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成都有什么历史有那些着名的景点
成都着名旅游景点(市区内的)
武侯祠是闻名海内外的三国文化圣地。它位于成都市区,是全国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纪念地和唯一的君臣合祀庙宇,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杜甫草堂
为唐代诗人杜甫成都故宅旧址,位于成都市区,是富有诗情画意和竹林风光的名园。其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即居草堂之作。主要建筑有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少陵草堂等。
文殊院
位于成都市西北角,是川西着名的佛教寺院。
青羊宫
全国着名道教宫观之一。位于成都市区,始建于唐,现存殿宇建于清代。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和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望江公园
位于成都市区,园内的主要建筑,是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其纪念性建筑有:薛涛井、濯锦楼、吟诗楼、浣笺亭、五云仙馆等。园内崇丽阁系晚清重建,极为壮观,是成都一大标志性建筑
⑵ 成都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
成都历史文化遗产有蜀绣、金沙遗址、杜甫草堂、武侯祠、青城山、都江堰等。
1、蜀绣是中国的传统工艺,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2、金沙遗址是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城西苏坡乡金沙村,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蜀绣
蜀绣又名“川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采用蚕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的中国传统工艺。作为中国刺绣传承时间最长的绣种之一,蜀绣以其明丽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细腻的针法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韵味,丰富程度居四大名绣之首。
蜀绣历史悠久,东晋以来与蜀锦并称“蜀中瑰宝”。蜀绣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包括12大类122种。具有针法严谨、针脚平齐、变化丰富、形象生动、富有立体感等特点。
蜀绣绣法灵活,适应力强。一般绣品都采用绸、缎、绢、纱、绉作为面料,并根据绣物的需要,制作程序、配色、用线各不相同。蜀绣常用晕针来表现绣物的质感,体现绣物的光、色、形,把绣 物绣得惟妙惟肖。如鲤鱼的灵动、金丝猴的敏捷、人物的秀美、山川的壮丽、花鸟的多姿、熊猫的憨态等。
它还采用“线条绣”,在洁白的软缎面料上运用晕、纱、滚、藏、切等技法,以针代笔,以线作墨,绣出来的花纹线条流畅、色调柔和。不仅增添了笔墨的湿润感,还具有光洁透明的质感。
⑶ 成都的历史
西周时期
成都历史悠久,有“天府之国”、“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的美称。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双流)迁往成都,构筑城池。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成都。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2001年2月8日出土的金沙遗址,已经将成都建城历史从公元前311年提前到了公元前611年。[3]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成都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316年,秦国先后吞并蜀国(首府成都)、巴国(首都重庆)。公元前 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3州剌史部,在成都置益州剌史部,分管巴、蜀、广汉、犍为四部。秦末、汉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称“天府”。西汉末年,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从原广汉郡雒县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西汉时期,成都的织锦业已十分发达,设有“锦官”,故有“锦官城”即“锦城”之称;秦汉成都的商业发达,秦时成都即已成为全国大都市,西汉时成都人口达到7.6万户,近40万人,成为全国六大都市(长安、洛阳、邯郸、临洮、宛、成都)之一
宋元时期
谣朝时期,成都鼎兴,经济文化更加发达。丝绸业规模扩大,品 种增多,蜀锦花样由唐时的10多种发展到宋朝时期的40多种,能织出天马、流水飞鱼、百花孔雀、如意牡丹等新花样,占全国各地上交总数的70%以上。唐宋之时,成都城东西南北都设有专门的蚕市、药市、花市灯会。由于商业发达,成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仁宗时,在益州(即成都)设官办交子业务,由官府公开印刷,发行“交子”。南宋宝佑五年(1257年),元军攻占成都。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元朝中央政府在成都设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后简称“四川省”。
明清时期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军攻灭明玉珍所建的大夏国政权,在成都设四川承宣布政司,其中成都为首府。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王府设在成都,今人称其为“皇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率军攻入成都,自立为帝,国号大西,称成都为西京。康熙年间,朝廷实施“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成都逐渐恢复生气,省会也又迁回成都。清沿明制,设四川布政使司于成都。皇帝另简派四川总督、成都将军驻成都。清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天国将领翼王石达开率兵入川,攻成都失败,清军诱俘之,在成都城内科甲巷将其凌迟处死。
