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中的有效活动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中的有效活动

发布时间:2022-11-20 07:26:23

㈠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情感,让孩子感到学习历史是一种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使学习成为一种需要是学习的根本动机,让学生喜欢上这一门课程,感到学来有趣,学来有用,学有所得,学习的动机才会加强。
在教学中,教师要准备一些历史小故事,用丰富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学生引入历史学习的天地。例如:在上《鸦片战争》一课时,讲述清朝官员用马桶对付英国洋炮的历史故事,初听这个故事,学生会感到好笑,教师在学生发笑之后,提问学生:马桶抵抗得了洋枪洋炮吗?中国官员为什么会犯如此愚蠢的错误?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结论:长期的闭关锁国,盲目尊大,导致官员如此迂腐。鸦片战争的结果,给今天的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通过这样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这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一步。
二、开展竞赛,让孩子感到学习历史是一种竞争
在对历史知识的复习中,传统的复习方法就是让学生通过反复,达到记忆的目的。学生在重复的过程中,常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
因此在期中期末复习时,可以准备一些典型练习题,把全班学生分为男生女生两大组或几个组,进行各组之间的历史知识大比拼。为了回答一个问题,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去翻阅课本、小组讨论交流热烈,这种模式既可增加课堂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对初中学生特别适用。当然,必要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也是要准备好的。
三、创设情境,让孩子感到学习历史是一种体验
活动化的教学首先要求设置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然后开展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的教学活动,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比如在《三国鼎立》这一课时,学生在探究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时,总有点全面。学生一般会认为火烧赤壁是战争成与败的关键,而忽略对主观原因的分析。
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可以安排一次角色扮演活动,挑选三名学生,分别扮演曹操、周瑜、诸葛亮,表演赤壁之战前的一个片断。这个角色扮演活动效果很好。因为历史角色的台词把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融于人物对话和身体语言之中。学生们也喜欢参与这种类似于穿越的活动,同时也有展示机会,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把曹操的自负、轻敌,也把孙、刘的联合、同舟共济积极应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四、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教师的满堂贯和一言堂。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鼓励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是一个好的方法。还以《三国鼎立》这一课为例,教材中涉及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战争胜负的原因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历史事件的原因,可以采取合作学习探究的方式,时接下来,把学生分为若干组,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原因,集思广义,形成较全面的答案。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回答会有条理性、会较全面,由于是自已动手的成果,对知识点的掌握会很牢固。这种合作活动形成模式后,他们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动力。
五、善加肯定,让孩子在学习历史中获得成就感觉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进行激励性评价。这种激励往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水平,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做出针对性的评价。例如在每节课的复习环节,将一些简单内容设计成问题提问那些基础差的学生,这些问题他们肯定能顺利回答出来,这时教师及时表扬,让其他同学用热烈的掌声为他们喝彩,让以前听惯批评的他们觉得自己也有很多值得表扬的优点,他们感觉自己也能抬起头,挺起胸,充满了自信,慢慢消除厌学情绪,同时也就喜欢历史这门功课。对于优秀学生,教师在表扬的同时可以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来提问他们,让听惯表扬的他们正视自己,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不足,自己还需要努力。这种因人而异的激励方式可以让每一位同学正确地给自己定位,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向这个目标努力奋斗。

