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安徽阜阳临泉最低温度是几度
历史最低温度:-20.4摄氏度,冬季平均温度:约-9摄氏度
最近两天的最低温度就是-9,如果不出门,穿那些足够暖和,经常出门的话戴上围巾或别的防护一下,风大
❷ 全国各省历史上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是多少度
北京:最低:-9.1(50年以来)2005-12-4
最高:41.5 1997-7-23
西安:最高:42.9 2006-06-19
最低:(不明)
昆明:最高:31.5
最低:-5.4(无时间记录)
海口:年平均气温23.9℃,7月气温最高,月平均28.1℃,极端最高气温40.5℃,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17.3℃,极端最低气温2.8℃.
重庆:最高气温44℃,最低气温为-3.8℃
大连:年平均气温10.2℃,最高为35.3℃,最低为-20.1℃
广州:年平均气温21.9℃,历年最高为38.7℃,历年最低为0℃.
南京:年平均气温15.4℃,历史最高气温43℃,最低气温-14℃.
宁波:多年平均气温16.3℃,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10℃
青岛:极端最高气温35.4℃,极端最低气温-16℃
上海:极端最高气温达40.2℃,极端最低气温为-12.1℃
深圳: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0.2℃
天津: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18.3℃
(2)太和县历史上最低温度是多少扩展阅读
气温的影响因素有以下:
1.自然因素
某地气温除了由于太阳辐射的变化而引起的周期性变化外,还有因大气的运动而引起的非周期性变化。实际气温的变化,就是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人类影响
城市中的机动车辆、工业生产以及大量的人群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等,这些物质可以大量地吸收环境中热辐射的能量,产生众所周知的温室效应,引起大气的进一步升温。
气温的测量仪器有以下:
1.玻璃温度计
常用的玻璃温度计有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和干湿球温度表。
2.金属温度计
感应元件是双金属片,由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的两片金属焊接成,将其一端固定,另一端随温度变化而发生位移,位移量与气温接近线性关系。自记系统由自记钟,自记笔组成,自记笔与放大杠杆相连并受感应元件操纵。
3.金属电阻温度表
利用金属丝的电阻正比于温度变化的原理制成。常用的金属丝有铂丝、铜丝、铁丝等三种,阻值在几十到一百欧之间,其中铂丝稳定性最好,可用来作标准温度表。电阻温度表适用于遥测。
❸ 安庆历史最低气温是多少
12月31日市区出现自1991年以来的最低气温一6.1℃。
❹ 安徽历史气温最高是多少
新华网合肥2月6日电(记者蔡敏)安徽省大部分地区连日来气温异常偏高。记者从安徽省气象台了解到,截至6日15时,合肥、巢湖、铜陵等城市气温均超过22摄氏度,创50年来当地历史同期气温最高值。
据介绍,受近期北方冷空气不活跃,南方中低层西南风明显等因素影响,2月1日以来,安徽省大部分地区温度持续上升。至6日15时,合肥市气温达22摄氏度、巢湖市23.8摄氏度、铜陵市24.3摄氏度,均创下当地建观测站50年来历史同期气温最高值。
随着一股冷空气南下,6日晚安徽淮北地区将出现降水。7-10日,安徽全省至北向南出现降温、降水,降温幅度将达到6-8摄氏度。
(新华网 )
❺ 安徽历史上最低气温是多少
截止2021年1月1日,安徽历史上最低气温是零下24℃。
安徽省气象台的工作人员表示,“2000年以来,全省最低气温是-13℃,合肥最低气温是-11℃。从目前预报来看,刷新这个纪录应该是可以的。不过从有气象记录以来,我省最低气温曾经到-24℃。
(5)太和县历史上最低温度是多少扩展阅读:
2016年11月25日安徽各气象观测站测得阜阳站-9.6℃、阜南站-11.6℃、颍上站-9.1℃、界首站-6.8℃、临泉站-5℃、太和站-6.5℃。
其中,阜阳站和阜南站纷纷创下了同期新的历史低温纪录。自建站以来阜阳站11月历史最低气温是-6.9℃,出现在1993年11月;阜南站11月历史最低气温是-6.7℃,出现在1976年11月。
1955年合肥有记录以来最低气温历史最低,为零下20.6℃,近十年最低气温为2008年的零下11.2℃。
参考资料来源:江淮晨报-未来几天还是冷冷冷 安徽史上最低气温为-24℃
❻ 历史上的最低温度是多少
国际科研小组创造人类历史上最低温度纪录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柏林9月11日电(记者潘治)由德国、美国、奥地利等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科研小组,日前改写了人类创造的最低温度纪录:他们在实验室内达到了仅仅比绝对零度高0.5纳开尔文的温度,而此前的纪录是比绝对零度高3纳开。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达到绝对零度以上1纳开以内的极端低温。
开尔文是热力学温度单位,简称“开”,1开相当于1摄氏度,1纳开等于十亿分之一开尔文。0开即绝对零度是温度的极限,相当于零下273.15摄氏度,在这种温度下,分子将停止运动。
这个科研小组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说,他们是在利用磁阱技术实现铯原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EC)的实验过程中创造这一纪录的。参与研究的科学家大卫·普里乍得介绍说,将气体冷却到极端接近绝对零度的条件对于精确测量具有重要意义,他们的此次实验成果有助于制造更为精确的原子钟和更为精确地测定重力等。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是物质的一种奇特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大量原子的行为像单个粒子一样。这里的“凝聚”与日常生活中的凝聚不同,它表示原来不同状态的原子突然“凝聚”到同一状态。要实现物质的该状态一方面需要达到极低的温度,另一方面还要求原子体系处于气态。华裔物理学家朱棣文曾因发明了激光冷却和磁阱技术制冷法而与另两位科学家分享了199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学家说,他们希望利用新达到的最低温度发现一些物质的新现象,诸如在此低温下原子在同一物体表面的状态、在限定运动通道区域时的运动状态等。因发现了“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这一新的物质状态而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德国科学家沃尔夫冈·克特勒评价说,首次达到绝对零度以上1纳开以内的温度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