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中的入贡是什么意思

历史中的入贡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11-21 06:49:05

⑴ 封贡互市,通贡互市是什么意思

封贡互市的意思是古时候在封贡(封对方为王)的基础上展开互市(提供生活必需品,然后用牛、马、羊与对方进行交换);通贡互市的意思是在通贡(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保持联系)的基础上展开互市。

所谓贡,是指外族表示愿意臣属于中国政府的意思。“封贡”就是封对方为王,给对方一个地位,保证部落的民众和军队不进行抢劫,但是条件就是双方“互市”。通贡,是双方互有贡品往来,取礼尚往来之意,是中国政府羁縻外族采取的手段,可算作是官方贸易。

通贡的开始,往往伴随互市,互市即是民间经济往来,由官方开辟专门市场和交易日进行贸易的,相当于以前的榷场,或后来的广州十三行对外之类的东西。

(1)历史中的入贡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封贡体系的文化影响:

在文化上,封贡体系促进了中国向东亚诸国的文化输出,并进而形成了东亚文化圈。封贡体系兼备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三重意义。

封贡制度,是一种以经济、文化交流达成政治目的的特殊体制。政治上,中华正朔得到了东亚诸国的承认,经济上,东亚诸国从富庶的中国那里获取了贸易的实惠。

文化上,在儒家文化的教化下,东亚诸国纷纷从奴隶制国家进入封建制国家的序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这是东亚国家交往的一种常态。这种封贡体系下的常态一直持续到了公元1840年才开始有所松动,而封贡体系的彻底崩溃,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⑵ 隋唐科举制度具体内容(超详细)

摘要:中国科举制度自隋发端,终止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实施一千多年来,对中国的政治走向和社会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中国历代政权选拔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知识分子,使之能够有机会跻身于上层社会,成为各级为政权服务的官吏。科举制度虽然在以后的一千多年中,不断有所变化、发展,但在隋唐时期,基本已经定形,探讨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成熟与发展以及其相关内容,对了解、研究中国历代科举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开科取士的背景与雏形

在隋朝建立之前的南北朝时期,各个政权选拔官吏实行多是魏晋以来的“九品官人法”。“九品官人法”源自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采纳的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具体方法是在全国各州设大中正,各郡设小中正,大、小中正皆由一些经验丰富的中央官员兼任,因此也称“九品中正制度”。中正负责对各州郡的人才在“品、状、家世”三个方面进行评举,评举结果分为九等,分别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①结果评出后,小中正呈大中正,大中正呈司徒核实,然后由吏部尚书选用。由于东晋以来士族门阀的势力日益庞大,士族中担任当地中正的情况非常普遍,以之于评举出来的人才中几乎全是士族子弟,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九品官人法”彻底沦为了士族门阀壮大自己势力的工具。

北周静帝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建元开皇,都城长安,史称隋文帝。隋文帝上台后,非常重视人才选拔,他深知九品中正制度的弊病,于是开始对人才选拔制度进行改革。开皇三年(583年),他正式下诏,停止那些“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的各州郡中正评举人才 的权力,改令诸州每岁贡士三人。开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又诏命“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②”,把选拔人才的权力,下放到了高级官僚阶层,但由于这项制度缺乏对这些高级官僚的监督和制约,难免出现一些循枉私情的情况,操作起来问题颇多,因此不得不再次进行改革。此后,隋文帝去世,其子炀帝杨广继位。炀帝大业三年(607)四月,诏文武有事者名,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可略、膂力骁壮十科举人。大业五年(609),下诏诸郡,“以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绝等伦;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四科举人③”

此时的这几次科举,虽然只是朝廷偶尔为之,但却为后来的科举制度定了名。据唐人杜佑《通典》十四卷载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这才是科举制度真正的雏形。当时的明经、进士两科考试的内容主要是策问。策问即出一些有关时事政务、经义等方面问题,由士子做答,这时候的科举的考试内容还比较少,朝廷也只是意在选拔一些能够及时为朝廷出力的优秀人才,因此科举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还不够大。

二、科举在唐代的逐渐成熟

由于隋炀帝杨广的统治极其残暴,隋朝在只历经了两朝37年之后,便被蜂拥的起义浪潮所推翻。李唐王朝经过南征北讨之后,建立起来。唐王朝建立之初,为了吸收中小地主阶层中的知识人才,曾经一度沿用隋朝科举制度:“武德四年,复置秀才、进士两科”。又“高祖武德四年四月十一日,敕诸州学士及白丁,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理体,为乡曲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覆,取上等人,每年十月随物入贡。至五年十月,诸州共贡明经一百四十三人,秀才六人,俊士三十九人,进士三十人。”由此可知,唐高祖武德四年决定恢复隋朝设置的明经、秀才、进士等科,并于武德五年即正式开科取士。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李渊次子李世民发动兵变,杀其兄、弟建成、元吉,挟持李渊,迫其立已为太子,史称“玄武门之变”。不久,李渊宣布退位,李世民登基,史称唐太宗。唐太宗励精图志,不断对唐朝的各项政策、制度进行改革, 在这种情况下科举制度也逐渐成熟完善起来。_^\t~

(一)参加科举者的主要来源
由于唐代以来官学、私学教育的不断昌盛,培养了大量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例如贞观以后,仅国学生就有8000余人④。国学生是参加科举的重要力量,因为他们在各级官学学习,考试合格后被送至尚书省参加科举,因此被称为“生徒”;自学成才继而向地方政府投牒自举,经考试合格后同地方贡品一起被送入京参加科举者,谓之“乡贡”。唐朝对“乡贡”报考者的要求也不甚严格,除作* 犯科者不得 参加外,只要求商人或工人不得参加,应该说是比较开明的⑤ “生徒、乡贡”这二种人是科举的主要来源。
(二)科举的主要科目及内容

