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国的历史教科书是怎么写中国和世界历史的
美国许多中学都采用一本题为《世界历史与当今世界的关联》的教材,供10~12年级(相当于我国的高中一、二、三年级)的学生阅读。课本是彩色精装书,洋洋洒洒1000页内容里有60页是有关中国的,中国历史穿插在不同时期的世界历史发展中叙述。可以说,美国人从小就是从这本书开始认识中国的。
首先,看看美国中学历史书是怎么写台湾的。虽然美国政府称其遵守“一个中国”原则,但美国公众在谈到台湾时,很多时候仍将“台湾”和“中国”错解成了相对应的概念,他们不会把“台湾”和“中国大陆”对应,也不会补充一句“中国台湾”。
何以如此呢?在美国教科书中,数次出现的“中国疆域地图”,商代的、秦汉时期的、元代的,一直把台湾模糊化。在书后的世界地图里,中国大陆和台湾是用深绿和浅绿两种颜色标示的。
其次,中国与西方的贸易问题。书中说,早在中国汉代,东西通商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逐渐形成,汉朝把大量昂贵的丝绸输出到西亚。为了保护丝绸贸易,中国人一直保守丝绸制作过程的秘密。
中国的统治者历来严格限制外国商人,只允许他们在广州活动。
中国卖给他们丝绸、茶叶、瓷器,换来的却是大把大把的黄金和白银,造成巨大贸易顺差。1793年,英国人要求增加贸易权利,被干隆皇帝拒绝,他说:“西方的东西找不出一件中国用得着的。
再次,有关民主和人权问题。美国课本把新中国成立的政府划归“集权政府”一类,对中国的民主和人权状况横加指责。
在其他方面的基本事实上,美国历史教科书可能借鉴了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书中除了没提传说中的黄帝、炎帝,把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名字写成“李伯”之外,主要历史事件和年代都与中国历史教科书相一致。
B. 在外国历史教科书中是怎样描述中国历史的
德国:
中国历史最早是出现在小学课本上,重点写的是中国的四大发明。所以德国的孩子们,从小便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古老文明的神秘国家。
俄罗斯:
对于中国的历史,俄罗斯的教科书都记录的非常详细。但是到了满清的时候,俄国的笔墨开始加重了。特别是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还有被割让的土地,这一方面被着重描写了。
日本:
《世界历史》是日本国中的必修课程。这本书对中国古代的贡献也有详细的记载,如四大发明、科举制度等。并着重叙述了唐代对日本的影响。但是到了清朝就开始有批判的色彩了,用大量笔墨写到满清皇帝的昏庸无能,到了民国时期,特别是侵华战争,则是一带而过,对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只字不提。
韩国:
韩国在教科书里频繁篡改历史。例如,我国的四大发明,全世界都知道是我国拥有的四大发明,韩国人说这是我们与中国的共同努力才发明出来的,而且之前也说端午节是发源于韩国。
(2)美国如何编撰历史教科书扩展阅读
中国历经多次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
中国史前时期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后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终于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经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1978年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C. 美、日、韩3国历史教科书,是如何描述中国的
巴尔扎克在《幻灭》中说过:“历史有两部,一部是官方的,骗人的历史,做教科书用的,给王太子念的;另外一部是秘密的历史,可以看出国家大事的真正的原因,是一部可耻的历史。”中国的历史是悠久的、辉煌的,单拎出来任何一个时代,都足以让世人大开眼界。可是,在美、日、韩三国的历史教科书中,中国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有一说一,美国的历史教科书还是十分可观的,由于中国历史久远,所以美国在历史教科书中架构了一个十分详细的朝代更迭体系,从夏、商、周,一直到元、明、清,无一不与我国历史书中的顺序相符合,可以使学生很清楚地了解到一个真实的中国。再者,美国历史教科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接地气、人性化,几乎所有的生词都有注解,想方设法让你去搞懂重点、难点。
还有,美国历史教科书会一本正经地介绍中国古代的名人、文化、地理、战争、气候变化等。另外,书中还会将这些因素都结合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结构脉络,避免发生混淆。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学生融入那个时代,美国教科书中还会预设场景,让学生进行“代入思考”,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中国的历史产生兴趣。
日本的历史教科书很有意思,由于中国在历史上是亚洲的头号霸主,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军事实力,都对周边各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日本若想介绍本国历史的发展,就不得不花一个特别大的篇幅介绍中国。在介绍西汉之前的古代中国时,日本全程采用的是赞美之词,大大方方地承认了当时日本先进的文化、技术、礼仪都源自于中华文明,甚至连“倭”这个称呼都默认了。
还有一些,则是关于古代发明、传统节日之类的争议,时至今日,韩国仍觉得中秋节是他们的感恩节。实际上,真正的历史是由史料证实的,并不是某一方可以任意决定的,在铁证面前,任何无理取闹都是无意义的,不是么?
