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京有哪些必须要去吃的美食和必须玩的地方值得推荐
蓝老大糖粥藕店,虽然叫粥藕店,它的糖芋苗和赤豆元宵不要太好吃噢!芳婆那个骗外地人就别提了,比南京大排档的要好吃很多很多!糖芋苗里边的芋艿好嫩好嫩!
2. 别总去夫子庙和中山陵,南京可以这样玩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非常值得一游,中山陵、明孝陵、夫子庙、总统府几乎是我们对南京的初印象。
我为你制定南京的几种玩法,这才是初到南京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或许你已经厌倦了你的城市永恒的绿,想寻一份属于你的色彩斑斓。南京是一个安静优雅的城市,拥有北方无可比拟的秋色。到北京西路看银杏慢慢变黄,到陵园路看法国梧桐转眼成沧桑,明孝陵的石象路像是打翻了上帝的调色板,栖霞山的枫叶红了。因为拥有众多古典红古建筑,于是成就秋天最完美的搭配,随手一拍就是古风大片。是的,南京属于深秋。
小贴士:
1、 赏枫叶推荐:栖霞山、中山植物园北园。
2、 赏银杏推荐:明孝陵、灵谷寺、栖霞寺、朝天宫。
3、 赏梧桐推荐:颐和路、陵园路。
4、 赏秋推荐:中山植物园、前湖、燕雀湖。
南京这座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建都史,使得南京拥有丰富的 历史 遗存。到古刹栖霞寺看千年舍利塔和千佛崖石窟,到紫金山绿道看世界第一大城垣的明城墙,到杨柳村看明清古建筑群,到朝天宫看宫殿式古建筑群……另外,南京的传统建筑独具特色,民国建筑融会南北。
小贴士:
文化之旅首推栖霞寺、清凉寺、灵谷寺、鸡鸣寺、朝天宫、大报恩寺遗址等等。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到南京来感受南博的厚重 历史 和博大的中华文化是必须的。南博现有藏品43万多件,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至当代,看点非常多,可以说是中华文明 历史 发展最直接的见证。安排大半天来这座文化殿堂,徜徉在博物馆的每个角落,细细欣赏文物的同时,也许你能品味到展品的 历史 诉说。
小贴士:
1、 门票需凭身份证领取,免费。语音导览器20元/台。
2、 开放时间:9:00-17:00,周一12:00后闭馆(逢国家法定节假日全天开放)。
提起南京的秦淮河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虽说这里的夫子庙景区人满为患,然而桨声灯影里的泰淮依稀能寻到六朝时金陵的模样。寻一个温柔的夜晚来这里,惊现十里秦淮一派繁华景象。或许你会选择躲在繁华旖旎的一角,寻 喧嚣 中的一份宁静。流过千年的秦淮依然在灯火中迷离,岸边物是人非,也许你会想起,当年这里的酒色喧哗。
小贴士:
1、建议在点灯时来这里,可以体验现代沉稳与往昔繁华南京的景象。
2、附近的老门东建议去吃南京 美食 。
如果你是一个食客,那么南京这座城你更不要错过。金陵盐水鸭在明代就闻名中外,五百多年盛名不衰;以鸭为特色的 美食 之一鸭血粉丝汤同样久负盛名,街头巷尾的店铺可谓星罗棋布;浓郁鲜美的汤包皮薄而不破且汤汁鲜美,放在醋盘里对准上面轻轻一吸,满口都是鲜美的汤汁;创于民国时期的美龄粥营养丰富又美味,也是南京的一道名菜。桂花糖芋苗、梅花糕、桂花糯米藕、粢饭团……数不胜数的南京 美食 ,吃一遍才算来过。
小贴士:
南京小吃:芳婆糕团店的粢饭团、鲍师傅的雪媚娘、左师傅梅花糕、泸溪河桃酥、蓝老大糖粥藕店、易记皮肚面、小郑酥烧饼等。餐厅:南京大牌档、馨方园食府、颂福楼等。
3. 南京小吃老字号求介绍地址和店名
1、南京大牌档,鼓楼区湖南路狮子桥2号湖南路步行街内(近湖北路)
2、马祥兴菜馆, 鼓楼区云南北路32号(近湖北路)
3、清真韩复兴板鸭店,鼓楼区中山北路107号军人俱乐部旁(乐业村对面)
4、清真安乐园菜馆(王府大街店), 白下区王府大街138号(近莫愁路)
5、芳婆糕团店, 白下区王府大街50号(近石鼓路)
6、绿柳居(太平南路店), 白下区太平南路248号1-2楼(近太平商场)
7、李记清真馆, 秦淮区评事街打钉巷1号(近建邺路)
8、尹氏鸡汁汤包(莫愁路总店),建邺区莫愁路398号(近汉中门)
9、四川酒家, 白下区太平南路171号1-3楼(近常府街)
10、莲湖糕团店, 秦淮区贡院西街26号(近夫子庙景区步行街)
11、狮子楼, 鼓楼区湖南路狮子桥29号(近苏宁环球)
12、江苏酒家,下关区建宁路255-1号(近大桥饭店)
13、老瞻园面馆, 秦淮区五福街(近来凤小区)
14、蓝老大糖粥藕店,秦淮区双塘路66号(双塘小学斜对面)
15、四鹤春面馆(洋珠巷店),秦淮区洋珠巷78号(近彩霞街,彩霞农贸市场对面)
16、鸡鸣汤包(太平门店), 玄武区太平门街10号(太平门车站旁)
17、刘长兴(北京东路店),玄武区北京东路57-2号(近龙蟠中路)
18、南京第一冰糖蜜汁藕(瑞金路店), 白下区瑞金路6号(近解放路)
19、中央饭店,白下区中山东路237号(近南京图书馆)
20、鸡鸣寺百味斋素菜馆, 玄武区鸡鸣寺路1号(近解放门)
。。。。。。。。。
以上够你忙一阵子了!
4. 从人气少女到轻熟宝妈,在先锋的17年——昔日看板娘-徐毓春
笑容和天真总是有着最大的治愈力。
(假装这里有个开头音乐)
“从人气少女到轻熟宝妈”,啊,第6期做客先锋便当时间的是在先锋工作了 17年 的“老油条”徐毓春哎~ 你认识不认识不?
不过你都点进来了,说明认不认识都还是想要了解一下不是?
稚嫩青春走过漫漫长路,如今已为人妻,这位“昔日的看板娘”到底是何许人也?
让我们往下一窥究竟咯~
我:老规矩还是不能破坏滴,基础信息先来——
岗位: 骏惠书屋文创主收银 & 导购
何时来的先锋?
2001年(高中毕业后)
为何而来?
高中毕业,正逢找工作实习
今天吃的什么?
长鱼、牛筋、茭瓜炒肉丝
为何吃这个?
