发现地摊是最早的城市和农村市场形态。我国关于流动摊档经营管理的相关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如图1)。而进入80年以来,地摊更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第一种大众参与的商业形态。无数后来的财富神话都起源于地摊,今天许多商业巨擘也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练摊的岁月。
但是这种“古老”的商业形态逐渐被城镇化与市场经济发展所“抛弃”。随着第一批创业者原始积累先后完成,最早的金融市场雏形也形成,零售、餐饮等商业经营场所的规范性、安全性被逐渐重视。原先“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流动摊档不利于打造品牌,也不利于产品差异化。所以随着某一行业市场结构日趋完备,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经营者选择固定场所“落脚”。这种固定场所往往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日晒雨淋都能照样营业,而且还能给顾客以“安全感”。再后来,政府决定将经营场所纳入为工商注册的必要条件之一,包括个体经营者都被要求要有一个固定的经营场所。流动摊贩变为“无照经营”的代名词。城管开始巡检街面,驱赶流动摊贩。而少数几个不方便设立档口等固定物业出租做经营场所的地点则选择了变通的方式,形成了书报亭等“固定”摊贩。再往后,地摊这种商业形态逐渐被城市边缘化。
当然也有“反复”。2008年金融海啸,广东等沿海城市的外贸企业遭遇订单骤降,许多工厂无奈只得用货品抵工资。那时候不少企业员工自己都按揭买了小排量汽车,一段时间里沿海城市出现了只有夜晚才会出来“经营”的“后备箱摊档”,所贩卖多是外贸厂的“大牌正品A货”,从运动鞋到箱包无所不包。不过没过多久,摊贩们就无货可卖了,因为他们白天的东家——外贸工厂发现内销“工厂直销”模式更为有利润。再后来就有了类似广州火车站附件皮具城这种厂家直销集散地的爆发式增长。
⑥ 请教四川省成都市郫县的历史沿革
郫县位于川西平原腹心,地处西南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近郊,距成都市区1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生态环境优美,市政设施完善,区位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突出,有银郫县之称。全县幅员面积437.5平方公里,辖14个镇(街道),总人口48万人,非农业人口10万人。郫县是四川省成都市下辖的一个县,邮政编码611730。县人民政府驻郫筒镇。 [编辑本段]郫县历史 郫县古称郫邑,为古蜀国都城。公元前314年,秦灭蜀后设蜀郡,郫邑始称郫县,迄今已有2300余年。郫县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孕育出汉代哲学家、语言学家扬雄(又作“杨雄”)、宋代着名诗人张俞,清代名将罗应旒,以及当代英籍华人作家韩素英、世界着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着名道士萨守坚,一代高僧圆悟克勤禅师等古今名人。 郫县地图近年来,郫县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线,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为重点,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核心,壮大财政综合实力为目标,县域经济持续快速高效发展,综合实力显着增强,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先后被列入全国乡村城市化试点县、国家软件产业化基地、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园、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中国盆景之乡等。