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属于什么
第一章
1、什么是审计关系?什么是审计关系人?如何理解他们之间的相互责任关系?
审计关系由委托审计者、审计者和被审计者三方构成
审计主体——执行者——第一关系人(中间人)
审计客体——接受者——第二关系人(财产经营者)
审计委托人——授权或委托者——第三关系人(财产所有者)
2、为什么说“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
审计的独立性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所谓独立性,是指审计人员公正不倚地进行审查并表达意见的状态。
正因为审计具有独立性,才受到社会公众的信任,才能保证审计人员依法进行的经济监督活动客观公正,提出证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审计信息才更有价值,才能对被审计单位确定或解除受托经济责任,更好地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
所以说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
第二章
1、鉴证业务包括哪些内容?
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业务:指在提供审计服务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的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有限的保证,并以积极的方式提出结论。
如:财务报表审计、验资、特殊目的的审计。
历史财务信息审阅业务:在提供审阅服务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阅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有限保证,并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
如:财务报表审阅业务。
相对审计而言,审阅程序简单,保证程度有限,审阅成本较低。
其他鉴证业务:指除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和审阅业务以外的鉴证业务。
由于其他业务的鉴证对象不是历史财务信息,所以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其他鉴证业务与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审阅业务相比是特殊的鉴证业务。
其他鉴证业务主要包括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内部控制鉴证等。
2、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体系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
鉴证业务准则相关业务准则
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商定程序代编财务信息……
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
第三章
1、审计准则体系应采用怎样的结构?
2、简述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的区别。
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第四章
1、损害独立性的行为有哪些?防范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经济利益因素
1.鉴证客户存在专业服务收费以外的直接经济利益或重大的间接经济利益;
2.收费主要来源于某一鉴证客户;
3.过分担心失去某项业务;
4.与鉴证客户存在密切的经营关系;
5.对鉴证业务采取或有收费的方式;
6.可能与鉴证客户发生雇佣关系。
自我评价因素
1.鉴证小组成员曾是鉴证客户的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
2.为鉴证客户提供直接影响鉴证业务对象的其他服务;
3.为鉴证客户编制属于鉴证业务对象的数据或其他记录。
关联关系因素
1.与鉴证小组成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是鉴证客户的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
2.鉴证客户的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前高级管理人员;
3.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管理人员或签字注册会计师与鉴证客户长期交往;
4.接受鉴证客户或其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的贵重礼品或超出社会礼仪的款待。
外界压力因素
1.在重大会计、审计等问题上与鉴证客户存在意见分歧而受到解聘威胁;
2.受到有关单位或个人不恰当的干预;
3.受到鉴证客户降低收费的压力而不恰当地缩小工作范围。
独立性防范措施包括两个层次:
会计师事务所从整体上维护独立性的措施
1.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管理人员重视独立性,并要求鉴证小组成员保持独立性;
2.制定有关独立性的政策和程序,包括识别损害独立性的因素、评价损害的严重程度以及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3.建立必要的监督及惩戒机制以促使有关政策和程序得到遵循;
4.及时向所有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传达有关政策和程序及其变化;
5.制定能使员工向更高级别人员反映独立性问题的政策和程序。
会计师事务所在承办具体鉴证业务时维护独立性的措施
1.安排鉴证小组以外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复核;
2.定期轮换项目负责人及签字注册会计师;
3.与鉴证客户的审计委员会或监事会讨论独立性问题;
4.向鉴证客户的审计委员会或监事会告知服务性质和收费范围;
5.制定确保鉴证小组成员不代替鉴证客户行使管理决策或承担相应责任的政策和程序;
6.将独立性受到损害的鉴证小组成员调离鉴证小组。
当维护措施不足以消除损害独立性因素的影响或将其降至可接受水平时,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拒绝承接业务或解除业务约定。
2、书上P111案例分析题
第五章
1、什么是管理当局责任和审计责任?两者有何区别?
