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上共有多少个姓朱的皇帝
朱允炆--明惠帝 建文皇帝 公元1399
朱 棣--明成祖 永乐皇帝 公元1403
朱高炽--明仁宗 洪熙皇帝 公元1425
朱瞻基--明宣宗 宣德皇帝 公元1426
朱祁镇--明英宗 正统皇帝 公元1436
朱祁钰--明代宗 景泰皇帝 公元1450
朱见深--明宪宗 成化皇帝公元1465
朱佑樘--明孝宗 弘治皇帝 公元1488
朱厚照--明武宗 正德皇帝 公元1506
朱厚骢--明世宗 嘉靖皇帝 公元1522
朱载垕--明穆宗 隆庆皇帝 公元1567
朱翊钧--明神宗 万历皇帝 公元1573
朱常洛--明光宗 泰昌皇帝
还有后梁的皇帝猪温
2. 历史上除了朱温,朱元璋当上皇帝,,还有其他姓朱的吗
唐灭亡后是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其中后梁的皇帝就姓朱,不过口碑不太好就是了 五代-后梁 公元九○七年,朱全忠逼唐哀帝逊位,建国称帝,改名晃,史称后梁。其时以汴梁为东都,号开封府,为中国历史上以开封为都之始。后又改洛阳为西都,称河南府。后梁可谓五代中建国最早,但国土最小,维持时间却最长的王朝。 后梁所辖版图,为五代中最小的,它只辖有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天雄、武顺、佑国、河阳、义武、昭义、保义、平卢、忠武、匡国、镇国、武宁、忠义、荆南、成德、魏博、武定等二十一个节镇的全部或一部分。朱全忠在位五年,后于公元九一二年,为其子朱友硅所杀。次年,朱友贞又杀了朱友硅,是为梁末帝。公元九二三年,唐主李存攻拔开封,梁亡,始末仅历十七年。 五代-后梁帝王谱 公元907年登基 公元912年去位 太祖(朱温) 出生:公元852年--去世:公元912年(在位5年) 朱温,877年参加黄巢起义,后出卖起义军,成为唐朝封疆大吏,后杀唐昭帝,废唐哀帝自立,建立后梁。各朝各代,没有一个皇帝象朱温这样,建立王朝后没几年就毁在自己手里,原因竟是“扒灰”,朱温强纳自己的儿媳,后被儿子朱友珪杀死,时年61岁。 暂无. 公元912年登基 公元913年去位 郢王(朱友珪) 出生:不详--去世:公元913年(在位1年) 郢王,朱温的儿子。912年,杀朱温自立,后被朱友贞杀死,时年30岁。 暂无. 公元913年登基 公元923年去位 末帝(朱友贞) 出生:公元888年--去世:公元923年(在位10年) 朱友贞,朱温第三子,913年杀郢王自立,923年,被后唐所灭,死时他36岁。 暂无.
3. 历史上有几位姓朱的皇帝
历史上姓朱的皇帝有:
1、梁太祖朱温
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开平元年(907)到乾化二年(912)在位。朱温先是参加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后又归附唐军王重荣、杨复光部,与李克用等联合镇压黄巢军。因镇压黄巢军有功,被唐僖宗赐名“全忠”,任河南中行营招讨副使。
次年拜汴州刺史出宣武军节度使,继而又进封梁王。他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逐渐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唐昭宗天复元年(901),朱温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权。天祐元年(904),用武力把唐昭宗逼迁洛阳,不久将昭宗杀死。立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又称昭宣帝)。
天祐四年(907),朱温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改年号为开平,史称“后梁”。乾化二年(912),朱温因继立问题,被亲子朱友珪弑杀。朱温在位六年,卒年61岁,上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庙号太祖。
2、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年幼时家境贫穷,曾为地主放牛。后来走投无路,躲在一个连门都没有的小寺庙当起了和尚,最后连和尚也要挨饿,17岁的朱元璋开始三年的乞讨生涯。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
至正二十七年(1367)命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初,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当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又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权力,加强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
3、明惠宗建文帝朱允炆
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洪武二十五年(1392)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继位为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
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后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至南明弘光元年(1645)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庙号惠宗,后世称为明惠宗,清干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简称惠帝。
4、明成祖永乐帝朱棣
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第四子,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明朝建立后朱棣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四年取得胜利,在南京称帝。
朱棣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巩固了南北边防;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为加强对北方和东北地区的控制,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
永乐二十二年(1424)8月,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享年64岁。明世宗时改庙号成祖。
5、明仁宗洪熙帝朱高炽
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年号洪熙。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
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子朱高炽守北平(今北京),后立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朱高炽都以太子身份监国,朝无废事。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宠于朱棣,串通宦寺,阴谋夺嫡;后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变更换太子之意。
永乐二十二年(1424)八月登基,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洪熙元年(1425)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7岁,庙号仁宗。
4. 古代姓朱的皇帝,分别是哪几个
就是,明朝那些
明太祖朱元璋
明惠帝朱允炆
明成祖朱棣
明仁宗朱高炽
宣宗朱瞻基
明英宗朱祁镇
明代宗朱祁钰
明宪宗朱见深
明孝宗朱佑樘
明武宗朱厚照
明世宗朱厚骢
明穆宗朱载后
明神宗朱翊钧
明光宗朱常洛
明熹宗朱由校
明思宗朱由检
一共16位!
