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与社会由哪个老师讲

历史与社会由哪个老师讲

发布时间:2022-12-21 15:54:39

㈠ 怎么学好初一历史与社会啊

其实初中的历史社会不难学的..
上课的时候听听老师讲课,他让你拿出什么笔记本、作业本、图册是为了让大家多方面地了解那个知识点,体会出题者就那知识点会出些怎样的题目..
如果上课时是在是不知道老师在讲些什么,那么可以根据老师上课的进度自己自学: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看看教科书,再把作业本里的题目好好做做,当然做好后要好好校对作业本的参考答案,体会其答题方式、思路及格式,并学会利用那种答题方式……
如果你们作业本的答案已经上交,那么去书店买本相应的参考书,看看做做,做完看看答案,体会答案的答题方式。另外,参考书里有一些概括性的话语片段,看看那个很不错,不过如果其中有一些和教科书里讲的不同,应该以教科书为准。
此外,题目中经常会考到的话还是该背背,比如某些重要事件的时间地点意义等。
当然,在学习中如有不懂应该多问问老师。虽然也许有时会听不清他说的话,多听也会清楚习惯的~ ^-^

㈡ 请问初二历史与社会在那些学校有课本

历史是2012年被教育局分开的一个学科,把历史与社会分成了历史和地理,而历史与社会是在2012年之前教育局的老教材,一般都不会分开上。

初中的历史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上了高中就会先接触到封封制等概念第一部分:学会学习

随着人类向信息社会的迈进,教育面临着重大变革,学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一个全新的学习时代就要到来。美国着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斯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苏联着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再三强调,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同一个问题——学会学习。这是时代对青年学生提出的新要求。那么,怎样学会学习呢?

首先,同学们一定要树立自己是学习的主体的学习观念。

一个不容否认的常识是,学习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在学。因此,作为学生,一定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不要一味依赖教师,而应该在教师的“教”中主动构建自己的“学”,取人所常,为己所用。

其次,同学们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着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了好的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象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古往今来的大量事实也表明,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校的学习中,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包括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等基本环节。

预习是首要环节。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学习新课前必须预习。预习时要认真仔细地阅读新课内容,对照注释或例题,参考课后练习题。预习时要读懂词句,联系有关知识,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难点,划出生字新词或概念。预习时要边读边记,把疑难问题注在书上或笔记本里,为上课作好准备。课前预习中如果发现有与新知识相关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旧知识时,应先回头来重温旧课,并弄懂旧知识。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行的,需要坚持每天预习。在预习的时候,应做到看、做、思结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能把预习仅当作任务完成,而要将它作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看待。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边看书,边用笔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批”。圈点的过程,就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上课的时候,课前准备好需用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工具书及学习用具等。上课时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要积极思考,课堂上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都要积极踊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要记课堂笔记,记学习要点,要记得正确、完整。把自己自学的心得和老师对新教材的阐述加以对照比较,加深或更正自己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若有疑问,可以及时提出或课后探讨。

课后要进行及时的复习。复习分为三种:平时复习、阶段复习和总复习。不同的复习有不同的目的与要求。

平时复习,其目的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因此平时复习必须做到及时,整理、修改、补充课堂笔记,深化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对重要的知识,要经常复习,牢固掌握。

阶段复习的主要目的是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对单元、章节知识的复习巩固,复习时要进行知识归类,把握重点,新旧联系,融会贯通,在阶段复习时注意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复习的目的是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所学的知识全面复习巩固,因此复习时要对照大纲教材的要求,根据复习时间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漏补缺,解决疑难,达到全面掌握。此外,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复习,还应包括学习方法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学习方法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就可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最后,学会学习,关键在于学会如何读书。

读书之前,大家应该对“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拿高中历史教材来说,从形式上讲,它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目录和大事年表。目录是各章节知识的总纲,大事年表是简明的大事记,这是全册课本的总体知识框架,应从宏观上把握。②每章开头的“引言”。“引言”主要说明本章内容的历史背景和本阶段的时代特征和本章内容的特点。③正文内容(大字)和阅读内容(小字)。正文部分是课文的主体,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阅读部分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或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或是正文上下段内容的过渡,或是正文的展开性叙述等等,应有不同的要求。④原始资料。应联系课文内容加以分析,可培养思维问题的能力。⑤表格、图画。要弄清其与正文的关系,安排这图表的用意和作用等。⑥思考题和练习题。思考题是高层次的练习,练习题是基本的作业。⑦学术争鸣。旨在提高思辨能力,要求大家能大胆质疑,养成求知的好习惯。

就历史知识而言,历史知识可以分为历史背景、历史经过、历史影响等。
历史背景又可分为动机、条件和原因。原因又分为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内因和外因,必然性原因和偶然性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
历史经过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政党、团体、阶层、阶级、事件、现象、着作、制度等。

历史影响包括结果、性质、功绩、经验、教训、意义等等。

历史知识还可分为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特征、历史线索等。其中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以历史理论为指导,对历史现象进行抽象概括而成,是基本史实的拓展和深化,它反映着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由于历史知识是由众多有联系的历史概念所组成,因此,形成并掌握历史概念,也就成了掌握历史知识的关键。

另外,大家还要学会自学历史课本。

一般来说,自学历史课本应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一、逐段写出小标题。知道各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粗知教材梗概。

二、全面写出教材要点提纲。逐段找出知识点和层次结构,进行适当加工,形成提纲。

三、找出教材的内在联系。就是要搞清历史的发展是怎样一环套着一环,搞清它的发展线索,形成一个系统结构。

四、总结基本观点。通过以上步骤,总结出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五、找出必须记住的内容并设法记牢。什么是重要的历史内容,就是历史三要素和重要事件、制度和政策等。

六、对教材做出评价。这是对读书提出的最高的要求,也是善于读书的标志。尽信书不如无书。课本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可商榷的地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应该大胆质疑。

㈢ 初一《历史与社会》

这是老师发给我的,我也是初一的学生喔!一定可以……

历史与社会 第一单元练习
1.在比例尺为1:200 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为5厘米,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A、10千米 B、2千米 C、5千米 D、2.5千米
2.下列比例尺最大
A、 B、二十万分之一
C、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千米 D、1/2000 000
3.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
A、西方 B、东方 C、北方 D、南方
4.要确定世界上任何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可以用
A、比例尺 B、经纬网 C、望远镜 D、指向标
5. 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 A
A、比例尺越小,图幅所示范围越小 B、比例尺越大,图幅所示范围越大
C、比例尺越小,图幅所示内容越简单 D、比例尺越大,图幅所示内容越粗略
6.在作业本上绘制一张学校平面图,学校宽长为100米、 140米,最好运用下列比例尺中的
A、1:10 B、1:1000 C、1:100 000 D、1:1000 000
7.湖北的小红要到深圳来旅游,请你当参谋,你会建议她选择的地图是深圳市的
A、政区图 B、交通图 C、地形图 D、土地利用图
8.下列图例中表示长城的是: C
A. B. C. D
9.下列有关科技社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种新兴的功能社区 B.聚集大量的高学历人士
C.主要功能是研制、开发技术含量高的高科技产品 D.靠近原料、能源产地
10.深圳市在全国率先为孩子们建立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以动画片、讲座等形式向孩子和家长开展道德、亲子等教育,这充分体现了社区的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
11.将文字式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0千米改为数字式比例尺,正确的是
A、1∶300 B、1∶3000 C、1∶300000 D、1∶30000000
12.深圳的东门从社区的典型特征看,应属于:
A.科技社区 B.居住社区 C.商业社区 D.工业社区
13.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那么坡度最陡的图是

1:500000 1:1500000 1:200000 1:350000
A B C D
14.下列比例尺中,那个最大
A. 0 2 4千米 B.四十万分之一
C.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千米 D.1/6000 000
15.图幅面积相同的四幅地图,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湖南省地图 D、学校平面图
16.以下各项中体现了社区经济功能的是
A.社区组织居民投票选举 B.社区举办乒乓球比赛
C.社区老年大学开学典礼 D.社区超市开业
17.华侨城小区为庆祝今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举办了少儿书画展活动。这体现了社区具有
A.经济功能 B.文化功能 C.政治功能 D.管理功能
18.某城市要在A、B两地之间铺设一条地下管道,A、B两地在图上地实际距离为2.5CM,地图地比例尺为1:50000,那么管道工人至少要准备多长地管道:
A、500千米 B、500米 C、1250米 D、 1250千米
19.右图为张明和陈燕家位置图,请问:陈燕在张明家的什么方向?

