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能了解各国历史的书籍
1.了解古代世界通史
《世界五千年历史故事》以历史为主线,介绍了亚洲(除中国)、非洲、欧洲、美洲的人类文明发展史,古代部分讲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古代罗马文明及美洲玛雅文明等,中世纪部分、近代部分和现代部分则记录了社会变迁、战争战事和地理发现。
2.了解从近代到现代的世界通史
12集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解读了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15世纪(中世纪)以来,随着地理大发现,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了解和竞争。在近现代,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大国崛起》即以上述九国的发展历史为内容。
3.了解现代世界通史
《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纪简史》(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是一本由汤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所撰写的畅销书,书中分析了21世纪初期全球化的过程。书中主要的论题是“世界正被抹平”,这是一段个人与公司行号透过全球化过程中得到权力的过程。作者分析这种快速的改变是如何透过科技进步与社会协定的交合,诸如手机、网络、开放原码程式...等,而产生的。2006年,美国导演John Jeffcoat拍摄了同名电影。
4.了解西方战争史
从古希腊的马拉松战役到现代的海湾战争,《剑桥插图战争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人们叙述了西方战争史上历次重要战事的来龙去脉——涵盖了陆海空战役的所有方面:武器和技术,谋略和防务,风纪和谍报,雇佣兵和常备军,骑兵和步兵,骑士团和游击战,闪电战和核武库等。本书追问了战争何时演变为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探讨了战争的社会后果,特别是战争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为我们展现了高度组织化、秩序化和高度恐怖性、毁灭性的人类战争行为的综合画卷。
5.了解中国战争史
《中国历代战争史》。该书作者是一个高中生,他叫吕品江,绍兴新昌中学高三(3)班的一个普通学生,但却做了一些不太普通的事——休学两年踏遍中国,以孩子的眼光考察古战争遗址;在琢磨战争史的同时,又对古代服饰产生了兴趣,吕品江还有另一个头衔:新昌县风韵影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喜欢钻研的吕品江发现,各种版本的中国史对战争部分的描述都很简略,甚至不同版本的史书上有关战争的地图、标注的地名都有出入。因此,年幼的吕品江萌发了一个念头——将中国历史上有一定规模的战争汇集成册,写明战争的时间地点、时代背景、古今地名对比等,并结合历史研究者的观点,融入自己的想法,对战争造成的影响进行详尽的评述。
在为《中国历代战争史》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吕品江发现,无论他的资料多么详尽,总是停留在纸上的。为了对战争有更加感性的认识,吕品江以他的方式,开始了两年的长征之路。
从1999年8月到2001年7月,吕品江没有继续他的初二学生生活,在因病休学后走遍了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各省,先后到过甘肃敦煌、四川剑阁、陕西潼关、临海抗倭明代战场、台湾古战场遗址等。“每到一个地方,都能拍到很多照片,当地图书馆里还会有很多地方志,博物馆里的专家也会很详细地讲解当地的历史。”
另外,身临其境,使他对战争有了更深的感悟。以甘肃阳关为例,“阳关是古时兵家必争之地,直到今天那里还是一片荒凉,望着落日下的阳关,你还是能真切地感受到战争的破坏痕迹。”
“一个十来岁的孩子,那两年几乎每天都在外面跑,而且是休学去的,做父母的,谁会放心啊!”父亲吕增灿说到这个儿子,很是无奈。
但是吕增灿说他不得不支持儿子的行动。“他从小就是这样,想要做什么事情,谁都拦不住。”据说,吕品江小学时候也有一次要一个人去外地,没带什么钱,他也是吃最便宜的包子,睡最便宜的床铺,就这么撑过来了。
9年,吕品江完成了他400万字的《中国历代战争史》。
这句话说得容易,却是用吕品江磨出老茧的手、无数瓶的墨水和一筐筐的稿纸换来的。这400万字,有八成是在他上高二的时候写的。“那时候,几乎每天都能写上万字。每天,自修课写,课间写,午休也写,晚自修之后8点多到家就写,到12点多收工,就这么持续了一年。”
P.S.:吕品江写这本书只为有需要了解中国战争史的人,因此读完此书,应该能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吧,故在此推荐。
㈡ 在哪里能看到详细的中国古代历史
1、去书店买本中国通史看~
这是普及性的了解
2、寻找相关中国古代史教材(大学)
这个可以了解的深一些
3、如果想很详细的了解 可以看二十四史
㈢ 中国古代历史应该从哪里看起
我觉得应先从春秋战国开始看起,因从春秋时开始的中国历史对一般想看历史的人会有兴趣的,并且中国了事业是从春秋时代开始的历史资料是很详细的,之前的不是不详细,就是有断裂,远古的都是传说,就没有资料,而且从春秋战国后的历史也是越来越精彩。等自己对历史的兴趣越来越强烈,再往前看。
㈣ 有哪些有关中国历史的优秀纪录片
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有着长达五千年的悠长历史。而中国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绝不输于世界其他民族。
中国的很多纪录片,都能够令人感受到制作组的匠心和一腔热忱,而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更是其中的精品。
河西走廊
将中国历史娓娓道来,从史前中国一直讲述到满清灭亡,共计100集,工程十分浩大。也正因如此,它的细节不如其它一些优质纪录片考究,制作不算非常精良,但作为通史类作品,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适合对中国历史基本不了解却感兴趣的朋友观看,足以将中国历史大概掌握。
㈤ 中国有哪些有名的博物馆,值得去看一看
一、陕西历史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建立在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四川省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南距成都38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是我国一座大型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
从成都,到三星堆所在的城市,已经有了高铁。非常建议在成都旅游的人,顺带去一下三星堆。
基本陈列由“综合馆”和“青铜馆”两大展馆构成,集中反映了三星堆作为长江文明之源和天府文化之根的辉煌灿烂。新设“修复馆”,修复 2019年以来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祭祀坑出土文物,向公众展示修复过程并普及相关文保知识。
㈥ 哪里可以找到点高清图 关于国家历史 人文 美食等……不要收费网站哈~!放大到A2纸也能看清的那种~!
