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的温度大约多少字

历史的温度大约多少字

发布时间:2022-11-29 19:23:36

⑴ 读《历史的温度》有感

“历史是万花筒,每个人看到的不同,每个角度看到的也不同。有的人看到了残酷,有的人看到了温情。有的人看到了杀戮,有的人看到了救赎。有的人看见了别人,有的人看见了自己。有的人假作真,有的人真作假!”

记得是去年双十一,刷着淘宝不知道要买些什么,不知怎么看着看着就跑到了买书的专栏,无意中在推荐的栏里看到了这本书,点开,“历史的温度”这几个大字映入眼睛,时隔屏幕,有些雾里看花的味道,封底上一众新媒体人的推荐语,底下也是一些看过之后人的好评,感觉应该也还不错,推断是本有趣的历史读物,包装庄重朴素,大概这书也不会太媚俗。感觉也是一本又不肤浅的书,作为学校中除了学习打发下时间的读物,通读之后,阅读感受基本达到了理想预期。

书名为历史,但涉及内容却不局限于历史,写蒋百里的《为什么他没打过一场仗,却是陆军上将?》,写鸟山明的《靠画漫画,28岁就缴4000万元个人所得税是怎样一种体验?》,如野史体,写戴笠的《“戴老板”之死》,写王亚樵的《“暗杀大王”的最终宿命》,如金句体,写埃菲尔铁塔的《需要经历时间考验的,除了爱情,可能还有建筑》还有那个把奥运冠军当做一个普普通通的真实的朋友来写。文笔娴熟流畅,行文简洁明快,给人一段轻松愉悦舒适的阅读历程。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历史是没温度的。

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大多来自历史课。在教科书上,一个历史人物是太扁平,太死板!每个人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性,有故事,既有他的正面同时也有他的侧面,反面等多面!而教科书上的那些形象高大的历史人物,那他各方面都是高大的,包括私生活在内也是没有任何污点的。课本上会告诉你居里夫人为科学事业奉献了一生,却不会告诉你玛丽居里和遗夫的学生朗之万有一段充满争议的恋情。课本上会告诉诉你李鸿章签订了多少丧权辱国的条约,却不会告诉你李鸿章作为晚清的“裱糊匠”那种“秋风宝剑孤臣泪”的悲凉!

历史事件也是枯燥的、冷冰冰的,所有有趣的知识最后都要变成干巴巴成满载着痛苦回忆的考点。

在教科书中,历史是有标准答案的,我们习惯于用现在的观点衡量古人的做法(很多失败原因里最后都要谈到阶级的局限性),将重要人物的姓名、生卒年月,重要历史事件的时代意义、正负影响背得滚瓜烂熟,却忽视了蕴藏在其中的精神流传,最后考出了一个不错的历史分数,却没能形成一个系统的历史观,对历史的兴趣也随之消磨殆尽。

历史本身很有趣,历史本身也很精彩。可悲的是,荧屏上还充斥着手撕鬼子、裤裆藏雷、手雷炸战斗机等的雷人桥段。一些宣传也仍是一些以生硬的说教为主流。

在《张衡的地动仪,到底是否存在?》一章中记录了关于地动仪真假的争议和论证,其中作者的两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这也是我们应该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

⑵ 求读者这本书中的巜历史的温度》的概要

《历史的温度》系列作品的第一本,《历史的温度:寻找历史背面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作者是张玮。2017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历史是万花筒,每个人看到的不同,每个角度看到的也不同。有的人看到了残酷,有的人看到了温情。有的人看到了杀戮,有的人看到了救赎。有的人看见了别人,有的人看见了自己。有的人假作真,有的人真作假。
史书上的一段话、一个名字,在张玮的笔下呈现出一张张意想不到的面孔。[1]
张玮书写的历史,亦正亦暖。正,是因为,在“馒头说”的一个个历史故事中,张玮都尽量用一种第三方、不带感情色彩的口吻还原当时的历史事件。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跳出当时的历史环境,现在用“上帝视角”去评价当时的人和事,这对当时的人来说,不公平。
而暖,是有趣、有温度,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生人勿近的,看似由时间、地点和一连串数据组成的历史事件,背后的主角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人性、有故事、有真的性情,风趣的文字让原本枯燥的历史变得活色生香。

