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呼和浩特历史沿革
摘要 30~50万年前,呼和浩特地区就有人类生息。夏商周三代,北方许多游牧部落在此活动。战国赵武灵王于阴山河曲筑云中城(遗址在托克托县古城村西),秦置云中郡,治在云中城。汉仍置云中郡,高帝六年(前201)分云中郡增设定襄郡,建成乐城为郡治(遗址在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魏设云中县。魏齐王年间(240~254),鲜卑族拓跋部定都成乐城,改称"盛乐",北魏建国后设为北都,北齐于此置紫河镇。隋唐时期称"白道川"和"哈罗川",先后为突厥人和回纥人据地,中央王朝与之时战时和。隋于盛乐城置金河县,并于城南筑大利城,唐于此设单于都护府。唐神龙三年(707),边将张仁愿筑东受降城(遗址在托克托县城关镇北),以扼突厥。辽、金、元三代称"丰州滩",辽神册年间(916~921)筑丰州城(遗址在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西南),金、元沿用。辽初又在东受降城置东胜州,金、元仍沿用。明洪武四年(1371)在东胜州旧址置东胜卫,并于南部置镇虏卫(卫址在托克托县黑城子)。明成化年间(1465~1487),蒙古达延汗统一蒙古诸部,领有此地;后其孙阿勒坦汗(俺答)率土默特部驻牧丰州滩,隆庆五年(1571)受明封为"顺义王",次年筑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老城)。清初为清王朝靖北据点。雍正元年(1723),置归化城理事同知厅,直隶山西朔平府。雍正十三年(1735)议筑绥远城(今呼和浩特市新城),为八旗兵驻防城,干隆四年(1739)筑就,设将军署,后增置绥远同知厅。1912年改归化厅为归化县,1913年合并绥远厅为归化县,1914年改为归绥县。1928年绥远省建立,以归绥城区设归绥市,为省会。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54年4月25日,撤归绥省,并入内蒙古自治区;归绥市改称呼和浩特市,定为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蒙古语为"青色的城"。
B. 呼和浩特有多少年历史急
大窑文化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保合少乡大窑村,距市区33公里,于1973年发现并发掘。该遗址包括了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五个文化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清公主府,位于呼和浩特市北郊。府第共5进,有过厅、大厅和内院,门前立照壁,东部有假山、池沼 据抄本《公主府志》载,府中先后居住顺治第四女静宜公主、多尔衮的曾外孙女和硕格格、康熙第六女够恪靖公主
清真大寺位于市区旧城北门外,始建于清干隆年间,是呼和浩特市最大的一座清真寺。当年,大批回族居民自新疆迁到呼和浩特,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们渐渐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并建造了这座规模宏大的清真寺
绥远城将军衙署,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鼓楼西侧。清雍正年间(1723—1735),清王朝为巩固西北边防,在呼和浩特旧城东北2.5公里处另筑新城1座,驻屯满洲八旗官兵。
白塔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18公里的白塔村,据传为辽圣宗时所建。该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高约45米,雄伟壮观,塔内有旋转式楼梯,还有多层交错搭接的木梁,攀至塔顶可远眺山川景色。塔身外侧有精美的砖雕,经塔各层有金、元、明、清各代游人题记,其中有些还墨迹如新,题记除使用汉字外,还有契丹文字、女真文字、蒙古文字、古叙利亚文字及古波斯文字等,是研究该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乌素图召位于呼和浩特市区西北12公里大青山南麓。“乌素图”为蒙语,意为“有水的地方”。乌素图召主要由庆缘寺、法禧寺、长寿寺、广寿寺和罗汉寺5个毗邻的寺院组成。乌素图为其总称。
席力图召是呼和浩特市规模最大的寺庙,位于旧城东兴旺巷,距离大召仅为100米。该处原是一座小庙,后经清代的重修与扩建,才成了现在的规模。
昭君墓,又称“青冢”,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名妃王昭君的墓地。
C. 呼市的有多少年的历史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因其历史上召庙较多,故又称“召城”。简称呼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是自治区的首府,也是自治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呼和浩特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两千多年文学记载、四百多年建城的历史,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七八十万年前就出现了“大窑文化”的人类文明的曙光。呼和浩特地处阴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中部和南部为冲积和洪积平原,俗称土默川平原;北部有大青山,最高海拔2228米。黄河流经市南部,境内还有大黑河,枪盘河等。阴山山脉横贯市辖境。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市区平均海拔1050米,年平均气温8℃左右,年降雨量350-500毫米,日照时数3000多小时,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特别是每年的7、8、9月,绿树成荫,气候凉爽,更是旅游避暑的黄金季节.