2、什么是过失?如何区别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
定义:所谓“过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缺少应具有的合理谨慎。
通常将过失按程度不同分为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
普通过失(也称“一般过失”)通常是指没有保持职业上应有的合理的谨慎,即注册会计师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的要求进行审计。
重大过失是指连起码的职业谨慎都不保持,即注册会计师根本没有遵循准则的要求或没有按专业准则的基本要求执行审计。
3、简述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
行政责任指注册会计师违反有关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所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民事责任指注册会计师因违反合同义务或者不履行其他法律义务,使他人蒙受损失而依法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刑事责任指注册会计师造成对社会经济的严重危害而应受到刑法制裁的义务。
第六章
1、我国的财务报表审计总目标是什么?
我国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可以概括为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评价财务报表的公允性两个方面。
在评价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1.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
2.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
3.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4.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在评价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公允反映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1.经管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
2.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
3.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
2、简述审计目标的实现过程。
(一)接受业务委托初步了解业务环境(可靠性)
鉴证业务约定书
(二)计划审计工作初步业务活动
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制定具体审计计划
(三)风险评估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识别—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报表层总体应对措施
认定层
(四)风险应对(进一步审计程序)控制测试
实质性程序实质性分析程序
细节测试
(五)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第七章
1、什么是审计证据?审计证据的特征是什么?
定义: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审计证据既要满足数量特征——充分性,又要满足其质量特征——适当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又称为足够性。
它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能足以支持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见。
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的因素:①审计风险;②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性;③注册会计师及其助理人员的审计经验;④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误或舞弊;⑤审计证据的类型及获取途径。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相关认定,或发现其中存在错报方面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
(1)相关性
审计证据要有证明力,必须与审计目标相关。
审计人员只能利用与审计目标相关联的审计证据来证实被审计单位所认定的事项。
?
(2)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是指证据的可信程度,既指客观性又指可验证性。
2、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是什么?它在审计工作中有什么作用?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等全部审计工作作出的记录。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
它形成于审计过程,也反映整个审计过程。
第八章
1、审计方法包括哪些?
1.检查记录或文件2.检查有形资产3.观察4.询问5.函证6.重新计算7.重新执行8.分析程序
2、试比较积极式函证和消极式函证。
比较项目积极函证方式消极函证方式
1.要求
2.适用
3.可靠性
4.审计成本
5.数量
6.无回函无论是否一致均需回函
重要项目
(1)金额较大
(2)有争论(纠纷)
(3)内控差、差错多
(4)对方可能不重视
较强
较高
较少
发第二封或第三封函不一致才需要回函
一般项目
(1)金额不大
(2)内控有效
(3)预计错误少
(4)对方有信用
相对较差
较低
较多
认为正确
第十一章
1、什么是重要性?
重要性指财务报表错误的严重程度。
具体包括(1)这里的错报包括漏报,指报表金额与披露的错报。
(2)重要性是针对财务报表使用者而言的。
如果财务报表中的某项错报足以改变或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相关决策,则该项错报就是重要的,否则就不重要。
(3)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环境。
(4)重要性受到错报的性质或者数量的影响,或者受到两者的共同影响。
(5)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
2、审计风险模型如何表述?
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呈反向关系。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
用数学模型表示如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3、简述重要性与审计证据、审计风险的关系。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
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这里所说的重要性水平高低指的是金额的大小。
重要性和审计证据之间呈方向关系。
审计风险越高,越要求注册会计师收集更多更有效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审计证据和审计风险之间也是反向关系。
审计证据越充分,相应的审计风险也就越小。
第十二章
1、COSO框架内部控制要素是什么?
(一)控制环境:要素包括1、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
2.对胜任能力的重视。
3.治理层的参与程度。
4.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
5.组织结构及职权与责任的分配。
6.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
(二)风险评估(三)控制活动(四)信息与沟通(五)对控制的监督
第十三章
1、什么是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两者的关系如何?