⑷ 成都历史有哪些
成都历史悠久,也是中国的古文化之都,具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迁往成都,构筑城池。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曰成都”。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
成都是中国城址未变、延续至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于前311年),仅次于江苏的苏州(建于前514年)。成都是我国西南开发最早的地区,是全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有确切记载算起。成都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四世纪,蜀国开明王朝迁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迁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成都,相沿至今。秦汉时期,成都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巴蜀。公元前311年,秦人按咸阳建制修筑城垣。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3州剌史部,在成都置益州剌史部,分管巴、蜀、广汉、犍为四部。秦末、汉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称“天府”。西汉末年,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西汉时期,成都的织锦业已十分发达,设有“锦官”,故有“锦官城”即“锦城”之称;其他手工业如巢丝、织绸、煮盐、冶铁、兵器、金银器、漆器等手工业也很发达。秦汉成都的商业发达,秦时成都即已成为全国大都市,西汉时成都人口达到7.6万户,近40万人,成为全国六大都市(长安、洛阳、邯郸、临洮、宛、成都)之一。“少城”为成都商业最发达的城区,那里商品堆积如山,商店、货摊栉比。此外,汉代成都的文学艺术也达到很高的水平,司马相如、扬雄、王褒是为时全国最有名的文学家,成都出土的汉代画象砖和画象石,绘画精美,内容广泛。
世界第一:始建于公元前250年左右,历时2000多年一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公元前61年在临邛开采深井天然气,用于制盐、煮饭和照明;成都的蜀锦,又称“锦绣缎”,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锦缎丝织品,东汉(公元25-220年)年间的足踏织锦机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机;到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成都成为了世界漆器工艺的中心和茶文化的诞生地;到唐代,成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雕版印刷术,成都的卞家《陀罗尼经咒》、西川过姓金刚经残页、成都樊赏家历残页为世界现存最早的一批印刷品、北宋(公元960-1126年)年间这里的商人联合发行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官府在这里设立了世界最早的管理储蓄银行“交子务”。
中国第一:公元前250年左右李冰造石人作测量都江堰水则,这是中国最早水尺;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这里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地方官办学堂“文翁石室”;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时的司马相如、枚乘、贾谊、杨雄、王褒奠定了汉赋的基础;后蜀主孟昶(公元943-965年)亲笔书写了中国第一幅春联“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公元355年之前,常璩编纂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书《华阳国志》;后蜀人赵崇祚编辑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词集《花间集》;公元1082年前后北宋名医唐慎微撰写了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典《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公元10世纪,成都画家黄筌开创了中国工笔花鸟画派先河,雅好丹青的后蜀主孟昶特创“翰林图画院”,成为中国最早的皇家画院;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早在汉代,成都的俳优百戏就很突出,在成都出土的汉代说唱俑,造型活泼,在中国同类文物中无出其右者。这是成都献给世界的珍贵礼物,也是成都文化的精华所在。
⑸ 成都都有哪些名胜古迹
1、武侯祠:
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选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网络-武侯祠
网络-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网络-永陵
网络-望江楼
网络-文殊院
⑹ 成都有什么历史名胜古迹
【十二桥商代建筑遗址】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城西十二桥侧。1985年发掘,发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发现有大片的商代早期建筑遗址,并出土有大量的陶器、石器、铜器、骨器、卜骨等。遗址中商代木结构建筑的发现,在全国尚属首次,是我国发现的柱础以上结构最完整、构件最齐全、年代最久远的古建筑遗址。该建筑采用打桩基、竹篾绑扎、榫卯相接的技术,建筑形式属于"干栏式"。?