造纸的历史
造纸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在1800多年前,造纸术的发明家蔡伦即使用树肤(即树皮)、麻头(麻屑)、敞布(破布)、破鱼网等为原料制成“蔡侯纸”,于公元105年献给东汉和帝,受到高度赞扬。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和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造纸术发明的初期,造纸原料主要是破布和树皮。当时的破布主要是麻纤维,品种主要是苎麻和大麻。据称,我国的棉是在东汉初叶,与佛教同时由印度传入,故用于纺织应是更晚一些的事了。另外当时所用的树皮主要是构皮(即楮皮),对枸皮纸曾有“楮先生”之称。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5世纪)纸的品种、产量、质量都有增加和提高,造纸原料来源更广。史书上曾论及到这时期一些与原料有关的纸种名称,如写经用的白麻纸和黄麻纸,枸皮做的皮纸,藤类纤维做的剡藤纸,桑皮做的桑根纸,稻草做的草纸等。由此看来我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麻、枸皮、桑皮、藤纤维、稻草等已普遍用作造纸原料。
另外史书上还有提到有关蚕茧纸、苔纸、发笺纸、侧理纸等名词,那么是否当时曾用青苔、毛发等造纸呢?笔者根据这类纤维的特性来看,认为不大可能,毛发极少纤维结合力,成纸强度很低,不宜单独用来造纸,至于蚕茧纸和发笺纸之说很可能是一种象形名词,白净、细密的麻纤维纸表面形似蚕茧,可能就称其为蚕茧纸。假如在纸浆中加入少许着色的长纤维或毛发,给人以披发的感觉,故而可能就称其为发笺纸,形似青苔并且显绿色花纹者可能谓之苔纸,当然这只是一种推论,尚需送一步考据。
竹子作为造纸原料始于晋还是宋,尚有不同的看法。南北朝书法家萧子良的一封信中曾说“张茂作箔纸……取其流利,便于行书”,据考据,所渭箔纸即嫩竹纸,张茂是东晋人,看来用竹子造纸可能是初始于晋。但用量很少。
我国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空前繁荣,造纸业也进入一个昌盛时期,纸的品种不断增加,生产出许多名纸及大量艺术珍品。造纸原料以树皮使用最广。主要是楮皮、桑皮,也有用沉香皮及栈香树皮的记载。藤纤维也广为使用,但到晚唐时期,由于野藤大量被砍伐,有无人管理栽培,原料供不应求,藤纸一蹶不振,到明代即告消失。宋代竹纸发展很快,后期的市场上十之七八是竹纸,用量之大可以想见,就产区而言有四川、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等,最盛之地当推浙江、四川。在工艺上宋代竹纸大多无漂白工序,纸为原料本色,除色黄之外,竹纸也有性脆的缺点。
元明时期竹纸的兴盛创造了历史新篇章,尤以福建发展最突出。使用了“熟料”生产及天然漂白,使竹纸产量大有改进。
清代由于造纸业的大发展,麻及树皮等传统造纸原料已不能满足需要,竹纸在清代占了主导地位,其他草浆也有发展,河南、山东、山西等地有人用麦草、蒲草。陕西、甘肃、宁夏有人用马莲草,西北用芨芨草,东北用乌拉草。造些野生草类植物,在清代末期当地居民已用以制造粗草纸。我国用蔗渣造纸始于清末,张东铭在徐家坡设一造纸厂以蔗渣为原料,对此《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三八四有记载。清代草浆生产技木有了很大进步,用仿竹浆、皮浆的精制方法制取漂白草浆。着名的泾县宣纸就是用一定配比的精制稻草浆和檀皮浆抄制而成,其生产工序一直延续至今。芦苇在清末也有使用。据光绪三十二年《东方杂志》三卷3期载:“陈兴泰在汉口桥口地方,设一造纸厂,先后以芦浆(芦苇)、蔗渣、稻草杆等物,试造日用纸张,有成效”。
造纸术在我国由发明而发展,遍及全国。到公元7世纪初期(隋末唐初)开始东传至朝鲜、日本;8世纪西传入撒马尔罕,就是后来的阿拉伯,接着又侍入巴格达;10世纪到大马士格、开罗;11世纪传入摩洛哥;13世纪传入印度;14世纪到意大利,意大利很多城市都建了造纸厂,成为欧洲造纸术传播的重要基地,从那里再传到德国、英国;16世纪传入俄国、荷兰;17世纪传到英国;19世纪传入加拿大。
造纸术西传后所用的原料及工艺仍习我国之故,以麻和破布为主,不过欧洲的破布普遍是棉纤维,成品纸不如中国产品柔顺薄韧,而且破布日感供不应求。到19世纪末,在欧洲产业革命的推动下,以木材为原料的机制纸迅速发展,并普遍认为木材是一种较好的造纸原料。我国在满清末年和民国初年也逐渐出现了机械化的造纸厂,木材和非木材原料均有使用。
现代造纸
一般印刷纸的生产分为制浆和造纸两个基本过程。