A、东北 B、西南 C、西北 D、正北

20.下列四幅图的图幅相同,但比例尺不同。你认为表示河流宽度最大的一幅是

21.如果要绘制一幅你所在的小区地图,用哪种比例尺可以使地图上的内容最为详细
A 、1:50000 B、 三万分之一 C、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 D、 1:45000
22.下列关于注记概念表述正确的有
A 表示事物名称的文字和数字 B、依据指向标定方向
C、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D、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放大的程度
23.下列属于自然社区的是
A、农场 B、城镇 C、大学区 D、街道
24.图例是地图的基本要素之一,下列图例表示正确的是

25.下列属于自然社区的有
①农村 ②生活小区 ③城市 ④农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6.下列四幅图中,,城区面积最大的是

27.下列四个图例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历史与社会 第二单元练习
1、七大洲中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分是
A、非洲和欧洲 B、亚洲和欧洲 C、亚洲和北美洲 D、亚洲和大洋洲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 东经20°和西经160°的经线圈 B 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C 东经0°和西经180°的经线圈 D 赤道
3、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多的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峡是
A、马六甲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白令海峡 D、麦哲伦海峡
5、深圳的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
A.偏北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都不是
6、国家最根本的特征是有
A、居民 B、领土 C、主权 D、管理职能
7、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指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极地气候
8、世界上海陆比例是
A、各占1/2 B、2/3是陆地 C、4/5是海洋 D、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9、四大洋中,哪个面积最大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10、下列说法中,表示天气的是
A、四季分明 B、风和日丽 C、终年炎热 D、冬暖夏凉
11、油轮从海湾地区运输石油到日本,其中最短的航线必须经过的海上通道是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直布罗陀海峡 D.马六甲海峡
12、某同学把某地的地理位置记作:纬度40°,东经116° 按这种记法在地球表面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13、南极洲被三大洋包围,下列还有哪一个大洲几乎被三大洋包围
A、非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欧洲
14、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的是
A、丘陵 B、平原 C、山地 D、高原
15、西亚和北非处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重要国际航线上,沟通这两大洋的咽喉是
A、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B、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
C、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 D、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
16、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
A、南极大陆 B、亚欧大陆 C、非洲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17、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要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A、90°W,89°S B、80°E,40°N C、10°E,1°S D、120°W,71°N
18 巴拿马运河沟通了
A、印度洋和大西洋 B、印度洋和太平洋 C、大西洋和太平洋 D、北冰洋和太平洋
19、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美国 B、中国 C、加拿大 D、俄罗斯
20、波斯湾地区盛产石油,大型油轮主要开往哪些国家?
A、俄罗斯、法国 B、尼日尔爾利亚、摩洛哥 C、日本、美国 D、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
21 美国没有濒临的大样是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22、世界上面积最广阔和面积最小的大洋分别是
A、北冰洋和太平洋 B、大西洋和北冰洋 C、印度洋和太平洋 D、太平洋和北冰洋
23、我国位于: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
24、面积最小、纬度最高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5、海拨一般在500米以上,高耸陡峭的地貌类型是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盆地
26、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地形是
A、喜马拉雅山 B、青藏高原 C、昆仑山 D、安第斯山脉
27、下列哪一个大洲的面积与中国的陆地面积最接近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北美洲
28、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国的气候属于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9、下列属赤道横穿的大洲是
A.非洲、南美洲 B.北美洲、亚洲 C.南极洲、南美洲 D.大洋洲、欧洲
30、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是
A 南美洲、大洋洲 B 北美洲、亚洲 C 南美洲、北美洲 D 南极洲、南美洲
3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在
A.长江中下游 B.亚马孙平原 C.东欧平原 D.非洲平原
32、下列对“季风”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季风是一年中风向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的风 B.夏季风能带来丰沛的降水
C.季风气候在亚洲分布于东部、东南部 D.亚洲大陆夏季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偏北风
33 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赤道是划分经度的起点线,是0°经线 B 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线,是90°纬度
C 赤道是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 D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4、关于经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以180°经线为界,东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西愈来愈大
B 以0°经线为界,东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西愈来愈大
C 以赤道为界,南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时,纬度为180°
D以赤道为界,南北纬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到南北极点时,纬度为0°

历史与社会 第三单元练习
1.下列选项中,与长江无关的是:
A 发源于巴颜喀拉山 B 全长6300公里 C 三峡水利工程 D 上海
2.关于我国季风气候描述错误的是:
A 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B 季风气候影响了我国全境
C 季风不稳定,会我们带来灾害 D 夏季,偏南风进入陆地;冬季盛行从大陆来的偏北风
3.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是我国不同区域间的 调配工程:
A 资金和技术 B 人才和信息 C 市场和交通 D 资源和能源
4.属于南方地区的现象是:
A 农作物一年一熟 B 种植冬小麦 C 内河航运发达 D 河流水量小
5.我国的第一大河是:
A 黄河 B 淮河 C 长江 D 珠江
6.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 B 云南是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省份之一
C 小杂居、大聚居是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D 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数的91%
7.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
A 亚热带和温带分界线 B 东部和西部地区分界线
C 重要人口地理分界线 D 地势第一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8.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位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的是:
A 大兴安岭 B 太行山 C 巫山 D 雪峰山
9.下表反映了我国
地形类型 山地 高原 丘陵 盆地 平原
所占比例 33% 26% 10% 19% 12%
①地形种类多样 ②山区面积广大 ③地势西高东低 ④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小刚在看中国地图时,发现下列某国与我国两次陆上毗邻,该国是:
A 俄罗斯 B 越南 C 哈萨克斯坦 D 朝鲜
11.我国居民建筑北方多子顶房,南方多人字顶房,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 B 气温 C 降水 D 人口
12.下列地形区位于同一级阶梯上的是:
A 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B 天山山脉、四川盆地、秦岭
C 东北平原、秦岭、云贵高原 D 东南丘陵、华北平原、四川盆地
13.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描述的是哪一个高原:
A 内蒙古高原 B 黄土高原 C 云贵高原 D 青藏高原
14.我国年平均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
A 从南向北递减 B 从东向西递减 C 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D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15.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划分与下列地理要求有关的是:
A 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大于或小于0℃有关 B 与能否被夏季风影响有关
C 与地形海拔高度是否高于3000米有关 D 与年降水量大于或小于400毫米有关
16.我国南方地区耕地、耕作制度、农作物搭配正确的是:
A 旱地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小麦、花生 B 旱地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水稻、小麦
C 水田 一年两熟至一年三熟 水稻、油菜 D 水田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甜菜、水稻
17.有“高原之舟”美称的牲畜是:
A 骆驼 B 美利奴羊 C 牦牛 D 北极熊
18.修建了独特的水利工程“坎儿井”的地区是:
A 内蒙古地区 B 新疆地区 C 甘肃西北地区 D 宁夏北部地区
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东部和西部的交流合作项目:
A 西电东送 B 南水北调 C 西气东输 D 沿海省市支援西藏建设

