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黄埔军校的历史
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又被称为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它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校名曾多次变更,但通称为“黄埔军校”。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着名军校之一。
黄埔军校当时贯彻了孙中山先生“联俄、容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
作为当时国民革命运动的中心,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运动培养出了大批奋勇杀敌、捐躯救国的英雄烈士。黄埔军校在打倒军阀、统一中国的时代潮流中,平定商团叛乱,完成了两次东征,统一了广东,进行了北伐。为完成国民革命、打倒军阀、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建立了不朽的功勋。黄埔军校的师生们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的斗争中,建立铁的纪律,形成了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作风,被称为“黄埔精神”。黄埔军校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的历史地位。
黄埔军校,既是历史的起点,也是历史的转折,它永远是人们心中的丰碑,激励着华夏每一代青年。
黄埔军校的校训“亲爱精诚”是由当时的校长蒋介石亲自拟选,由孙中山先生在开学典礼时宣布的。
黄埔军校校歌于1924年制定,当时被命名为《陆军军官学校歌》:
莘莘学子,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我革命先声。
革命英雄,国民先锋,再接再厉,继续先烈成功。
同学同道,乐遵教导,始终生死,毋忘今日本校。
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
Ⅱ 寻找我们身边的历史----黄埔历史调查报告
广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而座落在今海珠区新 镇黄埔村、石基村一带水域的古黄埔港是清代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港口,至今仍保留了大量遗迹和文物。广州华侨研究会、广州市社科院和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的有关专家经过长期调查和实地考察后一致认为:鉴于古黄埔港遗址已经并正在遭受着各种破坏,必须立即着手进行保护、抢救和前期研究,早日拟定保护、综合利用的具体规划并加以实施。
一、遗址价值与现状
17-19世纪是广州在国际社会最为辉煌的时期,至今仍被西方国家誉为“对华贸易的黄金时代”,而古黄埔港在清代广州的对外贸易中则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1685年至1757年,外国到中国贸易的商船共312艘,其中经黄埔口岸进入广州的外国商船有279艘,占总数的89%。1757年,清政府宣布仅允许在广州一地进行对外贸易,古黄埔港的地位更显重要。自1749年至1838年,进入广州贸易的外国商船共5390艘,其中大部分是从黄埔口岸进入广州的。美国第一艘来华的“中国皇后号”于1784年8月28日到达黄埔,12月28日从黄埔港启程归回,轰动了美国社会,成为“一次远见卓识的,杰出的和成果丰硕的航行”。着名的瑞典商船“哥德堡”号于1745年1月从广州运回大量瓷器,因失事沉没于波罗的海,1989年夏天打捞起来后,仅瓷器碎片就有9吨,还有300多吨茶叶,至今仍有茶香,并能饮用。有力见证了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和黄埔古港的历史地位。
当时的贸易方式比较独特,外船和货物一般不准进入广州城,均须停靠在黄埔港口装卸和贸易。因而黄埔港承担着多种功能:港口边的酱园码头停靠着多艘外船;除进出口关税外,外国商船的船钞、引水费、船规银、通事买办费、挂号银等,均由位于岸边的“粤海关黄埔挂号口”征收;外船进出黄埔港和外商由黄埔往返广州城及贸易方面事宜,由设在这里的夷务所具体负责;泊港的外国商人生活日用品由买办馆负责;黄埔港的安全,则由设在这里的永靖营负责。因应天时地利,黄埔村在清代中期一度发展成为“一个住有好几千人的市镇”,居民多靠为外贸外商服务为生,如买办、装卸工、铁匠船工等。直至清末全村先后充当买办者达40多人。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由于黄埔港码头淤积失修,不得不迁址长洲岛,仍沿用黄埔港之名。
今天我们漫步村中,看到昔日的辉煌在黄埔村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典型的清代建筑在村中瞩目皆是。从全村布局看,它依水而建,不是一般古村落的式样,而有中国古城镇的典型特征。至今村里仍保留着昔日城镇的坊、街、里、巷的名称,港口城市的痕迹依稀可辨。经过初步调查,目前较有价值的遗址遗物主要有:
古码头遗址与贸易街。黄埔古码头原称酱园码头,现在岸边仍保留一条“海傍街”,旧时紧靠码头,商贸极度繁盛。码头附近尚遗留旧时用的木桩,部分村民建房时也曾挖起过坚实的桩基。附近散落着大量的石碑和外国海员、商人的墓碑,并有多种文字的碑文。码头对面江岸上称为四马岗一带保留有旧时专葬外人的所谓“番人 ”,是海上丝路的极有价值的实物。基本保存原样的黄埔直街是一条重要贸易区,具有清末时的一些街道特色,因民房建设受到一些破坏,但尚有较高修复利用价值。
古祠堂。全村原有大小祠堂30多座,现保存有16座。着名的有晃亭梁公祠、化隆冯公祠、罗氏宗祠、胡氏宗祠和有99个门口的冯氏宗祠。祠堂建筑极具岭南特色,结构宏阔、装饰考究。各种砖雕、石雕、木雕栩栩如生,其中的一些内部结构和造型为市内陈家祠所不及。从单体建筑上看去,展现了浓郁的“康乾盛世”的遗风。但部分祠堂内部损坏严重,祠堂与周边的一些新民居也极不协调。
民居。全村保存得比较好的传统住宅有数十幢,多集中在来燕里、横辰里、中正里、申明大街等用青石板铺砌的古老街巷里。如“子平居”、“涉趣园”、冯肇宪故居、胡璇泽胡居等不胜枚举,多数民居工艺制作上乘,富有岭南特色的雕塑、璧画、漏窗、花基、门洞、灰塑门联等随处可见。如能成片修复保护起来,将成为综合开发的重要景点。部分街巷门楼也保存完好。
