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长安镇的历史介绍
明洪武十年(1381年)始设长安驿,相传东晋时有长安人氏避乱来此落籍,因称长安。清代属王禾上、下里:民国初分隶一、二、;四区。民国6年(1917)粤汉铁路北段通车,设车站于此,遂逐渐发展为集市。民国19年(1930)县治由陆城搬迁至此,民国重建县城。1949年8月为长安镇。1953年改名城关镇,隶一区;1960年10月建城关人民公社;次年8月改为县属城关镇,辖长安、五里两居委会和围城、城乡2村。1988年扩大城关镇行政范围,将长安乡的长城、飞跃、农科、石咀4村及五里乡的五里村划归城关镇管辖。1992年,城关镇改称长安镇。1995年,湖南省民政厅下文撤销临湘市长安镇,设立长安、桥东两个街道办事处。
‘贰’ 长安镇属于哪个市啊
中国的长安镇有多个,列表:
1、广东省东莞市下辖镇
2、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下辖镇
3、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下辖镇
4、湖南省临湘市长安镇
5、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辖镇
6、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下辖镇
7、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下辖镇
8、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辖镇
9、广西融安县长安镇
10、黑龙江省富锦市下辖镇
11、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下辖镇
12、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辖镇
13、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辖镇
‘叁’ 封开县的历史沿革
古代封开是岭南最早的首府,是粤语的发源地,在秦汉时期就是沟通岭北岭南的交通要道,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最早的交汇点,是汉代海陆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对接点。
秦前,肇庆属百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平定百越,建南海郡、桂林郡及象郡。今肇庆部分地域属桂林郡、南海郡。秦置四会县,辖区包括现在的四会、广宁、怀集等市县的全部或部分,隶南海郡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领50万秦军攻打岭南;公元前214年,秦军基本上占领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南海郡辖境是东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 。
秦末,南海郡尉任嚣病危,委任龙川县令赵佗代职。任嚣死后,赵佗即起兵隔绝五岭通中原的道路。秦亡之际,赵佗武力攻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当时,广东除今连州及乐昌北境属长沙郡管辖外,都属南越国地盘。赵佗及其后的南越国,都与汉朝一样实行郡县制 。
汉武帝平定南越后,汉朝将南越地划分为南海、苍梧、郁林、和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9个郡。为了便于监督各郡官吏,汉朝又设立13个常驻监察机构,称为“十三部”,其中设在苍梧郡广信县(今封开)的交趾部,专门负责纠核岭南九郡。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十月,南越灭,遂定南越地苍梧郡及广信、封阳等县。封川属广信县,开建属封阳县。
东汉末,交趾部改为交州,除监察权外,还拥有军政大权,成为郡上一级政府,地方行政制度也就从郡县二级变为州、郡、县三级。今广东省境包括交州辖下的整个南海郡(粤中、粤东),还包括苍梧郡、和浦郡、荆州贵阳郡和扬州豫章郡的一部 。
晋元熙二年(420年),分广信县地置封兴县。
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封川县、开建县隶封州;富林县、铜陵县隶勤州 。
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封川县、开建县隶封州 。
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封川县、开建县隶封州 。
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分广信县地置梁信郡及梁信县;普通四年(523年),兼置成州,梁信县未郡治。
隋开皇十年(590年),废梁信郡,改成州为封州。
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改肇庆府为肇庆路,置总管府,隶广西道(二十九年改隶广东道)。 封川县、开建县隶封州 。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复称肇庆府,隶广东布政使司 。
清初沿明制。肇庆府为广肇罗道治所,隶广东省 。
1949年11月6日,开建县解放。同年11月23日,封川县全境解放。
元朝时候,属于湖广行省境内,一直到1951年,划给广东代管。
1951年3月底,封川、开建合署办公。地点在封川县城。
1953年1月底,恢复原两县建制。
1958年5月,封川、开建两县再度合署办公,县治地江口。