D. 呼和浩特的来历
内蒙古属于超典型双子省。由于内蒙古作为一个整体的一级行政区,并没有多少年历史。所以一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心城市。由于呼和浩特在历史方面的原因,使其能成为首府。
内蒙古是中国东西跨度最广的省份,对于许多偏远地区,呼和浩特似乎也鞭长莫及。
内蒙古不算经济大省,经济的竞争也不算激烈,呼和浩特的首府地位坐的本来很舒服,不料半路杀出一个包头,靠着内蒙古令人咋舌的经济增长速度,一跃成为区内的第一大城市,不仅如此,靠着全民努力,包头还赢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的头衔,一时风光无两。呼和浩特现在也只好安于“中国乳都”的尴尬称号,可算是最令人感慨惋惜的首府了
E. 呼和浩特简介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是内蒙古的经济、文化、科教和金融中心,呼包银城市群核心城市,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
呼和浩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先秦时期,赵武灵王在此设云中郡,故址在今呼市西南托克托县境。
民国时期为绥远省省会,蒙绥合并后,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市中心城区本是由归化城与绥远城两座城市在清末民国合并而成,故名归绥。1954年改名为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
(5)呼和浩特有多少年的历史扩展阅读:
风景名胜
1、呼伦贝尔大草原:中国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总面积一亿四千九百万亩,有“牧草王国”之称。6月-9月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最佳旅游季,尤其7、8月间大草原牧草茂盛,适合在大草原腹地骑马、垂钓,或在西部的呼伦湖上泛舟。
2、响沙湾:地处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境内,以沙漠景观和响沙奇观为主要特色,此外,还有沙湖、沙地绿洲、蒙古族风情等景观。响沙湾是一个弯形沙坡,背依苍茫大漠,面临大川,高度近百米,沙坡斜度为45度,宽度400多米。
F. 呼和浩特市历史资料
敏感词较多发不了,都可以在网络中的历史沿革下找到
G. 呼和浩特历史的变迁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译成汉语是“青色的城”,所以呼和浩特简称“青城”。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时这里还被誉为“中国乳都”、“北方药都”。呼和浩特是一座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塞外名城,关于其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呼和浩特在建城时,明朝政府曾派人来这里帮助烧砖,当时烧出的都是青砖,用青砖盖起来的城市远远望去泛着青色,所以把它叫做“青城”;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呼和浩特南临黄河、北依阴山,阴山又称之为大青山,所以呼和浩特就因北面的青山而得名“青城”。历史上的呼和浩特主要有新城和旧城两大部分组成,这两座城市大部分修建于明清之际,呼和浩特的旧城史称“归化城”,是蒙古族土默特部的首领阿拉坦汗主持修建的,关于阿拉坦汗修建呼和浩特,在当地有许多传说,它印证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也开拓了呼和浩特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在公元16世纪初,也就是明朝时期,蒙古族着名的领袖阿拉坦汗率部驻牧在丰州滩,并把这一地区改称“土默川”。公元1579年(明万历七年)阿拉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名字叫钟金)主持修建了弘慈寺(现在的大召)。1581年明朝政府批准了他建城的请求,并派来了大批能工巧匠,援助了大量物力,帮助阿拉坦汗修建城池。竣工后明朝给这座城市赐名为“归化城”,意思是归顺、化一。蒙古族则习惯称之为库库和屯(即呼和浩特的谐音)。在阿拉坦汗去世后,他的妻子三娘子坚持同明朝的友好互市关系,交换双方所需物资。为稳定大局,按照当时的婚俗继续下嫁,此举深受明政府推崇和欣赏,于是把她封为“忠顺夫人”。三娘子当时居住在呼和浩特,她勤政为民,深得百姓爱戴,所以后人又把归化城(旧城)称为“三娘子城”,目的是用以纪念这位蒙古族的巾帼英雄。关于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我们如果有机会参观一下城寺结合的“美岱召”,就会有更多的了解。明朝中后期满族在东北崛起后,清军迅速入关,蒙古诸部对于归顺清朝的问题上,政见不一。康熙年间,漠西蒙古的准葛尔部逐渐强大起来,其首领葛尔丹发动兵变,严重威胁清政权。