庙宇。原有华佗庙、洪圣殿、圣母宫、天后宫等,均与当时海外贸易和航海有关联。目前基本保存下来的仅有一座北帝庙(又称玉虚宫)。现庙内还保存了8块重修北帝庙的碑记,上刻有1755年《重修北帝庙碑记》中“黄埔税口肆员”等重要文字资料。庙前还有部分拆建后遗留的石刻、石柱等文物。
古港遗址的价值已勿庸赘言。多年来,由于文物保护观念不足和民房建设的破坏,古港遗址遭到的破坏比较严重,就在我们调查期间,仍有个别民房在违章施工却无人制止,由此形成的对遗址整体布局的破坏已不容忽视。所幸的是,以黄埔小学为中心,周围约150米内,祠堂、民居相对集中,相对来说保存较完整,便于今后连片整体开发。
二、保护与开发的有利环境
就广州城市发展的整体态势而言,黄埔村古港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契机:
——保护与开发后的古港遗址可以成为广州“十年一大变”的重要成果和形象工程之一。在完成“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工程后,亟须选择与广州城市发展紧密联系一些能体现“大变”色彩的重大项目。古港遗址既能体现了广州两千年港口城市风貌,又有极高的旅游文化价值,并能推动侨乡建设,最能展现广州从古老走向未来的沧桑巨变。非有大手笔、大气魄和超前眼光才能加以全面推动。
——广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外人有对广州“有旅无游”、文化景点“星星多,月亮少”的慨叹,过去为此不惜斥巨资造“月亮”工程,结果却不尽如意。其中就有骑马找马,脱离广州实际而盲目求大求洋的原因。试想如早日试去黄埔古港尘封的沧桑,进行体现广州港口城市特色和岭南风情的适宜包装,完全可以成为极富有历史文化特色而又有旅游价值的一颗明珠。云南丽江古城、江苏昆山周庄镇的成功保护开发已成先例(见附录)。
——为广州的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和三千多年不衰大港的辉煌历史提供可靠的“硬件”支持。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标准,广州市可将分散的秦代造船工场遗址、光塔——怀圣寺、西来初地、清真先贤古墓、南海神庙、黄埔村古港等整合起来,以海上丝绸之路遗址进行申报,目前的最大缺项是相关实物和原址太少,而黄埔古港的保护、发掘可以提供丰富而直接实物,无疑加大了申报成功的筹码。2001年安徽黄山的古村落西递村和宏村获选文化遗产,其最大“硬件”就是靠完整而保持原风貌的民居,这对广州不无启示。
——从增强城市竞争力上考虑。广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强调,今后大城市以文化论输赢,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首要任务就是充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从历史文化资源的存量来看,在京、沪、穗三市中,北京得天独厚,无可比拟。而广州较之上海则有一定优势,但目前却未能充分开发出来。上海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就着手修复了市郊朱家角镇明清建筑群,展现了一幅古意盎然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卷,连远在昆山的周庄也被纳入上海的旅游圈中。广州应尽早将城市竞争力中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黄埔古港的保护与开发对这一目标有示范作用。
——因应广州城市中心“东移南拓”的整体战略需要。广州城市重心的转移,必将带动琶洲地区的快速发展,而黄埔古港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又成为本区域今后一个“亮点”,与周边一系列文化古迹和现代景观相映成趣,将极大提升本区域的整体价值。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黄埔村是广州市着名的侨乡。据1990年统计,当地村民3029人,而旅居海外和港澳的有1446人。也有称旅外人数超过本村人口一说。广大华侨华人热爱家乡,关心黄埔村和广州的建设。黄埔古港的保护与开发,将极大提高该村和广州旅外华侨的光荣感,加强华侨与广州的联系,同时该村的华侨和港澳同胞中不乏热心支持而财力殷厚者,也可引导他们参与保护与开发,可谓两全其美。
三、进展情况
黄埔古港距广州市区并不远,但因众所周知的原因,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而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1986年广州黄侨研究会干部黄银英因侨务事宜进村调查,最先发现了这块被称为“广州地望”的古港遗址。1987年,市侨办、广州华侨研究会约同中山大学历史系和东南亚研究所的专家进村调查,为编写广州华侨志选点,黄埔古港遗址状况开始为人知晓。1988年,许肇琳、罗汝材发表《黄埔村、黄埔港与黄埔先生》一文,对黄埔古港的历史演变进行了系统论述。余定邦、黄启臣等人也发表了有关黄埔古港的文章。十余年来,这些专家学者和热心人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调查和考证,逐步揭开蒙在古港之上的神秘面纱。
自2000年开始,随着广州对历史文化产业的重视,黄埔古港遗址问题逐渐引起了相关决策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2000年3月1日,以司徒梅芳为首的市华侨研究会“凤浦(黄埔村)课题研究小组”经市侨办向沈柏年副市长递交了报告,建议市政府迅速组织有关部门对凤浦遗迹的保护、抢救、开发等工作展开论证研究。沈柏年副市长批示海珠区委区政府具体落实。2000年5月26日,中山大学余定邦、林家劲、罗汝才、黄启臣、梁碧莹5人联名写信给林树森市长,力陈黄埔古港遗址保护的重要性,认为可以此扬广州之长,“能显示自己的独特优势”。林树森市长随即批示由“市规划局、文化局约这五位专家谈一次,作出一些初步规划”。2000年7月21日市规划局施红平局长在中山大学永芳堂主持会议,专题讨论了有关古港遗址保护
摘抄一点就可以了
Ⅲ 广州黄埔军校历史
史学界对黄埔军校的研究一直十分重视,本文就近年黄埔军校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做些综述,以纪念黄埔军校建立80周年。
