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日本什么时候有的航母
日本曾经有25艘航母 日本是世界上较早研发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从1922年建造的“凤翔”号航母开始,日本便疯狂地建造航母和巨型战舰。到二战结束时,日本共建造了25艘航空母舰。 二战时期,日本航母一度横行海上,成为其野心高度膨胀的催化剂。
日本是世界上较早研发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
日本在1922年建造的“凤翔”号航母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艘标准的航空母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曾建造了11艘舰队航母和若干轻型航母,一度横行海上,成为其野心高度膨胀的催化剂,日本自从明治维新后大量吸收了西方的文化,在军国主义兴起后,更是醉心在坚船利炮上面。和各列强海军一样,最初的时候日本海军内部也曾有过航空母舰与战列舰孰轻孰重的激烈争议,但仍从1911年就开始了航空母舰的开发工作。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大量吸收西方文化,在军国主义兴起后,更是醉心于坚船利炮。和各列强海军一样,最初日本海军内部也曾有过航空母舰与战列舰孰轻孰重的激烈争议,但仍从1911年就开始了航空母舰的开发工作。
到1945年太平洋战争结束为止,先后建造了29艘航空母舰(其中有4艘已经下水但未完工)。二战初期,日本海军在山本五十六等一班深知海军航空兵重要性的将领的指挥下,几乎横扫大半个太平洋。直到中途岛战役,日本海军在一连串的失误下惨败而归,大批优秀的飞行员和飞机维修人员伴随4艘第一线航空母舰命丧汪洋,从此日本国力的缺陷——物资、人力的不足——纷纷暴露出来。虽然日本倾尽全力赶造和改装各型航空母舰,但在美国一大批新造航空母舰的压迫下,不熟练的飞行员和不足额的舰载机使得日本海军纵有航空母舰,也无法挽回颓势。
在1922年签订的《华盛顿公约》中,限定英、美、日、法、意五国新建造的航空母舰,每艘排水量不能超过23000吨;用战列舰、战列巡洋舰改装的航空母舰,每艘排水量也不得超过33000吨。日本所能拥有航空母舰的总吨位被限制在83000吨以下。当时签约各国为了维护自身的海洋霸权,或多或少地采取了一些阳奉阴违的策略,而处心积虑的日本军阀更是使出一切手段来规避条约的限制。日本联合舰队在二战期间拥有的大量经过改装或改造的航空母舰便是这些伎俩下的产物。
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前,就有资助民间航运公司建造大型邮轮的计划,以备有朝一日征用这些邮轮改造为航空母舰。1937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上述计划,凡是排水量在6000 吨以上、航速在19节以上的客轮、邮轮、货轮,政府均会在建造之中予以“奖助金”。
日本1945年战败投降后,军队被解散,军事机构被撤消。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基于其自身需要,指令日本重新发展军事力量。同年,日本组建“警察预备队”,后改称保安队,1952年成立“海上警备队”,1954年新建航空自卫队,7月颁布《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将保安队、海上警备队分别改称为陆上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将陆、海、空三军正式定名为自卫队,并成立了防卫厅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健全了统帅指挥机构。
日本防卫的基本政策是:在和平宪法下,实行专守防卫;坚持日美安保体制;确保文官统治;遵守非核三原则;有节制地增强防卫力量;坚持质量建军原则,使之能独立应付有限的小规模战争。
Ⅱ 二战时期日本有多少航母
参加太平洋战争的日本航空母舰,按建造过程大致可分为正规航空母舰、改造航空母舰和改装航空母舰三类。其中,正规航空母舰一开始就是按照标准航母设计建造的,如“翔鹤”级;改造航空母舰是指原本其他舰种的军舰,在施工阶段改变原设计,而以航母的姿态出现在联合舰队序列中,如“赤城”级改装航空母舰则是指将一些服役中或已经完工的战列舰、巡洋舰乃至征用的商船,拆除部分原有结构,增设飞行甲板和操作舰载机设备而成的航空母舰。
二战期间日本有25艘航母。分别为“凤翔”号、“赤城”号、“加贺”号、
“苍龙”号、“飞龙”号、“龙骧”号、“瑞鹤”号、“翔鹤”号、“祥凤”、
“瑞凤”号、“龙凤”号、“大凤”号、“千代田”号、“千岁”号、
“云龙”号、“天城”号、“葛城”号、“信浓”号、“大鹰”号、“云鹰”号、
“飞鹰”号、“神鹰”号、“海鹰”号、“隼鹰”号、“冲鹰”号
其中自行设计建造10艘:
“凤翔”号、“苍龙”号、“飞龙”号、“龙骧”号、“瑞鹤”号、“翔鹤”号、“大凤”号、“云龙”号、“天城”号、“葛城”号;
由别的军舰和民用轮船改装而成的有15艘:
“赤城”号、“加贺”号、“祥凤”、“瑞凤”号、“龙凤”号、“千代田”号、“千岁”、“信浓”号、“大鹰”号、“云鹰”号、“飞鹰”号、“神鹰”号、“海鹰”号、“隼鹰”号、“冲鹰”号。
日本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前,一共拥有10艘航空母舰:
“凤翔”号、“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龙骧”号、“瑞鹤”号、“翔鹤”号、“祥凤”、“瑞凤”号.
在战争中建造和改装了15艘:
“龙凤”号、“大凤”号、“千代田”号、“千岁”号、“云龙”号、“天城”号、“葛城”号、“信浓”号、“大鹰”号、“云鹰”号、“飞鹰”号、“神鹰”号、“海鹰”号、“隼鹰”号、“冲鹰”号.