历史与社会 第四单元练习
1.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平原是:①长江中下游平原 ②美国中部平原 ③湄南河平原 ④亚马孙平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对于美国农业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现代化水平高 B.生产率高 C. 实现高度机械化 D.传统农业阶段
3、居住在可以拆卸的毡房里的民族除哈萨克族外,还有:
A、汉族 B、苗族 C、哈尼族 D、蒙古族
4、新疆的瓜果特别甜,其主要与:
A、气候相关 B、河流相关 C、位置相关 D、土壤相关
5、印度人和阿拉伯人属于
A、黄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混血人种
6、波斯湾沿岸国家的石油,装船后无论运往何处,都必须经过
A、马六甲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7.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
A.澳大利亚 B.肯尼亚 C.俄罗斯 D.新西兰
8、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房屋屋顶坡度往往都很大,有的还把屋檐伸得较长,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防晒乘凉 B适应多雨气候 C建筑美观 D适应多风气候
9、“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绘的自然现象,下列地方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广州 B、杭州 C、乌鲁木齐 D、南京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景色是
A、内蒙古草原 B、青藏高原 C、南方草坡 D、天山草原
11、深圳的夏季炎热多雨,冬天温和少雨,其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2、我国的“鱼米之乡”是指
A、珠江三角洲 B、青海湖流域 C、太湖流域 D、松花江畔
13、深圳—香港地区属于我国地势的
A、第一阶梯 B、第二阶梯 C、第三阶梯 D第四阶梯
14、我国南方和北方的人们,生活习惯上有明显的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资源 D.植被
15、有“那达慕大会”节日的民族是
A、哈尼族 B、哈萨克族 C、蒙古族 D、土家族
16、下列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塔里木河流域 D、松花江流域
17、被誉为“丝路明珠”的地区大部分属于下列哪种气候类型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高原高山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0、我国的四大盆地中,农业发达,物产富饶,有“天府之国”美称的在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21、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的是
A、石油 B、天然气 C、煤 D、矿石
22、海湾国家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
A、农业 B、畜产品加工工业 C、石油工业 D、畜牧业
23、世界上的城市大多数分布在
A、高原地区 B、平原地区 C、山区 D、内陆地区
24、位于长江的入海口,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有“东方巴黎”之称的城市,通常被人们称为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深圳
25、波斯湾地区的主要居民属于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26、波斯湾地区人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
A、森林业 B、工业 C、石油业 D、畜牧业
27、哈萨克牧民安排婚礼、节庆等活动一般是在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8、湄南河平原所在的半岛是
A、中南半岛 B、印度半岛 C、朝鲜半岛 D、阿拉伯半岛
29、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属于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D、地中海式气候
30、“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反映的城市特色是指
A、威尼斯 B、苏州 C、北京 D、深圳
31、古代着名诗人王之涣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中“春风”指的是 A、夏季风 B、冬季风 C、台风 D、龙卷风
32、被称为“世界文化艺术之都”的城市,下列哪条河穿城而过
A、泰晤士河 B、多瑙河 C、塞纳河 D、莱茵河
33、干旱地区的居民生产和生活主要在
A、沙漠中部 B、沙漠边缘 C、谷地 D、绿洲
34、泰国湄南河流域和中国太湖流域相同的是
A、建筑风格 B、耕作水稻 C、崇尚谷神 D、饮食习惯
35、干旱地区的绿洲人口稠密,农业发达,其中在阿拉伯半岛盛产
A、葡萄 B、香蕉 C、哈密瓜 D、椰枣
36、建在100多个小岛上的古城威尼斯,交通主要靠
A、汽车 B、地铁 C、小艇 D、火车
37、在新疆的绿洲上居住的人们利用的一种灌溉设施是
A、坎儿井 B、引河流水 C、开挖运河 D、大型水塔

期末总复习答案
第一单元练习:
1A 2A 3C 4B 5C 6B 7B 8C 9D 10C 11D 12C 13C
14A 15A 16D 17B 18C 19A 20D 21B 22A 23B 24A
25C 26A 27B

第二单元练习:
1D 2B 3D 4A 5B 6C 7A 8D 9A 10B 11D 12B 13B
14C 15A 16B 17C 18C 19D 20C 21A 22D 23A 24D
25B 26B 27C 28D 29A 30C 31B 32D 33D 34B

第三单元练习:
1A 2B 3D 4C 5C 6B 7C 8B 9A 10A
11C 12B 13B 14D 15A 16C 17C 18B 19B

第四单元练习:
1B 2D 3D 4A 5C 6D 7A 8B 9C 10A 11B 12C 13C
14A 15C 16A 17A 18D 19C 20B 21D 22A
23D 24A 25A 26C 27D 28B 29D 30C

好像有几题是图来的,所以发不了,那就……不做了好吗?

㈣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指缝很宽,时间太瘦,悄悄从指缝间溜走,回顾一段时间以来的教学经历,我们收获到了很多经验,来为这一年的工作做一份教学总结吧。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内心崩溃的状态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1

七年级是初中三年重要的教学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黄金季节”,是学生继续学习的准备阶段。

本人一直担任七年级(4)班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兼班主任,在教学期间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我就这一学期中所做的一些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教学质量,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1、课前精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认真做好单元复习和期末复习工作

1、教师的板书与学生的板演教师的板书应体现知识的发生过程,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对问题的解答要让学生看解题思路及学生参与情况,教师的板书布局要合理,层次要分明。强化学生板演作用,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因为学生板演可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如暴露知识上的缺欠,可弥补讲课中的不足,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胆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促进记忆。

2、注重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在期末复习中,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针对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分析,强化学生的薄弱点,同时,通过错误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错误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教师认真总结,可以成为学生知识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领略解决问题中的探索、调试过程,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有益影响。首先,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其次,在复习过程中,提问是重要复习手段,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要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课后的讲评要抓住典型加以评述。

3、关心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特别予以关心,反复采取措施,激发他们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学生。首先,找他们促膝谈心,把教师的爱倾注给学生,通过热心、体贴、耐心的帮助,使学生体会到师生之间真挚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其次,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在题目的选择上要有梯度,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逐步使他们学习质量有所提高。同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外辅导工作,并在班内开展学习中的互相帮助活动。

三、抓住学生心理,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环境

学生考试成绩竞争,由此带来的各种压力,使学生的“厌学”情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不管优生和学困生,他们的学习都是被动型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能动性没有调动起来,教师的工作怎样努力也没用,这就迫使我们去研究学生的心理,找出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法。我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以此来确定工作的重点和具体措施:优生———拓展;中等生———狠抓;学困生——辅导。优生有较好的思维习惯,上课前我们先把问题布置给他们,让他们自已先研究,提高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课时则采用讨论式教学方式,让他们舒展自己的见解,然后加以归纳总结,并进行深化、类比和提高,从高、严、难三个方面要求他们;中等生是一个大的群体,是学习的主流,上课时我们以他们为主,力求在课堂上消化所有的知识点,作业和练习题也以基础题为主,强化训练,普遍提高。对于差生,我们本着提高一个算一个的心理,用爱心从思想上感化他们,用耐心从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编出让这部分学生能够完成的题目,力求使他们每节课有事可做,每节课有所收获,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形象和抽象相结合的学科,要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重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比如给学生及时的辅导;给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及时的提醒;给有好的解法的学生及时表扬;给失去信心的学生及时的心理安慰;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挥潜能的机会。只有教师与学生有充分足够的情感交流,才能是教学中在一种愉悦、竞争、合作的环境下完成。

四、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力求课堂教学高效益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每节课的高效益。三年后中考要取胜,必须从初一开始抓起,打好基础很重要,当然每个阶段复习的工作也十分重要,要在初一最后的阶段,不讲技巧,不讲方法,不拿出有效的措施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在后一阶段,我很讲究“精讲”这一环,学校给我们的教学时间与别的学科一样,时间紧,任务重,要做到“精讲”,对教师来讲,要求是非常高的。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梳理;注意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和疑难问题作重点讲述;注意新旧知识、新题旧题的对比,把复杂抽象的问题作连贯解决;注意解题方法的延伸,摸索解决的规律;注意富有理解性的新问题,与学生一起探索研究。

