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时候开始有枪的谁发明的
公元1132年,中国南宋的军事家陈规发明了一种火枪,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寿春府人创造了一种突火枪,该枪用巨竹做枪筒,发射子窠(内装黑火药、瓷片、碎铁、石子等)。燃放时,膛口喷火焰,子窠飞出散开杀伤对阵的敌人,虽可算作霰弹枪但与现代霰弹枪并无关联。
公元13世纪,中国的火药和金属管形火器传入欧洲,火枪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5世纪初,西班牙人研制出了火绳枪。后来,被明王朝仿制,称之为鸟铳,直到1547年出生的法国人马汉,将火绳点火改为燧石点火,在转轮火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取掉了发条钢轮,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17世纪中叶,很多欧洲军队普遍装备燧发枪,一直到1848年,足足装备了200多年。
后装枪的发明是19世纪枪械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结束了步枪出世500年都是从膛口用探条把弹丸装进枪膛内的历史,被有些史书称之为“开辟了轻武器和步兵战术的新纪元”。
‘贰’ 枪有哪些历史
1、1259年中国制成的以黑火药发射子窠的竹管突火枪。
2、14世纪出现火门枪,15世纪出现火绳枪,16世纪出现燧石枪(又称燧发枪)。
3、19世纪初出现击发枪,19世纪中叶出现金属弹壳定装弹后装击针枪,19世纪下半叶出现弹仓枪,19世纪末出现自动枪械。在这长达6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枪械本身由前装到后装,由滑膛到线膛,由非自动到自动,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
4、19世纪中叶以前,枪械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提高点火方法的方便性和可靠性方面,19世纪末开始在提高射速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枪械的品种由少到多,重量逐渐减轻,口径由大到小,射程由近及远,射速也逐渐提高。
‘叁’ 枪的发展史是什么
枪的产生和发展
据史料记载,在1259年,中国就制成了以黑火药发射子窠的竹管突火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随后,又发明了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火铣,到明代已在军队中大量装备。
14世纪时欧洲也有了从枪管后端火门点火发射的火门枪。15世纪欧洲的火绳枪,从枪口装入黑火药和铅丸,转动一个杠杆,用硝酸钾浸过的燃着的火绳头移近火孔,即可用手点燃火药发射。
最有名的火绳枪是16世纪20年代出现于西班牙的“穆什克特”火枪。这种火枪的口径在23毫米以内,枪重8~10千克,弹丸重约50克,射程达250米。弹丸用木制的或铁制的通条从枪口装填。装备“穆什克特”火枪的步兵称为火枪手。由于火绳雨天容易熄灭,夜间容易暴露,这种枪在16世纪后逐渐被燧石枪所代替。
来复枪
早期的枪械部是前装滑膛枪。1520年,德国纽伦堡的一名铁匠戈特,为了简化前装手续,减少气体泄出,使弹丸在枪膛内起紧塞作用并提高装填速度,发明了直线式线膛枪,采用圆形铅球弹丸。由于“膛线”一词的英文读音是“田田来复”,所以线膛枪也被称作来复枪。至今,印有戈特姓名和1616年生产日期的步枪还保存在博物馆内。这种带有膛线的来复枪射击精度大大超过了滑膛枪。
16世纪以后,膛线由直线形改为螺旋形,发射时能使长形铅丸作旋转运动,出膛后飞行稳定,提高了射击精度,增加了射程。较为有名的是法国的米宁前装式来复枪。此枪重约43千克,有4条螺旋形膛线,最大射程914米。弹丸长形,头部蛋形,底部中空,略小于口径,比较容易从枪口填装,发射时火药气体使弹底部膨胀而嵌入膛线以发生旋转。但由于这种线膛枪前装很费时间,因而直到后装枪真正得到发展以后,螺旋形膛线才被广泛采用。
最有名的是英国帕特里克弗格森于1776年发明的一种新式来复步枪。这种枪射程达180米,平均每分钟可射4~6次。这比起当时每分钟只能发射一次,射程仅如米的一般步枪来说确是巨大进步。弗格森在枪膛内刻上螺旋形的纹路即来复线,使发射的弹头旋转前进,增加了子弹飞行的稳定性、射程和穿透力;又在枪上安装了调整距离和瞄准的标尺,提高了射击命中率。
19世纪,人们对枪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825年,法国军官德尔文设计了一种枪管尾部带药室的步枪,采用球形弹丸,弹丸装入枪管后,利用探条冲打,使弹丸变形而嵌入膛线。这种枪的射程和精度都有明显提高。德尔文被称为“现代步枪之父”。
1848年出现的米涅式步枪,构造比德尔文步枪更加简化,省去了专门的药室,弹丸也改为中空式。
从后面装弹的击发枪
1800年,人们发现了雷汞,紧接着便又发明了含雷汞击发药的火帽。把火帽套在带火孔的击砧上,打击火帽即可引燃膛内火药,这就是击发式枪机。随后,1812年在法国出现了定装式枪弹。它是将弹头、发射药和纸弹壳连成一体的枪弹。于是,人们开始从枪管尾部装填枪弹。这是由一位普鲁士军械工人冯·德雷泽1835年发明的,他把自己造的枪称为“针枪”。一勾扳机,一根长撞针便从弹药筒的底部穿过,插入炸药,刺在雷管,引发炸药爆炸,将弹丸发射出去。后膛迅速装弹使德雷泽枪成了一种优越的武器,并于1840年装备普鲁士军队。
击针枪比以前的枪具有更高的射速,而且射手能以任何一种姿势重新填子弹。可是在当时,几乎所有的国家和极力反对后装枪。战争使对后装枪持反对意见的人改变了看法。1866年,奥地利军队在战争中遭到了后获枪的沉重打击,于是法国、俄国、奥地利,还有欧洲其他国家都纷纷装备了后装枪。
1866年,法国装备了A·沙斯波式击针枪,俄国则装备了英国人卡莱式结构的击针枪。然而,纸壳子弹没有可靠的密闭,影响射击精度,并使枪机结构复杂化了。因此,在19世纪70年代,击针枪被更完善的机柄式步枪所代替,这种步枪使用定装式金属壳子弹和装有弹簧击针的活动枪机,把气体由封起来,解决了后喷问题。