康熙皇帝亲征葛尔丹,在征战期间康熙曾驾临呼和浩特,在这里他认识到呼和浩特在军事防务上的重要性。后来在雍正十三年,大臣们积极上奏,要求在呼和浩特修一座新城,被称之为“绥远城”,意思是绥靖远方。因为绥远城在归化城东北部,修建年代晚于归化城,所以老人们习惯上把归化城称之为旧城,把绥远城称之为新城加以区别。归化城和绥远城相距约5公里。但是新城和旧城之间没有直接到达的交通道路,从新城去旧城,必须向西直走现在的新华大街,然后转到姑子板巷,折向西南,才能到达旧城。在1913年,北洋军人张治任绥远将军时,认为旧城与新城交通不便,于是开辟了一条直通旧城与新城的大马路,就是今天的中山路,现在这条路是呼和浩特的商业中心,老牌的民族商场、天元商厦、新兴的商业精英--维多利商厦、维多利购物中心,王府井商厦,即将崛起的海亮大厦也在这条路上。后来在历史的变迁中,逐渐把新旧两个城市统一起来,于是又有了归绥市的称谓。抗日战争期间,日寇为欺骗和扰乱人心,将其改名为厚和市,抗战胜利后恢复原名归绥市,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在1954年恢复了旧称“呼和浩特”的称谓,并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如今的呼和浩特市下辖有一旗(土默特左旗)、四县(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和武川县)、四区(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和赛罕区)和一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川开发区,总面积1.7224万平方公里。
H. 呼和浩特的历史沿革
呼和浩特文明起源于大窑文化,大窑文化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保合少乡大窑村,距市区33公里,在1973年发现并发掘。该遗址包括了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五个文化期。
呼和浩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胡服骑射的发祥地,是昭君出塞的目的地,是鲜卑拓跋的龙兴地,是旅蒙商家互市之地,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交汇、碰撞、融合的前沿。
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在阴山下筑长城,并设云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县境。
西汉汉武帝时,在河套地区兴建了一批军市,今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塔利村(旧称“塔布陀罗亥”,蒙古语译音)就留有西汉时期的土城遗址。
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跋部在北方兴起(其早期都城“盛乐”即在今呼和浩特南面40千米的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盛乐经济园区西)。
唐代呼和浩特一带是突厥人的活动范围。唐太宗贞观年间,唐军大败突厥于白道(今名蜈蚣坝,在呼和浩特市北)。
708年(唐中宗景龙二年),唐王朝在今呼和浩特周围地区设立了东、中、西3个“受降城”。公元10世纪初,辽国在此设天德军及丰州。丰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东南约20千米的白塔村附近。
1572年(明隆庆六年),蒙古土默特部领主阿勒坦汗(即俺答汗)来丰州一带驻牧,不久统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区。
1581年(明万历九年),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这里正式筑城,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蒙古语为库库和屯。明王朝赐名为“归化”。长城沿线的人们为纪念三娘子,将此城称作“三娘子城”。
清初,三娘子城焚毁。
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筑了一道外城,包围了原城东、南、西三面。后又在距旧城东北2.5千米处另建一驻防城即新城,命名为“绥远城”。新城(绥远城)城内主要是军营;旧城(归化城)内则聚居着居民。清朝末年,将归化和绥远合并,称归绥。
1928年,绥远建省,以归绥县城区设立归绥市,作为省会。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将归绥市改为“厚和特别市”。日寇投降后,复称归绥市。
1949年9月19日,时任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的国民党将领董其武,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绥远问题的主张,率部起义,绥远省及省会归绥获得和平解放。
1950年1月20日,成立归绥市人民政府。