控制测试指的是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在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下列方面获取关于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审计证据:(1)控制在所审计期间的不同时点是如何运行的;(2)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3)控制由谁执行;(4)控制以何种方式运行。
控制运行有效性强调的是控制能够在各个不同时点按照既定设计得以一贯执行。
实质性程序的含义:
1.实质性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2.实质性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
3.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实质性程序,以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
4.无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都应当针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实施实质性程序。
2、什么是综合性方案?什么是实质性方案?两者有何区别?
综合性方案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将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结合使用的审计方案。
实质性方案是指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实质性程序为主的审计方案。
当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属于高风险水平(并相应采取总体应对措施,强调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重视调整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等)时,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往往更倾向于实质性方案;反之,则应倾向于综合性方案。
第十四章
1、四类审计意见出具的条件。
一、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签发条件:
1.财务报表反映公允;
2.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没有受到重大限制。
二、非标准审计报告
1、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强调事项应当同时符合两个条件:(1)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但被审计单位进行了恰当的会计处理,且在财务报表中作出充分披露;(2)不影响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
2、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一)签发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条件
财务报表整体是公允的,但还存在下列情形之一:
1.会计政策的选用、会计估计的作出或财务报表的披露不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2.因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二)签发否定意见审计报告的条件
条件:认为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三)签发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条件
条件: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至于无法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希望采纳
2. 历史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属于什么
第一章
1、什么是审计关系?什么是审计关系人?如何理解他们之间的相互责任关系?
审计关系由委托审计者、审计者和被审计者三方构成
审计主体——执行者 —— 第一关系人(中间人)
审计客体——接受者 —— 第二关系人(财产经营者)
审计委托人——授权或委托者—— 第三关系人(财产所有者)
2、为什么说“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
审计的独立性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所谓独立性,是指审计人员公正不倚地进行审查并表达意见的状态。正因为审计具有独立性,才受到社会公众的信任,才能保证审计人员依法进行的经济监督活动客观公正,提出证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审计信息才更有价值,才能对被审计单位确定或解除受托经济责任,更好地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所以说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
第二章
1、鉴证业务包括哪些内容?
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业务 :指在提供审计服务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的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有限的保证,并以积极的方式提出结论。如:财务报表审计、验资、特殊目的的审计。
历史财务信息审阅业务:在提供审阅服务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阅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有限保证,并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如:财务报表审阅业务。相对审计而言,审阅程序简单,保证程度有限,审阅成本较低。
其他鉴证业务:指除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和审阅业务以外的鉴证业务。由于其他业务的鉴证对象不是历史财务信息,所以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其他鉴证业务与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审阅业务相比是特殊的鉴证业务。其他鉴证业务主要包括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内部控制鉴证等。
2、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体系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
鉴证业务准则 相关业务准则
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商定程序 代编财务信息 ……
审计准则 审阅准则 其他鉴证业务
第三章
1、审计准则体系应采用怎样的结构?
