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鱼类的起源是什么
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从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
在三叶虫之后,在地球上占统治地位的是属于脊椎动物的鱼类。早在奥陶纪的海洋中,一种外形似鱼,头部无上下颌骨,身上披有骨质甲片的“甲胄鱼”已经出现;到了志留纪晚期,真正的鱼类登场了。到了泥盆纪,鱼类进入繁殖盛期,一时地球上成了鱼类的世界。
据文献记载,鱼最初发现于距今4亿年的奥陶纪地层,但所得到的那时鱼类的化石是不完整的,一直到了志留纪晚期,才完整地获取了关于化石及早期脊椎动物关系的概念。泥盆纪时,各种古今鱼均已出现。泥盆纪时代既可谓是鱼的初生年代,也是鱼的极盛时代,当时,由于其他的脊椎动物还不多,所以有人把泥盆纪称为“鱼的时代”。到了新生代,各群鱼类十分繁多,成为脊椎动物中最大的类群,为鱼类的发展史中的全盛时代。
从泥盆纪所取得的化石分析,古代鱼类可分为4大类:无颌类、盾皮类、软骨鱼类及硬骨鱼类。无颌类动物在志留纪及泥盆纪中最多,被公认为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的无颌类的身体几乎被厚硬骨板及硬的东西包被,故称为甲胄鱼类。盾皮鱼类是最早的有颌类,它们在泥盆纪时盛极一时,但到了末期则大部分绝灭。有人认为软骨鱼类及硬骨鱼类是由盾皮类沿两个方向演变而来,但至今仍无证据证实。软骨鱼类被认为是最“原始”的鱼类,但一般认为软骨鱼类与硬骨鱼类是两支平行发展的分支。最早的硬骨鱼类是古鳕类,再由此演变现存的绝大多数的硬骨鱼类。硬骨鱼类中的内鼻孔鱼类的典型原始类型代表是双鳍鱼与和骨鳞鱼,后者是最早的泥盆纪的总鳍鱼类。而总鳍鱼类又被认为是最早的两栖类的直接祖先。
1938年12月22日,有人在非洲东南沿岸捕到一条大鱼,其身长1.5米,重58千克,后经专家研究与确认,认为这条鱼应属总鳍目的一个新的科,至此,人们终于把已绝迹的鱼找了回来,后来此鱼被命名为拉蒂迈鱼(即矛尾鱼)。矛尾鱼这种活化石的出现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大家都知道,人类是经过漫长的历程进化而来的;鱼类上陆进化为两栖类,然后完全脱离水域进化为陆地是的爬行类和哺乳类,最后才进化为人类。具体地说,总鳍鱼类分为2支,其中一支(骨鳞鱼类)脱离了水域,逐步进化为人;另一支比较保守(空棘鱼类),始终没有离开水。现在的矛尾鱼类就是后者的后代。矛尾鱼这种活化石为我们提供许多无法从化石材料中获取的情况。
② 鱼的简介
动物特征
编辑
鱼字拼音(yú),鱼类(fish)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
画家李振凯连年有余(3张)
②脊椎动物自鱼类开始,咽弓分化成上、下颌,井形成咽颅,鱼类的咽颅最为发达,由7对“>”形的咽弓形成,第一对增大成颌弓,颌弓背段叫腭方软骨,腹段叫麦克尔氏软骨。二者构成软骨鱼的上、下颌。上、下颌的出现较圆口纲更先进,能积极主动摄取食物。而硬骨鱼类进化为膜性硬骨前颌骨和上颌骨,代替了软骨上颌(腭方软骨),麦氏软骨进化为软骨性硬骨的关节骨、齿骨和隅骨等,第二对舌弓由两侧舌颌软骨、角舌软骨和中央、的基舌软骨组成,主要为舌的支持物,也协助支持上、下颌,第3~7对为鳃弓,支持鳃和鳃隔,让鳃裂彼此分开,利于呼吸。
(2)脊柱代替了脊索:鱼类的脊柱由许多块椎骨彼此连结成1条柱状骨,以取代部分或全部的脊索,具支撑身体,保护脊髓和主要血管的功能,较圆口类更为进步。鱼类的脊椎骨具有前后两面都向内凹陷的特点,称为两凹椎体或双凹椎体,为鱼类特有,在相邻的两个椎体间隙及贯穿椎体中的小管内可见残存的脊索。脊椎动物从鱼类开始,脊椎的基本结构已形成。软骨鱼和硬骨鱼的脊椎骨都分为椎体、髓弓、髓棘、脉弓和脉棘。其中椎体为主要部分,肋骨与脊椎骨的横突相连,硬骨鱼类的肋骨大都较发达。
消化系统
③ 中华鲟有多少年的历史
中华鲟属于鲟鱼类,属世界27种鲟鱼之冠,它的祖先在地球上已有一亿四千万年的历史,属于远古时代脊椎动物,它是只在中国沿海栖息的珍稀鱼种,与熊猫一同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华鲟生理结构特殊,既有古老软脊鱼的特征,又有现代诸多硬骨鱼的特征.形近鲨鱼,鳞片呈大形骨板状;鱼头为尖状,口在颌下,眼细小,眼后头部两侧,各有一个新月形喷水孔,它个体硕大,形态威武,长可达4米多,体重逾千斤.从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进化的某些痕迹,所以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近年因河水污染及三峡大坝工程影响使中华鲟大量死亡.两年前广东三水县科技局成功繁殖此珍贵鱼类.中华鲟全身都可以食用,每部分都有食疗作用.