这种从后面装弹的武器从此才真正具有了前人无法想象的射程、准确性和发射速度,因此威力大增。从此,枪在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1870年的色丹战役中,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骑兵冲锋,在一次群射中遭到了惨重的打击。
首先使用金属壳子弹的毛瑟步枪
1871年,普鲁士王国姓毛瑟的两兄弟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支发射金属外壳子弹的步枪,并用它来装备军队。这是一种采用金属弹壳枪弹的机柄式步枪。这种枪的口径为11毫米,有螺旋膛线,发射定装式枪弹,由射手操纵枪机机柄,实现开锁、退壳、装弹和闭锁。这种枪可靠性好,操作简单方便,很快显示出它的威力来。
1881年,毛瑟步枪改进后,在枪管下方枪托里装上可容8发枪弹的管形弹仓,将弹仓装满后,可多次发射,1882年被普鲁土政府用作基本的步兵武器。毛瑟又进一步改进其设计,最后发明出一种装在枪内的5发匣式弹仓。这种枪成为德军的制式步兵武器,并被世界备国所仿造。1886年无烟火药首先在法国用作枪弹发射药后,由于火药性能提高,残渣减少,以及金属深孔加工技术的进步,步枪的口径大都减小到8毫米以下,弹头初速也进一步得到提高。1896年,毛瑟步枪也改为使用这种无烟火药制造的枪弹,并将口径改为792毫米。不久,很多国家都购买和装备了这种先进的步枪。
小口径自动步枪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普遍认识到单兵突击的意义已经不大了。
1958年,美军首先开始试验发射556毫米雷明顿枪弹的小口径自动步枪AR15。它由美国着名枪械设计师斯通纳设计,1963年定名为M16步枪并装备部队,开枪械小口径化的先河。M16步枪重3l千克,有效射程为400米,弹头命中目标后能产生翻滚,在有效射程内的杀伤威力较大。这种枪后来的改进型M16AI和M16AZ步枪,均用来装备美军。
德国HK33E步枪许多国家也研制出多种发射小口径枪弹的步枪。前苏联于1974年定型了口径为545毫米的AK74自动枪和P11K74轻机枪。在欧洲一些国家还装备了无托步枪。这种枪握把在弹匣前方,可保持足够的枪管长度,枪长明显缩短,如法国的FAMAS步枪,奥地利的施太尔通用枪和英国的SA80步枪。1980年10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选定556毫米作为枪械的第二标准口径,并在各公约国军队中装备这种高射速小口径的自动步枪
‘肆’ 手枪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手枪的历史至今已近1000年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枪曾在人类战争中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枪是最主要的武器之一。最古老的枪是竹筒火枪。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各式各样的手枪便出现了。
手枪是枪族中最小的枪,尽管手枪在战争中作用并不很大,但它确是军队不可缺少的装备之一。最早的手枪是火门手枪,有史料记载的第一枝火门手枪是意大利人在14世纪中叶发明的,当时被称为“希欧皮”,即手枪的意思。它是用铸铜或熟铁制成的,枪管尾部有一个火门,发射时先将火药装入,然后在火门处将引火药点燃。这种枪发射时,需一手持枪,一手持可燃物。尽管这种手枪与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代手枪不能相比,但它的产生标志着人们研制单手射击武器的发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火门手枪问世以后,迅速被一些国家运用到军事作战中。德国曾用火门手枪打得法国士兵措手不及。
火绳手枪虽然被欧洲大陆广泛使用,但它有诸多的不足之处:遇到风雨天,火绳不易点燃;夜间火绳容易暴露目标。因此,人们又研制出抗风雨的点火方式,即转轮发火。转轮发火就像现在打火机用一个带锯齿的旋转钢轮与燧石摩擦产生火花引燃火药。
自动手枪是在18世纪末由德籍美国人雨果•博查特发明的。从1908年起到1938年德军一直把它当成自卫武器使用了30年。
‘伍’ 枪的历史是什么
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
提起枪的发明,一定得提到火药。因为是火药的出现才促成了枪的诞生,火药为兵器由冷兵器发展到热兵器奠定了基础。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唐朝初年,我国着名的炼丹家孙思邈在他的着
作《丹经》中提出了用硫磺、硝石和木炭混合炼丹的方法。当时,硫磺、硝石均是用来治病的药,这两种药和木炭和在一起能着火,因而将其称为“火药。
到了公元10世纪,火药已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在唐朝至北宋时期,军队已广泛使用霹雳火球、火药箭、震天雷等火器。大约在公元905 年,中国最早的原始枪——“火枪”(或称“火矛”)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幅细致地绘出“枪”的图画出现在10世纪中叶绘在中国敦煌一幅丝绸图上。这是一幅佛教图,画中如来在念佛,妖女和她的恶魔们企图使他分心,一枚手榴弹正要向他投去,同时还有一个头上有3条蛇的恶魔在用火枪向他瞄准。
最初的火枪用长竹作枪管,内装火药,点放后,喷出的火焰伤人。严格地说,这时的火枪还不能称之为枪,因为它没有弹丸,所以,人们常将它称为射击火器。尽管射击火器不能称为枪,但它却是枪的鼻祖,为枪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据现有史料记载,最早研制和使用管形火器的是陈规,当时,他担任德安(今湖北安陆)知府。南宋绍兴二年(1132 年),北方的金朝军队经常南侵,这年,有一群散兵游勇聚集在一位名叫李横的旗帜下,四处抢夺,袭扰城镇。有一天,李横带着他的兵了攻打德安城,在这次战斗中,陈规运用他发明的火枪组成一支60多人的火枪队,2 人~3 人操持一杆火枪,将李横的部队打得落花流水。当时,陈规的火枪用大毛竹做枪管,内装火药,从尾后点火,火焰可喷出几支远。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