2、简述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的区别。
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第四章
1、损害独立性的行为有哪些?防范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经济利益因素
1.鉴证客户存在专业服务收费以外的直接经济利益或重大的间接经济利益;
2.收费主要来源于某一鉴证客户;
3.过分担心失去某项业务;
4.与鉴证客户存在密切的经营关系;
5.对鉴证业务采取或有收费的方式;
6.可能与鉴证客户发生雇佣关系。
自我评价因素
1.鉴证小组成员曾是鉴证客户的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
2.为鉴证客户提供直接影响鉴证业务对象的其他服务;
3.为鉴证客户编制属于鉴证业务对象的数据或其他记录。
关联关系因素
1.与鉴证小组成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是鉴证客户的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
2.鉴证客户的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前高级管理人员;
3.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管理人员或签字注册会计师与鉴证客户长期交往;
4.接受鉴证客户或其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的贵重礼品或超出社会礼仪的款待。
外界压力因素
1.在重大会计、审计等问题上与鉴证客户存在意见分歧而受到解聘威胁;
2.受到有关单位或个人不恰当的干预;
3.受到鉴证客户降低收费的压力而不恰当地缩小工作范围。
独立性防范措施包括两个层次:
会计师事务所从整体上维护独立性的措施
1.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管理人员重视独立性,并要求鉴证小组成员保持独立性;
2.制定有关独立性的政策和程序,包括识别损害独立性的因素、评价损害的严重程度以及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3.建立必要的监督及惩戒机制以促使有关政策和程序得到遵循;
4.及时向所有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传达有关政策和程序及其变化;
5.制定能使员工向更高级别人员反映独立性问题的政策和程序。
会计师事务所在承办具体鉴证业务时维护独立性的措施
1.安排鉴证小组以外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复核;
2.定期轮换项目负责人及签字注册会计师;
3.与鉴证客户的审计委员会或监事会讨论独立性问题;
4.向鉴证客户的审计委员会或监事会告知服务性质和收费范围;
5.制定确保鉴证小组成员不代替鉴证客户行使管理决策或承担相应责任的政策和程序;
6.将独立性受到损害的鉴证小组成员调离鉴证小组。
当维护措施不足以消除损害独立性因素的影响或将其降至可接受水平时,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拒绝承接业务或解除业务约定。
2、书上P111案例分析题
第五章
1、什么是管理当局责任和审计责任?两者有何区别?
2、什么是过失?如何区别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
定义:所谓“过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缺少应具有的合理谨慎。通常将过失按程度不同分为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
普通过失(也称“一般过失”)通常是指没有保持职业上应有的合理的谨慎,即注册会计师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的要求进行审计。
重大过失是指连起码的职业谨慎都不保持,即注册会计师根本没有遵循准则的要求或没有按专业准则的基本要求执行审计。
3、简述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
行政责任指注册会计师违反有关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所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民事责任指注册会计师因违反合同义务或者不履行其他法律义务,使他人蒙受损失而依法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刑事责任指注册会计师造成对社会经济的严重危害而应受到刑法制裁的义务。
第六章
1、我国的财务报表审计总目标是什么?
我国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可以概括为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评价财务报表的公允性两个方面。
在评价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1.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2.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4.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在评价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公允反映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1.经管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2.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
2、简述审计目标的实现过程。
(一)接受业务委托 初步了解业务环境(可靠性)
鉴证业务约定书
(二)计划审计工作 初步业务活动
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制定具体审计计划
(三)风险评估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识别—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报表层 总体应对措施
认定层
(四)风险应对(进一步审计程序) 控制测试
实质性程序 实质性分析程序
细节测试
(五)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第七章
1、什么是审计证据?审计证据的特征是什么?
定义: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审计证据既要满足数量特征——充分性,又要满足其质量特征——适当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又称为足够性。它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能足以支持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见。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的因素:①审计风险;②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性;③注册会计师及其助理人员的审计经验;④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误或舞弊;⑤审计证据的类型及获取途径。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相关认定,或发现其中存在错报方面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
(1) 相关性
审计证据要有证明力,必须与审计目标相关。审计人员只能利用与审计目标相关联的审计证据来证实被审计单位所认定的事项。
(2) 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是指证据的可信程度,既指客观性又指可验证性。
2、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是什么?它在审计工作中有什么作用?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等全部审计工作作出的记录。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它形成于审计过程,也反映整个审计过程。
第八章
1、审计方法包括哪些?
1.检查记录或文件2.检查有形资产3.观察4.询问5.函证6.重新计算7.重新执行8.分析程序
2、试比较积极式函证和消极式函证。
比较项目 积极函证方式 消极函证方式
1.要求
2.适用
3.可靠性
4.审计成本
5.数量
6.无回函 无论是否一致均需回函
重要项目
(1)金额较大
(2)有争论(纠纷)
(3)内控差、差错多
(4)对方可能不重视
较强
较高
较少
发第二封或第三封函 不一致才需要回函
一般项目
(1)金额不大
(2)内控有效
(3)预计错误少
(4)对方有信用
相对较差
较低
较多
认为正确
第十一章
1、什么是重要性?