2005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5.5亿元,同比增长14.8%,一、二、三产业比达到12:52:3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增长90%;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8.76亿元,增长33.2%;地方财政收入4.91亿元,增长36.6%;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00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4715元,增加505元。进入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 [编辑本段]郫县介绍 气候:郫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5℃,最低极端气温零下5℃左右。全年风向频率以东南风最多,具有春早、夏长、秋雨、冬暖、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冬季多雾、日照偏少和四季分明的特点,生态气候环境,十分宜人。加上地处成都"上风上水",工业污染少,很适宜开展各种旅游,特别是乡村度假旅游的开发潜力大。 地理位置:郫县位成都市西北近郊,与彭州、新都、金牛、温江、都江堰等5个县(市、区)的20个镇(乡)接壤。县城东至金牛区界13公里,西至都江堰市界16公里,南至温江区界8公里,北至彭州市界11.6公里,东北至新都区界12公里。 行政区划:目前郫县下设14个镇:郫筒镇、犀浦镇、红光镇、安靖镇、团结镇、唐昌镇、三道堰、新民场、花园镇、安德镇、唐元镇、德源镇、古城镇、友爱镇。 历史建置 郫县古称"郫",最初以古蜀国的都邑闻名于世。距今二千七八百年前的蜀王杜宇、鳖灵,都以郫为都邑。秦灭巴蜀之后二年(公元前314年),在成都设蜀郡,挪作为该郡的属县,正式称为郫县。这是郫县建置的开始,建县至今(2000年)已有2314年的历史。县域在历史上累有变动。1958年崇宁县撤销后,大部分地区并入郫县。解放后迄1983年,隶属温江地区;1983年起归属成都市。 郫县县城,秦汉时期设今马街场口外里许"古城遗址"处,汉末或六朝时期改迁今址。 郫县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有汉代着名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扬雄,西汉大司空何武,宋代着名诗人张俞,五代宋初大画家石恪,清代知名抗日将领罗应旒以及新中国诞生后的铁路工程师蓝田,着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萧伦,当代世界着名青年歌唱家廖昌永等均为郫县籍人士。世界着名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英藉华人韩素音女士祖籍也在郫县。 [编辑本段]主要文物古迹 历史文化遗迹众多,望丛祠、杜鹃城遗址、古城遗址、扬雄墓、子云亭(因一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成名)等,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管理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辞典》。此外还有何武墓、何公祠、郫筒井、严君平墓、梅花御井、蓝家坡山汉墓等。 郫县郫筒镇有“望从祠”,其名为纪念古属国的望帝和从帝。望帝即望帝杜宇,从帝即开明,又称鳖灵。李商隐诗句“望帝春心托杜鹃”所说的就是他们的故事。 特产 郫县盛产享誉餐饮界的调料:郫县豆瓣 韭黄、韭菜 郫县豆瓣用以炒菜,分外提色增香,是郫县最着名的特产,是烹调川菜的必备调料,在晚饭界被誉为“川菜之魂”。特别是郫县豆瓣烹制的“回锅肉”、“豆瓣鱼”、“麻婆豆腐”、“鱼香茄子”等,具有浓郁的四川风味,被公认为是川菜家常味中的代表作。 县花:杜鹃花 杜鹃花又称映山红,为杜鹃花科半常绿或落叶灌木。叶上长有细毛。春季开花,花冠呈漏斗形,颜色以各种红色为主,因野生杜鹃花在山岗石缝中都有生长,尤其是开花季节漫山遍野,非常壮美。杜鹃花品种很多,我国约有600种,是世界上着名的观赏植物。 县鸟:杜鹃鸟 杜宇的称谓则来自一个美丽而忧伤的传说。扬雄《蜀王本纪》:“杜宇……乃自立为蜀王,号称望帝。”鳖灵,原住长江边,是一鳖精修练而成,每天夜里他都要同出于江源之井中的情人朱利幽会。他听说西海水灾泛滥,便沿江而上,到了蜀国,望帝杜宇任用鳖灵为相,命其治水。朱利思念情人,也到蜀国来找鳖灵。那一天,正好望帝出猎,在山野间邂逅朱利,见朱利貌美如花,便命纳入宫中为妃。朱利不知鳖灵已是蜀相,不敢言明身份,却一直闷闷不乐。