㈡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课程标准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提出问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内容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而这一切的实现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因此教师的行为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培养学生兴趣,掌握学习方法
兴趣的培养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前提。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历史学科感兴趣,就会自主的去学习历史,自然而然就能更好的学到更多知识,学得好又反过来激发学生兴趣,形成良性循环。可见,兴趣是一种神奇的内驱力。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有着丰富的好奇心,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可以通过表演朗诵等形式。像电视播的有关的历史讲座,例如“百家讲坛”很多人都爱听,这是因为讲座讲得生动、睿智、幽默,并且结合了个人的理解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与反思。教师导入新课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力求新奇,紧贴主题。教师要上好历史课,就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历史课堂。因此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口才、专业的素养,还要为学生与历史搭建沟通的桥梁。
历史学科除了具有生动、趣味的特点外,还具有容量大、难以记忆的特点。因此,要学好、学透历史,就要掌握学习历史学科的科学方法。初中生这个群体还不能自主地掌握和形成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归纳和比较是学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初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运用。比如,对于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内因、外因,主要原因、重要原因等;对一些具有关联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中外历史上的改革等,通过比较加强认识和理解。此外,还有分析法和总结法也是学习历史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初中生只有真正学会了这些方法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顺利地完成初中学业,为今后高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更能让他们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增长智慧、陶冶情操。
二、不断探索,努力构建适应新课程的历史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不仅仅是一种静止的、稳定的教学“结构”或“程序”,更是包含着理论基础、教学目标和运作、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学对象、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若干要素,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同时又呈现着动态开放特征的系统。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历史课堂具有了一些新的特征:如凸现学习主体的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与活动构建还有合作探究与个性发展。基于以上要求,我认为应该构建以下的历史教学模式:
1.多种教学方法相互结合模式,可以将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图示法和读书指导法等的一系列教学方法相互结合,相互穿插。师生从提供背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几个方面来组织实施教学,使得学生在课堂中能自主学习,收获知识。
2.情境体验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将情境与体验结合起来,突出强调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发展的良好土壤和环境,置学生于丰富复杂的教学情境中,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热情,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使学生跨越时空、地域的鸿沟,从内心自然接受和形成历史感官。
三、合理及时做好课堂检测,提高学习的效率
课堂练习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及时巩固和检测学生本节学习收获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教师要合理及时地做好课堂检测,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合理的做好课堂检测,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是利用多媒体检测基础知识。针对学生较容易出错的地方,用幻灯片以选择或填空的形式列出,让学生练习。
2.课堂练习要从既定的教学目标出发,为巩固所学的教学内容服务。
3.课堂练习要有层次、有梯度,练习内容从易到难,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4.注意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历史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必要时问题的设置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这样,学习历史的同时也复习了其他学科知识,课堂效果会更好。
四、有效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能力
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教学重中之重的任务,而能力的培养是基于一定的知识水平上,因而必须加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并寻找正确的切入点。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外历史等历史知识不仅量多繁杂,各种历史知识互相联系,互相影响,要学好须掌握方法。其中,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把要求记住的时间,地点,人物,事迹等通过熟读教材,归纳整理出来制成表格,这样做使知识得到消化,使之简化与系统化,更方便于记忆,分析,总结。如学习中国近代史,把近代化各个阶段的人物事件影响等制成表格进行分析,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其中的规律而不至于思路混乱。除了表格归纳法、还有整体归纳法、史论结合归纳法、知古鉴今归纳法,可以运用这些归纳法,掌握好历史知识结构。此外,运用历史地图进行教学也是一种重要方法。古人云:“左图右史”,说明地图,地理是很重要的。具体地运用地图来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生学习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并规范答题,达到知识与能力共同发展。
以上的这些方法是本人的个人见解,当然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还有很多。但需要谨记的是:无论是何种方法,我们都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教学,只有这样历史课堂才真正具有有效性,才真正具有教育意义。

㈢ 如何提高历史课的课堂效率

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把这门艺术演绎好,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效率。我认为课前的深入研究教材、认真备课,了解学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而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决于教育者的理念和教学艺术,通过两年来的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以及不断学习,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现在就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尊重理解学生,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着名教育家爱默生曾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我想这种尊重是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个性的“完全平等的人”,而不是把学生当成被教育的对象。因此教师首先要尊重、理解、关爱学生,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得到学生的认可,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有效进行,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提高自身素质,把握好教学重难点内容
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深入研究教材,整合教材。如在学习《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这一课时,在深入研究课标和教参的基础,我就把教材整合成四部分:1、回顾历史——港澳问题的由来;2、伟大构想——“一国两制”的提出;3、成功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4、展望台湾——富春山居图。这样,学生既清晰明白的知道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又能联系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为下节课台湾问题的学习,做了铺垫。毕竟一堂课的时间有限,需要选定重点的内容,组织重点的活动,而重点活动是应该围绕着重点内容来设计的。而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所以,在教学环节设计中,把重点放在对这两个问题的分析上。通过对教材的重新整合和对重难点问题的教学活动设计,既方便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又能使学生重点掌握本课主要知识点,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兴趣,倡导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正如着名教育家布鲁纳所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如在学习《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一课时,我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粮票、布票,让学生知道这是以前人们买粮食、买布需要的东西,对比现在他们的生活,引起学生的思考,为什么粮票这些票类已经推出历史的舞台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历史课堂中,播放历史视频,由学生表演历史情景剧等方式,都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课堂小结和反馈
有人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我想我们教学也一样吧!不是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教会他们如何学习,所以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

