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历史故事特点有哪几点
历史故事是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它往往以忠实于历史事实和逼真的细节等手段,艺术地再现历史风俗和社会概况.它不同于历史着作,可以有细节上的想象和虚构,允许适当的艺术夸张和必要的集中,但在大的史实方面不能杜撰、篡改、违背.可以涉及真实的历史人物,可以集中描绘一个历史事件.它要求作者立足于现实去回顾历史,但必须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去描写,艺术地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使读者从中了解历史并受到启示.
⑵ 历史大事件的六要素
历史大事件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背景、过程、影响。
下面以俄国历史上的“十月革命”进行说明:
1、时间: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故称为“十月革命”。
2、地点:圣彼得堡冬宫。
3、人物:以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6、影响: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
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俄罗斯临时政府(俄罗斯共和国),为1918年至1920年的苏俄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奠定了开端。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⑶ 高中历史记忆法:如何把历史大事件牢牢记住
首先要准确记住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概念等基础知识。多看书、常复习、采用一些容易记忆史实的方法,如:比较记忆方法、理解记忆方法、联想记忆方法(如时间联想法、人物联想法、事件联想法)等记忆历史史实。
其次是要掌握好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内在联系,以重要知识点为基点。如文艺复兴这个知识点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随着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资产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经济、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冲破宗教会神学的束缚发展资本主义,于是一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兴起,它促进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而文艺复兴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主义创世精神,又极大地鼓舞着当时的人们去探索通往亚洲的新航路,地理大发现就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完成的
与此同时宗教改革也受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资产阶级借助反对天主教会神学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推动了整个欧洲社会的进步。文艺复兴是在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发展的前提下出现的,同时它又与地理大发现及宗教改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鸣锣开道。当我们理解了文艺复兴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后就很容易解决这段历史问题。
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史实
将知识系统化和形成完整性对同学们复习历史有重要的意义。如中国近代的每一个变化无不与世界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复习中国近代史一定要把历史事件置于世界的大背景中学习,形成历史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每年高考出什么样的题,学生在考前很难预料,但学生可以做到“有备无患”,就是将知识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如“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分界线,是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的背景从国际角度分析是一战和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从国内角度分析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北洋军阀统治对内镇压革命对外卖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巴黎外交失败引起了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而“五四”运动的条件包括:
内部条件:
经济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政治(阶级)条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民主科学的指导;
外部条件: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的出路,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一个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设问,但回答的角度是不同的,但史实都是一个,所以对每一个历史知识都要做到全方位地掌握。
学会以不变应万变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分析,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知识点的考查具有完整性、跨度大和逐层深入的特点(表现在选择题上);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综合”的特点,尤其是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的答案来看,精练、概括性强、可操作性强,而且许多答案出自于书上的内容甚至章节目录及标题(表现在材料式的问答题上)。
在高考中通常考题所要考查的不外乎有这样几种情况:
1、考查基础知识的准确再认再现;
2、考查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3、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查在比较知识异同基础上的归纳、概括历史概念和历史事件属性的能力;
5、考查在庞杂的史料中提出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6、归纳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7、考查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的再造能力和潜在能力;
8、考查各科综合能力的掌握情况。