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制举两种。所谓常举是指每年分科举行的科举;制举是指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科举。由于常举和制举选拔人才的目的不同,因此在考试内容、考生来源、考试方法上有很大区别,而常举以其长期性、固定性的优点成为了科举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在这里讨论的仅是最重要的常举。常举的主要科目是: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

秀才一科要求对有关国家的大政方略问题,作策论五篇。旨在选拔一些具有宏观全局意识的高级人才,因此对考生要求非常高,如果被推荐而来而未能得,所荐州长官甚至还要受处分,以至于后来参加考试人数非常少,唐高宗时曾被停止过,此后也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

明字科旨在选拔对书法、文字有专长的人才;明法科旨在选拔熟悉法律的司法人才;明算旨在选拔精通算术的数学人才,以上科举多被世人所不屑,因此不被人所重视。

一史为选拔精通《史记》、《汉书》、《后汉书》其中之一的人才;三史则是选拔精通《史记》、《汉书》、《后汉书》三部着作的全面人才;开元礼是对玄宗开元二十年修成并颁行《大唐开元礼》一百五十卷的内容进行考试;道举主要考《老子》、《庄子》、《列子》等道家典籍;童子举的考试内容是要求十岁以下儿童熟习一部经书和《孝经》、《论语》。以上几种由于不常举行,因此,在科举中的地位也不重要。
因而,明经、进士两科成为了科举中最重要的两科。 在隋时,此两科的主要内容是试策,唐初不断变化增加。太宗贞观八年(634),进士科加试读史书一部;高宗调露二年(680),进士科加试贴经,永隆二年(681)明经加试贴经,进士加试杂文。玄宗天宝(742-756)年间规定:明经先试贴经,次试经义,最后试策;进士先试贴经,次试诗赋,最后试策。至此明经、进士两科开始有所侧重,明经重“贴经墨义”,进士重诗赋。

明经中所谓的“贴经”意思是指将一句经书的两端掩上,中间留一行,又将此行中的三个字用纸糊上,让考生填写, 叫做贴经,有些类似于今天的填空。“墨义”是考经文及注疏,初为口试,后因容易被人作弊,改为笔试,故名墨义。这种方法比较机械,考官出题时经常会找一些生僻的句子,而考生也发现了考官出题的这一规律,因此也就把心思放在如何押题上,反而对经书中的本义根本不加重视和了解。
试策即考官出一道有关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问题要考生做答,颇似如今的论述题,这是考试的最关键部分,一些优秀的考生能够脱颖而出,就在此处。
进士科中除试策非常重要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诗赋。唐高宗永隆二年开始,要求考生当场作杂文两篇,主要指箴、铭论、表等实用文体,后逐渐改为专考诗赋。
有唐一代,诗风大盛,各种达官贵人、骚人墨客皆以能诗为荣,因此能否在科考中赋得好诗,对自己的科举成绩影响也非常大。由于有一些考生已经颇有诗名,因此在参加考试之前,往往把自己的作品向一些名流投递,以期望能够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忙,谓之“投卷”。最着名的例子就是渐江考生朱庆余的那一首《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闻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那位张籍张大人得到此诗,甚为高兴,也酬诗一首,做答,“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朱庆余因此诗而得中进士。当然,想朱庆余这样的幸运儿还是少的,这种类似走后门的投卷,使得一些权贵势力经常干涉科举,让一些并非有真才实学的人能够得中,而一些才华出众的考生却要名落孙山。大诗人杜牧去参加进士科考,虽然献上了自己的名作《阿房宫赋》而被考官大加赞赏,并且也有其它人推荐,但因为前几名已经事先被安排好了,杜牧不得不屈居第五。

(三)明经 、进士两科的考取与登科
由于明经注重的是死记硬背,考取的内容相对容易一些,而进士科最关键的是则是难度较大的诗赋,因而,进士科往往显得比明经含金量高得多。“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之一二”,⑥ 由于进士得中者非常少,每次最多三十来人,因此进士科显得更加重要,也非常难考,能考取进士者一般都是有真才实学的才子,许多人穷其一生精力,也不能得中。所以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大诗人白居易27岁得中进士,做诗云: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像他不到而立之年就得中进士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考生在参加了吏部(后为礼部)主持的考试后,基本上就算是高中了,只是在武则天掌权的开载初元年(689)二月,曾经“策问贡人于洛城殿上,数日方了”。⑦又曾命令把在吏部复试者的名字糊掉而进行暗考,这两种方式在唐代虽未形成制度,但还是开了宋代以后“殿试”、“糊名”的先河。

此时已经放榜,得中的考生们从此便扬名天下, 有许多的宴请、活动要参加,如:闻喜宴、曲江宴、月灯阁打球宴、雁塔题名等等,这是新得中的仕子们与达官贵人们互相结交,加深关系,为其后的仕途提供方便,构建自己的关系网的重要活动。

