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中国古代历史社会如何转型

中国古代历史社会如何转型

发布时间:2022-11-02 18:00:04

㈠ 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

春秋战国(公元前5~3世纪)
总体特征: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
具体而言:1、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2、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3、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着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4、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葫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5、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另外高二历史上的答案是这样写的:
“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
答: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政治上:列国纷争,大国兼并小国,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崩溃,逐渐形成了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各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进行改革。经济上:铁制农具用于农业生产,出现犁耕技术,耕地面积扩大,土地买卖、奖励农耕的政策,促进自耕农和新兴地主的产生;私人手工业、商业活跃。社会呈现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学术思想史上留下最为灿烂的一页。所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
探索与争鸣:
(该题是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本题关键是强调“当时背景”,以及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以下意见供参考)
各家学说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从当时的背景来看,“封邦建国”体制崩溃,旧贵族的衰落、新兴地主产生,法家正面肯定这种激烈的社会变革,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的欢迎,也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因而比较合理。”
本人认为第一种答案较好些,但是如果是考试第二种能拿分。

㈡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重大的社会转型

第一次,夏禹建立夏朝.奴隶制,世袭制开始,中国由原始氏族经济过渡到奴隶社会.
第二次,春秋战国,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开始建立,中国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第三次,鸦片战争开始的近代史,列强侵略,中国传统农耕经济破坏,工商业畸形发展,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

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完成了怎样的社会转型

转型的根源是铁工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进步。
在经济上:私有土地开始出现,手工业发展,赋税制度改变,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生产力进步。
政治上:王室衰微,权力由上而下(王室到诸侯到卿大夫)转移,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中央集权的萌芽,并逐渐倾向于统一国家的形成。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的实行,商鞅变法。

文化
上,知识的广泛传播造成了百家争鸣,为变革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和理论。 以商鞅为代表的,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学说的盛行。
春秋战国时期处在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这个转型的结果虽然早已成为历史事实,并通过历史将这个事实转化为中华民族的最终选择,但这种选择模式由此成为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核,而且通过文化的因循性对现实社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转型时期。

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

1、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征伐不断,春秋时期先后出现五个霸主,战国时期诸侯的割据战争更加激烈,只剩下战国七雄。

2、经济上。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开始出现,井田制开始瓦解1,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封建地主和雇农的生产关系开始增多。

3、军事上。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促进了军事的发展,各国都注重发展自己的军队,春秋战国名将辈出,如吴国的孙武,秦国的白起,赵国的廉颇,赵奢等。

4、思想上。社会的急剧变革使社会上各种思想流派百家争鸣,出现空前绝后的思想大爆炸局面。道家、儒家、法家等,贡献了影响中国文化五千年的思想。

5、民族关系。东南的越族,南方的楚,西南的巴、蜀地,以及北方的犬戎等少数民族,都互相交往,出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4)中国古代历史社会如何转型扩展阅读:

春秋战国,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民族融合不断;井田制日益瓦解,封建生产关系逐渐产生;宗法制、分封制趋于崩溃,大国兼并小国,奴隶社会日益瓦解,封建社会逐渐确立。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变法改革,来适应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要求,寻求富国强兵的道路,进而完成古代文明向中世纪文明的历史性转变。

各国的变法实质是一致的,就是进一步调整国家政治的格局,强化国家专政机器的职能,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创新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具有典型意义的是秦国商鞅变法。

㈤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一、 春秋战国(公元前5~3世纪)

总体特征: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

具体而言: 1、从国家政局看: .

分裂逐步走向统一。2.从社会性质看:

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有的兴起预示着.

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

渡。3、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 .着:铁农具

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着提高,中

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铁照时代:耕作动

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

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位,以男

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4、从民.

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获并战争直接推动

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

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55、从思

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

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德治民”,

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

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长,不仅

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

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 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

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克)时代。古

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

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v就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

想武器。

二、明末清初(17~18世纪)

总体特征:统- -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一步

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具体而言: 1.政治领域:中央集权空

前强化,充分暴露了封建充治的腐败。

2.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

萌芽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

位。3.民族关系领域:明清大大加强了

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进一步巩固和定型。4.对外关系出现

新现象:一方面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

国,中国开始了反殖民侵略的斗争;另一

方面,对外政策由开放=走向闭关。

5.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的特征一承古萌

新。“承古”的具体表现:一方面集大成的

科技着作问世;另一方面古典文化进入总

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

(类书一《永乐大典》、《占今图书集

成》;丛书一- 《四库全书》)。“萌新”的

具体表现:一方面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

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另一方面"西学东

渐”,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

开始传人中国。

这一时期,欧美国家处于早期资产阶级

革命阶段。中西对比,中国已明显落后于西方。三、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

总体特征: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

近代工业社会转变,中国近代化全面展

开。具体而言: 1.政治领域: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戊成变

法和辛亥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

启动,并且取得重大成果;封建帝制的结

束、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I临时

约法》的颁布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

心。2.经济领域:产生于十九世纪六七+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两次重

要的发展机遇,第- -次是甲午战争后

的“初步发展”,第二次是一战期间的“短暂的春天”;在列强侵略和近代工业的冲击下,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3.思想文化领域: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中,由政治领域逐步转向思想文化领域;