重要性指财务报表错误的严重程度。具体包括(1)这里的错报包括漏报,指报表金额与披露的错报。(2)重要性是针对财务报表使用者而言的。如果财务报表中的某项错报足以改变或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相关决策,则该项错报就是重要的,否则就不重要。(3)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环境。(4)重要性受到错报的性质或者数量的影响,或者受到两者的共同影响。(5)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
2、审计风险模型如何表述?
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呈反向关系。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用数学模型表示如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3、简述重要性与审计证据、审计风险的关系。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这里所说的重要性水平高低指的是金额的大小。
重要性和审计证据之间呈方向关系。审计风险越高,越要求注册会计师收集更多更有效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审计证据和审计风险之间也是反向关系。审计证据越充分,相应的审计风险也就越小。
第十二章
1、COSO框架内部控制要素是什么?
(一)控制环境:要素包括1、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2.对胜任能力的重视。3.治理层的参与程度。4.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5.组织结构及职权与责任的分配。6.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二)风险评估(三)控制活动(四)信息与沟通(五)对控制的监督
第十三章
1、什么是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两者的关系如何?
控制测试指的是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在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下列方面获取关于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审计证据:(1)控制在所审计期间的不同时点是如何运行的;(2)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3)控制由谁执行;(4)控制以何种方式运行。
控制运行有效性强调的是控制能够在各个不同时点按照既定设计得以一贯执行。
实质性程序的含义:
1. 实质性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2. 实质性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
3. 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实质性程序,以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
4.无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都应当针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实施实质性程序。
2、什么是综合性方案?什么是实质性方案?两者有何区别?
综合性方案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将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结合使用的审计方案。
实质性方案是指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实质性程序为主的审计方案。
当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属于高风险水平(并相应采取总体应对措施,强调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重视调整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等)时,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往往更倾向于实质性方案;反之,则应倾向于综合性方案。
第十四章
1、四类审计意见出具的条件。
一、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签发条件:
1. 财务报表反映公允;
2.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没有受到重大限制。
二、非标准审计报告
1、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强调事项应当同时符合两个条件:(1)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但被审计单位进行了恰当的会计处理,且在财务报表中作出充分披露;(2)不影响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
2、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一)签发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条件
财务报表整体是公允的,但还存在下列情形之一 :
1.会计政策的选用、会计估计的作出或财务报表的披露不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2.因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二)签发否定意见审计报告的条件
条件:认为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三)签发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条件
条件: 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至于无法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希望采纳
3. 一屏清业务办理历史是查询什么的
指的就是通过电信大屏可以查询本人大部分业务历史。
除了数据基础业务(如DDN、帧中继)业务外,所有业务、便携电话小灵通 以及163、169等数据相关业务均可在同一个屏幕前办理,这样,用户便能在一个柜台前办完他所想办的所有业务,而不必像以前那样,办几项业务得跑几个柜台,同时,用户也可有选择地在人少的柜台办理业务,减少了等待时间,也避免了有些用户因没有看清所标的受理业务的内容而排了冤枉队。
4. 历史学学科门类是什么
0601 历史学类
060101 历史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基 本知识,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
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古文字学、版本目录学、音韵学、训诂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5.了解国内外史学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主干学科:历史学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导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考
古学通论、历史地理学、古代汉语、中外历史文化原典导读与选读、中国断代史(从先秦到当代)、专题史(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等)、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史(美、英、法、日、德、俄等国、拉美、非洲、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中外关系史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社会公益活动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相近专业:博物馆学、世界历史
历史学(师范类)
培养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历史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者。
毕业生具有同上列相近的知识和能力,主干学科、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同上。
开设院校:
重庆师范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贵州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民族学院
云南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西藏大学
西藏民族学院
西北大学
汉中师范学院
宝鸡文理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
宁夏大学
新疆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雁北师范学院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
辽宁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渤海大学
鞍山师范学院
沈阳大学
大连大学
延边大学
北华大学
通化师范学院
吉林师范大学
长春师范学院
黑龙江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牡丹江师范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扬州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学院
温州师范学院
宁波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阜阳师范学院
安庆师范学院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