当然,得中进士也不意味着士子们就马上成为了“公家人”,还要经过还要经过吏部的“选试”,合格的才授予官职,“选试”又称为“释褐试”,意即通过选试合格的人,可脱去粗布衣而换上官服,离开平民队伍而进入官吏行列。此时,由礼部将及第者的材料移交吏部,再由其进行选试,谓之“关试,因关试时间一般在春天,故又称“春关”。“关试”考试的内容为:“身、言、书、判”,具体就是考察考生的体貌、言辞、楷书、批审公文四项内容。四项皆合 格,可以授予 官职,谓之“注官”,然后把全体考试合格者集中起来,当众点名授职,谓之“唱官”。通过了“关试”的考生一般所授官职在八、九品之间,职位都不太高。如果有的考生在“选试”、“关试”时没有被通过或没有参加“关试”,那么他还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条就是请权贵为之推荐,推荐任某官职,二是到地方藩镇去做一段时间的幕僚,再争取被举荐。第二种现象在晚唐藩镇割据时,比较普遍。

三、隋唐科举制度成熟与发展的意义

据说贞观年间,唐太宗看到新科进士们从端门列队而出时,非常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我吾彀中矣!”,在他看来,科举制度是使天下英才为其效力的手段而已。而实际上,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逐渐成熟,不但影响了中国历代的政治进程,而且还塑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文化心态及性格特征。

(一)科举制度是产生中国知识分子的主要来源

科举制度实行一千多年以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的封建社会中,许多对中国的文化、政治、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人物,都出自参加科考的仕人行列,许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史学家等都是通过科举考试而跻身于社会上层并由此获得了作出其贡献的基础。如唐时的陆贽、裴度、刘宴、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等等,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做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代表的知识分子,孕育他们的土壤就是科举制度,他们的精神面貌、精神状态都是由科学制度塑造出来的。

(二)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产生重要影响
对于得中的仕子而言,得中后自然是有“颜如玉”,有“黄金屋”,许多读书人苦读一生,都是为了科举及第后的富贵荣华,他们从幼年起就在考试的绞肉机中挣扎消磨。参加科举得中后的仕子们,成为统治阶层中的官僚,成为统治皇权的附庸,成为统治的工具。既然有得中后的喜悦,当然也就有落地的痛楚。百分之八九十的淘汰率,使得多数人都不能够踏上仕途,获得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许多人就如《儒林外史》中的老童生周进一般,都老还是个秀才,把自己一辈子都奉献给“八股文”,奉献给科举。应当说,科举制度的存在,对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产生了重要影响,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威武不屈、曲学阿世、清正廉明、贪污受贿等等截然不同的品质,都能从科举制度中探寻到根源。

(三)科举制度中的落后成份,对中国后世政治走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_
随着封建制度的不断没落,使得在它羽翼庇护下的科举制度的消极因素也不断表露出来。宋代只是对隋唐时期形成的科举制度进行了局部的改进,最重要的就是确立了“三级考试”的科举制度范式;元代科举制度因为统治阶层的原因实质上有所衰败;到明清两代,科举制度开始渐渐僵化,八股文使得许多读书都埋头钻研其中,根本不知天下大事、国计民生,从而使科举制度下产生的官僚的水平大大折扣。科举制度成为了禁锢知识分子思想,摧残人才的工具。

四、结束语
科举制度在隋唐成熟与完善之后,对其后的数百年中,为中国历代的统治阶层,培养、奉献了一大批官僚和士大夫,丰富并完善了封建社会的统治,使其最终达到了繁荣的顶锋。然而,在其后的几百年中,由于封建制度的不断衰落,清朝的统治在国内外各种力量的撞击下,风雨飘摇,逐步走向覆灭,而科举制度此时也已经无法被改革、突破,从而与封建制度一起走向了灭亡的命运

①唐.杜佑《通典》卷十四6O5@4
②《隋书.高袓纪下》_!
③《册府龟元》卷六四五,贡举部1?
④岺仲勉《隋唐史》p180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Ar0y=
⑤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p55,三联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EX
⑥ 唐.杜佑《通典》卷十五fC2p)L
⑦唐.杜佑《通典》卷一五.v