文君井
【文君井】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城西南邛崃县临邛镇里仁街中段南侧。相传为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与才女卓文君开设酒肆的遗址。是一处占地6200平方米的园林和古建筑相结合的纪念遗址,现存文君井,相传即当年卓文君开酒店的用水井,井畔东为照壁,上刻楷书"汉卓文君井"5字。北侧竖诗碑一块,面井一面刻清代进士曾先曦楷书"文君井";另一面刻郭沫若1957年10月1日到邛崃时手书《题文君井》诗和跋辞。该处园林始建年代待考。1949年以来,政府拨专款进行过多次维修,1959年开始对外开放。现园林布局以文君井为中心,北隔水池为琴台,东侧有当垆亭和水榭,南侧有八角亭,西南有船舫式建筑漾虚楼。整个园林显得小巧,玲珑,秀雅。?
武侯祠
【武侯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市南门大桥西侧,是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始建于6世纪,初与汉昭烈(刘备死后谥号)庙相邻。明初,并入昭烈庙,形成现在的君臣合庙的规模。大门额书"汉昭烈庙",人们却总称它为武侯祠,说明广大群众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原有殿宇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十一年(1672)重建,主体建筑坐北向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殿宇高大宽敞,布局严整。刘备殿与东、西两廊和二门,诸葛亮殿与两侧书房、客室及过厅,各自形成一组严整的四合院,中有山木花石陪衬,展示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风格。殿宇西侧是刘备墓,又称惠陵。祠内塑有蜀汉历史人物像47尊,碑碣40余块,其中称为三绝碑的唐碑最为着名。还有匾额楹联30余件,鼎、炉、钟、鼓10余件,这些都是研究蜀汉历史的重要资料。?
隋唐窑址
【隋唐窑址】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市区西一环路二段。是目前四川省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隋唐时期窑址。占地6783平方米。1983年发掘。其中有2座隋代短龙窑、4座唐代馒头窑和大量陶瓷器物等。隋代短龙窑在全国属首次发现。?
宝光寺
【宝光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城北18公里新都县城。占地8公顷。四川省佛学院所在地。川西地区禅宗主要传戒丛林。隋代名大石寺。唐僖宗入蜀驻寺,敕高僧知玄建砖塔13级,取名无垢舍利塔,更寺名为宝光,敕知玄为住持。历宋、元、明累有所建,殿宇辉煌,备极宏丽。甲申岁(1644)寺毁塔存。清康熙九年(1670)重建殿宇,恢复旧观。道光十二年(1832)妙胜采金堂巨型石柱374根固殿,始具一塔、五殿、十六院宏伟规模。中轴线上依序为山门殿、天王殿、舍利塔、七佛殿、大雄殿、藏经楼,两侧为钟鼓楼、伽蓝堂、客堂、斋堂、系佛堂、极乐堂、祖堂、念佛堂、罗汉堂、禅堂、影堂、戒堂。布局严谨,环境清幽。罗汉堂乃寺内杰出建筑,由100根石柱支撑,结构坚实,布局奇巧,呈"田"字形。步入堂中,方向难辨。历时9年塑成罗汉、菩萨像577尊,每尊高1.7米,或坐或立,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是国内外极负盛名的佛教历史文物。舍利塔屹立在寺中的中轴线上,前后与天王殿、七佛殿呼应,左右有钟楼、鼓楼对峙,这就是"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格局,为我国佛教寺院建筑的典型布局。宝塔高10米,13层,四周悬挂朱雀御铃,玲珑精巧,顶端是鎏金的飞鹅铜宝顶,塔基须弥座和八角形的砖石勾栏使塔身显得格外古朴庄严。寺院深处是一组组幽巷小院,其中位于藏经楼东、西侧尽头的花园式四合院,小巧玲珑,各式陈设古色古香,幽雅别致。寺藏蜀汉章武二年(222)铜鼎,梁武帝大同六年(540)佛碑,斯里兰卡佛舍利,唐、宋、元、明各代砖、陶、瓷、铜器皿,清代临摹明永乐《瑞应麒麟图》,蒋南沙《双鸭图》,王宫舞《双墨龙》,张大千《水月观音》,徐悲鸿《奔马》以及赵子昂、董其昌、唐寅、文征明、祝枝山、破山、竹禅等名人、诗僧的珍贵墨迹1300余件。?