黄埔军校创办的背景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学者们大多认为,这是孙中山总结吸取以往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所做出的重大决策。王宗荣、王素梅指出,孙中山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始终没有自己的军队,只是拉拢、依靠一派军阀去攻打另一派军阀,最终充当了骄兵悍将争夺地盘的工具”,这使他“深感必须有自己的军队才有出路”。赵耀宏、郝琦认为,陈炯明的叛变使孙中山“认识到依靠一派军阀去打倒另一派军阀是断无成就的,在建军问题上非寻找新的道路不可”。方义洁、张栋梁认为:“苏俄革命的成功,也是促使孙中山创建军校的一个重要因素”。周兴 指出:“经过反复思考和借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后,孙中山终于明白了俄国革命所以很快成功,是‘因为有了革命军队做革命党的后援’;中国革命因‘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便不能完全成功’”。
黄埔军校的创办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王宗荣、王素梅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共对黄埔军校酝酿和筹备工作的支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晤孙中山,中国共产党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在陈炯明叛变,孙中山绝望之际,中国共产党给予他热情的支持;孙中山组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访苏,共产党人积极参加”。谈方认为:“孙中山和国民党左派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合作努力”,“是军校创建的主要动力和根本支柱”。
蒋介石与黄埔军校
蒋介石为何能当上黄埔军校校长?刘翠英认为,蒋对孙“表现得很忠诚,又学过军事,有一定才能,当时只有30出头,可说年轻有为,因此就得到孙中山的充分信任。”虞宝棠指出,蒋介石当上黄埔军校校长,“是多种因素的组合,造成了这一历史的必然”。首先是国民党内缺乏军事人才,其次是蒋介石“毛遂自荐”,要求出使苏俄,从而促使孙中山做出了这一决定。丘挺、郭晓春则指出:“关于校长人选,最初决定为程潜,而以蒋介石、李济深为副校长。但是蒋介石不愿在程潜之下,又跑到上海消极对抗,并派张静江找孙中山说情,孙中山才在5月3日任命蒋介石为校长”。
对蒋介石的黄埔治军思想与实践,学者也进行了探讨。季云飞指出:“蒋介石此时期治军思想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治军思想,兼容苏俄红军的治军原则”,其主要体现在“分别编制,勤以训练,厚以教养,严以军纪,指导之以主义及政治观念”五个方面。韩胜朝认为,蒋介石的治军思想“从客观效果上讲,对军校及军中良好作风的形成,对军队政治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他又利用他的特殊职位极力推行曾国藩、胡林翼那套封建主义、旧式军阀思想与方法”。
周恩来与黄埔军校
学者们普遍认为,周恩来作为政治部主任,为黄埔军校政治工作的创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首先,建立健全政治部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宋桂林指出:“周恩来一到任,马上就对原来班子进行整顿,增设组织机构”,并从黄埔一期毕业生中选调优秀共产党员任职,以保证政治部工作正常运转。王宗荣、王素梅指出,周恩来还“制定了服务细则,明确了政治工作宗旨,规定了各级领导的权力范围和工作职责”。其次,重订政治教育计划,提高政治教育分量,丰富政治教学内容。陈伙成、王建强认为,周恩来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三:“一是确定政治教学课目,制定政治教学计划”;“二是扩大名人来校作政治演讲的范围和内容,并举办师生政治讨论会”;“三是组织政治部创办刊物,教唱革命歌曲,营造浓厚的进步的政治氛围”。第三,指导建立“中共黄埔特别支部”,成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加强和扩大中共在黄埔军校的政治影响。陈答才指出:“周恩来到职后,重视发展中共党团组织。在他的正确指导下,中共在黄埔军校的党组织发展迅速”。第四,把政治教育同实地作战相结合,开展战时政治工作。金冲及认为,周恩来对黄埔学生官兵所进行的战时政治工作成效显着,包括“要求军队保持严明的纪律”,“向民众展开政治宣传”,“加强民众的组织工作”等。总之,学者们认为:“周恩来在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创造了光辉的业绩”。
苏联、共产国际与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的创办与苏联、共产国际的建议和帮助是分不开的。刘翠英指出:“最初考虑把军校设在苏境内,后来决定由苏方派出军事顾问,在中国境内建立”。在蒋介石访苏期间,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专门讨论了创办军校问题,并让苏联顾问鲍罗廷与廖仲恺等人负责筹办。谈方指出,国民党一大闭幕后,鲍罗廷随即将首批苏联军事顾问推荐给孙中山,“帮助设计”黄埔军校。随后,苏联又应孙中山要求,先后向广州派了几十名顾问。当时,“苏联顾问的活动中心就是创建黄埔军校,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为创建军校做出了贡献”。黄埔军校的发展也离不开苏联的大力帮助。王强指出:“黄埔军校宣告成立后,面临着多方面的困难”,“在这关键时刻,苏联给了黄埔军校以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援,帮助黄埔军校渡过难关”。据周兴 统计,除派遣军事顾问外,苏联为军校提供了250万卢布的开办经费,并“先后6次为军校运来了大批的枪炮弹药,计有步枪51000枝,子弹57400万发,机枪1090挺”等,“从根本上保证了军校之训练、建军及其军事斗争的顺利进行”。
苏联对黄埔军校的影响是巨大的。唐正香认为:“黄埔军校深受苏联红军影响,无论是编制体制还是军事教育训练,都深深地打上了苏军的烙印”。王强认为,黄埔军校显着的教育成绩,“是与苏联顾问在教学实践中的帮助分不开的”。“他们帮助制订教学计划,提供苏联红军最新资料,重订各科教程,在教学中亲自示范和教练”,“为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人才提供了保障”。
