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谁能告诉我计算任意一年月日是星期几的方法啊
用当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做底,然后算出今年离那年有几年零几天。
再用年数减去闰年数,乘365除再加上366乘闰年数再加上零的天数,最后除7,如是整数,就是当天是星期几就是那天是星期几;如不是整数,就要分两种情况:如果往后数(如2007年一月一日至2008年一月一日),余数是几,就用今天往后数几天,那天星期几就是你要求的那天是星期几;
如往前数,(如2008年一月一日至2007年一月一日)余数是几,就用今天往前数几天,那天星期几就是你要求的那天是星期几。
星期,又叫周,是一个时间单位,也是现在制定工作日、休息日的依据。
星期作为时间周期最早起源于巴比伦。现在世界通行的星期制是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21年3月7日正式确立的。
(1)历史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扩展阅读
历史起源:星期作为时间周期最早起源于巴比伦。现在世界各国通用一星期七天的制度最早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制定,他在公元321年3月7日正式宣布7天为一周,这个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而在中国,明末清初基督教在中国传播时,星期才逐渐被人们所知晓。
民国时期规定使用公历之后,星期才逐步普及起来。
星期在中国古称七曜。七曜在中国夏商周时期,是指日、月及五大行星等七个主要星体,是当时天文星象的重要组织成份。中国的七曜开始并未作为时间单位。
B. 同比和环比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一、同比增长计算公式:
1、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100%
例子:比如说去年3月的产值100万,本年3月的产值300万,同比增长率是多少?
本题中,同比增长率=(300-100)÷100=200%
2、当同期数为负值的情况,公式应当完善如下:
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 |同期数|×100%
例子:比如说去年3月的产值100万,本年3月的产值50万,同比增长率是多少?
本题中,同比增长率=(50W-(-100W))/|-100W||×100%=150%
二、环比增长计算公式:
环比增长率=(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
例子:比如说今年3月的产值100万,2月的产值300万,环比增长率是多少?
本题中,同比增长率=(300-100)÷100=200%
(2)历史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扩展阅读:
环比有环比增长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两种方法。
环比即与上期的数量作比较。
环比增长速度=(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了多少。
环比发展速度=本期数÷上期数×100%,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反映现象在前后两期的发展变化情况,如:本期销售额为500万,上期销售额为350万。
环比增长速度=(500-350)÷350×100%=42.86%
环比发展速度=500÷350×100%=142.86%
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
C. 如何计算历史日期
如果是跨公元前的话,我们可这样做,举例比如西汉(公元前202年-9年)持续了多少年呢?我们可以把公元前记做一个负数就可以
9-(-202)-1=210年,为什么要减去1呢,这是因为比如数学上的数轴有0,而我们的公元纪年没有0年,公元前1年(-1)结束直接就到公元元年(1年)了,多算了1年所以要减1。
D. 怎么学好历史and数学计算公式and一次函数
历史是靠背(当然也要理解),背的功夫做到了,练习一下,考试就很容易 数学计算 重要的是理解,牢记公式,例题,不会有大问题 对于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是最简单的函数,要会判断,牢记图像变化规律,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即可
E. 天干地支万能计算公式,天干地支的算法
提起天干地支万能计算公式,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天干地支的算法,另外,还有人想问1993年,用干支纪年是什么时候,怎么计算的,具体公式,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求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天干地支的算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有小数点的怎么算。
天干=(年份-3)/10……余数余数为几就数几个
地支=(年份-3)/12……余数同上
比如今年天干地支最正确的算法。
(-3)/10……余数为0数十个就是癸
(-3)/12……余数为6数六个是巳
来源浅考
相传早在公元前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
一些学者从中国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汤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于这一特有现象。郑文光在所着《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中认为,十天干起源于中国古代羲和“生十日”的神话,是十进位法概念在纪时中的反映,应当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十二地支”则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演变而来,产生于殷商之前,后逐渐演变为十二辰。所以,郑文光推断:“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创作。”