石笋山摩崖造像
【石笋山摩崖造像】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城西南邛崃县大同乡井沟村石笋山上。造像共33龛,上下两排,分布在高40米、长120米的悬崖峭壁上。始凿于唐代,大部分是佛教造像,有释迦牟尼龛、西方三圣龛、维摩经变龛等,保存基本完好。其中造像最大者为释迦牟尼坐像,高7.5米,头部高1.8米,肩宽2.8米。?
二郎滩摩崖造像
【二郎滩摩崖造像】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成都城西南蒲江县霖雨乡仙阁村二郎滩两岸的山崖上。此处前临通往朝阳湖风景区的公路,周围碧峰起伏,蒲江横贯而过。主要分布点在碧云峰山腰的飞仙洞和山脚、大佛坪和禽星岩等处,计有造像92龛,777尊。其中唐代造像64龛,491尊;五代后蜀造像17龛,256尊;清代造像11龛,30尊。造像题记19则(唐代11则,后蜀4则,清代4则)。该处造像不仅数量多,种类较全,并且造型优美,艺术价值颇高。其中尤以第九龛造像最为精美。该龛计有造像38尊,其中西方三圣为圆雕,弟子和护法天龙八部为高浮雕。平顶龛上浅浮雕枝叶茂密的菩提树;飞天用线刻法,线条流畅,身姿婀娜,为典型的盛唐风格。佛座下浅浮雕伎乐,造型优美绝伦。?
大慈寺
【大慈寺】又名大圣慈寺。在成都市蜀都大道东风路旁。创建于唐至德年间,唐肃宗亲笔题写"大圣慈寺"匾额。唐宋时,大慈寺规模宏大,有殿宇96院,厅室8524间,每年的上元、寒食、端午、七夕、中秋、冬至等节日,地方官吏和名流学士来此宴饮游赏,诗词唱和。寺内还以壁画见称,唐代吴道子、前蜀李升、后蜀黄筌等都在此作有壁画。寺中所藏碑石书法墨迹也丰富。后多次毁于兵火,今存殿宇为清代中期重建。现为成都市博物馆所在地。?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工部草堂、浣花草堂、少陵草堂。位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的故居。760年春,杜甫在友人的帮助下,于浣花溪边盖起一简陋的茅屋,这即是"万里桥西一草堂"的成都草堂。杜甫在这里住了3年又9个月,其间诗歌创作丰富,留存下来的有247首,约占他全部诗篇的1/6。草堂旧址以后几经变化,到宋代正式建立祠宇,历经元、明、清各代,多次加以布置修葺,终于奠定现在的规模。1949年后,连年培修,1954年在此建立了杜甫纪念馆,成为研究杜甫的资料中心。今天的草堂,古朴典雅,规模宏伟,占地20公顷,其中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幽深宁静。廨堂之间,回廊环绕,祠前东穿花径,西凭水槛,祠后点缀亭、台、池、榭,别有一番风光。园内有蔽日遮天的香楠林、傲霜迎春的梅花、清香四溢的兰园、茂密的翠竹苍松,既有诗情,又富画意,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着名园林。
望丛祠
【望丛祠】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郫县城南,占地5.4公顷。红墙围绕,帝陵巍然,古柏森森,气象肃穆庄严。该祠历经千年,蜀人借以感念古望帝杜宇和丛帝根除水患,使蜀中成为天府之国的伟绩。1981年全面恢复和扩建,新增面积2.4公顷,东湖、西湖荷绿鱼肥,舟楫往来,风光宜人。"望丛歌会"每年端午节在祠内举行,是郫县人民的一大盛事。?