回顾自己的教学,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教育教学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2

这学期我担任七年1班、七年2班两个班的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工作,其总结内容如下:

一、在教学上所作的努力和取得成绩方面:

首先在思想我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相关的教育法规,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的对自己和学生都提出高要求,依法从教,一丝不苟。

其次,在教学上,每节课我都做到认真的备课,精益求精,力求做到自己感到满意。在备课上我坚持备详案,认真的检讨自己在教学中失误,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不厌其烦的写出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方法。在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上,我坚持及时的批改,注意从一些细节上发现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者是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在学校每次作业教案评比基本上为A等。

第三,在对学生的管理上,我坚持严格要求和说服教育想结合,特别是在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在课堂上思想开小差,讲话的或者捣乱的,还有同学平时布置的作业没有及时完成的,这时候我都非常的有耐心进行教育,同时在态度上非常的严厉,让学生知道这样做是不容许的,是错误的。在课后还坚持找这些同学谈心,目的是是使这些同学能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在平时的一些作业中我一直坚持这种方法,抓反复、反复抓,直到学生改正为止。

最后,在教学之余,我注重加强对自身素养的提高。认真阅读各种教育教学书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教科研活动,坚持上了一节学校公开课《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觉得自己还有很多方面还做的不够:

第一,教师自身的基本功还不扎实,在对新课程知识的把握和理解上还存在着许多欠缺。

第二,从学生方面来讲,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在态度上还不怎么重视,经常的拖拉不完成作业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上课还做其他的事情。学生对社会课程的学习还缺乏足够的兴趣。

第三,教师自身的素质比较,参加有组织的学习机会很少,特别是社会和思想品德课程,机会更少,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今后的努力的方向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认为自己今后的努力的方向是:

1、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改革社会的课堂教学。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社会课堂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社会的.积极性。

2、要有认真老老实实的态度教学,自己本身要对社会足够的重视,这样学生才会有所重视起来。

3、认真反复的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在教学上要用两条腿走路。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3

本学期,我任教七年级(12、14、15、16)四个班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语文课,就连以前极讨厌语文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小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㈤ 如何上好一堂初中历史与社会课

我的历史就很好。跟你分享一下。而且也没有占用多少时间。
其实历史一门背诵很强的学科。
1-所以背诵是必须的,但是背诵是有方法的。
我同学就是预习,他比较喜欢预习。但是在课紧的时候是没有时间预习的,所以你也可以只接听讲,但是一定要认真。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习惯。他们再讲重点时都会有自己的习惯。所以只要摸清老师的习惯,就可以知道重点,上课是累了就可以在不是重点的地方休息一会。把老师讲的思路听明白了,按照他的思路去背,那样会事半功倍。
2.就是记好笔记,不要用笔记本,只要在书上加以标注就可以了。既节省时间,还会有效率的知道知识点。
3做练习题,在课间十分钟的时候,一般可以做15道选择题。那样就不会占用别的时间,还可以学好历史,把不会的题做好标记,然后在考试时拿出来看一遍,或者把重要的写到书上,就可以啦
希望能帮到你,我是丫丫。

㈥ 初中历史与社会怎么学

初中的历史与社会的学习方法有很多 ,但是有些并不适合使用,所有的学习方法都是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学习方法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学习方法一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恩格斯说:"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是荒.唐。"教育学家们一致认为先进学生和后进同学的差异,重要的一点是先进学生都有比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计划,而后进学生大多是学到哪里算哪里,或教师指向哪里自己就到哪里,或教师指向哪里,自己也到不了那里,自己又管不住自己,每天在无所事事中度过。因此每位学生在开学伊始,必须制定自己的计划。

1、 制定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是要分析现有的条件,即个人所处的具体环境和自身已经具备的条件;

第二步,是确定目标。它是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并不是空中楼阁。

第三步,是选用措施。它是实现目标执行计划的保证,包括作息时间的调整,各学科之间的调换和搭配,文体活动的安排等。第四步,也是最后一个步骤,是安排步骤,它要求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和秩序渐进的原则。

2、 计划制定要遵循的原则:

(1)确立明确的目标

任何计划的制定都需要明确的目标,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灯塔,它是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基础。作为中学生,应对自己的学习提出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对自己的学习将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有个大致的设想,对自己要发展那种兴趣有个打算。同时,对于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也要有正确的认识,以便确立改进的目标。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目标上。凡事预则立、奋则进,所以学习的目的越明确,学习行动的意志也就越坚决,尤其是在高尚学习动机支配下的行动目的,更能使我们不顾生活条件的艰辛,不顾各种内部和外部困难,全力以赴来搞好自己的学习。

(2)参照生物钟原则。

"生物钟周期律"对人起着一定的影响,我们应因势利导,在高潮时,增加任务量,提高效率。在低潮时,保持正常的任务量,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防患于未然。人由于心理和生理条件的不同,其最佳的"生物钟周期"也不尽相同,即其学习的最佳期也不尽相同,因此只有正确利用生物钟的调节作用,才能更好地制定一套完美的计划,圆满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3)难易适度性原则。

计划的制定是以实现为目的的,不能过易或过难,只有基于一定基础之上,遵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最终作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人应该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目标的选定应据有适当的难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发现问题,以满足自己的学习动机,完成自主性学习,使之有所进步。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学习方法二
科学预习

所谓科学预习就是要在巩固旧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知识,发现疑问,以做到心中有数,为进行新一轮的学习而进行准备,预习的最大好处是有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预习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只有站在主动进攻位置上的人才容易打胜仗。可见,只要抓住了预习,就抓住了提高的关键。

1、 预习方法:

(1)要认真读书。先将教材粗读一遍,领会基本大意,然后再反复细读。细读时,可用彩笔在课本上初步勾划出重点、难点、疑难问题。

(2)要认真思考。预习时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有关参考材料,进行积极的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弄清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新内容中的每一个概念、定律、公式等。若有初步的体会和感受,也可适当地作点批注。

(3)要虚心请教。在预改头换面过程中,有些问题虽经过 立的思考(包括查资料),但仍得不到解决,可与同学讨论,必要时要向老师、家长或其他人请教,尽量将总是解决在课前,以便课上集中精力思考些新问题。

(4)要适当地做些习题和实际操作。预习,可适当地做些处选习题,以及时检查预习效果和巩固、深化知识系统。如有可能,还可做些必要的操作,现场观察、调查研究等,从而为上新课作些必要的准备。

(5)要认真做好笔记。写预习笔记是预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具体来说,预习笔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每一课(或每一章节)中的重点结构或提纲、摘要(包括自我练习);二是每一课(或每一章)中包括的几个紧密联系的主要问题;三是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四是所查资料中有关内容的摘抄,并注明出处;五是主要心得体会。当然,这五个方面不一定每次笔记都记全,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灵活处理。

2、预习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不要全面铺开。预的好处固然很多,但需要一定的时间,训了保证预习的质量,我们最好先从基础学科(语文、数学、理化、外语)或个人感到困难的学科中选出一两面门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展开。对于个人的优势学科或较易掌握的内容可以不预习或少预习。

(二)时间的安排要服从整体计划。预习的时间要根据实际可能来安排,不要因预习占用过多的时间而打乱了学习的整体计划。时间多时,可多预习一点;时间少时,可少预习一点,钻得浅一点。有些疑难问题解决不了是正常现象,预习不可能将全部新内容能钻透。