⑶ 洛阳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什么特色

洛阳,简称“洛”,地处古洛水北岸而得名,地处九州之中;有五千年文明史四千余年建城史,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世界上第一座统筹规划的城市;自夏朝开始有13个王朝在此定都。河图洛书在此诞生,儒、释、道、玄、理肇始于此,科举制度创建于此,丝绸之路与隋唐大运河在此交汇,五大都城遗址、邙山古墓群和天子驾六震惊世界,“宅兹中国”“中国”一词源自洛阳,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豫、晋、陕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新兴的重工业城市和新能源节约型城市,欧洲人最向往的城市,中国休闲城市榜首。
千年帝都,华夏圣城,文明之源,天下之中; 丝路起点,运河中枢,牡丹花都,山水之城; 三代创世,魏晋风流,汉唐雄风,宋家文气。 这是一座在世界上唯一能号称国色天香的古都。5000年文明史,4000余年建城史,1529年建都史,是我国建都时间最长的古都。使其成为兼具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思想之美、城市之美的全能冠军,是人类最早的“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美国城市规划学家西蒙兹教授称:这里是人类 “古代最佳人居环境城市”。洛阳,这座承载过十三朝文明的古都,曾经是光耀万丈的世界焦点,现在正驰骋于王者归来的征途。 历史曾用名或别名,斟鄩、西毫、洛邑、洛师、成周、王城、雒阳、东都、东京、神都、洛京、京洛、洛都、洛中、嵩京、中京、西京。 洛阳,出河图洛书育三皇五帝,“天下之中” 的地位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华夏先民对祖地心理上的认同。无论是从神话英雄传说的角度,还是从历史考古断代的角度,洛阳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端之地——中国70%宗族大姓的起源地,全球1亿客家人的祖籍地,儒释道三教的滥觞地。可以说,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对于世界而言,欲探中华文化之源,必到河洛之间的古都洛阳。 洛阳,立河洛之间,居天下之中,既禀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气,也具南国水乡妩媚风流之质。开天辟地之后,三皇五帝以来,洛阳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为天人共羡之神都。她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政治首都,更是中华思想与文化的源头圣地,可谓中华民族历史的精神首都,是最早的中国,也是最本色的中国、最渊深的中国。
嵩岳风光(5张)洛阳城,北据邙山,南望伊阙,左瀍右涧,洛水贯其中,东据虎牢,西控函谷,四周群山环绕、雄关林立,因而有“八关都邑”、“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称;而且雄踞“天下之中”,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通幽燕,南系荆襄,人称“八方辐辏”、“九州腹地”、“十省通衢”。另有传说洛阳是中华大地的龙脉集结之所,所以历朝历代均为诸侯群雄逐鹿中原的皇者必争之地,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流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核心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尧、舜、禹等神话传说多传于此。同时,洛阳也是中国5000年文明历史中最为古老的帝都王城,华夏,中华,中土,中国,中原,中州等称谓均源自于古老的洛阳城和河洛文明。洛阳二里头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代。1960年在二里头遗址的上层发现一处规模宏大的宫殿基址,被认为是夏朝都城所在。 洛阳共经历二十二个建都朝代,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影响力最大的都城,累计建都史达1500年以上。同时,洛阳也有“九朝古都“九朝”之说,因干隆帝御封嵩阳书院大门对联中的“九朝都会”而得名,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也有虚指“多”、“最多”之意,洛阳在历史上曾长期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存在,历代帝王贵胄、文人骚客等均对洛阳的都城地位有着极高评价。周公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焉”;汉高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见洛阳”;汉班固曰“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北魏孝文帝曰“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唐太宗曰“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唐玄宗曰“三秦九洛,咸曰帝京”;韦应物说“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宋太祖曰“吾欲迁洛,以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司马光曰“欲知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释源祖庭—白马寺(5张)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和华夏文化从萌芽、成长走向繁荣、壮大的中心和象征。史学考证知,文明首萌于此,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寻源于此。洛阳是中华姓氏主根、闽南、客家之根。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从此,汤、武定九鼎于河洛,周公“制礼作乐”,老子着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洛阳历代科学泰斗、学术流派、鸿生巨儒、翰墨精英,更是照耀史册,灿若繁星。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的产生和发展与洛阳密切相关,中国四大发明与洛阳息息相联。伏羲,作为人文始祖,发现了“河图”与“洛书”,发明了“八卦”,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老子着有《道德经》,苏秦佩六国相印,纵横游说于六国之间,才子贾谊博怀济世文章,班超出使西域,班固修《汉书》,许慎着《说文解字》,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张衡发明浑天仪、地动仪,蔡伦发明造纸术,虞初的《周说》,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的《新唐书》、《新五代史》等,无一不是在洛阳这块沃土上完成的。程颐、程颢兄弟开创宋代理学,着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等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洛阳才子”,“汉魏文章半洛阳”。张衡发明地动仪,蔡伦造纸,马钧发明翻车……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名人
古代
伏羲、宓妃、仓颉、后羿、嫦娥、夏桀、杜康、商汤、伊尹、周武王、周公旦、周成王、周平王、老子、苏秦、伯夷、叔齐、白圭、张仪、吕不韦、刘邦、贾谊、桑弘羊、师史、卜式、 汉光武帝、马援、董宣、班超、班固、班彪、班昭、窦宪、蔡伦、张衡、许慎、张仲景、华佗、王充、皇甫嵩、司马懿、关羽、蔡邕、蔡文姬、嵇康阮籍、刘禅、袁绍、吕布、司马师、邓艾、钟会、钟繇、马钧、司马炎、左思、陈寿、祖逖、刘琨、陆机、潘岳、韩寿、刘徽、皇甫谧、裴秀 、石崇、绿珠、桓温、杜预、拓跋宏、檀道济、高欢、兰陵王、高长恭、杨广、韩擒虎、贺若弼、宇文恺、陈叔宝、独孤信、李世民、长孙无忌、王之涣、武则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宋之问、李白、杜甫、李隆基、狄仁杰、白居易、李贺、玄奘、韩愈、吴道子、颜真卿、刘禹锡、元稹、刘希夷、朱温、李存勖、李煜、赵匡胤、程颐、程颢、赵普、吕蒙正、司马光、富弼、范仲淹、邵雍、欧阳修、李格非、文彦、博尹洙、藤子京、李龟年
现代
纪登奎、焦裕禄、李立、刘刚、杨立功、吴佩孚、冯玉祥、张钫、武庭麟、王凌云、孙善武、周鹤洋、阎连科、司马武当、程琳、陈明、李准、朱军、石万强、张海 形成于洛阳的成语 数典忘祖、龙门点额、同心同德、窈窕淑女、一日三秋、定鼎中原、问鼎中原、众志成城、紫气东来、悬梁刺股、前倨后恭、债台高筑、旗鼓相当、乐此不疲、乐不思蜀、糟糠之妻不下堂、挑肥拣瘦、得陇望蜀、车水马龙、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煮豆燃萁、小时了了、尸居余气、车载斗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势如破竹、韩寿偷香、卫灌坐床、如坐针毡、掷果潘郎、洛阳纸贵、狗尾续貂、自惭形秽、分道扬镳、请君入瓮、一箭双雕、桃李满天下、司空见惯、程门立雪、河东狮吼、国色天香、马革裹尸、视死如归、偃旗息戎、闻鸡起舞