鳖灵治水有方,变水患为水利,望帝为他设宴庆功,鳖灵大醉,留宿宫中。深夜,朱利敲开了鳖灵的门,二人相见抱头痛哭,各诉别后思恋之情。望帝发现二人幽会,并听到了所诉情由,悔恨交集,当夜便草拟一道诏书,禅让帝位于鳖灵,自己却悄悄隐入西山修行。鳖灵继位,称丛帝。望帝在山中非常思念朱利,在痛苦和寂寞中郁郁死去,灵魂化作一只杜鹃鸟飞回蜀都。 郫县特产:郫县豆瓣 郫县豆瓣的产地是四川郫县。郫县地处成都平原中部,因得都江堰灌溉之利,盛产稻、小麦、油菜籽、胡豆(...40到50天,豆瓣变为红褐色,加进碾碎的辣椒末及剩下的盐,混合均匀,再经过3 至5个月的贮存发酵,豆瓣酱方完全成熟。 郫县现代工业港东西走向国道317线、成灌高速公路、高新西区围城路、沙西线等快速通道横贯区内,构建起通达迅捷的进出工业港的高等级公路网,目前高新西区区内主干道及县内高速公路网,已与南北方向的成都市饶城高速、三环路等城市主体道路交织成一个整体的现代交通网络,是郫县迅猛发展的见证! [编辑本段]成都西部新中心——郫县 历史文化悠久的郫县,是古蜀文化的发祥地。2700多年前,望帝杜宇教化农桑,丛帝鳖灵治水兴蜀,建立起了强大的古蜀国。公元前314年,设蜀郡郫邑,郫县建县史长达2300多年。古蜀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赋予了郫县博大精深、独特而神韵的历史人文底蕴。 郫县位于成都市区西郊,距市中心10公里,全县幅员面积437平方公里,辖14个镇,总人口48万人。郫县紧邻中心城区,拥有‘近城而不进城’的级差地租优势。按照成都市郫县分区规划,包括郫筒、犀浦、红光和高新西区在内,未来5年郫县城区面积将扩展到5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将达到50万人。 郫县自然环境优越,是成都的后花园。境内七河并流,花木久负盛名,现有近10万亩花卉苗木,是成都市鲜花基地、中国盆景之乡和中国乡村旅游示范点。境内郁郁葱葱,满目清绿,四季鲜花盛开,风光秀丽如画,是居家生活的理想之地、创业者的乐园。郫县交通方便快捷。国道317线、成灌高速、绕城高速、成铁西环线等近10条主干道纵贯东西、横跨南北,镇镇通二级公路,村村通水泥路,等级公路密度达世界先进水平,已形成‘三横六纵一圈’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和‘一刻钟经济圈’。规划中的成都地铁东西线穿越境内,届时乘地铁10分钟可到达郫县。郫县经济基础雄厚,产业基础扎实。境内拥有以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为重点的国家级开发区 成都高新区(西区)和成都出口加工区(西区),作为高新西区配套产业基地的省级开发区 成都现代工业港,以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印务包装为产业发展重点,具有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先后引进发展了摩托罗拉、英特尔、中芯国际、友尼森、百事可乐、瑞士布鲁克西部基地等世界500强企业,及银河磁体、正大集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优势企业。科教资源富集。郫县境内聚集了西华大学、西南交大等15所大学和二级学院;高新西区和驻县大学聚集了白领、高知近4万名,高收入消费群体庞大。县内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是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2005年,郫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600美元,荣获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经济竞争力居西部百强县第七位。预计,到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9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8.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2.2亿元,增长34.9%;全口径财政收入29.