当同学们理解考题的指向性后,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对于答历史试题有重要意义。试题的角度的变化再多样化也离不开基本的历史知识点和基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答题时要“以不变应万变”。
⑷ 历史的特点是什么
(1)存在形式的过去性。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它不能重演,也无法实验,人们只能通过文字、实物、图片、电影等直观教具,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概括的东西具体化,用语言的记述将历史知识转化为生活的画面,让学生间接认识或感知历史。正是由于这样,历史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有很大的创造空间。
(2)认知结构的多样性。社会发展过程中主观与客观、内因与外因、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认知途径灵活多变,不应从单一的角度去认识历史事件,而应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认识和思考。认知结构的多样性表现为整体性、因果性和发展性。
(3)思维方式的求异性和灵活性。求异思维是针对常规定向思维而言的反向思维,是一种富有创见性的思维方式,它能够突破思维定势,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形式,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学生根据不同情况、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⑸ 历史学习 归纳方法
首先是历史记忆法: 历史难记,容易忘记,这是同学们在学习历史中的普遍反应。因此,要想学好历史,必须根据历史学科的知识特点,掌握科学记忆的方法。 1.必须在理解上下功夫。历史学习中要想记得多、记得牢,关键在于理解,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才不会忘记。上历史课和上其他课一样,一定要专心听讲。有些同学认为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反正课文内容都看得懂,只要考试前去背背,同样可以应付,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尽管有些简单内容可以死记硬背,但复杂一些的内容光靠死记是不行的,有许多历史知识必须弄明白这个知识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意义何在,有什么影响等等。所以一定要抓住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老师分析讲解,自己也不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幻想考试前去突击硬背,临场时必然会颠三倒四或张冠李戴,有的则束手无策,不知所云。 2.善于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些历史事件和现象比较复杂,光靠硬记是记不住的,我们可采取一些有效方法,尽量化繁为简,才能熟记,主要方法有: (1)公式记忆法。在回答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时,如同解数学习题一样,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些基本公式,然后按公式来记忆和解答。如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简单过程+结果+意义。经过=准备+发生+结果。意义=作用+特点+影响。人物=姓名+时代+事迹(包括思想、活动或着作)+影响。作品=作者+成书年代+内容+意义(或影响)。用这种方法可将复杂的内容进行简化概括,形成网络记忆。也就是抓住几个要点作为支点,然后进行扩充,就能较快地熟记基本内容。掌握这个方法,在巧记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古今中外名着方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比较记忆法。人类历史遵循着一定规律向前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各种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使其具有各自的特点。比较记忆法就是把两个以上具有一定联系的事件或人物进行归类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这样可防止张冠李戴。比较记忆法是历史学习中一个重要的记忆方法,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①把性质相同而特点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秦、隋相比,汉、唐之比较等。②把某些表现相似而性质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清不同性质,形成不同概念。③把性质相同但发生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加以综合比较,区分异同。如中国近代许多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④中外比较。如世界上最先进入奴隶社会的四个国家之比较,中国与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之比较,中国古代经济、科技发展与西方之比较等。 (3)列表图示法。列表图示法是:根据历史事件的特点,用表格图示形式使同类知识前后连贯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使众多史实、纷繁内容脉络分明、条理清晰,收到化繁为简效果的一种方法。列表法最大优点是简明、醒目,是帮助记忆的一个有效方法,尤其在记忆复杂史料方面作用更明显。如古代政治改革(变法)、重大战役、科技文化成就;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五次侵华战争,中国现代史上党的两次重要会议;世界史里的三大宗教,资产阶级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等。 (4)联想法。可分为纵向联想和横向联想两种。纵向联想就是抓住某一历史知识要点,使其前后连贯起来,即以某一史实为基点,既可涉及它前面发生的历史事件,又可联系到后面发生的事件,从点扩展到线,便可记住有关这一历史知识的前后内容。如讲到《马关条约》中日本割占中国领土台湾时,我们可上溯到公元230年孙权派卫温去夷洲(即台湾),隋炀帝三次派人去台湾,元设澎湖巡检司,郑成功收复台湾,到清设台湾府,从这一系列事件中得出一个结论: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再简要提一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日 本必须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台湾才回归祖国,日本侵占中国台湾达50年之久。这样将有关台湾的历史知识就前后贯通起来了。横向联想法,就是把中外发生在相同时期的不同历史事件,或不同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初中《社会》第三、四册,将中外历史放在一起学习,这就要求我们以中国历史为重点,将中外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如讲中国的甲骨文明,就把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欧洲的拉丁文字联系起来。 (5)串字法。对有并列关系的事件或人物可用串字法来记忆,即将有关内容按课文前后顺序串联起来,只记住其每一内容的第一个字即可。如王安石变法的五项内容可简化为“青、募、农、方、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按前后可简化为“开、德、雅、波”。用这种简化法可较快地记住课文内容。 3.巧记人名、地名、年代。历史知识的重要特点是需要记忆的人名、地名、年代较多,去掉这些也就不成为历史了。学习历史,记人名、地名、年代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自然要下一番苦功夫,但并不是光靠死记硬背,同样有比较可行的科学记忆方法。 记人名。记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姓名,可抓住一些人物的特征来加强记忆。如两汉帝王都姓刘,两宋的姓赵,两晋的姓司马等等。 记人名可用串字法和谐音法,用这两种方法记外国人名字尤为适用 <收起