1958年11月1日,两县再度分开。开建县与怀集县合并为怀建县(1959年1月改称怀集),县治地怀城;封川县与德庆县合并为德封县,县治地初在江口,1959年迁德城。
1961年4月,封川从德封县分出,开建从怀集县分出,设置封开县制,之地江口。
2000年,封开县辖18个镇。总人口385692人,各镇人口:江口镇 55965江川镇9446 白垢镇 11557大洲镇13701 渔涝镇 16711 七星镇 4443 连都镇 22498杏花镇23896 罗董镇18836 长岗镇 20794平凤镇15146 南丰镇 58603 渡头镇 16091大玉口镇11845都平镇10027金装镇32310长安镇28702 河儿口镇 15121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封开县辖18个镇(江口 南丰 长安 金装 白垢 莲都 渔涝 七星 杏花 罗董 长岗 平凤 大洲 都平 渡头江川大玉口 河儿口),193个村委会、21个居委会。
‘肆’ 长安镇的建置沿革
建置沿革
于明朝建文(1399年-1401年)年间设集市。原设在河东,后迁至河西。时因长安酒店在此历史最长,故名长安。
清朝康熙四十年(1701年)置长安镇,称长安镇巡检司(司署在大巷村)。
民国元年(1912年)长安镇属北区,二十二年属长安区,二十四年称长安镇公所,二十五年属长安区。
1949年12月,属长安区。
1951年4月起,为长安镇。
1959年,为长安人民公社。
1962年9月为长安镇,至今不变。
2005年7月原城东、大巷两乡整体并入长安镇。
长安镇隶属于广西柳州融安县,位于融安县中部,东南与城东乡接壤,西北与大巷乡相邻,总面积314.54平方千米,是融安县党、政机关驻地,镇中心位于北纬25°13′46″,东经109°24′24″。
截至2010年,长安全镇下辖5个社区、24个行政村,共145个自然屯,343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129856人(2017年)。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全镇完成税收收入2.74亿。
2019年10月,长安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伍’ 长安镇的历史沿革
长安镇起源于东晋,始建于北宋,有千年的历史。
长安,古称靖康。远古时代的长安原是浅水湾。春秋时期,长安还是一片沙洲,至三国后期,遂成陆地,晋代开始才有人在这一带活动。
据《靖康谱》记载:西晋惠帝(司马衷)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已在此地建盐场,为东官九都六图属地。宋太祖开宝五年(公元972年),长安称靖康盐场,西自双岗沥口、东接新安(今宝安)迤丽数十里。民以利渔、灶盐、采莞草为生,逐渐形成村落。北宋天年起,由于金兵南侵,我们祖先经福建、江西等地流落到此,村落迅速扩大,并出现一些新的村落。
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的《都邑档棚》记载,当时的靖康仍为莞邑第九都第六图。干隆三年(公元1738年),靖康盐场并入归德盐场,属东莞第七都第五图。清末,虎门太平(含长安)一带的乡绅设立莲溪局(非官方组织),故长安又有莲溪之称。
长安明代有大井圩,清末建立万和圩,民国时期归虎门管辖,俗称“下里”。民国三十年(1941年)乡民在沙埔头筹建新村,取名长安圩,以后就采用长安为正式镇名。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长安归虎门行政公署管辖。
民国十四年(1925年),东莞县设置区级行政机构,长安与北杨、怀德等地属东莞县第一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改称东莞县第五区,设联乡办事处。办事处所在地是霄边甘素祖祠堂。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东宝行政督导处。东莞全县分八个区。长安的沙头、厦岗、乌沙,霄边等,与怀德、北栅同属新五区。区府设霄边。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国民政府推行保甲制度,金区编为45保,4506灶户,约16000人。全区分为北山、长边两大乡。沙头至北栅为北山乡,乌沙至霄边为长边乡。
1949年10月7日,东莞解放。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将长安、虎门合编为第六区。区府设太平镇。
1950年,长安从第六区划出,称第十区,区府设霄边。
1955年9月,改数字序称的区名为地名称呼,称长安区。
1957年夏,撤区改为联乡。长安划分为沙岗,沙头、乌沙、锦厦、霄边五个联乡。五个联乡合称长安大乡。大乡府设长安圩。
1958年10月,虎门、北栅、长安三个片共16个联乡,82个农业社,合并成立虎门人民公社。
1959年,长安从虎门公社划出,成立长安公社。
1983年4月,改社为区,成立长安区公所。
1984年5月,大队改为乡。全区辖1镇(乡)级镇11乡。乡以下仍称生产队。
1986年11月,长安区经广东省正式批准为工业卫星镇,1987年正式改为镇,称长安镇人民政府。乡改称为管理区,全镇划分为13个管理区。管理区下设村(居)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全镇共84个村(居)民小组。
2004年12月,各村民委员会改制为居委会。
2005年1月,全镇13个村(居)委会全部改制为社区居委会,其中街口村改名为新安社区,长安居委会改名为长盛居委会。
‘陆’ 广东肇庆市封开县
1.封开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居西江上游,毗邻广西梧市,县城江口镇坐落于西江与贺江交汇处,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国家一级水泥路321国道穿城而过.