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1.9亿元,分别增长110.6%和13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53元,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5996元,增加840 [编辑本段]千年蜀都换新颜 卑湿之地上排水筑城,曰郫。‘郫’是唯一只用作地名的汉字,郫城是古蜀人最早的定居点,是战国以来,成都平原上最大的三座城市之一,其名字的由来就与其优良的人居环境密不可分。在对郫县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入考察后,着名蜀文化专家谭继和指出,古蜀王都文化是郫县县域竞争力最大的优势文化,也是郫县发展的优势和未来前途所在。从县委书记走街串巷访民情,到广征集民意、专家论证,东西大街、南北大街陆续完成全面改造,一座‘精致典雅、亲切宜居’的新蜀城终于在成都全面露脸。改造后的这座城市,一切都显得那样的特别,因为它将文化遗产和历史痕迹化为文化符号,作为城市设计的灵魂,用于旧城改造的环境载体上,将曾经毫不起眼的城市变得那样的灵动。恢复了历史记忆、克服了城市建设的失忆症的郫县,因此而摆脱了在城市建设中千篇一律的被动局面,打造出自己鲜明的个性……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但行走于南北大街上,可以清晰的感觉到这音乐的律动,仅仅漫步街头,就可以感受到博大精深的古蜀文化。郫县的街头经常可以看见摄影留念的人们,他们中有本地的居民,有外地来的取经者,甚至还有国外留学生。人们沉醉在这蜀文化营造出来的城市街景中,情不自禁地啧啧称叹……经过风貌改造的郫县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成为了蜀文化的两条主轴线,临街的房屋清一色川西民居,灰白色调、坡屋面、穿逗构架,独具郫县特色的巴蜀图语与说唱俑、杜鹃鸟、古蜀农耕壁画等悄然融入城市建筑中,构成城市魅力系统重要的一环。就连果屑箱、书报亭、指路牌等街道家具中也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古蜀文化气息。从风格到符号,从样式到装饰件,目力所及的地方,无一不是匠心独运,于细微之处见精巧。入夜后的郫县,古蜀文化又以另外一种形式将你包围,西街灯柱上八幅装饰图案,古蜀国人劳动、耕作场景如在眼前;东街灯柱上的八幅装饰图案,则以古蜀国人的娱乐生活场景为主;南北大街上,通过树脂材料做成的灯罩,将巴蜀图语等符号投射到地上。风貌的整治,郫县改变的不仅仅是面貌,更重要的是融入了不朽的艺术和人文精神,在厚重的文化底蕴支撑下,这个城市的风貌就有了不可复制的魅力……在一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郫县将古蜀文化打造出一张响当当的城市名片焕发出无穷的魅力。如今的郫县已成为一方投资热土,包括十九冶、中铁八局等知名企业今年以来陆续将总部和研发基地搬迁来郫县,香港新恒基、中海地产等知名企业也纷纷向郫县聚集。 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也对这座充满魅力的‘千年古蜀新城人居创业乐园’倾心不已,据相关部门透露,郫县房地产开发面积今年将有望大大突破去年。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的郫县,俨然一座‘超级大盘’。 ‘我们将引进银行、高档写字楼、商务酒店、会务中心、购物中心等城市功能性项目,建设商务中心,从服务上全方位配套高新西区,打造休镕娱乐的集大成者。’郫县城建局有关人士指出,新城区的建设将首先以高新西区商务配套区 商务中心来带动,将成都传统的休镕娱乐延伸到郫县,‘让羊西线未来的尽头在郫县,营造羊西线快乐的终极点。‘我们相信,数年之后,郫县将成为名符其实的古蜀文化新城、生态人居新城、现代工业新城、科教产业新城、魅力休镕新城。
⑦ 为何满大街的书报亭都消失了
相信大家以前总会记得,那条马路旁边的书报亭有你最喜欢的杂志刊物,有老爷爷喜欢的新闻报纸,但是随着时间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书报亭缺渐渐的消失在了我们的视野里,甚至感觉不太对劲又很合理,那么下面来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书报亭消失了的原因吧。
三、国民阅读量下降和国际书报亭消失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有国民的阅读量下降有关,甚至人均阅读越来越低,人们被网上碎片化的信息分散太多注意力,对那些纸质阅读的欲望越来越低,自然也很少去书报亭购买报刊了。甚至书报亭的消失不仅仅在我们国家发生,像俄罗斯、法国书报亭的数量也不断下降。