无限粉S0106 | 2013-12-14
31
1
⑹ 历史知识如何归纳
一、归纳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任何历史学,不外乎由历史事实与历史现象、史学评价与史学结论两大部分内容组成。而将中学历史教学与高校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工作相比较,可以看出中学历史教学具有如下两大特征。
首先,在历史事实与历史现象方面,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是相对确定的,即在量的方面具有限定性的特征。不管是日常的课堂教学,高考试题的命定,都不可能游离《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范围。
其次,在史学评价与史学结论方面,中学历史教学要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历史作出正确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即在质的方面具有意向性的特征。教材中,对某一历史事件、现象的评价与结论往往是先定的。教师可以在教材、教参、教学大纲中找出明确的结论,因此,教师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去理解、识记那些已经界定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归纳法是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概念、结论的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归纳法,一则能对教材中有限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建立起立体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理解。二是能揭示前后史实的内在联系,提炼出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两大特征,决定了归纳的方法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最主要的方法。
下面谈谈笔者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运用归纳法进行教学和复习的具体探索。
二、用归纳法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与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
《历史教学大纲》指出:“历史教学应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以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阐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同时也要阐明个人对历史进程的促进或延缓作用”。适应上述要求,笔者在进行《中国古代史》(选修课)教学中,将教材内容归纳为应需现象和不虞现象两大类,力图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本质上把握历史、理解历史。
(一)应需现象
即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必然地发生某些事件的现象。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发展史,是由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所推动的。决定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的最核心条件,是生产力的水平、经济基础达到的水平。因此,历史教材就是对人类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应需现象和不虞现象的汇编。历史学的产生和发展,本质上就是一个应需现象。下面根据教材内容,归纳出四种应需现象,以利于学生理解教材,掌握史实。
类型1:新的生产关系形式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
属于此类情况的有:母系氏族公社的产生,父系氏族公社的产生,禅让制,井田制,私田的产生和井田制的瓦解,北魏孝文帝改革,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等。
以上七个问题均属于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类型2:旧的生产关系形式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而进行调整
这种调整不是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而是在一种生产关系内部进行。教材中有两种情况:
①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来调整生产关系:例如王莽改制,隋唐时期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两税法,王安石变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等。
②统治阶级在阶级斗争打击下被迫调整生产关系:阶级的存在和阶级斗争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所决定的,当封建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如表现为政治黑暗、赋税、徭役和兵役沉重、土地兼并严重等),就会爆发农民起义。而当新的封建王朝建立后,往往都要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此类情况有: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唐初的贞观之治,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等。
类型3:政治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而产生和发展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社会的上层建筑又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大部分。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制度那部分内容就是政治上层建筑。不管是政治上层建筑,或是思想上层建筑,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都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教材属于此类情况的有: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元朝的行省制度和民族分化政策,明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和制度,清初设军机处和兴文字狱。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建立,在隋唐完善,在明清强化都是适应封建经济基础需要的必然结果。秦朝的焚书坑儒,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虽然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后果,但都无法否定其存在的必然性。