D. 美国的历史教材
怎么说呢?
日本的教材可以随便编写~
跟中国统一使用教材是不一样的!!
其次~日本大多数教材也不都完全都否认那段历史的!
只不过大多对于那段历史都比较模棱两可的!!
只有极少数是完全不承认的!!
但是很多教材对于日本军人二战在中国做过的错事还是以完全模糊的形式来对待!!
最为着名的就是南京大ts!!
他们和一些媚日的中国人总是以中国人说的数目太多不可思议为由而否定!!
(当然,这都要感谢当年那批侵华日军,要不是他们将被杀的中国人尸体扔到河里
的话!或许他们和那些媚日族今天也就不会有什么把柄了!!)
至于其他就不晓得了!!
不过日本媒体常常报道中国的糗事来娱乐自己!!
属于典型的小人心态!!
就拿最近很热闹的地沟油来说!!
日本人嘲笑中国人吃地沟油!!
他们或许忘了上个世纪60年代自己也曾弄地沟油进餐桌!
当然!
他们很缺德!他们不自己吃!
而是卖到台湾去了!!!!
E. 美国教科书怎么写南北朝鲜战争结局的
美国公立学校高一年级的《世界历史》中,有一个章节是关于朝鲜战争的描写,整个章节总体上可以分为六段:分别写了朝鲜战争的战争背景、战争起因、美国参战、仁川登陆、中国参战,以及最后的和谈成功。
教科书中关于朝鲜战争的描写:
战争起因:美国教科书认为是苏联怂恿朝鲜进攻了韩国,美国是为了盟友而参战,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占据优势,不过美军很快在仁川登陆,并一举扭转了战争态势,随后美军和和多国部队将朝鲜人民军赶出韩国地域。
战争进行到三八线一线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担心如果继续向北攻击,会惹怒中国导致中国参战,但是麦克阿瑟却坚持要统一朝鲜半岛,并且要帮助朝鲜半岛组建民主政府,就像日本一样。
而且麦克阿瑟承诺:不会激起中国大规模入朝作战,就算来了,也能控制住局势将朝鲜半岛统一了。最终麦克阿瑟的一意孤行导致了中国参战,其不听国防部指挥,更是导致了美军和多国部队战局失利,最后麦克阿瑟被解职。
后来李奇微上任挽回了战局,双方经过多次拉锯战,最终在三八线附近形成了一个静态的防卫线,最后双方和谈成功,并于1953年7月27日签订了停战协议.....
后面还写了我国参战的原因,书中写道:
中国之所以会参战,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中国担心朝鲜沦陷后,会遭到美国的袭扰,是出于国际安全方面的考虑;第二,新中国成立不久,正在大力发展对外关系,而朝鲜打不过美军向中国求助,中国这才出兵,是出于对外关系方面的考虑。
除此之外,书中大篇幅的描写了我志愿军战士顽强战斗的故事:如长津湖战役中的“冰雕连”、钢铁战士邱少云等;除此之外,书中还记载了我军的作战方式等等。
总的来说,美国教科书中的内容还是比较客观严谨的。
F. 美国教科书版中国历代疆域图,为何少了一个朝代
关于美国教科书版中国历代疆域图,为什么少了一个朝代,我来对此做出回答
1、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美国教科书上,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其实是从商朝才开始的。虽然欧美主流学术界是承认了夏朝的存在的,但或许是因为多重方面的原因,所以美国教科书并没有对其进行相关的修定,所以到了现在还是少了一个朝代。
4、除了上述的内容,美国教科书版中国历代疆域图,对于两晋三国北朝的记载并没有多少,而是很快地就讲道了隋唐,不过虽然有讲到隋唐,但是在美国教科书上,关于唐朝的记载,也少了六大都护府
虽然说美国教科书有自己编写的理由,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尊重历史
G. 在美国历史教材中,又是如何记载中国历史的
对于历史,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先是大人们以口述的方式而进行的总括引导,其次就是从初中开始一直陪伴我们走过高中甚至大学的历史课。从中国的古代文明经过层层江山易主直至现代文明,我们在这个学习的道路上不知重复了多少个回合,其中的繁荣衰败,跌宕起伏,我们都已文字的方式把它看的明明白白。
而我们学到和看到的都是以我们自己的视角观察到的我们的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那么,在外国人看来,是如何写中国的历史的呢?那咱们就从美国和日本的历史课本中来瞅瞅他们是如何写中国历史的。
这本书在介绍中国的历史方面虽然相对较少,但是其发生的基本重要事件也在本书中以比较客观且公正的态度都进行了描述了。
H. 外国课本是如何写中国历史的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高尔基
中国作为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灿烂的文化,在经历的上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有过盛世,也有过屈辱,但这些都已经成为了历史,这些历史也将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被人们铭记,对于过去的历史,无论是去繁荣还是屈辱都应该以真实的情况被铭记,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文化的尊重,历史不应该被掩盖,更不应该被曲解,这是毫无疑问的。
结语
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雅各布·布克哈特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居安思危,表达的意思就是在和平年代,也不能掉以轻心,在内心中一定要有忧患意识,时刻保持警惕性,毕竟人心复杂,任何地方都会成为缺点,包括他们介绍我们是所说的,中国古代文化更加讲究情感和礼仪,而不是理性和务实,是啊,中国有多少祸端都是因为意气用事而导致的,大家如何认为呢?