④ 鱼类的起源是什么
鱼类的直接祖先目前尚无化石证据,因此鱼类的起源只能追溯到奥陶纪以前生活过的原始有头类。它们的后裔分支发展为无颌的甲胄类和有颌的鱼类。鱼类的化石最早发现于志留纪末期,主要是盾皮鱼(Placodermi)和棘鱼(Acan-thodii)两类。盾皮鱼类是一个种类繁多的类群,它代表着有颌类发展的早期阶段。体外被有盾甲,有典型的下颌和与头骨愈合在一起的上颌,有成对鼻孔,偶鳍和歪型尾,骨骼为软骨。它是志留纪与泥盆纪时期,沿着和早期的鲨类与硬骨鱼类不同的进化路线发展起来的,随着泥盆纪的结束而退出历史舞台。棘鱼是另一支古老的鱼类,一般体小而呈纺锤型,有歪形尾和发育较好的偶鳍,头部已无沉重的盾甲,代之以体表覆盖的菱形骨质小鳞。一些早期的种类,在胸、腹鳍之间还存在着一列小鳍,被认为是连续鳍褶断裂后的残余,为偶鳍产生的过渡形式。棘鱼被认为接近硬骨鱼类的祖先,而盾皮鱼类则是软骨鱼类的近亲。现代生存的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早在泥盆纪有化石记录开始就各自走上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两者间的亲缘关系是比较远的。
⑤ 地球上最古老的鱼类 海洋七鳃鳗(已经有3.6亿年的历史)
有一种十分原始的鱼类,它们是无脊椎动物进化成鱼的中间节点,算是鱼类中非常古老的存在。它们就是七鳃鳗,在地球上已经有3.6亿年的生存历史了,可以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鱼类了。它们分为海洋七鳃鳗和淡水七鳃鳗,非寄生的一般生活在淡水,寄生的通常生活在海洋或淡水。
七鳃鳗又名八目鳗、七星子等,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鱼类,距今已经有3.6亿年的历史,可以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鱼类了。七鳃鳗种类很多,有东北七鳃鳗、雷氏七鳃鳗、日本七鳃鳗等,有的生活在海洋,有的生活在淡水。有些海洋七鳃鳗,在产卵的时候也会迁移到淡水水域。
幼体的七鳃鳗被称为沙隐虫,主要生活在淡水水底的洞穴中,没有牙齿,但是眼部十分发达,主要以微生物为食。一般许多3、4年的时间,他们才能发育完全。对于养殖的鱼类,它们是敌害之一,因为它们喜欢寄生在鱼体,吸食其血肉。
虽然七鳃鳗大部分的时候,对寄主造成不了什么太大伤害,但是有时被寄生的鱼,最后只剩下一副骨架。一般来说有些七鳃鳗生活在淡水中,有些生活在海洋里,只有产卵的时候才会迁移到淡水域。寄生类的淡水海洋中都有,非寄生类的七鳃鳗通常生活在淡水域。
中国东北、欧洲、亚洲北部等地,都有七鳃鳗的存在。但是欧洲因为孤独的捕捞,它们的数量一直在减少。因为七鳃鳗是一种美食,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味道了极美。现在七鳃鳗仍然是许多国家中,非常名贵的一道美食佳肴。
七鳃鳗肉中的维生素A含量,比一般鱼类都要高,鱼皮中维生素B1与维生素B12的含量,也要远高于其它鱼类。吃这种鱼可以治夜盲症和角膜干燥,是许多人都很喜欢的昂贵菜肴。做成美食的七鳃鳗看着还好,但活的七鳃鳗,看着有点恐怖,特别是它的嘴,很令密集恐惧症害怕。
⑥ 中华鲟有几亿多年的历史
中华鲟是一亿五千万年前中生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鱼类,它介于软骨与硬骨之间,骨骼的骨化程度普遍地减退,中轴为未骨化的弹性脊索,无椎体,随颅的软骨壳大部分不骨化。
中华鲟是淡水中最大的鱼,生理结构特殊。
中华鲟体梭形,头部和身体背部青灰色或灰褐色,腹部灰白色,各鳍灰色。全身无刺,只靠少量硬骨和背部一列、体侧和腹部各两列共五列漂亮的骨板及软骨脊椎支撑起庞大的身躯。背鳍前骨板一般为8~16块,背鳍后0~3块,体侧为26-42块,腹侧8~16块。头大呈长三角形,头背部骨板光滑。眼睛以前部分扁平成犁状,并向上翘。口在头的腹面,成一条横裂,口能够自由伸缩。上下唇具有角质乳突。口前方并列着4根小须。眼睛很小。眼后有喷水孔。鳃孔大,鳃膜与峡部相连。鳃耙呈短柱状,薄而尖,14~28枚,一般为18枚左右。
幼体骨板之间的皮肤光滑,没有鳞片;成体较粗糙。头部皮肤布有梅花状的感觉器一陷器。背鳍1个,靠近尾鳍,后缘凹入,背鳍条49-59。尾鳍的上叶长下叶短,成为一个歪形尾鳍。偶鳍具宽阔基部,背鳍与臀鳍相对。腹鳍位于背鳍前方,鳍及尾鳍的基部具棘状鳞。全身骨骼为软骨质。肠子的构造很奇特,里面有7-8个漏斗状的螺旋瓣。肛门和泄殖孔位于腹鳍基部附近,输卵管的开口与卵巢远离。[2]
成鲟可达四米多长,体重近千斤,居世界27种鲟鱼之冠。据文献记载最大体重达560公斤,被誉为“鲟鱼之王”,素有“长江鱼王”美称。一般成熟雄鱼重80市斤以上,雌鱼重240市斤以上。为生长迅速的大型鱼类,四川渔民有“千斤腊子,万斤象”的谚语,腊子即指中华鲟寿命长达百岁。一般雄性中华鲟生长到9岁以上达到初次繁殖年龄,鲟体长可达1.7米,体重50公斤以上,雌性中华鲟生长到14岁以上初次性成熟,体长可达2.3米,体重120公斤以上。
⑦ 最早的鱼类