⑶ 历史的温度

  向来我最爱的科目,除了语文,就是历史了。但历史这个学科又太广太杂了,夹杂着前人的主观而带动着我们对于历史的看法。最近看到一位博主的观点,觉得十分认同,实在符合我的想法。为什么一件历史事件有不同的版本和看法?只是因为一个道理,每个人的立场不同。角度不同,所产生的感觉也不同,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异曲同工之妙。人无非就是想让别人认同你的观点,所以用一些春秋笔法将自己的观点隐晦地引导读者。就拿吃狗肉这件事讲,爱狗人士和爱吃狗人士能一样吗?

  但我不敢妄谈历史,毕竟肚里油墨不多,且观点太主观,怕太偏激。可我觉得,历史是有温度的,或暖或冷,都有一份属于时间酝酿的温柔。

  起初,我觉得历史是冰冷的。毕竟每一次朝代的更迭,都离不开战争。张养浩在《潼关怀古》里写“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都是建立在百姓的血泪上的。在历史书上都只是寥寥带过,主要写的是帝皇将相的昏庸或者兴盛。战胜者用笔墨大肆渲染自己的丰功伟绩,成王败寇,一将功成万骨枯。而失败者只能被人编排,被抹黑,然后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历史发生就无法被篡改,虽然总有人想要去掩盖这样的事实。于是在白纸黑字中,在碑铭和书页上,历史告诉我,逝去的永远无法溯洄。我无法告诉袁崇焕小心朱由检,也无法阻止圆明园被火焰一寸寸吞噬,我无法避免那些屈辱的行为……

  但是后来,渐渐感受历史到的温度。特别是那些在课本里的历史人物,逐渐鲜活起来,他们没能参与我们的人生,而我们却跟着文字参与了他们的一生。这时候你会发现:放浪不羁的李白,也曾是踌躇满志的有志青年,只是因为太爱喝酒,耽搁了太多事;豁达开朗的诗神实际上是一个一生都在致力填饱肚子的“食神”;那个婉约的李清照,也是那个时代独立自主的奇女子……看起来遥远的他们,突然之间有了血肉,似乎就在我们的眼前。会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跌宕起伏。恍惚从历史中,得到了这样的奇异的感觉。

  所以说,不谈立场的话,历史必须严谨,但可以不用那么严肃。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以及轶闻,它是历史,但不是正史。可它流传下来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就像是正餐总有甜点饮品解解腻,溜溜缝,但终归是小食罢了。这就是历史的温度,我们能从其中得到不同的滋味来。所以历史具有引导作用,也是一面镜子。我们在里面能看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观点。但我们其实可以不用为喜欢哪个朝代而争得面红耳赤,也无需固执地将观点强加于别人。何须固执地去深究,偶尔浅尝,又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大多没有经历过的我们,无非是猜测大于事实的,既然已经过去,也不必觉得它的冰冷将人拒之门外。

  每段历史都有自己的温度。但在历史的大道上,偶尔的角落里,反而有一些细碎的残片。可以试着去捡一捡,不必去追逐洪流。历史很大,可能在书页上随手一画就是几十年岁月。可历史又很小,小到我们都尝试感受它的体温。那就这样吧,去感受灼热或者阴凉。

⑷ 历史的温度

终于读完了一本书,书名是《历史的温度》。

冬天这个季节非常适合读历史书。

这本书里有张勋复辟的故事,有历史逸闻,比如一场神秘的大爆炸。也许敦克尔克大撤退,还有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历史,政治的故事等。

作者能从历史事件的经过,影响和各方评论等进行多个视角的阐述,这是我很佩服的一点。

相对全面地说明历史事件的影响,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针对一件事情,比如抗美援朝战争中,各个方面对那场战争的评论是不一样的。因为利益不同,大家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阐述问题和处理问题。

历史的踪迹有些有迹可循,有的早已无迹可寻。这本书让我明白,视角不同,观点不同。我们需要总结历史经验,以史为鉴,坚定地继续走好自己的路。

⑸ 全国各省历史上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是多少度

北京:最低:-9.1(50年以来)2005-12-4

最高:41.5 1997-7-23

西安:最高:42.9 2006-06-19

最低:(不明)

昆明:最高:31.5

最低:-5.4(无时间记录)

海口:年平均气温23.9℃,7月气温最高,月平均28.1℃,极端最高气温40.5℃,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17.3℃,极端最低气温2.8℃.

