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为什么历史不忍

为什么历史不忍

发布时间:2022-12-21 01:53:18

Ⅰ 五代十国有多乱,朱温到底干了什么,为何简直不忍直视

说起古代历史最乱的年代,那就一定是五代十国时期了,也就是公元907年~979年。而其中有个代表人物,就是朱温,这个人可谓是心机甚重,从起义军到唐朝的将领,最后又灭了唐朝,简直不忍直视。

朱温投降唐朝之后,联合军队一起镇压起义军,可谓是恩将仇报。他也因为镇压起义军而获得赏赐,升官发财的他仍然不满足,开始把目光投向最高的那个位置,也就是皇位。在904年,他把唐绍宗逼到了洛阳杀死。通过禅让制夺取了唐朝,建立梁朝。

Ⅱ 为什么说历史不忍细读呢

读历史读什么呢?读前人的得失,这些都是极佳的生活经验,怎么将历史为我们生活所用,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

些人喜欢去探寻历史的真相,热衷于这些事情,这倒也不是不可取,如果你是历史爱好者,或者历史的研究者,我觉得这倒是可取的,但如果普通人,在这里面花大量的时间,似乎有些不足取。

每一个历史的答案都已经被历史学家呈现,作为普通人,我们接受就可以了,没必要去追究背后之事,不忍细读之,接下来我以《出师表》和《陈情表》为例回答这个问题。

有一句谚语:读出师表不哭者其人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其人不孝!

意思是读完《出师表》后不哭的人是不忠诚的,读完《陈情表》后不哭的人是不孝顺的。

出师表

我们对《出师表》的定位就是忠诚,如果你真的去细读,你会发现这里面的问题很大。

文中提到的费祎、董允,郭攸之都是诸葛亮提拔的,将军向宠是向朗的侄子,向朗和马谡关系很好,马谡是诸葛亮的知已。

这样一说你是不是觉得诸葛亮这是不是怕出去之后被架空,提前做好权力安排呢?

再比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这句话是不是一个当臣子该说的话呢?

当你了解了这些之时,你再读《陈情表》是不是对李密是不是真的为了孝顺而产生怀疑呢?是真的孝,还是迫于当时的社会舆论压力呢?

所以当你知道这些背景之后,你再读《陈情表》是不是感觉有些怪异了呢?

结语:

历史的答案怎么说,我们照取可以了,没有必要去细读,细究,因为我们不是去研究历史,而是择其善而从之,择不善而改之。《出师表》让我们感受什么是忠诚,《陈情表》让我们感受什么是孝顺。这就是其中的善,我们择之即可。