当然消失的不仅仅只是书报亭,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城市阅读温度的消失,而且反思的还有那些线下书店等等,是阅读力量的薄弱。
好了,以上就是对城市书报亭消失的原因探讨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反思和思考,让我们注重阅读,提高阅读能力,不仅仅只是网上的虚拟。
⑧ 曾经满大街的书报亭,为什么感觉现在很少见了
现在书报亭都不见了,还有新华书店都可能关门了,没办法啊,都是手机惹的祸[捂脸]
报刊亭从数量的减少到渐渐消失,这最主要的原因是买报纸杂志的人少了,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更加便捷的获取到新闻。这背后是电子化媒体的普及,和纸媒的衰落造成的。
以前的报刊亭里满满当当地摆着各类杂志和报纸,一到上下班和放学的时候这里就很热闹了,这里就聚满了人,有学生、有上班族、也有退休的大爷大妈。
他们来这里翻看选购自己爱看的杂志报纸,路过的人常常会停下来买点什么带走,或一份报纸、或一本杂志,对于外地来的人来说,每个城市报刊亭内售卖的地图是他们最放心的了。
说起报刊亭很多人都有很多回忆
我在报刊亭买的杂志比报纸要多,像《读者》、《青年文摘》、《知音》、《故事会》、《意林》这些杂志,都是当时我最爱看的杂志了,那时去报刊亭基本上都是去买这些杂志看。
那时买杂志和报纸的钱都是从零花钱里面省出来的,每次从报刊亭买到一份自己喜欢的杂志和报纸别说多开心了。曾几何,很羡慕报刊亭的店主,觉得他有这么多杂志和报纸可以看。我想有不少人的文学启蒙就来源于这一个个小小的报刊亭吧。
很长一段时间内,报刊亭曾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那时城市的街头巷尾都有它的身影。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朝夕相处的报刊亭,正在渐渐消失。
2012年,河南郑州就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报刊亭的省会城市。如今在很多城市的街头巷尾,已经很难看到报刊亭的身影了。就算能找到几个,报刊亭里也不售卖报纸杂志了,这里售卖的都是香烟、饮料、烤肠等小商品了。
其实报刊亭的减少和消失,是一种 社会 发展的必然。它因时代而兴起,也因时代而消失。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刷屏(通过电脑、手机)看各类新闻,他们已经不需要报刊亭这个传统的信息获取媒介了。如此,导致去报刊亭买报纸杂志的人越来越少。在这样的形势下,很多报刊杂志相继休刊、停刊、调整,很多纸媒企业步履维艰。
报刊亭的减少和消失,其实是由于传统纸媒的衰落和当今数字化阅读时代的到来所导致的。报刊亭会消失,但文化并不会消失,数字化阅读时代我们只不过换了一种阅读方式罢了。
那些小小的报刊亭,承载了很多人的青春回忆。对于报刊亭,你的记忆又是什么?
满大街的书报亭,确实基本上消失了,就拿我作例子,我是每年去邮局,订书报刊文摘类,起码五份左右的人,从在职直至去年订了几十年。
有时还不够看,时常去书报亭买,有时为买一份杂志,甚至会一天会跑好几个书报亭觅寻,自从2013年,我使用智能手机后,书报订阅减少。
直至今年,订了几十年报刊杂志的我,连一份也不再订了,因为手机上新闻反应及时,而且更新速度快,一机在手能知天下大事。
开书报亭的对我说:你是个老买书报的用户,再也不去买了,我们哪来的生意,现在买书报的人越来越少,书报亭确实难以生存。
随着 科技 的不断发展,我认为有好多会逐步消失,这也是必然之路,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不作为奇,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答:因为没人买报刊杂志!
1、报亭师傅说:“哎,都是手机惹的祸。让我没饭吃。”
2、原来我也经常去买报纸,邮票,红包等。
3、现在一部手机包罗万象,所以冲击了不少商家。
题主好。
刚才简单浏览了几个答案,感觉都把报刊亭的消失“归罪”于网络和手机。其实不然。
报刊亭开始大批退出街头完全是因为城市规划。 以前的报刊亭除了邮政统一设置的以外,大多个体经营的报刊亭外观不统一,甚至杂乱,主要是大都设置在公交车站和人流相对密集的地方,违章占道情况严重。于是十几年前各个城市的城建部门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综合治理。不少城市报刊亭的消失几乎是在一夜之间。那时智能手机并未出现,而网络已逐渐开始普及。因此,报刊亭消失的主要原因并非因为网络和手机。