在政治方面,王强指出:“黄埔军校突出政治教育的特征,是孙中山‘以俄为师’的办学方针的具体体现”。“从黄埔军校开设的政治课中,也可看出深受苏联的影响。在苏联顾问的直接参与下,军校开办内容丰富的政治课,对学员积极进行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教育,同时也注意向学员灌输马列主义思想”。
黄埔军校毕业生
黄埔军校毕业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历来备受人们关注,尤其是在国共合作期间招收的前六期学生,更是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据周兴 统计,黄埔军校“在首次国共合作期间共招收六期学生,其中的前五期毕业计7399人”,“其第六期学员4400多人于1926年7月至10月分批入校,经历大革命失败后,大部分人离校各奔前程,到1929年2月毕业时仅剩下718人”。刘红指出:“在国民党军界中只有前六期最有地位和影响”,但“在前六期内也讲究资历,前后期之间界限分明,高一期压死人,低一期自甘屈就”。这使学者对黄埔一期又给予了特别关注。赵金康对黄埔一期学生的生源、家庭状况、文化程度、入校年龄、宗教信仰等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黄埔一期“学员分布广,利于他们互相交流学习和取长补短”;学员出身各种家庭,但“以来自农民家庭的学员居多”;“学员所具备的中等以上文化程度,便于他们接受新知识”;年龄大多“在19到25岁之间,处在受教育的良好阶段”;“大多数学生无宗教信仰,为三民主义迅速成为他们的理想提供了有利条件”。曾庆榴则进一步对黄埔一期师生中的中共党员人数和特点作了考订和分析,认为学员中有中共党员88人,教职员中有中共党员15人。他们“多是不同凡响的人物”,这主要体现在:入党时间比较早,有的还是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创始人;文化程度比较高,最低是中等以上学历;阅历十分丰富,多数是各地革命运动的先锋和骨干;军事基础比较好,一些人曾从事过军事工作。这批共产党员经过在黄埔军校的学习和磨练,后来大多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
黄埔军校与中国革命
黄埔军校曾是中国革命军队的摇篮,黄埔出身的国共将士在两次国共合作期间,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此,赵耀宏、郝琦指出:“黄埔军校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培养了大批政治军事人才,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建立了卓着的功勋,也宣传和传播了革命思想,支持和推动了工农运动”。周兴 指出:“黄埔师生出身的国共两党将士在东征、北伐和抗战中的出色表现,共同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一起建树了为国家为民族建功立业的历史丰碑”。
黄埔军校是中国共产党建军实践的开端,为人民军队建设积累了初步经验并准备了干部。陈伙成、王建强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最初几年,还不懂得直接准备战争和组织军队的重要性,但通过参加创办黄埔军校,开始懂得了军事的重要”。周兴 指出:“军校师生中的共产党员成为当时中共掌握部分国民革命军,及其此后创建人民军队——工农红军、八路军与新四军、人民解放军的中坚骨干力量。他们为人民武装的肇创、发展和壮大,建树了不朽功勋”。此外,还有众多的黄埔师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陈伙成、王建强指出:“在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跟着中国共产党继续革命的黄埔师生约有3000余人,他们参加了几乎所有的重大的武装起义”,“为革命战争的发生发展,为红军和苏区的建设,为白区斗争的开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黄埔精神的内涵
黄埔军校培育的黄埔精神,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何为黄埔精神?卢宁认为:“简而言之,就是为主义而英勇奋斗的精神”。陈伙成认为,就是“孙中山倡导的‘忍苦耐劳、努力奋发’的学习精神;‘一心一意为国家奋斗’的革命精神;为民众利益‘不要身家性命’的牺牲精神;主动活泼的富于进攻的战斗精神。后来人们把这些精神誉为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蔡宏俊认为:“黄埔精神是一个以中华传统武德为基础,以新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为主体,以大同理想为核心的思想系统。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武德内涵和独特的武德规范,而且充满着道德悟性和人生智慧。它是一座既有人格魅力又有思想魅力的精神宝库。王宗荣、王素梅认为:“发扬革命的黄埔精神,深化我国军事文化研究和弘扬黄埔精神,汲取国共合作与分裂的经验教训,对于促进祖国的统一,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陈伙成、王建强则通过考察黄埔同学会的历史指出,抗战时期的延安黄埔同学分会以“团结抗日救国”为职责,新时期的黄埔同学会以“致力振兴中华,促进祖国统一”为己任。由此可见,“在争取民族独立和祖国统一的长期斗争中,党始终不渝地弘扬黄埔精神”。
黄埔军校研究存在的不足
目前,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还仅仅局限于1924—1927年国共合作期间的黄埔军校,而对此后黄埔军校的发展演变还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对其在各地所办分校更是鲜有研究。因此,我们应该扩大研究领域,开阔研究视野,将整个黄埔军校的历史纳入研究范围。此外,我们还应关注现实的黄埔同学会的研究,将其与黄埔军校历史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在现实与历史之间架设一座联系的桥梁,从而使历史更好地服务于现实。(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史教研部 秦立海 阚和庆)
