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农业政策有什么共同作用

历史农业政策有什么共同作用

发布时间:2022-12-26 15:01:35

‘壹’ 西汉和曹魏时期发展农业的措施及其共同作用是什么

三国时期战争频繁,大量人口流离失所。为了恢复国内经济,同时供应战争所需军粮,曹魏采取的一系列农业政策主要是屯田和水利。
一,屯田。“于公元196年开始在都城许县屯田,后来又下令在各郡国屯田。"分民屯与军屯。
民屯是说政府组织流民安顿生产,国家拨给田地,按军编制。地租是政府六、屯民四。如果不用官牛的是对半。 这些屯田民是国家保护并且供给更牛种子。没有徭役,可安心生产。 说是话剥削是挺重的,西汉的时候是十五税一甚至三十税一。 屯田是十之五六了,但是相对那种战争岁月有个安静的地方种田就很不容易。史载”建安元年(196年),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五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另外军屯以士卒屯田,”十二分休“。也就是说每十个人,八人种地,二人巡守。 这就是屯田的表现。
二,水利
先后开凿或整修沟渠。比如白沟、利漕渠、泉州渠、新河。
曹魏的屯田和水利发展,不仅解决了军粮问题,对于操守长期战乱破坏的中原地区经济起到了恢复发展作用。
参见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贰’ 俄,美,中三国在农业方面各自采取了什么政策,在历史上有什么共同作用

俄国:新经济政策
主要原因: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主要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下,胡佛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更加严重。

中国:改革开放
主要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叁’ 20世纪50年代,我党在农业上执行了什么政策,有什么历史意义

20世纪50年代,我党在农业上执行了土地改革政策.其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了;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希望能够帮到您,望采纳

‘肆’ 清朝初农业政策是怎样的

比较详细,如果不是写论文的话,拣标题回答一下就行了。 (一)土地政策 1.鼓励垦荒。 从顺治元年起,清政府就把招抚流亡,鼓励垦荒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其一,宣布垦荒归己,由政府发给垦荒者印信执照,明确产权,并且保护垦荒者的土地所有权。顺治六年四月,明确宣布:“无主荒田,州县官给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有主荒田,令原主开垦,官给牛、种。后又作了补充规定:“如有主荒田,原主不能开垦,地方官另行招人耕种,给予印照,永远承业,原主不得妄争”。顺治十四年,又宣布将“永远承业”改为“永为己业”。康熙二十二年对“抛荒”作出规定:“凡地土有数年无人耕种完粮者,即系抛荒。以后如经垦熟,不许原主复问”。其二,放宽荒地免征年限。关于荒地免征,顺治元年八月宣布所垦荒地,“三年起科”。翌年,将荒地起科分为三类:新垦荒地免租一年;“原荒之田,三年后起科。原熟而抛荒之田,一年供赋”。顺治六年,改为“俟耕至六年之后,有司官亲察成熟亩数,抚按核实,奏请奉旨,方议征收钱粮。其六年以前,不许开征,不许分毫佥派差徭”。康熙时,继续调整这一政策,准许三年后再宽一年,宽至六年、十年,甚至十五年起科。其三,政府资助耕牛、种子。为了保证垦荒的进行,对于垦荒有困难的农户,由地方政府在耕牛、种子、口粮上给以资助。资助办法是借贷,或春借秋还,或分期归还,次年交完一半,三年照数完纳。其四,以垦荒多寡作为考核官吏的条件。顺治六年提出:“各州县以招民劝耕之多寡为优劣,府道以责成催督之勤惰为殿最。每岁终抚按分别具奏。载入考成”。十四年具体规定:“督抚按一年内,垦至二千顷以上者,记录;六千顷以上者,加升一级。道府垦至一千顷以上者,记录;二千顷以上者,加升一级。州县垦至一百顷以上者,记录;三百顷以上者,加升一级。卫所官员垦至五十顷以上者,记录;一百顷以上者,加升一级。文武乡绅垦五十顷以上者,现任者记录,致仕者给匾旌奖”。