⑷ 古代帝都有哪些地理位置

以下是古代所有定都的城市:

  1. 禹都邓(今河南省南阳市)。

  2. 夏都阳翟(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一说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斟浔(即二里头,今河南省洛阳偃师市),最后迁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南)。

  3. 商都毫(今河南省商丘市),后迁西毫(今河南省洛阳偃师市).后又迁殷(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末迁朝歌(今河南省卫辉市,原汲县)。

  4. 西周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

  5. 东周都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6. 战国时期,齐都临淄(今山东省临淄北)。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后迁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燕都蓟(今北京),以易(今河北易县)为下都。韩都阳翟(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灭郑国后迁都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赵都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魏都安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后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秦都雍(今陕西凤翔县),后迁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

  7. 西汉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8. 东汉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汉末迁都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

  9. 三国:魏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陪都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蜀都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吴都建业(南京市)。

  10. 西晋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11. 东晋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

  12. 南朝——宋、齐,梁,陈皆建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

  13. 北朝——北魏都平城(山西省大同市东北),后迁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西魏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魏都邺(今河南省安阳市)。 北周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北齐都邺(今河南省安阳市)。

  14. 隋都大兴(今陕西省西安市),东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15. 唐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武周迁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五代-----后梁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后迁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唐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后晋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后迁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汉都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周都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

  16. 北宋都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陪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17. 辽都上京(今辽宁省巴林左旗),后迁中都(今北京) 。

  18. 西夏都兴庆(今宁夏自治区银川市)。

  19. 金都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白城),后迁都燕京(今北京),末迁南京(今河南省开封市)。

  20. 南宋都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后迁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 。

  21. 元都大都(今北京)。

  22. 明都南京(今江苏省南京市),后迁北京(今北京)。

  23. 清初都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后迁北京(今北京)。

⑸ 中国历史上有什么人尽皆知的大事件在正史上没有记载

10

据《南征录汇》,第一批被掳的北宋妇女,刚被押解到金营,就被金军将领像瓜分牲口那样瓜分了。

元帅粘没喝和皇子斡离不最贪心,一下子自取了几十个,其余将领,谋克(相当于元、明的百户一职)以上的每人得到数人,谋克以下的,有的得到一个有的得到两个。

第一批被瓜分后轮到第二批,接着陆陆续续到来的宫女、宗室女和贡女,仅被“分配”给粘没喝和斡离不的,每人就各一百人,被犒赏给其他将领的,达1400多人。

到那时,加上以前的,粘没喝和斡离不霸占的北宋女子,已分别达到数百人之多。

尽管第二批又来了三四千,但仍不够瓜分,没有分到的金军将领不干了,万户赛里叫、千户国禄都写信给元帅府,说什么他弟弟野利和多富公主有了感情,请元帅把公主还给他。

胆子不小啊,竟然敲诈到元帅头上来了,元帅大怒,一刀把野利砍了。

这里所说的元帅,指的可能是粘没喝。

守城千户陆笃诜之兄尚富皂,侵了弟弟抢来的宗室女后,也被弟弟一刀砍了。

分赃不均引发的狗咬狗,是金人自己也没想到的。

11

也有个别被掳王妃不甘受辱,敢于抗争,质问金国皇子斡离不,为何要让她们遭受非人对待,斡离不的回答是:汝是千锭金买来,敢不从!

没有留下姓名的那位王妃反问:“谁所卖?谁得金?”

斡离不说,你家太上皇有手敕,皇帝有手约,“准犒军金”。

“谁须犒军?谁令抵准?我身岂能受辱?”

该王妃还以为身在北宋,那些畜生会看在她是堂堂王妃份上,不让她受辱。

斡离不冷笑一声,别啰嗦,啰嗦也没用,如今你的国家既然亡了,你就是平民百姓,循例入贡,是你的本分,咱们好歹是把你们算了钱的,这已经给了你们天大的面子了,老子们若是白拿,你们又有啥办法!

该王妃哑口无言,捍卫贞节的目的没有达到,只能任由金人......

⑹ “四方入贡,道里均”如何解释,谢谢

满意答案用一生下载你10级2009-11-24逸周书·度邑解》记载:周武王伐纣灭商后,曾瞻望中原,指出“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过于三涂,我北望过于有岳,丕愿瞻过于河,宛瞻于伊洛,无远天室。”天室就是中岳嵩山。为什么要在中岳附近营建帝都?《史记·周本纪》说:“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这里文意很清楚,营洛邑迁九鼎,主要是这里是天下之中,四方入贡远近皆宜。《尚书·康诰》中说:“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周洛,四方民大和会。”孔注说:“初造基建,作王城大都邑于东周洛汭,居天下之中,四方之民和悦而集会。”《康诰》还说:“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孔注说:这是去王城千百里之外的“五服之百官,播率其民,和悦并见,即事于周。”《疏》里也说:“周公初造基址,作新大邑于东周洛水之汭,四方之民大和悦,而集会言政治也。”、因此说河洛地区不仅是“四方入贡送里均”,而且也是四方之民的政治中心。远航。。。。 的感言: 谢谢。

⑺ 《天龙八部》里的南诏、大理:你可知历史上真实的他们

公元八世纪中叶至十三世纪中叶,即唐,宋时期,在我国云南省和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曾先后出现过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一南诏和大理。