除了“凤翔”号、“隼鹰”号、“天城”号、“龙凤”号和”葛城”号在战后解体外,其余的都在战争中被击沉。
Ⅲ 日本的航母在二战史有多少艘
日本曾经有25艘航母
日本是世界上较早研发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从1922年建造的“凤翔”号航母开始,日本便疯狂地建造航母和巨型战舰。到二战结束时,日本共建造了25艘航空母舰。
二战时期,日本航母一度横行海上,成为其野心高度膨胀的催化剂。在着名的中途岛海战中,美太平洋舰队仅有3个航母编队,而日本联合舰队却拥有7个航母编队。当时,如果不是日本海军在作战方向上判断失误,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就很难重创由山本五十六率领的舰队,二战太平洋战场的历史也可能重写。
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制定和平宪法,放弃进攻性武器,航空母舰自然也在禁止范围之内。但日本拥有建造航母的技术和工业基础,昔日称霸海洋的辉煌一直是其挥之不去的情结,日本政坛几度出现要求重新建造航母的声音。
打造航母三次落空
1954年日本海上自卫队成立初期就提出,新海军的规模中包括4艘8000吨级的航空母舰。1959年,自卫队又提出要在1962—1966年期间建造排水量为1.4万吨的直升机航空母舰。1984年,日本再次策划建造小型航母。但最后,这3次企图都因美国与日本反战人士的反对,被迫取消。
冷战结束后,日本政府吸取了过去的教训,不再直接提“授人以柄”的建造航母的说法,而是以发展大型运输舰、护卫舰的名义,走上了实质性拥有航母的道路。而美国为了实现对全球的控制,需要日本提供战略上的支持,因此对日本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舰船可随时改装成航母
今年3月,日本海上自卫队宣布,排水量达1.35万吨的“近江”号大型补给舰正式服役。这标志着日本已拥有5艘可称为“准航母”的大型舰船。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的资料显示,与“近江”号类似的同级补给舰还有“摩周”号。该级补给舰具有明显的航母倾向:具备搭载8架舰载机的能力;具有宽大的机库;可同时起降2架直升机,具备可同时供4架直升机作业的设备;机库和升降机的尺寸能够操作扫雷、运输直升机。从这些技术要求不难看出,这两艘舰艇如果再搭载上固定翼舰载机,那无疑就是一艘轻型航母了。
“大隅”级运输登陆舰1998年开始服役,也是日本可以改造为航母的大型舰只。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拥有三艘该级舰,分别是“大隅”号、“下北”号和“国东”号。该级舰采用全通甲板,除可搭载直升机外,还可以起降“海鹞”之类的垂直起降战斗机。“大隅”还可以加装滑橇式飞行甲板,并可把甲板下的空间改装成机库,必要时可加装舰载机的指挥控制导航等相关设备等等。如果需要,“大隅”级运输登陆舰随时可以改装成轻型航空母舰。
Ⅳ 二战中日本一共有多少航母
二战期间,日本有二十九艘航母。
二战前,日本已经建造、改建和确定建造、改造的航母及“航母预备舰”达20艘之多。
二战开始后,日本又建造了“云龙”、“天城”、“葛城”等航母,但发挥主要作用的,依然是二战前完成和确定建造、改造的那些航母。
据统计,在白本海军史上,共拥有航母29艘,其中10艘是真正以航母标准建成的,3艘是改建而成,12艘是改造而成,4艘在二战结束时还未完工。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与海军矛盾重重、难以协调,日本陆军也建造了“神州丸”等4艘属于陆军的航空母舰,还有一艘战争结束时仍未完工。
(4)日本航母历史多少扩展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就已自主研发并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空母舰及舰载战斗机,随后又不断建造了大中小型配套、攻击与护航兼顾等各类航母共二十九艘之多,组成了号称世界最强的帝国海军联合舰队。
这些航母主要采取三种方式建造。
1、专门研制开发建造的航母,如排水量达三万四千吨的“大风号”重装甲航母,“苍龙号”、“飞龙号”等中型攻击航母。
2、由原军舰进行改装,如作为第一艘重型攻击航母兼海军第一航空战队旗舰的“赤城号”以及主力航母之一的“加贺号”等均是由战列舰改建的。
3、为了应付战事扩大而将商船、客货轮加以改建,如一万七千吨的“冲鹰号”由大型油轮改建的,一万三千吨的“海鹰号”则由客货轮改装而成。
Ⅳ 日本二战时有几艘航母
从日本海军的第一艘航母“凤翔”号算起,至二战结束日本共建造了25艘航空母舰,其中专门设计建造的为10艘,改装的为15艘。
【舰队航空母舰】
赤城号、加贺号
苍龙级:苍龙号、飞龙号 | 翔鹤级:翔鹤号、瑞鹤号
飞鹰级:飞鹰号、隼鹰号 | 大凤号、信浓号
云龙级:云龙号、天城号、葛城号
【轻型航空母舰】
凤翔号、龙骧号、龙凤号
瑞凤级:瑞凤号、翔凤号
千岁级:千岁号、千代田
【护航航空母舰】
神鹰号、海鹰号
大鹰级:大鹰号、云鹰号、冲鹰号
水上飞机母舰有:
若宫号、能登吕号、日进号
瑞穗号、秋津洲号、神威号
此外还有
伊—400型潜水航空母舰 :伊400\401\402
航空战列舰:伊势号、日向号
另外,G6,第5021号舰级,G18。其中,G6是按照伦敦条约计划的,后来放弃;5021是大凤的改进,一共计划5艘,第5021号舰,第5022号舰,第5023号舰,第5024号舰,第5025号舰;G18是计划代替“云龙”的战时急造航母.