(三)要有计划地逐步提高。虽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预习的要求也不一样,但有一点却应该是循着事物的内部规律有计划地进行预习。从横的方面说,要由一种学科到多种学科;从纵的方面说,要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如从课前预习到单元预习再到整册预习等。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学习方法三
专心听课

听课法即怎样听好教师讲课的方法。听课对学生来说,其基本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无数事实表明,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大部分知识和能力都是在课堂学习中学到和培养起来的。因此,我们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就必须认真对待上课并学会如何听课。课堂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1、集中注意,专心听讲。

有人说,注意力是知识的窗口,不集中注意,知识的阳光就无法照射进来。这形象地说明了专心听讲在课堂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是多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作到集中注意,专心听讲呢?实践证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必须将获取知识的主要希望寄予课堂。前面已经说过,由于课堂学习在中学阶段具有时间长、效率高等突出优点,因此,我们要努力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力求通过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来减轻课下的负担。基于这样的认识,上课才能做到全神贯注而不至走神。相反,如果本末倒置,不是寄希望于课上解决问题,而是专靠课下加班加点,自然就很难做到集中注意,专心听讲了。

2、积极思考,努力把握获取知识的主动权。

课堂是一具积极思考的王国。能不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是课堂学习的关键。因此,我们在课堂上不能只是张着嘴巴等老师"喂"知识,而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对教师所讲的知识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分析和理解,将问题进行加深和拓宽。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真正把握,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老师的提问要勇于回答,积极参加课堂讲座和争论,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苏联当代着名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得:"你首先要把自己培养成长思考者,你才能体会和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智力活动。"

3、要理清教师的讲课思路,抓住学科特点和教师的讲课特点来学。

思路就是思考线索步骤。是否把握教师的思路,是检验一个学生听课水平高低的标尺。一般来说,教师常用的方法有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比较分类法等,常用的思维规律有形式逻辑学中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以及辩证逻辑学中的对立统一的思维规律、量变到质变的思维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从一定意义上讲掌握了科学的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也就掌握了最根本的学习方法。为此,要认真学点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有关思维的科学知识,以提高思维能力和听课水平。同时,由于每个教师的讲课特点不同,我们的听课方式也应灵活机动。,如有的教师语言简练、重点突出、,很少重复,这就要求我们听课时要特别集中;有的教师板书整齐条理,这就应将教师的板书及时记下来;有的教师课堂上的导语和下课前的小结往往都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这就应对他的导语和小结予以高度的重视。总之,吸有把握住各个学科的不同特点和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于重点处下功夫,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4、不钻牛角尖,做好课堂笔记,争取当堂掌握所学内容。

课堂上,教师总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往上讲。有时,我们会遇到些听不懂的问题,这时,也不要中断听讲而去死钻"牛角尖",而应先将暂时不懂的问题记下来,留到课后去解决,以保持听课的连续性。否则,如果中断听讲而去死抠某个问题,就会使课堂的整体性遭到破坏。待到你从"牛角尖"中醒悟过来时,老师已经又讲到其它问题上去了。这样就会因一步掉队而步步被动,甚至造成整堂课都听不懂的严重后果。所以,上课时一定要紧跟老师的思路,不走神,不掉队,不钻"牛角尖",始终保持思维的灵活性和听课的连续性。课堂笔记就是对老师的讲课内容所作的书面记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说明,做好课堂笔记,是记忆和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一条重要措施。具体来说,坚持做课堂笔记,可以促使我们思想集中,及时记下老师讲课的要点,重点和难点,便于课后查阅、复习和巩固;同时,由于听课做笔记需要眼、耳、手、脑并用,因此可使大脑接受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从而加深对老师讲授内容的理解,掌握和记忆。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课堂笔记呢?

第一,做笔记时要记下老师的思维方法、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以便课后复习和指导作业。具体来说,就是要记下老师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在黑板上画的图形、表格、文字说明、关键词语、有说服力的数据、典型事例和老师在解题过程中提出的要求或规范化示例等;同时还要记下自己在听讲过程中迸射出来的对解决某个问题有启发意义的思想火花或殊途同归的解题思路,尤其是最佳方案。

第二,笔记要尽量完整而简洁。重点、难点、疑点要记全,但不必照抄老师的原话,否则会因忙于笔记而顾不上听下面的内容。记录最好能用自己的话或"关键词"概括老师讲授内容。这样可迫使自己集中精力,边听边积极思考,抓住重点,重新归纳,既省时,又省力,还能提高听课效果。当然,对老师所讲的有关基本概念、定理、公式、论点、论据等方面的关键问题,记录则要准确无误,不能马虎。另外,对尚未完全理解的内容,最好也可简要地记下来并加上记号或批注,以便课后复习时予以解决。

第三,笔记不要写得太密,要留有空白,以便课后补充和修正。需要强调的是,不要只把记课堂笔记看成是一种单纯的技巧,实际上它是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过程。记和听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只有听好,才能记好;反过来,只有记好,才能检查和提高听课效果。因此,一定要正确处理听与记的辩证关系,使课堂笔记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要想当堂掌握所学的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课上认真观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要将重点放在认识事物的思考过程上,千万不要跳过认识事物的艰苦思考过程而直接去背结论。因为概念、定理、规则的表述只是末,而其形成过程才是本。抓住根本,才能学到根本的学问;否则,舍本求末,学到的只是些"死"的知识,这种知识不能转变为能力和智力,在实践中毫无用处。


猜你喜欢:

1. 初中年级各科学习方法总结

2. 历史与社会教学心得总结

3. 初中历史应该怎么学

4. 怎样学习历史 学习初三历史的方法

5. 初中历史该怎么学

㈦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浙教版)