家里今天正好做这个了。
作为以前五台山总店的“看板娘”,肤白貌美的徐毓春(我们都叫她毓春姐、春春姐)算是先锋的一个神奇人物了,如标题所言,从高中毕业就来到先锋,先是在总店做图书导购,接着做主收银,那期间又去物流工作过一段时间,最后调去骏惠做文创主收银和导购,一直到现在。
17个工作年头,见证了先锋成长的点点滴滴,身边的人换了一轮又一轮,而她还坚守在先锋。
在介绍她和食物的联系之前,我我觉得有必要先给大家介绍下她与先锋的故事——
2001年,春春姐正要找实习单位,她妈妈单位同事的儿子那时正好在先锋工作,于是就问了问招不招人。当时先锋刚搬到广州路12号不久,正要招人,于是春春姐就去面试并很快入了职。
“当时去先做的图书导购,那时广州路那家的面积比现在五台山的小多了,中间是社科区,一侧是经济古籍区,一侧是文学区,我被分到了经济古籍区。一共有四个人上班,一个区域一个人,再加上一个大厅经理。”
那时先锋的上班时间,不像现在一样实行早晚轮班制,而是一个区域的人先连着工作两天再休一天。被分到经济古籍区的春春姐,因为对书不熟悉,所以一开始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熟悉各种图书。
“平时本来看书就少,基本都是看报纸啊之类的,所以有好多的书要熟悉。”
在经济古籍区工作期间,发生了一件让她印象特别深的事:
“有个顾客来店里,问我,请问你这有没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啊?我当时一听特别纳闷,都听楞了,她还说得超级快,一口气把人名书名说出来。我就问她,什么什么什么?您能不能说慢一点?我是新来的。后来我就赶紧跑过去问我师傅,‘啊,马佐夫兄弟啊,人民文学!’你看他们一听就知道!当时我都不知道这些出版社,因为我在那半边的区域都没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古籍经济不都是中华书局、上海古籍、中国人民大学什么嘛,然后那半边又突然变成译林、上海译文、人民文学什么什么,我哪搞得清啊。”
这个经历后,春春姐在店里不忙的时候就会盯着架子来来回回地看,来书的时候一来就赶紧上书,加深对图书的熟悉程度。
在经济古籍区工作了半年,被通知要轮岗到文学区,说,不能光熟悉这半边的图书,也要熟悉那半边的图书。调动一下子让她还没适应过来,文学区是一块新的区域,这对她而言又是个挑战。
“当时就跟老钱说,能不能再等等,我想再把这边区域的书再熟悉熟悉。老钱同意了,但没过多久,就说不能再等了,于是就调过去了。”
调过去后虽然又是面对一轮新的陌生的图书,但是春春姐凭着认真的那股劲,硬是把文学区的书也熟悉了个透。两边书籍都熟悉后,顾客来书店找书,一说人名和书名,春春姐也能像她师傅一样马上反应过来了。
春春姐在总店当过导购后,后来被轮岗做主收银。主收银主要负责顾客买书、退换货、做账等等系列工作,工作内容比纯粹的导购要复杂,处理事项也更多。
但也正是这次轮岗,让她那热情活泼爽朗的性格,给来书店的顾客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很多顾客有时路过书店也会专程进来跟她攀谈几句,不少顾客也是因为她而老会往书店跑,“看板娘”此时已名副其实。
在总店工作的那些岁月里,春春姐跟着不同的师傅学习,学有所成后又带过数也数不清的徒弟。她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总能很有条理地处理,细心的程度也让人佩服。做主收银后,其他同事做账总会出各种小差错,而春春姐从来没有出现过。
那时的先锋和现在一样,经常会请作家或是编剧或是艺术家等等来做讲座,春春姐对这些活动特别地期待和开心。不得不说,在书店的工作扩宽了她的视野,让她发现了生活中另一片领域。
时间匆匆,他日还是年轻的姑娘,不知不觉已嫁为人妇。在春春姐结了婚并生完孩子后,因为家离先锋的第13家分店——骏惠书屋更近,所以离开了总店,到了骏惠。
在骏惠,春春姐在继续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和住在附近的居民又打成了一片。特别是由于她自己生了宝宝,因此看见其他宝宝都会忍不住上去看看摸摸,问问家长宝宝的一些情况,例如多大、多重、会不会走路之类的,家长们也很乐于跟她交流心得。很多家长带小朋友过去,她就知道是想给孩子看书,于是就会引领他们去二楼看儿童绘本。
有两个小朋友还跟她特别要好,其中有一个小男孩叫孙悦添,特别喜欢跟春春姐玩,他奶奶也很喜欢她,每次晚上吃过饭都出来散步到骏惠。这个小男孩很喜欢店里卖的拽猫,每次去都要买一个回去,我估计,几乎拽猫的所有种类都要被他集齐了。
调去骏惠后,不时有老顾客专程来老门东这边找她。某次,春春姐正在结账,旁边突然有人拍她一下,一看,原来是以前的老顾客。春春姐就很惊讶,问:哎!你怎么来啦?!对方就说:去总店了好几次都没看见你,问了他们才知道你调到这边来咯,今天正好有时间,就过来转转,来看看你。
说到这,春春姐又想起了一件印象极深的事——
某一天,临近下班时间,有个老顾客带了一大堆朋友到骏惠。这个老顾客(称:杨老师)貌似是发改委/国家新闻出版局/政府机关单位的一位工作人员,人很好,性格上跟春春姐也比较聊得来,老早开始就经常去总店买书。但他买书有个“怪癖”,就是买的书不愿意消磁。
以前在总店买过的书都会在消磁器上划一下,但是划过后会在书上留下一道道黑色的印子。这位杨老师对书十分爱惜,因此每次买书都要求不能消磁。渐渐地,春春姐记住了这位老顾客的“怪癖”。
“每次只要我在,他买了书我就会直接用袋子给他装好。要是在别人那边结账,我就会过去说,这个老师的书不要消磁,出去响了也没关系。”
那天,这位杨老师和他的朋友到骏惠,春春姐一眼就认出来,便问道:你是杨老师吗?