参考文献
《世界名人语录》
I. 美国历史教科书上怎么介绍自己国家的历史
很难讲清楚,还是举个例子吧
美国电影讲述 敌人很强大很强大,但是美国人不屈不挠,不畏牺牲。最终取得胜利,保证民主自由。并告诫世人他们曾经犯下的错误,警示后人不要犯相同的错误。
中国电影 敌人都是小丑,我们各各本领超强一个人就可以杀一个连的敌人。这样的小丑我们杀了8年,8年啊!在国外看来我们都是屠夫,并没意识到我们牺牲了多少同胞。而且犯下的错误基本掩盖,例如47年-49年历史书能写3页,1966年1976年历史书只写了7行字。
J. 推荐:美国人是怎么学习历史的
中国和美国,谁更有历史?
美国人对历史研究的态度,仅从一场普通战役的历史资料的收集和考证就可见端倪……
中国历史5000年,美国历史200多年。在历史学者牛大勇看来,“我们(的历史遗迹)呢,我敢说,我们没有美国保存的多”
教学方法:没有霸道的老师
1992年,我去了美国华盛顿威尔逊研究中心,作为职位博士进行访学。从一开始,我就对他们的教学方法感到吃惊。
我的一个老师,叫裴宜理(ElizabethParry),研究方向是中国群众运动史。她给我讲了民国时期上海工人运动到“文革”这一段历史。我到她那里起先是希望学习关于这段历史的系统知识,不料一堂课下来,我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整堂课她都在讲最前沿的不同流派对同一个历史问题的不同认识,东一家,西一家,莫衷一是。而裴宜理自己似乎从课堂上消失了。
后来我渐渐发现,这是中美历史教学的最大不同。1997年,我去了哈佛,得知哈佛校训中引用主教曼德尔·克雷顿(MandellCreighton)的话,方才彻悟:“教育的真正目的之一:使人常惑常问”。
哈佛大学对一年级本科生并未严格划分专业,学生必须选择6个领域的核心课程。历史学即属其一。哈佛大学的学生虽然必须学习历史,但他们可以在《1850年以来的现代非洲》、《1945年-1975年的美国与越南》等约31门历史课程中任选一门。
美国的历史教育,是想培养出能够自主获取知识、挑战知识、创造知识的人。中国不是,中国老师会尽其所能,灌输给你最完整的知识。作为学生,你最好诵记于心。这些都是“上面”或导师整理好的体系,你就学这个,这个就会成为你以后工作和做人的基础。
哈佛老师批阅学生论文,最好的评价是:“这个学生给我的知识比我给他的多得多”;最差的是:“这个学生没有给我任何新的知识”。
基于此,我那里的历史课看来不繁重,一周一节一小时的课。但辛苦在课外。你要在这周完成的阅读量估计在200页以上。光读还不行,第二周,讨论开始了,人不多,20个左右,一个多小时内,每个人都要发言。如果你讲的东西尽人皆知,谁会听你的?所以,这一课,就是检测学生在这周有没有自己的发现。
美国老师会让学生上台讲,开始我很不习惯。讲什么呢?课本上都有的东西讲来有什么意思?那是因为,当时我还没有开拓新知识的意识。
回北大之后,我意图尝试美国式的教学方式,但异常艰难。首先,学生选修课程非常多,少则10门,多则二十几门,没有人会为一门课花这么大心思。美国本科生,四年估计就三十多个学分,平均一学期,四门课就够了。其次,大多数老师和学生还习惯于老的教学模式,谁会来选我的课?所以,我现在最多只是在细节方面作一些调整。
教材:没有统编教材
据我所知,美国历史教学没有所谓“统编教材”一说。政府对学术思想和大学教育基本是不管的,自主权完全下放。
学术界似乎也没有编写教材的意识。有的历史书,会标明“适合大学生阅读”之类的提示。但是没有任何人胆敢声称他的书要被全国统一采用。美国这方面是不讲统一的,而是追求不同。你的书必须有旁人没有的内容,才有出版价值。
另外,编写学生读物,即便非常出名,也不能为作者赢得学术名声。能否被学术界承认,不是看教材,而是看专着。这和中国稍异。
同一历史问题,诸多学者都有卷帙浩繁的着作。导师有权择其一隅,备为教案。举例子说,这门课是讲美国独立战争史的,那学生就会被告知,哪些书籍可以拿来学习。可能这节课老师讲某本书的第二章,下节课就变成了另一本书的第三章。
我留学时,曾寄居在一个美籍华人家庭,我免费带他们的孩子,他们让我免费住宿。我白天带着孩子,以为晚上可以好好读自己的书。没想到这孩子拉着我去泡图书馆。我才发觉,哪怕在小学,教科书的概念也是淡薄的,孩子要完成作业,还是要到图书馆。