2.实行屯田。 清代屯田,袭用明代旧有民屯、军屯办法。顺治元年八月,制定垦荒兴屯令,“凡州县无主荒地,分给流民及官民屯种”。民屯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屯垦事宜,各省设屯道厅,置屯道一员,会同县同知二员,“专理兴屯事宜,督垦荒田,并派遣御史到各地巡视屯田。各州县还根据当时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直隶规定:“官助牛耕种者,所收子粒三分取一;民自备者,当年十分取一、二,三年三分取一”。陕西西安、凤翔二府规定民屯,“每顷给牛具银五两,每亩谷种七合,计银一分四厘。每顷人工四名,给银八钱八分,均动支库项”。军屯是组织军队垦田种地。顺治三年定军屯管理制度,“卫设守备一,兼管屯田。又定千总、百总,分理卫事。改卫军为屯丁”。六年,又制定卫所屯田租例。果树菜畦水田苇地每亩科1斗,麦地6升,杂粮地4升5合。据载顺治十年,陕西军屯,榆林收获糜莜1580石4斗5升,靖边道收获糜莜2254石6斗。湖南武、岳、长三府卫屯,共收子粒4230石4斗5升。

3.实行圈地。 这是为满足满族贵族及八旗官兵要求所采取的一项政策。随着清朝入关,满族贵族、官吏、满蒙汉八旗官兵随从、奴仆等亦大量涌进北京。这些八旗官兵,在入关之前,享受“计丁授田”的优待,入关之后,更是以胜利者自居,要求得到土地,成为新贵。基于这种情形,清政府于顺治元年十二月下令:“凡近京各州县民人无主荒田,及明国皇亲驸马、公侯伯、太监等死于寇乱者,无主地甚多。……尽行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接着又于顺治二年九月、四年正月下令圈占土地。圈地的区域,最初限于北京附近三百里内。后来逐渐扩大,“三百里内不足,则远及五百里。乃至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宁夏、四川等地。圈地的方式,是由户部派满官到各地会同有司率甲丁等人至村庄,“相度畎亩,两骑前后牵部颁绳索以记,周四围而总积之。每圈共得几百十晌”。据不完全统计,时至康熙五年, 共圈占土地166838 顷, 各省旗人占地60000 顷, 两项合计226838顷,约占当时全国耕地面积5395262顷的1/23。 其中河北玉田县原额民地5216顷88亩。顺治二年以后,圈授旗下屯田,投充勋戚食采,只剩民地617顷51亩,圈地占全县耕地面积88%。 雄县民地4400余顷,清初圈占为旗地3516顷,占全县耕地面积70%。这些被圈占的土地,分配给满族贵族、八旗官兵,由他们建立田庄,使用奴隶和农奴进行生产。为了保证八旗贵族田庄的劳动力,清政府强制推行投充法及逃人法。投充法不仅允许八旗贵族“收充贫民为役使用”。甚至逼使人们投充,“不愿者即以言语恐吓,威势迫胁,各色工匠,尽行榨索,务令投充”。而逃人法则是为着惩治投充旗下逃亡者制定的一项法令。顺治三年规定,逃人初逃者鞭一百,刺字,归还本主。三逃者处死。隐匿之人正法,家产籍没。邻右九甲长,各鞭一百,流徙边远地区。据清人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所述,“缉逃事例,首严窝隐,一有容留,虽亲如父子,但经隔宿,即照例治罪,使小民父子视若仇仇,一经投止,立时拿解”。由是惩治逃人一人,往往“牵连数十人鞭黜籍没”。清初实行的圈地政策以及投充法和逃人法的制定,集中地反映了满族贵族的野蛮性与落后性,是其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重要表现。这一政策实施的结果,激起了所在地区农民的强烈反抗,也激化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满汉官僚地主之间的矛盾。为此,康熙八年六月,清政府决定废除圈地令,宣布“自后圈占民间房地,永行停止。其今年所已圈者,悉令给还”。康熙二十四年再次重申,民间开垦田地,自后永不许圈占。