第1课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 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
本课主要叙述中国是怎样从一个政治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过程。重点掌握两大板块、六个问题:一是林则徐虎门销烟:1.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2.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3.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二是中英《南京条约》:1.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2.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难点
难点是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首先明确半殖民地的含义是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半封建社会的含义是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而后依据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认识条约签订后,中国虽然是形式上独立的国家,但其独立自主的政治已开始受到外来的干预;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也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冲击,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因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南京条约》的签订,仅仅是开始而已,不要因此造成认识上的错误。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1.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首先由导入框的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疑问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在学生充分议论的情况下,教师加以归纳指出: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而四处扩张,广阔的中国市场就成为它首选的对象。英国曾经采用外交、贸易等手段想打开中国的大门都未能遂心如意,后来发现从事毒品贸易可以牟取暴利。(当时拥有鸦片专卖权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其鸦片每箱成本200多卢比,1817年在市场上的拍卖价为1785卢比,在中国的卖价为2 618卢比,差额833卢比,折合银元400元或白银280多两。)于是英国积极向中国走私鸦片。指导学生看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2.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指导学生看自由阅读卡,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吸毒现象和我国政府的禁毒决心,让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再概括归纳:鸦片是一种用罂粟汁熬制而成的麻醉毒品。人一旦吸食鸦片就不易戒除,一染上毒瘾,则使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请同学朗读炮子谣,老师再解释含义。引用英国第一任印度总督哈斯丁斯在1773年的宣称:“鸦片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有害的奢侈品,除仅仅为对外贸易的目的外,它是不被容许的,明智的政府应该严格地限制鸦片的国内消耗。”在这里,英国资产阶级认为鸦片有害,应严格限制国内消耗;而一方面为了获取巨额利润而鼓励外销。这一目的彻底暴露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无耻和伪善,认识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马克思曾引用英国史学家蒙哥马利马丁的话来痛斥鸦片贸易的罪恶:“鸦片贸易比奴隶贸易更残酷,因为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世界,还折磨他们的肉体。” 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充实英国国库。
教师请学生阅读动脑筋的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加以归纳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造成哪几方面的危害;给中华民族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3.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教师提出你将如何面对这因鸦片走私所带来的严重局势的问题。在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己见后,教师再归纳鸦片走私已严重危及清王朝的统治,所以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讲清楚鸦片的危害,林则徐为何禁烟即不言而喻)
教师提问:林则徐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学生回答后老师进一步提出:采取了严厉有效的措施,并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注意提醒学生,销烟是采用化学反应的方式方法进行,并非烧烟。教师还可指出,当时外国人并不完全相信林则徐真要禁烟,他们想林则徐这次要发大财了。但他们在仔细观察整个销烟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发现其紧张有序、滴水不漏的组织措施,根本使人无机可乘,他们的想法太天真了。林则徐卓越的组织才能和高尚的人格精神让这些外国人心悦诚服,赞叹不已。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罗瑞卿大将参观虎门时说过:“中国近代史就是在这儿首先开始了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到了虎门就能知道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4.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教师指出,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决心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教师提问: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的禁烟引起的?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引用德国近代着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的名言,指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这场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保护鸦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必然和继续,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是要这样做的,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由于这场战争是因鸦片走私引起的,所以马克思说:“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就被称为鸦片战争。
5.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让学生阅读课本回答,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以清政府战败的原因作为小讨论的主题,让学生有自主学习、自由发挥、自我表现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看鸦片战争示意图,讲述鸦片战争的两个阶段:一是攻广州、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二是占香港、进吴淞、到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城下之盟。再归纳提示:由于清王朝入主中原后,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失去了通过对外经济文化交往来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的机遇,却造成了固步自封、愚昧落后、夜郎自大的心理,结果“落后就要挨打”,在战争中吃了败仗。尽管中国所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尽管有关天培这样的爱国将士的英勇抵抗,但仍然挽回不了失败的结局,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6.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提示,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让学生阅读《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看割让香港岛示意图。引导学生将条约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割地、赔款、通商六个字。再与学生交流讨论、分析,得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论。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来侵略、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斗争,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请你把鸦片对中国的危害归纳成几条写出来。比一比看谁归纳得内容全面、文字简练。
主要有:一是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至1839年,中国外流白银多达1亿两)。二是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指铜钱兑换白银的比值提高了。由原来的1000文抵l两到1500文抵1两,再到2 000文抵1两。清政府规定要以白银纳税,这就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农民是通过卖粮食换铜钱,再由铜钱折成白银交税。原来100斤稻谷卖1000文铜钱,即可纳1两白银的税。现在却需要200斤稻谷才能完税。)三是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因腐败而受贿放私,又因受贿放私而更加腐败。四是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也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土地被强暴割占,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本课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听、看、议),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所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指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不彻底消除腐朽的根源,今天赶走“法兰西”“英吉利”,明天还有新的“法兰西”“英吉利”接踵而至)。
分析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和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是一个重点,对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只须掌握其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及发动战争的国家即可,但教师应抓住课文的标题,讲述这次战争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它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关系,使课文内容上下衔接。
“列强侵华罪行”是本课的又一个重点,也是本课大量篇幅所叙述的内容,为使学生化繁为简,轻松掌握这一段史实,可把其罪行归纳为八个字“洗劫空前”(英、法)、“割地最多”(俄)。
本课的难点可以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上,这里应讲清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农民起义军的斗争目标首指清政府,即推翻清朝的统治(清政府的腐朽,是国难当头的罪魁祸首);一是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讲述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列强是否满足既得的利益?
导入新课
1.正文的授课思路可采用一条线索三大板块的结构方式:
①一条线索:即课文的标题“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侵华罪行”
②三大板块:由全课板书设计构成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罪行
1.英法——火烧圆明园
2.沙俄——割占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引发的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2.具体的授课方式
①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本课极为简略,但为什么把它单列一个板块,一是整体线索的思路结构分明,顺理成章。二是因为不讲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学生就无法理解这次侵略战争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而不是类似“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虽然这是后话),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肯定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有联系。所以这一部分,教师以从课目引入,即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由于《南京条约》的签订,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许多权利,但他们贪婪的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无理提出“修约” 的要求,遭拒绝后,在此发动侵略战争,以此逼迫清政府就范。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在第二板块“列强罪行” 中,可做如下处理:
a.讲“火烧圆明园”,可采用说看议的形式进行。说,即教师的解说: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且为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其被西方称为“万园之园”,可谓当之无愧(详细内容见资料)。让圆明园这精湛艺术的宝库在学生脑子里占据先人为主的位置。看,即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让学生产生对圆明园的直观印象。通过视觉,目睹侵略者的野蛮、贪婪与罪恶。通过听、看活动加深对侵略者罪行的痛恨。议,即让学生发表议论,谈谈感想,引导学生痛责思恨、激发爱国情绪。
b.对沙俄割地行径,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
一、野心——由来已久
二、手段——趁火打劫(武力相逼,调停为诱,一纸定夺、强割强占)、步步蚕食
教学手段可利用一图一表,先“以表带图”(看表识图),后“以图代表”(采用地理方位的识记法)。
③第三板块,可采用连环提问法: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联系“第一次鸦片战争” 的内容:清政府的腐败,一再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人民做出什么反应?(引出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农民政权抗击的目标是什么?结果怎么样?最后教师把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间、侵略者、主要内容及结果做个小结,这样层层归纳,步步巩固,使学生了解,由于二次鸦片战争主权再丧失、领土被强占,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此外巩固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对掌握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五大侵华战争知识的完整性做好铺垫。