㈣ 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什么样的历史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我从教以来一直在努力思考,实践和探索的两个问题。目前新课程已经在我省实施,越来越多的老师不约而同地产生这样一个困惑:“现在历史该怎么教,怎么教才能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植学生热心求知心向
兴趣是学习的原因、动力,又是学习的结果。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成功教学不可缺少的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明确教学目标,科学实施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细化,具体化,既有指导教学的实践的导向功能,又是教学评价的客观依据。历史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能否体现新课程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的成败。只有充分正确认识有效教学的教学目标定位,当教学目标发生深刻、实质的变化,才能在充满确定和不确定性的课堂教学中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满足不同学生的的个性需要,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创设有效学习历史的条件
所谓有效学习是学会学习,发现学习,是知识的构建。构建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自身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离开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就不可能发生,新知识便是孤立的,无法被理解了,并迅速被遗忘。所以新知识的教学必须深入到学生原有的知识或经验中去,当然原有知识或经验贮存于学生的长时记忆中,不会自动与新知识相连,需要一个激发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情境或条件,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如老师、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个人的经验世界相对照,对学习材料给出合理的“假设”或“解释”,从而构建出客观对象的个人意义。
一堂历史课要重视师生互动,在教学中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达到“学会历史”。历史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要有新颖益智的导入,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教学过程中要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和启迪思维的问题设计,创新性的练习题设计,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有精彩的课堂小结。这些都是一堂好课所具备的,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历史教师在学法指导上,应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如预习、听讲、复习、作业等方面的习惯;二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切实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学好历史。
此外,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直观、形象,使学生用较短的时间获得清晰准确的认识,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缩短了教学时间,如在历史教学中合理利用历史图片,历史视频等媒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密度,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㈤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实效性