参考http://..com/question/280249039.html
Ⅵ 二战时期,日本的航母有多少艘
日本自1922年拥有第一艘航空母舰起到1945年战败为止,总共建造了25艘航空母舰。其中20艘在战时被击沉。到了太平洋战争末期,日本的生产能力已经跟不上损失的速度。在1944年1月,日本虽然拥有13艘航空母舰、可搭载496架舰截机,然而实际拥有的舰戴机数量却始终这不到这个数字。
日本海军在条约的限制下,采取了一些可迅速增加航空母舰数量的方法。其中所谓的“航母预备舰”就是在部分军舰的设计中,事先就考虑了未来可能改装成航空母舰的需求,以利于日后的改装工作。另外,日本军方还以投资方式参与商船的设计建造,战时大量征用这些商船,进行改装服役以增强其航母力量。
“凤翔”号:日本航空母舰的元老和试验舰
它是日本海军航空母舰中的元老。在该舰动工兴建之前,日本曾改装过一艘运输船“若宫丸”号,以进行水上飞机的搭载试验。而“凤翔”号在建造之初被归为“特务舰”,后来才自成一类,成为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1921年10月在浅野造船厂动工,1922年10月下水、12月完工。测试排水量9494吨,航速25节,有4门140毫米炮、2门80毫米高射炮,官兵550人。
该舰也算是日本航空母舰的试验舰。在原设计中,其前段起飞甲板向下倾斜5度,为的是利于飞机起飞加速,右舷的3根烟囱在飞机起飞时可由垂直转为水平;舰岛前方有专供水上飞机回收使用的起重机等。到1923年,“凤翔”号才一一改正了这些错误设计:前端飞行甲板改平,拆除舰岛,舰桥改在飞行甲板下面。
1944年,为了搭载新式战机,“凤翔”号的飞行甲板被加长到180.8米。由于改装后的飞行甲板长度超出舰长太多,使得航母的耐波性降低,无法在远洋活动。
“赤城”号:山本五六曾任舰长的名舰
“赤城”号原本是“天城”级战列巡洋舰中的一艘。“赤城”号于1920年12月在吴港海军造船厂动工建造,到了1921年,两艘“天城”级战列巡洋舰改建成航空母舰。1923在发生的关东大地震,震坏了放在船台上的“天城”号龙骨,最后只有“赤城”号以航空母舰的姿态面世。
“赤城”号在1923年11月重新开工,1925年4月下水,1927年3月完工。其三层甲板设计相当特殊:最上层为飞机降落甲板;第二层甲板上有舰桥及2门双联装203毫米口径主炮,故称为“炮塔甲板”;第三层为飞机起飞甲板,长56.7米,可搭载60架战机(16架战斗机、16架侦察机及28架攻击机)。测试排水量34364吨,航速31节。
1938年,“赤城”号进行了一次大改装,拆除原来的炮塔甲板和起飞甲板,将最上层甲板延长变成飞行甲板,舰载机数量增加到91架(96式战斗机16架、96式攻击机51架、96式俯冲轰炸机24架),运送飞机的升降机也由2座增加到3座,飞行甲板左舷增设舰岛。测试排水量增为41300吨,航速31.2节。
“赤城”号是日本海军的名舰之一。在1928~1929年,日本海军名将山本五十六曾担任该舰舰长,偷袭珍珠港时,该舰也作为机动部队的旗舰,其后,“赤城”号还参加了爪哇海大战和中途岛战役。在中途岛海战中,“赤城”号被美军俯冲轰炸机投下的2枚炸弹命中引起火灾,大火殃及弹药库,连锁爆炸迫使“赤城”号船员不得不弃船,最后日本用自己的“野分”号驱逐舰发射鱼雷将其击沉。
“加贺”号:关东大地震使它得以顶替上岗
属于“土佐”级的“加贺”号,真原始设计也是战列舰,同样也是“八八舰队”计划的产物。
“加贺”号于1920年在川崎神户造船厂动工,次年11月下水,1923年11月开始航母改造工程,1928年3月完工。其外观与“赤城”号类似,同样是三层式甲板,排水量33693吨,航速27.5节,可搭载60架飞机。
1934年,“加贺”号也进行了大改装,于一年后完工。主要是延长飞行甲板,使舰载机的数量增加达到90架(15架90式战斗机、45架89式攻击机及30架94式俯冲轰炸机),航速增大至28.3节,排水量增加到42541吨,续航力得到提高。
“加贺”号一直与“赤城”号搭配编为日本海军第1航空战队;偷袭珍珠港时战果颇丰,在进军南洋的过程中也出力颇多。在1942年6月的中途岛战役时,受到美军俯冲轰炸机的袭击被命中3枚炸弹而引起火灾,数小时后沉没。成军13年的第1航空战队至此全军覆没。
“龙骧”号:日本海军后续小型航空母舰的典范
在1924年的日本舰艇补充计划中,准备建造1艘27000吨和3艘10000吨的航空母舰。
“龙嚷”号最初计划的排水量为9800吨,使用“青叶”级重巡洋舰的舰体,航速30节,搭载约24架飞机。1924年11月,“龙骧”号在横滨三菱造船厂动工1931年4月下水后拖曳到横须贺进行艏装工作。此时军方要求舰载机数量增加到36架,厂方不得不更新设计,增加一层机库,以至于舷高度降低、耐波性变差。1933年5月完工时,测试排水量12732吨、66000马力、航速29节、续航力10000海里(14节),搭载飞机48架、官兵924人。
“苍龙”号:第一艘真正按航母标准建造的航母
“苍龙”号是日本第一艘真正按照航母标准设计建造的航母,在此之前的航母多半是由其他军舰改造而成的。“苍龙”号的建造过程也是一波三折。根据《华盛顿公约》的规定,当时日本还可建造总吨位21000吨的航空母舰,因而最初设计了2艘各10500吨的航空母舰。但海军方面却要求在10500吨的航母上安装5门203毫米炮、20门127毫米高射炮及100架飞机,这对万吨级航母而言简直是无理的要求。进入预算审核阶段后,这些要求有所减少,航母的自卫武器数量减少到5门155毫米炮、16门127毫米炮。
“苍龙”号于1934年11月在吴港海军造船厂动工,1935年12月下水,1937年2月完工,测试排水量18800吨、152000马力、航速34.5节、续航力7680海里(18节以下),可搭裁飞机72架、官兵1000人。