‘陆’ 谁给我介绍下枪的历史
步枪的老祖宗是火门枪,从第一支火门枪诞生到现在,步枪变更了9大种类,即火门枪、火绳枪、转轮打火枪、燧发枪、击发枪、连珠枪、半自动步枪、自动步枪和突击步枪,而未来则可能最终被理想单兵战斗武器所取代。
后装枪出世前的火器
公元1132年,中国南宋的军事家陈规发明了一种火枪,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寿春府人创造了一种突火枪,该枪用巨竹做枪筒,发射子窠(内装黑火药、瓷片、碎铁、石子等)。燃放时,膛口喷火焰,子窠飞出散开杀伤对阵的敌人,这是现代霰弹枪的真正起源。
公元13世纪,中国的火药和金属管形火器传入欧洲,火枪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5世纪初,西班牙人研制出了火绳枪。后来,被明王朝仿制,称之为鸟铳,直到公元1525年,意大利人芬奇发明了燧发枪,将火绳点火改为燧石点火,才逐渐克服了气候的影响,且简化了射击程序,提高了射击精度,可随时发射。
后装枪的发明是19世纪枪械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结束了步枪出世500年都是从膛口用探条把弹丸装进枪膛内的历史,被有些史书称之为“开辟了轻武器和步兵战术的新纪元”。
自动原理发明前的步枪
1860年,美国首先开创了连珠枪的先河。该枪也是一种单发步枪,但无需从外部一发发地装弹,而是依靠弹仓存贮弹药,用手扳动枪机即可重新推弹入膛,能接连射击若干次,射击速度比手动单发步枪快得多。在1877年的俄、土大战中,土耳其军队用3万支连珠枪快速射击,使俄军阵亡逾3万人。然而真正使连珠枪发扬光大,在枪械中独领风骚数十年的是德国人保罗·毛瑟。他发明了第一支枪机直动式步枪,成为现代步枪的基础。毛瑟枪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中国也是最早采用和仿制毛瑟步枪的国家之一。
马克沁被称为自动机枪鼻祖,在轻武器领域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在索姆河战役中,德军运用马克泌机枪的密集火力,一天内歼灭英军6万余人。马克沁自动原理的发明,为其它自动武器的研究扩展了思路。
不断更新的自动步枪
第一支半自动步枪是蒙德拉贡(墨西哥的一位将军)设计的。而真正标志着枪机直动式步枪时代的结束和自动步枪时代到来的半自动步枪,是美国人约翰· 坎特厄斯·加兰德研制的 M1加兰德步枪。该枪经历了30个春秋才被美军方承认而列装,成为第一支被列装的步枪,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卡宾枪,实际上也属于步枪系列。它的枪管较短,重量较轻,可以说是因骑兵的需要而诞生,所以有人又叫它骑枪或马枪。
俄国的 M1916费德洛夫自动步枪,据资料介绍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自动步枪之一。而美国勃朗宁自动步枪的一大功劳,就是在半个世纪后,它启发了人们发明一种符合现代战争要求的单兵轻机枪或班用自动武器。
StG44,1944年命名为突击步枪,这是世界上第一支真正的突击步枪。之后,苏联 AK47卡拉什尼科夫突击步枪也脱颖而出,而 AK47步枪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德国的 StG44。
形形色色的突击步枪
突击步枪以其火力猛、重量轻、体积小等特点备受世界各国青睐。目前世界上采用小口径突击步枪的国家已达到90多个,其中各具特色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突击步枪有:美国的柯尔特 M16A2型突击步枪、俄罗斯的 AN-94突击步枪、以色列的 TAR-21突击步枪、比利时的 F2000突击步枪和南非的 CR21无托突击步枪等。其中 M16A2型突击步枪以火力密度大、精确度高闻名遐迩,在确定北约标准弹的武器对比评审中大出风头,它除装备美国军队外,现已销往世界50多个国家。俄式 AN-94突击步枪外表采用了引人注目的含玻璃纤维的后托,使用双排可卸式30发盒式弹匣,能实现2发点射,有效地增强了弹药的利用率,且在立姿实施2 发点射时,其射击精度比 AK74突击步枪高13倍。以色列TAR-21突击步枪采用无托的总体布局,而且可以灵活地更换各种不同长度的枪管,实现不同需求,从而自成枪族。 F2000突击步枪具有单独的火控系统,据称它甚至能与美国的理想单兵作战武器(OICW)一比高低。
总之,步枪的演变从来没有停止,突击步枪的接班武器是理想单兵战斗武器,但理想单兵战斗武器欲完全取代突击步枪还尚需时日,因有许多关键技术要突破。
‘柒’ 中国近现代步枪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步枪的制造历史,可追溯到清朝末期。根据史料记载,到光绪24年(1898),江南制造局枪厂,在仿造前装枪、后装枪等单发枪的基础上,经解剖和研究,已经能够制造出连发枪了。这一年,该厂仿造了8支德国的1888式毛瑟枪。该枪长1.24米,重3.75公斤,射击时初速度为每秒600米,能够连续发射子弹。从1898年至1907年,江南制造局枪厂,共仿造了连发毛瑟枪1.1万支。
国民党政府时期,广东的兵工厂仿造了德国的新式毛瑟枪。最初是仿造1904年式6.8毫米口径的步枪,后来又仿造了7.9毫米口径步枪。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所使用的步枪,较象样或较先进的,大都是从国民党军队和日本侵略者手中获得的。这支军队根据毛泽东“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战略方针,坚持打歼灭战,每一仗都可以从被消灭的敌人手中夺得不少枪支,在这些枪支中,数量最大的是步枪。在缴获的步枪中,国民党政府的兵工厂仿造的步枪最多。
‘捌’ 枪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枪是公元1132年发明的。
公元1132年,中国南宋的军事家陈规发明了一种火枪,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
到了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寿春府人创造了一种突火枪,该枪用巨竹做枪筒,发射子窠(内装黑火药、瓷片、碎铁、石子等)。燃放时,膛口喷火焰,子窠飞出散开杀伤对阵的敌人,虽可算作霰弹枪但与现代霰弹枪并无关联。
