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目标的基本历史经验是什么
1、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地走自己路: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也没有一成不变的革命和建设理论。只有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本国国情、正确判断时代特征,才能找到通向胜利的道路。
2、顺应世界大势,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在当今世界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和互动空前紧密的情况下,更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
3、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着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
4、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把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党把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作为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着力加以解决。
(1)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
1、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领导人民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2、铸造了具有先进性纯洁性,能够经受任何考验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之所以有这样的伟力,就是因为我们党是坚持为真理而斗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和基本经验
2. 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是什么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
原因:一些农村党员对开展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没有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摆在了次要位置。
二、是真正走近农民身边,服务群众的时间还不够多。
原因:有些农村党员虽然身在农村,但心不在农村,对身边群众不愿意去了解,对群众没有感情,很少甚至不会主动到农民家中走访了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绕道走”,仅有的一些走访也局限于上级指令和硬性指标等。
三、是农村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内容不全面,党员群众呈现两条平行线,平时不接触,一交叉就是矛盾纠纷,而涉及内容又集中表现为新农村建设规划、村民违规建房、土地征用、计生等问题。
原因:党员干部对问题把不准,认为联系服务群众就只包括解决上述问题,忽略其他应该服务的项目和内容,例如带领农民致富、盘活集体资产、服务农业生产、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造成当前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片面、狭窄。
(2)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什么扩展阅读
新形势下密切联系群众的重大意义
1、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胜利的法宝。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不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的发展壮大,党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发展成功,无一不是依靠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取得的。
2、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抉择和内生动力。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着标志之一,也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3、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现实需要和当务之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民群众在政治参与、精神文化、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领域的需求将不断强化并集中加以表现出来。
3. 为什么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优良的党风是凝聚民心的巨大力量。密切联系群众,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又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新世纪新阶段,充分认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一个政党是否能长期执政,并不完全取决于执政党的主观愿望。任何一个党作为执政党,都有长期执政的愿望。但是,客观上,各政党执政的实际效果大不相同。问题的实质在于,为谁执政,依靠谁执政,怎样执政。
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我国人民选择共产党的领导,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共同认识,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
但是,我们党也同样面临着长期执政的考验。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而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就是丧失民心。人心向背,是决定—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国古代政治家魏征提出的“载舟覆舟”,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把掌握全国政权比作“进京赶考”。说人民是这场漫长考试的考官,我们绝不能当李自成。实际上是告诫全党,要谦虚谨慎,防止脱离群众,经得起执政的考验。
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执政基础。能否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兴衰成败。进入新世纪,世界局势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
我国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各级公务员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坚持党的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从根本上看,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性质决定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样的性质和宗旨,从根本上要求我们各级公务员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党的阶级性质和它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它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从它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天起,就代表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为之进行了最忠勇、最热忱、最坚韧的斗争。
1944年9月,毛泽东发表了着名的《为人民服务》的讲演,第一次用最通俗、最通畅的我国化语言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在《论联合政府》中,他又作了更深入的阐述。从此,“为人民服务”这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就成为我们党的座右铭,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中孕育和升华出一种全新的价值观。
战争年代,人民群众把我们党视为翻身求解放的旗帜,并在党的领导下汇聚成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筑成摧不垮、打不破的铜墙铁壁,谱写了陷敌于汪洋大海的人民战争的恢弘史诗;和平建设时期,人民群众与党同心同德,共渡难关,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首创精神,开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局面。
必须看到,我们党是一个在十三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这为我们践行党的宗旨、造福于人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但是由于长期执政,一些公务员以及公务员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发生角色错位,由“公仆”变为“主人”,有的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甚至以权谋私。因此,要切实加强党的宗旨教育,使我们各级公务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恪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对于我们各级公务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自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离不开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也离不开党。毛泽东在许多场合反复强调,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党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存在和奋斗的,但党永远只是人民的一小部分。离开人民,党的一切斗争和理想不但都会落空,而且都要变得毫无意义。