Ⅳ 黄埔军校的历史背景
黄埔长洲岛位于广州市区东南20多公里处,是一座山峦起伏、树木丛生、四面环水、方圆6平方公里的美丽小岛,岛上筑有炮台多处,隔江与鱼珠、沙路炮台并峙,构成自古以来长洲军事要塞,是由海上和虎门进入广州的第二道门户。清朝末年,还在这里创办了广东陆军学校和广东海军学校。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这两所学校的原址上,创办了“黄埔军校”,它的全称是“陆军军官学校”,后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名虽多次变更,但校址不变,通称黄埔军校。
Ⅳ 黄埔军校的历史简介
黄埔军校狭义上讲,应是1924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
当时校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广义上讲,即是1924年以后,中国国民党及中华民国政府兴办的各个军事学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内。
1924年6月16日,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正式成立,通称黄埔军校。1927年,黄埔军校迁校至武汉,宁汉合流后,又迁校至南京。
1931年3月,黄埔军校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37年8月,因抗日战争黄埔军校迁出南京,1946年1月,黄埔军校改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学校国有化。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着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军校在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1924年国民党建校时期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改名扩大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9年改名“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
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到1946年末改名“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1950年10月台湾当局在台湾高雄凤山区复建“陆军军官学校”延续至今。
Ⅵ 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影响
1924年6月16日,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了一所新型的陆军军官学校。虽然校名曾多次变更,但由于校址设在广州东郊的黄埔长洲岛,故通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以武力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压迫的体现。几十年来,这个名字一直振动着中国人的心灵。鉴于黄埔军校在中国军事史上的显赫地位以及它在推动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少人将它与美国的西点军校、英国的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以及俄罗斯的伏龙芝军事学院相提并论,并称世界着名的四所军校之一。
黄埔军校培养的学生,经过北伐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全国解放战争的长期锻炼,在国共双方都生长出不少高级将领,成为国共两党所领导的军队骨干。
黄埔师生有不少成为国共两党政府的栋梁,对中国政局的发展影响至深。
中国的内战则可以称为黄埔人的战斗。在大革命时期,黄埔人并肩战斗,参加了平定商团军、两次东征作战、消灭杨刘军、北伐等战争,并均以全胜的记录载入史册。在抗日战争时期,黄埔同学指挥国共两党的军队共同与日本侵略者作战,取得平型关之战、台儿庄之战、反“扫荡”作战、1939年冬季战略性反攻、远征军入缅作战、长沙战役以及1945年大反攻等的胜利,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军。在第二国内革命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中,国共两党的黄埔人代表各自的政党在沙场上交锋,历经数次重大战役,中国共产党战胜了国民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这种意义上说,黄埔军校及其培养的将领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Ⅶ 黄埔军校的历史
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名单及结局第1队:
唐嗣桐 1900 陕西蒲城 毕业后服务陕军
杨其纲 1901 直隶衡水 军校政治部party务科长 27 04 18 广东 被捕杀害
董 钊 1902 陕西长安 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 77 09 30 台湾台北 病逝 中将
林芝云 1901 湖南湘潭 湘鄂赣边清剿区司令 52 镇反处决 少将
王国相 1900 山西右玉 晋军新兵补训处副总队长 30年代后不详
谢维干 广东文昌
王治歧 1901 甘肃天水 凤山 5兵团副司令官 85 08 11 甘肃兰州 病逝 少将
张镇国 1901 广东新会 服务社会
徐石麟 1901 安徽望江 豫鄂皖边挺进3纵副司令 46年7月退役,建国后任文史专员刘铸军 1902 广东兴宁 又军 国防部部附 49年移居澳门 少将
谭辅烈 1903 江苏高邮 “国防部”高参 82 06 06 台湾 病逝 少将
李安定 广东兴宁
李伯颜 1894 山西崇河 7战区高参 46年7月退役 少将
赵勃然 1901 陕西华县 服务社会
李绍白 1901 陕西横山 C.Pparty务特派员 26 12 山东济南 被捕杀害
刘仲言 1903 陕西三原 服务社会
韦祖兴 1901 广西贵县 服务社会