该舰服役后与“飞龙”号一同编入第2航空战队,搭载57架飞机(21架“零”式战斗机、18架97式攻击机、18架99式俯冲轰炸机),曾支援日军在中国大陆和南洋方向的侵略行动,并且是偷袭珍珠港的主角之一。1942年6月的中途岛战役是“苍龙”号战斗生涯的最后一幕。该舰在美国航母“约克城”号和“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的打击下沉入海底,舰上1103名官兵中只有385人生还。
“飞龙”号:鱼雷“自我了断”,水兵得以逃生
“飞龙”号是“苍龙”级的2号舰,于1936年7月在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动工,1937年11月下水,1939年7月完工。测试排水量20165吨、航速34.6节、续航力7670海里(18节以下),可搭载飞机72架、官兵1101人。
“飞龙”号服役后一直随“苍龙”号同进退。在中途岛战役期同,在“苍龙”号遭袭6小时后,美机再度光临“飞龙”号上空。该舰被4枚炸弹命中舰桥右侧前方的飞行甲板,前段升降机整个被炸飞到舰桥上井引发火灾。6月6日夜零时15分宣布弃船,包括山口闻多在内的416名官兵丧生。值得提的是,当日本驱逐舰“卷云”号奉命向“飞龙”号旋射2枚鱼雷离去后,被困在“飞龙”号舱底轮机室的70名日本水兵竟从鱼雷命中爆炸后的缺口处奇迹股地逃生,在海上漂泊15天后有34人被美舰营救。
“翔鹤”级:鼎盛时期的宠儿、偷袭珍珠港的干将
“翔鹤”级航空母舰包括“翔鹤”号和“瑞鹤”号。1936年,日本单方面退出伦敦裁军会议,从此海军的造舰工程便如脱缰野马一般全力扩张。“翔鹤”级航空母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翔鹤”号于1937年12月在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动工,1939年6月下水,1941年8月完工。而“瑞鹤”号则于1938年5月由川崎神户造船厂承造,1939年11月下水,1941年9月完工。测试排水量29800吨,可搭载飞机84架、官兵1660人。这两艘航母均属于第1航空舰队的第5航空战队,它们服役于日本海军的鼎盛时期,先后参加了偷袭珍珠港、东南亚和印度洋方向的作战。
“翔鹤”号在珊瑚海海战中因甲板中弹而无法起降飞机,回到吴港大修,第5航空战队因此避开了中途岛战役。等到第三次所罗门海战时,该级舰成为日本惟一的主力航母,但在1942年10月的南太平洋海战中,“翔鹤”号再度受损,回到横须贺大修。1944年6月的马里亚纳海战中,第5航空战队再度出击。19日,“翔鹤”号遭到美军潜艇“青花鱼”号发射的4条鱼雷的攻击,导致弹药库爆炸,1263名官兵与舰同沉。
马里亚纳海战中,“瑞鹤”号被一枚炸弹命中,随后回吴港进干船坞大修。1944年10月20日,“瑞鹤”号投入莱特湾大海战,担任日军北方部队的旗舰。25日,“瑞鹤”号遭到美军舰载机的猛烈攻击,被命中鱼雷和炸弹各7枚,在恩加诺角沉没,1700名官兵中只有970人获救。
“祥凤”级:名为潜艇支援母舰、实为航母预备舰
“祥凤”级航空母舰包括“祥凤”号和“瑞凤”号,前身分别是潜艇支援母舰“剑崎”号和“高崎”号,在设计之初已被列为“航母预备舰”。“高崎”号在1939年下水后立即进行航母的改造工作,于1940年2月完工,并更名为“瑞凤”号。“剑崎”号于1939年1月比“高崎”号早下水,但服役到1941年1月才进行改造工作,同年12月完工,更名为“祥凤”号。
改造后的“祥凤”号排水量达13100吨,航速28节,续航力7800海里(18节时),舰上可搭载6架“零”式战斗机、12架97式攻击机及10架99式俯冲轰炸机,合计28架。官兵788人。
“祥凤”号的第1次也是最后班出击是在珊瑚海海战中。在战斗期间,“祥凤”号遭到美机密集攻击而被命中了7条鱼雷和13枚炸弹,1942年5月7日沉没,是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损失的第一艘航母。“瑞凤”号则在1944年10月于恩加诺角遭到美机轰炸,命中2条鱼雷和2梅炸弹后沉没。
“龙凤”号:甲板上设置一根烟囱以掩人耳目
“龙凤”号的前身是潜艇支援母舰“大鲸”号,1933年8月在横须贺开工建造,1934年3月完工,排水量13048吨。它也被列为“航母预备舰”。
1941年底,“大鲸”号开始进行航空母舰的改造工作,1942年11月完工,更名为“龙凤”号。排水量15300吨,航速26.5节,续航力8000海里(18节时),官兵989人。“龙凤”号可搭载21架战斗机和9架攻击机。
“龙凤”号曾参加了马里亚纳海战,轻微受损后回到日本。其后为搭载新式战机而将飞行甲板延长了15米。1945年3月19日,“龙凤”号停泊在吴港时遭空袭而役失动力,后被充作浮动防空炮台使用,直到日本战败。战后,“龙凤”号被用于运送海外日本战俘和侨民回国,最后在1946年4月解体。
“大鹰”级:只能用于训练及飞机运输任务
“大鹰”级航空母舰包括“犬鹰”号、“云鹰”号和“冲鹰”号。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前,就有资助民间航运公司建造大型邮轮的计划,以备有朝一日征用这些邮轮改造为航空母舰。
1937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上述计划,凡是排水量在6000吨以上、航速在19节以上的客轮、邮轮、货轮,政府均会在建造之中予以“奖助金”。1940年,日本海军急速扩充时,三菱长崎厂的“春日丸”号邮轮即被日本军方征用,当时该船的建造工程已经完成约30%。1941年5月,该舰转移到佐世保海军造船厂改造,于同年9月完工编入第5航空战队,稍后改编入第4航空战队。测试排水量为20000吨、航速21.1节、续航力8500海里(18节时),飞行甲板长172米、宽23.5米,官兵747名。