(8)枪的发展历史有多少年扩展阅读
枪的发展历程:
1,公元13世纪,中国的火药和金属管形火器传入欧洲,火枪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5世纪初,西班牙人研制出了火绳枪。后来,被明王朝仿制,称之为鸟铳。
2,17世纪中叶,很多欧洲军队普遍装备燧发枪,一直到1848年,足足装备了200多年。
3,1860年,美国首先开创了转管枪的先河。该枪也是一种单发枪,但采用多只枪管,每只枪管事先装入子弹,发射时无需再从外部一发发地装弹,而是依靠枪管存贮弹药,在发射时依次将数只枪管中的子弹发射出去。
‘玖’ 枪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这在当时的社会上造成了什么影响
一、枪的演变
古往今来,“枪”始终是“兵”手中最基本的战斗武器。沿着它们产生、发展、演化的足迹,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战争一幕幕悲壮的发展历史。
枪的老祖宗是火门枪,步枪的变更:火门枪、火绳枪、转轮打火枪、燧发枪、击发枪、转管枪-连珠枪、栓式步枪、机枪、半自动步枪、冲锋枪、自动步枪(突击步枪),而未来则可能最终被理想单兵战斗武器所取代。
1、早期火器
1)后装枪出世前的火器
公元1132年,中国南宋的军事家陈规发明了一种火枪,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寿春府人创造了一种突火枪,该枪用巨竹做枪筒,发射子窠(内装黑火药、瓷片、碎铁、石子等)。燃放时,膛口喷火焰,子窠飞出散开杀伤对阵的敌人,这是现代霰弹枪的真正起源。
火绳枪公元13世纪,中国的火药和金属管形火器传入欧洲,火枪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5世纪初,西班牙人研制出了火绳枪。后来,被明王朝仿制,称之为鸟铳,直到公元1525年,意大利人达芬奇发明了燧发枪,将火绳点火改为燧石点火,才逐渐克服了气候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简化了射击操作程序,提高了射击精度,最最重要的是做到了随时瞬间发射,也为枪械的改进奠定了基础。
后装枪的发明是19世纪枪械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结束了步枪出世500年都是从膛口用探条把弹丸装进枪膛内的历史,被有些史书称之为"开辟了轻武器和步兵战术的新纪元"。
2、自动机枪
2)自动原理发明前的枪
自动原理发明前的枪都是单发枪。1860年,美国首先开创了转管枪的先河。该枪也是一种单发枪,但采用多只枪管,每只枪管事先装入子弹,发射时无需再从外部一发发地装弹,而是依靠枪管存贮弹药,在发射时依次将数只枪管中的子弹发射出去。在转管枪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发明了转镗枪-只用一支枪管,用手扳动枪机即可推动枪膛旋转并对准枪管,能接连射击若干次,射击速度比手动单发枪快得多。在1877年的俄、土大战中,土耳其军队用3万支转镗枪快速射击,使俄军阵亡逾3万人。
转镗枪不会有因哑火、卡壳等中断射击的优势,但是也存在膛压低、初速低、射程近和发射时火光、声音都比较大的劣势。
转镗枪和转管枪至今依然在生产和使用,就是现在的转轮手枪和多管转管机枪。
然而在枪械中独领风骚数十年的是德国人保罗·毛瑟。他发明了第一支枪机直动-后座式枪,为枪械自动原理另辟蹊径,成为现代自动枪械的基础。毛瑟枪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中国也是最早采用和仿制毛瑟步枪的国家之一。
马克沁被称为自动机枪鼻祖,在轻武器领域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在索姆河战役中,德军运用马克泌机枪的密集火力,一天内歼灭英军6万余人。马克沁自动原理的发明,为其它自动武器的研究扩展了思路。
汤姆逊冲锋枪也是自动步枪的老祖宗了,在马克沁成功研制后很多人开始选择了单兵化更轻便的自动火器,汤姆逊创造了这一二战期间汤姆逊冲锋枪的伟大奇迹,至今也是威力十足,难怪银行大盗和黑帮这么喜欢用它。
MP44式突击步枪是德国二战期间的先进装备,起初被希特勒否认。但是此武器却秘密生产。一次希特勒考察时问战士们需要什么,战士们都答道:需要MP43。希特勒叫人带来这个他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一看,竟然是当初不可以生产的MP43。后来希特勒经过测试,MP43的确很不错,后改为MP44式突击步枪。那时候是唯一的发射栓式步枪子弹的自动武器(当时枪栓式步枪的口径比自动武器(除机枪外)口径算大的了)
3)不断更新的自动步枪
第一支半自动步枪是蒙德拉贡(墨西哥的一位将军)设计的。而真正标志着枪机直动式步枪时代的结束和自动步枪时代到来的半自动步枪,是美国人约翰·坎特厄斯·加兰德研制的M1加兰德步枪。该枪经历了30个春秋才被美军方承认而列装,成为第一支被列装的步枪,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卡宾枪,实际上也属于步枪系列。它的枪管较短,重量较轻,可以说是因骑兵的需要而诞生,所以有人又叫它骑枪或马枪。手枪
俄国的 M1916费德洛夫自动步枪,据资料介绍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自动步枪之一。而美国勃朗宁自动步枪的一大功劳,就是在半个世纪后,它启发了人们发明一种符合现代战争要求的单兵轻机枪或班用自动武器。
StG44,1944年命名为突击步枪,这是世界上第一支真正的突击步枪。之后,苏联AK47卡拉什尼科夫突击步枪也脱颖而出,而AK47步枪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德国的StG44。
4)形形色色的突击步枪