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不忍细读也。

Ⅲ 为什么说历史不忍细读呢

历史不忍心细读。读遍每一个字,眼泪和歌曲。我是老白。我来回答。

亚罗号实际上是一艘英国走私船,但大部分船员是中国人。


广东海军逮捕了12名涉嫌走私和海盗的中国人,但英国人拒绝了。英国领事巴夏礼亲自出面,要求释放所有被捕的船员,理由是亚罗已经在香港注册。


这个无理要求被广东海军拒绝。


巴夏礼指责广东海军以登船检查时扯下英国国旗为由损害英国的荣誉和利益,并要求当时的广州当局道歉并释放所有船员。


当时,两广总督是叶。


叶认为,被捕船员涉嫌走私、海盗,均为清朝国民。这纯粹是清朝的内政,英国根本无权干涉,所以拒绝了巴夏礼的粗暴要求。


两天后,作出了让步,但他不承认自己扯下了英国国旗,不支付任何赔偿或道歉,只答应释放船员。


巴夏礼对此极为不满。


当时英国想修改《南京条约》,被清政府否决。10月23日,以海军上将迈克尔西摩为首的英国人向虎门派遣了三艘军舰、十多艘划艇和2000名海军陆战队队员。


拉开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序幕。




叶陈明没当回事,以为英国人只是虚张声势,命令广东海军撤退,命令不要反击。


24日,英国军舰炮轰广东南郊凤凰岗堡。要塞的守军没有反击,而是选择了撤退,凤凰岗要塞被摧毁。


25日,英军攻占海珠堡,占领广州城外靠近广州城的所有工事。


26日,叶关闭广东海关,暂停贸易,动员造势。


27日,英国军舰炮轰总督府。


29日清军与英法联军开始巷战,英法联军闯入巡抚府,在巡抚府劫掠后撤退。太守叶在庙里请愿,幸免于难。之后,他向朝廷报告说,他赢得了战斗,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另一方面,法国神父马来在中国传教,被广西西林岱县知府张鸣凤杀害。法国找借口要求清廷道歉赔偿。又拒绝了叶。


法国以此事件为由,与英国结成英法联军,出兵中国。


30日,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清军撤出广州。


1958年1月5日,两广总督叶被英法联军攻占,并被压到印度加尔各答。第二年,他在狱中绝食而死。


1958年3月,英、法、美、俄四国部长共同赴上海,同意调集军舰进攻天津。


4月,2600多名英法联军抬舰,进攻北方天津大沽口。


1959年,盟军在大沽与清军会师


7月29日,英法援军从北塘登陆,攻打大沽口堡。清军撤退时,英法北上占领天津。


1860年10月5日,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北郊。


6日,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的清漪园(万寿山)和景明园(玉泉山),部分赃物被公开拍卖,大部分为劫掠者私人所有。


被抢劫的财产,维多利亚女王和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都有一份。


13日,英法联军从安定门入侵北京。


这是西方军队首次占领中国首都。


英法联军以被俘39人,死亡20人为由下令火烧圆明园。


英方要求向因“囚禁虐待”而死亡的人支付30.2万银子,并拆除圆明园。


法方要求支付20.2万白银。


英语和法语限制:“10月20日照复,10月22日给银,10月23日画押换约”。


10月18日,英法联军开始放火。


浓烟遮天,大火连续烧了三天三夜。


300多名太监和女仆被埋在火海中。


联军烧杀抢掠40多天,清漪园、景明园、景怡园、长春园都成了焦土。




法国作家雨果都看不下去了,仗义执言,给予强烈谴责,说这是“两个强盗的胜利”。


1860年清廷与盟国签订《北京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


老白说:


历史细读,真是字字血泪,不堪回首,不忍触睹。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永恒的真理,愿我中华儿女牢记耻辱,奋发图强,再不受这等屈辱。

Ⅳ 历史不忍细看可信度高吗

所谓眼见为实,所有的历史书都只能作为参考。如果你把书中所写都当作史实,那问题就大了。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过书本给我们的参考,对于研究历史现象和规律是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的。并且,在广泛的阅读各种历史书籍后,你会越来越接近真相。

Ⅳ 哪一段历史让你不忍心读

三国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魏蜀吴斗了几十年,皆无所获,到最后全归晋,不能不说这是一种讽刺。这段历史不能细读,那些英雄豪杰,都化为尘土了。

Ⅵ 袁崇焕自杀了——历史不忍细看

袁崇焕自杀了?他不是被崇祯皇帝凌迟处死的吗?没错,但是到底是谁害死了袁崇焕?是他自己!

在明代被杀的边关守将中,袁崇焕的死大约是最冤屈的。他没有兵败失地之过,却生生被诬陷为叛敌,是引清兵破边墙进犯京都的罪魁祸首。

袁崇焕当然不该死,袁崇焕本来也不会死。虽说他是因为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而被崇祯杀害,但细细检点,这个结果与袁崇焕的为人性格不无关系。

宁远城位于山海关和锦州之间,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朝先后调往该地区作战的有五十多名战将,其中不乏兵部尚书、大学士、总督等头衔的高级官员。而战功最显赫的当属袁崇焕。袁崇焕守宁远,两次击退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清军进攻。努尔哈赤本人就是在宁远城下中炮受了重伤,以致不治身亡。有了这些资本,袁崇焕开始骄傲起来,目空一切,并在崇祯皇帝和朝臣面前发表不切实际的言论,从而种下败亡的祸根。