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产生了”。杜石然等则在编着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一书中,主张夏代已有十天干纪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干支纪法,从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环的纪日法。天干地支指标公式。
大约在战国末年,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尚书正义》解释说:“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支是大桡创制的,大桡“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干支纪年法,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十大天干:甲丁庚癸
十二地支: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任意日干支巧算法。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干支纪年法简便算法公式。
亥(猪)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可构成60干支(即为一花甲)。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永无止尽。十天干所支。
3、计算方法如下:庚辰日女命短。
(1)将十大天干、十二地支编号。如下:丙己壬子卯午酉天干地支日期计算器。
(2)计算时,年位的数对应天干的编号、用年数除以12,得到的余数对应地支的编号,合起来就是该年的干支纪年法。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
如年:位是1,对应的天干的编号就是“辛”,再用除以12得到余7,对应地支编号为“卯”合起来即年为“辛卯”年。初中历史时间计算公式。
以上就是与天干地支的算关内容,是关于天干地支的算法的分享。看完天干地支万能计算公式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F. 关于历史年份计算题
高中历史教师回答你
在计算历史年份时要牢记历史年份中没有公元零年这个概念,因此在用数学原理计算时注意加减一的问题
1、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本来应该以民国元年也就是1912年为参照物,但是在计算中要遇到一个加减一的问题。因此为了便于计算,通常我们都用1911年为实际参照物。比如民国26年也就是1911+26=公元1937年;公元1945年也就是1945—-1911=民国34年。
2、如果同是公元XX年和公元XX年或者公元前XX年和公元前XX年之间计算就很简单直接用数学原理进行计算。比如公元1949年与公元2009年相差2009-1949=60年;公元前600年与公元前400年相差600-400=200年
如果一个是公元前XX年一个是公元XX年,那么就需要一个加减一的问题。比如公元前2009年与公元2009年相差2009+2009-1=4017年。(没有公元零年)
G. 期权波动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波动率的计算:
江恩理论认为,波动率分上升趋势的波动率计算方法和下降趋势的波动率计算方法。
1、上升趋势的波动率计算方法是:在上升趋势中,底部与底部的距离除以底部与底部的相隔时间,取整。
上升波动率=(第二个底部-第一个底部)/两底部的时间距离
2、下降趋势的波动率计算方法是:在下降趋势中,顶部与顶部的距离除以顶部与顶部的相隔时间,取整。并用它们作为坐标刻度在纸上绘制。
下降波动率=(第二个顶部-第一个顶部)/两顶部的时间距离
拓展资料:
股市波动率的类型:
1、实际波动率
实际波动率又称作未来波动率,它是指对期权有效期内投资回报率波动程度的度量,由于投资回报率是一个随机过程,实际波动率永远是一个未知数。或者说,实际波动率是无法事先精确计算的,人们只能通过各种办法得到它的估计值。
2、历史波动率
历史波动率是指投资回报率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所表现出的波动率,它由标的资产市场价格过去一段时间的历史数据(即St的时间序列资料)反映。这就是说,可以根据{St}的时间序列数据,计算出相应的波动率数据,然后运用统计推断方法估算回报率的标准差,从而得到历史波动率的估计值。
显然,如果实际波动率是一个常数,它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则历史波动率就有可能是实际波动率的一个很好的近似。
3、预测波动率
预测波动率又称为预期波动率,它是指运用统计推断方法对实际波动率进行预测得到的结果,并将其用于期权定价模型,确定出期权的理论价值。
因此,预测波动率是人们对期权进行理论定价时实际使用的波动率。这就是说,在讨论期权定价问题时所用的波动率一般均是指预测波动率。需要说明的是,预测波动率并不等于历史波动率。
4、隐含波动率
隐含波动率是期权市场投资者在进行期权交易时对实际波动率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已反映在期权的定价过程中。从理论上讲,要获得隐含波动率的大小并不困难。
由于期权定价模型给出了期权价格与五个基本参数(St,X,r,T-t和σ)之间的定量关系,只要将其中前4个基本参数及期权的实际市场价格作为已知量代入期权定价模型,就可以从中解出惟一的未知量σ,其大小就是隐含波动率。因此,隐含波动率又可以理解为市场实际波动率的预期。
参考链接:网络:波动率指数
H. 圆周率是怎么算出来的 计算公式是什么
