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沈丘县白集镇田营村历史年代从那个朝代开始有的这个田营村有多少年历史
2006年,辖36个村委会:白集村、高庄村、李竹元村、杨楼村、田营村、梁庙村、查大庄村、常楼村、张美庄村、韦庄村、王岗村、李宋楼村、大王楼村、新村、李楼村、程营村、张单庄村、王营子村、老官林村、兖营村、河滩村、胡小楼村、刘院村、胡院村、白庄村、后三庄村、刘楼村、尹庄村、大滩李村、张小庙村、中庭湖村、大许庄村、鲁寨村、顾营村、苗营村、耿庄村。
㈡ 包集镇有多久历史了
鲍集镇地处怀远北部,距县城30公里,行政区域总面积184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人口8.1万人,土地面积16.8万亩,是县北商贸重镇、安徽省重点建设乡镇、蚌端口市新农村建设试点镇。据《鲍集区志》记载,鲍集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悠悠岁月中,鲍集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耕耘生息,建设着自己的家园。鲍集拥有多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最为突出的当数西楼村谷堆眼,这个自然庄由3个大谷堆和72个小谷堆组合而成,大小谷堆一脉相承,连绵起伏,形成独特的地理景观。据测量,大谷堆最高端比地平面高出1.4米。人们曾在大谷堆农耕时,发现汉代的五株钱,铜制印章等,据此推算大谷堆历史之久远。
您打错字啦,嘻嘻。请采纳,爱你哦,亲。
㈢ 睢宁王集镇有多少年历史
睢宁王集镇到迄今为止已有67年历史。
王集镇位于睢宁县西北部,距县城23公里,徐宿盐高速、104国道、泗八公路纵横穿越其境,交通便利,区位优越。镇政府坐落王集村。
1949年属岚山区王集乡,1953年更名王集区,1957年建王集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建镇。1996年,面积61平方千米,人口3.6万人,辖大吴、吴庙、吴马、卜马、鲁东、东田、西田、光东、光西、光南、南门、武营、大营、苏庄、尤庄、朱庄、姚庄、庄楼、四姓、杨集、宋湾、葛段、王东、王西、北陈楼、王章营26个行政村。
2000年4月,撤销苏塘乡,并入王集镇,面积131.5平方千米,人口7.31万人,辖44个行政村、1个场圃,镇政府驻王西村。2008年末,面积131平方千米,人口75114人,辖大王、光明、卜马、宋南、田河、双营、鲁庙、沈庄、红卫、李时、柴堰、大营、大吴、吴庙、陈楼、尤庄、庄楼、杨集、戈段、平楼、峰山、洪山、马浅、长堰、南许、赵集、柳林、苏塘2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大王村。
原苏塘乡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西北部,距徐州观音机场5千米。104国道和废黄河横穿境内。1962年建公社,1983年建乡。1996年,面积53.9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辖峰山、洪山、马浅、孙徐、曲头、平楼、长堰、柴湖、堰头、赵集、南许、李堰、时堰、柳林14个行政村。2000年撤销并入王集镇。
㈣ 马集镇的历史人物