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当清军大举进攻锦州时,皇帝召集众朝臣开会。皇帝忧心忡忡地问袁崇焕东方战事何时能了,袁崇焕居然十分轻率地回答:五年为期吧。没有一位朝臣相信袁崇焕的大话,但皇帝却大加赞赏。

袁崇焕接着在朝堂上作出近乎跋扈的举动,逼着各部大臣在皇帝面前逐一表态,不仅要保障袁崇焕大军的物资供应,而且在用人调兵上一任所为,不得掣肘。这也就是他提出的要皇帝让他便宜行事,并且不许朝臣干预乃至议论。朝中许多大臣对袁崇焕借皇帝重用之机,要挟需索,得寸进尺,最后竟想钳制言官的所作所为大为不满。

袁崇焕上任后,战事并未像他预言的那样顺利。他便想通过和议暂时中止清军凌厉的攻势。还在熹宗时,袁崇焕便曾当过和谈代表,但他却忘了当今天子是一位刚愎自用而又敏感多疑的君主。而这期间,又发生了他擅杀皮岛守将毛文龙的事件。崇祯皇帝看袁崇焕如此行事,心里不免害怕。而朝中大臣则议论纷纷。袁崇焕任性使气,殊不知已把自己一步步推向败亡的深渊。

皇太极正是利用这一事件而施展反间计。一方面将袁崇焕议和之事大加渲染,广为扩散,并把杀毛文龙称为袁崇焕向后金(清)讨好的举措;另一方面,亲率大军绕道喜峰口,攻破边墙,直逼北京城下。致使京师上下震动,纷纷传说袁崇焕通敌。这时,生性多疑的崇祯皇帝再也沉不住气了,下令将袁崇焕逮捕,并立即绑往西市斩首。此时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袁崇焕说话。一代名将袁崇焕便这样成了一场特大冤案的受害者。

袁崇焕没有在强敌面前打过败仗,但他却败在自己狂傲不羁的性格上。

历史不忍细看。历史如何能够细看?一细看,便好比用高倍放大镜看美人,光洁圆润全然不见,入目但是鳞纹交错、毛孔贲张、瑕疵毕露。于是,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大处着墨,更何况,还需为尊者讳、为名人遮、为君上避、为时政忌。因此,读史时,常常会读出几分含混、几分闪烁。那当然是史家的难言之隐。但其实那几分含混和几分闪烁中,往往藏着许多细节的真实。

Ⅶ 历史不忍细看

历史的真实细微之处往往令人震惊。然而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历史往往是不可靠的,同时代人所写的历史尤其不可靠。胡适先生也曾有过一个精彩的比喻,历史就是一位任人梳妆打扮的小姑娘。不要说在专制的封建社会里,文网恢恢,动辄得咎,书写历史成了一个极其危险的职业,因秉笔直书而遭遇血光之灾甚至祸及九族者不知凡几;就是到了近代乃至现代,历史仍然充满了数不清的谜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史料的发现,有些谜团才陆续地得以解开。
因此可以说,史家的任务就在于区别真实的和虚构的、确定的和不确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接受的。这就要求,史家须摒弃功利,独立思考,严肃认真,不断地对历史进行追问。把那些或者是因为利诱和威胁,或者是出于某种政治需要,或者是因为偏见,或者是因为个人的感情和爱憎,或者是我们所无法知道的原因,而背离了真实的历史,一点一滴、持之以恒地去伪存真,恢复其本来面目,从而使历史成为时代的见证、真理的火炬、记忆的生命、生活的老师和前人的使者。

Ⅷ 历史不忍细看

     

        “杯酒释兵权”事件十五年后,英明神武的宋太祖赵匡胤就龙驭归天,由其弟赵光义即位为帝,史称宋太宗。

        宋太宗赵光义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原名其实叫赵匡义,但是为了避宋太祖的名讳,才改名为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为赵炅。