鱼类,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的一个类群,其漫长的演化历史一直是众多的生物学家感兴趣的问题。鱼类的出现,标志着从低等、原始的无脊推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的一个质的飞跃;鱼类的发展、演化又提出了脊推动物进化的明显谱系。一切高等动物,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甚至我们人类自身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研究古生物通常以化石材料为根据。科学家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来测定岩石的绝对年龄,并划分成不同的地质年代。这些地质年代中保存下来的古生物,记录了当时的环境条件和生物信息,经过千万年的沉积,形成化石,成为研究地质历史和生物进化史的根据。
鱼类的化石并不十分丰富,但它们依然能够展示出古今各种鱼类发生、发展的过程。最早的鱼类化石沉积在寒武纪和奥陶纪的岩石里,距今已有大约4亿年的历史了。通过对岩石的研究,人们知道这种最早的鱼类生活在咸水环境里,或者说是生活在海洋中,它们的身体外面披有铠甲一样坚硬的外骨骼。这些原始的鱼类浑身布满了硬甲,具有扁平的前背甲。由于它们没有颌,所以被称为无颌类。它们可以说是最古老的鱼类,因为穿了甲胄,它们无疑地不能过游泳生活,只能生活在水底沉积物中。应该说,它们是一群不会游泳的鱼类。无颌类的内骨骼没有被保存下来,所以科学家们推测它们具有软骨骼,像现在我们见到的软骨鱼类鲨鱼和鳃鱼一样。
大量完整的无颌类化石是在泥盆纪找到的、泥盆纪可算是鱼类初生时代,中生代的诛罗纪和白垩纪(距今约1.3亿-1.6亿年),是鱼类中兴时代,新生代时,各种古今鱼类共存于海洋和地球上的其他水域,鱼类家庭达到全盛。
在无颌鱼类的基础上,最早的有颌鱼类也发展了。最初的颌是由几个硬骨鳃弓改造过来的。鳃弓最初埋在肌肉里,在进化过程中,颌与头部背甲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一个更坚固、更有效率的进食器官——咀嚼器。
原始有颌类也称作盾皮鱼,它们在泥盆纪盛极一时,但到泥盆纪末已大部灭绝了,一般认为,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都是由盾皮鱼演化来的,它们分别朝不同的方向发展,但尚未找到十分清楚的证据证明这个推论。一些盾皮鱼仍具有扁平的身体,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但是大多数都变成流线型,甲胄也减少了,这种变化使它们获得了很强的游泳能力。软骨鱼类也脱去了沉重的甲胄(但仍有背板的痕迹),发展出更加强劲有力的适于游泳的肌肉组织。有些科学家认为,软骨鱼类是“原始”鱼类,但它们是否真正地比硬骨鱼原始,还有待证实。
有关脊椎动物颌的发生与进化的研究,是从上个世纪进行的胚胎学研究开始的,它揭示了进化中的一个重要过程。颌的出现,说明动物的某个新的重要的特征的出现可以使一个类群的生活领域扩大到以往不能生活的地区。这以后,鱼类得到了迅速扩展,成为今日最普遍的游泳生物类群。
硬骨鱼最初生活在淡水里,后来逐渐向海洋伸展,终于成为海洋鱼类的优势类群。在进化过程中,它们产生了内部硬骨骼,把僵硬的甲胄变成了薄薄的鳞片,从而使动作敏捷灵活,提高了运动速度。
硬骨鱼有两个类群,其中辐鳍鱼类在数量和种类上都大大超过另一种鱼——内鼻孔鱼类。内鼻孔鱼类包括一些形态和构造都很特殊的原始种类,它们具有内鼻孔构造,可以把嘴闭上而并不影响呼吸。内鼻孔鱼类今天能见到的只有肺鱼和矛尾鱼。矛尾鱼隶属空棘目腔棘纲。它被誉为活化石,在1938年以前一直被科学家们认为是已经灭绝了的种类。第一尾矛尾鱼是1938年被一名渔民在非洲东南海岸捕到的,这一发现轰动世界。以后又陆续捕到,证实这一古老鱼类仍生活在现代的海洋里。腔棘鱼的重要特征是,鳍成叶状,具有肌肉,并有相连的辐棘,从而使一些鱼可以在陆地上爬行。它们与两栖类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人们认为两栖类就是由它们演化而来的。
⑧ 鱼的历史有多久
近五亿年前,地球上生命历程进程中发生了一次重大的飞跃,出现了最早的鱼形动物,揭开了脊椎动物史的序幕,从而导致动物界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真正的鱼类最早出现于三亿余年前,在整个悠久历史过 程中,曾经生存过大量的鱼类,早已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亡绝灭,今天生存在地球上的鱼类,仅仅是后来出现、演化而来的极小的一部分种类。
人类在很早以前就能识别物种,给以名称,通常所说的“鱼”包括水中的所有动物,因而把许多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均冠以鱼名,把鲸、海豹、大鲵(娃娃鱼)、乌贼、鱿鱼、章鱼、海星、海哲、海绵、文昌鱼等与鱼类混为一谈。到底那些水生动物 才是真正的“鱼”,对于“鱼”的划分,在不同年代有着不同的定义。
二千几百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纪元前427——347)对鱼类所下的定义是:“这一类(鱼类)是由完全无知无觉的东西造出来的。变形之主以为在这一类中给予纯洁的呼吸是不再值得的,因为它们是各种罪恶的后代,而存在着不洁之心。变形之主把它们投入水中,使它们通过深厚的污泥,来呼吸那神妙而纯洁的空气。这就是鱼和牡蛎以及其他所有的水生动物,作为有了莫大的无知之罪而得到的处罚,被遥远地分离开来了”。柏拉图的观点充满了神创论。由于近代科学的发展,早已彻底否定了这种观点。