回过头来想,美国政府对历史教学貌似不闻不问,实则做得很巧妙。1992年,苏联解体不久,独联体成立。从前苏联独立出来的新生国家,他们的历史都没有被美国人专门研究过。美国政府马上向一些大学拨款,鼓励它们设立相应的研究所,并在这方面设立很高的奖学金,吸引生源。因为有钱,之前只是对中亚有过泛泛研究的人,这下子就真跑到阿塞拜疆去了。归国后,很可能就成了美国政府智囊团的一员。
我在哈佛时,丝毫感受不到美国政府正在宣传它想要的东西。而是学校突然有了某个奖学金项目,鼓励我们做这方面的研究,这些奖学金的名头绝不会是什么国家奖学金,而是什么福特奖学金之类。其外在面目是纯民间式的。
考试:没有标准答案
就我所知,在美国历史教育上,没有所谓惟一正确的思想。多高的思想,多有威望的思想,被用了多少年的思想,都是可以被质疑、被挑战、被改进的。
对历史问题,他们也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要有新意见”、“切勿人云亦云”。这是他们评价一个优秀学人的标准之一,“统一的和标准的”是不受欢迎的。
如果说美国有政治正确的东西,最明显就是这个词:“民主”。但是,很少有人知晓,美国为数不少的学者对古代专制和当下的专制并非完全否定,他们不认为必须将美国式的民主铺向全世界。
1993年,在华盛顿访学期间,我的办公室在乔治·华盛顿大学,距白宫只有两百多米。某日,艾略特教授请我参加他的聚会。一开门我才知道,什么聚会,原来是纪念会———纪念十月革命。你想,1993年是什么时候?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正处最低潮。但是与会者却多是美国人,个个身着红T恤,正面印着列宁的头像。艾略特和另一教授都是在讲十月革命对人类的推动意义和列宁思想里有价值的地方。一个距离白宫这么近的地方,一个那样的年代,居然有一群人在做那么反体制反主流的活动,却完全合法。
有这个背景,也就晓得,为什么历史考试一般是出几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比如南北战争试题,在中国人看来:北方正义,废除奴隶制,维持国家统一。这肯定是标准答案。可是你去美国南部,听南部人讲那段历史,参观那里的内战纪念馆,你会发现他们站在南方一边。我那些从南方来的同学,理解那段历史,往往会同自己家族的遭遇联系起来,非常感情化。但这并没有妨碍美国的统一,关键看你想要什么样的统一,要是这种学术争论还能使美国再次南北分裂,那太可笑了。
公共历史教育:美国肯花心思
美国很重视对公众的历史教育,比我们重视多了。美国有两个频道:历史频道和传记频道。它们每年赔钱,也很少有广告,每天不停播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专题片。
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很喜欢看这个电视台,大概美国人也爱看吧。我们没有这样的电视台。我们的《百家讲坛》?其一,它不是政府努力做的;其二,它只是一个节目。历史频道和传记频道可是专门的历史教育频道,一天播到晚。
美国历史不长,两百多年。但史迹遍布全国:破门、残瓦、独立战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开枪人的房子、战报传递路线;高楼大厦之下,一幢矮小的白房子,人们会告诉你,那是当时议会的遗址。波士顿有一个着名的游览线,游览一遍,佛如置身事发当场,游者从孩子到老人,这岂不是一种最好的历史教育!
我们呢,我敢说,我们没有美国保存的多。
表面看来,我们从小学到高中,都在教历史。似乎比美国人还重视历史。但那不是历史,那是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我们整天呼叫要日本为二战赔礼道歉,我就愤怒,如果当时我们把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的遗址都保护好,南京大屠杀的万人坑,淞沪会战被炸损的民房,慰安妇女遭到虐待的集中营……铁证如山,日本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再看看日本人,他们把那些生了锈的大炮,哪怕一块破瓦、一扇破门都保存得好好的,让它们告诉孩子们,这就是他们遭侵略的证据。(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牛大勇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