左丘明,曹国左氏(今定陶县力本屯乡左岗)人,《左传》的作者。他自幼聪明倔强,勤奋读书,知难而进,被乡邻称为神童。左丘明长大成人,当了鲁国史官,精心研究历史资料。后来双目失明,但身残志不残,立志传《春秋》。他呕心沥血,秉公直书,采各国史记作《左传》。《左传》保存了大量古史料,是一部史学、文学名着,在史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司马迁曾高度赞扬左丘明身残志坚的精神,认为左丘失明,方有《左传》。定陶人民敬仰左氏一家,他的祖坟左岗,岗阜连属,林木交映,“左岗林樾”成为定陶新八景之一。有诗曰:“前贤磊落在春秋,英气葱宠至今留。”
㈤ 马集镇的历史文化
沧海横流,历史巨变,为马集留下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鹤鸡庵庙会、武忠祠、马公府成为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嘉靖年间的《寿州志》的记载开始,在镇南七里的鹤鸡庵庙前,每年农历二月十九都隆重的举行热闹的庙会。过去,在庙会上还演绎了马玉昆结义葛老雅,捻军斗官军的传奇故事。马集镇国泰民安,没有了过去那中惊心动魄的传说,但特有的乡风民俗依然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农民、商家、艺人、游客。会上人们比肩接踵,为的就是到文艺大棚看民间绝活,到街市上选购所需的商品,到小摊前品尝清淡的民间小吃,到庵内金霄、玉霄、琼霄这三位“神仙奶奶”像前烧香祈福。
被列入蒙城县重点保护文化单位的“忠心祠”、“马公府”,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雕梁画栋。百年的风蚀尘掩也遮不住其精美豪华,更遮不住其主人风云变幻的一生。在朝鲜的抗日战场上,在抵抗八国联军入京的战场上,在掩护慈禧和光绪皇帝逃亡的路上,直隶总督马玉昆矫健的身影,永远沉浸在了被岁月打磨光华的“忠武祠”中了。
㈥ 九女集镇的历史沿革
九女集历史悠久,汉代已形成居民聚落,其名源于九女矢志孝双亲的传记。东汉和帝时候,成武县西南5公里有个村庄,庄上有户金姓人家,乃秺侯驸马都尉金日磾的后裔。主人金玉襄,20岁时娶庞氏为妻。一年后,一胎生下两个女孩。此后总盼能生个儿子传宗接代。可一连又是三个双胞胎,全是女孩。刚刚30岁出头的金玉襄,就有了八个女儿。时人们还是祝愿他:“下一胎准生两个儿子。”但到了他40岁出头,庞氏却再也不生了。一年春天,金玉襄早起到庄北锄地,忽听路旁有小孩啼哭声。顺着哭声走去,见一五、六岁女孩,正在啼哭。金玉襄便背回家中,收为义女。此事很快传遍十里八村,反而遭人议论:“别说是九个闺女,就是十个,也抵不上一个瘸腿儿啊!”金玉襄听到议论,回家伤心地对老伴边诉说边难过的掉泪。九姐妹在窗外听到爹娘诉说的伤心话,大姐对众姐妹说:“咱可不能让爹娘伤心。我最大,一辈子不嫁人,叫他们十个儿也不比咱爹娘一个闺女!”大姐的一番话,打动了众姐妹的心。九姐上前抓住姐姐的手说:“我要报答爹爹救了我,孝敬爹娘一辈子,各位姐姐放心”。众姐妹都纷纷表示一辈子在家孝敬父母。第二天一早,玉襄夫妇还没有起床,九姐妹就一齐跪在父母床前,大姐代表众姐妹对天发誓:“金九女,上无兄,下无弟,为使父母安度晚年,誓不嫁人,老天为证,决不后悔。”玉襄夫妇慌忙起床劝阻。众姐妹见父母不允,就从清早、上午,一直跪到天黑,滴水不进。老两口看着心疼,还是暂时应允了。此后,金家九姐妹不涂脂粉,白天下地种粮,晚上织麻纺线,日子越过越富足。好的食物留给父母吃,天热了轮流给父母打扇,天冷了轮流给老人暖被窝。金家九姐妹孝敬父母的事迹一传出,四乡说媒者接踵而至。但九姐妹都以死相拒,决心一个比一个大。转眼多年过去了,金老夫妻白发苍苍,时九姐已是30岁的老姑娘了。金家11口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后金老夫妇活到八十多岁先后过世。九姐妹安排了父母丧事,百日后一天夜里,一起殉父母而去。邻里乡人敬重她们的孝行,遂将她们合葬在一个墓坟里,写了墓志铭,起了大坟头,俗称“九女坟”。后人敬重这九位孝女,就在村子里盖了孝女祠,立了孝女坊和孝女碑。村庄也被称为“九女集”。九女奉孝的故事,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是口头流传。明弘治六年(1493年)发生灾荒,九女墓被人挖掘,出土墓志石一块,铭文为:孝哉九女,逾时弗嫁。甘旨奉亲,温清冬夏。风树既悲,白华亦谢。墓可封哉,永敦风化。并有“李佑时笔也”的落款。至此,墓志铭证实了九女事迹的存在。