王建墓
【王建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承陵。位于成都西郊抚琴东路,占地3.37公顷。墓主王建(847~918)是五代时期前蜀皇帝。该墓地下无洞穴,全部建筑在平地之上。封土为圆形,直径80余米,高15米,墓室南向,无墓道,全长30.8米,以14道红砂岩砌筑的券拱为骨架,铺陈石板。墓分前、中、后三室。中室有须弥座式石棺床,上置棺椁。棺床两侧透雕12个力士半身石像,作扶棺状。棺床东、南、西三面浮雕24人,各执琵琶、筝、笙、柏板、正鼓、和鼓、毛员鼓、齐鼓、答腊鼓、羯鼓、吹叶、虎、横笛、筚篥、百肃、贝、铜龙等古代乐器,具有颇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后室石制御床上为王建全身石刻造像,身着帝王常服,像高86厘米。此墓早年被盗,出土随葬品30余件。?
文殊院
【文殊院】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北校场东侧,是川西四大佛教丛林之一。原称信相寺,始建于南唐,明代毁于兵火,清康熙三十年(1691)重建,改名文殊院。嘉庆十九年(1814)和同治六年(1867)两次扩建。占地5.5公顷,有殿宇五重,房舍190余间。该院五殿连属,依次为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说法堂、宸经楼。殿宇系木石结构,采用四川峡石为柱,朴素壮观,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难得的实物样本。院东西两侧是钟鼓二楼、斋堂、廊房等建筑。诸殿镂空花窗,式样繁多,图案精美。寺内现存大小铜佛像100余尊,为清代名匠所铸,工艺精湛,风格各异。其中15尊较大的铜像铸于道光七年(1827),历时3年才完成。说法堂有宋代铸造护戒神铁像10尊,风貌古特,具有北齐风格。钟楼内供奉的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铜像和三大士殿后壁供奉的韦驮像,都是古代艺术珍品。说法堂正壁间有康熙御书《室林》、《海月诗》碑刻,院内藏有众多的文物和佛教经着。?
石塔寺石塔
【石塔寺石塔】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邛崃县城西北45公里高何乡高兴村镇西山南麓的台地上。寺前为释迦如来真身宝塔。因塔全用红砂石砌成,故俗称石塔。建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为13层密檐式塔,平面呈正方形,高17米,塔基露出地面,塔顶上冠以宝珠。?
云顶山石城
【云顶山石城】位于成都城东北金堂县云顶山上,下临"沱江三峡"。因高峰突起,四面壁立,状如城垣,故名石城山。传说诸葛武侯曾在此屯兵守隘。南宋淳?三年(1243),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珍为了抵抗蒙古军队入侵,率领四川军民在此修造了石城山防御体系,与合川钓鱼城、南充青居城、苍溪大获城、万县天生城等被蒙古军称为川中"八柱"。海拔968米、相对高度513米的云顶山巅,东西横距2.1公里,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周长约7.2公里。全城因山为势,利用天然峭壁作为城垣,中断处则以条石扣榫,作丁字形堆砌筑墙相连,城垣处于缓坡地带时,则加筑了"一字墙"以防敌人接近。山城周围有8座城门,皆筑于悬岩陡坎之处,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现在,山城的北城二门、长宁门雄姿不减,后宰门、端午门、南城门、小东门遗址可寻。山上还有当时守卫军民开凿的水井18口,水池32个。南宋军民在云顶山建城坚守,先后15年,曾作为成都府、潼川府、汉州治所,直到宋度宗咸淳二年(1266)才最后被蒙古军攻占。此城受到民间千方百计保护,因而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是川西唯一幸存的抗元古城堡。?
