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汉字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
一、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商) → 金文(周) →大篆(秦) 小篆(秦) → 隶书(汉) → 楷书(魏晋) → 行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1、甲骨文: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从商朝开始的。
2、金文:是商周时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钟鼎文。金文有粗而宽的笔画,点画圆浑,金文比甲骨文更规范。
3、大篆:西周晚期,金文形体趋向线条化,笔画比较整齐、匀称。
4、小篆:李斯按照秦国的文字标准,对汉字进行整理简化,在全国推行,这种新字体叫小篆。
5、隶书:篆书笔画圆转。符号性显然大加强。小篆文字规范了,但书写不方便,民间流行一种更简单的字体,叫隶书。
6、楷书:汉朝后期,隶书又演变为楷书。字形结没有什么变化,书写更为简便。
7、草书:草书特征是笔画连带、结体简约、字形奔放。
8、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比楷书简便,且比草书易辨认。
二、关于汉字
1、起源: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贾湖刻符经碳14物理测定,距今约7762年(±128年)历史;还有七千年前的双墩刻符、六千年前的半坡陶符、五千多年前青墩遗址刻符、连字成句的庄桥坟遗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号、尧舜时代的陶寺遗址朱文、夏墟的水书。早期的骨刻文就是丰富的文字系统,后期的属于初步成熟阶段。这些考古发现可能是汉字起源的重要线索,也可能是各种文字发展的不同源流。
2、20世纪80年代初,在河南登封夏文化遗址发掘出的陶器上,发现了更完备的文字。这是被学者们确认的迄今为止我国有确切时代的最早的文字。
3、简介: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现存最早可识的成熟汉字系统是商代的甲骨文。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的例外,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贰’ 中国汉字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
汉字的来历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
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叁’ 汉字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汉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先民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隶书,至唐朝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正楷。广义的汉字指从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等的文字,狭义指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
‘肆’ 汉字是起源于哪个朝代
汉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大概已有6000年的历史了.
古人认为,汉字是仓颉创造的.对此,先秦典籍中多有记载,如《荀子·解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吕氏春秋·君守篇》:“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韩非子·五蠹篇》:“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汉人的着述中也多有记载.如《淮南子·本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特别是东汉的许慎,在他的具有奠基意义的语言文字学专着《说文解字·叙》(参见附录《许慎和他的〈说文解字〉》,下同)中谈得最详细:“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
由上可见,在古代社会,仓颉造字说已是定论.而许慎更是明晰地提出了仓颉造字的缘起、思路和结果.
不过,后世特别是近世学者对仓颉造字说多持怀疑乃至否定态度,认为汉字不可能是一人一时一地造出来的,而是汉民族先人集体长期累积的结果.
要讨论这一问题,我们认为必须得先对汉字起源的涵义做一界定:即汉字的起源是针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字体系而言的.明确了这一前提,这些学者的观点就值得商榷了.
第一,由以上介绍和其他史料记载可知,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仓颉造字说已经是当时社会的一种常识.近代以来,通过对出土文献的研究及与不同来源资料的多方互考印证,我国古史记载的可信度相当之高.如西晋初年,由盗掘汲郡(今河南汲县,战国时为魏地)魏王墓冢而现世的《汲冢书》中的编年古史——魏国史书《竹书纪年》,关于商周史实很多记载与甲骨文、金文吻合,在前不久完成的我国大型史学研究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文献资料很大程度上依据了《竹书纪年》.再如,通过对甲骨卜辞等不同来源资料的研究表明,《史记·殷本纪》关于商代帝王世系的记载是基本可信的,就是一些历来为史学家以其言不雅驯而不屑的传统文献,如《五帝德》、《帝系》、《山海经》等,也被证明具有表示事实的一面.所以,在虽然没有确凿证据证是但也同样没有确凿证据证非的情况下,对古史的记载一概采取怀疑乃至否定的态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第二,现知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是殷商甲骨文,其历史上限至少在3300年以前.经过专家学者考证研究,已辑录甲骨文单字5949个(其中多有同字异构,据最新研究,约为3500个左右),发现甲骨文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完全符合“六书”造字原理.这说明,甲骨文的产生,应该是更久远的事情.仓颉所处的年代大约在四千五六百年以前,从前面的介绍可知,仓颉造字是一种有缘起(“庶业其繁,饰伪萌生”)、有理论指导原则(“分理之可相别异”)、有实现结果(“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的自觉的创造活动.以甲骨文相对照,说汉字为仓颉所造,从历史沿革上讲是合理的.
第三,通过对创新规律的研究发现,历史上所有的重要思想、理论的形成和重大的发明、发现,都是由个人独立完成的.而且这些重要的创新成果即使让大众认识和接受,往往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和困难的过程.由此可见,仓颉造字说符合创新规律.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仓颉造字说是可信的.至少可以认为,汉字成为成熟的、有体系的文字是从仓颉开始的.至于说仓颉是人名是官名还是其他什么含义可以暂不细究,因为我们这里关注的是汉字起源这一事实.
中国人(实际上远不止中国人)所使用的汉字是仓颉所创造的.如今,在世界上被广泛使用的多种电脑汉字输入法当中,就有一种名为“仓颉汉字输入法”.作为“中华文字鼻祖”,几千年来,仓颉不但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尊崇,而且受到世界敬仰.位于商丘市虞城县王集乡的仓颉墓每天都迎来络绎不绝的国内外游客.