因为,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事业,这个艰巨而伟大的斗争,单靠共产党员不行,共产党员在群众中毕竟是少数,离开群众,革命事业将寸步难行。因而,作为先锋队的共产党员及其公务员,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如果脱离了群众,就难以领导群众;如果不深入群众,就难以了解群众的疾苦;如果无视群众的疾苦,不关心其痛痒,群众就会怀疑甚至不相信党。长此下去,群众就会同党离心离德。这样,党就难以召集、组织和领导群众,就会一事无成。所以,党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是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领导我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就是一个赢得民心、夺取全国政权并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历程。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之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信任和支持。
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无论是夺取政权还是巩固政权,人民群众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如果党脱离人民群众,就会丧失力量源泉,就会走向灭亡。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取得革命的胜利,我们党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从人民群众中获得支持和力量,才能生存,才能发展,否则就会失败。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抗击日军侵略,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都是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拥护、支持我们党,我们党与群众形成了血肉联系。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
目前,我们已基本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达到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总结我们党执政的成功经验,最根本一条就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对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资产阶级是剥削阶级,它的利益是建立在对广大人民剥削和压迫基础上的,与人民的利益是对立的,一旦它取得了统治地位,就会逐步走到人民的对立面,资产阶级的这种局限性决定了它的政党只能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党。
资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本性决定了它跳不出“始兴终亡的周期率”。但是,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本应该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怎么也会灭亡呢?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相继丧失政权,教训是极为深刻的。苏联共产党,队伍不能说不强大,执政理论和经验不能说不丰富,但为什么会人亡政息呢?
经过深入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苏联共产党离本国人民越来越远,严重脱离群众,丧失了执政基础,最终导致丧失政权。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充分说明,共产党执政后,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不注重自身建设,就会失去民心,最终丧失政权。
共产党的辉煌历史告诉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都要始终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党的历史地位和所处环境发生重大转变的新形势下,警惕“最大危险”,发挥“最大优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关系,永远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如果我们党的执政离心离德,党就难以召集、组织和领导群众,就会一事无成。所以,党以及我们各级公务员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 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坚持从领导干部抓起,以上率下,带头践行“三严三实”,要保持力度、保持韧劲。
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坚持抓常、抓细、抓长,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
牢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了入党时的初心,坚持与人民群众站在一条战线上,决不“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更不“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
要将群众的愿望当作第一信号,将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依据,把“让群众放心、令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好人民的儿子、人民的公仆、人民的服务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着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
因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实在在的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什么扩展阅读:
党的十八大强调“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中央带领8800多万名党员,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努力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问题,带领亿万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
牢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通过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查找党员干部“四风”突出问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通过换位思考,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在党的作风建设问题上,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坚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5. 党的三大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
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归纳出来的党的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就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组织文化。从组织发展的一般规律入手对党的三大作风进行理论辨析与反思,对更深入地理解党的三大作风、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现代管理学认为,任何组织都有特定的组织文化。所谓组织文化,是指基于组织的特质而为组织成员共享的某些共同理念,以及基于这些理念而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规则及认知符号。有一种有影响力的观点认为,组织文化存在着多个层次:最深层的是共同假设(shared assumption),它代表对现实和所赋予的人之本质的看法;其次是价值观,代表着集体的价值取向;第三层次就是行为特征;最表层的组织文化就是符号或象征,如logo之类的物品。[1]还有人甚至认为,组织文化就是组织本身,没有可以脱离文化而独立的组织。[2]作为政治组织的政党,自然也有其组织文化。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党的作风,即基于政党核心理念的、党员在政治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行为特征,构成了政党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归纳出来的党的三大作风,就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组织文化。
党的思想路线的简洁表达:理论联系实际
对任何组织来说,认清外部(客观)世界是形成正确判断、做出正确决策的前提。一个企业只有在明晰瞬息万变的外部市场后,才能正确决策、赢得先机、战胜对手。同样,正确地判断政治局势,是政党制定成功的政治纲领、方针和策略的前提,否则,政党将永远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应该就是当代管理学所谓的“共同假设”,它是组织文化中最深刻的内核,是政党组织最具决定性的制胜之道。
中国共产党是特别注重意识形态指导作用和实行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于这样的政党来说,如何正确地处理被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根本问题。从党的实际斗争历史来看,把共产国际的指示和苏联经验当作中国革命教条的倾向,其危害最大,因为它不符合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自然也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因为“教条主义容易装出马克思主义的面孔,吓唬工农干部,把他们俘虏起来,充作自己的佣人,而工农干部不容易识破他们;也可以吓唬天真烂漫的青年,把他们充当俘虏”[3]。