重庆:最高气温44℃,最低气温为-3.8℃

大连:年平均气温10.2℃,最高为35.3℃,最低为-20.1℃

广州:年平均气温21.9℃,历年最高为38.7℃,历年最低为0℃.

南京:年平均气温15.4℃,历史最高气温43℃,最低气温-14℃.

宁波:多年平均气温16.3℃,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10℃

青岛:极端最高气温35.4℃,极端最低气温-16℃

上海:极端最高气温达40.2℃,极端最低气温为-12.1℃

深圳: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0.2℃

天津: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18.3℃

(5)历史的温度大约多少字扩展阅读

气温的影响因素有以下:

1.自然因素

某地气温除了由于太阳辐射的变化而引起的周期性变化外,还有因大气的运动而引起的非周期性变化。实际气温的变化,就是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人类影响

城市中的机动车辆、工业生产以及大量的人群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等,这些物质可以大量地吸收环境中热辐射的能量,产生众所周知的温室效应,引起大气的进一步升温。

气温的测量仪器有以下:

1.玻璃温度计

常用的玻璃温度计有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和干湿球温度表。

2.金属温度计

感应元件是双金属片,由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的两片金属焊接成,将其一端固定,另一端随温度变化而发生位移,位移量与气温接近线性关系。自记系统由自记钟,自记笔组成,自记笔与放大杠杆相连并受感应元件操纵。

3.金属电阻温度表

利用金属丝的电阻正比于温度变化的原理制成。常用的金属丝有铂丝、铜丝、铁丝等三种,阻值在几十到一百欧之间,其中铂丝稳定性最好,可用来作标准温度表。电阻温度表适用于遥测。

⑹ 【随笔札记】《历史的温度》,值得一看

        上周周末,老张去县图书馆借书,给我带回了这本《历史的温度》。

        去年四月,我用了两天的时间在手机上追完了电子版的《历史的温度》。在阅读的过程中,被里面的一些人物和故事深深触动,多次哽咽落泪。读完后就迫不及待地在朋友圈推荐这本书,并对老张说这本书值得再读一遍。

        所以,当老张在图书馆看到这本刚购进的新书后,就又带它来到了我面前——老张温暖到我了!   

        我开始了这本书的第二次阅读。打开书,如旧友重逢,心中满是喜悦。

        我便忍不住要再一次推荐这本书。

        作者张玮,复旦大学中文系高材生。毕业后先是做了多年的体育记者,后来成为解放日报的新媒体中心主任,再往后就做了《上观新闻》APP的运营和技术总监。

        由于对历史特别感兴趣,在本职工作之外,张伟利用晚上睡觉之前的时间开始写作,试图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还原历史事件,品评历史人物,文章写成后就发表到自己运营的公众号“馒头说”上面。

        2016年7月15日,他推送了第一篇历史类的文章《历史上的今天:奥特曼出生,杨贵妃自缢》,受到了读者的青睐。此后,他陆续推送了诸多文章。很多文章的阅读量都在10万+以上,他的公众号在极短的时间内也俘获了大量粉丝的芳心。

          一年后,“馒头说”上最受读者欢迎的文章精华版集结成书,《历史的温度》正式面世。再往后,《历史的温度2》、《历史的温度3》、《历史的温度4》也相继出版。

          张玮一战成名!

