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简述如何消除经典阅读中的历史隔膜

简述如何消除经典阅读中的历史隔膜

发布时间:2022-11-12 10:49:50

⑴ 朝花夕拾 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缺乏阅读热情,缺乏的是对经典名着的热情。从背景知识、阅读方式、思想价值、语言表达上分析学生与经典"隔膜"的原因,并从三个方面提出消除"隔膜"的措施,包括:找到"时代交集",剖析文学与时代的关系;唤起生命体验,通过作品发现自己;掌握阅读技巧,自如驾驭作品。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朝”表示早晨,这里指早年时候,“夕”表示傍晚,这里指晚年时期。书名的意思是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的时候摘掉或捡起,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中年时期的人和事。

虽然《朝花夕拾》所反映的生活场景与我们的时代不同,但它对童年经历的精彩呈现,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

鲁迅以一个文学家特有的敏锐,捕捉到种种富有情趣的童年生活场景,其中有快乐,有迷惘,有温暖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

(1)简述如何消除经典阅读中的历史隔膜扩展阅读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初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⑵ 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你好。“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这句话是出自于鲁迅的《朝花夕拾》。而这句话“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的意思是人缺乏阅读的热情,尤其是缺乏的是对经典名着的热情。

这也就是说这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同时,这也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的经历与体验”。他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

⑶ 培养名着阅读的兴趣

对于大部头的书籍,学生很难引起阅读的兴趣,怎样引导学生具有浓厚的阅读名着的兴趣呢?以下五种激趣的方法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激发学生阅读名着的兴趣

一、“不妨让学生乱翻书”

在《水浒传》导读中,因其篇幅较长,如果让学生直接阅读,有不少学生是读不进去的。通过在课堂上播放名着改编的影视片段,然后让学生阅读相应的章节,找出原着与影视的不同小组之间比赛速度和准确性。辅以小组竞赛游戏的激励,大部分学生很自然地投入了阅读,对阅读原着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节课下来,不知不觉的翻阅了名着的几章,很自然的掌握了阅读名着的方法,学生在阅读该名着时都饶有兴致。

二、确定阅读任务策略

如《西游记》专题探究的自主设计,激发学生兴趣,贴近学生心理的专题探究;孙悟空的专心速探究;为取经路上遇到的妖精设计造型;谁是取经路上的最佳队友;经典片段的影视改编研究;取经路上的磨难为什么要定为九九八十一次?通过像这样有趣味的阅读任务会让学生对阅读兴趣盎然。

三、巧设开卷游戏环节

如《西游记》读书活动前,通过开卷游戏,跳读,通过“抢答”、“寻宝”的游戏活动,把文中的人物形象及对应的人物性格出成抢答题,让学生无压力地进入书本,在浏览与跳读中,亲近经典,初步体验经典之趣。

如抢答设计:

1.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      )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      )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四、猜想悬题解惑

    初中生求知欲强烈,思维活跃,乐于探究新鲜事物,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导读中善设“悬疑点”,让学生为解疑而批注、默读、跳读,寻找“破案”的踪迹,抓住“牛鼻子”来完成单篇阅读。  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所埋伏的困惑点。如《傅雷家书》,用书名激趣:“看到书名,你会觉得这是一本关于什么的书?”翻开目录,看看能不能从目录中找到一点头绪,阅读目录中的关键词去猜猜,这本书写了一家四口的什么故事?接着是人物激趣,其从事的职业?其对艺术的追求?书信又是如何产生的?傅雷的育儿观?我们可以去《傅雷家书》一书中找到答案,通过猜想悬题解惑并继续留有悬念让学生产生想要解开谜底的兴趣。

五、思维导图助力作用

名着门阅读导读时,能够将思维导图和名着阅读结合起来,真正发挥思维导图助力名着阅读的作用。通过对名着情节脉络的梳理、名着人物形象的分析、名着整体内容的把握、名着主题的分析理解和比较对比阅读。从不同维度绘制思维导图,使得学生对名着阅读的理解和分析更加可视化。如《朝花夕拾》时,我精心制作了一个知识树。从十篇散文中抽出书本的主要信息,再重点从主题的分类“拾起那些温馨的花”,“回顾那些沉重的花”,串起主要篇章,再从人物出自篇目及主要性格以及描写人物方法等方面给予系统的梳理。让学生把握本书十篇散文的主要内容及阅读的主要方向,让学生阅读有纲可依,从而消除与经典之间的隔膜,克服畏惧心里和畏惧情绪,为更好的阅读打下基础。