我国汉代初期的《尔雅》把动物分为虫、鱼、鸟、兽4类,其中鱼包括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低等脊椎动物及鲸和虾、蟹、贝类等
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奈(1707——1778)创立了现代分类学,他在所着的《自然系统》一书中,他将动物界分为哺乳、鸟、两栖、鱼、昆虫及蠕虫等6纲。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诞生了系统分类学。从此,鱼类的定义及包含范围也就确定下来。
究竟那些动物属于“鱼”?现代分类学家给“鱼”下的定义是:终生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脊椎动物。鱼类包括园口纲、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等三大类群、世界上已知鱼类约有26000多种,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大类,约占脊椎动物总数的48.1%.它们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洋里,淡水鱼约有8600余种。我国现有鱼类近3千种,其中淡水鱼约1000种左右。
在我国沿海近岸浅水区的粗砂中生活着一种体形细长,长不超过50毫米,两端尖、半透明的小“鱼”,其学名为“文昌鱼”,它的外形虽是鱼,但它并不属于鱼类,文昌鱼的体背侧虽具脊索,但无脊柱的构造,体内无骨骼,无明显的头,心脏未形成。文昌鱼近似鱼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有脊索、神经管和鳃裂,在分类学上处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中间过渡类群——原索动物的全索类,也称无头类。
⑨ 观赏鱼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水族的早期历史(1950年前)
水族爱好可以说具有悠久的历史,从罗马帝国时代人们就饲养供食用的海水生物;古代中国人饲养用于食用的鲤鱼,并且最终将其发展为锦鲤和金鱼这两类观赏鱼。在维多利亚时代,这种爱好重新兴起,那个时代由于自然博物热潮,人们纷纷在家里放置水族箱,以感受对自然的敬畏。那个时代一般解释光和作用,都是用水生生物来展示;同时对于南部海域以及新世界的探索,也使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生物,有些会被带回英国进行进一步的饲养,研究。
现在已知最早的现代水族行业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由玩具工业发展而来。最初欧洲是在玩具店里出售热带鱼的。在美国,则是一家叫做Mattel的公司,最早创立了Metaframe品牌,成为了“玩具鱼”饲养的重要基础。一些水族产品的指南里仍然会提到“玩具鱼”的名字,比如德国的海盐和添加剂生产厂商Hans
Weigandt。最早被人们饲养的热带鱼是胎生鳉鱼,主要是因为它们容易饲养和繁殖,而且原产地离美国也比较近,此外小鲈鱼也是比较常见的。
早期的水族箱没有我们今天的这些设备。它们依靠的是水生植物和自然光,水族箱本身是用石板和玻璃,加上一个铁框子,然后用腻子和沥青粘接上的。鱼食包括干燥的蚂蚁和麦片,以及从池塘里捞的一些小生物。保温是使用一个小的煤气灯在石板下加热。有些水族箱为了保温的需要,会用一个金属底板来调节温度。就是这些东西,使我们开始走向今天的水族行业。
走向今天的海水水族的第一步,是航空技术的出现,在航空运输出现以前,我们根本无法从大海运输活的鱼类到市场上。商业航空直到二战以后才成为主流,也是在这个时候,用于观赏的水族生物的种类开始增加了,同时观赏性海水水族作为一个爱好开始出现。
在稳定的生物货源保证以及新的加氧和绝热包装技术的支持下,水族技术开始了它的发展。从20世纪初期一直到60年代,水族过滤和循环的主要动力只有空气,比如早期的底沙过滤和内部过滤。水族用的气泵的发展也是渐进的,最早由德国的KDA在1908年发布的水族气泵是靠水力运转的——这显然不是一个很实用的设计;随后发展出的由调速齿轮驱动的活塞式气泵,需要大量的润滑油和清理工作;最后更加安静,不需要经常维护的震动膜气泵出现了,称为了主流。早期的气泵和原始的过滤装置,就是那个时代的海水爱好者唯一可以借助的工具。不过即使有这些“技术”的帮助,那个时代如果你无法获得天然海水,还是无法涉足海水水族的。这个时候人工海盐已经出现了,但是质量低劣而且数量有限。
第一款水族用气泵,大约出现在1908年.由水力驱动。K.D.A. 制造
50年代
如果看看50年代中期的水族着作,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爱好的出现,以及那个时代的爱好者面临的挑战。1956年出版的《国外观赏鱼手册》中提到了公子小丑,豆娘,河豚,花豹,玛丽,蓝魔等鱼种。那个时代的水族大师已经可以养活蝴蝶鱼和小型神仙了,而黄鳍鲳和鲈鱼类的观赏鱼也会偶尔出现在鱼店里。美国本地产的海马,也可以短时间的存活在水族箱中。
那个时代主流的水族箱的容积是80L左右,带有强力的气动过滤装置,鱼缸里会放置很多死的珊瑚骨骼(经过仔细的清理,那个时代认为养活珊瑚是不可能的)。推荐的鱼食是各种天然的鱼肉,贝类,虾,小鱼以及丰年虾。鱼缸需要手动补水,灯光要维持在较低强度,否则水会很容易变成绿色。人工海盐开始在市场上出现。这个时代一个值得一提的成就,是摩纳哥水族馆的J.