崇州市文庙
【崇州市文庙】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约1.6公顷。建于明洪武初年,清康熙、干隆、光绪年间曾修缮,是保留较完好的孔庙。建筑对称,殿堂高筑,红墙黄瓦,雕龙巨柱,角檐翼然高啄,宝顶直刺苍穹。现存建筑有鼓乐亭、泮池、戟门、钟鼓楼、大成殿、启圣宫、尊经阁等。大成殿脊披红瓦,飞檐凌空,巍峨壮观,规模宏大,雄冠川西。庙内有桢楠、银杏等珍木和丹桂、玉兰、海棠、腊梅等名花。?
【朱悦郖墓】位于成都市北郊凤凰山。1970年发掘,为明代蜀献王朱椿的长子朱悦?陵墓,是四川省目前已发现的明朝墓葬中最大的一个。朱椿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子,封蜀献王,洪武二十三年(1390)就藩成都。其长子朱悦?(1388~1409),生前未封王,谥号悼庄世子,明永乐八年(1410)八月葬于凤凰山。墓室拟蜀王府建造,全用石料砌成,长34.7米,顶高2米,由大门、正门、正庭、中庭、后殿、中室组成。在仿木结构建筑上,全部琉璃瓦构件,石雕精细,涂抹刷金,墓室大门象征皇室正门,代表王府宫殿正门。二门之内正殿之前为广阔正庭,左、右两厢代表正殿两庭院的左、右偏殿。正殿为重檐建筑,庑庭式,甚为华丽。正殿之后为中庭,中建圆殿,两庑亦有左、右偏殿。后殿为寝殿,中室置棺柩,上为平阁,左、右、后三壁环砌须弥座。墓中石雕香炉,须弥座、次门和家具上的装饰雕刻都是石雕精品。以象辂为中心的500多个釉陶武俑、乐俑、侍俑编成仪仗俑群,形制、服色以及所执的仪仗都与明朝亲王仪仗制度及衣冠制度相符合,造型奇异,形象逼真,编成队列,似欲耀武于地下。出土文物还有玉、铁制品等殉葬物和木质谥册、谥宝等。?
成都明蜀王陵
【成都明蜀王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龙泉驿区石灵乡大梁村境内,距成都市区7公里。为明朝第三代蜀王朱友??陵墓。陵墓长28米,宽9米,高6.95米。墓廊由两券砖砌纵列式简券拱组成,廊下为石仿木宫殿式建筑。前室地面排列彩釉陶仪仗队,中室设祭坛,后室置须弥棺台。大门、二门及前室、中室厢房的屋面铺琉璃瓦,绿色彩釉斗拱。檐前的勾头和滴水饰龙纹图案或麒麟怪兽图形。门额绘有莲荷、牡丹、菱、菊、海螺、火轮等各种精美图案,下为须弥台座。镶嵌在后殿琉璃瓦壁正中的圆形镂空描金釉陶龙尤为生动,具有极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所用仿木石料全为青石,每块重2吨以上,建筑结构合缝紧密,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墓内圹志、仪仗等物,是研究明代历史的难得资料。?
回澜塔
【回澜塔】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邛崃县东南3公里南河中沙碛上。初名镇江塔。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邛州知府袁昭文始建,毁于明末。后经清代干隆、同治、光绪数代陆续建成,改名为回澜文风塔,简称回澜塔。塔共13层,高75.48米,平面呈六边形,全用青砖砌身,塔内有梯可至顶层,其高度在四川省内列为第一。虽经百年水浸、风蚀、地震,而今仍然巍然如故,是研究我国古代高层建筑的珍贵实物。?
三义庙
【三义庙】成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城区提督街97号。是祭祀三国蜀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庙宇。初名三义祠,始建时间待考。干隆四十九年(1784)曾毁于火,干隆五十二年重修,道光二十三年(1843)再建。今仅存大殿、拜殿,保存较为完好。庙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509平方米。现存两殿皆为单檐硬山式屋顶,绿色琉璃瓦屋面,抬梁式梁架。大殿面阔5间23.1米,进深4间15.2米,有石柱24根,上接梁架,殿内存有楹联12副。拜殿面阔5间23.7米,进深1间7.8米。殿内塑像均已无存。?