云南省和四用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自古就是一个民族杂居地区。唐初,分布在今云南东部的是大姓爨(cuan窜)氏统治下的乌蛮和白蛮等少数民族。爨氏分为东,西两大集团,东爨统治区内民族以乌蛮为主,故称为“东爨乌蛮”;西爨统治区内民族以白蛮为主,故称为“西爨白蛮”。在今洱海一带居住的,是东、西洱河蛮(也属于白蛮)。在今金沙江以北至四川盐边县,是“松外蛮”。在其西北金沙江流域,为磨些蛮(也是乌蛮的一支)。在澜沧江以西,为望苴子蛮、望蛮。怒江以西,是金齿、漆齿等蛮,总称之为寻传蛮。枯门岭以西至印缅边界,为裸形蛮。武德、贞观年间,这些少数民族都先后归服。唐朝在这里设置了许多羁縻州、县,委任当地的部落首领为刺史、县令。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废朗州都督府,另置戎州都督府(治戎州,今四川宜宾市)和姚州都督府(治姚州,今云南姚安),分别管理今云南省东部和西部地区。

就在这个时候,居住在河蛮周围的乌蛮逐渐向洱海地区移动,共分为六个部落,首领先后自号为“诏”(即乌蛮语“王”的意思),称为“六诏”,即蒙舍诏、蒙嵩诏、越析诏、浪穹诏、迳赕诏、施浪诏。 六诏之中,蒙合诏位于最南,故称为“南诏”。

最初,六诏兵力相差不多,彼此不相统属。其后南诏在唐朝的扶植下逐渐强盛起来,而其余五诏转衰。开元中,南诏皮逻阁大败东洱河蛮,以其地为河东州(今凤仪县)。因剑南节度使王昱,请求代奏朝延,允许它合六诏为一。当时吐蕃强盛,势力伸展到了洱海地区,唐朝为了牵制吐蕃,积极扶植南诏,完全同意南诏的请求。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赐皮逻阁名“蒙归义”,册封为云南王。第二年,皮逻阁为了有效地控制新兼并的领土,遂迁居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南太和村)。

天宝初年,南诏逐渐伸向两爨地区。皮逻阁死,子阁罗凤继位。天宝九年(公元750年),谒见都督,路过云南郡(治姚州城)。太守张虔陀不以礼相待,并索取财物,阁罗凤不给,虔陀便诬告阁罗凤谋反。阁罗凤愤怒,于是起兵造反,攻破姚州城,杀死虔陀,并占领姚州及其所属三十二个羁縻州。十年(公元751年),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统兵八万讨伐南诏。阁罗凤遣使谢罪,表示修复姚州城及归还俘掳的男女和掠夺的财物。仲通不肯罢兵,并扣留其使,率军西进,至白崖城(今云南弥渡县西北),为南诏打得大败,死者八万余人。次年,南诏遂被逼附属于吐蕃。吐蕃赞普(即王)命阁罗凤为“赞普钟”(即王弟),号为“东帝”。阁罗凤立碑于太和城,叙述其不得已而叛唐的经过。他还对臣属说:“我家世世臣奉唐朝,常受封赏,后世着客许复归于唐,当指此碑给唐使看。”十二年(公元753年),剑南留后李宓又率十万大军讨伐南诏,进至太和城,结果全军覆灭,李宓也作了俘虏。从此,两爨地区也为南诏占领。

至德元年(公元756年),乘唐朝安史之乱,南诏与吐着联合,攻占唐会同军(故城在今四川会理西)、福州,直抵清溪关(今四川甘洛县西北小相岭北部)。又移兵消灭迁于双舍(今四川盐边县与云南华坪县地)的越析诏残部,西降寻传诸蛮,裸形蛮不战而服。于是南诏的北境扩展到了今四川米易、盐边县及云南华坪等县地(以北至清溪关为吐蕃占领),西面直抵今印缅边界了。

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阁罗凤死,其孙异牟寻继位。这年十月,南诏与吐蕃合兵二十万,分三路攻入成都平原。为唐军所败,吐蕃南诏军死者八、九万。异牟寻很惧怕,筑阳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并将都城迁到此地。

此后,吐蕃赞普改封异牟寻为日东王,把南诏视为附府,征收很重的赋税;并在南诏境内的险要之地修建城堡,令其出兵助防;吐蕃进攻西川,常以南诏兵为前驱。这使南诏痛苦不堪。清平官(宰相)郑回以唐朝崇尚礼义,对南诏有恩惠,不征赋役,劝异牟寻弃吐蕃归唐。

贞元元年(公元785年),韦皋为西川节度使。他一面整顿军备,一面派人招抚境外的少数民族首领和致书异牟寻,劝其归唐。吐着为了阻止南诏归唐,于是收南诏大臣之子为质,南诏愈恨。在郑回的大力促进下,异牟寻归唐,遗其子阁劝及清平官等与崔佐时盟于点苍山神祠,斩吐蕃使者,“去吐蕃所立之号,献其金印”。接着,异牟寻发兵袭击吐蕃,攻破神川(即吐密神川都督驻地,在铁桥城附近),取铁桥(今云南维西县巨甸西北金沙江上)等十六城、堡,擒五王,降其众十余万人。遣使向唐告捷和朝贡,并请复号南诏。于是唐朝又遗袁滋到南诏,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赐予银窠金印。自此以后,南诏岁岁向唐朝贡。

南诏归唐之后,由于得到唐朝的帮助,军事上日益强大。从贞元十五年至十八年(公元799-802年),南诏与唐联合,累败吐蕃,俘获很多,吐蕃从此衰弱下去。唐也不加兵南诏,南诏遂成为西南地区的强国。