        张玮的成功既源自于他对于新文化、新媒体的着敏锐触觉和激情,也源自于他的真诚与敬业,更源自于他的文章所折射出来的客观与温情。

        比如,在《大家都称她为夫人,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她?》一文中,作者跳出以往窠臼,没有大谈特谈居里夫人的成就及其淡泊名利的品格,而是选择了一个很特别的角度:在男性制定规则的世界中,一个女科学家是如何艰难前行的?然后通过详实客观的史料,全方位地呈现了居里夫人在求学、求职、科研、个人情感等方面遭受的挫折与屈辱,肯定了她在为女性正名方面所做的努力、奋斗和贡献,让读者们看到了一个更为立体也更为伟大的居里夫人的形象!

          这本书收录了很许多这样的好文: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当然,还有温度!

          所以,我要说:这本书值得读一读!

   

       

       

⑺ 历史的温度4

读书以聪慧,读史以明智,历史的温度,使我对历史的看法,有了深一步的见解,原来每件事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1930年美国发动的那场贸易战,是在美国大萧条时代提出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在那个生产力大幅度提高,而消费能力却没有增加,从而导致国内产能过剩,为了保护国内农产品,于是首先是提高农产品的关税,看着农产品在提高关税中获得的利益,制造业相关产业也开始坐不住了,纷纷站出来反抗,于是就出现了相互厮杀的状况,各个行业都纷纷掀起提高关税的浪潮,导致国内的经济混乱不堪,各个国家为了进行报复,纷纷提高各国的关税。1930年,也就是《斯姆特-霍利关税法》通过的那年,美国的失业率为7.8%,1931年上升到了16.3%,1932年为24.9%,1933年达到了惊人的25.1%.这次关税法摧毁了国与国之间本就脆弱的信任和合作机制,进一步加速了世界大萧条的形成。

开罗会议:鸦片战争100多年后,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参与会议,明确了自己“四强(美苏英中)”之一的地位,提升了国际威望,为后来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其次是为战后收回台湾和澎湖列岛提供依据;但是其背后还是展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很难得到,如反攻缅北,中国单方面出兵,丘吉尔在罗斯福的游说下背信弃义,放弃了孟加拉湾登录作战计划,还有日本策划的“豫湘桂战役”,中国军队全面溃败。

启示:决定国家之间利益关系的不是某一场会议,而永远是实力。

第一部分 筹码的较量

1930年,美国发动的那场贸易战

开罗会议:“四大强国”的幕后博弈

再聚德黑兰:“三巨头” 的台前与幕后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背后的四个人

1973年,人类世界重新认识石油

三个东亚国家,三天,一场政变

长崎事件:大清对日外交的最后荣光

《排华法案》:一部应让美国人至今羞愧的法案

麦卡锡主义:一个从未远去的幽灵

1971年,“乒乓外交”背后的六个人

那一年,中国在联合国连投16轮反对票

第二部分 炮火的怒吼

帝国的覆灭:600万人为何会被168个侵略者摧垮

日俄战争,一场中国土地上的权力游戏

美墨战争:一场“老大”对“老二”发动的掠食战

弩炮悲歌:昔日盟友之间的残忍对杀

帝国斜阳:一场跨越半个地球的战争

争霸亚洲:400多年前那场中日之战

1598年,中朝日决战露梁海

决战料罗湾:中西文明的海上大搏杀

1949,炮轰“紫石英”

科威特战争:“敝国虽小,硬骨头还是有两根的”

第三部分 个人的抉择

县令之死

中国最后一个状元

朝鲜最后一个国王

“民国第一奇人”和他的“朋友圈”

山高水长,勿忘陈嘉庚

“国士”邓稼先

那个叫余纯顺的上海人

      徒步走遍全国的人,最终遇难在罗布泊附近

拉瓦锡之死

贝当:62岁的“民族英雄”,84岁的“卖国贼”

奥本海默:“原子弹之父”的成功与悲剧

奥黛丽·赫本:天使的侧面

第四部分 自然的抗争

1910年,那场在东北暴发的鼠疫

死神狂欢:1918年大流感

天花的灭绝之路

他不是药神,但他的发现改变了世界

阅读全文

与历史的温度大约多少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