完工后从未作为航空母舰使用,多半用于训练及飞机运输任务,只能算是飞机运输舰。“春日丸”号在1942年8月被更名为“大鹰”号,正式编入日本航空母舰行列之中。“春日丸”号的姊妹舰还有“八幡丸”号和“新田丸”号两艘。“八幡丸”号在偷袭珍珠港前夕被军方征用,1942年初开始改造,同年5月完工,更名为“云鹰”号。“新田丸”号的改造工作也于同年11月完工,更名为“冲鹰”号。
上述3舰的航速高正规航空母舰甚远,只能为运输船队警戒、护航或充当运输飞机平台,“大鹰”号于1944年8月18日在吕宋岛西北方水域被美军潜艇击沉。“云鹰”号于1944年9月11日在东沙岛以东水域被美军潜艇击沉。而“冲鹰”号则在1943年12月4日在日本八丈岛以东水域被美军潜艇击沉。
“隼鹰”级:整体性能不亚于正规航空母舰
“隼鹰”级航空母舰包括“隼鹰”号和“飞鹰”号,它们的服役背景与“大鹰”级类似。为应付1940年东京奥运会,日本邮政省决定建造2艘大型豪华田6轮。日本军方愿意提供60%的补助经费,但要求这2艘邮轮必须达到船长210米、宽25米以上的规格,而且航速要在24节以上,排水置在26600~27000吨之间,并且可在3个月之内改装为航空母舰。
第1艘下水的“僵原丸”号于1939年3月在三菱长崎厂开工,第2艘“出云丸”号则于同年11月30日在川崎神户造船厂动工。1940年‘0月,邮轮的建造工作尚未完成,即被决定改造成航空母舰并由军方收购。“隼鹰”级的改造工程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僵原丸”号在1942年5月初完工,7月中旬更名为“隼鹰”号;“出云丸”号则在同年7月底完工,命名为“飞鹰”号。测试排水量均为27500吨,水线长215.3米、宽126.7米,飞行甲板长210.3米、宽27.3米,航速25.5节,续航力12251海里(18节时),可搭载飞机53架、官兵1187名。
“隼鹰”号在1942年7月与“飞鹰”号同被编入第3舰队第2航空战队。在中途岛战役结束一个月后,由于日本海军舰载航空兵严重不足,它们由二线预备部队调整到第一线作战;10月份参加了所罗门群岛海战和瓜达尔卡纳尔海战,攻击了美军“企业”号和“大黄蜂”号航空母舰。美军进攻塞班岛时,它们也有出击的记录。
1944年6月20日,在马里亚纳海战中,“飞鹰”号在舰载机倾巢而出后,被美军舰载机趁虚而人命中1条鱼雷,鱼雷爆炸后破坏了航空燃料库,挥发后的油气弥漫在舰艇内部。2个小时后油气被引爆,随后产生了场无法控制的大火,强烈的爆炸使舰上官兵误认为该舰又被一条鱼雷击中。“飞鹰”号在爆炸后不久便倾覆沉没。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海战中,有3艘日本航空母舰都是被鱼雷攻击后因油气引爆而沉没的。
在同一天里,“隼鹰”号也被2枚炸弹命中,坦损伤不重。1944年12月9日,“隼鹰”号被美军潜艇发射的鱼雷命中而严重受损。但由于中雷时弹药库和燃料库都是空的,因此幸运地没有步姊妹舰的后尘而发生爆炸。修理完后的“隼鹰”号一直停泊在佐世保港,战后于1946年8月解体。
“神鹰”号:由德国商船改装的飞机运输舰
“神前身是一艘德国商船“沙恩霍斯特”号。该船于1935年在德国不莱梅建造,属于德国洛德航运公司远东航线的定期邮轮,排水量18184吨。因为大西洋的制海权掌握在英国手里而无法回国,只好滞留在神户。
1942年被日本军方收购,同年9月进行航空母舰改装。由于该船的原厂材料难以获得,所以改装工作进展缓慢,一直到1944年春季才在吴港海军造船厂完成。测试排水量20900吨,水线长189.36米、宽25.6米,航速24节,26000马力,续航力8000海里(18节时),飞行甲板长180米、宽245米,官兵834人。
它于1944年7月编入第1海上护卫队,担任船队的护航任务。1944年11月17日,在一次从日本到新加坡的护航任务中,在黄海济州岛以西水域被美军潜艇击沉,结束了短短5个半月的航母生涯。
“海鹰”号:从客轮、袖珍航母到训练靶船
“海鹰”号的前身是属于日本大阪航运公司的“阿根廷丸”号客轮。1939年5月在三菱长崎厂完工,也是日本大型商船“奖助金”支持下的产物。原先排水量12577吨,16600马力航速21.48节,可搭载旅客901人。中途岛战役后,1942年12月由三萎长崎厂进行改装,次年11月完工,更名为“海鹰”号。“海鹰”号排水量16700吨,水线长159.59米、宽219米,飞行甲板长160米、宽23米,是“鹰”字号航空母舰中最袖珍的一款。由于换装了“阳炎”级驱逐舰的52000马力主机,航速增大到23节,续航力7000海里(18节时),可载官兵587人。该船航速太慢,只从事船队护航、运送飞机等后勤任务,未投入到线作战。
1845年3月19日,“海鹰”号在吴军港外海遭美军空袭受损,被拖回濑户内海的别府湾作为训练用的靶船。同年7月24日在别户府湾遭英国海军航空兵攻击后,搁浅直至战争结束,1946年9月解体。
“大凤”号:油气“闷炸”使之魂归大海
这是日本海军最后一艘大型的正宗航空母舰。当时日本海军急需扩充航母力量,以对抗太平洋上的美国海军力量。日本海军认为,美国已拥有5艘大型航母并还将建造2艘,日本则只有6艘一线航空母舰(“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翔鹤”、“瑞鹤”),所以要再建造一艘“大凤”号与之抗衡。该舰由川崎重工承造,于1939年预算通过后即着手设计,1941年完工。
该舰在设计中吸收了从实战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强调加强防护装甲,由于装甲的重量增加而只好减少飞机的搭载数量,原设计的排水量是33900吨,但为了增加消防设备和高射机枪座而增加到34200吨。
舰载机合计61架,包括19架“烈风”式战斗机、6架“彩云”式侦察机、36架“流星”式攻击机。由于机库已经满载,有13架必须露天停放在飞行甲板上。该舰航速为33.3节,160000马力,续航力10000海里(18节时),测试排水最34200吨,水线长253米、宽27.5米,飞行甲板长257.5米、宽30米,官兵1751人。
