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教育史的意义和价值
教育的意义是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同时也能够增强人们认知能力,也可以掌握更多的技术!
Ⅱ 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教育的意义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
教育是人类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斯贝尔斯
教育是每个时代亘古不变的文化传播手段,没有教育的国家,缺乏教育的国家就是过家家。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教育就是家庭幸福,稳定安康的前提,没有教育,就好比石缝中的枯草,缺乏养分,难以遍地开花。
可见人跟教育之间的关系,好比鱼离不开水,花草离不开土壤,万物离不开阳光。
网上前段时间有一个段子:说之所以要多读书、多受教育,就是因为当我们看到一群鸟在湖面飞过的时候,
能够吟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在那吵吵:我去,全都是鸟!在我们去戈壁旅游、骑着骏马奔腾之时,心里默念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不是在那喊:哎呀妈呀,都是沙子,快回去吧!这当然是一种调侃,但是不自觉间就道出了教育的核心含义。
教育还是应该回到像孔子说的,孟子说的,包括蒙田说的,“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西塞罗,他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能提高个人修为,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认知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我认为,这是教育赋予重要价值和意义,也是指引我们前行。
(2)教育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1、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如果用外部功利目的来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一个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否定儿童期的内在价值。这会把儿童看作一个未来的存在,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在长大成人之前似乎无甚价值。于是教育的目标就变成了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这种荒谬错误观念由来已久,而且流传极广。
长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愚蠢透顶,仿佛在长大之前儿童不是人似的!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确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儿童教育理论。杜威也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尤其是儿童期。儿童阶段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
然而,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个成人世界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而实际上,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中,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就会以可怕的方式显现出来。
2、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是西塞罗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
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只要把孩子当成动物一样训练就好了。
Ⅲ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意义: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党史学习教育发展历史
2011年4月,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和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精神。
经中央同意,中组部、中宣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决定2011年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中共党史的学习教育。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共党史学习教育
Ⅳ 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历史意义
依个人理解,现代教育的意义为:
1、完善人们(受教育者)的知识构架和体系——无可否认现代教育体系有个人自学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当然现代教育是否成功也取决与个人的努力程度;
2、普及现代教育以提高民族的综合素质,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这有助于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3、良好的现代教育能提高人们的责任感、国家及民族意识,人们能高效率地创造财富并且能正确地运用最终回报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另:我国的现代教育制度并不完美,但我们应从现实及宏观的角度去看待其不足之处,无论如何,现代教育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显性知识,更多的隐性知识需要我们以自己的视角去积极发现。
Ⅳ 教育对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一、从历史的纵向看,教育进步引领社会发展。马克思爷爷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正是教育推动科技变革,从而引领了社会的发展。来看看250万年前的一天,咱们在座各位某个人的祖先开始尝试着打造石器了,他肯定没有意识到,他的这一个小动作带动了整个人类的大发展,人类从此开始了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大家想想,我们为什么要用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而不是经济指标来代表一个历史时期呢,比如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原子时代,信息时代。正是因为这些革命性的生产工具出现,才让我们人类社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就是科技和教育的影响力。
二、从现实的横向看,教育进步促进社会发展,同时指促进济发展。教育的内容可谓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有自然科学,比如如何盖世界上最高的楼,如何嫁接高产水稻。也有社会人文科学,如何欣赏一幅画,如何打官司。当然也有经济学,比如如何炒房子炒股票,如何在淘宝上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可以看出,经济学也是其中的一门科学,挣钱需要手艺和头脑的。因此,教育先发展了,社会才能发展起来,同时带动经济的发展。所以,对方辩友的观点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更优先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三、从社会发展主体看,对人的教育决定了社会的根本性发展。人是社会的主体。教育强调人素质的全面提高。而经济发展强调物质,它突出人的物质需要而不是人本身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这就像一个人每天只锻炼他的右臂,而忽视了身体其他部分,久而久之,用进颓废,右胳膊粗了,身体整体机能却相对下降了。同样,相对于一种只充满了物质的生活,我们更加想要的是一个让人全面充分发展的美好生活。所以大家想想,是要让人本身去引领社会发展,还是让人的物质需要引领社会发展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Ⅵ 教育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知识技能的传承是大家都能看得见和能理解,我们的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就是一种知识技能的教育,更多的体现是一种学校教育知识技能的教育不容易随着人为意志的改变而改变,它是客观存在的。
意识就是主观上的是随着人的主观意志而变化的,尤其看不见的手在控制着意识的教育,主要来自家庭的社会影响整个家庭会的会的主要因素。可以将意识空白的婴儿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教育,最后达到自己的目地
信仰的传递,既然是本质,一定是能穿越时空,精致不少的东西从人类之前有历史来看,什么东西都会随着时间消失或变化?唯一的就是信任,这也是信子控制的教育之所以伟大的地方
Ⅶ 中国近代教育和思想发展的历史意义
一方面引进和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思想.然而,在中国近代,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代表的封建教育思想已经日益腐政,成为发展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的思想障碍,并掀起一次又一次的复古逆流,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优良传统,始终是在揭露批判封建旧教育和腐朽的复古主义教育思想的斗争中进行的.而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又是在外国列强武力入侵,大肆进行殖民主义扩张的条件下开展的.这样,继承优良传统与反对封建复古,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新学与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始终交织在一起,结果必然造成中国资产阶级教育发展的艰难曲折,同时又容易导致中国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扭曲和变形.鸦片战争后,无论是以洪秀全、洪仁玕为代表的农民资本主义教育的构想,还是以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教育思想和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思想,都带有这种特点.尽管如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毕竟是世界教育思想发展的主流,也是谋求中国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趋势所必需,因此,仍然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以孙中山、蔡元培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将中国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推向了高峰,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遂形成反帝反封建的科学的、民主的资产阶级革命教育思想.可以说,继承传统和学习西方始终是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发展的两大主题.