只有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调动了学生阅读名着的胃口,名着阅读才能有序的进行。

⑷ 针对名着死活读不进去,提一条建议

有些经典需要导读,了解必要的背景知识,才能进入阅读状态。比如《追忆似水年华》七大卷,主要是作者内心生活的记录,很零散,故事性不强,是不太好读。《尤利西斯》部头也很大,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一个都柏林苦闷的小市民1904年某一昼夜之间的琐碎经历,也多用意识流手法,构建一种错乱的时空。像这样的作品,的确需要有文学史的知识背景,才能较好地欣赏,一般读者若缺少相关的文学知识,是很难读得下去的。 《红楼梦》读起来倒比较容易,表面上很平淡,尽是些日常生活描写,却有很深的文化内涵,需要有些人生历练才读得进去。我上中学时读《红楼梦》,好几次都是半途而废。后来年长一些,才越读越有味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是故事好懂,但时代内容陌生。我们这一代当年都熟读过此书,为主人公那种献身主义的精神所激励,甚至能背诵其中一些段落,当做自己的座右铭。可是那革命年代已经过去,现在的人都变得很实际,什么理想、革命也变得遥远,年轻人就不一定能理解与接受这作品的精神导向。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二十年前中国知识界曾风靡一时,但这部小说牵涉到当年东欧与苏联的历史,又带很强的哲理性,年轻读者若不了解背景,也不容易懂。 《百年孤独》的故事性较强,有魔幻色彩,是比较好读的,不知为何也名列其中。《瓦尔登湖》记录了作者隐居田园生活,大自然描写非常美,很多课本和选本都选有其章节,读不进去可能因为没有这种宁静的心境。《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其实很吸引人的,记得我上小学时,字还认不太全,也还读不太懂,就都囫囵吞枣全读过了。现今读者读不进去,可能是缺乏耐性? 如何解决“读不下”的问题 所谓经典,都是经过历史筛选的精神遗留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接触和学习经典,是接受人类的智慧的最主要途径。所以历来对青少年的教育,都很注重经典的阅读。不过由于时代的隔膜,青少年阅读经典通常都是有困难的,包括在语言形式方面以及内容理解方面的困难,青少年一般都不会天然地喜欢经典,他们对经典的接受需要有一定的知识支撑,有时也需要了解经典的文化背景。比如读《尤利西斯》,就需要了解欧洲近代文学史,知道何谓意识流;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需要大致了解苏联的历史,等等。所以,经典阅读最好有导读,掌握某些必要的背景知识和阅读方法。 另外,青少年读者选择经典也最好有导引,避免随意抓到某个经典就读,结果读不下去。有些经典在文学史文化史上很着名,但对于一般青少年未必适合阅读。比如对《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的阅读就要有一定的文学训练,否则进入不了状态。据我所知,很多中文系研究生也未必读过这几部名着。十部所谓“死活读不下去”的书,起码有半数对一般青少年来说都不是“最基本”的读物,这也难怪大家觉得“死活读不下”了。 “读不下”的外部原因 不过剩下另外的半数作品,包括“四大名着”,应当是建议青少年阅读的基本的经典,却也被列入“死活读不下”的行列,这就有点问题了。除了缺少必要的导读,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是影响到阅读兴趣的。 一是现在青少年文化接受的途径多了,他们习惯于看电影电视,或者读一些流行的读物,比如漫画、绘本之类,其中也有根据经典改编的,比如“三国”、“水浒”、“西游”等,于是习惯看图看碟,不习惯再来读原着; 二是现在青少年很多时间都泡在网上,互联网已经成为主要的生活方式,有的人连读博客都嫌太长,要看微博、微信,心态也浮躁了许多,再也沉不下心来读书了; 三是多年的应试教育培育了急功近利的心态,阅读都围绕着功利(比如考试),家长、老师也不支持读“闲书”,学生自然也就没有心情去读名着了; 四是现实社会日趋平庸,国人有时间打牌打麻将看电视,就是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读书,整个社会处于读书空气最淡薄的时期,谁要是抱着大部头经典在读,反而显得不入时。 当然,对一般青少年读者来说,阅读经典不能限于文学作品,基本书目还应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自然科学等方面。

⑸ 如何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以朝花夕拾为例写一篇300字的作文

我们唯一的要消除与经典之间隔膜的一种方式,就是要经常阅读,而且也要对这部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有一些了解,对于作者也应该有一些了解。

⑹ 怎样阅读和评价有时代隔膜的文学经典作品

真正超越时代局限的作品是很少的,即使成为经典,也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局限,当然一般来说,,经典的价值在于打通了人类共性的东西,比如人性的探索,情爱的价值等。所以阅读之前做好对作品时代背景的了解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要评价,最好多读几次,再结合当代及作品同时代的解读来评价。鲁迅的着作亦是一样的道理。其中许多时代背景很关键,许多词句的用法也于当代习惯有较大区别,初次阅读的话,找带注释的比较好。希望有所帮助。