类型4:思想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
思想上层建筑是指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各种观点的观念体系。
教材中此类情况有: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的产生。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挥,王充、范缜的无神论思想,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唯物主义思想,唐代传奇的产生。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关汉卿的剧本,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反封建民主思想,明清小说的内容等。
思想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抓住了这个主题,就能理解上述种种现象为什么会产生。例如,决定明清时期产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是社会内部的商品经济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
(二)不虞现象
在社会发展史上,与上述种种应需现象相对应的,还有一种不虞现象,即是指事物的发展游离人们的主观愿望,在客观上产生出与主观愿望相异的结果。历史是由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创造的,但有时是人们没有料到,至少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的活动及创造物具有什么性质和将引起什么结果。
例如,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争,在客观上使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的融合,这就是个不虞的结果。依此思路,可以帮助学生多角度地分析下列历史事件的不虞结果,如:秦朝时焚书坑儒,刘邦分封同姓王,王莽改制。唐朝设置藩镇,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宦官专权现象的产生。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那些不虞现象,能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培养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用归纳法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归纳出一些题型,引导和启发学生据此题型去分析同类问题,下面介绍三个题型。
题型1: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
笔者认为,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势的主客观条件。分析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可以归纳出这样的思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①历史因素方面:是否历史发展的需要。
②现实因素方面:是否社会现实的需要。
③主观因素方面:是否当事者主观愿望的需要。
例如,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历史背景。
从历史因素方面分析,北宋面临解决唐和五代十国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历史遗留问题,因此它必须加强中央集权:从现实因素方面分析,北宋建立后,面临着天下分裂割据的现实。它要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制;从主观因素方面分析,宋太祖通过“陈桥兵变”当上皇帝,他要巩固赵家天下,杜绝“兵变”再发生,就必须加强中央集权。
上述思路和技巧可用于分析下列事件的历史背景: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王莽改制,北魏孝文帝改革,贞观之治,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和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而其中像王莽改制,贞观之治,孝文帝改革都有其当事人鲜明的个性特征。
题型2: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
笔者认为,原因是指作用于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的主客观历史条件。原因和背景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个概念。从质上区别,原因是作用于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产生,背景则是影响,预示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发展趋势;从量上区别,原因是作用于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的那些主客观历史条件,属于原因的那些条件往往也是历史背景中的内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通常没有要求分析哪些是背景条件,哪些是原因,在很多地方两者是被作为同一概念看待的。
分析原因,可以归纳出这样的思路,从以下二方面着手:
①从范围上着手:分析内因和外因,或者是分析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②从层次上着手:分析主要原因(或者是根本原因)和次要原因。
例如,分析岳飞抗金为什么长期受到人民尊敬。
从内因方面分析:①当时金兵南下,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是符合人民利益、反抗女真贵族掠夺的战争,是正义的反抗民族压迫的战争,这是其受尊敬的根本原因。②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屡破强敌,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从外因方面分析:岳飞抗金有功,却遭到投降派的诬陷而被害,这种冤屈和悲剧更使其得到人民的同情和拥护。
上述思路和技巧可用于分析教材中如下一些问题: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秦末农民战争为什么会爆发?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什么能够战胜项羽?汉武帝为什么能打败匈奴?为什么说王充是东汉杰出的思想家?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获得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李自成农民军“均田免粮”口号为什么得到人民的拥护?