这位杨老师很惊讶,“你还记得我啊!” 两个人于是寒暄了起来,聊天时春春姐就谈到了这位杨老师买书的怪癖,“这么小的事你还记得啊!”
大家都很高兴。
后来,杨老师和他的朋友们在包间喝了咖啡,坐了一会儿,又在骏惠买了很多的书和文创,临走的时候,杨老师看了一眼春春姐的工牌,说:“认识你这么久了,才知道你姓徐!”
这番话,给了春春姐很深的触动。
“毕竟我只是书店里一个收银的,虽然我一直记得他的这个小习惯,但是对方并不会关注到我姓什么。……”
关于春春姐和先锋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鉴于篇幅和主题,我们在此停下,回到我们的便当时间,看看这位在同事和顾客中人缘极佳的春春姐,和食物之间有什么故事吧~
春: 做得很少。会做的也只是几个素菜(凉拌西红柿、凉拌黄瓜、盐水毛豆等),荤菜都做不了(鱼啊虾啊之类),不会做,也没学过,但最主要是没时间。素菜还是比较简单嘛,看看就会,淘个米啊煮个饭啊还是可以的,也会做西红柿炒蛋。
春: 西红柿炒蛋!还有凉拌黄瓜,如果家里没人做些荤菜,我就会去楼下买点老卤菜,鸭子鸭翅啊,或者去饭店炒几个荤的带回来。素菜就亲自做。最近,春春姐还想尝试自己去超市买红茶回家做柠檬红茶。
“想看看做出来跟店里的味道一不一样,自己做的比外面买的健康嘛。”
春春姐平时上班,大多数时候还是点外卖,偶尔会从家里带饭到店里吃,回家则是由她妈妈做饭。
她妈妈做的饭菜一览(有些是春春姐做的):
春: 好多呢!甜点里面,喜欢双皮奶啦,水果里面,喜欢吃西瓜啦,还有菜的话,红烧肉、可乐鸡翅、酒酿、糖醋排骨、糖醋里脊,带点酸酸甜甜,酥酥脆脆的,很好吃!还有凉拌黄瓜啦,凉粉啦,各种菌类啦,还有旺鸡蛋(带毛的不吃)、活珠子,还有刘长兴的汤包啦、蒋有记锅贴啦……
“哦??还真挺多哎……”
“但是有些也不怎么吃,像马兰头、苋菜、豆制品(千张结之类)、芹菜(老的不吃)、香菜苦瓜不吃,麻辣烫、鸭血粉丝汤这些就偶尔吃一吃……”
春: 土生土长南京人。不过我家户口簿上写的是安徽,可能我外公家是安徽的。我外婆还是回族,我们家都是回族,身份证上写的就是回族。但就我外婆是真回族,我们都是假回族,回族不吃的我外婆就不吃,但我们家其他人就都吃。
春: 老门东一条街,基本涵盖所有老城南的小吃。小笼包啦、鸭血粉丝汤啦、蒋有记锅贴啦,还有桂花鸭、兰花干、臭豆腐、糖粥藕……
春春姐跟食物的故事,就如她跟先锋的故事一样,多。喜欢吃甜甜脆脆的东西,喜欢喝奶茶(也因此而烦恼,因为怎么都瘦不下来哎┭┮﹏┭┮),因为土生土长,所以印象里面也有一些和食物深刻的记忆。其中之一,就是关于蓝老大糖粥藕的——
现在老门东所开的那家蓝老大,已是复制过好多次的。而真正的蓝老大,要算是春春姐小时候,住她外婆家楼上的那位“蓝老大”。
“当时的他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爷爷了,现在这么多年了人应该不在了,但是他的子女可能会继承他这个。当时卖糖粥藕的真的很少很少,城南一带可能就只有他一家。后来慢慢慢慢地,就普遍撒网,都是因为他。”