4.实行更名田。 这是针对明代藩王所占土地实行的一项措施。明代藩王占有大量土地,经过明末农民战争的冲击,许多藩王被杀或逃匿,所占土地多为原种之人所有。康熙即位后,决定对这些土地进行清理。康熙七年十月,下令凡明废藩田产,悉行变价出卖。这一政策宣布之后,引起农民的不满。为此,八年三月清政府作出决定,免其易价,“给予原种之人,令其耕种”,照常征粮。将这些土地改为民产,“号为更名地,永为世业”。据不完全统计,更名田涉及直隶、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湖北等八省,共有土地166829顷。其中河南、湖北最多,占全国更名田总数一半以上 (二)赋税政策。 清入关后,为争取民心,十分注意减轻民众负担。在赋役方面所实行的主要政策和措施有:

1.取消明末三晌加派。 顺治元年七月,即据有北京后的二个多月,清政府在其发布的《摄政王谕官吏军民人等令旨》中即宣布:自顺治元年为始,凡正额外,一切加派,如辽饷、剿饷、练饷及召买米豆,尽行蠲免。十七年又申令:“天启、崇祯年间加派尽行蠲免……,如贪官污吏例外私派多征扰民者,该督抚按题参重处”。这一政策的基本点是取消明末于正额以外加征的各项加派。 2.减免赋税。 清朝初年,赋税减免大致有五种:一是减免荒地税粮。清因明制,田赋征收是根据政府所掌握的土地数字按亩计征的。明末以来,华北及江南各省均有大面积的荒芜土地,按册征收,那就必然将荒地税粮摊入熟地之中。时人魏裔介曾说:“荒地之粮,既加于熟地,亡丁之银,复派于地亩,农民重困,地愈荒而逋欠愈多矣”。针对这种情形,清初责成各州县区别荒地、熟地,宣布免去荒地税粮。如顺治八年,免山西荒地额粮15000顷,及直隶、山东、河南、 陕西等荒残额赋。二是减免水旱灾区税粮。减免数额,依当时当地灾情程度确定。顺治初定被灾八分至十分,免十分之三;五分至七分,免二;四分免一。康熙十七年,改为六分免十分之一,七分以上免二,九分以上免三。这种蠲免,“一年蠲及数省,一省连蠲数年”。三是免除积欠。由于各种原因,各省税粮往往不能如数完纳,因而形成积欠。康熙四十五年,下令免直隶、山东本年积欠。同时宣布对山西、陕西、甘肃、江苏、浙江等12省,自康熙四十三年以前未完地丁银212万有奇, 粮10万5千石有奇,悉行蠲免。四是实行轮蠲。 鉴于国家财政好转,从康熙五十年起,将全国各省分为三批,轮流蠲免,一年免数省,三年各免一次。五是免及佃户。康熙四十九年宣布:“嗣后凡遇蠲赋之年,免业主七分,佃户三分,着为令”。佃户免三分,从所交田租中扣除。这种蠲免是前所罕见的。清朝的赋税减免,在康熙年间是付诸实施了的。据统计,康熙在位期间,“前后蠲除之数,据户部奏称,已逾万万 3.改进赋税征收办法。 明季以来,户口、土地册籍失存。顺治改元,即下令编制户籍。三年编审一次,后改五年编审一次。顺治三年,责成户部及地方抚按编制作为赋役征收依据的《赋役全书》,由于战火未息,编制工作遇到困难。十一年至十四年,《赋役全书》编成,每县两本,一存有司,一存学宫,详载上中下田则。又编造黄册,岁记户口增耗,详其旧管、新收、开除、实在之数。二者互为表里,并且发给民户易知由单,以杜绝官吏渔猎勒索。康熙亲政后,一方面重修《赋役全书》,同时从革除税收弊端出发,停止刊行易知由单,将二联串票改为三联印票。又行滚单法,让粮户自封投柜,亲自交纳。时人评论康熙朝实行田赋征收办法说:“以分限之法纾民力,以轮催(即滚单)之法免追乎,以印票(即三联印票)之法征民信,以亲输之法防中饱”。