“大凤”号于1943年4月下水,1944年3月完工,配属在第1机动舰队第‘航空战队。与“翔鹤”号、“瑞鹤”号三足鼎立。第1机动舰队共有航母9艘、飞机450架。当时“大凤”号上搭裁有27架“零”式战斗机、18架“天山”攻击机、27架“彗星”及99式俯冲轰炸机、3架侦察机,合计75架。
1944年6月,“大凤”号第一次出击,19日出现在马里亚纳海战中,发出第一波飞机后即被美军潜艇发射的鱼雷命中舰岛下方,电力系统产生的火花瞬间引燃了油气,爆炸的冲击波无法炸穿两幢和飞行甲板的装甲,而是在舰内部造成“闷炸”。惊人的爆炸摧毁了舰内所有较薄弱的结构,但“大凤”号仍在海面上漂浮了1个多小时才沉没。该舰由于“闷炸”而使人员伤亡惨重,阵亡官兵在1000人以上。
“信浓”号:首次出航不到20小时就被击沉
该舰原本是“大和”级超级战列舰的第3艘,1940年5月动工:但在横须贺造船厂施工过程中,因中途岛战役航母损失惨重而半路改建成航空母舰。1944年11月9日完工。
“信浓”号本身搭载的飞机并不准备用于担任攻击任务,而只是用于自身的护卫,所以飞机搭载数量并不多。虽然测试排水量达到68059吨,飞行甲板长256米、宽40米(是二战期间飞行甲板最宽的航母),却只计划搭载38架“烈风”式战斗机、18架“流星”式攻击机、9架“彩云”式侦察机。合计65架;而后又改为20架战斗机、27架俯冲轰炸机,合计47架。
“信浓”号水线长256米、宽36.3米。航速27节,150000马力,续航力10000海里(18节时),官兵2400人。造船厂日夜赶工并简化建造流程,终于在1944年11月19日勉强交船。11月28日,“信浓”号起航,在濑户内海进行它的处女航行,随船官兵和造船厂工人总计1900人。不料在28日夜21时左右,“信浓”号被美军潜艇“射水鱼”号发现,29日凌晨遭攻击并被4条鱼雷命中。虽然在设计上“信浓”号可以承受20条以上鱼雷的攻击,但由于抽水泵尚未安装,水密隔舱的工程也未完成,加上舰上人员未经训练,“信浓”号在中雷2个半小时后,因锅炉进水而导致全舰动力尽失,5个小时后倾覆沉没。
“信浓”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吨位最大的航空母舰,日本人花了4年半时间来建造它,可在第一班出航不到20个小时内即被击沉。
“千岁”级:曾是袖珍潜艇和水上飞机的母舰
该级舰包括“千岁”号和“干代田”号,前者是水上飞机母舰。最初设计是作为一种排水量仅46吨的袖珍特攻潜艇的母舰,在平时充当水上飞机母舰和高速油弹补给船,并可作为航母预备舰。
“千岁”号于1934年11月在吴港海军造船厂开工,1996年11月下水,1938年7月完工。而“千代田”号则于1936年12月动工,1937年11月下水,1938年12月完工。在水上飞机母舰时代,两舰曾活跃在中国大陆沿海。中途岛战役后,决定“千岁”号和“千代田”号迅速改装成航空母舰,分别在1942年11月和1943年2月进入佐世保和横须贺造船厂开始改装。
“千岁”号于1943年8月完工,“千代田”号则于同年12月完工。测试排水量为13600吨,飞行甲板长180米、宽23米,其余性能大体照旧,可搭载战斗机21架、攻击机9架,合计30架。但因机库空间不足,有7架战斗机必须露天停放在飞行甲板上。
“千岁”号完工后被编入第3舰队第50航空战队,从事输送飞机和船队护航任务,而“千代田”号则编入第12航空舰队第51航空战队。1944年2月,两舰同日被改编入第3舰队第3航空战队,6月份参加马里亚纳海战
‘千岁”号在恩加诺角被美军俯冲轰炸机投弹命中,在10月25日上午沉没;“千代田”号则在当天下午遭到美军巡洋舰的炮击而中弹沉没。
云龙”级:日本最后一批中型正规航空母舰
“云龙”级航空母舰包括“云龙”号、“天城”号、“葛城”号、“笠置”号、“阿苏”号和“生驹”号,是日本海军继“大凤”号之后在1942年着手设计的最后一批中型正规航空母舰。“云龙”号便于2个月后(1942年8月)在横须贺开工,1943年9月下水,1944年8月完工。测试排水量20450吨,水线长223米、宽22米,152000马力,航速34节,续航力8000海里(18节时),飞行甲板长216.9米、宽27米。计划搭载战斗机20架、侦察机6架、俯冲轰炸机27架,合计53架,官兵1556人。
“云龙”号完工后恰逢马里亚纳海战结束不久,日本航母的舰载机损失殆尽。虽然它与“天城”号同被编入第1航空战队,但根本没有配属可供战斗的飞机,只能从事训练任务。到1944年12月18日从吴港出发,运送“樱花”特攻队及陆军部队到马尼拉。19日在东海航行时被美军潜艇发现并遭到攻击,由于命中“云龙”号的2条鱼雷引爆了该舰的前弹药库和航空燃料库,在阵剧烈的爆炸声中,“云龙”号很快沉入海底,舰上官兵1240人悉数毙命。
至于“云龙”级的其他姊妹舰则是在“云龙”号之后追加建造的。开始计划建造6艘,实际动工的只有5艘,最后1艘“鞍马”号还在图纸作业阶段时战争就结束了。实际动工的5艘中,完工的只有“天城”号和“葛城”号。“天城”号于1944年8月在三菱长崎厂完工,编入第1航空战队。1945年3月19日停泊在吴港时遭到空袭被命中1枚炸弹,在7月24日的空袭中再度被命中3枚炸弹而倾疆于军港中,1946年12月解体。
“葛城”号则于1942年12月在吴港海军造船厂动工,1944年完工后编入第1航空战队。它是日本在投降后仍维持可操作状态的最大吨位战舰,此后直从事运送海外日本战俘回国的任务,1946年2月解体。
“笠置”号于1943年4月在三菱长崎厂动工,1944年10月下水。1945年4月因战局恶化而终止建造,战争结束时工程完成84%,1946年9月解体。
至于“阿苏”号,则载1943年6月在吴港海军造船厂动工,1944年11月下水后即告停工,工程进度完成约60%。1945年7月日本准备所谓“本土决战”前夕被该做“樱花”特攻机的靶舰而损毁搁浅,1946年12月解体。