㈦ 汶上集镇的历史名人
苗好谦,我国古着名农学家,元代成武焦村(今成武县汶上集镇前苗楼村)人。初任都察院属员,延祐三年(1316)年升任淮东廉访司佥事,因“善课桑农”,皇帝“赐衣一袭”,后入朝为司农丞,着有《栽桑图说》和《农桑辑要》,受到皇帝赞许:“农桑衣食之本,此图甚善”。遂命刊印千册,散之民间。并晋升苗好谦为御史中丞。
苗好谦出仕为官之后,先任都察院属员,后任工部、枢密院吏曹,大德改元升为大宗正府都事。他刚正不阿,秉公执法,颇得民心。有一次,一官庭豪门的一袋货物遗落在运输途中,被几个老百姓捡到私分。官庭寻找货物的下落,追查到了这几个人,打算处以死刑,以杀鸡儆猴。苗好谦认为这是滥用刑法,草菅人命,于是据理力争。最后货物收回,并对当事人进行了批评教育,之后息事放人。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苗好谦升任丞务郎、大都路总管府推官,不久再拜御史台监察御史。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迁江南诸道御史台都事。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任奉训大夫、淮西江北道肃政廉访史。他执法严明,不徇私情,贪赃枉法之人无不战战兢兢,心惊胆寒。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升任淮东廉访司佥事,因“善课桑农”,皇帝“赐衣一袭”。后来,由于苗好谦在农学方面成绩卓着,遂令其入朝为司农丞,全面指导全国农业生产。苗好谦倾注多年心血,大展平生所学,继先前编着成《农桑辑要》六卷之后,又完成《栽桑图说》一书。延佑五年(公元1318年),经大司农买住等向仁宗推荐,受到皇帝赞许:“农桑,衣食之本。此图甚善。”遂下令刊印千册,散之民间,并晋升苗好谦为御史中丞。
㈧ 王兴镇的历史沿革
王兴镇民国时期镇域大部属涟水县,解放初属淮阴县新渡区。1957年设立王兴乡,由驻地王兴集得名。1958年改置王兴人民公社。1983年复置王兴乡。2000年撤乡建镇。王兴镇现下设12个行政村:王兴村、新兴村、安庄村、开庄村、桃田村、高荡村、长兴村、沿河村、团结村、肖荡村、两淮村、练湖村。王兴镇地处平原地区,河流主要有盐河、革新河、翻身河、四干渠等。王兴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属城郊结合型乡镇,京沪、宁淮、宁连等多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并留有出入口,是苏北地区较大的公路交通枢纽。
㈨ 宫集镇的历史典故
楚都钜阳宫集镇——寻踪楚国都城钜阳城遗址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春秋战国时代的泱泱大国——楚国迁都钜阳?是什么因素使楚考烈王迁都选择了钜阳?是什么因素奠定了楚国迁都钜阳12年?春秋战国,钜阳一度成为楚国的首都。可想而知的京师重地,王公大臣迁居至此,那时一定是宫殿楼阁鳞次栉比,必定产生一时兴旺,商贾云集,呈现出一片暂时的繁荣昌盛的景象。但同时也会伴随着金戈铁马、猎猎战旗,而让当地百姓敬畏。
