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李自成当了多久皇帝
李自成作为中国的皇帝,应从1644年6月3日登基算起至1644年10月30日顺治登基结束,历时149天
⑵ 李自成当皇帝,当了多长时间
李自成当了一天皇帝。
崇祯17年3月19日,李自成在明朝兵部尚书的帮助下,攻入了北京城,崇祯皇帝眼看着大势已去,吊死在了煤山上。
李自成于4月30日,被逼退出了京城,在北京城的日子只有短短的42天,在退出北京城的前一天,他还不忘称帝,所以严格来说,李自成的皇帝生涯只有1天,
(2)李自成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扩展阅读:
1629年,也就是崇祯继位的第二年,原本是驿卒的下岗青年,23岁的李自成揭竿而起,从陕西杀出历经15年,发展长大,终于看到光明的路途。
大明的重兵,最精锐的关宁铁骑,驻守山海关,防止了一直虎视眈眈的后金,让他们止步在长城之北,但西部的农民起义,星星之火,风起云涌,一直荡平不了。
后来,农民军得偿所愿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目的,推翻了大明,以为好日子到来了。但是,也正是因为农民军推翻了大明,给后金巨大的契机,吴三桂投降后,后金南下,打败了李自成。
李自成辛苦得来的皇帝宝座,就这样转头成空。李自成建立的大顺王朝,在北京仅仅存在了42天。
东征后金失败后,狼狈逃回北京,1644年4月29日,李自成举行登基大典,一天后,李自成率领军队从北京撤离,逃亡西安。
随后,清军进入北京,成果转手就被后金夺取。清朝一直想灭明朝而不得,如今得来全不费功夫。
曾经所向披靡横扫大明打政府军很厉害的农民军,面对后金的进攻不堪一击。1644年9月,清正式迁都北京,从此开展长达两百多年的统治。
⑶ 李自成的大顺王朝有几年
⑷ 李自成当了多久皇帝
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
大难不死的李自成,得到了做皇帝的“后福”,但这个后福却是短暂的,自以为打下北京就夺取天下的李自成,在进京后立刻“放了羊”,他的部队四处掠夺民财,农民军纪律日益败坏,将领迅速腐化。
此时南明政权尤在,北方满清虎视眈眈,李自成却天真的以为,打下了北京就天下太平。作为一个开国的皇帝,从始至终,他除了破坏,就是劫掠,而一个能开创王朝的英雄,首先应是一个建设者,这一条上,无论李自成还是张献忠都不够格。
不够格的李自成,当然也不会把此时已然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当回事,最后吴三桂勾结清兵入关,在山海关重创李自成,随后一路追杀,李自成这个皇帝只做了四十二天。
(4)李自成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扩展阅读:
兵败:
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十月,清军攻陷太原,随即分兵南下晋东南,大顺军长治守将刘忠抵敌不住,被迫率部转入河南。至此,山西全省仅剩西南一角为大顺 军控制,李自成山西防线基本瓦解。
十月下旬,清军兵分两路攻打陕西,一路由英亲王阿济格率领吴三桂、尚可喜等军由大同向榆林进兵,然后,从陕北南下西安。一路由豫亲王多铎率领孔有德、耿仲明等部,从河南怀庆攻击潼关。李自成闻讯,勿忙率军增援潼关。十二月,清军出击潼关,大顺军列阵迎战,刘宗敏先战不利。
⑸ 李自成当了多久的皇帝
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
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大顺军逼走南明将领左良玉,占领武昌,李自成计划乘舟东下,夺取东南作为抗清基地。
但大顺军尚未准备充分,清军分水陆两路突然袭来,李自成仓促弃武昌向东南进发。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
思想主张
“均田免粮”,这既是农民军的起义口号,又是一项政治纲领。这项政策客观上满足了人民对土地的渴望,因此,起义军深得人民拥护。在“割富济贫”,平均分配社会财富的呼声中,起义队伍迅速壮大起来。
起义军的壮大与陕西的社会环境也有着直接关系,天启、崇祯年间,陕西连年大旱,朝廷不但没有拨付分毫赈灾银两,反而加紧催收赋税,加派横征,罗掘微财,人民群众要求打破这种残酷现状的愿望非常强烈,加入起义队伍就愈发踊跃。
李自成及时采纳了谋士李岩的建议,响亮提出了“均田免粮”“平买平卖”“割富济贫”的口号,这与人民的愿望非常吻合,义军的声势更是空前地浩大起来。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李自成
⑹ 李自成历史
李自成(1606~1645)原名鸿基,陕西米脂人,家世业农。自成以家贫,为人牧羊,略识文字,及长为银川驿卒。明天启、崇祯年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纷起暴动。崇祯三年(1630),自成以裁驿卒失业,遂投活动于西川的不沾泥张存孟部。后因张存孟败降 ,自为一军。
起义的发展和胜利 不久,自成投闯王高迎祥,为八队闯将,转战陕、晋、畿南、豫楚等地。九年七月,迎祥被俘牺牲,自成承袭闯王名号,转战于陕南及四川东北部地区 。十三年二月 ,自成军在奉节鱼腹山失利 ,再次潜伏商雒山(今陕西商州东南)中。
同年,河南省发生严重灾荒,农民纷起暴动。十一月中旬,起义军经陕南商州突出武关,转战河南,农民争附。不久,文士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等先后来投。十四年初下洛阳,杀明福王朱常洵,开仓济贫,声势迅速扩大 。此后 ,3次围攻开封。明军主力被消灭,起义军控制河南全省,部众近百万,李自成起义军成为明末农民起义军的主力。