1954年3月5日,内蒙古人民政府、绥远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绥远军政委员会、绥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在归绥市联合召开扩大会议,绥远省建制和省人民政府同时撤销,原绥远省辖区并入内蒙古自治区,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时,从1954年4月25日起,将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
1960年原属乌兰察布盟的土默特旗(驻察素齐)划归呼和浩特市领导。
1963年将土默特旗划归乌兰察布盟。
1970年乌兰察布盟所属土默特左旗(驻察素齐)、托克托县划归呼和浩特市。
1995年11月21日,国务院批准将乌兰察布盟的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
1996年5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乌兰察布盟的武川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
2000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调整呼和浩特市市辖区行政区划,郊区更名为赛罕区。
I. 呼和浩特的历史
呼和浩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且不论距今50万年前的"大窑文化"就已掀开了呼和浩特人类文明的历史。自战国建城、秦时建郡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赵武灵王在今托克托县境内始建"云中"城,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封建城池之一。至今大青山依稀可辨的赵长城遗址,依旧在向人们诉说着赵武灵王在呼和浩特大地"变俗胡服,习骑射"的历史。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曾在中国建立36郡,云中郡就是其中一郡。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各族人民又曾建立北魏的"盛乐",辽代的"丰州"城。1572年,明代蒙古族首领阿拉坦汗率土默特部驻牧呼和浩特,并在今玉泉区境内“库库和屯”城。明廷曾赐名为"归化城",是今日呼和浩特市的雏型。之后,清朝又在此基础扩城屯兵开市,修建了绥远城,呼和浩特开始成为中国北部边疆的军事重镇及商品集散地。
呼和浩特是一座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众多名胜古迹的城市。这里有各种召庙50多座,最为着名的是大召、席力图召、乌素图召、喇嘛洞召。另有昭君墓、万部华严经塔、金刚座舍利宝塔、哈素海、清公主府、绥远城将军衙署等。城郊有不少草原旅游点,那里芳草萋萋,牛羊遍地,鸟语花香,富有浓郁的塞外风情。
J. 谁知道呼和浩特的历史
30~50万年前,呼和浩特地区就有人类生息。夏商周三代,北方许多游牧部落在此活动。战国赵武灵王于阴山河曲筑云中城(遗址在托克托县古城村西),秦置云中郡,治在云中城。汉仍置云中郡,高帝六年(前201)分云中郡增设定襄郡,建成乐城为郡治(遗址在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魏设云中县。魏齐王年间(240~254),鲜卑族拓跋部定都成乐城,改称"盛乐",北魏建国后设为北都,北齐于此置紫河镇。隋唐时期称"白道川"和"哈罗川",先后为突厥人和回纥人据地,中央王朝与之时战时和。隋于盛乐城置金河县,并于城南筑大利城,唐于此设单于都护府。唐神龙三年(707),边将张仁愿筑东受降城(遗址在托克托县城关镇北),以扼突厥。辽、金、元三代称"丰州滩",辽神册年间(916~921)筑丰州城(遗址在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西南),金、元沿用。辽初又在东受降城置东胜州,金、元仍沿用。明洪武四年(1371)在东胜州旧址置东胜卫,并于南部置镇虏卫(卫址在托克托县黑城子)。明成化年间(1465~1487),蒙古达延汗统一蒙古诸部,领有此地;后其孙阿勒坦汗(俺答)率土默特部驻牧丰州滩,隆庆五年(1571)受明封为"顺义王",次年筑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老城)。清初为清王朝靖北据点。雍正元年(1723),置归化城理事同知厅,直隶山西朔平府。雍正十三年(1735)议筑绥远城(今呼和浩特市新城),为八旗兵驻防城,干隆四年(1739)筑就,设将军署,后增置绥远同知厅。1912年改归化厅为归化县,1913年合并绥远厅为归化县,1914年改为归绥县。1928年绥远省建立,以归绥城区设归绥市,为省会。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54年4月25日,撤归绥省,并入内蒙古自治区;归绥市改称呼和浩特市,定为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蒙古语为"青色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