南诏是一个典型的奴隶制国家。 但是在官制、兵制和地方行政区划上,几乎都是仿效唐朝。为了有效地统治这个多民族的广大地区,将其全境划分为六节度二都督、十检等十八个一级政区。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酋龙继位,以唐朝没有及时册封他,便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大礼”,并进犯播州(今贵州遵义)。不久,大将段宗榜发动政变,杀死摄政王,大权又转入段氏之手。自此以后,曾经多次侵扰内地州县,直到唐僖宗以高骈为西川节度使,才将南诏军赶到大渡河以南。

天复二年(公元902年),权臣郑买嗣(汉人,郑回七世孙)发动政变,灭蒙氏,改国号为“大长和”,于是南诏就灭亡。

郑买嗣传至孙郑隆宣,后唐天成三年(公元928年),为会川节度使杨干贞所灭。改国号为“大天兴”,又名“兴源国”。次年,废善政而自立,政国号为“大义宁”。至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为通海节度使段思平所灭。杨、赵、段都是河蛮(白蛮的一支)大姓。自杨氏开始,政权转入河蛮之手。

段思平灭杨氏,天福三年(公元938年)称帝,改国号为“大理”。大理国的疆域,前期与南诏略同,即相当今云南全省、四川西南部等地。段氏分全境为八府、四郡、三十七部。但中央的权力实际上只限于以洱海为中心的云南西部地区。它的国力比南诏弱小得多,因而向外掠夺的战争也大为减少。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王全斌平后蜀,奏请乘胜灭大理。宋太祖鉴于前朝的得失和需要集中力量稳定内部,划大渡河为界,不准向南进军,于是又使云南地区同中原分离了近三百年。

段思平传至段连义,照宁十年(公元1077年)大臣杨义贞篡夺其位,自立为广安皇帝。至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高升泰由东部起兵,消灭杨氏,拥立段寿辉为傀儡。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 ,段寿辉让位给高升泰。升泰改国号为“大中国”。次年,升泰死,其子高泰明又让位给段正淳,改国号为“后理”,大权仍操在高氏手中,国人称之为“高国主”。外国人来通商,都要先见国主。当时在今滇池一带的三十七部起而独立,经常同后理国打仗,主要是反对高氏专权。

宋朝继承五代的政策,对大理采取消极态度。而大理统治集团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和发展境内的经济、文化,愈来愈感到需要同中原王朝恢复政治联系与经济、文化交流。照宁九年(公元1076年),遣使向北宋朝贡,因为宋王朝态度消极,自此不再朝贡。到了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又请求入贡。六年(公元1116年) ,派进奉使李紫琮等到开封贡马及麝香等,宋微宗册封段和誉为大理国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大理又派使臣到广西,要求向南宋朝贡和卖马,宋高宗不准其入贡。六年(公元1136年),又遣使由广西奉表贡马,得到了高宗优礼接待。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大理派李观音等到邕州商谈贸易,以马交换手工业日用品、医药和书籍等。自此以后,大理同南宋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起来。大理上层人物所写的诗文,同汉族知识分子差不多。

大理后期,由于少数民族首领纷纷割据和独立,疆域日益缩小,国力越来越弱。公元1253年,元军分三路入大理,段兴智不战而降,大理遂亡。

⑻ 中国古代的“朝贡制度”是什么一回事

朝贡体系,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北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

雍正皇帝认为:“凡臣服之邦皆隶版籍。”清末编纂的中小学校历史教科书中,周边的册封国家沦为欧美各国及日本的殖民地,或被纳入其版图的过程,并非作为世界史,而是作为“中国(本国)史”的一部分被描写的。

孙文等人认为,较之帝国主义的挟武力胁迫屈服、建立殖民地,宗藩关系不诉诸武力即可使对方诚服更显文明。有关中国在21世纪经济快速发展的讨论也是对这一观点的沿袭。

(8)历史中的入贡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作用影响

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儒家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文化圈内,强调文化上的华夷之辨。日本江户时代即有所谓华夷变态之论,李氏朝鲜则甚以“中华”自居,视清朝为蛮夷。

越南阮朝也自视为“中国”,别人为“夷”,自称“中国之于外夷,治以不”、“先王经理天下,夏不杂夷,此诚杜渐防微之意也。红毛人狡而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可听其居留”。