4.严格奏销。 清朝初年,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着眼,责令各州县照额完纳。对于逋欠国家税粮的官僚绅衿,严加惩处,“不问大僚,不分多寡,在籍绅衿,按名黜革。现在缙绅,概行降调”。如顺治朝庚子奏销案,松江等四府一县,共欠条银五万余两,黜革绅衿一万三千余人。清查并及于山东、陕西、浙江、福建、江西、广东等六省,狠狠地打击了官僚绅衿逋欠钱粮的风气,从而保证了税粮的征收。

(三)手工业政策。 清朝初年,面对手工业衰败的现实,在手工业方面所实行的主要政策和措施计有:

1.废除匠籍制度。 明代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称为匠户,隶属于官府,世代相袭,实行轮班或住坐为国家服役。这种匠籍制度限制了工匠的独立自主的经营。顺治二年五月,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免征京班匠价。自是而后,官营手工业的工匠及官府所需用的各种手工业制作,一律实行计工给值的雇募制。康熙三十六年,特别是实行摊丁入亩后,各省陆续将班匠银并入田亩或地丁代征。 2.放宽经营限制。 清入关后,注意恢复发展手工业生产,并且确定对手工业一般只征收课税,不以行政权力去干预生产,允许手工业者自由经营。康熙即位后继续放宽对手工业经营的限制。在纺织业方面,取消机户“不得逾百张”织机的限制,让有力者畅所欲为去发展生产,扩大经营。陶瓷业,康熙十九年,取消明代遗留下来的各处“当官科派”的规定,凡土匠物料,俱按工给值,悉照市价采买。制盐业,明代四川井盐,多由官营,后改招灶户,设官监督。清初则任民自由开采,对于灶丁开凿井盐,比照开荒则例,三年以后起科。矿业,清初开时禁,康照二十一年,下令准许商民“自行开采”云南铜、铅、锡、银、铁矿,实行每十分抽税二分。进而申令严禁势豪霸夺民洞及别开官峒,又制定奖励办法,开矿商民上税3000至5000两者,酌量给以顶带。

3.在官营手工业中推行雇募制。 江南江宁、杭州、苏州三织造局是由官府经营的纺织业基地。原由三府巨室充当机户,雇募机匠生产。顺治八年,革去机户,由各织造局自行购买原料,直接从民间招募工匠,按工给值,采用计时和计件两种办法支付。苏州织造局机匠工价,按时计的有缎纱花机每日工银一钱五分,缎素机每日工银一钱三分五厘,挑花匠每月给工银二两,倒花匠每月给工银五钱等。按件计的有帕子丝九七折净,每两掉络工银一分。

‘伍’ 中国古代农业政策与现在农业政策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中国古代农业主要以小农经济为主,经营规模很小。通常以家庭为单位。

现代的的农业政策是分田到户,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不同点

古代的农业政策,是把家庭所需足够的粮食留下来,把多余的上缴给地主或封建统治者。

现在的农业政策正好相反,是把一部分的粮食上缴给中央,把大部分的粮食留下来供自己使用。(可以进行买卖交易)

‘陆’ 建国以来农业生产制度变革的历史作用

1、历史作用
目前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经过三十多年来的改革、探索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以承包经营权为核心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步建立,农户与集体之间采取合同制形式,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使生产经营的权、责、利相结合,收益与劳动成果直接挂钩,充分调动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虽然土地流转还没有解除禁止,但是农户之间已有了自发性流转,平衡了农户之间土地权益问题。90 年代以来,中央颁布实施的农村土地政策多是围绕延长土地承包期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许可而展开的。特别是90 年代后期,中央更加重视土地对于农民所起的生活保障作用,稳定土地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更成为促进土地流转的重要政策保障。自2000 年以来,国家通过立法,政府会议等多种平台再次强化土地承包关系的长久性,并赋予法律依托,也为农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了明确有利的政策依据。