Gernaud博士成功的在人工环境下繁殖了三点光鳃雀鲷,以及使公子小丑产卵。
60年代
60年代是一个重大创新的时代,西德的经济复苏使得很多人进入到水族爱好者的行列,因而出现了很多水族公司。1960年还是一个电器维修工的Norbert
Tunze,发明了水族用的小型潜水泵。就像很多发明一样,这一发明也是一些意外因素混合这一些灵感导致的:Norbert接到了一个修理玩具火车马达的任务,他因此接触到了一个伊罕(Eheim)马达(那个时候伊罕还是玩具制造商),他尝试着用这个气冷的泵带动他自己的一个淡水缸里的水运动,发现鱼儿很喜欢这种水流,显得更加欢快,随后他写信给伊罕公司建议他们研发水族用的水泵,但是伊罕拒绝了这个要求,他们认为水族市场还不成熟。因此Norbert
Tunze只好自己在家研究,并且成功开发了第一款水族水泵,称Turbelle,这是“涡轮”一词和德语“蜻蜓”的组合。这种最初的潜水泵功率为8W,流量430L/H。这款水泵完全是手工制作的,甚至连塑料外壳都是手工制作的。从此,水族用的潜水泵不断发展,这种新技术最终被广泛的使用于水族领域。
最早的Turbelle水泵, 全手工制作,甚至外壳也是手工浇铸的。 Norbert
Tunze在自己车库的工作台上完成了它的制造。
60年代另一个重大的发明就是蛋白质分离器,这一发明是来自于1963年德国的左林根的一个爱好者的观察结果,他发现在底滤上水管中,有褐色的泡沫聚集,因此他开发了一个装置,可以把这些聚集的泡沫收集到一个容器里,他将这一发现的过程呈送给了研究动物行为学的Max
Planck学会。Norbert Tunze 和 Erwin Sander
同时开始的对这一装置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工作,此后不久分别在市场上推出了TUNZE和Sander两个品牌的蛋白质分离器。
这是依罕的工业用水泵,水流方向是向上的,Norbert Tunze 利用类似的原理制造了水流方向向前的水泵。
另外一个对于海水和淡水水族都很重要的设备就是可靠的加热装置。第一款安全的水族用电加热棒是由Eugen
Jager发明的,随后他创建了着名的加热棒品牌Jager。其实此前也有电加热装置,但是其安全性很差,盐蒸气和溅出的水都可能影响其安全——Jager的设计则首次使用了耐热的硼酸盐玻璃和双金属温度控制器。UV灯在这个时代也趋于成熟,以前的紫外线杀菌灯需要水流慢速的通过一个暴露在紫外灯下的浅盘,而第一款防水的管状UV灯也是在这个时代出现的,其中的Angstrom
2537直到今日还可以看到,当然已经改进很多,最初UV灯更换灯管必须送回原厂,因为管子是用玻璃胶密封的。
很快,现代技术的人工海盐开始出现,类似Hans Weigandt,Tropic Marin以及Instant
Ocean(红十字)几个品牌都出现在市场上。Instant Ocean是Aquarium
Systems公司生产的产品,该公司是一个石化企业STP的分支。而STP的总裁本身是一个狂热的海水水族爱好者。Tropic
Marin这个品牌是由Biener博士自己开发的,并且在法兰克福的一些鱼店销售。这种海盐在无脊椎动物的饲养中展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其海盐产品以及随后的鱼食产品逐渐受到欢迎。Hans
Weigandt的海盐在美国比较知名,由HW实验室开发。这三种海盐在那个时代是主要的人工海盐产品,它们融合了所有必须的微量元素因而非常接近天然海水。优秀的人工海盐的出现,使得内陆的人们也可以涉足海水水族领域。
1965年1月,美国第一个专注于海水水族的杂志《海水水族》(Saltwater
Aquarium)在佛罗里达的迈阿密出版。通过阅读那个时代的杂志,我感觉60年代的水族技术和50年代区别不大:底沙过滤,粗珊瑚沙铺底,装饰性的死珊瑚骨,以及主流的80L水族箱等等仍旧是主流。在杂志上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一些特点,可以看到人工海盐和活性炭的登场,以及第一本讲述海水水族的书籍,可以看到新的Sander臭氧机的广告,还有新的硅胶粘合的水族箱。饲养珊瑚和藻类的文章开始出现,不过它们都明确提到这些生物无法长时间饲养——看起来高营养盐和低光是主要的问题;文章提到了虾虎的繁殖和章鱼的饲养。虽然这个时代饲养很多海洋生物还不成功,但是未来成功维持海水水族箱的主要基础工作都已经完成,1966年Straughan先生的一片名为“海葵石”的文章中,第一次出现了“活石”的概念,他描述了这些石头石如何改善水质,帮助我们饲养更困难的生物的。
在60年代的末期,与今天相比那个时代的爱好者只缺两样东西:知识和光照技术。此后的20年中,人们可以更长时间的饲养海水鱼类:更好的水流带来足够的氧气,蛋白质分离器可以帮助维持水质,我们可以得到接近于自然的水质环境,而新的硅玻璃胶使我们可以建造更大的水族箱。
70年代
在70年代,出现了两本重要的出版物,一个是Peter