这位“蓝老大”主营糖粥藕和元宵,每天下午14:00出摊,17:00收摊,3个小时卖得全光光。粥用一口老铜锅(可能是他自己打的,特别特别老)熬,藕用的老藕(有丝的那种),洞洞全用糯米塞满,整根蒸熟后,放在装满粥的老铜锅里,锅下烧着火保持温度。人家点的时候,就用一个大铜勺舀起来,整根藕就被舀了出来,切个四五片(视厚薄而定),剁剁碎,再浇上糖粥。如果只喝粥,就只舀上面部分。
“我每次下午都会在他们家点一碗藕。他那个是卖了好多年,一直卖到拆迁都还在卖。”
除了蓝老大,还有现在遍布南京的“白下元宵铺”——
火起来的是这碗“赤豆元宵”——生红豆蒸烂(蒸到皮和肉都分离的那种),元宵(有大有小)单独煮熟,然后就赤豆打底,上面浇上元宵。现在在最基础的材料上还增加了桂花,叫“桂花赤豆元宵”,也是一道人见人爱的甜点。
除了上面南京特有的食物外,还有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的“糖画”——
春: 在我大概七八岁的时候,我外婆家那边有座桥,桥头有个30出头的老师傅在卖那个糖画。好像是1毛还是1块钱一次,可以转一盘。他那个盘子上画了龙啊凤啊小鸡小鸭啊等其他小动物,转到哪个他就给你画哪个。但是我不太喜欢吃那个糖,但我喜欢看,看别人转到什么,又看他画。我一站就能在那站五六个小时,天天都这样,怎么看都不腻,好玩!
对食物,春春姐是如此,那在书店工作的她,对书又是如何呢?
春: 专业方面的不看。我现在看 育儿书 比较多,但也就是有问题的时候去翻翻,还关注了一些育儿的公众号。也看 时尚生活类 的杂志(比如优家画报),但也不是全看,是挑有兴趣的看。还有 励志类 的(《人性的弱点》《从你的全世界路过》etc.)。以前还看 连环画 ,还有 电视剧的小说 ,但是看得最多的是 报纸 (扬子晚报),比较喜欢这种社会新闻的。
春春姐说,其实自己并不特别喜欢看书,更喜欢看的是报纸,写社会的,感觉更加真实。所以,问道她有没有喜欢的作家时,她说,最多算是有很多欣赏的,但其实都没有看过他们的作品。
她欣赏方文山的作词,欣赏村上春树、东野圭吾,欣赏李碧华,等等。这些作家是她有时候查书店的销售数据而得知的,或是发现顾客买得多的。
“书卖得多,在销售前几名的,或者听同事或读者讲这些作家怎么怎么样啊,我就感觉那既然很多人买,说明应该还是不错的,不然也不会这么多人。对这些作家的看法多多少少会受一点影响,觉得可能别人喜欢,自己也不讨厌吧。作家来书店做讲座,多多少少也会有仰慕羡慕的感觉,能出书的文采应该还是不错的。”
唯一一个她比较喜欢且看过书的作家是张小娴。南海出版社的《面包树上的女人》《荷包里的单人床》是她看过最完整的两部作品,因为篇幅短小,读来通俗易懂。
“张小娴的书,讲爱情的,比较契合生活实际,更贴近现实生活,看起来也易消化。其他小说就感觉太虚了,而且我也看不下去长篇的。”
《我爱问连岳》
原因:“我”是读者,连岳是一个情感专家。这个书的内容就是一篇篇的情感故事,“我”有什么问题啦,就去问连岳,连岳就会做出解答。看的时候觉得很贴近生活,都是一些日常百姓的情感生活,比小说更真实。
所以,从春春姐在书方面的喜好,你是否也发现了,她是一个不断追求真实的人呢?虽然看书不多,但是看报纸很多,因为更真实。在采访中她向我表示道:我的书没有你们的多,我也不怎么博学。
然而,获取知识的方式,阅读永远只是其中一种。归根结底,一本本的书,书写内容的源泉仍旧是我们真实的生活。读书多少,并无优越感之分。你觉得呢?