突击步枪以其火力猛、重量轻、体积小等特点备受世界各国青睐。世界上采用小口径突击步枪的国家已达到90多个,其中各具特色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突击步枪有:美国的柯尔特 M16A2型突击步枪、俄罗斯的 AN-94突击步枪、以色列的 TAR-21突击步枪、比利时的 F2000突击步枪和南非的 CR21无托突击步枪等。其中 M16A2型突击步枪以火力密度大、精确度高闻名遐迩,在确定北约标准弹的武器对比评审中大出风头,它除装备美国军队外,现已销往世界50多个国家。俄式 AN-94突击步枪外表采用了引人注目的含玻璃纤维的后托,使用双排可卸式30发盒式弹匣,能实现2发点射,有效地增强了弹药的利用率,且在立姿实施2 发点射时,其射击精度比AK74突击步枪高13倍。以色列TAR-21突击步枪采用无托的总体布局,而且可以灵活地更换各种不同长度的枪管,实现不同需求,从而自成枪族。 F2000突击步枪具有单独的火控系统,据称它甚至能与美国的理想单兵作战武器(OICW)一比高低。
总之,步枪的演变从来没有停止,突击步枪的接班武器是理想单兵战斗武器,但理想单兵战斗武器欲完全取代突击步枪还尚需时日,因有许多关键技术要突破。
武器的样式也是越来越多。
3、枪栓式步枪/单发式步枪(代表:雷明顿700):指必须需要手动抛壳的步枪,或者是枪栓式抛壳/手动旋转后拉式抛壳等方式抛壳的步枪称之:枪栓式步枪/单发式步枪(需要手动填装子弹,只能装填一发,巴雷特M99为单发式)
4、半自动步枪(代表:巴雷特M99):绝大多数手枪为半自动,步枪也有半自动。半自动指抛壳和上膛自动完成而无需手动操作的步枪/手枪称之为半自动步枪/手枪(用土话讲,就是一扣扳机打一发,一扣扳机打一发不用拉栓的枪,因为在子弹发射后,枪的自动机构利用火药气体做到了抛弹和子弹上膛,但这是需要一次一次的控制的。因此称之半自动,当然,如果一直扣着扳机打出去的就只是一发啦)
二、枪
全自动步枪/冲锋手枪(代表:AK47/格洛克18):全自动指完全可以自动进行抛壳和上弹,并且只需要一次控制(即扣下扳机)持续下去便可连续射击的武器称之为全自动。绝大多数突击步枪,步枪都是全自动。手枪如:glock18也是全自动。(就是一直按扳机就可以一直打下去,半自动是一次一次扣扳机一发一发的打)
狙击步枪:(代表:Cheytac M200干预狙击步枪):狙击步枪指在步枪(半自动/栓式/单发式)上加装了特定用途的远望镜(即狙击镜)可以打击远距离目标的特定用途武器称之为狙击步枪。狙击步枪分为:一般、反人员、反器材、反坦克/防空、干预几类 突击枪一般型指口径适中不超过一般步枪最大口径的子弹的狙击步枪,差不多规划为7.62MM
反人员即特定用途阻拦人员,这个和一般型没有多大区别,不过是口径大了一些,AWM(L115A3不是AWP)为.338英寸(越8.6MM)的子弹。M200为.408英寸(10.36MM)的特制子弹,威力在2000米外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介乎于.338和.50之间。
反器材用于摧毁有价值事务或轻装甲的大口径武器,都在.50英寸(12.7MM)如巴雷特M107和M82A1
反坦克/防空这类狙击步枪的口径较大,因为20MM以上归为炮弹,很多子弹都超过了20MM,模糊了很多人的观念。克罗地亚的RT 20采用20MM口径的子弹,可以用于防空。XM109采用25MM的子弹,改自阿帕奇直升机的30MM高爆弹,对付装甲绝对有备无患。当然25MM也模糊了不知道多少人的观念,这个可以说是一个射程远高精度的榴弹发射器了。
三、战争作用
枪炮革新对十九世纪陆军发展的作用
枪支武器十九世纪,影响陆战很有意义的最早的技术改革是发明和应用火帽。几世纪以来,在战场上使用手中火器时的射击动作本身,是所有动作中最不可靠的。火帽出现后,就消灭了这种现象。燧发枪大约每射击七发子弹,要瞎火一发。火帽的应用,就使瞎火子弹降为低于每两百发出现一发。
然而,更为革命性的改进是圆柱锥形子弹,这使高度精确的远射程来福枪最终替代了精度差、射程近的滑堂枪,成为基本的步兵武器。在发明新子弹之前,来福枪的射击速度比滑膛枪慢,因为装弹很困难。由于火药气体对铅弹弹底凹部发生作用,使弹丸具有膨胀的特性。子弹形体小,便于装填,但射击后体积膨胀,紧嵌入枪管来福线中,获得最大转速以提高精度和增大射程。
如要使滑膛枪与来福枪射击效果相当,在200步距离处射击,前者需费相当于后者二倍的子弹,300步处五倍,400步处至少十倍。超过400步射击距离,滑膛枪已完全失效,而来福枪在800码处还可射击军队队形等大目标。在1000码处,弹丸还具有足够的末端能量,可穿透四英寸厚的软质松木板。
在1850-1860年之间发明的来福枪和圆锥形子弹与任何先后的新武器技术发展相比,都具有最深刻的直接革命性影响,即使20世纪出现的高爆弹、飞机、坦克对当代产生的影响都比不上当时的来福枪。主要理由是:因为轻武器与火炮和冷兵器相比,它的杀伤力突然提高了,除了山头或者山瘠挡住视线是个限制外,等于每个握有来福枪的步兵有了一门具有同样有效射程和最大威力的火炮。况且,炮兵人员更易受步兵火力杀伤。
早期火器的另一特点是后膛装填,此法当时久已废弃,19世纪的科学技术让它在古时无所作为的困境中解脱了出来。传统上,后膛武器的困难在于金属部分装填接合不严密,燃烧火药产生气体和火焰从后膛的缝隙中喷射出来。为了与19世纪后膛武器的发展相适应,终于发明了金属弹药筒,它连结弹丸、火药和火帽于一体。这种子弹用特制铜和其它软金属制成,爆炸受热后就会膨胀,能有效封闭向后逃逸的气体。后膛装填法使步枪手能够快速装弹,免得在敌火力下站立或暴露。
19世纪的新冶金学、化学和弹道学,是在火炮、尤其在重武器的发展中最终获得了辉煌效果的,至于要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那是20世纪的事了。意大利的卡韦利于1846年制造第一门“线膛炮”,也是后膛装填,用的是盘旋的六角炮膛以代替旋转的来福线。
1859年的意大利战争中,证明拿破仑三世的线膛炮在射程和精度方面绝对优于奥地利的滑膛炮,但多数军队直到该世纪70年代才不再依赖滑膛炮。主要因为滑膛炮比试验中的火炮造价便宜,更加可靠。实际上,由于战场上新炮的有效射程受炮手视力限制,制造这种新炮并不真正合算,除非观察距离能大幅度增加。在美国内战中,线膛炮、滑膛炮,南北双方都用过,双方都同样喜好前装滑青铜"拿破仑"炮。这种便于使用的火炮,实际上是在欧洲早已过时,在美国寿命也不长的12磅级榴炮。青铜性质较软,这一直是个严重缺点。人们将新的冶金技术结合膛内弹道学进行研究,才有可能利用了钢的坚硬和耐久的优越性。