Wilkens的书《热带海洋无脊椎动物水族箱》,这本书中提出了后来被称为“柏林系统”的技术。再有就是Martin
Moe开发出了可以满足商业需要的小丑繁殖技术。然而这个时代的多数普通海水水族爱好者的技术并未有巨大改变。这个时代没有几个人会去尝试大型的海水观赏鱼。由于早期的过滤系统的不完善,以及知识的缺乏,这个时代的爱好者要经常借助铜来对付鱼类的寄生虫。而这个时代很少有人在鱼缸里饲养无脊椎动物,因为人们不了解它们的需要,同时用于治疗鱼类疾病的含铜药物也使得人们无法饲养它们。
70年代的水族技术作品中还是体现了一些变化。首先,电动泵驱动的过滤装置变得日趋普遍。Herbert Axelrod的公司Miracle
Pet将依罕的“Miracle”过滤器进口到美国,同时Jager加热器也出现在美国市场上。Metaframe带来了冷冻鱼食——名为“San
Francisco Bay 冷冻丰年虾”的产品,还有外挂过滤器。70年代市场上最好的水族进口公司就是夏威夷海水进口公司。1971
9月和10月的《海水水族》杂志介绍了这家由Cal
Adger拥有的公司,他们的鱼店里有一个接近5吨水的展示缸以及豪华展示厅,顾客可以选购展示缸中看中的鱼。在那篇文章发表的时候,他们的展示缸里已经可以看到皇后神仙,老鼠斑,关刀,粉蓝吊,蝙蝠以及小丑炮弹。很明显的是这个时代爱好者可以选择的鱼种已经比50年代丰富的多了。这个时候水族箱的规模也可以满足这些鱼只的需求,他们的小丑炮弹被放在一个800L的水族箱内。这个时代市场上可提供的设备已经接近现代水族市场,包括:Hans
Weigandt的海盐和添加剂,Sander的臭氧机和化蛋器,依罕的过滤桶,硫酸铜治疗剂,以及Angstrom 2537
UV灯。需要提一下的是,直到今日,夏威夷海水进口公司仍然在代理上述产品,并且在获得生产授权后仍然在一直生产Angstrom 2537
UV灯。
另一本70年代创刊的海水水族刊物是《热带鱼爱好者》。该杂志对很多至今仍然存在于美国各地的鱼店给予了评价,并且讲述了一些难养品种的日常管理问题。另一本称为《国际水族文摘》的杂志中所描述的养鱼技术已经可以被现代的爱好者所接受了:包括了蛋白质分离器,活性炭和大型的过滤装置。在1974年冬天的一期《热带鱼爱好者》中,就已经提到了毒鱼的问题。在与Adger的私下沟通中,他说正式这篇文章,使他结束了生物贸易。这个时代由于对于海水观赏鱼的需求大大增加,使得毒鱼横行,鱼只质量大大下降,来自菲律宾的毒鱼遍及北美,这种情况一直到80年代菲律宾政府立法禁止毒鱼以后才得到改善。但是不幸的是,即使这样,这个国家中仍然存在大量用氰化物捕捉海水观赏鱼的做法。
80年代
80年代,一些事件彻底的改变了海水水族的面貌。德国政府在这个时候全面禁止进口蝴蝶鱼和神仙鱼。这主要是来自环保组织的压力,因为他们认为人们无法在人工环境中很好的照顾这些鱼种。另外,政府的调查数据也显示这些鱼类在爱好者手中的死亡率很高,而在那个时代,德国的爱好者都偏爱展示众多华丽的大型神仙的鱼缸。政府的一纸禁令使得这些鱼类几乎一下子变成无法获得的生物。但是幸运的是,这促进了另一个方向的进步:既然政府不允许进口珊瑚鱼,德国的爱好者转向了另一个方向:珊瑚。
柏林的水族社团以及Peter
Wilkens(柏林概念的创始人)开始积极的推进关于珊瑚对光照和营养需求的研究。最终,当柏林水族社团开始采用金属卤素灯技术的时候,现代海水水族技术的最后一块拼图被找到了...
最初被用于水族照明的是6000K的金属卤素灯,虽然颜色看起来不是很好,但是毕竟珊瑚在这种光线下可以正常的存活,通常他们使用商业用的欧斯朗灯具,同时使用来自飞利浦的荧光灯来补充420纳米波长的光(最利于光和作用的波长)。荧光灯的照射同时可以引发珊瑚的荧光反应,弥补了早期金属卤素灯的色彩偏差。
这种荧光灯本来是用于医学的,它被用来照射患黄疸病的幼儿,它的光谱可以帮助肝有问题的孩子合成必要的色素。现代海水水族这块由多个技术拼图组合成的画卷,现在终于是完整的了。柏林水族社团的先锋份子,例如Dietrich
Stuber,最先在水族箱中成功的养育了轴孔珊瑚,直到今日,很多这种轴孔珊瑚种类还被称为“Stuber轴孔”。
最早出现在美国市场的文氏管式电动蛋白质分离器,大约在1981年,由那是的Aquarium Procts设计生产
柏林水族社团使用的方法,就是当初Peter
Wilkens在其《热带海洋无脊椎动物水族箱》一书中提出的模式,那个时候这种模式需要大量的活石(大约每4L水1KG活石),并且使用了石灰水补水。过滤体系中还包括了干湿过滤以及蛋白质分离器,以及颗粒状的活性炭。这些方法同时使用来处理含氮废物,保证了低营养盐高氧环境,同时确保了珊瑚健康生长所需要的PH值,硬度和钙含量。再加上合适的水流和光照,现在水族爱好者具备了成功养殖珊瑚的条件。
80年代晚期至今
使海水水族发展到今天的程度的最后链条,是将新技术新信息广泛传递给所有的水族爱好者。柏林水族社团的成功,就在于它拥有大量的活跃会员,经常互相交流经验,而相比之下世界别的地方的很多爱好者还在痛苦的“闭门造车”。据我所知同时代在美国德州的一些爱好者在水族箱中养活垃圾海葵都觉得吃力。信息传递手段的缺乏使得世界上各地的爱好者很多都只拥有拼图的其中几块,而无法凑成一副完整的画面。80年代中期,Peter