一、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历史课,如果有个好的开头,成功地导入教学,就能先声夺人,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讲《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时,首先提出设问:(1)为什么说明清时代的封建专制统治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2)锦衣卫、东厂为什么会使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机构?(3)怎么会形成“文字狱?为什么因为一个字或一句话就会遭来杀头之罪?这样,使学生感到新奇、被吸引,从而激起求知欲,由此导入新课。
二、创设最佳课堂教学情境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1、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历史情境是情感教育实施过程中一个常用的有效方法,它能使学生如临其境,感染学生情绪,唤起情意结,使学生带着充沛的感情投入学习,获得深刻体验。
在讲解“西安事变”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可创设了一个历史情境: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蒋介石被捕,当时许多人主张杀了蒋介石而我们党力主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为什么?要求学生设身处地思考,如果你处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将采取何种意见,为什么。学生当即兴致勃勃地看书、议论,纷纷发表意见。有同学主张应该放蒋介石,有同学主张应该杀蒋介石,并都说了理由。最终在浓厚的情境气氛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到对当时形势和任务的分析,得出和平解决的正确、必要性结论,认识到党的英明伟大。
2、穿插影音情境
历史歌曲带有时代特征,它能将你带回那个时代,感染情绪,引起情感的共鸣。
在讲解“九一八”事变时,可先播放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遍野的大豆和高粱……九一八,在那一个悲惨的时刻,我离开了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九一八……”在悲凉的歌声中,学生的胸中升起一股对入侵者愤恨的怒火,对祖国母亲无比的热爱;在悲凉的歌声中,学生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3、营造角色情境
教师是一堂课的导演。这堂课的好坏,与导演的技巧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历史材料,通过精心策划,使之成为小品,使整个教学由学生和教师通过表演进行,将一些抽象的知识,深奥的道理以具体的形象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例如在学习《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这节内容时,即可采用角色扮演形式,由学生分别扮演孔子、孟子、老子、墨子、韩非子、孙武和孙膑7个历史人物,围绕“在社会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如何治理国家”这个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这种教学形式诱发了学生的自我表现,使学生在处于兴趣浓厚的兴奋状态中学习,不仅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培养了历史意识。
4、渲染语言文字情境
诗词是一块色彩斑斓的天地,是语言艺术中最优美、感情色彩最丰富、最吸引人的一种体裁。千百年来,诗词都以其特有的魅力和生动的语言闪耀于文坛。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诗词来渲染情境,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说起精忠报国的爱国英雄岳飞时,则可引用他的词——《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阕。
一曲《满江红》表达了作者迫切报仇雪耻,收复河山的壮志。词中充满豪情壮语,对当时及千百年后的爱国者都起着鼓舞作用。在“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回肠荡气中,学生自然而然对这位爱国英雄充满了崇敬之情,并迫切想了解英雄的爱国事迹。
三、重视学生反馈意见并及时进行教学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手段
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但在现实中,每个班级都有少部分同学由于原来的知识基础比较差,学习自信心不足,或由于性格上比较内向、胆怯等原因,他们往往不敢大胆地来表现自己。如面对老师的提问,有的同学怕回答错了会“招惹同学们笑话”,有的同学认为“老师只喜欢那些学习好的同学,这些活动与我无关”等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只关注那些思想活跃、表现积极的学生,还要顾及那些“被遗忘的角落”,托尔斯泰曾形象地说过:“激励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促使他人创造奇迹的催化剂和导火线。”适时地鼓励那些学困生勇敢地站出来参与师生的互动,并及时对他们进行肯定和鼓励。而对于表现积极的同学也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使其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这样才有利于培养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功感和满足感,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总之,只要在课堂教学中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乐学”、“想学”;以创设最佳课堂教学情境为主要方法,激发学生“乐学”、“想学”的内在动力;以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为主要手段,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满足,就能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㈥ 如何有效组织历史课堂活动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课时少,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教师要依据历史学科特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了利用有效的时间,把握好课堂教学,组织好活动,下面浅谈一下笔者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注重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得法则事半功倍。”为此,我十分注重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阅读课本、观察课本插图、分析历史人物、材料分析题解答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此,我课前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预习效果。学生伴着思考去学习,通过预习查找资料,让学生尽量自己提出并解决问题,同时在预习中发现问题,产生疑问,也为听好课作充分的准备。课中充分利用课件教学,图文并茂,详略得当,并设置有悬念问题,有梯度,一环扣一环。同时,鼓励学生进入历史情境,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原来是这样的有趣,这样的有魅力。
二、温故知新,达到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
历史知识点繁多,要把他们有机地联系起来,纳入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形成知识的系统化。因此,我上课时一方面通过思考、练习、复习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把握历史知识的前后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牢固的知识网络,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内课外的资源加以整合,从而达到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课后,经常布置给学生探讨内容,如历史上名人治学、人格品质、政治功绩或一些有趣的历史事件中外比较等,提供给学生网址,引导学生查资料,对过去的历史大胆联想等等。让学生明白:历史本来就是有血有肉和丰富多彩的。
三、形成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知识多,系统性强,让学生注意将知识分类归纳,按系统掌握,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历史课本教材是学生知识结构获取的来源,学生要读熟课本,把握好历史知识的结构,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例如,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要注意归纳,对易误点随时发现和统计。课外史料的及时补充:历史文献材料、大事表、历史文物等都有助于学生习惯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形成。通过参与阅读讨论交流中掌握历史知识,利用历史事件的情感性,激发学生的情感,真正发挥学生的参与,让课堂活起来。在历史教学中,除教给学生历史史实外,培养他们在掌握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比较、概括、归纳、评价某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更重要。教师要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优化课堂提问,以启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训练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的思维意向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思维同步。例如,讲述完“德意志的统一”后,可如下设问:“在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英、法、美、俄、日、德等国分别具有哪些特点?你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这样,不仅保持了学生的思维热点,有助于学生联系性思维,而且也拓宽了学生对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必定要经过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理解的空间。
四、突出重点和难点,灵活掌握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点零散,需要记忆的知识特别多,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总结规律,切忌机械呆板死记硬背。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目标反馈讲练落实,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练习,强化记忆,如记忆历史时间的方法、历史事件的要领等,使记忆有趣、简单、形象。对每一节课的小结应起到复习归纳本节所讲核心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并找出便于学生记忆的方法。例如,在讲完“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时,可归纳为五个战场、四次会议、三次转折性战役、三个法西斯国家投降,使学生不仅记忆牢固,而且知道本节的关键所在;还要留下悬念,激发学生反思的余波。例如,在讲述“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课后,让学生扼要归纳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的方式和危害,再挂出《时局图》烘托出当时中国的危急局势,激发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之情,最后提出:“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怎样才能挽救祖国被人宰割的民族危机呢?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在苦苦探索着,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结果怎样?”这样,能启发学生思考,为讲好后面的新课埋下了“伏笔”,更加有利于学生思维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总之,历史课堂中教师在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在培养能力、提高历史学科成绩的同时,以陶冶和升华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只有这样,我们的历史教学才能更有生命力,也能更好地为现实服务。历史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曾呼吁:“我们要凭借有限的四十五分钟、有限的历史内容教会学生无限的历史思想方法和历史以外的各种东西。”这是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学的奋斗目标。