第3课 收复新疆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如果你是左宗棠,如何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如何评价左宗棠” 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都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教学重点
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本课的重点。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我国的西北大门,它的得失不仅关系到我国的主权,更维系着国家的安全。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得到朝野爱国者的支持和新疆各族人民的拥护。
教学难点
讲清收复伊犁的重要性与付出代价的必要性是本课的难点。用一大块土地和大量的赔款去换取一座山城,有没有必要?学生可能无法理解、无法接受。教学时必须讲清楚:当时俄强清弱,要收回伊犁,没有付出一定的代价是不可能。而伊犁是新疆的大门,没有收复伊犁等于没有收复新疆,国家安全仍然没有保障。所以,伊犁比那块土地、那些赔款更为重要。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1.出示中国填充地图,让学生找出新疆的方位,并提问“新疆占我国领土的百分之几?”再利用“动脑筋”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一是进行学科渗透,二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让学生了解新疆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回顾这时期我国边疆危机的情况,从此直接导入新课。
3.讲述“阿古柏侵占新疆” 一目,可结合地理知识,提问“苏联瓦解产生几个国家?”再提问“浩罕国是由什么民族建立的?”让学生了解浩罕国的由来,又明确它的地理位置。为后面的学习确立时空概念。
4.结合《新疆地图》或电脑课件,教师边演示边用简练的语言,叙述阿古柏侵略新疆的过程。或让学生自制课件,自己演示,自己讲解阿古柏侵略新疆的过程,并描述阿古柏如何残酷剥削和压迫新疆各族人民,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5.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小字部分,指出沙俄、英国无视中国的主权,公然承认并支持阿古柏的伪政权,俄国还直接出兵占领新疆的伊犁地区。其罪恶目的,是企图分裂中国领土。
6.“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本课的重点。可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李鸿章和左宗棠的资料和主张,上课时让学生分成“李鸿章派”和“左宗棠派”就“海防”与“塞防”(指四北防务)孰重孰轻展开争论。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加深学生对左宗棠主张收复新疆正确性的理解。
7.设问:“如果你是左宗棠,如何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设问“左宗棠在打败阿古柏后,为什么不乘胜收复伊犁,而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同时又设立抗俄司令部支持曾纪泽的外交斗争?” 培养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形势、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
9.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用一块土地,大量的赔款换取伊犁值不值得?” 培养学生高瞻远瞩,用全局的眼光来分析问题。
10.讲完上述内容后,可提问“结合以前学习的内容,你怎样评价左宗棠?” 即可巩固旧知识,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又可以培养学生全面评价重要历史人物的能力。
动脑筋
想一想,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后历代中央政府从没有放弃对新疆的管理。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
在教师帮助下,让学生讲一讲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的英雄事迹,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在战斗中,以邓世昌等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甲午战争的民族英雄;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中日《马关条约》的签定,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教学重点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教学难点
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影响。
教学方法
1.指导学生查阅有关历史资料,帮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加深对有关内容的理解。2.通过指导学生对《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内容的比较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具:视频、教学课件、挂图。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1.在导入新课时,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言以渲染气氛:“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哪一字哪一句不启人蒙昧、动人心魄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这段导言一开始就制造了浓重的气氛,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学的发展而发展,两句设问,既是对前课作了小结,也给下文作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黄海大战一目是本课的重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和战争的名称为甲午中日战争。二是黄海大战的经过。三是黄海大战的结果。可以先由老师放映影片《甲午风云》的重要片段,然后让课前准备好故事的学生进行演讲特别突出邓世昌的事迹。老师在学生讲完后进行归纳和总结。要求学生注意看有关的地图和图片材料。
3.黄海大战后,李鸿章为保存自己派系的实力,命令北洋舰队“保船避战”,躲进威海卫军港,不准巡海迎敌。这样,黄海制海权为日本舰队所控制,此后中国遭到日军海陆两路的夹击。由老师简要讲述辽东半岛战役并着重讲清旅顺的陷落和旅顺屠城,指导学生看小字部分内容。老师再讲清威海卫溃败的情况,指出威海卫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马关条约》一目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应依次讲明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1895年)和双方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要求学生记忆。二是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四点划在书上,并要求学生理解和记忆。关于“三国干涉还辽”,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教师不必讲解。三是结合《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第一、辽东半岛是北洋门户,与山东半岛相合环抱渤海,南端是旅顺军港,割让辽东半岛直接威胁了京津地区的安全。台湾省是中国沿海第一大岛,包括本岛、澎湖列岛及其他大小岛屿七十多个,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遥遥相对,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领台湾,不仅是掠夺了资源的宝库,而且又是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的基地。第二、两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当时的财政收入,一年不足九千万两。为了偿付赔款,除了加紧搜括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这笔巨额赔款,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85%被日本政府充作军费,日本迅速发展成军事帝国主义,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敌人之一。第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端口,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第四、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从此,帝国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剥削廉价劳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总之,《马关条约》的签定,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了。
5.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干什么?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什么问题?指出那拉氏、李鸿章为首的投降派苟且贪安,国难当头还搞什么“万寿盛典”,这一小撮人主持国家哪有不败之理。
6.指导学生阅读以徐骧为首的台湾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有关材料,抨击当今台湾“台独”

㈧ 怎样学好历史与社会

有人讲,历史就是现实。也就是说历史上发生过的事,现在还在继续发生,只不过形式发生了变化,而现实中的很多事都有历史的影子。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我们现在的改革,历史上多次发生过,现在世界各国的争端和战争,回顾历史,和中国的战国时代、三国时代、欧洲和西亚的帝国时代,多么相似,历史上的悲欢离合的悲剧、喜剧,我们的现实不也在一幕幕重复上演吗。

所以要学好历史,就不要把历史与现实割裂开,要以现实去理解历史,以历史来关照现实,那你就会学出乐趣了,那么对历史就会有深入的体会,对现实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仿佛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怎样学好历史

对于历史,我想说的是:关键在平时,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尤其对考小综合或大综合的同学来说,平时的基础是决定胜败的关键。我自己就曾经吃过这样的亏。教我历史的魏献策老师是一位非常尽职尽责的好老师。他的课仿佛有一种魔力能把你紧紧地吸引住,浩浩历史长河在他的讲解下仿佛一下子就与我们拉近了。更重要的是,他总能引导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去思考它们背后的联系与实质。这是学习历史的最重要的方法。在他的指导下,高一时我的历史学得很顺利。也许是让胜利冲昏了头脑,高二时我开始偷懒了,不再注重基础知识的及时掌握。只是到了考试前才临时背一背。到高三下学期总复习时,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愚蠢。高一的知识由于有扎实的基本功,我不用再费多少力就能轻松地回忆起全部内容。而高二的课文我即使读了好几遍还是有忘的可能。我这才知道为什么老师总让我们“抓基础、重平时”。�

高中历史的学习与初中完全不同,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高中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最好是能每星期复习一次,每个月再总复习一次。复习时关键是要反复地看书,在反复中提高。书才是最根本的。离开书本谈能力是不现实的。�

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想想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能够说明什么历史道理。也可进行历史事件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例如,某两场政变或两种政策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说明了什么。分析异同点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版块去想。有的书上说,要把历史学成“立体”的。我想,所谓的“立体”,大概也就是这种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吧。经常这样思考,对不同的历史现象,我们就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它们的实质,无论碰到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是读书时要注意的问题。书本决不仅仅是读过即可的,光记住一些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后的东西。相信你不久就会发现,历史是越读越有味的。�

其次,做题当然也很重要。做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再回顾再思考的过程。现在的历史题,单纯考知识本身的已经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对某一事件的分析。这就需要用到读书时积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做选择题时,常常碰到一些诸如问“根本原因”、“实质”之类的问题,这通常要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关于这几方面的选项,一般来说就是正确的。再如“直接”与“间接”这样的问题,在我看来,其实也很简单。答“直接”时,你就让头脑变简单些,一开始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完全不必拐什么弯。除了“直接”之外的就都可放心地归入“间接”那部分去了。�

至于问答题,则更需要你的思考与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考卷上的题目是你曾经见过的,更不必费心去背某道题,只要掌握了方法,问答题也是很好解决的。首先是分析。通过回想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的介绍,尽量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要担心想太多,只要你觉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确的。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一再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要有创新,有自己的观点”,所以你就要尽可能地多想一些。�

其次是表达。最好是分条阐述,一点写一两行,不必太嗦,关键是把要点写出,因为评卷时也是按点给分的,写得太多,一个要点绕了好几个弯才讲完,不仅会喧宾夺主,使老师因找不到要点而扣分,还会浪费许多时间,以致来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条时也有一个技巧,即根据所给的分数决定要分几条。一般一个要点是两到三分,如果一道题是八分,那么很可能它的要点就有四个。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漏答的可能,即使你实在想不出还要答些什么,也要尽可能写满那个推算出的条数。同时,还要注意序列号的安排。大点小点用不同的序列号标出,就会显得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这样也就不容易丢分。最后,字迹一定要工整。想想看,一个老师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改完那么多的试卷,如果字迹潦草,有哪个阅卷老师会有好心情给你高分呢?�

最后,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对学习历史也很有帮助。一个人无论怎样细心都会有疏忽的地方,通过与同学交流笔记、与老师探讨习题,往往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可读一读像《历史学习》这样的杂志,了解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提高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解题很有帮助。到高三下学期的时候,要争取每天都花一至两个小时在历史上。因为历史有一个特点,容易忘。今天记得滚瓜烂熟的东西很可能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复习历史更要注意计划性。除了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外,自己还应有自己的计划,给自己定一个时间表,哪段时间复习哪段内容,注意科学合理,确保能够按时完成。可以双条线同时进行。一条是老师的,一条是你自己的。例如老师在复习世界史,你掌握好世界史的同时,还可再看看中国史。不仅记住了更多的内容,还有利于进行中外比较,使自己对高中三年的历史知识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效果要比单独复习世界史好上几倍。另外,专题复习也很重要。可以帮助你掌握好历史线索,可以深入地研究一些历史规律之类的东西,增加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其实,历史是一门很有意思的科目,不用担心学不好它,只要肯用心,掌握方法之后,历史会变得很简单了。