制浆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化学的方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把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色纸浆或漂白纸浆。
造纸则是把悬浮在水中的纸浆纤维,经过各种加工结合成合乎各种要求的纸页。
造纸厂一般需贮存足够用4~6个月的原料,使原料在贮存中经过自然发酵,以利于制浆,同时保证纸厂的连续生产。经备料工段把芦苇、麦草和木材等原料切削成料片(供生产化学浆)或木断(供生产磨木浆),再把小片原料放到蒸煮器内加化学药液,用蒸汽进行蒸煮,把原料煮成纸浆,或把木断送到磨木机上磨成纸浆,也可经过一定程度的蒸煮再磨成纸浆。然后用大量清水对纸浆进行洗涤,并通过筛选和净化把浆中的粗片、节子、石块及沙子等除去。再根据纸种的要求,用漂白剂把纸浆漂到所要求的白度,接着利用打浆设备进行打浆。然后在纸浆中加入改善纸张性能的填料、胶料、施胶剂等各种辅料,并再次进行净化和筛选,最后送上造纸机经过网部滤水、压榨脱水、烘缸干燥、压光卷取,并进行分切复卷或裁切生产出卷筒纸和平板纸。如果生产要生产涂布印刷纸,则需要干燥中部或生产成卷筒纸后经涂布加工而实现。
除以上基本过程外,还包括一些辅助过程,如蒸煮液的制备、漂液的制备、胶料的熬制及蒸煮废液和废气中的化学药品与热能的回收等。
㈦ 哪里能看到各国解密的历史档案
1)楼主要是会翻墙的话,你可以上美国的国家历史档案馆这个网站。里面的资料很全,有很多解密文件。关键是你要能看懂。
2)如果不会,而你又是在北京那你就幸运了,你可以直接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申请看解密文档。如果你不在北京而在南京,那你也很幸运,你可以去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去申请看解密文档。
3)如果都不是以上情况,那么楼主你可以努力成为一名黑客,那么你想看哪过文件就看哪国文件,不管他有没有被解密,你都可以直接搞定!
楼主!加油!希望你能够成为第三种!
㈧ 怎么在线看美国国家历史频道
你可以下载九品网视,这是最大的网络电视,上面有各个国家的电视台,包括美国、英国、日本、荷兰、韩国等等,也许你能找到你想看的
我自己就有这个东西,比自己家的电视好看多了
㈨ 看什么视频可以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历史
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的视频如下:
1.《世界历史》是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2011年1月25日开播的一部跨越国度、跨越时空、跨越民族,以人类社会发展史为题材的大型纪录片。它以丰富的视听手段再现自远古人类起源到万隆会议的浩瀚历史图景,较全面地讲述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趋势及规律。
2012年,《世界历史》获得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音像出版物)奖。
2.《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
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具有科普历史知识及深入点评讲解的作用。
《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9)国家历史哪里能看扩展阅读:
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
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
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
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㈩ 想了解最客观真实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哪里可以看
建议你到书店买一些台湾的或者外国作家写的近代史方面的书 书中的真实性我保证不了 但一定会让你看到不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