㈦ 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历史教学中,
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成功教学不可缺少的的一个重要
环节。

1

在实践中,
我常常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
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感
和产生兴趣的导语或者采用新颖的导入方式导入新课
,
如讲太平天国运动时,请
学生回忆初中时学习了太平天国运动后的印象,结果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在讲戊戌变法运动时,
我则一开始就在黑板上写了戊戌戍三个字要同学们认,

后导入,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也落实了基础知识。

2
.历史本身是生动的、丰富的、有趣的,但写在历史课本上后,许多
东西已经变得十分枯燥。
我在讲授中国近代史时引入一些声像资料片段,
如林则

徐、南京大屠杀,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
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
使学生身临其境,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
动,
激发学生兴趣。
这样课堂气氛活跃,
把以前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
愉快地
参与,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㈧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征分析

一、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和思考
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组织教材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要想进行有效教学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二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理念,以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基于以上两点,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可从学生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参与探究了吗?参与发言了吗?参与讨论了吗?与其他同学合作了吗?提出问题了吗?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从教师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了吗?有忽视学生的现象吗?有浪费课堂时间的行为吗?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分别带给了学生什么?各环节目标达成度如何?总之,概括地讲有效课堂有这样六个维度:蓬勃的生命活力、持续的内在动力、适度的思维张力、强大的团队合力、不凡的成功魅力、长远的发展潜力。
二、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把这些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反思。那么,如何将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去呢?笔者认为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创建学习型课堂。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我们教师要改变观念,变教室为“学室”,变“教时”为学时;要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摒弃课堂上教师可以随意支配一切的观念。一堂历史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教师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也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讲,让学生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坚决杜绝浪费时间的行为,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如可适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安排收发作业以有效利用时间等。教师上课还要守时,不要迟到,更不能拖堂。
2.注重课堂学法指导,探究最佳教学途径。学贵得法,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教会学生学习,指导学生自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每个人都可以学会”的观念,帮助学生制订自学方案,解答学生的疑难。对于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不讲,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可精讲,学生遗漏的问题教师要予以补充。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改进督促机制,保证学生全体高效参与。课堂上要保证每个学生都高效参与,必须有良好的机制加以约束。如:每个学生的课堂练习必须按时交,完成情况不好的学生要让其反思学习过程;在小组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每一个学生每天至少举手发言一次;课堂上各项活动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得拖沓;要求学生必须对写错的作业进行更正,更正时要分析错误原因。每位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教学风格制订相应的措施,督促学生全体高效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4.改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学习氛围。“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只有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要经常听取学生对于本学科学习的建议,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要尽最大可能地尊重学生的意愿以选取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不要挖苦讽刺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还要用真诚的眼光注视学生、用亲切的语气教育学生、用信任的心态引导学生。营造和谐氛围的主动权在教师手中,教师必须主动地承担改善师生关系的责任。
5.加强“教”与“学”的反思,提升教学水平。“教”的反思是指教师的反思。教师要写好课后记、单元后记、学期总结,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教师还要对这些反思的内容进行理论概括,提高教研水平。“学”的反思是指学生的反思。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改进学习方法。加强师生双方的反思将会使教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快速前进,同时也必定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㈨ 怎样才能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各种课堂教学活动,使高中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上有收获,能力上有提高。具体表现在:在求知上,从不会到会,从不理解到理解;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没兴趣到有兴趣。因此课堂教学要追求效率和有效性,必须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笔者结合近几年高中历史教学经验,谈谈关于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见解和体会。
一、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让历史思想照耀课堂。
高中历史以其鲜活的学科特点使历史课堂丰富多彩、趣味横生,并且引起学生的思想交融和心灵共鸣。但事实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并没有形成吸引高中生的“磁场”,课堂教学中尤其存在着思想贫乏、人文理念退化的现象。在一些生动活泼的表象下面,真正宝贵的历史思想却与我们擦肩而过,整个课堂教学缺乏灵魂。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让历史思想的火花绽放整个历史课堂。
历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筋骨,它更是—种力量。没有历史思想的课堂教学,不过是扼杀精神的工厂,教师和学生同样是可悲的。思想的塑造,是育人的核心;思想的进步,是高中生真正学有所获的标志。有了这样的理解,就有利于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摒弃那种应试教育的做法,让历史思想渗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构建历史教学的新局面,让历史教学超越传统,增强高中生历史思想的内涵,坚持历史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引导高中生追求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㈩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祁县教育局教研室武晓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愉悦情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准确把握历史课程标准和每课三维目标,精心备好每一课。