毫无疑问,报刊亭给许多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报刊亭不止“兜售”新闻。各种文学/艺术杂志、期刊和书籍都在它的经营范围之内。它让城市有了一种温馨的“文化”味道。还记得当时的报刊亭周围总是有路人驻足,或浏览或购买,那种感觉真的很好。每当自己喜欢的报刊杂志出版的日子到来,人们总是满心欢喜地去一趟报刊亭,就像赴一次令人心仪的约会。
当一部手机“俘虏”了一切,有一些美好的东西也随风而去。最初被迫拿起手机满眼昏花的老人绝大多数是出于无奈,因为已经没有地方能买到他们需要的哪怕是一份再平常不过的早报或晚报。
诚然,现时的人们已经习惯并迷恋上了手机阅读( 没错,手机里有你想知道的一切!一切! ),没有人能否认这是时代的进步。但那份手握一份报刊走在回家路上的惬意已荡然无存。而城市则无可避免地变得千篇一律。“市井”气息只能潜入记忆的深处。
真的很怀念那些略显“杂乱”的报刊亭,它带给一个城市的文化气息是网络和手机绝不可能做到的。真心希望某天在某个街角又看到一处谦卑的报刊亭,它将会让一种久违的气息回归于我们的城市,再次氤氲于每个喜欢阅读的人的心里。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一些新技术的出现,必然带来一些产品和一些行业的消失,像过去用过的磁带、CD、MP3都已经逐渐的消失了,现在相机也日益减少,主要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带来了很多的产业和产品的销失,现在一块手机屏,通晓天下事,既快捷又方便,自媒体的发展让人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了解很多的新闻事件,而纸质媒体需要专业人员的采编、印刷、发行,时效性处于劣势,所以纸质的报纸杂志已经没有了生存的空间而被淘汰。一些人仍喜欢的纸质书籍和杂志也不需要到书报亭或者书店去买了,现在发达的网络销售让人们的购物更加的轻松,更加的便宜。
随着5g技术的发展,一些更加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会不断出现,也会淘汰更多的产品和服务,这正是 社会 进步的表现。
从前作为城市文明窗口、满大街的书报亭已经消失了,这不是感觉而是事实。
我们小百姓弄不清书报亭的起源,但可以见证它的红火,从上世纪九十年末到本世纪头十年,应该是鼎盛时期,书报亭成了许多城市的风景,不论是繁华闹市,还是居民小区,几乎隔百十米就有一家,销售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能满足市民阅读爱好。
二十年前我在郴州,去公司上下班走十分钟,要经过火车站,附近就有好几家书报亭。每天下班都要买一份报纸,《环球时报》或《新闻周刊》,有时也买《知音》和《小说阅报》,每天睡前看十分钟,不光了解天下大事,而且养成了阅读习惯,若哪天不摸书报,晚上是没法入睡的,这都得益于书报亭的好处。后来我在报上还看到郴州的书报亭在全国都有很好名声的报道。可突然有一天,我下班的时候,就再也找不到一家书报亭,还特地坐公交到北湖公园和 汽车 站去,仍然是空手而归。一打听,据说是影响市容市貌,损害了城市形象,所以一律拆除,让那些满大街停放的私家车来提升城市的品位。
当时一声令下拆除书报亭,许多主人还有大量存货,白天不敢在街上叫卖,怕城管追赶,只能晚上出来处理。我曾在北湖公园门口和行人天桥上淘过许多名着,是按重量计算,每斤二十元,若去书市,根本买不来的。
随着 社会 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视野早已淡出纸质媒体而转向多元化的网络,所以许多报刊门每况愈下,难以为继,只好减少发行数量或停办。这样一来书报亭再不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也失去经营市场,所以退出 历史 舞台是命远的必然。
几乎绝种了,大家都以手机代替了!城管也不允许他们占道经营,不允许铁皮棚、集装箱小屋经营了,要他们店铺经营,而店铺经营,则成本高昂。以上种种原因,使得书报刊亭消失了。
深圳一线城市,书报亭也消失了,唯独在福田北大医院附近仅幸存一间,参考消息报仅卖0.7元每份,内地些少书报刊亭早已升价为1元至1.5元每份了,这是非常难得,我很敬重摊主的道德,不乱涨价。
其实正规书报刊所刊的文章都有权威性,作者皆是士以道德文章天下重,小书斋里不乱种丁香花。他们风骨凛然,浩然正气,气贯长虹!他们不作蟾宫客,宁在花田卖诗画!