来福枪本身既不是新冶金学又不是新弹道学的产物,因为靠来福线增加精度和射程的原理早已众所周知。但是十九世纪线膛武器的发展大大得益于上述两门知识的增长。随着技术的改进,又有了金属加工机械,就能空前提高镗孔精度,并在身管中刻划来福线。几世纪以来,制造手枪常常是熟练军械匠的任务,每一件武器他都是作为个人产品生产的,往往是一件艺术品。造枪的基本金属材料是锻铁,所用工艺通常是在芯管周围绑扎或焊接铁条。十九世纪,在纽约雷明顿枪炮厂,第一次用铸铁孔,制造出带来福线的身管。生产装备线也是雷明顿枪炮厂第一家发展的,它的基础是该世纪早期伊莱·惠特尼和其他人创导的零部件通用互换原则。人们运用弹道科学,设法对这个时期的新线膛武器进行了系统的试验,从而迅速积累并总结了对于弹丸性状等各方面的知识。
枪随着作战武器经历了深刻的技术革命,射程增加,精度提高,射速加快,显然在编制、战术和后勤支援方面也需要作相应改革。在拿破仑发展了军、师编制之后,在编制和战术方面,如果说不是倒退的话,起码经历了相当长的停滞时期。1815年至1845年之间着名的一场冲突--即俄土战争(1828-1829)中,所使用的陈旧步兵战术就是明显例子。俄国人放弃了拿破仑的集中兵力的战术和战略原则,同样,法国和英国部队仍然坚持阅兵的操练而损害了战斗训练。
编制和战术适应武器的变化较为缓慢,大部分原因在于新武器要求战场兵力配置分散,而职业军人却害怕一旦分散会失去控制,这是可以理解的。当然,问题在于如果士兵分散到让敌人难以发现,自己的司令自然也一样很难观察到他们。如果中层指挥官未能改变战术机动动作以适应清楚而容易识别的友军的部署,那么和友邻协同也非常困难甚至令人恼火。因此,要求战术跟上武器的发展,就要涉及到工业革命的另一个范畴,即电和电子。
在那时的军事专业文献里和各国军事指挥部门的上层圈子里,对于新武器发展的讨论相当透彻,有时甚至很激烈。但主要由于担心战场失去控制,该世纪中叶大部分职业军人不同意改变基本的编制和战术,骑兵的作用因此未受影响。
枪这时期,欧美作战各国的大多数军队,旅、团都不是战术基本单位,而师是便于管理和机动的标准建制。"师"这个词用得不严格,一般按中世纪习惯是指部分战线,或者指一支大于旅、然而在规模还是模糊的步兵或炮兵部队。
英国和美国有保持师一级的法律和条例。在战时,团或多或少还可任意编成旅或师,到战事结束,就又解散。和平时期的参谋人员,不能按扩编需要保留那么多,所以在战时,参谋军官担任严峻的任务往往缺少实践机会。
但在上述军队里,和平时期也有保持师和军的建制的,它们的编制和参谋人员从现代标准看还很幼稚。普鲁士虽然主要集中精力于军一级编制,但在参谋总部的建设方面也已跨出了很大的步子。其他各国军队和指挥作战,认为那是司令官和战争委员会的特权。司令官只要求下级指挥官提供建议,而不要求参谋人员提供意见。如普鲁士新任总参谋长赫穆特·冯·毛奇1864年所说,这种做法在普鲁士司令官中也无一例外。
从理论上讲,在一切现有或预期要建立的军队中,师是个合成军队单位,主要包括步兵、炮兵、骑兵,有时还有编制的或临时配属的工程兵支援部队。一般情况是一个师包括两个旅。战斗支援问题各国不一样,甚至各师之间也不一样。在法国和其他大多数欧洲国家,一个作战师的实力通常不多于5000人,不少于2500人。然而在俄国和普鲁士,师的实力达12000人,甚至更多。因此,实力数字不大可靠,就是在有些国家里勉力按文件或编制配足了兵员的部队,也会迅速减员,从而低于规定的编制数,原因是生病、开小差、掉队和战斗伤亡。这时期最重要的冲突对抗是美国、墨西哥战争(1846-1848),克里米亚战争(1854-1856),美国内战(1861-1865),奥普战争(1866)和普法战争(1870-1871)。
枪欧洲对墨西哥战争其实未加注意,它的主要军事意义在于当时人数不多的美国陆军军官具有罕见的高度军事素养,决定性地击败了一支规模大得多的墨西哥军队。
克里米亚战争的大部分经验教训都是反面的。在武器装备、编制和战术方面没有剧烈的变革,甚至连温和的变革也没有。事实上,双方的战术水平一般都很糟糕。当时几乎没有察觉到野战筑城对武器的防御还仍有成效,这一点在塞瓦斯托波尔包围战中表现了出来,该战役历时12个月,英、法用2587门炮共发射2381042发炮弹,消耗大,战果较小,与当时军事上的要求不相符合,只引起了内行人一阵短暂的兴趣。
‘拾’ 中国枪械发展历程
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是实现国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轻武器又是武器装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步枪作为轻武器骨干,其装备的广泛性、重要性为世界各国所重视。
解放后,国家投入了很大力量,支持发展兵器工业,改造和新建了兵工厂,建立了兵器工业基础设施;设置兵器专业高等院校,培养专业人才;设置了研究机构,开展专题研究。经过长期的努力,使我国步枪得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至今,我国已经有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5.8毫米枪族,表明我国步枪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中国步枪发展50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个型号丰富的步枪序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53式步骑枪
2. 56式突击步枪
3. 56式半自动步枪
4. 63式自动步枪
5. 81式自动步枪
6. 86式自动步枪
7. 87式自动步枪
8. 95式自动步枪
9. 03式自动步枪
以下简要介绍各型步枪及其相关细节。
1. 53式步骑枪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仅仅枪械装备的种类就几十种,制式化非常迫切。但由于当时兵工政策失误没有做到这一点。到朝鲜战争爆发时,才发现参战部队的武器五花八门,每个军光步枪就将近十种,于是在部队入朝前后,紧急跟苏联签订了购买36个步兵师轻武器的协定(8000万卢布),其中就包括大量的M1891/30步枪。除了进口苏联轻武器,这时国内兵工厂也开始仿制苏联枪械,此时苏联正在把撤装莫辛-纳甘步枪,于是就把莫辛-纳甘M1944卡宾枪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资料卖给中国,在中国定型为1953式步骑枪,在1954年开始装备部队,其价格约为进口苏联枪支的一半。
53式的生产在1960年被停止,部队也开始撤换成更新式的武器,但有许多53式在60年代期间支援给越南。53式骑枪M1944有所不同,53式的准星座比M1944的要宽,刺刀座也与M1944有所不同。