贺衷寒 1899 湖南岳阳 君山 “行政院”交通部长 72 05 09 台湾台北 病逝 少将
魏炳文 1902 陕西西安 朗轩 “总统府”参议 71 06 20 台湾台北 病逝 少将
胡 信 1904 江西兴国 元忠 “国防部”参议 73 08 07 台湾 病逝 少将
傅维钰 1901 安徽英山 润金 上海抗日救国义勇军组织部长 32 03 10 上海 被捕杀害王公亮 1901 四川叙永 川陕鄂边绥公6纵司令 72 春 四川成都 病逝 少将
冯 毅 1900 湖南湘乡 冀侯 战地party政指导委员会办公厅总务处长 47年7月退役 少将胡仕勋 1894 广东高要 军校2期入伍生连实习官 25 03 13 广东棉湖 阵亡
周秉璀 1904 广东惠阳 7战区兵站部第21分站分监 48年后不详 少将
陈谦贞 1899 湖南道县 琴仙 20师59团3营营长 27 08 江西瑞金 阵亡
邬与点 1905 江西丰城 服务社会
梁汉明 1900 广东信宜 少辛 广东保安1师师长 96 02 24 台湾台北 病逝 少将
李 园 1903 浙江富田 廷铨 国防部部附 49年秋逃台 少将
陆汝畴 1905 广西容县 大洲 广州行营高参 37 春 广东广州 病逝 上校
陈选普 1904 湖南临武 浙江保安6团团长 36 初 浙江 病逝
刘畴西 1897 湖南望城 红10军团军团长 35 08 江西南昌 被捕杀害
游步瀛 1903 湖南宝庆 11军25师参谋处长 27 福建平和 阵亡
刘慕德 1903 陕西临潼 服务社会
郝瑞征 1900 陕西兴平 服务社会
唐同德 1900 安徽合肥 教导1团3营学兵连连长 25 广东海丰 阵亡
徐会之 1902 湖北黄冈 “总统府”参军 50年代后不详 少将
白龙亭 1899 山西五台 冀察战区第5游击挺进纵队司令 48年之后不详 上校
容海襟 1904 广东中山 服务社会
王逸常 1896 安徽六安 纯熙 军委会政治部部附 86 10 24 湖北武汉 病逝 少将
张坤生 1899 陕西三原 诚厚 国防部参议 65 06 台湾台北 病逝 少将
徐象谦 1901 山西五台 子敬 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 90 09 21 北京 病逝 元帅
蔡 粤 1900 湖南华容 1军1师1团副营长 27 01 29 江西龙游 阵亡
甘达朝 1903 广东信宜 25师政治部主任 31 09 15 江西东固 阵亡 中校
蒋先云 1902 湖南新田 巫山 11军26师77团团长 27 05 28 河南临颖 阵亡
项传远 1902 山东广饶 望如 山东青济警备司令 68 03 03 台湾 病逝 少将
李子玉 1900 山东济南 国民革命军连长 27 02 江西 阵亡
陈文宝 1901 广西贵县 服务社会
穆鼎丞 1897 陕西渭南 鸿宾 中训团西北分团将官班视察组长 64 秋 病逝 少将
邓春华 1900 广东琼州 “国防部”高参 70 08 13 台湾台北 病逝 少将
伍 翔 1901 福建泉州 一飞 中央party部军队party务处副处长 49年逃往香港 上校
钟 彬 1900 广东兴宁 中兵 14兵团司令官 49 冬 北京 自杀 中将
张其雄 1902 湖北广济 书仓 8军政治部副主任 26 10 10 湖南武昌 病逝 少将
林斧荆 1902 福建闽侯 公侠 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处长 49年逃台,56年退役 少将
陈 皓 1898 湖南祁阳 工农革命军1师1团团长 27 12 湖南茶陵 判逃处决
龙慕韩 1898 安徽怀宁 汉臣 85军88师师长 38 05 作战不利处决 上校
古 谦 1904 广东茂名 服务社会
帅 伦 1900 江西铜鼓 1军2师6团3营营长 26 09 24 江西南昌 阵亡
伍文生 1899 湖南耒阳 犹群 20军1师1团party代表 27 08 江西会昌 阵亡
邓文仪 1905 湖南醴陵 雪凉 “行政院”内务部政务次长 97年在世 少将
谭鹿鸣 1901 湖南耒阳 1军1师副营长 25 10 13 广东惠州 阵亡
刘长民 1899 广西桂林 服务社会
罗焕荣 1900 广东博罗 惠阳平山农民联防办事处教官 27 秋 被捕杀害
睦宗熙 1904 江苏丹阳 98师政训处长 37 08 17 上海 阵亡 上校
江 霁 1904 安徽霍丘 1军2师连长 26 江西南昌 阵亡
王尔琢 1903 湖南石门 蕴璞 红4军军委委员 28 08 25 江西崇义 阵亡
廖子明 1902 广东连县 月初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侦探队长 26 07 江西南昌 阵亡
潘学吟 1902 广东新丰 国民party改组会会员 30 03 17 上海 暗杀
曾扩情 1897 四川威远 慕沂 成都防守政治部主任 83 11 03 辽宁本溪 病逝 少将
廖 伟 1903 广东钦县 服务社会
蔡敦仁 1904 江苏铜山 湖北保安2团代理团长 29 11 28 湖北安陆 阵亡
刘焦元 1902 广东大埔 军政部视察官 65 春 香港 病逝 少将
颜 浚 1901 四川宣汉 哲文 国防部部附 49年逃台 少将
陈 琪 1897 浙江诸暨 凹居 100军军长 71 山东济南 病逝 少将
唐 星 1899 浙江嘉兴 围剿句2纵警备团长 33 08 18 湖北黄安 阵亡 中校
周惠元 1904 四川双流 军校第18期2总队总队长 49年逃台 少
蒋 森 1900 湖南衡阳 服务社会
罗 群 1901 江西万安 君羊 中央教导师2团6营营长 27 08 30 江西龙潭 阵亡
周振强 1903 浙江诸暨 健夫 浙西师管区司令兼金华城防司令江苏杭州 病逝 少将
杨挺斌 1904 广东梅县 服务社会
赵荣忠 1899 山西五台 6军15师1团团长 26 冬 湖北圣公 阵亡 追赠少将
杨步飞 1902 浙江诸暨 若鹏 淞沪警备副司令 46年7月退役,定居杭州 少将
陈公宪 1901 广西苍梧 服务社会
李绳武 1905 广西容县 “国防部”附员 60年退役 少将
刘 钊 1900 江苏奉贤 服务社会
郭远勤 1904 广东番禺 服务社会
刘希程 1906 河南唐祖 曦晨 豫西绥靖区司令 90 河南 病逝 少将
宋希濂 1906 湖南湘乡 萌国 川湘鄂绥靖公署主任 93 02 14 美国纽约 病逝 中将
戴 文 1902 湖南宝庆 子荷 湘西纵队司令兼邵阳城防司令 87 湖北武汉 病逝 少将
谢翰周 1899 湖南宝庆 竹青 浙江警备1师1团3营营长 27 08 27 浙江 阵亡
陈平裘 1902 湖南道县 国防部部附 49年移居美国 少将
张君嵩 1899 广东合浦 岳中 广东第10清剿区司令 广东遂溪 为起义部下枪杀 少将
宋雄夫 1900 湖南宁乡 1军1师连附 26 秋 江西南昌 阵亡
郭冠英 1903 江西泰和 服务社会
余程万 1902 广东台山 石坚 云南绥靖公署主任 55 08 27 香港 为窃贼所杀 中将