Ⅷ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
作为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体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思想无疑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它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他系统论述了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道德的内涵、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因素和道德培养的方法等问题,从而构建了传统道德教育理论的基本框架。
但是,他的道德教育理论中进步与落后夹杂在一起。
第二,他从心理学角度对道德的分析涵盖了道德的基本要素,这些道德要素至今仍是人们分析道德必须考虑的问题。
他对培养学生道德性格的探讨也不乏心理学依据,如:他对学生身心健康与道德性格形成关系的论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第三,赫尔巴特试图把经过改造的伦理学运用于德育过程之中。
他的道德观念在某些方面体现了德国资产阶级要求改革的软弱的呼声。
第四,他的德育论既是他长期教育经验的升华,也是对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其中,有一些反映了道德教学规律的成分(如教育性教学等),它与中世纪以来强制灌输的方法相比是个历史进步。
但是,我们在肯定赫尔巴特德育论积极意义的同时,不能无视其保守的一面。
由于赫尔巴特政治态度的保守性,导致他在分析道德时回避了对现实社会的态度,因此,在他这里,许多尖锐的社会政治问题成了温和、抽象的道德观念问题。
在道德培养中,也表露出一些错误思想,如他仍然保留了宗教教育。
他曾经说过,有些人养成了反社会的意志,社会不可避免地同他们发生斗争,最终,他们往往都受到了应得的报应,等等。
它反映出德国资产阶级的妥协、保守性。
赫尔巴特德育论对我们今天道德教育的开展仍然有借鉴意义:
首先,他充分认识到道德与个性、多方面兴趣的联系。
一方面,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浓厚兴趣是实现最高教育目的的首要条件。
没有兴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教育。
兴趣必须是多方面、均衡的。
教学中如果只有单一的兴趣,或者某个方面兴趣过度,会出现与完全缺乏兴趣相同的结果:破坏完善道德的培养。
另一方面,个性、品格、多方面兴趣融为一体。
三者结合起来既为实现教育的最目的———道德的完善奠定基础,又为实现可能的目的创造了条件。
其次,他认为道德教育的完成需要多方面的、持续的努力。
终极目的不是个别教师、学科所能完成的,需要全体教育者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受教育者的终生努力。
他批评了仅仅把道德当成一种约束的现象,主张使五种道德观念成为学生自己的意愿。
他指出:“道德只有在个人的意愿中才有它的地位,所以我们当然先应该这样来理解:德育决不是要发展某种外表的行为模式,而是要在学生的心灵中培养起明智及其适宜的意愿来。”[4](P39)也就是说,应该使学生养成一种道德性格或道德意志。
这里,赫尔巴特不仅仅重视传授道德知识,而更强调道德自律。
再者,在道德的一些具体措施上,赫尔巴特的德育论也有一些可取之处。
因此,我们应该客观看待赫尔巴特德育论。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追问
简述题,怎么答
追答答那一二三四点,压缩一下。
第一,他系统论述了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道德的内涵、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因素和道德培养的方法等问题,从而构建了传统道德教育理论的基本框架。
但是,他的道德教育理论中进步与落后夹杂在一起。
第二,他从心理学角度对道德的分析涵盖了道德的基本要素,这些道德要素至今仍是人们分析道德必须考虑的问题。
他对培养学生道德性格的探讨也不乏心理学依据,如:他对学生身心健康与道德性格形成关系的论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第三,赫尔巴特试图把经过改造的伦理学运用于德育过程之中。
他的道德观念在某些方面体现了德国资产阶级要求改革的软弱的呼声。
第四,他的德育论既是他长期教育经验的升华,也是对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其中,有一些反映了道德教学规律的成分(如教育性教学等),它与中世纪以来强制灌输的方法相比是个历史进步。
Ⅸ 教育史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论教育史研究的现实意义及其实现
【摘要】教育史研究是近年来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研究教育史的目的是为了解释现实教育问题,而解释的真正目的则在于修正现实。教育史研究的现实意义已越来越凸现出来: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丰富并发展教育科学理论;判别教育是非,解决教育现实问题;预知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少走或不走弯路。
【关键词】教育史研究 现实意义 实现
自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大学堂、进士馆、师范学堂中必需设教育史科”以来,中国对于教育史的关注和研究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百年以来,教育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教育史研究本身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史学理论研究框架也开始形成,教育史学科体系已渐趋成熟。但是,教育史研究的缺陷依然明显地存在:如孤芳自赏、参与教育实践、为现实教育改革服务的力度与广度不够等等,甚至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教育史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与正在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教育现象没有直接关系,教育史学研究者只需关注过去,应在故纸堆里梳理史实,不必关注现实,更不要考虑未来,这是一个十分狭隘的、错误的观点。因为,教育史并不局限于记载昨天,对它的深入研究将引导我们预见明天。