漳州师范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
赣南师范学院
南昌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聊城大学
烟台师范学院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师范学院
湘潭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汕头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民族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
暨南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西南师范大学
四川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延安大学
湛江师范学院
青岛大学
淮阴师范学院
吉首大学
唐山师范学院 忻州师范学院 佳木斯大学 哈尔滨学院 上饶师范学院 井冈山师范学院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南阳师范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曲靖师范学
院 天水师范学院 石河子大学 喀什师范学院 白城师范学院 台州学院 闽江学院 泰山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
周口师范学院
许昌学院
咸宁学院
荆州师范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
渭南师范学院等。
060102 世界历史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世界历史的全面系统知识,能在学术研究、
文化教育、外交外贸、国际文化交流和新闻出版部门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的历史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关于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整体人类文明的一般发展历程和世界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受到史学理论、外国语、史料学、历史地理学、国际政治学、国际经济学、国际关系学及文化人类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主干学科:历史学
主要课程:世界通史、中国通史、世界文明史、史学概论、西方史学史、中
国史学史、历史地理学、古代汉语、专业外语、中外历史文献及史学名着选读、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包括中、日、印、英、法、德、俄、美,亚太、中亚、南亚、东北亚、东南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西欧、东欧、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及其断代史) 、专题史(包括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国际关系史、中外关系史等)、 文化人类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社会公益活动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相近专业:国际政治、历史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开设院校:
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兰州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等。
060103 考古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考古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进一步培养
潜能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能在考古、文物、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实际工作的考古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了解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和世界考古学发展概况,熟悉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博物馆学、文物学理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古代汉语、史料学、地理学、第四纪环境学、古人类学等方面受到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考古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
2.能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整理及编写考古报告;
3.掌握博物馆管理技能;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5.了解国内外考古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
6.具有从事考古学及历史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历史学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上古史、中国考古学、考古学导论、旧石器时代
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宋元考古、博物馆学概论、文物学理论、考古绘图、田野考古学概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安排3个~5个月。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相近专业:历史学、博物馆学、民族学
开设院校:
西北大学
山西大学
郑州大学
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四川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
060104 博物馆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文物学、博物馆学的系统知识,能在政府文
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海关、新闻出版、教育等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工作的博物馆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
识,受到历史、艺术、文化和科技等综合知识的基本训练,具有文物、鉴赏、研究和文博事业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历史学、艺术学
主要课程: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藏品管理、博物馆经营
管理、物质文化史、文化人类学、文物学概论、文物管理与法规、中国历史地理、古代工艺美术、民俗学、艺术史、考古学通论、文物与考古技术、文物保护基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业务实习等,一般安排1个~2个月。
主要专业实验:文物保护、修复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相近专业:历史学、考古学、艺术设计
开设院校:
河南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
四川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等。
060105 民族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民族学基本知识,进一步培养潜能
的民族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事业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民族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国民族和族
群、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基本情况,掌握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受到体质人类学、语言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基本的民族调查方法与分析方法,以及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3.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少数民族、社会文化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内外民族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主干学科:历史学、社会学
主要课程:人类学、民族学导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人类学史、生态人
类学、民族学调查方法、中国民族概论、世界民族概论、民族考古学、民族经济学、族群与家族、宗教文化、民俗学、社会学、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论文写作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相近专业:历史学、社会学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开设院校:
贵州民族学院
云南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广西民族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中山大学
云南大学 兰州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