这个昔日是五台山总店的看板娘,将她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先锋,现在还将继续在先锋发光发热。她在销售上、做账上、文创产品摆放上、库存整理上、对顾客和同事的态度上……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方式。可以说,先锋的发展,离不开她这样一位奔赴在一线的优秀员工。
也许在常人看来,她做着一份似乎很不起眼的工作,但对她而言,那种自己不但能养活自己,而且还能干得开心的,才是真正的工作。
17年的兢兢业业,努力在细节上做到完美。身边的人来了又去,只有她,一直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开心地度过每一天。
如同事们对她的评价:
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像春春姐一样,在自己的工作中认认真真、快快乐乐的,毕竟,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嘛~
春春姐是我的师傅。第一次去先锋,就是她带的我,教我熟悉文创,熟悉库存,学习收银,学习如何和别人交流。她很认真,做事迅速,很勤奋,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她总是对每一个人都很好奇,像小孩子一样。笑点很低,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让她大笑起来,让人觉得,原来快乐是如此简单。她体贴,能照顾对方的感受。后来和她上对班,每次交接也让人感觉很愉快,如果心情有阴霾,你会发现一切都不是事。和她搭班受益良多。希望她可以一直开心下去。
以上就是第6期的内容~不知看完这一期内容的你,有何感想呢?欢迎留言,分享你对我们采访内容的看法。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也欢迎留言或私信我。便当时间的采访还会继续下去,你的批评和鼓励,将是我们一直前行的力量!
我们下一期再会!
5. 南京有哪些不出名但是美食很多的小街小巷
三元巷,据说这里原来是明代抗倭名将尹凤旧居。如今的三元巷是一个充满地方风味的小街。这里的明瓦廊也有着各种美食:洪泽湖小鱼锅贴,老头盖浇饭,武汉三鲜豆腐皮,福建扁肉馄饨,易记皮肚面等等。
6. 蓝老大糖粥 藕店怎么样
比老店翻了不少的价格 口味依然是最赞的老店的糖粥藕的藕是放在里面煮的这个是糖藕切进粥里 更有甜度 清甜好味道
7. 小火瓦巷是羊皮巷吗
老门东
首先第一站——老门东!老门东是最具南京特色的一条街,这里人情味最重,还隐藏着许许多多的本地特色老字号及小吃,认识南京美食,不妨来老门东一趟。
蓝老大糖粥藕
8. 谁知道南京蓝老大糖粥藕店在哪求解答谢谢
老门东一家,那给他大女儿和女婿做了,双塘小学对过那一家是蓝老大再做
9. 蓝老大糖粥藕店怎么样
以前是在上浮桥边,搭了个小违章建筑卖。多少年前金陵晚报给他家做了个专访,特意慕名而去。东西比较实在,口味挺好的,跟那些所谓夫子庙金陵小吃里面的糖芋苗比起来不知道好多少倍。主打糖粥藕,不过夜有季节限制。后来搬到来凤小区双糖小学大门对面去了,有了个正规的店面。附近居民吃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