正如德国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说:“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见自己就好像站在时间中的一点,惊奇地注视着过去和未来,对过去我们看得愈清晰,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就愈多。” [1]那么,教育史研究竟有哪些现实意义?又如何实现?下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首先,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教育史学研究既然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它的目的也就要求具有现实性。满足于描述纯粹“客观事实”的教育史学家已不多见,而相信教育史学研究具有现实目的的人已占多数。一方面,人们逐步认识到,教育史学服务于现实是一个复杂过程,例如,研究欧美国家的近现代教育史可为我国社会的教育现代化进程提供许多可以利用的成果,并且这种利用不应是简单照搬,而必须与我国的国情结合起来,只有在利用有效时,教育史学的现实目的才算得上是实现了。尽管如此,人们过多地思考如何研究他们的课题,却很少考虑其成果获得现实意义的途径。许多教育史学家有解决现实问题的构想,但很难迈出从抽象到具体的关键一步,致使主观上的良好愿望因为无法采用有效的途径使其成果结合并作用于现实而流产,最终完不成教育史学的任务,这不能不让人遗憾。
另一方面,人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要能够科学、健康地运行,离不开对于教育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充分借鉴,从这种意义上说,教育史学科对于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有重要作用。但这种指导作用的充分发挥,除了教育史研究者尽力提高对于教育遗产及以此为基础的教育理论的研究水平外,还有赖于教育史研究者对于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的关注和参与。20世纪20—30年代的教育史学界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亲自参加和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的工作做得不够。新世纪的教育史学工作者,应该在充分发挥教育史学科对于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的重要作用方面下一些功夫。也就是说,新世纪的教育史研究者除了要下苦功夫研究已经过去的教育历史外,还应当走出书斋,深入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去,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通过为国家决策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咨询意见,为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改革出谋划策等方式来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如果所有的教育史研究者都把自己终身禁锢在书斋之中,而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不闻不问,恐怕有失教育史学科研究的真谛。[2]
其次,丰富并发展教育科学理论。今天的教育科学不是个别人的发明创造,而是古今中外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许多先行者教育理论思维的结晶。教育科学是在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完善的。教育历史是教育科学的重要源泉,没有人类几万年教育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没有教育家几千年教育理论思维的丰富材料,要创造高水平的教育科学是难以想象的。[3]所以,后继的教育家在认识和解决当代社会的教育问题时,往往需要利用先前的教育家理论思维创造的成果和留传下来的教育思想资料,并结合当代的现实需要加以改造和发展。新时代的教育思想不可能白手起家,它同先前的旧时代的教育有着继承的关系。教育一定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事实上,教育这个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是与人类共始终的。人类在探索教育规律这条道路上前人已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过无数次实验,提出过许多教育理念、理论,成功的、失败的,可以说是不计其数。如果你一点都不知道,怎么可以自吹是创了新理论、新模式呢?[4]
客观地说,教育科学理论进步、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历史上的教育学家们具有积极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他们对已有的教育学理论,既不完全肯定又不全盘否定,既维护又批判,既继承又发展,在批判的基础上综合,在综合的基础上创新;对任何权威和既有理论不迷信、不教条,要敢于质疑、挑战传统的教育学理论框架,积极大胆地提出新概念、新假设、新思想;充分发挥创造力,创建新的教育理论学说,革新教育科学体系。孟子在丰富孔子“立志乐道”的基础上提出“持志养气”;董仲舒在继承了先秦儒家“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圣化”原则;王夫之在批判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过程中,提出了“知行相资”。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卢梭在批判封建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自然主义教育主张;狄德罗、爱尔维修等对遗传决定论进行批判而提出“智力平等说”、“教育万能论”;杜威在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批判基础上,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等一系列教育命题、原理;没有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又哪来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赞科夫对凯洛夫的教学原则体系进行变革而提出高难度、高速度等教学原则;布卢姆否定学生学习的效果呈常态分布的传统看法而创立“掌握学习”理论;等等。这些都可谓是教育史上批判、创新的典范。不仅如此,他们既批判、诘难他人的教育思想、理论,同时他们也不囿于一己之见、一孔之见,也对自己的思想、理论进行深刻的检讨、批判;他们既敢于质疑他人的理论学说,也勇于批判、否定自己,在批判、否定自己的过程中修正、更新自己的理论学说。既然如此,教育史学研究者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只去研究教育史实而不去充分利用教育历史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教育遗产精华来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呢?教育史学界应该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发展21世纪的教育科学理论,应该是教育史学界的份内之事。[5]