题型3:分析某一历史时期文化繁荣的历史条件
综合归纳教材中各个时期文化繁荣的历史条件后,可以得出以下思路,从五个方面着手解决这类问题:①社会环境因素:分析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②政治因素:分析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③经济因素:分析经济是否发展和繁荣。④文化政策因素: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促进文化的发展。⑤文化交往因素:分析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是否存在经济文化的交流。
例如,分析唐朝文化繁荣的历史条件。
①社会环境方面:南北统一,疆域辽阔。唐前期社会安定,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创造了高度繁荣的文化成就。②政治因素方面: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③经济因素方面:唐朝经济发达,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繁荣。④文化政策方面:唐朝完善科举制度。对外来文化态度开明,统治者重视文化发展。⑤文化交往方面: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文化交往频繁。唐朝长安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分析其他朝代或时期的文化繁荣,可以借鉴上述思路和技巧。
四、用归纳法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评价能力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总的思路是:分层次、多角度地归纳正、反两方面的论点。这里的层次和角度通常是三个:①从现实需要的角度立论评价:论其是否解决了现实问题,满足现实需要程度如何。②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立论评价:论其在历史上的地位。③从阶级立场的角度立论评价:论其阶级实质和阶级局限。
题型1: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影响
影响通常要求分析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其中积极影响即是通常所说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作用。综合起来,解决这类问题就是从上述三个角度分析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例如,评价唐朝的两税法。
①从现实需要角度评价:两税法使唐政府收入增多一些。(这是从它部分满足了解决财政困难的现实需要的角度得出的论点)②从历史发展角度评价:两税法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这是从与历史上的编户制度、租庸调制度的对比中得出的论点)③从阶级立场的角度评价:由于地主阶级千方百计把新增加的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农民所受剥削仍然很重。唐朝的阶级矛盾从根本上并未解决。(这是由于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必然结果)
用上述思路和技巧可以评价商鞅变法、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和一条鞭法,还有焚书坑儒、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八股取士制度等等。
题型2:评价历史人物
就是从上述三个角度分析评论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其中评价政治人物,在分析归纳其满足现实需要时,要注意从以下六个方面去综合分析。①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②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③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④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⑤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⑥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例如,评价秦始皇(采用分正面内容、反面内容、总评三方面的形式回答问题)。
正面内容:①当政时期,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②规定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三公,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开创了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③统一度量衡和货币,便利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④统一文字,促进了各地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⑤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保护了中原农业生产的发展。派兵攻打越族,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上述六个方面,他有五个方面的政绩)
反面内容:①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封建帝王,秦始皇以“焚书坑儒”的方式巩固政权,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其统治残暴,赋税、兵役和徭役繁重,法律严酷。秦始皇奢侈腐化,滥用民力。这些都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最终导致了秦王朝的灭亡。
总评:综其一生,秦始皇完成了国家统一,开创了封建专制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其统治过于残暴。因此,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很有作为,而又功过分明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依照上述思路和技巧可以评价:汉高祖,汉武帝,曹操,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宋太祖,明太祖,明成祖,康熙帝和干隆帝等。
⑺ 历史特点类答题模板方法
特点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因素,通俗地说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其特殊性一般通过和同类事物比较、鉴别中得出结论。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历史特点类答题模板 方法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答题模板
特点=本质(阶级属性)+各方面状况(指导思想、主导者、目标、内容、方式手段、范围、地域或领域、规模速度等)+新发展、新变化(比较)+时间(时间早晚、经历时间长短)+目的+过程+程度(彻底、局限性)+因素+性质+地位(最早、首创、领先)+作用+影响(广泛、深远、持久)。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种解题方法:
答题模板一:
从历史事物的要素角度看答题内容。回答历史特点类问题时,首先应明确问题涉及的主体是什么,然后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及问题赋分的多少,决定是从某一方面还是从某几个方面思考并 总结 特点。一般来说,根据要素概括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特殊的方式作准备,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等。如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与以往儒家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相比,其特点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时间——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等方面。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相比,具有爆发时间早、经历时间长的特点。
(3)目的——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如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同属旧民主主义革命,但从目的来说,辛亥革命具有新的特点(从经济上说,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从政治上说,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统治,挽救民族危亡)。
(4)过程——相关准备、发生的变化( 领导力 量、力量对比)、是顺利、最突出的地方、其中的重大事件等。如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与英国、美国政治制度的确立相比,就具有艰难曲折的特点(从1789年到1875年,共和势力与封建势力经历了近百年的斗争)。
(5)内容( 措施 )——产生依据、体现某种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包括的方面、侧重的方面、实行的办法等。如《资政新篇》的内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体现了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
(6)程度——完成或实现的情况、是不是彻底、局限性等。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
(7)范围——包括地域、领域等。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以往的危机相比,就具有范围广(波及地域广、涉及的经济部门多)的特点。
(8)性质——是否具有时代特征、双重性质、性质发生变化等。如西班牙内战开始时属政府与叛乱势力的内战,后由于德国干涉而发展为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
(9)影响——影响的广度、深度,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会议的影响直至今天,并将继续影响中国,因此该会议具有影响深远的特点。
答题模板二:专项分析(多角度分析)
(1)政治角度:可从政治制度和政策、政权的变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民族关系等方面考虑。
(2)经济角度:可从经济政策、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繁荣状况(交通状况、城市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分析。
(3)思想 文化 角度:思想方面的特点可从对人民的思想解放作用或对新生事物的阻碍作用方面思考;文化方面的特点要结合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状况进行思考,如:批判了君主专制,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赞扬了人们的反抗精神,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答题模板三:从历史特点的角度看主要答题思路和内容
(1)某一时期的特征。如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一般从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方面归纳。
(2)某一历史现象发展的阶段特点,可从技术发展、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经济形态等方面进行概括。
(3)某一历史事件自身具有的特点,可从原因、性质、过程、特殊性、结果、历史地位与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这类设问一般适用于重大革命、改革、思想运动等。
(4)针对某一历史现象可利用材料信息,归纳其发展过程反应的特点。如综合材料信息说明该时期解决民生问题的突出特点、总结材料信息说明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等。
历史特点类答题模板方法相关 文章 :
★ 高考历史各种题型答题技巧与模板
★ 高考历史十大类试题解题方法指导
★ 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大全
★ 高考历史12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整理
★ 高中历史大题答题模板归纳
★ 高考历史12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归纳
★ 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与历史名词解释对比
★ 历史高考万能答题模板
★ 2020年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整理
★ 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⑻ 如何记忆历史事件
1.必须在理解上下功夫。历史学习中要想记得多、记得牢,关键在于理解,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才不会忘记。上历史课和上其他课一样,一定要专心听讲。有些同学认为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反正课文内容都看得懂,只要考试前去背背,同样可以应付,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尽管有些简单内容可以死记硬背,但复杂一些的内容光靠死记是不行的,有许多历史知识必须弄明白这个知识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意义何在,有什么影响等等。所以一定要抓住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老师分析讲解,自己也不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幻想考试前去突击硬背,临场时必然会颠三倒四或张冠李戴,有的则束手无策,不知所云。
2.善于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些历史事件和现象比较复杂,光靠硬记是记不住的,我们可采取一些有效方法,尽量化繁为简,才能熟记,主要方法有:
(1)公式记忆法。在回答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时,如同解数学习题一样,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些基本公式,然后按公式来记忆和解答。如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简单过程+结果+意义。经过=准备+发生+结果。意义=作用+特点+影响。人物=姓名+时代+事迹(包括思想、活动或着作)+影响。作品=作者+成书年代+内容+意义(或影响)。用这种方法可将复杂的内容进行简化概括,形成网络记忆。也就是抓住几个要点作为支点,然后进行扩充,就能较快地熟记基本内容。掌握这个方法,在巧记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古今中外名着方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比较记忆法。人类历史遵循着一定规律向前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各种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使其具有各自的特点。比较记忆法就是把两个以上具有一定联系的事件或人物进行归类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这样可防止张冠李戴。比较记忆法是历史学习中一个重要的记忆方法,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①把性质相同而特点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秦、隋相比,汉、唐之比较等。②把某些表现相似而性质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清不同性质,形成不同概念。③把性质相同但发生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加以综合比较,区分异同。如中国近代许多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④中外比较。如世界上最先进入奴隶社会的四个国家之比较,中国与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之比较,中国古代经济、科技发展与西方之比较等。
(3)列表图示法。列表图示法是:根据历史事件的特点,用表格图示形式使同类知识前后连贯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使众多史实、纷繁内容脉络分明、条理清晰,收到化繁为简效果的一种方法。列表法最大优点是简明、醒目,是帮助记忆的一个有效方法,尤其在记忆复杂史料方面作用更明显。如古代政治改革(变法)、重大战役、科技文化成就;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五次侵华战争,中国现代史上党的两次重要会议;世界史里的三大宗教,资产阶级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等。
(4)联想法。可分为纵向联想和横向联想两种。纵向联想就是抓住某一历史知识要点,使其前后连贯起来,即以某一史实为基点,既可涉及它前面发生的历史事件,又可联系到后面发生的事件,从点扩展到线,便可记住有关这一历史知识的前后内容。如讲到《马关条约》中日本割占中国领土台湾时,我们可上溯到公元230年孙权派卫温去夷洲(即台湾),隋炀帝三次派人去台湾,元设澎湖巡检司,郑成功收复台湾,到清设台湾府,从这一系列事件中得出一个结论: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再简要提一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日本必须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台湾才回归祖国,日本侵占中国台湾达50年之久。这样将有关台湾的历史知识就前后贯通起来了。横向联想法,就是把中外发生在相同时期的不同历史事件,或不同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初中《社会》第三、四册,将中外历史放在一起学习,这就要求我们以中国历史为重点,将中外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如讲中国的甲骨文明,就把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欧洲的拉丁文字联系起来。
(5)串字法。对有并列关系的事件或人物可用串字法来记忆,即将有关内容按课文前后顺序串联起来,只记住其每一内容的第一个字即可。如王安石变法的五项内容可简化为“青、募、农、方、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按前后可简化为“开、德、雅、波”。用这种简化法可较快地记住课文内容。
3.巧记人名、地名、年代。历史知识的重要特点是需要记忆的人名、地名、年代较多,去掉这些也就不成为历史了。学习历史,记人名、地名、年代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自然要下一番苦功夫,但并不是光靠死记硬背,同样有比较可行的科学记忆方法。
⑼ 高考历史你们怎么做归纳特点题的 有没有什么方法 每次我都弄不出来 自己想的都是那几点
一是看给的材料的关键点。一般历史都有相应的历史事件,你必须掌握所有关键的历史事件。
二是历史不同时期一般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土地等方面的理论。
三是学会抓住比较的关键点。
⑽ 如何归纳历史事件的特点
近年来,高考对历史特征的考查要求不断提高,考试中此类题目频频出现,成为高考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考试说明中也明确地把它作为一项基本能力要求.然而,它却是学生历史学习中最薄弱的环节,表现为:找不到归纳的角度,无从下笔;不能从理论上准确地概括特征;容易将特征与表现混淆,堆砌史实,无的放矢.所以,在此,我们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归纳、概括历史特征.\x0d历史特征,一般可分为阶段特征、领域特征、事物特征.阶段特征是某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各个方面状况的概括,一般从某个领域的表现去归纳概括.如古代社会某个时期(王朝)的特征,我们一般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这几个方面来归纳;其中的政治又可从政治制度变化、政权的变更、中央与地方关系、军事、民族关系等方面分析考虑;经济又可以从经济制度、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繁荣状况(农、工、商、交通、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来表述.世界近现代史的某个阶段特征,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技术发展、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经济形态为主),资产阶级革命(政权变更),列强对外开拓市场和殖民扩张,国际关系(列强之间的矛盾变化为主),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阶级斗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等.某领域特征要从其发展变化来分析,可纵向和横向比较.比如,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特征是什么?我们在分析时,要注意从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列强对外活动来比较分析: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严重不平衡(英国、法国衰落,美国、德国、日本崛起),②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民主政体与专制政体),③资本主义生产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④资本主义列强加剧对世界的瓜分,同时列强的矛盾迅速激化,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某历史事物的特征分析,要从历史事物的要素去归纳与概括.