如今冷清的钜阳城遗址,以自己的平实,无声地佐证着一个辉煌的时代…… 一处遗址便是一段凝固的历史,是一个时代的浓缩。而今天的太和宫集镇就有一处都城遗址,这处被当地百姓传为宫殿的遗址,就是楚国东迁至此的钜阳城遗址。钜阳城宫殿遗址是出土楚文化最多的地方,它折射出当时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已呈现出国势日蹙的局面。太和宫集中学校长张华东一直关注着当地历史。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在《安徽日报》上看到有一篇介绍安徽36处名胜古迹一文,写着“楚都钜阳城遗址在太和县宫集区朱庄乡”这句话后,他就莫名地兴奋起来。虽然他不是宫集镇人,但他家坟台离宫集不远,加之他又是在宫集镇工作。从那时起,他便有意无意开始收集起有关钜阳城遗址的资料来。
同时,对于我写的《古风》版他都每期必读必藏,并于2005年11月份打电话诚恳地邀请我前往宫集镇,挖掘流传在当地百姓口中及历史资料记载的钜阳城。接到张校长的电话后感到很高兴,彼此兴趣相投,又有幸能结识一位历史文化爱好者。因此,做完《尤家花园揭密探幽》后,原打算在颍上多做几个选题,但最终还是极想见一下张华东,于是便于2006年2月10日赶到了太和宫集。那天去的时候,天气出奇的好,一扫往日的清冷灰暗,阳光温暖地照着大地上的一草一木。汽车奔驰在笔直的水泥马路上,心情也是格外的清爽。我没有理由不激动,只要用上个把小时便能来到当年强大的楚国宫殿之地,感受几千年前楚都的荣光,及其派生出的富有浪漫主义情调和神话色彩的楚文化。从太和县城到宫集还有50多公里,而现在直达宫集的路况很差,车辆难行,到达宫集,才发现钜阳城遗址并不是我想象中的在集镇上,而是在镇东北20多里。没有修路,汽车就在泥土路上凹陷的两个深深的坑里行驶。慢慢的,钜阳城遗址就走进了我们的视野。那是一片片麦田,绿油油的麦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我们下了车从斜坡向上慢慢行走。2500多年的沧桑变迁,早已夷为平地,遗存的也仅仅是略高于地面的平地及残砖碎瓦片。张华东指着脚下的土地说,2000多年前这里就是楚王宫殿所在地。随后,他又用手指着东侧的一个村庄说,这村以前叫西殿村,现在叫马庄。在其东面还有一个村叫东殿村,都是与这宫殿有关系的。几分钟后,我们来到殿顶,也就是最高的地段。现在这块高地已是一条笔直的村级公路。现在阜阳至亳州高速公路在这条路的东部,向东还有京九铁路。张华东说,楚国宫殿是背北面南建设的。北面的麦地起伏高地不多,而南面的麦地一直在高低起伏中,直到西殿村南部的灰角寺。而这座灰角寺当地百姓相传是楚平王娘娘的庙,是关于伍子胥带太子和娘娘逃跑过乌江时,娘娘怕拖累伍子胥带太子跑不掉而投井。后伍子胥借兵回来复仇成功后建造的一座娘娘庙。 公元前253年(周赧王54年、楚考烈王10年),楚考烈王率领大军及国民浩浩荡荡从陈(今河南淮阳)东迁钜阳。一路上人头攒动,一眼望不到头,穿盔甲的武士持戈携盾有序地前进着。说好听点,这是国家迁居,说难听点,这是一次大逃亡。是为了躲避强秦的进攻,但也正因为如此,历史因楚考烈王的被迫东迁,而被太和人民记住了他的名字及他在太和呆的12年。代之而起的,是楚考烈王的定都而成就了钜阳这座城市的辉煌。探寻楚国由强盛到衰弱,今人把目光再次投向阜阳太和,投向钜阳城遗址……提到楚国,人们自然会想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是雄踞中原的泱泱大国。楚国开始建立的时间,最迟在西周初年,直到公元前223年被秦国消灭,至少有800余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经过楚国历代国君的不断努力,国土不断扩张,也造就了楚文化向外不断弥漫,楚国逐渐兴盛起来。