圆周率是用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计算出来的。“圆周率”即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间的比率。
1、圆周率是一个超越数,它不但是无理数,而且比无理数还要无理。无理数有一个特点,就是小数部分是无限的,而且是不循环的。比如0.9的循环小数,这个虽然无限,但是重复的。而圆周率则是无限,而且数字不会重复,因此圆周率看起来非常长的一串数字。
2、阿基米德是最早得出圆周率大约等于3.14的人。传说在他临死时被罗马士兵逼到一个海滩,还在海滩上计算圆周率,并且对士兵说:“你先不要杀我,我不能给后世留下一个不完善的几何问题。”阿基米德计算圆周率的方法是双侧逼近:使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和外切正多边形的周长来近似圆的周长。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多边形周长就越接近圆的边长。
3、以前的人计算圆周率,是要探究圆周率是否循环小数。自从1761年Lambert证明了圆周率是无理数,1882年Lindemann证明了圆周率是超越数后,圆周率的神秘面纱就被揭开了。现在的人计算圆周率,多数是为了验证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还有,就是为了兴趣。
I. 古人用什么方法计算圆周率
3.1415926535897932384626
古人计算圆周率,一般是用割圆法。即用圆的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来逼近圆的周长。Archimedes用正96边形得到圆周率小数点后3位的精度;刘徽用正3072边形得到5位精度;Ludolph Van Ceulen用正262边形得到了35位精度。这种基于几何的算法计算量大,速度慢,吃力不讨好。随着数学的发展,数学家们在进行数学研究时有意无意地发现了许多计算圆周率的公式。下面挑选一些经典的常用公式加以介绍。除了这些经典公式外,还有很多其他公式和由这些经典公式衍生出来的公式,就不一一列举了。
Machin公式 这个公式由英国天文学教授John Machin于1706年发现。他利用这个公式计算到了100位的圆周率。Machin公式每计算一项可以得到1.4位的十进制精度。因为它的计算过程中被乘数和被除数都不大于长整数,所以可以很容易地在计算机上编程实现。
Machin.c 源程序 还有很多类似于Machin公式的反正切公式。在所有这些公式中,Machin公式似乎是最快的了。虽然如此,如果要计算更多的位数,比如几千万位,Machin公式就力不从心了。下面介绍的算法,在PC机上计算大约一天时间,就可以得到圆周率的过亿位的精度。这些算法用程序实现起来比较复杂。因为计算过程中涉及两个大数的乘除运算,要用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算法。FFT可以将两个大数的乘除运算时间由O(n2)缩短为O(nlog(n))。
Ramanujan公式 1914年,印度数学家Srinivasa Ramanujan在他的论文里发表了一系列共14条圆周率的计算公式,这是其中之一。这个公式每计算一项可以得到8位的十进制精度。1985年Gosper用这个公式计算到了圆周率的17,500,000位。 1989年,David & Gregory Chudnovsky兄弟将Ramanujan公式改良成为: 这个公式被称为Chudnovsky公式,每计算一项可以得到15位的十进制精度。1994年Chudnovsky兄弟利用这个公式计算到了4,044,000,000位。Chudnovsky公式的另一个更方便于计算机编程的形式是:AGM(Arithmetic-Geometric Mean)算法 Gauss-Legendre公式: 初值:重复计算: 最后计算: 这个公式每迭代一次将得到双倍的十进制精度,比如要计算100万位,迭代20次就够了。1999年9月Takahashi和Kanada用这个算法计算到了圆周率的206,158,430,000位,创出新的世界纪录。 Borwein四次迭代式: 初值:重复计算: 最后计算:这个公式由Jonathan Borwein和Peter Borwein于1985年发表,它四次收敛于圆周率。
Bailey-Borwein-Plouffe算法 这个公式简称BBP公式,由David Bailey, Peter Borwein和Simon Plouffe于1995年共同发表。它打破了传统的圆周率的算法,可以计算圆周率的任意第n位,而不用计算前面的n-1位。这为圆周率的分布式计算提供了可行性。1997年,Fabrice Bellard找到了一个比BBP快40%的公式: 3.1415926<3.1415927
J. 历史年份怎么计算的
只是每一个世纪的推算要从绝对值大的年代向绝对值小的年代顺序进行,如公元前一世纪的为公元前99年到公元前1年。
判定某一年在哪个世纪时,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即如果这个年份是两位数,即在1~99年间,那么这一年肯定是在公元一世纪里,如果这一年是三位数即在100~999年之间,那么把这一年的第一位数加上1,就可得到这一年所在的世纪。
公历的一个世纪中,又分为早期(初期),中期,晚期(未期),或前半期后半期等。早期(初期),一般是一个世纪的前30年;中期,指一个世纪的中间50年。晚期(未期),指一个世纪的后20年;前半期和后半期是指一个世纪的前50年和后50年。
来源
耶稣基督诞生那一年作为西元元年,从西元6世纪到10世纪,逐渐成为基督教国家通用的纪元,所以原先也叫“基督纪元”。后来被世界多数国家所公用,于是就改称“公元”,常用A.D表示·(Anno Domini 的缩写,意为“主的生年”)。
在历史书上,耶稣诞生前的年代被称为“西元前”,常用B.C(Before Christ 的缩写,意为“基督以前”)表示;耶稣诞生那年以后的年代是“西元后”,简称“西元”。
“世纪”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100年 也是从耶稣诞生那一年算起:西元1年至100年为一世纪,101年到200年为2世纪。以此类推,2017年是21世纪,2001年是 21世纪的第1年。
因为这种纪年法的推广,进入中国后,逐渐区别于民间使用的夏历纪年法,被称为“新历”、“公历”,而在这个新历元年之前的时代自然就叫“公元前”了。所以说“公元前”就是“西元前”(B.C)另一种中国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