Wilkens的书被翻译成英文,同时George Smit将干湿过滤器介绍到美国,一本由Aquarium
Systems出版的称为《SeaScope》的小手册开始进入各个鱼店,其中介绍这些新的技术。80年代后期,Charles
Delbeek以及Julian
Sprung撰写的一些文章帮助这些知识进一步的传播开来,虽然那个时候美国也并没有广泛的采用新的饲养模式,但是1994年由Delbeek
和
Sprung编纂的划时代着作《珊瑚水族箱》使得柏林模式变得家喻户晓。随后Nilsen和Fossa翻译的《现代珊瑚水族箱》系列,对这些知识和技术又进行了补充。我们可以说国际互联网成为了海水水族拼图中的一大块,现代的国际珊瑚网站,比如Reef
Central,可以使得新的珊瑚培育技术迅速的为人所知。
从各个方面回顾历史,我们看到了组成现代珊瑚水族画卷的各个部分。历史发展是从不停止的,水族的历史也是一样,现代的技术日新月异,从90年代初期开始,我们补充蒸发水份的工作可以变得完全自动化,同时监测PH,控制钙反和臭氧机工作的电子设备也变得普及。水解除氮装置以及太空时代的逆渗透技术也进入了日常的水族领域。如果水族箱中出现异常,现代的控制设备可以给主人发送寻呼信息。甚至于水族领域出现了厌倦技术,回归自然的态度,比如Lee
Chin
Eng和摩纳哥水族馆。随着海水水族的反展,人们对于水族箱中的生化过程的了解也逐渐增加,并且抛弃了一些曾经流行的设备。现在的互联网上,类似DSB,
藻类过滤,充水层以及ATS等等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有些爱好者甚至开始尝试抛弃蛋白质分离器——它多年来一直是珊瑚水族领域公认最重要的发明。
最早的成品钙反应器,出现在1989年,它的设计还比较原始,利用空气动力进行循环并且帮助二氧化碳溶解
Lee Chin
Eng
这个名字在早期的自然过滤方式先驱中间可能是最常提到的。在60年代早期,Eng先生居住在印尼,就成功的借助活石,活沙,天然海水,以及气泵造流等技术,成功的建立了珊瑚水族箱。但是他的成就过了一段时间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主要是因为这种方法只有居住于海边的人才可能做到,世界其它一些地方靠海的爱好者,用当地原产的珊瑚和藻类也获得了类似的成功。而摩纳哥水族馆的Jean
Jaubert在1989年发表了Jaubert模式,这种模式借助充水层,或者厚沙层来建立一个低氧区域,使得厌氧细菌可以在那里将硝酸盐处理为氮气,这种方式可以长期地保持水体处于低硝酸盐状态而无需蛋白质分离器。
另一个在个人水族领域比较有潜力的方法就是ATS(algal turf scrubbers),它的理论基础由Walter
Adey提出,Walter
Adey供职于史密森学会的一个加勒比侯赛因瑚展示机构。这种做法使用一个浅盘,种植一些特殊的藻类来进行过滤,而且通过藻类装置与主缸设置反向灯光周期,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维持水族箱的PH值稳定。随着进入21世纪,所有这些方法都在逐渐的交叉融合,而新的方法也在出现,未来以新式的树脂和过滤材料的方法可能将进入我们的水族箱中。
最后作为总结,我这里有一个简短的采访记录,被采访者是德国的水族先锋人物之一的Dieter
Brockman,当我2004年5月在德国的时候,我有幸与他进行了一番交谈,谈到水族的历史,以及未来。下面是我整理的采访记录:
在过去的50年中,那些发明对于我们取得今天的海水水族成就是最重要的?
蛋白质分离器,灯光系统,潜水泵以及生物采集和运输技术的改进,包括采集较小个体,更好的运输保护知识以及更快的运输流程。
海水水族历史上有哪些是关键人物?
Peter
Wilkens, Sven Fossa 和 Alf Nilsen, Julian Sprung 和 Martin Moe,
以及那些传播海水水族知识的社区和组织。
您如何评价当今的海水水族状况?
我们输入了太多的野生个体,我们应当更依赖于人工繁殖技术。人工繁殖技术必须继续提高,以提供更多的种类,满足人们的需要。我想未来15年内全球可以达成全面禁止野生物种进口的协议。互联网为知识的传播带来了好处,但是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网站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错误的说明和欠考虑的所谓“经验”,其中一些还被当作实事来接受。(他特别提到了向鱼缸中加伏特加酒的做法,并且批评说这种方式对于负责任的珊瑚饲养者来说是不会被接受的,而且如果需要,安全的碳来源是可以买到的。)
您怎么看待珊瑚水族的未来?