并先后吞并了大大小小几十个诸侯国,成为雄踞江汉流域、江淮流域的强国。春秋时期,楚庄王一度称霸诸侯;战国时期,楚国成为七雄之一,两次担任东方诸国联合抗秦的纵长。楚国又是最早使用铁器的国家,使农业生产发展得较快。其水利和文化也是处于当时诸侯国遥遥领先的地位,尤其是楚国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所创造的楚辞骚体诗,成为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巅峰,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楚国是我国先秦时期历史悠久、国力强大、疆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昌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国家。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具有吞并诸侯,逐鹿中原的泱泱大国,却没能统一中国,而是被秦国打得一败涂地,直至被消灭。
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结局呢?一些历史学家归咎于张仪,是他凭三寸不烂之舌拆散了六国联纵抗秦的战线。也有历史学家认为六国没有团结,没有互相信任。而我则认为是楚国不信任忠臣屈原之故。如果不是楚王逼死屈原,那么楚国历史将会改写,也许不是秦国灭了楚国,而是楚国灭亡秦国。因为屈原素有管仲之志,希望楚国能够统一中国。但昏庸贪婪的楚怀王根本不听屈原所说的,而是过分地相信了张仪的话,结果与齐国绝交,不仅没有得到齐国的土地,也没有得到秦国张仪所许诺的六百余里土地。可想而知,恼羞成怒的楚怀王不顾大臣的反对,出兵伐秦,却被齐秦联军击败,损失8万人马,并被秦国夺走丹阳、汉中之地。随后,又举全国之兵攻秦,再次大败。此后,国势日蹙,直至为避强秦,频频迁都,一路北迁再至东迁,终于来到钜阳(今阜阳太和宫集镇),这一躲就是12年时间。在古阜阳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县能比太和县设的名多。钜阳(巨阳)、新阳县、细阳县、乐昌县、新郪、宋县、陈留县、颍阳县、百尺镇、万寿县、泰和县、太和县、鹿亳太县、阜北县、首太县,1949年复置太和县。所列的这16个地名就是历史上太和县曾经使用过的。而让人惊讶的远远不止这16个地名,而是太和却承载了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泱泱大国,让楚国在太和平稳地度过了12年。在古阜阳,除却太和,还没有一座城市能够如此幸运地承载一个大国的生存。是太和的先天地理位置使然,还是有一支作战勇敢的部队,还是人民……太多太多的问题找不到答案,我们无法知晓其真正的原因。但追溯一下太和县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或许会给我们些许启发。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东临涡阳、利辛,南依阜阳,西接界首,北与亳州为邻,西北与河南郸城接壤。东南经凤台、淮南去合肥286公里,西北经淮阳、西华去郑州307公里。东去津浦路之蚌端口209公里,西去平汉路之漯河210公里。县境南北长52公里,东西宽60公里,面积1820平方公里。
太和古为豫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一度是秦、楚、魏三雄争斗前沿阵地。春秋属宋,为鹿上。宋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39年),宋与齐楚为鹿上之盟。战国属魏,苏秦说魏襄王“南有新郪”,即指本地。后归楚,楚考烈王十年