这里“中国”和“夏”就是越南,不是清朝。越南并在印度支那半岛全力“改土归流”、“以夏变夷”,强迫柬埔寨国王接受汉姓和将夷名“柴棍”改名“嘉定”(今胡志明市)等。

⑼ 明朝治藏历史的朝纳贡赋

明朝对西藏僧俗首领采取了定期、定员、定道、定制的进京朝贡模式。明朝规定“国师以下不许贡”,乌思藏贡使必须由雅州入的规定。1609年四月,因“番人混冒,方物滥恶,所奉敕书洗补可疑,而通使岁诱为奸”,明朝革除了乌思藏大乘法王、大宝法王、护教王、长河西、董卜韩胡等八番的入贡资格,只许阐教王、辅教王入贡。
在1465年以前,西藏僧俗首领来京朝贡没有严格的限定,大致是一岁一贡,或两岁一贡。如《明会典》记载:“西番,古吐蕃地。元时为郡县,洪武初因其旧职。于是乌思藏有阐教王、阐化王、辅教王、赞善王统化番民,又有护教王、大乘法王、大宝法王凡七王,俱赐银印,令必岁或间岁朝贡。”《明史·西域传》亦记载:“初,入贡无定期,自永乐迄正统,或间岁一来,或一岁再至。”
由于明朝对来贡的藏族首领不仅在政治上给予优遇,经济上也回赐丰厚的赏物,由藏地进京朝贡的使臣越来越多,沿途地方不堪重负。同时有假冒滥充的朝贡者。1440年八月,明廷下了第一道免番僧进京朝贡的赦谕。于1442年第一次发现有假冒贡使的现象。
为了整饬朝贡制度,明宪宗即位后,于1465年规定乌思藏番僧三年一贡,并下发一道敕谕给帕竹第悉阐化王,曰:“尔父祖以来,世修职贡。洪武年间,三年一贡,来朝不过三、四十人,往来道途亦守礼法。近年以来,增加渐多,络绎不绝,恃朝廷柔远之意,所至骚扰。察其所以,多有四川等处不逞之途,买求印信,冒作番僧,贪图财利,坏尔声名。尔居遐僻,何由得知?兹特敕谕尔,今后仍照洪武旧例,三年一贡,自成化三年为始。所遣之人必须本类,不许过多。所给文书,钤以王印,其余国师、禅师等印,皆不许行。惟袭替谢恩者不在三年之限。仍戒来人,毋得夹带投托之人。朝廷已敕经过关隘官司盘诘辨验,如有伪冒,就便拿问。如此,则事有定规,人无冒滥,庶不失尔敬事朝廷之意。
1466年,明朝对朵甘亦规定“如乌思藏例,三年一贡”。1470年四月,明朝再对朝贡人数进行规定,“(乌思藏)每王遣使百人,多不过百五十人,有四川路入,国师以下不许贡”。
西藏进京朝贡人数越来越多,“宣德、正统间,番僧入贡,不过三四十人。天顺间遂至二三千人。到成化年间,仅阐化王所遣的贡使一次就多达四百六十多人。1499年,“长河西及乌思藏一时并贡,使者至二千八百人”。 “输马作赋”这一制度肇始于1383年。该年正月,明太祖敕谕松州指挥佥事耿忠,“西番之民归服已久,而未尝责其贡赋,闻其地多马,宜计其地之多寡以出赋,如三千户则三户共岀马一匹,四千户则四户共岀马一匹,定为土赋,庶使其知尊君守上奉朝廷之礼也。”月,耿忠回报:“臣所辖松潘等处安抚各族长官司,宜以其户口之数,量其民力,岁令纳马置驿,而籍其民充驿夫,以供徭役。”1392年五月,尚膳太监而聂等至河州召必里等族输马,“诸族皆感恩意,争出马以献”,得马340余匹,这是有记录的首次征差发马。同年八月,西宁卫土酋亦令真奔进言,“诸番族皆野居散聚,射猎为食,请岁输马二百匹为常赋。”皇帝表示应准。
1393年二月,明朝为各藏族部落“特制金铜信符,族颁一符。遇有使者征发,比对相合,始许承命。否者,械至京师,罪之。”“又制金铜信符,命曹国公李景隆赍入番,与诸番要约,篆文上曰:‘皇帝圣旨’,左曰‘和当差发’,右曰‘不信者斩’。”
依金铜信符制,明朝三年一次下征发马,该制度用以完善、强化“以马充赋”的赋税制度。至1449年,金牌制停止使用,改派行人视察茶政。1488年,再罢行人巡茶,改由御史视察。1497年,经都御史杨一清奏请,金牌制度再次恢复,但此时民间私贩盛行,官方交还已经不能和明初等量齐观。 ●茶马司:秦州、河州、西宁、洮州、甘州、雅州、碉门、永宁(后废)
●四大茶仓:成都、重庆、保宁、播州
●差运司:巩昌府(骆驼巷、梢子堡、高桥)、临洮府(伏羌、宁远)
●批验茶运司:褒城茶厂、紫阳茶厂
●安多地区盛产马匹,明朝就此先后在当地设置五个茶马司,如:
●秦州茶马司,1372年二月置,1397年四月迁至西宁。
●河州茶马司,1372年置。洮州茶马司,1379年置,1382年罢,由秦州茶马司兼治。
●甘州茶马司,洪武年间置,1443年罢,1561年复置。
●西宁茶马司,1397年置。永宁茶马司,1383年置,1386年罢。
●雅州茶马司,1376年置。碉门茶马司,1386年置。
明初官制,茶马司有大使一人,秩正九品,副使一人,秩从九品。洪武中期,升其秩为正六、正七品。

⑽ 有哪些史料提到了“中国”一词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东周时期成书的《尚书》和《诗经》等书中。《尚书·梓材》是周公教导他的弟弟康叔如何治理殷商故地的训告之词。其中“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意即皇天将中国的土地与人民交给周的先王治理。这里的“中国”应指关中至河洛一带的中原地区。而《诗·大雅·民劳》中“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京师,以绥四国”的“中国”则与“京师”同义。殷墟甲骨文中也有“中商”、“大邑商”、“天邑商”等带有文化本位色彩的、对本朝王都的自称,其含义应与西周时代的“中国”相当。
在出土文物中,“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这一国宝级的重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长达122字的铭文讲到周武王在灭商之后就有营建东都的重大决策,曾祭告上天说:“ 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乂)民”,意欲建都于天下的中心,从这里统治人民。这篇铭文把“中国”的最早地址确指为洛邑所在的洛阳盆地及以其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史记·周本纪》在记述这段历史时,也引用周公的话,认为洛阳盆地为“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中的入贡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