⑺ 消除阅读经典隔阂的办法有哪些

用心去沟通。有时候美好的生活就摆在眼前没去珍惜,因为把眼光头向了更远的地方,结果错过了.有时,只需降低一点点,生活就会很美好,而爱情 亲情 友情 亦是如此。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才是明智的。

⑻ 如何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以朝花夕拾为例

要想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就要去了解经典,读懂经典。

作者介绍: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2.父亲,在《五猖会》中,鲁迅塑造的“父亲”形象似乎不近人情,与现实有些出入,这主要是为表达主题而设置。父亲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强迫孩子背书,使孩子深受打击,留下心理阴影,从而揭示了封建家长制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⑼ 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名着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名着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名着的兴趣?很多人都会误把学校要求的书当成名着,其实并不然。真正的名着是亘古流传,启迪心灵的好书。阅读名着能够塑造学生正确的三观,润泽心灵。但是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名着的兴趣也是一个难题。

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名着的兴趣1

1、先厘清一下什么叫做名着。

别把学校推荐的,考试必考的,都叫名着。比如四世同堂。或许那只是考试的需要而已。或者至少是考试的教条,让名着也显得面目可憎起来,完全没有名着那种跨越历史的光彩。

别把当代主流价值观推荐的名着都当名着,比如红岩、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当代总是短暂的,而名着往往源远流长。更何况,一个国家,一个政治组织,一个物欲狂欢者的社会,在文化主张方面,往往缺乏贯通历史的眼光,更难改其惯性。

别把文学名着当作全部的名着。言必称四大名着的书单和言必称红色经典一样粗鄙。在历史、科学、艺术、哲学等领域,人类的积淀也格外丰厚。

别把别人说的名着当作名着。国人最喜欢看权威的别人话是,少问自己的内心,但00后的少年一代,恐怕会有全新的局面吧。

2、理性认识少年们的漠视。

名着之所以有名,都已经过漫长的历史,语言形式都比较旧,和能够迅速打动孩子的流行语言体系有些隔膜。比如,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虽然明清小说有点半文半白了,但还是旧的语言。名着老旧的,不光是文字形式,还有部分内容。就唐诗宋词四大名着而言,其中能够让这个世代的少年们产生共情的,也都越来越少呢。

青春期的少年,正处在被荷尔蒙控制的美好时期,爱憎既粗鲁直接又黑白分明,既浓烈又喜新厌旧……他们真正能够体察名着的美好的武力值,还在提升过程中。所以大多数少年不喜欢是很正常的。但我们更要相信,今天他们喜欢和不喜欢的,都不是最终结局。

3、名着的药效

不看名着的孩子,也许在中国式考试的环境下,会稍微有点吃亏,无非就是考试少几分而已。就一个少年的成长而言,无关大局。

而且,读多少名着,对于当前少年们成长中的问题,虽非无关痛痒,更无一吃就灵的明显疗效。少年们喜欢上最好,没有喜欢也没关系,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他们还将一次次滴和那些真正的名着不期而遇。

等到少年们成人,生活已经给了他们很多难得的体验——在社会竞争中备受挫折或者大放异彩,在异性交往中遍体鳞伤或者尽享甜蜜,在朋友圈中孤立无援或者人气飙升……他们会重新想起那些年在课堂上他们背诵过的名句,并且感触良多——比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比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比如: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名着的兴趣2

名着未必适合孩子 引导阅读请先读懂儿童

一位老师曾在一个小学语文教育上,看到其他老师在“读书会”栏目里推荐学生阅读文学作品《飘》,推荐的热门书中还包括《简·爱》、《巴黎圣母院》等名着,他坦言,这些作品虽然都是经典,但却不适合儿童阅读。

《蒲公英的种子》是收入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的一首诗:“微风轻轻一吹,/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一年级学生难免会感到纳闷:既然“离开了亲爱的妈妈”,怎么还会“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呢?这首诗所表现的内涵,与一年级儿童的情感产生一些背离。

在最近举行的“首届上海儿童阅读论坛”上,与会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教育专家、教师纷纷提出,倡导儿童阅读,首先要解决成人世界如何引导儿童学会阅读的问题,在他们看来,读懂儿童,是引导儿童阅读的必要前提。

儿童找不到感兴趣的书

宝山区虎林路小学曾对二年级学生家庭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的阅读量都不够大,尤其是家长,他们的阅读量比学生还少。这样,就很难形成家庭阅读的氛围。

调查发现,“找不到感兴趣的书”、“没有时间看书”、“不爱看书”、“读书氛围不够”,是致使阅读量过少的主要原因。其中“找不到感兴趣的书”比例最高,说明学生还没有完全培养出阅读的兴趣。

阅读全文

与简述如何消除经典阅读中的历史隔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