罗 奇 1902 广西容县 振西 陆军副总司令 75 11 18 台湾台北 病逝 二级上将
冯剑飞 1900 贵州盘县 贵州保安处处长 47年7月退役 少将
颜逍鹏 1900 湖南茶陵 海谟 “内政部”次长 82 12 31 台湾 病逝 少将
谭作校 1903 广西桂林 服务社会
丘宗武 1899 海南澄迈 发堂 海南南部防守区副司令 50年5月逃台,后移居海外
陆汝群 1902 广西容县 旅长 51 镇反处决 上校
吴兴泗 1903 湖北京山 联勤总部第6补给区司令 49年逃台 少将
陈德法 1901 浙江诸暨 民具 整编78师副师长 75 09 12 新疆乌鲁木齐 病逝 少将
郭剑鸣 1903 江苏铜山 服务社会
黄承谟 1901 福建上杭 独立3旅副旅长 33 04 15 湖北黄安 阵亡 中校
黄彰英 1901 广东高州 军校4期政治科大队副队长 26 江西南昌 阵亡
印贞中 1899 浙江浦江 中统party务处副处长 37 02 病逝 追赠少将
林大埙 1904 广东防城 服务社会
王泰吉 1906 陕西临潼 红26军42师代理师长 34 03 03 陕西西安 被捕杀害
周天健 1906 浙江奉化 自强 第15新兵补训处副处长 49年秋逃台 少将
石祖德 1900 浙江诸暨 蕴炜 联勤总部办公室主任 72 07 05 台湾台北 病逝 中将
范振亚 1895 江西临川 一文 交通部警务处专员 40 病逝 上校
何复初 1901 江西清江 服务社会
肖 洪 1900 湖南嘉禾 译青 军校管理部主任 31 春 江苏南京 暗杀 上校
朱一鹏 1900 湖南湘乡 教导2团区队长 25 10 广东河婆 阵亡
郑汉生 1902 广东中山 服务社会
田毅安 1899 陕西临潼 陕西party政军联合办公厅副主任 49年逃台 少将
康季元 1899 浙江奉化 服务社会
尚士英 1903 陕西洋县 服务社会
周品三 1901 浙江诸暨 18师副师长 70 浙江诸暨 病逝 少将
李培发 1900 陕西临潼 陕西保安4团副团长 30 01 03 陕西三原 阵亡
沈利廷 1904 广东罗定 服务社会
陈卓才 1902 广西苍梧 服务社会
毛焕斌 1904 陕西三原 军校入伍生队副连长 25 11 广州长洲 阵亡
蒋孝先 1900 浙江奉化 啸剑 军委会委员长侍从室第3组组长 陕西西安 追赠中将
陈国治 1905 广西岑溪 服务社会
第1队 共计:129名 学员
Ⅷ 请问谁有黄埔军校的历史简介
黄埔军校自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岛创办以来,经历了广州黄埔、南京、成都、台湾凤山四个时期,并在各地先后办过分校20个,总计毕业学生七十余期。其中在大陆至1949年底止,共开办了25年,从第一期至第二十三期共毕业学生15000余名。各分校毕业学生18万余名,军官高等教育班等毕业生7000余名,总计毕业学生252000余名。1950年8月,随着蒋介石逃往台湾,黄埔军校从第24期起在台湾凤山复校,迄今又办了近50期。
广州黄埔时期。至1927年广州“四•一五”反革命政变,蒋介石电令“埔校停办”,10月下旬发给官佐薪饷,要求两个月谴教,名震中外的广州黄埔军校遂告结束。毕业学生第一至五期。广州黄埔时期曾三易校名,初创时校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1月,广州革命政府所属各军自办的军官学校并入黄埔,经孙中山批准,校名改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后又易名为“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校长均为蒋介石。在此期间,黄埔军校为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曾先后开办了潮州分校,南宁分校。1926年10月北阀军攻克武汉后,黄埔军校第五期政治科500余人迁至武汉继续学习,并第一次招收女生195名,专门成立了黄埔军校女学生队。1926年12月成立长沙分校,在长沙招收中学生1200名为入伍生。1927年“马日事变”后,长沙分校转向反动,教职员和学生中的共产党员、进步人士纷纷逃散或被迫转移,1928年5月该分校即停办。
南京时期。从1928年3月在南京建校至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4月18日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并决定在南京建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作为黄埔军校的继续。黄埔军校第五期学生来南京举行毕业典礼。1928年3月6日举行开学典礼。国民政府3月24日任命蒋介石为校长、李济深为副校长。南京时期设有南宁分校,广州燕塘分校,南昌分校,武汉分校,洛阳分校,成都分校,昆明分校。
成都时期。从1937年8月迁校成都至1949年12月,13年间从第十四期至第二十三期。以北校场成都分校为校址。迁校期间,因抗日战争需要,第十一、十二、十三期先后提前于途中毕业。1947年7月,任黄埔军校校长23年的蒋介石不再兼任,由关鳞征升任校长。1949年12月未及分配的和第二十四期入伍生在迁校西昌途径大邑一带,被解放军打散后,在成都被收容起义。解放军1949年12月27日解放成都后,陆军军官学校停办。至此,成立25年的黄埔军校在大陆宣告结束。成都时期设有九所分校,第一至第六分校分别是洛阳分校,武汉分校,江西瑞金分校,广州分校,昆明分校,南宁分校。第七分校1938年5月成立,胡宗南任主任,1945年10月裁撤;第八分校1940年1月由第五战区训练团改编成立,罗列任主任,1945年6月裁撤;第九分校1942年3月由新疆军官学校改编,先后有盛世才、宋希濂任主任,1947年4月裁撤。
台湾时期。1949年12月国民党军政人员撤退到台湾。1950年3月蒋介石在台湾复职。同年8月在台湾凤山恢复“陆军军官学校”作为黄埔军校的延续,以凤山原第四军军官训练班班址为校址。从1954年6月第二十七期学生开始,参考美国西点军校教育设置等实行新制,教育时间改为4年。1975年再次修改教育体制,自第四十七期学生开始,延长教育时间为4年3个月。过去以军事学科为主,普通学科为辅,改制以后,普通学科占总教育时间百分之五十五以上。普通学科设文科和理科共9个系,学习一般大学课程。在台湾复校后至今,历任校长均为黄埔军校毕业生。(完)(本文节选自长篇纪实文学《黄埔军校大传》)
Ⅸ 简单介绍黄埔军校的历史