2.封开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居西江上游,毗邻广西梧州市,是“西江走廊”经济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珠三角”与大西南的交汇点,更是一块诱人开发的宝地。总面积2723平方公里。县城江口镇座落于西江与贺江交汇处,依山傍水,环境优美。321国道穿城而过,是广东通往广西及西南诸省的咽喉之地。素有“两广门户”之称。西江、贺江横贯其中,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各类通讯设施齐全。
封开县历史悠久,历史上曾是岭南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之要地,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岭南设交洲,下辖两广及交趾(今越南)一片地区,刺史治就设在封开,使封开成为整个岭南地区最早的首府。封开在汉初取名广信,是谓“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也”,此名一直延用到南北朝。至宋代更将广信的以东划为广东,广信以西划为广西,广东广西得名由此而来,广州之名也都源于此。
近年来经专家考证,“粤语”形成于封开一带。这块风景秀丽的地方,不但做过汉朝300年的岭南首府,而且还是岭南最早的人类生存和发展之地。境内发现的古人类牙化石距今148000年,比历来认为是岭南最早的古人类“马坝人”还向前推进了2万多年。
封开县作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岭南古文明重要发祥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山川秀丽、人杰地灵。199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封开县龙山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目前正朝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目标迈进。龙山溶洞、斑石、千层峰、十里画廊、贺江风光、金装淘金等景点驰名中外。县内集中了石灰岩、沙页岩、花岗岩三种地质地貌,构成各具特点的巨石、奇峰、幽洞、秀水、林海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历史悠久、品类齐全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及古墓葬、古建筑、古窑址遍布全县。此外,在封开县历史上还有一批出类拔萃的人物,如王莽的老师——汉代开岭南经学之先的陈钦、陈元父子,扬名中外的士燮和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岭南第一个状元莫宣卿,以及万人武装的缔造者刘谦,南汉开国之君刘隐,天才军事家苏章和嘉庆皇帝的老师钱鸿施等历史名人。
目前,县有4所普通中学,3所职业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9所独立初中,215所完全小学;全县在校中小学生6.5万人。校舍面积32万平方米,生均约5平方米;全县中小学共有实验室、仪器室600多间,面积4万多平方米;全县学校有电脑室11个,电脑500多台;语音实验室12个,语音设备600多套;全县各中小学布局比较合理,办学条件日臻完善。封开县教育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普九”的水平和程度,改造薄弱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等。封开县体育管理中心创建于1961年,当时命名为封开县体育运动委员会,1998年更名为封开县体育局,2002年更名为县体育管理中心。体育工作的管理人员从1961年的两人,发展至今已达22人。体育管理体中心下属机构——县业余体校创建于1961年,从原来运动队仅有二个项目10多人的基础发展到目前七个项目100多人。向国家、省、市运动队高等学校输送了近500多名优秀体育苗子和体育骨干,体育队伍不断壮大,体育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县人均体育活动面积为0.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42.8%。封开县体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非常迅速,无论是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场地建设以及体育产业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
封开县图书馆成立于1979年4月(附设文化馆内)。新馆于1985年元月正式落成启用,该馆座落于江口镇河堤二路一巷一号,江滨公园内。馆舍建筑面积1750平方米,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全馆分设15个室,其中首层设有报刊阅览室、少儿借阅室,座位160个,讲座室115平方米,可供150人上课、报告会等使用,办公室三间;二楼设图书外借室、农村科技资料咨询室、采编室、资料室、书库等,可供读者外借、查资料、提供咨询等服务;三楼设会议室、课室,可供各类型会议学习、讲课、展览等活动使用。
封开县属南亚热带地缘季风气候,北回归线从境内穿过,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物产丰富,是全国农业综合项目开发示范县。县内盛产竹木、黄烟、蜂蜜、杏花鸡、麻竹笋、莲都羊,冬菇、猴头菇、白马茶、麒麟李、长岗油栗等名优特产。到封开旅游,除了饱览到美好的封开风光,还可以品尝到名闻遐迩的杏花鸡、莲都山羊、贺江河鲜,并可以吃到封开的特色山珍以及渔涝脉菜、香甜南瓜、山边野菜等地道的绿色环保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