2. 56式突击步枪
中国56式冲锋枪,正式名称为1956年式冲锋枪,近年来也开始改称为突击步枪,是仿自苏联AK47型7.62mm突击步枪,在1956年生产定型,研制小组的组长为赵瑞之工程师,由于当时我国的武器思想较为传统,因此把这种发射中间型威力枪弹的全自动武器定型时称之为冲锋枪。
2
56式7.62毫米自动步枪是仿制前苏联AK-47型7.62毫米自动步枪的产品,1956年生产定型,1963年改型56-1式,1980年改型56-2式,1991年改型QBZ56C式。是我国生产和装备量最大的自动步枪,至今仍在装备部队。
56式冲锋枪与AK-47突击步枪的性能基本一致,外形上稍有不同,例如AK-47的准星为半包式两侧护翼,而56式冲锋枪则为全包式的护环,护环顶端有开孔,56式冲锋枪最特别的是采用了折叠式的三棱刺刀,充分发扬我军“刺刀见红”精神。这些是外观上最大的不同之处。
56式冲锋枪的枪托为木制固定枪托,在1963年又推出了仿制AKS的56-1式折叠枪托冲锋枪,枪托向下折叠。
3
除了装备本国军队外,56式也曾大量出口其它国家,越南战争时的北越军队就大量使用56式。此外在很多其它第三世界国家,56式均以其优秀的性价比而广受欢迎。
从1980年代起,56式逐步被81式所取代,渐渐退出了一线部队。
3. 56式半自动步枪
中国1956年式半自动步枪,即56式半自动步枪,简称“56半”,是苏联SKS半自动卡宾枪的仿制品。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制式列装的半自动步枪,和56式班用机枪、56式自动步枪统称56式枪族。
4
1985年,56式半自动步枪正式撤装,由81式步枪或56式冲锋枪取代。但56式半自动步枪仍装备民兵部队。现在,中国军队仅保留少数56式步枪作仪仗队的礼仪用枪。
4. 63式自动步枪
63式自动步枪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支自动步枪(在外国被误称为68式)。63式自动步枪的整体结构是以56式半自动步枪为基础的。其弹道性能、不可拆卸刺刀、木质长枪托、瞄准装置等均与56式半自动步枪相类似。为了实现单、连发射击,并提高点射精度(相对于56式冲锋枪而言),保证在各种环境、气候条件下的动作可靠性和射击寿命,对其主要结构重新进行了研制。
5
63式自动步枪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支步枪。研制人员在认真分析56式武器的特点、结构的基础上,制定自动步枪的技术措施、结构方案。一边组建研究组织(研究所),一边筹划研制、试制、试验、测试手段(试验室,靶场等)。
由于起点低,基础差,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即使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研制队伍仍然在63年完成了设计定型。国家命名为63式7.62毫米自动步枪。拥有56式半自动步枪的精度和56式冲锋枪的火力连续性。
63式自动步枪从1959年开始研制,1963年设计定型,1969年投入大量生产和装备部队,至1978年停产、撤装,近20年时间,共生产了数百万支,本来武器的更新换代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也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63式自动步枪所经过的道路却是由盛到衰的道路。由于不得已的原因遭到撤装的命运。开始生产、装备63式,以代替56式半自动步枪。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停产,撤装63式,代之重新生产、装备56式半自动步枪。转了个圈又回到原地。63式是典型的“先天不足,后天失调”。1958年,有关军品科研、论证工作刚在开展,没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加上当时的形势就是“大干快上”。63式自动步枪的战术技术论证工作自然没有充分进行,研制定型的63式自动步枪并不符合战术要求。
5. 81式自动步枪
81式枪族是1979年下达的研制任务,于1981年设计定型,在1983年正式投入大量生产。其研制目标是要用一个班用枪族取代正在装备的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和56式轻机枪,但仍采用56式7.62mm枪弹。由于在1978年已经正式决定我国将来会采用5.8mm口径的小口径自动步枪,所以研制81式枪族的目的是在装备小口径步枪之前提供一种过渡型武器。但通过实战证明,81式枪族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武器,精度好、动作可靠、操作维护简便,在老山前线的战斗中表现良好。
81式步枪在简化结构方面富有成效,例如自动机、发射机、机匣等都比56式冲锋枪简单。以机匣为例,同样是冲铆机匣,81式机匣的刚度、强度、制造工艺要好得多。机匣体由厚度1.5mm 50钢板冲压而成,盒形断面,形状简单,两侧突出大筋增加了刚度,前部与节套铆接,中部有中衬铁支撑,后部有尾座固定,机匣的刚度、强度得到保证,使用和生产中没有变形。机匣的导轨、创造性的只用一层,在机匣体冲压时形成,取消了一般枪机匣上均具有的下导轨,方便了生产。81式步枪忽视了结构的先进性,新材料、新工艺也不多,未要求安装光学瞄准具。连外观造型也没有独自的特点,有时国外就称其为81式AK,甚至影响了外贸出口。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因为在论证时已经给81式枪族定了位,就是一种“过渡性武器”,不需要更多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投入,只要求能够较快的试制投产,要对原有产品有较好的工艺经济性和继承性。经过近10年的生产考核,在当时工艺、技术、设备落后的条件下,能够满足大批量生产并保证稳定的质量要求。设计上固然未能采用更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但其工艺经济性也是个符合中国国情的优点。