如革命类事件(以法国大革命为例),一般要抓住革命爆发的背景(原因——专制、资本主义发展;条件——第三等级要求、启蒙思想等)、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领导(资产阶级)、主力(人民广泛参与)、目的(推翻波旁王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发展资本主义)、过程特点(三次高潮,实践了启蒙思想、反封建与卫国战争相结合)、结果(较彻底)、影响(对欧洲、对世界)等.\x0d这些只是针对一般的历史分析要求而分析的,但历史事物是千变万化的,历史阶段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不能机械地搬用这些角度和思维模式去将丰富多彩的、不断发展的历史格式化.那么,如果遇到类似的历史特征分析要求,我们该怎么办?不管分析什么阶段、什么时期、什么领域、什么历史事物,我们只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去归纳概括即可.\x0d一是要在发散思维中找到归纳、概括的角度.它要求我们围绕一个历史事物,抓住它的方方面面,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依循规律,分析其历史地位、发展状况、历史影响等外在特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目的、性质、过程、特殊性等内在特征.如中国古代社会中,不论哪个时期,我们归纳的角度都应是其各个领域(前面略有所述),世界近现代史的阶段特征则应从资本主义发展本身及列强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殖民扩张、民族解放运动来分析归纳.这是归纳历史特征的基本规律.那么,我们怎样去发散思维?\x0d1.要开阔眼界,放眼历史,寻找角度.这要求我们将事物放在历史的动态环境中,从历史发展趋势、时代要求、阶级本质等方面去分析、比较,寻找历史事物的特征.分析时,要注意它的历史性、时代性,不能拘泥于面面俱到.如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特征(民主思想出现——反专制思想萌芽,总结性成果多),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特征(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社会过渡;经济在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中渗入殖民经济,\x0d资本主义萌芽加快;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被迫改变;农民战争的反封建任务中增加了反侵略任务;产生了向西方学习、探寻救国救民的思想等),都是通过比较得出的.\x0d2.要宏观把握、微观分析、层层深入,寻找历史内在特征.它要求我们从宏观上把握事物总体特征,然后围绕这一特征(主题)对事物进行剖析(剖析的角度、原则依据第一点),分析其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特殊之处,挖掘其内在个性.如归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趋势特征,其宏观上的特征是两个:酝酿着大一统,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再深层分析,则有各个具体的特征:①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并确立;②封建经济出现局部繁荣(手工业、商业、城市),经济要求市场统一;③诸侯数目逐渐减少,秦国逐渐强大;④民族交往频繁,开始走向融合(这些特征与表现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单纯是表现).\x0d二是在比较中寻找角度,得出区别点,概括特征.一般可以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如黄巾大起义的特点,即是与秦末农民起义比较得出的;一次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是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解放运动比较得出的.\x0d三是要善于提炼归纳,从错综复杂的史实中,把握客观线索、趋势、新发展,形成特征.特征都是概括性语言,是理论语言,而不是史实,即要求我们区分特征与表现.而这是我们学生在学习与考试时最容易混淆的,往往把表现当作是特征.表现是具体的史实、措施等,是特征的具体体现与表述.比如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的特征,可概括为反帝反封建,救国救民(这时高度概括的语言).具体又表现为:\x0d①爱国抗争的长期性、连续性、艰巨性与曲折性——革命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到太平天国运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再到国民大革命、工农武装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等,有成功,有失败,接连不断;②学习西方,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从抵抗派到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再到新中国的改革开放;③高度的民族凝聚力——救国救民成为全国各阶层、各阶级、各民族的共同任务与愿望;④方式多样,人民武装起决定作用——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农民阶级的武装斗争、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与暴力革命、中共领导人民的工农革命、社会主义的建设运动、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等;⑤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特征是不同角度的理论,而后面具体的革命史实、事件则是表现.\x0d平时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归纳历史特征的能力.首先,教师应先对特征的能力要求,特征的特点,分析归纳的角度、方法、原则、技巧作全面的介绍,让学生对“特征归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感到很熟悉,从而在学习中逐渐形成有意识地注意它,模仿它,并且正确归纳的好习惯.其次,在讲解、辅导时,教师可对每个阶段、重要历史事物作特征归纳或指点,并说明其归纳的角度、标准、原则、方法等,在实践中让学生经常接触它.最后,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单元总结、单元练习时,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依据客观标准、方法、规律去归纳事物特征,或分析其所给的特征,并对其特征进行举例证明.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多指导学生多学习、阅读、积累历史理论语言,将理论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只有这样,在分析归纳时,才能自觉地站在理论高度上去分析,而且在分析时也就有话可说、有理可表了,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堆砌史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