2、农业的制度变革
自解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制度变革主要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本文所谈的制度,是包括土地制度及农业的经营方式)。
第一阶段,是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1950年6月党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简称《土改法》),于同年冬季在全国国内大规模地展开了土地改革。《土地法》的总则提出:“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样,就明确地规定了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这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是我国历史上几千年来第一次最大最彻底的农业的制度改革。于1952年基本完成的土地改革,建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并建立了与此相联系的农民家庭的经营方式。
第二阶段,是实行农业合作化,改造个体小农经济。我国的农业合作化是分四个步骤实行的。1952年在农村推广互助合作运动,建立农业生产互助组;不久,互助组发展为初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初级社);在1955年下半年农村出现了农业合作化高潮,初级社迅速转化为高级社(即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12月实现了全国的人民公社化,建立了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组织。农业合作化的结果,是将农民的个体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是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过渡到土地等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此相联系,农业的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由以农民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经营方式逐步发展为集体经营方式。

第三阶段,在保持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废除人民公社,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展了在农村以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迄今为止,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大致有三个过程。首先,承包形式由包工发展为包产。在包工形式下,生产队将生产过程的某些环节包给作业组或农户,然后根据统一定额对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考核与检查并换算成工分,生产队成员按所得工分参加分配。当时,劳动报酬还没有与最终产出发生直接的联系。以后在包产形式下,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内部职能和结构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生产和经营管理的职能由生产队一级转向了承包者。其次,明确承包者。刚开始,作业组是承包者,即由若干农户自愿联合的作业组对生产队承包,这时,尽管生产和经营的单位比原来的生产队缩小了,但是,作业组内仍然沿用原生产队的管理和分配方式。以后,承包者发展为农户,进一步否定了生产的集中管理方式。第三,在农户承包的前提下,由包产到户转向包干到户。包产到户,是指生产队把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包给农户使用,由承包产量指标定工分,劳动成果归集体共同使用,扣除集体提留后,再按工分分配给农户。生产队仍实行集体经营,统一核算。包干到户,是指劳动成果除了缴纳国家税金和集体提留外。直接归农户所有。实行包干到户,集体所有制的所有权已同经营权分离,农户有了经营自主权,农户成为进行独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农业经济实体。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在不同形式上相结合的农业经营方式。