“生驹”号则于1943年7月在川崎神户造船厂开工,1944年11月下水后也告半途而废,进度仅完成60%,1946年6月解体。
“伊吹”号:胎死腹中的前重型巡洋舰
“伊吹”号原本是1941年日本海军追加建造的“铃谷”级重型巡洋舰,于1942年4月在吴港海军造船厂动工。1943年5月该舰下水后即未再施工而停泊在吴港内。
一直到日本出现新式舰载机后,“伊吹”号才被用于改造成航空母舰。1943年11月,“伊吹”号在佐世保开始进行航空母舰的改造工程。预定的排水量为14800吨,水线长198.35米、宽21.2米,72000马力,航速预计达到29节,续航力6300海里(18节时),飞行甲板长205米、宽23米,官兵预计为1015人。
1945年3月,“伊吹”号的工程完成80%时,因战局恶化而停止建造,战后在1946年10月解体。
Ⅶ 日本航母有多少艘
截止到2020年1月,日本服役的航母有四艘。日本在1922年建造的“凤翔”号航母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艘标准的航空母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曾建造了11艘舰队航母和若干轻型航母,一度横行海上,成为其野心高度膨胀的催化剂。
日本自从明治维新后大量吸收了西方的文化,在军国主义兴起后,更是醉心在坚船利炮上面。和各列强海军一样,最初的时候日本海军内部也曾有过航空母舰与战列舰孰轻孰重的激烈争议,但仍从1911年就开始了航空母舰的开发工作。1952年起日本推行直升机航母,2017年时日本已经服役了4艘直升机航母。
(7)日本航母历史多少扩展阅读
航母主要分类:航空母舰按舰载机分类,可分为专用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专用航空母舰可分为攻击型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或直升机母舰)、训练航空母舰以及护航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于二战后已全部退役。
攻击型航空母舰主要载有战斗机和攻击机。航空母舰按排水量大小可分为大型母舰(排水量6万吨以上),中型航母(排水量3-6万吨)和小型航母(排水量3万吨以下);按动力装置可分为核动力航空母舰和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Ⅷ 二战时期,日本联合舰队有多少艘航母
日本航母兴衰史:二战曾有29艘航母 冠绝全球
二战期间,日本有二十九艘航母,冠绝全球,但因密码被侦破而落败。
历史并不如烟。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就已自主研发并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空母舰及舰载战斗机,随后又不断建造了大中小型配套、攻击与护航兼顾等各类航母共二十九艘之多,组成了号称世界最强的帝国海军联合舰队。
这些航母主要采取三种方式建造,其一是专门研制开发建造的航母,如排水量达三万四千吨的“大风号”重装甲航母,“苍龙号”、“飞龙号”等中型攻击航母。其次是由原军舰进行改装,如作为第一艘重型攻击航母兼海军第一航空战队旗舰的“赤城号”以及主力航母之一的“加贺号”等均是由战列舰改建的。第三种是为了应付战事扩大而将商船、客货轮加以改建,如一万七千吨的“冲鹰号”由大型油轮改建的,一万三千吨的“海鹰号”则由客货轮改装而成。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本海军就是以“赤城号”、“加贺号”等六艘航母为主力,舰载三百六十多架战斗机实施了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并引爆了太平洋战争。
耐人寻味的是,日本帝国海军凭借强大的航母舰队率先对美开战获胜,结果又以一艘艘主力航母被美军摧毁而战败。其中,从一九四二年开始美日两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相继展开的四次大规模航母决战,既葬送了日本海军不可一世的航母之霸,也阻断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扩张之路。二战的历史轨迹因日美航母决战而发生了根本性转折。
而美国海军之所以能克敌制胜,不断摧毁强大的日本航母主力,其秘密就在于美军获取了日军舰队的通讯密码。这是美英盟军在一九四二年一月击沉了一艘日军潜艇后获取的。此后,美军利用这本小小的密码。破译了大量日本海军电报,从而掌握日美航母海战的主动权。
一九四二年初,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后气焰更为嚣张,企图进一步夺取西南太平洋诸岛,为攻占澳大利亚做准备。当年四月,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从破译日军电报中得知,日军三艘航母分成两支舰队正在向珊瑚海海域挺进,于是决定让弗莱彻海军少将率领“列克星敦号”和“约克城号”两艘航母为首的特混舰队迎战,狠挫日本海军的狂妄气焰,日本首次航母战由此拉开序幕。
五月七日,日军先后从“翔鹤号”、“瑞鹤号”航母上起飞了七十八架战机,炸沉了美军一艘驱逐舰和油船。其后,美军两艘航母出动了九十三架战机,集中火力炸沉了日军一艘小型航母“祥凤号”。次日,双方航母再次出动战机相互攻击,结果美军的“列克星敦号”被日军击沉,而日军的“翔鹤号”遭美军重创,险些沉没。这也是二战爆发后日本海军在日美航母战中第一次遭重挫。