有效教学是教师为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以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为基础,在师生互动中通过教师的常规教学行为影响学生,以促使学生获得满意的学习结果、学会学习的过程。特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的教学过程。简言之,有效教学即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是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历史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个体发展和历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促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的教学活动。

历史的考试紧扣课标出题,所以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必须准确把握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程标准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标准,它非常具体,内容标准详细地规定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六本书每个单元每一课的内容标准共44个学习主题,分布在每一册书共有37个单元。因此,我们在讲课之前必须参照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来备课,这样,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新课程是一标多本,围绕一个课程标准,使用多个版本的历史教科书,有北师大版,人教版,不管是哪一版本的教科书,我们都要熟悉教材内容,做好:

(1)教材内容分析,了解现行教科书的结构

(2)了解课时教学内容与前后课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全册教科书中的地位

(3)了解本课教学内容中各子目的内在联系明确每一课的课标要求以及三维目标对本课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教学目标是判断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准确全面地理解教学目标的真正含义,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知识与技能”是三维目标中的主线,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始终。它既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坚强基石。“知识与技能”以“过程与方法”作为生成保障。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作为培育的凭借与途径。

备课要以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为依据,教学活动设计要全面落实“三维目标”,教师还须转变角色,在备课过程中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教材,以一个学生的眼光去阅读教材,分析教材,审视教材,作好学情分析:

(1)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

(2)了解学生已经具有的与本课有关的知识;

(3)了解学生在思维、情感等年龄心理上的差异,使备课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

写文章讲求有好的开头叫“风头”,课堂教学也是一样,需要创设新、活、美、乐、自然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总的原则是要注意启发性,知识性、灵活性、趣味性。让学生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中,这就是需要做好成功的导入教学。

一个成功的导入,可以马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让同学们一眼看到精美的景致,又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们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要把握历史课堂导入艺术的设计原则。历史课堂的导入,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技巧性,以达到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的功效性,这样的导入才具有艺术性。因此在设计课堂导入的时候,应该注重把握一定的原则性。中学历史课堂导入艺术的设计原则主要有以下四点:

(1)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的原则。

(2)导入内容的篇幅要适中、恰当原则。

(3)从新课程内容标准找导入语的突破口的原则。新课程内容标准,是本课内容的高度概括和精髓核心所在,也是该课的重点与难点,同时也是高考命题趋势的重要出发点,在讲授课程的同时,如果能够渗透对考点的加强,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有着重要的帮助,而这一类的导入的方法一般建议是复习式的导入为主。

(4)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历史学习素材,理清学习脉络为准的原则。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因此历史课堂不应该为上历史课而上,在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脉络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感化。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这一种教育的感化可以贯穿整个课堂,但是,如果能够在课堂导入的时候来一个先声夺人的效果,奠定整一节课的基调的话,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导入教学的方法有多种:问题导入法、举例导入法、讨论导入法、图示导入法等在教学中自己的具体做法是:

(1)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过渡。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知识,便于将就旧知识逻辑地,有机地联系起来,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通常通过提问、练习,讲述,诵读等方式进行。使学生“温故”的基础上知新,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引发探索问题奥妙的兴趣。我在教学《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一课时这样导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历代帝王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各种措施,秦始皇推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唐太宗完善科举制,重视人才,虚心纳谏,社会历史发展到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统治者在政治、思想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呢?这些措施又造成了什么影响呢?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通过这一导入,学生既回顾了旧知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的措施,又明确了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内容是明清时期政治、思想方面的措施及影响。