‘柒’ 古代农业发展的共同原因

1、 农业
(1)历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改革与进步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处在石器时代和金石并用时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处在旧石器时代;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处在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开始进入了金石并用时代。
奴隶社会生产工具有了进步,西周晚期出现铁器;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着提高。
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两汉时,牛耕广泛使用,并有了改进,出现了两牛抬杠式和一牛挽犁式,铁农具和牛耕都向边疆传播;西汉时发明了翻土、碎土的犁壁,这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西汉农学家赵过发明了播种机械耧车。
三国时,魏国马均发明了灌溉工具翻车;
唐朝,发明了灌溉工具筒车和曲辕犁。
认识:工具改进是生产力发展的最显着的标志,经济发展最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变革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我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都由于生产力的进步(即生产工具的进步)引起的。
(2)历代政府重视农业发展的措施
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发展生产;
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两汉时,推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奖励农耕;
三国时推行屯田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
隋唐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重视生产工具的革新,重视兴修水利;
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农田水利法,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明清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鼓励生产,如明朝的“一条鞭法”、康熙的“更名田”、雍正的“摊丁入亩”的赋税制度,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认识:
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它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农本” 和“以农立国“思想是历代统治者一贯的指导思想,从战国的商鞅变法,到清朝统治者,都在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这种做法,是中国古代封建自然经济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产物,它的实行,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国家安定、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过一定积极作用,应该给予肯定,但该政策把工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进行压制,其结果必然是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业长期停止在自然经济的低水平上,其弊端在明清时期更加严重,它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古代政府采取的鼓励、重视农业发展的措施,直接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一般说来,每个王朝建立的初期,统治集团比较奋发向上,励精图治,都有自己的治理目标,他们的政策往往行之有效,也充分说明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3)水利事业
春秋时期:淮河流域,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连接淮水和长江流域的运河;
战国时期:郑国渠和都江堰;
秦朝: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
两汉时期:农田水利的地区特色明显,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为主,着名的工程如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江淮、江汉之间以修建天然陂池为主;西北修筑坎儿井;
汉武帝和汉明帝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黄河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隋唐时期:隋朝的大运河;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的水利超过六朝的总和;
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
元朝: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将几大水系贯通起来。
认识:中国历代王朝都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这与水利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是分不开的,因为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农业,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极大,在生产力不发达,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同时,兴修水利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可以扩大到交通运输和商业的发展,因此,修筑水利工程,是古代中国国家管理经济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内容和职能的体现。
(4)重要的土地制度
井田制:是西周时实行的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周王将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享用,不能买卖,必须向周王纳贡,跟随周王作战,服从周王的命令。井田制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诸侯争霸战争,井田制逐渐瓦解,被封建土地私有制代替。
屯田制:东汉末年以来,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经济凋敝,为了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曹操在许下实行屯田制,以后,三国都实行屯田制,统治者招募流亡农民,按军事编制,开垦荒地,并设官管理。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他们按比例向官府交纳一定的收获物,它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使流民与土地结合,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均田制:西晋以来,北方战乱频繁,经济破坏严重,为了恢复发展经济,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隋唐时继续沿用,唐中期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被破坏。它是一种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国家兵役、徭役的征发和国家的财政收入。
认识:封建土地私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即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土地国有制在封建社会总归要被破坏,因为封建土地制度的本质是土地私有,只要有土地所有制存在,土地兼并是不可能抑制的,而土地兼并现象的发展必然要使土地国有制破坏,因而井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随着土地所有制的产生、发展,它们必然被破坏。
(5)重要的赋税制度: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
编户制度:是汉代对百姓的一种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比较完备的赋税制度。被编入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他们依据人口和资产向国家人口税、田租、徭役和兵役,国家对他们控制十分严格。
租调役制:北魏均田制规定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租即土地税和调即户税,还要服兵役和徭役。
租庸调制:隋朝沿用北魏的租调役制,后规定50岁以上可以缴纳一定绢代替劳役,叫“庸”。唐朝在隋的基础上实行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税制度,“庸”不再有年龄限制。
这样,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两税法:天宝年间,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实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的财政收入得不到保证,为了解决国家的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即按照土地和资产向交税,每户按资产交户税,按土地交地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它的实行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表面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扩大了税源,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正式废除。