㈩ 姚集镇的历史遗迹
姚集镇境内的“双孤堆”古墓葬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双孤堆”为一大一小两座土墓,大墓在西,直径80余米,墓高22余米;小墓在东,直径50余米,墓高15米。两墓相距约200米 。
有专家推断,“双孤堆”可能是汉代下邳国国王或其家族的墓葬,但民间一直传说,“大孤堆”是西晋时奢靡无度的富豪石崇的坟墓,因而觊觎其中“宝藏”的窃贼代不乏人。
“双孤堆”的历史传说
据蛟龙村村民介绍,蛟龙山东侧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孤堆”。其中,西边的大土堆为石崇墓,东边小土堆为范丹墓。谈及此处,还有一段传说。
历史上有人名石崇,财大气粗,敢与国舅王恺比富,许多有钱的大款他都不放在眼里,唯独高看知识分子。
那时的女知识分子,在石崇看来只有才女绿珠;那时的男知识分子,在石崇看来只有丐帮帮主范丹了。范丹的衣着言行,让石崇赞赏不已。
范丹宴石崇,4子当桌腿
范丹实在过意不去石崇的再三相邀,就只身来到石崇的住所。一进家门,就见金砖铺地,餐桌上金玉碗琥珀杯,范丹不由蹙眉。过些时候,范丹回请石崇,石崇来到了范丹家中,只见茅屋配破门,屋内更是一贫如洗。
范丹拿出自酿的酒水,自产的蔬菜,又到蛟龙山上采集几种野果,小木桌上全是土特产。门前地面不平坦,范丹就喊来4个儿子趴在木桌下撑起4只桌腿。一个儿子跑堂、端茶、倒水加斟酒,两个女儿跑前跑后的,想得十分周到。两人越喝越投机,气氛越来越好,最后竟结拜为仁兄弟。
石崇范丹同葬龙脉地
数年之后,石崇和范丹相继去世,范丹的儿孙们就按照父亲的遗嘱,把仁兄弟俩选葬在龙脉之地--蛟龙山以东,仲山以西。两墓均在蛟龙山的龙须之下,人们称这样风水宝地的墓葬为“石崇、范丹顶葬蛟龙”。这两座一大一小两个土堆因历史久远,就被久居在这里的人们称之为“双孤堆”。 “挂剑台”此原遗址位于该县西北部原古下邳西郊故黄河北岸、大花山坡下(今姚集镇清水畔水库西侧),是明清乃至更早时期睢宁县一处较为着名的历史古迹 。
周代的季札,是吴国国君的公子。有一次,季札出使鲁国时经过了徐国,于是就去拜会徐君。徐君一见到季札,就被他的气质涵养所打动,内心感到非常地亲切。徐君默视着季札端庄得体的仪容与着装,突然,被他腰间的一把祥光闪动的佩剑,深深地吸引住了。在古时候,剑是一种装饰,也代表着一种礼仪。无论是士臣还是将相,身上通常都会佩戴着一把宝剑。
季札的这柄剑铸造得很有气魄,它的构思精审,造型温厚,几颗宝石镶嵌其中,典丽而又不失庄重。只有像延陵季子这般气质的人,才配得上这把剑。徐君虽然喜欢在心里,却不好意思表达出来,只是目光奕奕,不住地朝它观望。季札看在眼里,内心暗暗想道:等我办完事情之后,一定要回来将这把佩剑送给徐君。为了完成出使的使命,季札暂时还无法送他。
怎料世事无常,等到季札出使返回的时候,徐君却已经过世了。季子来到徐君的墓旁,内心有说不出的悲戚与感伤。他望着苍凉的天空,把那把长长的剑,挂在了树上,心中默默地祝祷着:“您虽然已经走了,我内心那曾有的许诺却常在。希望您的在天之灵,在向着这棵树遥遥而望之时,还会记得我佩着这把长长的剑,向你道别的那个时候。”他默默地对着墓碑躬身而拜,然后返身离去。
季札的随从非常疑惑地问他:徐君已经过世了,您将这把剑悬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呢?季子说:虽然他已经走了,但我的内心对他曾经有过承诺。徐君非常地喜欢这把剑,我心里想,回来之后,一定要将剑送给他。君子讲求的是诚信与道义,怎么能够因为他的过世,而背弃为人应有的信与义,违弃原本的初衷呢?