(2)注意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从而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正确的历史思维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我是这样导入的:播放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我接着说,2008年8月,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一次全世界人民体育的盛会,团结的盛会,一首《我和你》拉近了全世界人民心灵的距离,唱出了全世界人民热爱和平、向往和平的心声,但是,在20世纪先后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不仅造成了世界性人力物力的损耗,也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最残酷的、规模最大的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灾难,并且战争的伤痛至今仍在延续,为了避免世界大战的悲剧再次发生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我在教学《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一课时,我说,今天老师想送给大家一首歌,你听听唱的是哪个地区?于是,我就唱;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母亲! 我要回来, 母亲!母亲!同学们一听就知道是澳门,我接着说,是的,这是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中的澳门,那么澳门曾被哪个国家占领,又在什么时候回归了祖国的呢?这一地区实行什么制度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4)采用多媒体手段

教学历史学科有很多影视资料可供使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发生的大事,重要人物都被拍摄成电视、电影作品,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使用。

总之,通过导入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

三、打造教学特色,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以解决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
首先,应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打造教学特色。中国有句教育古训是“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课堂教学的教学艺术是让学生喜欢历史课的首要因素。看看易中天吧!看看纪连海吧!看看王立群吧!他们的讲解多么生动,多么睿智,善于设疑,调足了听众的胃口!教师的情绪感染着每个同学。

其次,应以学生为主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学生风华正茂,他们富有理想,富有激情,我们为何不能给他们一个机会,给他们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呢?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去解决一个一个问题。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要减少课堂的讲授时间,降低教的富营养,增强学生的饥饿感,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第三,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以解决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应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以解决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问题中心教学法,即教师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紧紧抓住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创造思维情境,将教学复习的知识以问题组的形式呈现,把解决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心,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习历史知识的动机和情趣,有效掌握历史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的教学方法。

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的内容,即问什么? 一是问题内容要紧扣课标和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要求,有较强的针对性。 二是问题要体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 三是问题要有层次性、次序性。四 是立足课本,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准则,以课文的重难点知识文献资料思考题等为主要内容。五是不能过于肤浅。

2、要问的对象,即问谁?

(1)多关注学习中等及以下的学生

( 2)问题难度较大、灵活性较强的最好问优学

(3)回答问题的同学不能总集中在几个人身上,应关注全班同学。

3、提问的方式,即怎么问? 一是问题的表述要简明、准确、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二是问题要有启发性。 三是教师要善于鼓励、引导。

4、解决问题的方式

(1)注重学生独立的阅读和思维,以自主学习为主,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精神的重要途径,无论什么学科的教学,都应该把学生的阅读置于中心位置,要让学生通过独立阅读解决较为简单的问题,并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着力解决识记层次的问题。

(2)较难的问题,可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试着解决,答案还不够完整或学生的理解海不是很到位,教师可指导学生合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名言、地图、图片等材料帮助理解。

(3)把历史知识的学习放在本单元、本册书或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去理解。(4)注意问题之间的衔接过渡,融会贯通。

(5)教师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做好板书设计。

四、做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

学习历史并不仅是单纯地知道历史事件的情况,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鉴,指导我们今天的行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五、做好练习巩固与背诵教学

我认为:就历史学科而言,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练习和背诵是巩固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练习题的设置:

1、要紧扣课标要求,体现识记、理解、运用层次的不同要求,注意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2、题要适量,力求少而精,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教师精心设置每课的练习题,当堂练习当堂订正,及时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4、要求学生在明确题的答案之后把题写到作业本上,同时作为本课背诵的主要内容。

背诵环节:

1、力求让学生达到理解记忆,注意背诵的准确性。

2、注意对知识的系统记忆。

3、多提问检查,关注全体同学,人人过关,只占用课堂时间,教师问学生时可变换问题的角度,创设问题的情境。

4、多激励,形成竞争的气氛。
此外,还应进行教学反思。成长=经验+反思。耐心进行课后反思是打造高效优质历史课堂的阶梯。教学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项技术,精心设计的一堂课,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突发事件,需要自己随机应变,也可能会有灵感闪现,为自己的课堂增加亮色。课后反思就应该把这些散落在课堂记忆中的碎片拾起记录下来,作为自己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养分,这也会成为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阶梯,我们会继续攀登,高效优质历史课堂永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着名课改专家、福建师大教授余文森认为: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低效问题。我们不能只会纸上谈兵,要把有效教学的理论运用到我们历史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教师发挥个人的智慧,把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学生具体的学情相结合,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教改之路。

阅读全文

与如何提高历史课堂中的有效活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