        关于赵匡胤之死,官修的宋史均是语焉不详,原因显而易见,自宋太宗赵光义以后,北宋皇帝均是由太宗一脉继承。直到南宋高宗还政于太祖一脉之后,才在孝宗朝史官李焘所编录的国史《续资治通鉴长编》里略有记载,史官用了春秋笔法,极为简单模糊,后人根本看不明白。野史倒有不少这方面的传说,然而说法不一,不经推敲。赵光义即位的真相扑朔迷离,成了中国历史上一宗着名的悬案。

        北宋司马光在《涑水纪闻》里记载:太祖去世时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内侍王继恩把皇子赵德芳叫来。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就打算传位于兄弟晋王光义,于是找来了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问:“是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晋王来了。”宋皇后惊诧莫名,后来突然醒悟,哭着对赵光义说:“官家,我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你了。” 这一记录也存在疑点,王继恩有何胆量,敢违背宋皇后的旨意,本该传赵德芳,却传来赵光义?倘若事败,不是杀身之祸么?这种说法,只不过把篡位的罪过加在一个太监身上而已,同时掩盖了杀兄的罪行。

        北宋僧人文莹的《湘山野录》中曾经记载了关于宋太宗即位的“烛影斧声”的故事,其中提到了赵匡胤之死,说赵匡胤听信了一个术士的话,知道自己气数已尽,便召赵光义入宫安排后事。当时赵匡胤患病已久,他屏退左右,独自与赵光义对酌饮酒。酒过三巡已经是夜深人静,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时说:“好做!好做!”当夜赵光义留宿寝宫,第二天刚刚拂晓,赵匡胤驾崩,详情不明。赵光义受遗诏,于灵前继位。这种说法是最传统的观点,但是也是最受非议的观点。按照宫廷礼仪,赵光义不可以在宫里过夜,他却居然在酣睡一晚。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不见踪影。也许这是一场事先策划的血腥谋杀,“烛影斧声”只不过是赵光义用非法手段登上皇位的一种粉饰。

        元初徐大焯《烬余录》对“烛影斧声”的故事又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描写,说赵光义对赵匡胤宠妃花蕊夫人的美色垂涎已久,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起身调戏花蕊夫人,不料惊醒了赵匡胤,并用玉斧砍他,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玉斧掉到了地上,结果被赵光义反杀。这些笔墨貌似说明赵光义杀死赵匡胤是迫不得已,试图掩盖他蓄谋已久的篡位野心。

        现代学者胡适先生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拨开神秘面纱,到底哪个才是原本的真相?我们不妨对照多种不同的史料,大胆想象,合理推测,消除几大疑点,一切就会水落石出。

        疑点一:赵匡胤有没有传位于赵光义的想法?

        赵匡胤果真宁愿传位于兄弟,也不传位于儿子么?答案是否定的,权力巅峰的诱惑实在太大,任何皇帝都想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代,凭什么拱手相让?最是无情帝王家,哪怕是亲生兄弟,也会拼个你死我活,君不见初唐时期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设伏斩杀一母同胞的哥哥与弟弟?

        但是为什么会有赵匡胤决定传位于赵光义的说法呢?这一切全都拜他们哥俩的老妈杜太后所赐。俗话说:慈母爱幺儿。杜太后非常疼爱小儿子赵光义,以皇帝立长适合政权稳定为名,要求赵匡胤将来兄死弟及,把皇位传给赵光义,赵光义以后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并让宰相赵普写了誓词,封存在一个柜子里面,叫做“金匮之盟”。

        当时赵匡胤刚刚立国,根基未稳,儿子尚小,打下来的江山也需要兄弟帮忙看着点,因此顺水推舟,向赵光义许诺等自己百年之后就传位于他,这跟我们现代社会老板给员工画饼是一个意思,大多数情况都当不得真,当真就是傻子,但赵光义却当真了,并且表现积极,势在必得。

        赵光义后来也说自己登上皇位,是遵照母亲杜太后临终的意思:兄死弟及。

        杜太后去世的时候,赵匡胤只有34岁,正是年富力强之际,他的大儿子赵德昭也14岁了。即使赵匡胤几年后去世,儿子也都成年,不会出现不能胜任皇位的局面,所以这个“兄死弟及”就变得不合时宜。随着自己两个儿子渐渐长大,赵匡胤越发后悔当初就不应该为赵光义画下大饼。

        疑点二:赵光义德行如何,够不够格君临天下?