一条鞭法: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行,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一条鞭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摊丁入亩”的“地丁银”:雍正帝规定,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这样,我国的人头税制度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也逐渐减少,它的实行,对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认识:我国的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相适应,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我国赋税制度的变化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以人丁为主逐渐变为以土地为主,说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一是纳税物品由实物和力役为主逐渐变为货币地租,说明我国商品经济在不断的发展。
2、 手工业
(1)纺织业的发展概况:
丝麻织业:半坡氏族时,产生了麻纺织业;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丝织技术有了进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业的国家。以后经历历代尤其是汉代、唐朝、宋代和明清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丝麻织业不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例如两汉,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西汉的长安、临淄等拥有全国最重要的官营手工业;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以及丝绸之路大量丝绸遗物的出土等都充分说明汉代丝织业的成就。丝织业的发展,为着名的丝绸之路的开辟提供了物质条件;唐代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明清时期丝织业空前发展,并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棉织业:汉代时棉织业产生,如新疆地区种植棉花;会嵇地区出产的葛,是当地着名的越布汉光武帝将它列为贡品;南宋时,棉织业扩展到江南地区,逐渐取代麻布,成为主要的衣料;元朝时,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江南的一批小镇也因棉纺织业而兴盛起来。
认识: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封建国家,纺织业历史源远流长,它的发展特点大体是:北宋以前,中国纺织业以丝麻织业为主,南宋以后,棉布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纺织业主要体现封建自然经济的特点,是中国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盛起来,并且纺织业的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但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它始终得不到健康成长。
(2)陶瓷业:
原始社会如半坡的彩陶、大汶口的黑陶和白陶等都是精美的工艺品;商周时期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创制出白瓷,为我国制瓷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隋唐时,瓷窑分布于中原和江南许多地区着名的唐三彩和青瓷中的秘色瓷在唐朝出现;北宋的制瓷业水平大大超过前代水平,出现定窑、汝窑等五大名窑,江西景德镇的青白瓷行销海内外,南宋元朝时它成为全国着名的瓷都。
认识:中国陶瓷业的产生、发展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实现了实用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同时又是对外交往中的重要物品,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3)造纸业
发明:西汉发明了造纸术,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的最早的纸;
改进:105年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发展:魏晋南北朝时,纸张白度增加质地细薄,产量大增,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传播:几个世纪后,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唐朝时向西传到大食(阿拉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北非。
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4)冶铁业:
西周时开始使用铁器;
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是世界冶铁史的一大成就,比欧洲早两千多年;
两汉:西汉时冶铁业分为官营和私营。煤成为冶铁的燃料,人们发明了淬火技术;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使中国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世界。宛和巩是着名的冶铁中心;
隋唐时期: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辽宋时期:辽和金的冶铁业水平较高;
明朝中后期,广东佛山冶铁业,一天出铁六七千斤。
认识:在农业文明时代,冶铁业的发展是生产力进步的明显标志,它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5)造船业
秦汉时期,造船业发展迅速,汉代时发明了撸、舵和布帆,还使用锚,表面造船航海技术已经成熟;
隋唐时期: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能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唐初仅在洪州就造海船500多艘;
两宋:造船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长江航船最大的可载万石以上;南宋的明州、泉州、广州是造船中心,造的远洋海船,可载粮食几万石;
明朝:郑和的船队反映了明朝高超的造船技术。
认识:中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与国家的航海事业和对外关系联系密切,相辅相成,当统治者重视发展对外关系,重视发展航海事业,造船业就发达,如汉、唐、宋元时期,对外交往频繁,造船业也就发达;明中期以后到清朝时,由于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造船业受到影响。
在古代的手工业中,除以上五大行业外,还要注意制漆业、制盐业和青铜业等。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很发达,在世界上曾经居于领先地位,但由于统治者都推行重农抑工商政策,它始终为农业文明经济的发展服务而处于从属地位,虽然在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产生并有了缓慢发展,但又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始终没有进入手工工场时代,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无疑是产生了消极影响。
3、 商品经济
(1)国内贸易和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
商朝重视商业的发展,商民重视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商朝的都城已经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夏商周的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
战国时期:商品种类多,各地土特产在中原市场上相互交流;中原形成了统一的市场,规模大,辐射广,四方产品在中原市场上都可以买到;封建城市成为繁荣的商业中心,如临淄、邯郸、郢等。
两汉:商业呈现空前繁荣局面。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如长安有东、西九市,市内商肆整齐有序;各民族之间贸易繁荣;货币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到汉武帝时通用五铢钱;一些名都大邑相当繁荣,除长安外,还有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和宛,当时称为“五都”。各地较小的都会,更是不胜枚举。
隋唐:发达的水陆交通,商人足迹遍布全国;统一货币,隋朝仍用五铢钱,唐高祖时废五铢钱,统一使用开元通宝,它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城市经济发达,管理严格、规范,市内有邸店和柜坊,市场的买卖有严格的时间和地点限制,有“日中为市”的规定,唐中期以后出现了夜市;城市兴旺,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唐中期以后,长江流域的成都和扬州成为东西两个中心,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和洛阳。
北宋:城市已经突破坊和市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市内有娱乐贸易场所叫“瓦子”;东京是最大的商业都会;城市中行会组织进一步发展,行会保护和垄断本行业的商业利益;农村中逐渐形成固定的集镇;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与边疆少数民族的榷场贸易很繁荣。
元朝:都市以大都、杭州和泉州最为着名;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
明清: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大量农产品、手工业产品投放市场;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全国出现了数十座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
认识:商业贸易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农业生产的发展分工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隋唐以前,我国的城市基本上是政治和经济中心的统一,隋唐以后,出现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分离,如扬州和成都;明代以后商业贸易已经接近人民的日常生活,商品经济开始侵蚀自然经济,农民和市场的联系开始逐渐密切起来。但由于历代统治者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步履维艰。
(2)对外贸易:
汉代:开辟了着名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运到欧洲的大秦;汉朝与朝鲜、日本和越南有频繁的贸易联系;汉武帝以后还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往来。
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海上和陆路“丝绸之路”并进,与西亚、南亚、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有密切的交往,并与欧洲和非洲国家有贸易联系;唐朝政府实行开放的外交政策,鼓励外商到中国贸易,长安、洛阳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明朝:郑和下西洋,与亚非30多个国家直接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海外贸易。