仓颉为黄帝的史官.为了记载事情,传递信息,黄帝命他造文字.仓颉首先发明了象形文字.后来因象形文字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他又发明了会意字、形声字等.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黄帝对仓颉发明和推广文字的功劳非常看重,仓颉死后,他命人将其悬棺而葬之.如今的仓颉墓前,枝叶繁茂的古柏掩映着一座大殿,殿门两旁的木柱一有副对联:“天下文字祖,古今翰墨师”.
‘伍’ 汉字起源于什么时候
一、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汉字(即最早的甲骨文)起源于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时期。
二、汉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按中国古文字学家的意见,甲骨文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较完备的文字”。它已经比较复杂,已发现多达3000个以上字汇。“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直到今天,各种字体纷纷诞生。
三、甲骨文简介
甲骨文为商朝后期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
因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5)汉字的历史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扩展阅读
甲骨文的发现过程
光绪二十五年(899年)年过半百的王懿荣身患疟疾,一位着名的老中医开了“龙骨”这味药,职业的敏感性让他觉得这些大小不一的“龙骨”上的非常有规律的符号,十分像古代文字。
为了一探究竟,他大量收购“龙骨”。王懿荣对"龙骨〃进行了反复推敲、对比、拼合,深厚的金石功底让他很快了解到这些“龙骨”是龟甲和兽骨,而上面的符号是用刀刻上去的,裂纹则是高温灼烧所致。最后王懿荣确定这些刻在甲骨上的符号是一种文字,而且早于金文和篆书。
并且王懿荣进一步追根溯源,最终发现这些甲骨大都产自河南章德府安阳县小商屯,进而发现了“殷墟”。
‘陆’ 汉字产生的时代是什么时候
是新石器时代
汉字是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它的产生与成熟,不是在短期内完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根据考古资料与古代传说所载,汉字的产生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汉字的初创时期与体系形成时期。
①汉字的初创时期(4500——7800年)
汉字的初创时期,是指汉字从无到有,从符号与图画演变成为文字这一时期。据古代传说记载,汉字产生于黄帝时代,距今5000年至4500年前后这一时期。但据考古资料来看,汉字的产生要远远早于这个时期。前文已述,陶符是汉字的起源之一,目前发现最早的陶符距今已有7350年至7800余年,这说明在七千多年前汉字就已经产生了。这些陶符出土于甘肃秦安大地湾新石器遗址。绘制在钵形陶器内壁上,共有十余种,形状与半坡陶符相似,它是仰韶文化陶符的源头。而仰韶文化的陶符距今也有6000余年 。其后还有在甘肃、青海等地发现的马家窑文化、山东发现的龙山文化,浙江江苏发现的良渚文化。这说明陶符作为一种创制中的文字,正在发展之中。至此,汉字已经完成了从记事符号到文字的转变。
②汉字体系的形成时期(4000——4500年)
初创时期的汉字,只是孤立的符号,数量少,功能差,只能分别与少数事物或词语相对应,还不能排列起来完整的记录语言。而所谓体系文字,是指作为一种符号,能够系统的记录语言的文字。这种文字一定是数量多、功能强、能适应当时记录语言的需要哦。汉字体系的形成大约在距今4000年至4500年期间。这一点,可以从考古发现的文字资料中获得佐证。
迄今发现成体系的汉字是甲骨文(殷墟文字)。甲骨文的单字有四千多个。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都已齐备,它能够比较系统的记录当时的语言,这说明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这种文字至少已有三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而汉字体系形成的时间当然会更早。在新石器时期的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及夏商时期的二里头文化等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相当数量的陶符,其中相当一部分可以确定为汉字。它们的时代大约距今4000年至4500年 间。据此,有的学者认为,“大汶口文化晚期和良渚文化的材料说明,在公元前2500至2000年,已经存在形体上比较固定的文字。同样的文字出现于分布地区不同的两种文化,又说明当时文字传播范围的广阔。”而文字形体相对固定,则是文字形成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1986年5月1日,〈光明日报〉报道‘在陕西省西安西郊出土了一批甲骨文,“它的笔画细若蚊足,刚劲有力,字形清晰,字体结构布局严谨,与殷代甲骨文 字体接近。……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这里出土的甲骨文比过去发现的认为最早的甲骨文——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时代要早一千二百年以上。”凡此种种,足以说明,汉字体系的形成,是在距今约4000年至4500年这一时期内
‘柒’ 中国汉字文化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历史
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失传,仅有中国的汉字沿用至今。
传说中,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汉字。从历史角度来看,复杂的汉字系统不可能由一个人发明,仓颉应该是在汉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荀子‧解蔽》中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而汉朝淮南子一书也描述仓颉的贡献为“天雨粟,鬼夜哭”:描述文字的发明有如天上降下五谷广披大众,使得资讯透过文字能传载给任何人;而仓颉之前已去逝的人(鬼)都痛哭没有办法享用到文字的好处〈参考《谈人文与资讯》一书第21页〉。
有观点认为《周易》中的八卦对汉字形成有较大影响,但支持者甚少。
原始文字
文字发明前的口头知识在传播和积累中有明显缺点,原始人类使用了结绳、刻契、图画的方法辅助记事,后来用特征图形来简化、取代图画。当图形符号简化到一定程度,并形成与语言的特定对应时,原始文字形成。
1994年,湖北杨家湾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其上170多种符号中,部分特征与甲骨文有较大类似之处。这一发现将原始汉字的形成过程推定到距今6000年以前。此外,山东大汶口出土的陶器上的象形符号,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几何符号,河南贾湖距今8000年前龟甲上的几何符号贾湖契刻符号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阶段的表现。
但是,商朝以后的汉字和这些几何符号是否一脉相承?这个问题还在争议中。许多学者提出,这些符号不一定是汉字的前身,甚至不能绝对肯定是文字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