自古以来,圣贤一再地教诲我们,高迈的志节往往是表现于内心之中。就像季札,他并没有因为徐君的过世,而违背做人应有的诚信,何况他的允诺只是生发于内心之中。这种“信”到极处的行为,令后人无比地崇敬与感动。
一个人成败的根源,源于我们内心的诚与敬。如果连讲话应有的信用都做不到,那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样的事情,能够成就得了。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没有信用,就好像车子无法走动一样。《中庸》说:“不诚无物。”如果缺乏真诚的心,与应有的信义,那任何的事业都很难成就。
语言是心灵的外在表现,关系重大,影响深远。曾子曾经提到:“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我们在讲话的时候,容貌予人什么样的感觉,至关重要。也正是因为它代表着我们的心,从我们的行为容止与言语意涵,对方就能够透析说话之人的内心世界,所以我们的言语一定要谨慎。
言为心声,言语是内心至情的表白,要明晰地洞视、了知为人真实的品操,就要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心善,行为就善,心恶,行为自然偏颇。在这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中,虽然季札内心想要将剑送给徐君,但是他并没有言语上的承诺,更何况当时徐君已经过世了。然而他仍然信守着内心的诺言,不惜舍去千斤难买的宝刀,将它挂在树上,怅然而去。并且说道:我的心中有过对徐君的许诺,怎么能够因为朋友的离去,而背弃曾有的诚信呢?在这落落而言、掷地有声的三言两语中,信义的精神,确已传扬万古而不朽。
人生经历
季札是周朝吴国人,因受封于延陵一代,又称“延陵季子”。他的祖先是周朝的泰伯,曾经被孔子赞美为“至德”之人。泰伯本是周朝王位继承人,但父亲太王,有意传位给幼子季历以及孙子昌。于是泰伯就主动把王位让了出来,自己则以采药为名,逃到荒芜的荆蛮之地,建立了吴国。数代后,寿梦继承了吴国王位。他的四个儿子当中,以四子季札最有德行,所以寿梦一直有意要传位给他。季札的兄长也都特别疼爱他,认为季札的德行才干,最足以继承王位,所以都争相拥戴他即位。但是季札不肯受位,坚持把王位让给哥哥。哥哥诸樊觉得自己的德能,远在季札之下,一心想把持国的重任托付给他,但被季札婉言谢绝了。他说:曹国之人想拥立贤能的子臧为国君,来取代无德的曹王,但被子臧所拒绝。为了坚守臣民应有的忠义,并打消国人拥立的念头,子臧离开曹国,奔走到了宋,使曹国的君主,仍然得以在位执政。子臧谦恭无争的美德,被人们赞美为能“守节”的盛德之人。前贤的殷鉴历历在心,国君的尊位,哪里是我季札所希求的呢?虽然我无德,但祈求追比贤圣,则是念念在心啊。季札的厚德感动了吴国之人,他们如同众星拱月般,一心想要拥戴季札为王。不得已之下,季札退隐于山水之间,成日躬耕劳作,以表明他坚定的志节,才彻底打消了吴人的这个念头。有一次,吴国派遣季札出使鲁国。到了鲁国,季札听到了蔚为大观的周乐。季札以深密的感受力和卓绝的见识,透析了礼乐之教的深远蕴涵,以及周朝的盛衰之势,语惊四座,使众人为之侧目。听到《唐》,他听出了思接千载的陶唐氏遗风,听到《大雅》,他在乐曲深广的气魄里,听到了文王之德。当《魏》歌四起,那“大而宽,俭而易”的盟主之志,辉映着以德辅行的文德之教。一直到《招箾》舞起的时候,季札惊叹道:这是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至德乐章,就如同苍天无不覆盖,大地无不承载。就算是盛德之至,也是无以复加了。季札出使郑国之时,见到了子产。他们一见如故,就好像是多年的知心之交。季札对时局有着异常明晰的洞察力,临别前,他语重心长地对子产说:“郑国的国君无德,在位不会很久,将来国主的王位,一定会传到你的手中。你统理郑国的时候,务必要谨慎,务必以礼来持国。否则郑国很难避免败亡的命运。”言之谆谆。当子产目送季札远去时,仍然觉得音犹在耳,心里不禁万分怅惘。吴王诸樊一直到过世之前,都还念念不忘弟弟季札。他留下遗训,让后人将王位依次传给几位弟弟,这样最终就能传到幼弟季札的手里,以满先王寿梦生前的遗愿。继位的吴王夷昧临终前,要把王位传给季札,但被季札再一次拒绝了。为了表明自己坚定的决心,他再度归隐而去。
人物评价
孔子曾经说过:“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司马迁赞美季札是一位“见微而知清浊”的仁德之人。贤者的谦恭礼让、非凡气宇和远见卓知,一直在中国历史的长空中,闪耀不绝。在这个“季札让国”历史故事的背后,还有一个溯源主题余韵不尽。中原地区与句吴一带的人们,都是同祖共宗的兄弟。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千百年来,人们本就同根同源,同体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