回答者:囿凤来仪_ - 童生 一级 9-27 19:44
明太祖朱元璋
明惠帝朱允炆
明成祖朱棣
明仁宗朱高炽
宣宗朱瞻基
明英宗朱祁镇
明代宗朱祁钰
明宪宗朱见深
明孝宗朱佑樘
明武宗朱厚照
明世宗朱厚骢
明穆宗朱载后
明神宗朱翊钧
明光宗朱常洛
明熹宗朱由校
明思宗朱由检
明末
安宗简皇帝,朱由崧,年号,弘光(1644—1645)。神宗显皇帝(万历)之孙,福王朱常洵之子,崇祯皇帝之堂弟。
潞王,朱常淓,监国(1645.6—1645.7)。神宗显皇帝(万历)之弟。
绍宗襄皇帝,朱聿键,年号,隆武(1645—1646)。唐王朱桱八世孙,崇祯皇帝族叔祖。
鲁王,朱以海,监国(1645—)。鲁王朱檀九世孙,崇祯皇帝族叔。
唐王,朱聿粤,年号,绍武(1646)。朱聿键之弟。
永历皇帝,朱由榔,年号,永历(1646—1661)。桂王之子,崇祯皇帝堂兄。
5. 中国古代历史哪些朝代的皇帝姓朱
1、梁太祖朱温,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
2、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
3、明惠宗建文帝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
4、明成祖永乐帝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第四子,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
5、明仁宗洪熙帝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年号洪熙。
我只知道这些了
6. 历史上共有多少个姓朱的皇帝 列出年份和名号
晕!楼上的好乱哦!我来整理一下!!
五代时后梁
太祖 朱温(852-912) ,唐朝宋州砀(音当)山(今安徽砀山)人,唐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十月二十一日出生于砀山午沟里。最初曾参加黄巢起义军,后来降唐,被唐僖宗赐名全忠,在称帝建立后梁时,又改名为晃,取如日之光的意思,庙号太祖。
朱友珪 小字遥喜,五代时期后梁皇帝,为后梁太祖朱全忠之第三子。干化二年(912年),朱全忠病重,朱友珪遂率所部政变,由仆夫冯廷谔杀朱全忠,并假传遗诏,自登帝位。明年(913年),改年号为凤历。朱友珪登帝位后,虽然大量赏赐将兵以图收买人心,然而很多老将还是颇为不平,而朱友珪本人又荒淫无度,因此人心沸腾。凤历元年(913年),朱全忠之婿赵岩、朱全忠之甥袁象先、均王朱友贞、将领杨师厚等人密谋政变。袁象先首先发难,率禁军数千入杀入宫中,朱友珪无法逃脱,遂命冯廷谔将他及张皇后杀死,死后被追废为庶人。
末帝 朱友贞(888~923)朱温和张惠的嫡子,朱友珪弟。朱温即帝位,封为均王。凤历元年(913)即帝位。改名为锽,后再改名为瑱。复用乾化年号(913年二月-915年十月);贞明(915年十一月-921年四月)龙德(921年五月-923年十月)在位11年,被后唐李克用养子李嗣源围困而自杀,36岁。 葬于宣陵附近(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明代
太祖 朱元璋(1328~1398)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东)钟离太平乡人,少时穷苦,一度入皇觉寺当和尚。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龙凤七年(1361)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1398年,71岁的朱元璋病逝,葬于孝陵,谥号“圣神文武钦明应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庙号“太祖”。
惠帝 朱允炆(1377--1402),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姚广孝等人的游说下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拉开了长达四年的叔侄之战,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四年六月,李景隆和谷王打开金川门迎降,朱棣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夺取了皇位。
成祖 朱棣(1360--1421),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11岁被封为燕王,17岁迎娶徐达长女为妻,21岁就藩北平。40岁以“靖难”为名兴兵,四年后夺取皇位,在位22年,该年号“永乐”,谥“文皇帝”,故又称“文皇帝”,庙号“太宗”,世宗改“太宗”为“成祖”,死后葬长陵。