        赵光义的德行适合当天子么?这个完全就是送分题,用现在的话来说,赵光义是一个如假包换的渣男,根本不配南面为君。就算他后来得偿所愿登上皇帝宝座成为宋太宗,也无法改变他刻在骨子里的渣男本质,他干过的缺德事情,非一般人所为,因为一般人也干不出来。

        后蜀美妃花蕊夫人艳帜高张天下闻名,让本是好色之徒的赵光义也心动不已,但却被哥哥赵匡胤捷足先登。赵光义妒火中烧由爱生恨,既然自己得不到的东西,那就毁掉它,于是趁着一次野外游猎的机会,用箭射死了花蕊夫人。

        据路边社消息,赵光义即位后,对从南唐归降而来的小周后很有性趣,经常传旨召小周后入宫,借此机会强幸她。强幸其实是史家的文雅说法,说白了就是霸王硬上弓,还让画师进行场景写生,绘制成春宫图。此事虽不见于正史,但绝不会空穴来风,据明人沈德符说,此画堪称春宫图中的天花板,十八岁以下人士禁止观看。千年以后的陈冠希老师跟他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一般情况下,新皇继位,都是第二年再更改年号。可是赵光义却把只剩下两个月的天宝九年改为兴国元年。这样迫不及待地打破常规,只能说明他心里有鬼,掩耳盗铃,想抢先为自己正名。

        《宋史太宗本纪》中发出了一些批判性的声音,暗讽太宗即位后为何匆忙将还剩两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既有金匮之盟,赵光义自己为何没有遵守?反而从他对待赵匡胤妻儿的态度,可以窥见他真正的内心世界。后来的事实是,赵光义逼死了赵匡胤30岁的长子赵德昭,年仅26岁的小儿子赵德芳,也神秘地暴病身亡。

        由此可见,赵光义得位不正做贼心虚,也怕夜长梦多,两个侄子会找到机会报复,索性斩草除根。还有后来,赵匡胤的正妃死后,完全没有享受到国母应有的待遇。翰林学士王禹偁对人说:“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竟然被贬官。赵光义对嫂子如此薄情,说明他妄图抹去赵匡胤曾经当过皇帝的事实,急于将以前的那段历史淡化。

        赵光义在事件前后的所作所为显得有些欲盖弥彰,甚至连他的后代也相信他“杀兄篡位”的说法。

        一百八十多年以后,赵光义的皇位传到了后代赵构的手里。赵构因为在战乱中受过惊吓,导致不育,膝下无子,大臣们纷纷建议,赵匡胤作为开国之君,应该在他的后代中选择接班人。

        起初,赵构不同意,后来又说梦到了赵匡胤,并说自己得知了当初“烛影斧声”的真相,改变了主意。于是赵构找到了赵匡胤的七世子孙赵昚,并把皇位传给他。这恰恰说明赵构承认了祖先的罪孽,把大宋江山还给了赵匡胤的子孙。也算为赵光义当年杀兄篡位的行为赎了一点罪。

        因此北宋与南宋的皇位传承很有意思,宋太宗以下整个北宋的皇帝都是赵光义一脉,赵匡胤的子孙们混了个寂寞。直到“靖康之役”北宋灭亡,高宗赵构在临安建立南宋,从孝宗赵昚开始皇位又回到宋太祖一脉,而且非常平均,每一脉都是九个皇帝。

      疑点三:“烛影斧声”的故事是真是假?