纯阳观
【纯阳观】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津县城西北1.5公里太平乡。占地面积近2.6公顷。有殿宇亭阁10余重,以其建筑规模宏大、园林布局别致而驰名川西,是一所供奉以吕洞宾为首的历代忠孝儒道的世俗善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至1935年修建,陆续建成吕祖殿、三丰殿、武圣殿、文昌殿、五圣殿、关岳殿、大忠亭、至孝亭、黄鹤楼等。其中吕祖殿、三丰殿为主体建筑,殿前有阅台,檐柱外设雕石栏杆,其望柱头上圆雕十二生肖像。忠孝堂包括大忠亭、至孝亭,均为三重檐八角攒尖亭阁式建筑,各占地810平方米。大忠亭原供奉自商周比干、伯夷、叔齐至明清的方孝孺、于谦、王船山、曾国藩、左宗棠等202人塑像,至孝亭内原供奉民间传说的"二十四孝"塑像和其他历代知名孝子塑像和牌位,其数亦以百计。?
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位于成都市东城根街与蜀都大道西段交叉处。始建于1911年,旧称少城公园,是成都市兴建较早的一个公园。抗日战争时期遭日机轰炸,损坏极为严重。1949年后经大力整修,更名人民公园。现公园占地10公顷,其间有秀美的小丘,宽阔的湖水,成片的花林,绿树浓荫中建有儿童乐园、露天剧场、盆景园、游泳池等娱乐设施。成都菊花早已知名,而园中菊花更是精美荟萃,争奇斗艳,品种多达500余个,每年菊花盛开,市民纷纷前往观赏。公园中还有"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巍然屹立,引人伫立瞻仰,是成都市中心区最有历史价值的景观之一。?
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
【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市人民公园内。建于1913年。是川路总公司为纪念四川保路运动中献身的死难烈士所修建的纪念碑。高31.86米,呈方锥体。全碑由碑座、碑身和碑顶组成。其台基为月台式;碑座四面分别饰以铁轨、火车头、信号灯、转辙器和自动联接器等灰、沙浮雕图案;碑身高约15米,各面阴刻"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10字,字径1米见方。碑顶高约6米,上有瓦作二龙戏珠图案及云龙、蝙蝠等装饰。外观巍峨宏伟,肃穆庄重。?
大邑刘氏庄园
【大邑刘氏庄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城西南大邑县安仁镇。是一所地主庄园。始建于清末民初,占地面积6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庄园由刘文渊、刘文昭、刘文成、刘文彩、刘文辉五弟兄的公馆和刘氏老宅组成。公馆分老公馆与新公馆两部分,老公馆始建于1932年,新公馆建于1942年,是刘文彩先后兼并32户农民的田地和住宅后陆续建成的。1958年,刘氏庄园被辟为"教育馆",作为实物史料,它展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中国农村的阶级状况。60年代末在此处展出了大型泥塑群收租院。?
【李人故居】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外东上沙河堡花果村,为着名作家李郔人故居,又名"菱郔窠"。始建于1939年,1959年重新修葺。1982年政府拨专款整治维修,作为名人故居加以保护。占地1196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为406平方米。正房一楼一底,木构穿斗结构,小青瓦屋面。底层4间,分别为客厅、写作间、卧室和家属住房,恢复了作家生前原状。楼上原为书房,现已辟为陈列室,展出其代表作《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等。?