81式步枪忽视了结构的先进性,新材料、新工艺也不多,未要求安装光学瞄准具。连外观造型也没有独自的特点,有时国外就称其为81式AK,甚至影响了外贸出口。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因为在论证时已经给81式枪族定了位,就是一种“过渡性武器”,不需要更多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投入,只要求能够较快的试制投产,要对原有产品有较好的工艺经济性和继承性。经过近10年的生产考核,在当时工艺、技术、设备落后的条件下,能够满足大批量生产并保证稳定的质量要求。设计上固然未能采用更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但其工艺经济性也是个符合中国国情的优点。
6. 86式自动步枪
86式是我国为适应国外民用枪市场的需求,在国产7.62毫米56式冲锋枪的基础上研制的一种半自动步枪,其外观与国产56式冲锋枪截然不同,所以有人认为它是我国新研制的一种步枪,其实,86s的“内脏”部分与56式冲锋枪基本相同,各项性能指标也大同小异,只是不能连发射击而已。
86式发射7.62X39毫米枪弹,采用单发发射方式,初速710米/秒,有效射程400米,弹匣容弹20或30发,空枪重3.6干克。
86s的机匣部件由枪管座、机匣体、尾座、保险部件与护手等主要零(部)件组成。回转式刚性闭锁机构主要由枪闩、枪管、枪管座(机匣)等构成。
枪闩头部有左右对称的闭锁凸耳。凸耳上有螺距为3毫米的闭锁螺旋面。
弹匣主要由弹区身,托弹板,托弹簧,托弹盖,左、右口板和前、后扣板等组成。
击发发射机构主要由击锤、击锤簧、击针、扳机、阻铁、击发机构轴和保险部件等组成。
保险机构有安全保险和到位保险两种。击发机构采用回转式击锤。
当然,86s也有一些不足,如横向尺寸大,难握持,射弹口径偏大等。但86s步枪的结构紧凑,储存和运输便利,对枪械收藏和狩猎爱好者极具诱惑力。
7. 87式自动步枪
87式5.8mm自动步枪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小口径步枪,它与87式5.8mm班用机枪、87式5.8mm普通弹统称为87式5.8mm班用枪族武器系统。于1987年设计定型,故称87式。
中国在开发自己的5.8mm小口径步枪弹时,为了稳妥,决定先将小口径枪弹套用于成熟的81式7.62mm枪族上进行试验,87式自动步枪结构与81式自动步枪从外形上看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在内部结构方面基本一致,口径改为5.8mm。
虽然87式自动步枪作为一种过渡产品没有批量生产,但作为中国研制的的第一支小口径自动步枪,在自动步枪设计中使用了新材料,配合完成了5.8毫米枪弹的研制工作,解决了发射小口径枪弹存在的一些技术难题,为后来的95式枪族的研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7式步枪刚定型不久,工厂在1987年9月得到通知,上级决定立即将87式步枪改变外形,参加“国庆阅兵”。具体要求是:在保持87式步枪性能和内部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外形要与81式步枪有较大变化。一种改变后的步枪重新投产,至少要用两年的时间来实施制造工具、夹具、模具、量具和生产线的重新布设,但为了保证“国庆阅兵”的需要,1989年春,在工厂的积极努力下,经过国家靶场试验考核,按照武器定型管理程序,按时出厂了一批改形的5.8mm步枪,及时交付了部队,该枪就是1987A式5.8mm步枪。1987A式步枪被试验性地装备部队,但数量不多,而且最终被95式自动步枪所取代,它被取代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稳定性的不足。
5.8mm的子弹有助于快速连击使得敌人行动受阻,即使穿着防弹衣,87式的低后座2连发也使敌人望而生畏,被击中者的停顿程度约是美制M4系列的两倍。该种子弹子弹头曾使用过微缩火药,曾在美伊战场上出现过,如果配合87式步枪,效果远比改装后的AK-47要好的多。
8. 95式自动步枪
95式自动步枪(QBZ-95,QBZ为源自拼音“枪-步-自动”的类别代码),是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208研究所研制的突击步枪,主设计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朵英贤,属于95式枪族的一部分,为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制式自动步枪之一,它是中国研制的第二种小口径步枪,也是解放军第一种大规模列装部队的小口径自动步枪。
5.8mm口径的95式是人民解放军步兵部队采用的最新式武器,它是为改善老旧87式的缺点而诞生。95式被设计成人民解放军的下一代攻击武器,这种步枪由聚合材料制成,重量轻、耐用,以气动和气冷机制确保射击时的准确与高射速。
95式能够满足解放军的各种需求,从基本的突击步枪到近战冲锋枪、乃至于班机枪。这种武器目前为人民解放军的特种部队、空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采用。 95式于199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军香港时首次公开亮相。
9. 03式自动步枪
03式自动步枪是中国研制的一种小口径步枪。03式自动步枪是在《兵器知识》2004年11期首次公开的,但从该枪外形及文中提及该枪为95系列的成员中来看,其实就是先前所公布的QBZ95A,当然也有所改进。
03式5.8mm折叠托自动步枪作为我国最新研制的单兵作战武器,其机构动作可靠,适应性强,射击精度高,威力大,而且全枪的体积和重量也控制得相当好。相信随着03式步枪的逐步装备部队,一定会获得战士们的珍爱。
03式步枪是我国最新型的步枪,代表了我国目前枪械设计制造的水平,在世界名枪之林也能占据一席之地。但是从论证思想、设计水平到制造技术,与美国最新型的XM8轻型模块武器系统相比,尚存在差距,有待日后进一步完善改进。
QBZ03式5.8mm自动步枪与95式自动步枪的各项性能相当,最大区别在于QBZ03式5.8mm自动步枪为有托结构,其与95式班用枪族的其他成员除弹匣可互换外,其余关键部件均不能互换。目前看,QBZ03式5.8mm自动步枪不会大量装备部队,只会小批量装备一些特种部队及空降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