怎样学好历史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本站转摘 点击数:381 更新时间:2005-7-2

很多同学认为历史是一门最适合临时抱佛脚的功课,只要考前花点时间死记硬背,成绩照样不差,甚至还会有好分数。真要这么想就大错了,想要把历史学好,特别是面对文科综合卷对能力的高要求的时候,想要把历史学好,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把历史学好呢,我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探讨。

我认为排在首位的是要有兴趣。你要对历史课有兴趣你才会主动地去学,不要抱着一种如果不考历史我才不去学的心理。兴趣是种很微妙的东西,你有了兴趣,你就能很快地把知识点记住,能很好的去理解和领悟在历史现象背后所蕴涵着的历史规律,能得心应手地分析历史问题;如若反之,无异于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苦苦煎熬,但却炼不出火眼金睛。

那对于本来没有兴趣的同学,这个兴趣这么培养呢?首先你要试着摆正你的心态,不要老是抵触。如果这样,神也救不了你。然后,想想你以前看过的历史剧,让历史好一点的同学,甚至可以找历史老师,让他们从历史角度来谈谈这个历史剧,你就会发现很多很有意思而你以前不知道的观点,最重要的是你能发现历史并不枯燥,而是很有意思的东西。最后,你再认认真真地去听几节历史课,你就发现了我们学校的历史老师上课都还不赖。虽然我不能保证你能爱上历史,但我起码相信你对历史课已经产生兴趣了。

当然,有了兴趣,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很多同学认为学历史要诀就是背,错了。高中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基于课本之上的理解。所以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一个方便你理解的历史结构。其实这也很简单。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想想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能够说明什么历史道理。也可进行历史事件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例如,某两场政变或两种政策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说明了什么。分析异同点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版块去想。有的书上说,要把历史学成“立体”的。我想,所谓的“立体”,大概也就是这种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吧。经常这样思考,对不同的历史现象,我们就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它们的实质,无论碰到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是读书时要注意的问题。书本决不仅仅是读过即可的,光记住一些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后的东西。相信你不久就会发现,历史是越读越有味的。

因为我们毕竟要面对考试,所以我们在谈论学好历史的过程中也绝不回避考试技巧的问题。现在的历史题,单纯考知识本身的已经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对某一事件的分析。这就需要用到读书时积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

例如做选择题时,常常碰到一些诸如问“根本原因”、“实质”之类的问题,这通常要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关于这几方面的选项,一般来说就是正确的。至于问答题,则更需要你的思考与分析能力。首先是分析。通过回想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的介绍,尽量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要担心想太多,只要你觉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确的。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一再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要有创新,有自己的观点”,所以你就要尽可能地多想一些。最忌讳的是认为自己不会,就什么都不写。最后,答题的时候,字迹一定要清楚。要答得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每点内容不要罗嗦,但一定要把要点概括地讲出。每点都要用序号标明,这样才能清晰明了。

对于这个话题,我暂时只能想到这么多了,希望大家在历史学习的道路上走好。
'

㈨ 初中历史与社会可考什么老师

历史老师。
考试要求。
1、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及方法。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能够运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2、历史教学设计能力。能够准确地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正确选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历史教学实施能力。掌握初中历史教学实施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能够准确地表述教学内容,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历史教学。
4、历史教学评价能力。了解历史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㈩ 怎么学好历史与社会啊

怎样学好历史 对于历史,我想说的是:关键在平时,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尤其对考小综合或大综合的同学来说,平时的基础是决定胜败的关键。我自己就曾经吃过这样的亏。教我历史的魏献策老师是一位非常尽职尽责的好老师。他的课仿佛有一种魔力能把你紧紧地吸引住,浩浩历史长河在他的讲解下仿佛一下子就与我们拉近了。更重要的是,他总能引导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去思考它们背后的联系与实质。这是学习历史的最重要的方法。在他的指导下,高一时我的历史学得很顺利。也许是让胜利冲昏了头脑,高二时我开始偷懒了,不再注重基础知识的及时掌握。只是到了考试前才临时背一背。到高三下学期总复习时,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愚蠢。高一的知识由于有扎实的基本功,我不用再费多少力就能轻松地回忆起全部内容。而高二的课文我即使读了好几遍还是有忘的可能。我这才知道为什么老师总让我们“抓基础、重平时”。 高中历史的学习与初中完全不同,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高中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最好是能每星期复习一次,每个月再总复习一次。复习时关键是要反复地看书,在反复中提高。书才是最根本的。离开书本谈能力是不现实的。 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想想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能够说明什么历史道理。也可进行历史事件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例如,某两场政变或两种政策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说明了什么。分析异同点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版块去想。有的书上说,要把历史学成“立体”的。我想,所谓的“立体”,大概也就是这种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吧。经常这样思考,对不同的历史现象,我们就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它们的实质,无论碰到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是读书时要注意的问题。书本决不仅仅是读过即可的,光记住一些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后的东西。相信你不久就会发现,历史是越读越有味的。 其次,做题当然也很重要。做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再回顾再思考的过程。现在的历史题,单纯考知识本身的已经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对某一事件的分析。这就需要用到读书时积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做选择题时,常常碰到一些诸如问“根本原因”、“实质”之类的问题,这通常要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关于这几方面的选项,一般来说就是正确的。再如“直接”与“间接”这样的问题,在我看来,其实也很简单。答“直接”时,你就让头脑变简单些,一开始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完全不必拐什么弯。除了“直接”之外的就都可放心地归入“间接”那部分去了。 至于问答题,则更需要你的思考与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考卷上的题目是你曾经见过的,更不必费心去背某道题,只要掌握了方法,问答题也是很好解决的。首先是分析。通过回想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的介绍,尽量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要担心想太多,只要你觉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确的。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一再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要有创新,有自己的观点”,所以你就要尽可能地多想一些。 其次是表达。最好是分条阐述,一点写一两行,不必太嗦,关键是把要点写出,因为评卷时也是按点给分的,写得太多,一个要点绕了好几个弯才讲完,不仅会喧宾夺主,使老师因找不到要点而扣分,还会浪费许多时间,以致来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条时也有一个技巧,即根据所给的分数决定要分几条。一般一个要点是两到三分,如果一道题是八分,那么很可能它的要点就有四个。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漏答的可能,即使你实在想不出还要答些什么,也要尽可能写满那个推算出的条数。同时,还要注意序列号的安排。大点小点用不同的序列号标出,就会显得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这样也就不容易丢分。最后,字迹一定要工整。想想看,一个老师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改完那么多的试卷,如果字迹潦草,有哪个阅卷老师会有好心情给你高分呢? 最后,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对学习历史也很有帮助。一个人无论怎样细心都会有疏忽的地方,通过与同学交流笔记、与老师探讨习题,往往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可读一读像《历史学习》这样的杂志,了解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提高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解题很有帮助。到高三下学期的时候,要争取每天都花一至两个小时在历史上。因为历史有一个特点,容易忘。今天记得滚瓜烂熟的东西很可能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复习历史更要注意计划性。除了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外,自己还应有自己的计划,给自己定一个时间表,哪段时间复习哪段内容,注意科学合理,确保能够按时完成。可以双条线同时进行。一条是老师的,一条是你自己的。例如老师在复习世界史,你掌握好世界史的同时,还可再看看中国史。不仅记住了更多的内容,还有利于进行中外比较,使自己对高中三年的历史知识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效果要比单独复习世界史好上几倍。另外,专题复习也很重要。可以帮助你掌握好历史线索,可以深入地研究一些历史规律之类的东西,增加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其实,历史是一门很有意思的科目,不用担心学不好它,只要肯用心,掌握方法之后,历史会变得很简单了。 记得给高分啊, 我查的那么辛苦!!~~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与社会由哪个老师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72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8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1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9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7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6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7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5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9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3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01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8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5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