珊瑚海战役后,日本联合舰队统帅山本五十六意识到美国航母的威胁,为了摧毁美军航母主力,试图在中途岛设置一个圈套,诱美军来钻。为此,山本动用了八艘航母及其它五艘搭载水上飞机的战舰试图打击美军航母。
由于日军密码被破译,美军对山本在中途岛的战略部署了如指掌。于是美军将计就计,集中了三艘主力航母等十艘战舰,采取从侧翼伏击日本航母主力舰队。六月三日,日军分舰队袭击阿留申群岛,揭开了中途岛战役。第二天,南云忠一中将指挥的日本舰队进入中途岛海域,因他没有发现美国舰队,便向中途岛的美军机场发起攻击。
不久,他接到发现美军航母舰队的报告,慌忙应战,可为时已晚。此时,美军轰炸机腾空而起,俯冲式直扑日本航母。结果,四万一千吨的“赤城”、三万八千吨的“加贺”以及“苍龙”、“飞龙”这四艘日军主力航母全部被炸沉,葬身海底。美军在此航母决战中仅损失了“约克城”一艘航母。中途岛战役因此也成为了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一九四四年六月,美军在十五艘航母和十四艘护航舰的掩护下登陆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日军企图拼死一搏,集中了九艘航母分三路截击美军。六月十九日清晨,一场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航母大决战拉开了帷幕。双方的数百架战机在广阔的海空之上展开了一场惨烈的空战。
由于经过两年多的消耗战,日军有经验的飞行员已经损失殆尽,加上飞机性能严重落后,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呈现了一边倒的局面。结果,日方有三艘航母被击沉,三艘被重创,而美军仅有两艘航母受轻伤。更致命的是,日军在这场战斗中损失了四百零四架舰载机,这占其舰载机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二。至此,日本航母舰队实际上已经彻底失去了进攻能力。
莱特湾海战则是日美第四场航母大战,它最终导致了日本航母舰队全军覆没。一九四四年十月,美军决定发起菲律宾群岛战役。二十日,美军在莱特湾登陆,日方为挽回败局,赌上了海军的全部家当,派出两支舰队夹击美军
Ⅸ 二战日本有多少航母。
二战期间日本有25艘航母。分别是:“凤翔”号、“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龙骧”号、“瑞鹤”号、“翔鹤”号、“祥凤”、“瑞凤”号、“龙凤”号、“大凤”号、“千代田”号、“千岁”号、“云龙”号、“天城”号、“葛城”号、“信浓”号、“大鹰”号、“云鹰”号、“飞鹰”号、“神鹰”号、“海鹰”号、“隼鹰”号、“冲鹰”号。
其中日本自行设计建造了10艘:“凤翔”号、“苍龙”号、“飞龙”号、“龙骧”号、“瑞鹤”号、“翔鹤”号、“大凤”号、“云龙”号、“天城”号、“葛城”号;
由别的军舰和民用船只改装而成的有15艘:“赤城”号、“加贺”号、“祥凤”、“瑞凤”号、“龙凤”号、“千代田”号、“千岁”、“信浓”号、“大鹰”号、“云鹰”号、“飞鹰”号、“神鹰”号、“海鹰”号、“隼鹰”号、“冲鹰”号。
日本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前一共拥有10艘航空母舰,分别是:“凤翔”号、“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龙骧”号、“瑞鹤”号、“翔鹤”号、“祥凤”、“瑞凤”号。
在战争中建造和改装了15艘,分别是:“龙凤”号、“大凤”号、“千代田”号、“千岁”号、“云龙”号、“天城”号、“葛城”号、“信浓”号、“大鹰”号、“云鹰”号、“飞鹰”号、“神鹰”号、“海鹰”号、“隼鹰”号、“冲鹰”号。
除了“凤翔”号、“隼鹰”号、“天城”号、“龙凤”号和“葛城”号五艘航母在战后解体外,其余的均在战争中击沉。
凤翔级-“凤翔”号
赤城级-“赤城”号(战列巡洋舰改装而来)、“加贺”号(长门级战列舰3号舰改装而来)
苍龙级-“苍龙”号、“飞龙”号
龙骧级-“龙骧”号
瑞鹤级-“瑞鹤”号、“翔鹤”号
祥凤级(潜艇母舰改装而来)-“祥凤”、“瑞凤”号、“龙凤”号
大凤级-“大凤”号
千代田级(水上飞机母舰改装而来)-“千代田”号、“千岁”号
云龙级-“云龙”号、“天城”号、“葛城”号
信浓级(大和级战列舰3号舰改装而来)-“信浓”号
大鹰级(高速油轮改装而来)-“大鹰”号、“云鹰”号
飞鹰级(高速油轮改装而来)-“飞鹰”号、“隼鹰”号
神鹰级(高速油轮改装而来)-“神鹰”号、“海鹰”号
冲鹰级(高速油轮改装而来)-“冲鹰”号
Ⅹ 二战时日本共有多少艘航母
二战期间日本有25艘航母。分别为“凤翔”号、“赤城”号、“加贺”号、
“苍龙”号、“飞龙”号、“龙骧”号、“瑞鹤”号、“翔鹤”号、“祥凤”、
“瑞凤”号、“龙凤”号、“大凤”号、“千代田”号、“千岁”号、
“云龙”号、“天城”号、“葛城”号、“信浓”号、“大鹰”号、“云鹰”号、
“飞鹰”号、“神鹰”号、“海鹰”号、“隼鹰”号、“冲鹰”号
(10)日本航母历史多少扩展阅读:
二战航母参战序列
偷袭珍珠港: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翔鹤号、瑞鹤号;
印度洋空袭:龙骧号、赤城号、苍龙号、飞龙号、翔鹤号、瑞鹤号;
珊瑚海海战:祥凤号、翔鹤号、瑞鹤号;
中途岛海战: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
东所罗门海战:翔鹤号、瑞鹤号、龙骧号;
圣克鲁斯海战:翔鹤号、瑞鹤号、瑞凤号、飞鹰号、隼鹰号;
马里亚纳海战:大凤号、翔鹤号、瑞鹤号,飞鹰 号、隼鹰号、龙凤号,瑞凤号、千岁号、千代田号;
莱特湾海战:瑞鹤号、瑞凤号、千岁号、千代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