进步将是指数级的。就好像用了30年的时间,计算机从一整屋子的电子管发展为今天的台式电脑一样,水族也是一样。人工繁殖的海水鱼将最终变得流行。当然需要面临的问题还包括经济问题,现在德国每年进口大约300只皇帝神仙,这样的规模还不足以让水族公司盈利。(德国在90年代初期取消了最初的神仙进口禁令)
野生捕捉观赏鱼必须遭到严格的限制和禁止,这样水族公司才可以在如此小规模的市场上盈利,当然那个时候价格会很高。
下面是我采访Julian Sprung 的时候,他对于水族未来的看法:
海洋生物的人工繁殖将流行起来,因为对于颜色更加独特美丽的杂交品种和优选种的需求将会增加,人工繁殖的鱼也更容易饲养。通过基因工程,我们可以使得珊瑚的颜色更加浓艳,同时其颜色不会受到水质和光照的影响,只要满足珊瑚健康的基本条件就可以。多数市场上销售的海葵来自人工繁殖或者商业克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可以使海水水族变得更加轻松,虽然这些技术会引起一些争议,但是它确实对于环境有益。这样可以减少野生生物的捕捞量,因为人工的生物更容易饲养。不管怎么样,关键是要引导现在那些从事海水观赏生物采集贸易的人们,转变到海水生物培育行业中来。珊瑚农场应该坐落在太平洋地区,这样那些地区的居民可以从这些绿色生态贸易中获益,而避免去开采自然珊瑚资源。
总结
从最早的气动泵驱动的淡水水族箱开始,海水水族走过了一条很长的路。现代的珊瑚水族处于整个水族技术的最前沿。要感谢那些通过书籍,杂志和互联网传播的水族知识,我们未来的进步将是更加迅速的。回望过去,我们犯过的错误也是明显的。即使是Peter
Wilkens提出的今天广为流行的柏林模式中,我们逐渐发现干湿过滤是不必要的,柏林模式的三个基本技术设备仅仅是水泵,高强度光照系统和蛋白质分离器。当然,柏林水族社团还为我们带来了维持正常的硬度和钙含量的方法。我们也不会忘记为了今天的水族技术成就作出贡献的其他人,比如Lee
Chin
Eng以及早期的一些冷水海水水族爱好者,以及世界各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通过试验而得到的知识。我们的水族技术将继续前进,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对于这些动物以及环境的责任,无论是那些我们养在水族箱中的生物还是生活在野外的生物,它们是我们的灵感源泉。
⑩ 鱼类时代(晚古生代,距今亿~亿年)
古生物学家在地球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是昆明鱼,它被称为天下第一鱼。和昆明鱼一起出世的还有海口鱼,它们出现的时间大约是5.30亿年。经过1.20亿年漫长时间的演化,直至进入泥盆纪时,鱼类才像井喷一样涌现。它们很快就占据了整个海洋和陆地水域,这就是地球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鱼类时代,历时1.60亿年。鱼类时代在地质历史上被称为晚古生代,它包含泥盆纪(距今4.10亿~3.54亿年)、石炭纪(距今3.54亿~2.95亿年)和二叠纪(距今2.95亿~2.51亿年)。
鱼类时代出现的鱼与其老祖宗昆明鱼全然不同。它们不属“温、良、恭、俭、让”之辈,而是“披盔戴甲”、“满脸杀气和霸气”的超级“杀手”,如盾皮鱼家族中的邓氏鱼,体长10米,重4吨,袭击猎物时的咬合力竟高达5000千克,是恐龙时代最厉害的霸王龙咬合力的2.7倍(霸王龙的咬合力为1360千克),是美洲短吻鳄鱼咬合力的5.2倍(美洲短吻鳄鱼的咬合力为963千克),是现代的鲨鱼咬合力的10倍(鲨鱼的平均咬合力以500千克计)。它们是当时海中的霸王,谁都吃。鱼类时代“英雄辈出”,除了霸王鱼——邓氏鱼以外,还有一种鲨鱼叫巨牙鲨,它比现代的鲨鱼还要长两倍,它的每一颗牙齿都像一把巨型匕首。它可能是当时的“二霸王”。所以,鱼类时代是鱼类真正“称王称霸”的时代。
当时无论是海洋,还是陆地水域,都有大量的鱼类生存。鱼的种类也很多,有甲胄鱼、总鳍鱼、盾皮鱼、鲨鱼和肺鱼等。
泥盆纪时盾皮鱼家族中的邓氏鱼化石
泥盆纪时盾皮鱼家族中的邓氏鱼复原图
石炭纪巨牙鲨的牙齿
鱼类和三叶虫截然不同,三叶虫持续的时间虽然长达2.93亿年,可是后来它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而鱼类一直延续到现在,却依然保持兴盛。它们中的一支——硬骨鱼类,至今仍然“称霸”全球所有的水域。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有消、有亡、有生、有长,它们在“变革”中求新生,在演化中促壮大。所以,鱼类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长盛不衰,在今天的所有水域,仍然是鱼类的天下。鱼类不但保持本身的不断壮大,还“促使”生物的演变和发展,有些鱼类演变成了别的动物,如有的总鳍鱼演化成了最原始的两栖类,这些两栖类又进一步进化成完全脱离水域的爬行类。
在鱼类时代,鱼是食物链顶端的动物,它们是庞大的消费者,必须要有比其更庞大的生产者,生产食物供它们食用,它们才能生存。因此,在鱼类时代,除了有大量鱼类以外,宏观海生无脊椎动物如腕足类、腹足类、珊瑚、菊石、层孔虫,微观海生无脊椎动物等也异常繁盛。陆生宏观无脊椎动物有蜗牛、昆虫等。陆生植物也开始大发展,出现了蕨类、石松、楔叶类、裸子植物等大量植物。蕨类有草蕨和树蕨,树蕨可高达12米;石松像现在的松树一样雄伟挺拔,高达40米;裸子植物中的银杏、苏铁、松柏和科达树等都是高大的乔木。当时的陆地一片翠绿、河湖满布、沼泽成群、草地如茵、森林似海,它们给成煤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所以鱼类时代也是重要的成煤期,特别是其中晚期(石炭纪和二叠纪),其中有的煤层竟厚达120多米,形成这么厚的煤层需要2400多米厚的植物体,从这里您一定能想象出当时植被是何等的茂密。
泥盆纪生态复原图
在鱼类时代,无论是陆地还是海洋,其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植物都极其繁盛。因此,它是地球历史上第一个生命全盛期。
长2.13米、石炭纪—二叠纪时的古蜈蚣复原图
石炭纪硬骨鱼:肉鳍鱼复原图
到了鱼类时代的末期二叠纪结束时,地球上发生了一次惊天动地的灭绝事件,全球有90%左右的海洋生物、70%左右的陆地物种消失了。对于这次大灭绝事件,有很多解说,但令人比较信服的主流意见与恐龙灭绝的原因一样,是由小行星撞击造成的。因为在二叠纪末至三叠纪初的地层中也有一层含铱量很高的界线黏土。反过来想,如果不是突发大撞击事件,难道还有什么因素能够使地球上这么多的生物种群灭绝吗?在这次大灭绝事件以后,地球进入了恐龙时代。
石炭纪生态复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