1915~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成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而且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历史影响。这一时期,西方欧美国家正在完成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四、过渡时期(1949~1956年)

国际形势: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总体特征: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具体而言: 1. 两个阶段:经济恢复(:1949~1952年)经济建设(1953~1956年)。2.三项任务: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1度。3.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民主政治建设开始启动; 1953~1957年第一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开始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与改造并举(即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同步进行), 建设成就显着,其中东北成为“新中国工业的长子”;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开启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4.外交方面: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受两极格局的影响,影响,中国选择了“一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明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提高了高7新中国的国际地立。五、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作为社会转型期,其变化表现在:1.对内改革:①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直接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的实质5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性质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改革的内容: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由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经济体制的演变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管理方式看,由直接计划管理转向间接宏观调控;从经济增长方式看,由分散、粗放型转向规模、集约型。②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对外开放:目的是利用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综合国力;格局是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一 内|地(从沿海到内地)这样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是与西方大国开展不结盟的和平外交;努力构建略协作关系(伙伴关系或互惠关系)。二是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三是三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㈥ 新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制度转型是指什么

新中国历史上有两次社会制度的转型。
第一次是,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二次是1992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道路。

㈦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封建转帝制和帝制转民制两次转型存在怎样的不同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封建转帝制”和“帝制转民治”“两次转型”存在怎样的不同?(4分)
(2)根据材料二,选择“两次转型”中任一次,试论述这一转型是如何完成的?(6分)
(3)综合以上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某一“社会转型”历史时期的理解。(10分)
答案
(1)原因和方式不同:第一次由“经济大变革”引发“政治体制”上的主动转型,即“由于我们内部的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促使我们的社会政治结构非转型不可,那是主动的”;而第二次由“外来侵略”引发“政治体制”上的被动转型,即“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实在是从割让香港之后才被迫开始”。(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第一次:春秋战国,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生了急剧变革。历经500年的逐渐积累,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汉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完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其他能围绕核心知识展开叙述也可,如西周“封邦建国”体制的确立——春秋战国的连年征战——秦的统一——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3)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按五个不同层次回答给分)
第一层次,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 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视角:仅结合某一社会转型期某一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综合上述两则材料,进行单一维度地解释。
视角:能结合材料一“社会转型”概念或材料二“两次转型”的说法,就某一社会转型历史时期的多方面表现进行论述。
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
视角:能综合材料一、二的观点,在第三层次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社会转型”历史时期的某些普遍性现象或规律性认识。
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
视角:能对问题的核心概念——“社会转型”,作出比较准确的理解,如可以就和这一概念的广义、狭义方面进行把握和理解;也可以就“社会转型”时期普遍性与特殊性等特点进行论述;还可以从“社会转型”历史时期发生原因和背景、表现、启示与思考等方面进行分析。

㈧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指的是什么过渡到什么

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转型指的是1、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2、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3、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着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
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4、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葫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
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5、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
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表现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铁农具和牛耕开始应用于生产,各国通过变法运动发展封建经济,确立封建制度,思想文化领域百家争鸣,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形成.
商鞅变法成功了,判断改革成功的标准是看变法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㈨ 中国古代有几次经济转型,简单描述一下

第一阶段(鸦片战争爆发至洋务运动兴起):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半殖民地特征
1. 形式与关系:封建自然经济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前者对后者起防洪堤坝的作用,后者对前者有瓦解作用。
2. 成因: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 发展趋势及政治走向: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得满清王朝日益腐败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不断加深。
第二阶段(洋务运动兴起至国民大革命失败):封建经济为主体,四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结构,呈现出愈来愈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
1. 形式与关系: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自然经济压制后三者,而后三者瓦解自然经济;洋务经济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又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2. 成因:19世纪60年代,因洋务运动的开展而出现了洋务经济;稍后,在外商刺激和洋务运动透导下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但是外国列强、晚清王朝、北洋军阀无论怀着怎样的动机,它们都要保护自然经济。
3. 发展趋势及政治走向: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晚清政府和北洋军阀统治走向历史尽头;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并逐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立和深化;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前进,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运动遭受挫折;洋务经济走向衰落,地主自救道路破产。
第三阶段(土地革命战争开始至新中国成立):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占支配地位、五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结构
1. 形式与关系:封建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而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同时其他四种经济形式都对其有瓦解作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夹缝中生存,但具有革命性与依赖性;新民主主义经济受中外反动经济的重大阻碍,但却是最革命、最进步的经济,它日益改变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
2. 成因:中共在苏区、敌后区、解放区采取措施,发展经济而出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始终控制着全国的政权,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又是它的经济基础。
3. 发展趋势及政治走向: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萎缩,旧民主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完全走向末路;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衰落、消亡的过程中,外国列强和国民党政权走向覆灭;新民主主义经济日益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㈩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1)经济方面:由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封建制的生产方式,形成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了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

(2)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世卿世禄制被军功制取代……以分封制、宗法制为主要内容的奴隶社会政治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取代。

(3)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人的重视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开始,个人着书立说成为风气。适应各种政治派别的需要,出现了各种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4)民族关系方面:“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开始了融合。

(5)军事方面: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推行改革,富国强兵,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促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过程;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各民族频繁迁徙和交往,推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阅读全文

与中国古代历史社会如何转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8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