正是在反思早期革命者奉行教条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即实事求是,力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是对这一思想路线的通俗化表达。按照毛泽东的说法,理论和实际相统一,而非理论和实际相分离的原则,是对待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就是实事求是。“所谓‘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行动向导。[4]而理论联系实际这个通俗化的说法把“在党内初步确立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统
一、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作风”[5]进行了精炼,让全体党员更加便捷地掌握这个思想方法的要点。当然,这条思想路线最终为全党接受,也经历了很长的时日。任弼时就曾坦承,自己过去对毛泽东的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不以为然的,认为这种观点轻视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说:“过去的二十一年,虽然是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日益互相结合的过程,但是真正自觉的认识普遍真理与革命实践要密切结合的重要性,还是最近几年才开始
。”
[6]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根本上就在于切实掌握了这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在三大作风中,毛泽东将理论联系实际作为第一条,放在第一位,就是基于这个基本的历史事实和他个人的切身体验。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基本上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而非从本本出发、从教条出发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开辟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改革道路。但“大跃进”、人民公社,以及“文化大革命”,都从反面证实了不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联系,会给党的事业带来极大的危害。
党的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密切联系群众
“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价值取向的高度概括
。”
[7]任何组织都有其核心价值:盈利性组织的核心价值是获得利润,政治组织的核心价值是代表特定阶级、阶层的利益诉求,并将其转换为具体的政策。不同类型组织的核心价值不同,表现出的组织文化样式也截然不同。中国共产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政党,为人民服务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就是党的核心价值。这个核心价值,必然要求党的全部活动都必须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作风。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即对这一点有着非常明确的自觉意识。如中共二大指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
6.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及意义是什么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坚持三大优良作风的意义:
1.三大作风是我们党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党的立身之本,必须倍加珍惜。党的三大作风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待革命理论、对待人民群众和对待自己的科学态度,体现了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所特有的品质和风格。
体现了我们党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反复证明,三大作风是我们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是我们党的立身之本。
2.三大作风是我们党巩固执政基础、实现执政使命的重要保证,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必须始终坚持当前,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党肩负的历史任务艰巨而繁重。
我们党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弘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最大限度地发挥三大作风赋予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努力使党的领导水平与党的事业要求相符合、相适应。
3.继承和弘扬三大作风,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与时俱进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执政党不重视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会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甚至亡党亡国。
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弘扬三大作风的重大意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抓好三大作风的贯彻落实,努力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6)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什么扩展阅读:
“三大优良作风”的逐步形成:
我们党创立初期,就明确规定党的任务是为全中国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大革命时期,逐步认识到革命与群众结合的重要性。
如,毛泽东从1925年至1926年间,先后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和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初步阐明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实际情况和革命与群众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在领导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初步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1929年9月,周恩来在给红四军前委的信中强调,红军筹款、没收地主财产等工作一定要经过群众路线。
同年12月,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指出,红军的任务,除了打仗消灭敌人,还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的任务。
1930年5月,毛泽东针对党内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批评了离开实际调查的机会主义和盲动主义,提出“中国革命斗争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在反“围剿”斗争中,我们党更加认识到依靠群众的重要性。
毛泽东在1934年1月写的《关心群众生活,注重工作方法》一文中明确提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群众,不依靠群众,不关心群众生活,是什么任务也不能完成的。”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进一步强调了理论与实际结合、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深刻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重要性,为最终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毛泽东在此期间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的讲话,通过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延安整风使党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得到极大的普及和推广。1943年6月,毛泽东写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科学阐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什么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网络-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
湖北党史-我党“三大优良作风”是如何形成的
7. 如何正确理解党支部的基本任务
正确理解“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创先争优,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这一党支部的基本任务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规定了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基本任务,以及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要带领广大党员为实现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而奋斗,首先要带领广大党员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目标而奋斗。只有积极宣传和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只有对上级党组织的决定认真贯彻执行,才能保证党在思想政治上的统一。