【彭大将军纪念碑】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白江区城厢镇彭大将军专祠内。建于1938年。碑为四方体,连碑基及碑顶在内计五层。基部有石雕蟾蜍花草,前人题咏和汪兆铭撰《先烈彭大将军传》石刻小字。碑身四面分别刻有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考试院长戴传贤题写的"先烈彭大将军殉国纪念碑"大字。大将军彭家珍,成都金堂县人,1912年1月27日在北京炸死清宗室顽固派宗社党首领良弼,自己亦当场壮烈牺牲。此举对清帝退位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年3月29日,孙中山大总统批准追赠彭家珍为陆军大将军,崇祀忠烈祠。1953年,毛泽东签发彭家珍烈士家属光荣证书。
⑺ 成都着名景点及四川传统文化介绍
一,成都景点:
1,文殊院
文殊院为清代川西“四大丛林”之一,前身是唐代的“妙园塔”,宋时名“信相寺”,明时毁于战火,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重修之后改称“文殊院”。寺内藏有自唐宋以来古今名人书画500余件,珍藏各类经书12万余册,还有自汉代以来的碑刻、雕、刺绣等实物珍品。
2,望江楼公园
望江楼公园位于成都市东门外九眼桥锦江南岸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积176.5亩,主要建筑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是明清两代为纪念唐代着名女诗人薛涛而先后在此建起来的。民国时辟为望江楼公园,成为市内着名的风景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
4,永陵博物馆
永陵博物馆座落与成都市青羊区,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俗称王建墓,也是中国所知的唯一建筑于地面之上和第一个经过正式发掘的帝王陵墓。
5,百花潭公园
百花潭公园位于成都西郊,与青羊宫、杜甫草堂相邻,占地约135亩。公园得名于《蜀中名胜记》,诗圣杜甫在此留下了“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的名句。
二,四川传统文化
1,方言
四川话是流行于川渝地区及周边省份邻近地区的主要汉语言,包括汉语西南官话中源自古蜀语。四川话约有1亿2千万的使用者。现今四川话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是由明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和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
2,川剧
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
⑻ 成都的历史文化介绍 关于成都的历史文化介绍
1、名称由来:成都来历,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
2、早期为百濮地,据《华阳国志》载:“越嶲郡会无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记·楚世家》说:“(楚武王)于是始开濮地而有之,建宁郡南有濮夷,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
3、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前367年)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华阳)迁往成都,构筑城池。
4、东周慎王四年(前316年),秦国兼并蜀国,并设置蜀郡于成都。秦张仪、司马错筑太城(府南城),次年,张仪在太城以西筑少城(府西城)。
5、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该地人民,主持修建了沿用至今着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并造石人作测量都江堰水则,是中国最早水尺。秦末汉初,成都取代关中而称“天府”。
6、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置益州。王莽改益州为庸部,蜀郡为导江,治临邛。新朝地皇五年(24年),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
⑼ 成都的历史(文化历史)
2300多年前,
古蜀
王开明
九世从今郫县、双流方向迁都到此,取“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意,这里才定名为“成都”,其称号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成都在
中国西南
所处的特殊经济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军事要地。从西汉未年(公元8-25年),蜀郡太守
公孙述
据成都称帝算起,历史上至少出现过7个地方
割据政权
。
其中最为着名的是1700年前
刘备
、
刘禅
建立的蜀汉政权。这些历代割据四川的封建政权,都无一例外地以成都为都城,进而控制全川,雄视西南,问鼎中原。
成都作为一座城市,其城址千古不徙,
历劫
不衰,在
世界城市
史上,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古老的成都,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获得过不少美称。东汉(公元25-220年)时因织锦发达,曾设专门机构“
锦官
”管理,故有“
锦官城
”(简称“锦城”)美誉。西汉末年(公元8年)成都与洛阳、邯郸、临淄、宛城并称为“五均(均是市场管理的意思)”,成为全国五大商业都市之一。五代
后蜀
皇帝(公元933-965年),在城墙上遍植芙蓉,故又有“芙
蓉城
”(简称“蓉城”)之称。到宋代(公元960-1279年),因综合经济水平列全国前茅,时人又有“扬一益二”的评价,与有水运商港之利的扬州齐名。自2000多年前秦蜀太守
李冰
主持兴修了举世闻名的
都江堰水利工程
后,成都地区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被誉为天府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