认识:国家安定、统一、强盛是对外贸易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统治者的外交政策对对外贸易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对外贸易随着随着封建社会的兴起而兴起,强盛而强盛,衰落而衰落;对外贸易先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隋唐时期水陆并进,南宋时以海路贸易为主,元朝时海陆并进,明朝中后期起,对外政策由开放趋向闭关政策;对外贸易伴随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就和发展;而明朝中后期到清朝实行的闭关政策,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发展的产物,是中国自然经济发展的产物,它阻碍了正常的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阻碍了中国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的重要根源之一。
总之,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主要是指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下的小商品经济,它既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又与自然经济在本质上相互对立,在自然经济下,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限制,另一方面导致资本主义萌芽,不断地瓦解自然经济,促使封建社会解体
4、资本主义的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
(1)产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一些丝织业发达的城市如苏州,在丝织行业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2)缓慢发展:清朝时有了缓慢发展,范围扩大,部门增多,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
(3)局限性:它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整个生产始终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其力量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4)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不利因素:
市场因素:农民的贫困,购买力低;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
资金因素:重农抑工商的政策,使得地主商人把赚来的钱往往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政策因素:重农抑工商的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政策,这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观念因素:传统的观念和习俗。
认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对明清政府政治经济的发展,对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都有重要的意义。但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着它的发展、成长,说明封建生产关系不能容纳新的生产关系。
专题复习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历代重要的经济政策和“农本”思想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注意掌握各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把握其发展线索,并认识它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了解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变化,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变化实质和影响;
掌握赋税制度发展变化的情况、特点和走向,了解它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了解历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情况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缓慢发展的表现及其原因,深刻理解“重农抑商”和“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捌’ 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历史有什么作用利弊分别是什么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一、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
重农抑商政策与封建制度相始终绝不是偶然的,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和统治阶级利益所决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于人们来说拥有土地可以榨取巨额财富,且地租收入较稳定,是发家致富的最好手段;同时对封建国家而言,农业的发展可使人民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使国库粮仓充盈,既可内无粮荒、动乱之虞,也可外无侵扰之虑。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而把商业(有时也包括手工业)当成“末业”来加以抑制。
与此同时,在封建帝王看来,私人工商业主一方面通过商品交换与高利贷盘剥农民,另一方面商业活动丰厚的利益回报又吸引着相当一部分农民“舍本趋末”,从而大大削弱了王朝的统治基础。
此外,最新研究认为:“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除了其经济原因或物质方面的原因外,还有文化方面的原因,即“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
二、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与评析
古代重农抑商政策主要表现在:一、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二、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三、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四、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堵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不许商人染指;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等等。
评析: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是,“重农抑商”政策也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亡,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造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地主官僚集团也因疯狂兼并土地而更加腐败。到了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这些做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国家落后,也使其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

‘玖’ 古代农业发展的共同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出现文景之治。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筒车等。
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
5、新制度的确立。如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6、民族融合的加强。民族融合加强推动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经济发展。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元朝的统一等。
7、对外交往的加强。如宋朝引进推广占城稻、明朝引进大量农作物,有利于经济发展。
上述因素中,对某一朝代来讲,可能有两种或更多种起着作用,要根据实际而定。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拾’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请阅读下列材料

(1)③—①—④—②
(2)A时期:土地改革(或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实行包产到户)。共同作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3)重点: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制定合理的农业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减轻农民负担,增强农业投入;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产量;注意环境保护,发展生态农业等等。(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

与历史农业政策有什么共同作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9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3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8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4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6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2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5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6
© Arrange www.upscalepup.com 2012-2022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