反之网络文章,可谓垃圾文章,快餐文化,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且里面陷井多多,使得许多青少年上了瘾,精神中毒,而书报刊中毒丶上瘾少之又少。我认识一位青年女工,她周未宴请朋友,餐厅里,各位朋友个个手捧手机,低头看手机,她非常气愤,她说永远不会请他们吃饭了。我也有个两次相同的遭遇,我当场喝骂:不要看手机了,来这里是同乐、聚餐,他们个个乖乖收起手机。有一位连续三次在餐桌上整个聚会都看手机,我气愤地不再请他吃喝,并拉黑断交,这样的朋友少交一个也无所谓,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道德修养好,何愁无朋友。
书报刊绝对是正能量,不似手机鱼龙混杂,内容、新闻常朝令歹改,作者多以吸引眼球为目的,唯恐天下不乱,以蝶梦戏寒鸦!我仅吸收些少内容,绝大部分是水过鸭背,不沾一点浊水。或当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因些我呼吁全国恢复路边书报刊亭,不要让劣币逐良币,还 社会 文化正能量,还士以道德文章天下重,小书斋里不乱种丁香花!
确实是这样子的。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各种书报亭,各种书报摊就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虽不是三步一摊、四步一亭,却也是步行不到多远就会碰到一处。
其生意红火,购买者踊跃,异常火爆。
那时候诸如北京的《青年文摘》,甘肃兰州的《读者文摘》,成都的《文摘周报》,可谓是买者络绎不绝,供不应求。很多喜欢它们的人们,还要找老板预订,以免到货后被他人一抢而光,没买到而心有不甘。
那时候工人上班,农民种地泾渭分明,相安无事。毫无竞争,相对悠闲。所以追求精神生活也是人们的最爱。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这一现象被彻底打破。工人下岗,农民离岗,为了生活为了富裕,大家都进入了新的努力拼博的行列。
如此,谁还有多少闲情雅致和轻松时光再来读书看报?当然这还不是主要的。
最主要原因恐怕还是电视的普及,彻底打破了读者与书亭的和谐。遥控板一按,屏幕上应有尽有。声色俱佳,眼睛、耳朵都享受到了乐趣,岂不大胜书报一筹!
最后,手机再给书报亭一个雪上加霜,让它不消失都不行。 因此,时代在进步,不随时代进步的东西,自然会悄悄消声匿迹。 不过,经过那段时间的人,很多人的内心还是很充实和惬意的。
我们这想买报纸也没地方买,城市改造书报亭都拆了,原先的书报亭里经营烟和水,现在书报却时难卖呀,我经营十余年书店,深知书行的艰辛,书好卖了也得进货,不好卖了也得进货,从零六以后书与报纸一落千丈,手机与电脑对书市的冲击挺大,原先查资料须要买本书来查,现在动动手指在手机就能查到, 社会 的进步必然淘汰一些东西,理解 社会 的进步,再过几年不知又出啥花样了
⑨ 从前满大街的书报亭为什么感觉消失了
以前的报摊满了当地的杂志和报纸,但这是一个工作和放学后热闹的地方。到处都是学生、上班族和退休的男女。他们来这里浏览和购买他们最喜欢的杂志和报纸。路过的人经常停下来买些东西带走,或买份报纸或杂志。对于来自其他地方的人来说,每个城市报摊上出售的地图是最让他们安心的事情。说到报摊,很多人都有很多回忆。我在报摊上买的杂志比报纸多,比如《读者》、《青年文摘》、《知心朋友》、《故事》、《林》,这些都是我当时最喜欢的杂志。那时,我去报摊买这些杂志。
报刊亭的衰落和消失,实际上是传统印刷媒体的衰落和数字阅读的到来造成的。报摊将会消失,但文化不会。在数字阅读的时代,我们只是改变了阅读的方式。
⑩ 亭这玩意儿是不是悄然退出历史舞台了
书报亭,一个时代的产物,时代在变迁,历史的车轮在碾压……十年前充话费、买报纸杂志,现在主要功能就是换个零钱,买个饮料冷饮了。报刊杂志基本都没人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