党支部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上级组织的决议,就必须使党员、干部和群众及时了解它的内容,弄懂弄通其基本要求,掌握其精神实质,澄清模糊的甚至错误的认识,统一思想,才能在行动中自觉地贯彻执行。因此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既是党支部的重要任务,也是正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我们党是执政党,党支部在团结和带领群众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各个不同单位党支部的具体工作任务和职责虽然不完全一样,但组织领导党员和群众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一根本任务则是完全一致的。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每个党支部都要教育引导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积极创先争优,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通过党员去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完成本单位的各项生产和工作任务,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正确理解“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这一党支部的基本任务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经过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党的七大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之后,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也随着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又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我们经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表明了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乂新胜利的决心和信念,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全体党员只有深刻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才能正确领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党支部不仅要组织党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还要组织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党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深刻的认识,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党员教育工作必须始终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适应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需要,自觉地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为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党员教育要坚持把增强党性作为第一任务,将理想信念教育与能力建设贯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统筹协调,做到经常性教育与集中培训并重,提高党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广大党员还要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掌握市场经济的有关规则、理论和知识,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领,否则就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所以,党支部还要经常组织党员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正确理解“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权利不受侵犯。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这一党支部的基本任务
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就是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使党员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领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分子。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执政和改革开放的严峻考验。因此,必须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加强对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和道德教育,严格约束,加强管理,使广大党员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自觉抵制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保持廉洁奉公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支部要不断对党员进行党的性质的教育,使党员明确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从而自觉地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经常对党员进行党的纲领的教育,使党员时刻牢记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要不断对党员进行党的宗旨的教育,教育党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认真进行党的组织原则的教育,使党员自觉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维护党的团结,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通过组织生活,使党员经常接受教育,达到提高思想觉悟、增强组织观念的目的。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关键,是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在政治生活中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原则问题上进行思想斗争,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抵御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和侵蚀,保持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的有力武器。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内存在的问题得到正确解决。要监督党员切实履行党员义务,同时要保障党员的合法权利。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要监督党员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党的纪律,对党员的缺点和错误及时提出批评,并帮助他们纠正。对于那些不能发挥党员作用的,应劝其退党或予以除名;对严重违反党纪国法的和腐败堕落分子,应坚决清除出党。
要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根本价值取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党支部和党员扎根于群众中,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服务群众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党支部要把功能定位从管理转到服务上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让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
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出发,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努力使流动党员都能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始终保持先进性。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则为:(1)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2)坚持区别情况、动态管理。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状况、职业特点和居住地点等情况,采取单位管理、行业管理和社区管理等多种方式,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覆盖到哪里。(3)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强化服务意识,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光荣感、归属感与责任感。