        《资治通鉴》记载,赵匡胤驾崩那天晚上,大雪纷飞,赵匡胤让宦官和嫔妃们都退出门外。

        只有他和弟弟赵光义两人在屋内喝酒。一会儿,窗外侍从看到晃动的烛影之下,赵光义跑到了屋外。而赵匡胤用斧头不停地戳地上的雪,大声对弟弟说:“你好自为之吧!”此后,就没有声响了。

        当晚,赵光义留宿在赵匡胤的寝宫,快到凌晨时,才传出宋太祖驾崩的消息。赵匡胤去世时,原本不该离开的太监、宫女都离开了。除了赵光义,跟前并无其他人。而且还有闪烁的烛影和奇怪的斧声,赵匡胤莫名其妙死去,赵光义不是罪魁祸首,还能有谁?

        后人推断,当时最大的可能是,赵匡胤叫弟弟赵光义来商量继承人的问题,赵匡胤要立自己的儿子。觊觎皇位多年的赵光义当然不愿意,说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耳!当初哥哥能够做皇帝,也是因为在陈桥兵变时,自己冒着极大的风险为哥哥黄袍加身,哥哥才可以坐拥天下享尽荣华。赵光义觉得自己也应该坐一坐皇位,才对得起当初的巨大投资。

        赵匡胤不同意,两个人没有谈拢,为此发生严重分歧,赵光义趁着酒劲砍死了赵匡胤。

        赵匡胤死后当晚,赵光义先行离开,又在众人出现后才出现,是在伪造不在现场的证据,为了摆脱杀人嫌疑。

        赵匡胤去世时已经是四更天了,相当于冬天的凌晨四点左右。宋皇后让内侍王继恩去把皇子赵德芳叫来,王继恩却叫来了赵光义,如果不是赵光义事先跟王继恩串通一气,王继恩哪有这个胆量违背皇后的旨意?

        赵光义假意让太监通知自己,就是为了制造一种假像,证明当初赵匡胤死的时候,自己是不在场的。这明显是杀了人,故意伪造不在场的证据,将人们怀疑的视线引开。

        综合以上几方面的因果关系,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自古富贵险中求,从来恶向胆边生。赵光义就是为了篡夺哥哥的皇位,下毒手杀死了赵匡胤。并且用一系列自欺欺人的做法掩盖罪行,洗白自己。

        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任何自作聪明的做法,都会露出蛛丝马迹,事实终会浮出水面,在青史留下骂名。

        小时候看过一部从新加坡引进的电视连续剧《绝代双雄》,讲述的就是那段历史,情节扣人心弦,音乐大气磅礴,同名主题曲的歌词也非常值得玩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欣赏一番。

【附录】

            演唱:萧丽珠

        风雷动变化瞬息间

        英雄泪如何说从头

        前尘灰飞烟没

        叹回首月明中

        往事如烟似梦

        转眼岁月匆匆

        谁为谁等候,谁为谁蹉跎

        到此刻依然模糊在其中

        人间悲欢,缘份不同

        你拥有你的来时去时路

        我若同行命运如何

        聚散离合,谁能预测

        别追问今夕可有旧时梦

        烟雨中,心迷朦

     

Ⅸ 为什么说历史不忍细读呢

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是南郡秭归县(今湖北兴山县)人,王昭君是以平民之女进入宫廷中成为一名宫女的,汉元帝有一个习惯,那就是让画师将宫女画成画像,然后挑自己喜欢的。

王昭君因为是平民出身,自然是没办法送礼给画师毛延寿,毛延寿自然就故意把王昭君给画丑了,这样的王昭君自然是不入汉元帝眼的,所以一直未能见到汉元帝。

王昭君如果能在呼韩邪单于病逝的时候回到汉廷,那么这个故事还是挺完美的,一个宫女嫁给了异邦的王子,感觉有点灰姑娘的故事,但是王子死后,她不仅不能回来,还得嫁给王子的长子,这对一个从小接受汉文化的女子来说,是何等的痛苦。

可能很多人只知道王昭君是四大美女之一,这个看起来好像很美好,但是细细一想,她在北方苦寒之地,衣食住行都很不习惯,还得下嫁给自己的继子,这个日子过得真的是挺苦的,所以很多历史确实不忍细读,因为都是苦滋味。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历史不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72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8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1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9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7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6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7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5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9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3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01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8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5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