自占领洛阳始,李自成渐将过去的流动作战改为每得一城,分兵据守的军事战略,十六年正月克承天(今湖北钟祥),打出“剿兵安民”旗号,散发“三年不征”传单。寻移檄黄州,揭露朱明暴政,宣传自己兴仁义之师、拯民于水火的作战宗旨。两年多席卷河南五府数十州县,及湖广荆、襄诸府。十六年二月,改襄阳(今湖北襄樊)为襄京,成立新顺政府,自成自号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罗汝才为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辖区西起潼关,东至归德(今河南商丘)、汝宁(今河南汝南),北滨黄河,南至松滋、枝江、澧州(今湖南澧县),派遣地方官吏者凡70多州县。
起义军雄据荆襄,遂图谋取京师。李自成采纳谋士顾君恩之策,先取陕西,作为根据地。十六年九月,起义军于河南郏县大败孙传庭 ,杀伤明军4万多人 ,获器仗辎重数十万计。此后起义军分两路进兵陕西,十七年正月,攻克西安 ,乘胜取宁夏、兰州、西宁、永昌、庄浪等地。
起义军占领西安后,即正式定国号为大顺,改元永昌 ,以崇祯十七年为永昌元年。并改西安为长安。李自成改名自晟,称王。同年二月,起义军分两路进攻北京。三月十八日围困京师。次日攻入北京。明思宗自缢于煤山(今景山) 。明朝灭亡。
自成占领北京后,继续分兵略地,委派地方官吏,建立基层政权。北直、山东、河南、苏北、皖北各地州牧县令纷纷上任。是时,大顺版图,东自山东,西至甘宁,北沿长城,南达江淮,掩有北直、山东、山西、陕西、河南五省,西北甘肃、青海、宁夏的一部分,川北保宁地区若干州县,及今江苏、安徽淮河流域地区,长江流域则有湖广的荆州、襄阳、承天、德安四府等地。
政治经济纲领 起义军起义过程中,针对明朝地权集中与赋税繁重的情况,提出“均田免粮”口号。攻占西安后 ,又以“贵贱均田”及“五年不征”相号召。在河南等地到处传播“不当差、不纳粮”的歌谣。“均田免粮”并未真正实行,只是个别地方官曾经实行过改变封建地权的措施。如在某些地区大顺地方官府默许农民进行自发的夺地斗争。起义军亦实行籍没富室政策,以解决军饷,兼济贫穷。但在这一口号下,劫掠平民、殃及无辜之事亦时有发生。起义军还实行平买平卖,保护工商的政策。起义军进北京后,令市民照常营业。山东畿辅运河航行的商船不绝。
起义的失败 起义军占领北京后,北方的劲敌只余驻防山海关外的明总兵吴三桂。自成失于轻敌,仅派人携金银锦缎前往招抚。三桂先接受招抚,后闻自成在北京向明官追饷,并闻家属被拘,遂归山海关起兵反叛,并向清军求援。自成率刘宗敏、李过东征,四月二十一日至山海关。为防三桂东退 ,自成出奇兵2万绕至三桂军后 ,自己则率军从西面合围夹击。在吴三桂军动摇之际,清多尔衮发兵夹击。因众寡悬殊,两面受敌,农民军败退北京。
农民军的战败引起北京人心惶恐。起义军的很多将官经不起都市豪华生活的诱惑,日趋骄奢淫逸,士卒也各身怀重货,无有斗志。军心涣散,纪律松弛。永昌元年(1644)四月二十九日,自成仓卒即帝位,次日即离北京南下,经晋入陕,试图仍以陕西为基地再起。五月转战至湖北东南各州县。九月至九宫山(一云通山,一云通城),为地主乡团所围困。李自成牺牲,余部由刘宗敏、李过率领南下,联明御清。
⑺ 李自成的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五卷,以写明末的农民战争为主,兼写中国内部明、清之间和清、顺之间的民族战争,刻画了不同阶级的代表人物和生活画面,以及各阶级、各集团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展开了色彩缤纷的历史画卷。 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很明确,他试图全面展现明清之际的社会画面,通过艺术形象来使读者得到较为广泛的历史知识。作者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3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小说以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由弱小变强大,转败为胜推翻明王朝统治、抗击清军南下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明末清初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农民起义军从胜而败的悲剧结局,揭示了农民战争和历史运动发展的规律。这部小说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首先,它成功地刻画了李自成、崇桢帝等一系列人物形象。李自成思想性格上的变化,崇祯皇帝维护风雨飘摇之中的政权时的宵衣旰食,都是具有深度和广度之笔。其次,小说在明末清初的社会生活场景上颇费笔墨与心思,从宫廷到战场,从都城到乡野,都不乏生动描写之处;从政坛角逐到沙场交锋,从典章礼仪到人情风俗,描摹大多翔实逼真。
⑻ 李自成是哪个朝代的
李自成是明朝末清朝初。
李自成(1606—1645年),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生于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传说为西夏奠基者李继迁的后人。
李自成自幼家境贫寒,曾经给地主牧羊,又当过银川驿卒,在背负人命案之后,转投甘肃边军。崇祯二年(1629),李自成所在部队在赶赴北京的过程中发生兵变,李自成由此参与农民起义。后来李自成投奔闯王高迎祥,因勇猛又有识略而被重用。其在荥阳大会上,提出分兵作战的方案,使得起义军脱离了明军的包围。
在高迎祥牺牲后,他被拥戴为闯王,继续起义事业。李自成采纳了部下所提“均田免赋”等口号,赢得了广大农民百姓的支持。崇祯十六年(1643)在襄阳称新顺王,并进占西安。
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之后攻克了北京,推翻明王朝。同年四月,在清军与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合力下战败,于是退出北京逃至西安。
顺治二年(1645),在清军的猛烈攻势下,李自成边率部南逃,边继续抗清。李自成的结局是历史疑案,其中一种说法是顺治二年(1645),李自成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被当地农民武装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