正确理解“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枇评和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党支部的基本任务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着标志,也是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党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现在,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党支部的这一基本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是要自觉地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自己的模范行动和深入细致的宣传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带领广大群众,把党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化为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二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党贯彻群众路线、经过广泛地反复地征求和听取各方面的群众意见制定出来的;同时,党又运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把党的主张贯彻到群众中去。党支部必须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对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把这些批评和意见及时向党组织反映。三是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关心群众的疾苦,真诚地听取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党支部要密切联系群众,就要通过多种渠道,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及时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千方百计地解决群众的困难,切实关心群众的疾苦,与群众同甘共苦,为群众排忧解难,坚决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并根据党的政策,组织群众发展生产,帮助群众改善物质文化生活。四是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党支部既要尊重群众,听取他们的正确批评和意见,维护群众的利益,又要教育群众,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对群众中的错误意见和不良风气要用适当的方法加以纠正,对于群众中存在的矛盾,要妥善地加以解决。
党支部只有密切联系群众,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做好群众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正确理解“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严格遵国法政纪,严格遵守国家的财政经济法规和人事制度,不得侵占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这一党支部的基本任务
国家法律和各项行政法规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广泛发扬民主的基础上,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它反映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是规范全社会公民的准则,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集中表现和具体体现。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言论和行动准则。它是按照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根据革命、建设和改革需要,以及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确立的规章、制度、条例和决定的总和,是全党必须遵守的政治生活准则和言论行动的规范。
党支部要教育每个党员严格遵守国法、党纪和政纪。这是党支部应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共产党员要积极带头遵守国法、党纪和政纪,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这对于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于保持党与群众的联系,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增强党的战斗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支部要监督党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为了人民的利益,坚持正确的原则,修正缺点和错误,这是共产党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所在。党支部还要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帮助党员克服工作上、思想上的缺点和错误,教育和监督党员干部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严守党纪、国法和政纪,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严格遵守国家的财经纪律,不得侵占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工作中,既要保证本单位领导干部、财务会计、人事工作人员和各种执法人员能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侵犯和打击报复,又要监督他们不得知法犯法,以权谋私。
正确理解“教育党员和群众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这一党支部的基本任务
目前,我国进入改革发展重要机遇期,同时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由于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引进了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和一些成功的管理经验,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资本主义的一些腐朽的东西、不健康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也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涌进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贪污腐化、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的出现也不容忽视。一些重点领域如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征地拆迁中的突出问题,以及社会分配不公和腐败现象的存在,极易成为引爆社会舆论的导火索。互联网、手机等新兴技术手段的放大效应,也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党支部要教育党员干部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克己奉公,不谋私利,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在重大政治问题上,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持党性原则;在捍卫袓国尊严、保卫袓国和人民利益时,要做到临危不惧,奋勇当先;在坏人坏事面前,要伸张正义,敢于斗争。
8. 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部分指出:我们党的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恪守的政治立场。
中国共产党建党95年了,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了中华民族的富强,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广大共产党员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在和平建设时期开拓进取、甘于奉献,为党和人民建立了巨大功绩。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之所以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重托,之所以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因此,党的历史发展进一步充分证实,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重要法宝。
如果说,一个革命党不能离开人民群众而生存,还有一种夺取政权的强大外在压力的话,那么对于一个处于地下状态、受到统治阶级镇压的革命党而言,这种联系群众的外在压力会更加强大。但是,执政党的地位,却使其在联系群众方面面临着新的考验。与革命党相比,执政党的这种新考验主要来自于官僚主义习气的滋长。官僚主义最基本的表现就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因而也是执政党的最主要危险,是执政党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遇到的最为严峻的考验。
早在1956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就为官僚主义做了一个准确的画像:一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高高在上,不接近群众,不重视调查研究,不了解工作中的真实情况。他们往往不是从客观的实际条件和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出发,来考虑和决定他们的工作,而是从不确切的情况出发,从想象和愿望出发,主观主义地来考虑和决定他们的工作。二是有的领导干部把自己的绝大部分时间,用在处理文电和不必要的过多的开会上面,很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要求和研究他们的经验,这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事务主义和文牍主义的泥坑。三是官僚主义也表现在有一些干部有严重的骄傲自满情绪。他们夸大个人的作用,强调个人的威信,只能听人奉承赞扬,不能受人批评监督,甚至有些品质恶劣的人,还对批评者实行压制和报复。四是官僚主义倾向还有一种比较大量的表现,就是命令主义。不少党的组织和干部,在作出决议、指示以前,既不同群众商量,在执行决议、指示的时候,对群众又不是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而是企图一切依靠命令行事。