再次,判别教育是非,解决教育现实问题。“欲通今者则必先知古。”历史与现实的区分仅仅是相对的,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未来都属于广义的历史科学。教育科学的各方面都属于广义教育史,由于教育的继承性特别强,教育史与教育现状一直都是紧密结合的。李大钊曾明确指出:“社会与历史二者是同质而异观的,纵以观之则为历史,横以观之,则为社会”,“一切史学研究,不是僵石,不是枯骨,不是陈编,乃是过去、现在、未来和永世生存的人类生活的全部生命”。[6]今天中国的教育现象就是昨天的中国教育历史的延续与发展。我们研究历史之目的,就是为了指导今天,研究的历史性与现实性必须统一起来。我们致力教育史实的发掘,回复教育历史的使命就是力求发掘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从而解释现实中国教育的即成结论。研究教育史的目的是为了解释现实教育问题,而解释的真正目的则在于修正现实。英国教育史学家哈德罗·珀金认为:“真正的历史学并不是一味按照年代顺序挖掘整理史实材料的学科,而是一门解决问题的学科,它向现实世界提出种种问题,并努力探寻问题答案。”[7]因而,教育史的历史性与社会性必须统一起来,研究者必须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在研究思维上社会学化。此外,现实教育问题不但会使研究者发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还可以促使我们转换思维,促进教育史学科本身理论水平的提高和更大程度与社会学的交融。[8]任何一种教育思想都是由于教育实践的需要提出来,有的就是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总结出来的。所以,离开教育实践,教育思想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教育理论不能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这种理论不仅仅是空洞的,而且是无意义的,久而久之,当然也就自行消亡了。从历史上看,这样的教育理论还是不少见的。因此,研究教育史,一定要对那些合理的、带有规律性的、可以利用的部分加以分析评判,我们要把它们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以不变应万变。当教育史研究发挥了其在指导教育改革解决教育现实问题、教育学科建设方面的巨大功能时,教育史学科自身价值才能真正实现。
最后,预知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少走或不走弯路。学习和研究教育史,好像是面向过去,与面向未来不相容。其实不然,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是为了未来发展提供借鉴,以便比较兴替、权衡得失,从而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正如司马光所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当代西方一位学者说得更为具体:“历史能使人们对过去和现在的事情作出合理的解释,又能对将来的事情作出合理的推测。”[9]当然,研究教育史要向前看,不要走回头路,不过,研究历史不免要“回顾”,但“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前瞻”,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事实上,教育科学各个分支学科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的完善,都离不开教育实践的检验,特别是离不开教育实践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或教育遗产精华的借鉴。而教育史研究的最高境界应当是通古今之变,能够鉴往知来、明变知常,即不仅能够通晓古今中外的教育历史,而且能够根据过去的教育历史预知未来教育的发展变化,能够透过纷繁的、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把握教育发展的规律。因此,只要达到一定境界,教育史研究与一般的教育理论研究可以融为一体,没有分别。[10]教育史学和教育学的有机结合,将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必然途径。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预知未来,把握教育发展的大致走势。
【参考文献】
[1][德] 雅斯贝尔斯着,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1991.58.
[2][5][10] 廖其发:论21世纪我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方向与任务[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学版),2001,(3):81—85.
[3]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
[4] 吕型伟:要学点教育史[J]. 课程·教材·教法,2003,(11):1.
[6] 李大钊:史观[A]. 李大钊选集[C].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129.
[7] [英] 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217.
[8] 李涛:百年中国教育史研究高潮的回顾与反思[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科版),2003,(2):112.
[9] 单中惠:外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