黄埔军校,全名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一间中华民国的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设于中国大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军校在1924年由中国国民党成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然后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黄埔军校于1927年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46年再改制为陆军军官学校,并于中华民国政府迁台时一并迁至台湾高雄县凤山市。2010年2月,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被改造成夜总会。
历史年表:
1924年6月16日,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于广州市长洲岛成立,通称黄埔军校。
1927年,黄埔军校迁校至武汉,宁汉合流后,又迁校至南京。
1928年3月,黄埔军校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1937年8月,因抗日战争黄埔军校迁出南京。
1938年11月,黄埔军校迁抵成都。
1946年1月,黄埔军校改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学校国有化。
1949年12月,黄埔23期大部分学员随‘中华民国’政府迁台。
1950年10月,黄埔军校以“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名义在高雄县凤山市复校,并续办24期为黄埔延续。
1979年5月16日,陆军官校第44期毕业的林毅夫从金门泅海约2公里,回归中国大陆厦门,成为黄埔24期以后各期中央军校学生中唯一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1988年1月,黄埔军校广州旧址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6月16日,为纪念黄埔军校建校70周年,大陆邮电部发行了纪念邮票1枚,面值20分,票面为黄埔军校大门全景。台湾的中华邮政亦发行邮票1枚,票面为黄埔军校大门全景与蒋中正校长头像。
2004年6月14日,台湾当局(‘中华民国’)“国防部长”李杰与前“行政院长”郝柏村参观“黄埔军校八十周年史迹展”。
200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纪念日,由黄埔军校同学会、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共同编辑的《黄埔风云人物》专题邮品纪念册在北京首发,收入50余枚有关黄埔军校人物、历史事件的邮票。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园,来自台湾各地的万名黄埔军校校友举行盛大庆祝活动。
Ⅹ 黄埔军校旧址的历史沿革
军校于1924年6月16日创办,1926年3月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8年5月更名“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同年9月又改名“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1930年9月迁往南京。
广州解放后,广州市政府和驻军修复了军校部分建筑。1962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广州市政府按"原位、原尺度、原面貌"原则重建校本部,使军校旧址恢复昔日风采。1990年对外开放,2000年评为广东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台湾。1938年军校校本部被日军炸毁。
黄埔军校迁址于台湾高雄县凤山市复校,名称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仍保留创校时,门口所立标语精神;"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升官发财请走他路",并以"亲、爱、精、诚 "作为校风精神, 以五大信念; "主义、领袖、国家、责任、荣誉" 作为平时培养教育学员生官兵的信念、宗旨与高尚情操。
黄埔军校同时与陆军步兵学校及中正国防干部预备学校(预备军官学校之高中养成教育)比邻而立. 自黄埔20期迄今, 作为台湾陆军干部之军事骨干。
黄埔军校毕业校友, 禀持"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精神, 也间接促进两岸交流, 并希望国人能提升"礼、义、廉、耻"当初创立亚洲第一民主共和国之立国精神。
据有关数据显示,黄埔军校在长洲岛先后招生6期。学生来自全国26个省,并有朝鲜、越南、新加坡等国家的革命青年。第一期到第四期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毕业的毕业生共4981人。第五、六期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入学,国共分裂后毕业,共有毕业生3136人,其中第六期生原有4400余人,由于动乱大部分离校,毕业时仅有718人。1928年(民国17年)3月,黄埔军校迁往南京,更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北迁后,李济深在原校址仍以黄埔军校名义,为其第八路军培养干部。1930年(民国19年)9月,蒋介石命令停办。1938年,日军飞机轰炸长洲岛,校本部被夷为平地。1984年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建馆。1996年,按照国家文物局批示的“原位置、原尺度、原面貌”的原则重建了校本部,基本恢复了当年军校师生生活、学习的场所。
抗日战争时期,黄埔军校旧址曾被炸毁。1964年做了一次较大的修缮,基本恢复了原貌。1984年建立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军校旧址的纪念建筑有军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及东征烈士墓等。黄埔军校旧址和校史,生动地展示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携手进行反帝反军阀斗争的历史。黄埔军校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埔军校学生曾多次参加过革命战争,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