60年过去了,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八大对官僚主义的所做的画像今年同样存在。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多少年过去了这些现象依然存在?这里关键是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不但由领导革命的党转变为执政党,而且成为一个长期执政的党。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变化。执政条件下,人民群众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要求我们在用手中的权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同时,更要注重构建防止权力对党侵蚀的机制。我们强调千万不要忘记我们党的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的核心点也在这里。主观上共产党人都明白共产党的党群关系的基本道理,关键是如果没有一个党离不开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也需要党的良性互动机制,那就有可能在实践中真的有可能把群众忘在脑后了。历史反复证明,一个政党也好,一个政权也好,得民心则兴,失民心则亡。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个政权都不能违背这个规律。历史上历代统治者的更替证明了这一规律,近年来国外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的垮台也证明了这一规律。特别是前苏联、东欧这些执政的共产党的垮台,更是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从本质上讲,共产党是代表绝大多数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党。共产党本应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所以共产党丧失政权从执政地位上垮下来,似乎是理论上的一个悖论,然而事实是残酷的,是不可雄辩的。前苏联、东欧这些执政的共产党的确是垮台了。于是我们不得不分析其原因何在。苏联、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垮台,固然有许多原因,但最根本的是违背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要汲取这一教训,就必须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不是空洞的口号,必须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让人民群众长期得实惠上。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党的“最大优势”,真正发挥党的“最大优势”。
9. 什么是密切联系群众 内涵
胡锦涛同志在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员干部要深刻学习理解胡主席的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密切联系群众的内涵。
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党员干部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中,贯彻到党的全部工作之中。但是个别党员干部在具体工作中,群众观念淡薄,决策脱离实际,不顾群众意愿,不顾群众利益,乱铺摊子,乱上项目,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对群众提出的诉求敷衍了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甚至放任不管。违法违规问题严重,在土地征用、城镇拆迁、城市管理等过程中违规操作、粗暴执法。这些问题严重损害群众利益、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因此,党员干部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实处;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积极作用,坚决反对腐败、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我们的工作就能够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能牢不可破,我们的事业才能蓬勃发展。
树立马克思列主义的群众观。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共产党人都要铭记,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信,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经受考验、应对挑战,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保证。要结合学习贯彻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党的宗旨,扎根人民、奉献人民,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凡是有利于人民群众的事情要全力以赴地做好,凡是无益于人民群众的事情坚决不做,凡是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要严肃查处。坚持把广大群众是否受益作为决策和工作的重要依据,努力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必须自觉用历史经验和规律自警自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问题、作决策,要以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为依据;抓落实、促发展,要把大多数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作为工作的重点,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邓小平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体现。它既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政治优势。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而党风不正的种种表现,归根结底都与脱离群众有关。个别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搞“形象工程”;不了不解下情、民情、社情凭空指手画脚;不关心群众疾苦,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养尊处优;专横跋扈,对下颐指气使。都是脱离群众的后果。因此,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根本目的在于使党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以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党进行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可以说,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能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直接关系到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关系到党能否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胡总书记指出“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党。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能不能巩固执政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使命,要靠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党执政的基本条件。党风好,人民群众就高兴,就能赢得民心,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因素。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党的地位的变化,党员和干部地位的变化,对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干部都是一个新的极大考验,也给我们党的自身建设提出新的课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党的各级干部是否真正懂得,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能不能正确利用手中的权力,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我们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胡主席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10. 怎样理解“党员要密切联系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党的事业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归根结底要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共产党员在人民群众中永远是少数,党要实现自己的纲领和路线,固然需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还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党必须紧密地和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党员密切联系群众,具有多方面的要求,主要是:党员必须有牢固的群众观念,积极做群众工作,及时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帮助群众提高觉悟,坚定地走党所指引的道路;有事同群众商量,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虚心听取并及时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经常保持党和群众的密切联系;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