仁宗 朱高炽(1378--1425),成祖朱棣的长子,母亲是徐皇后,洪武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生于明中都凤阳。两年随其父就藩北平。洪武二十八年(1395)被册立为燕王世子。朱高炽即位时已经47岁,在明朝皇帝中十分罕见。在位一年即去世,谥号“昭皇帝”,庙号“仁宗”,入葬献陵。
宣宗 朱瞻基(1398--1435),仁宗朱高炽的长子,母亲为仁宗张皇后,在位10年,年号“宣德”,谥号“章皇帝”,庙号“宣宗”,葬于景陵。
英宗 朱祁镇(1427--1464),宣宗朱瞻基长子,生宣德二年十一月,母为孙贵妃。出生两个月就被其父册立为皇太子,9岁登极,年号“正统”,宦官王振专权擅政。1449年,蒙古贵族瓦刺犯明,英宗亲征,王振不懂军事,在土木堡战败,王振死,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在京监国的英宗弟朱祁钰(1428-1457),被于谦等大臣拥立为帝,是为代宗。明朝第七代皇帝,年号景泰。不久,于谦率军战败瓦刺军。1450年,英宗被释,代宗尊他为太上皇,闲居南宫。1457年,代宗卧病,宦官曹吉祥勾结武清侯石亨,发动政变,迎南宫英宗登基,改年号天顺。史称"南宫复辟"。他两次登基,在位共22年,谥号“睿皇帝”,庙号“英宗”,葬于裕陵。
代宗 朱祁钰(1428--1457),宣宗朱瞻基次子,生于宣德三年,母为吴贤妃,他的经历在英宗里已经讲过了。谥号“景皇帝”,庙号“代宗”,死后葬于景泰陵(北京金山口)
宪宗 朱见深(1447-1487年),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为周贵妃。3岁时,其父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叔父朱祁钰即位,册立其为太子。但是,当其叔父权力渐牢,就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改封他为沂王。11岁,其父复位,复为太子。18岁继承皇位,年号“成化”,在位23年。谥号“纯皇帝”,庙号“宪宗”,葬于茂陵。
孝宗 朱佑樘(1470-1505),宪宗朱见深的第三子,母为纪淑妃。18岁即位,年号“弘治”,在位18年,谥“敬皇帝”,庙号“孝宗”,葬于泰陵。
武宗 朱厚照(1491-1521),孝宗朱佑樘长子,母为张皇后。弘治十八年五月即位,在位16年,年号“正德”。谥号“毅皇帝”,庙号“武宗”,葬于康陵。
世宗 朱厚熜(1507-1566),宪宗庶孙,兴献王朱佑杬嫡子。正德十六年武宗病势,无子,世宗以藩王子入继大统,在位45年,时间之久仅次与神宗。年号“嘉靖”,谥号“肃皇帝”,庙号“世宗”,葬于永陵。
穆宗 朱载垕(1537-1572),世宗第三子,母为杜康妃。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刚满16岁的朱载垕就出居裕王邸,开始独立生活。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嘉靖皇帝病死,朱载垕于同月壬子日继位,年号“隆庆”,在位6年,谥号“庄皇帝”,庙号“穆宗”,葬于昭陵。
神宗 朱翊钧(1563-1620),母为李贵妃,10岁即位,凡事依大学士张居正而行;20岁开始亲政,勤于政务;后期怠政,导致了明王朝的灭亡。在位48年,年号“万历”,谥号“显皇帝”,庙号“神宗”,葬于定陵。
光宗 朱常洛(1582-1620),母为王恭妃,是明朝最不幸的一个帝王。他生命的前20年,是不受宠的皇子,后19年是战战兢兢的皇太子生涯和短短一个月的皇帝生涯,年号“泰昌”,谥号“贞皇帝”,庙号“光宗”,葬于庆陵。
熹宗 朱由校(1605-1627),光宗朱常洛长子,母为王选侍,16岁即位,在位7年,年号“天启”,谥号“折皇帝”,庙号“熹宗”,葬于德陵。
思宗 朱由检(1610-1644),母为刘贤妃。在位17年,年号“崇祯”,谥号“庄烈愍皇帝”,庙号“思宗”,葬于思陵。
7. 姓朱的皇帝在古代数量排在第几
朱允炆--明惠帝建文皇帝公元1399 朱棣--明成祖永乐皇帝 公元1403 朱高炽--明仁宗 洪熙皇帝公元1425 朱瞻基--明宣宗 宣德皇帝 公元1426 朱祁镇--明英宗 正统皇帝 公元1436 朱祁钰--明代宗景泰皇帝 公元1450 朱见深--明宪宗 成化皇帝公元1465 朱佑樘--明孝宗 弘治皇帝公元1488 朱厚照--明武宗 正德皇帝 公元1506 朱厚骢--明世宗 嘉靖皇帝公元1522 朱载垕--明穆宗 隆庆皇帝公元1567 朱翊钧--明神宗 万历皇帝 公元1573 朱常洛--明光宗 泰昌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