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物体之间什么作用

历史物体之间什么作用

发布时间:2022-12-27 04:33:35

❶ 求八上历史和八下生物知识点。急!

物理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1、什么叫做质量? 答: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质量的物理量符号是m.

2、质量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如何换算?

答: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千克的单位符号是kg。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3、实验室常用什么器材测量物体的质量?

答:实验室里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答: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2、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3、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线;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标尺示数值之和,即为所测物体的质量。

使用托盘天平时注意事项:

1、首先要认真观察天平的最大测量值(称量)和标尺上的分度值(感量),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往右盘里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

2、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左盘里,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

5、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质状态和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6、若被测物体的质量小于标尺上的分度值(即天平的感量),该如何测量?答:可采测多算少法(累积法)进行测量。(如邮票、大头针等m= m总/n)

7、常见物体质量的大约数值是什么?

答:一张邮票:50mg; 一个成人:50kg; 一只苹果:140g;

一元硬币:10g; 一只鸡:1.5kg; 一只鸡蛋:50g;一头大象:6t

8、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物质的种类有什么关系?

答:同种物质的不同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不同物质的不同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9、什么叫物质的密度?计算式及单位是什么?

答: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质量/体积。 ρ=m/V 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 V表示体积。

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米3,单位符号是:kg/m3 其它单位有:克/厘米3(g/cm3)、 千克/分米3(kg/dm3)

单位换算关系是:1 g/cm3=103 kg/m3 1 g/cm3=1 kg/dm3

10、水的密度及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 水的密度为:ρ水=103 kg/m3 =1.0g/cm 3

其物理意义:1米3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11、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答: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是因为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12、ρ=m/V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1)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变,是定值(但温度、物态、压强等条件变化时,物质的密度也会发生变化) 同种物质的密度不随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但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密度是变化的。质量一定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体积一定时,密度与质量成比。

13、密度有哪些应用?

答:(1)ρ=m/V测量和计算密度鉴别物质的种类;

(2)m=ρV计算质量 (3)V= m/ρ计算体积。

14、量筒(量杯)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读数?

答:量筒(量杯)用来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和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测量前应观察(1)分度值(2)最大测量值。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的凹面(或凸面)相平,俯视时读数值偏大,仰视时读数偏小。

15、量筒(量杯)间接测量固体体积的方法是什么?

答:(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1、能使固体全部浸没,2、放入固体后液面不能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的水V1;

(2)用细线系住固体沿量筒壁轻轻下落到量筒底部,读数为V2;

(3)则固体的体积为V固= V2- V1。

上述方法为排水法。若固体溶于水则需要用薄膜包上或用排沙法;若固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则用针压法或捆绑法。

16、体积、面积、长度的物理量符号及单位有哪些?

答:体积物理量符号:V,国际单位:米3(m3)。体积其它单位及换算关系为:1 m3=103 dm3,1 dm3=103 cm3,1 m3=106 cm3 1 dm3=1升(L),1 L=103毫升(mL), 1 cm3=1 mL

面积的物理量符号:S,国际单位:米2(m2)。

其它单位及换算:1 m2=102 dm2, 1 m2=106mm2 ,1 m2=104 cm2

17、密度表上的信息有哪些?

答:(1)水的密度ρ水=103千克/米3

(2)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但也可能相同。

ρ冰=ρ蜡=ρ植物油=0.9×103 kg/m3 ρ酒精=ρ煤油=0.8×103 kg/m3

(3)同种物质的密度在状态改变时也发生改变

(4)固体、液体的密度比气体密度大。

18、什么叫硬度?物质的物理属性有哪些?

答:物质软硬程度的特性叫做物质的硬度。物质的物理属性有:状态、密度、比热、硬度、透明度、导电性、导热性、磁性、弹性、塑性(范性)、韧性、颜色等。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1、 分子模型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答: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有空隙。 分子是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

2、 原子由什么组成?原子核由什么组成?

答:任何物质的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原子核。

3、 电子是谁发现的?其意义是什么?

答: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这种粒子带负电,是自然界最小的带电体,该粒子是汤姆逊发现的。

4、 原子结构如何描述?

答:(1)来自原子内部带负电的微粒叫做电子。质子和中子由夸克组成。

(2)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3)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不带电的中性状态。

5、“摩擦起电”的原理是什么?

答:“摩擦起电”是依靠摩擦而使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正电,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同时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摩擦起电”是在两个不同种物质间进行的。“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

6、分子由什么组成?

答: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构成化合物分子,相同原子组成的分子组成单质分子。

7、发现质子和提出原子行星模型的科学家是谁?

答:发现质子的是卢瑟福,提出原子行星模型的科学家是卢瑟福。

8、发现中子的和提出夸克的分别是谁?

答:发现中子的是乍得威克,提出夸克的是盖尔曼。

9、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是什么?答: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10、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多少?答: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米。

11、宇宙是一个怎样的天体结构系统?

答: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散布在宇宙中的星系多达1000亿个。

12、紧靠银河系的星系是什么星系?

答:仙女星系,它距离我们超过200万光年。

13、“量天尺”的两个单位是什么?

答:光年和天文单位 1光年(l.y.)=9.461×1015米(m)。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AU)。1AU= 1.496×1011米(m)。

14、远古时代,人们根据自己的视觉感受,得出了“天圆地方”的宇宙形状。为此,建立了什么学说? 答:托密勒的“地心说”学说。

15、人类是如何认识宇宙的?

答: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由近及远的。人类早就开始了对宇宙的探索,中国古代的敦煌星图,绘制于约公元705年。16世纪后,哥白尼创立了“ 日心说 ”。

16、谁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 答: 牛顿

17、科学家借助什么系统对天体、天体系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答:望远镜系统

18、2003年10月,我国第一位航天员乘神舟五号飞船遨游太空,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他是谁? 答:杨利伟

19、宇宙起源于什么?

答:关于宇宙的起源,宇宙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

20、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答: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

21、什么叫太阳系?

答:太阳及其九大行星及无数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太阳系。

第八章 力

1、 什么叫形变?形变有哪两种形式?

答: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形变分为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

能够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当物体发生形变后,撤去外力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范性形变。

2、 什么叫弹力?常见的弹力有哪几种形式?

答: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

3、 形变与外力的关系是什么? 答: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4、 什么叫测力计?其原理是什么?答: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测力计是根据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的性质制成的。

5、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什么?

答: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它是根据在一定范围内,弹簧伸长与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6、 弹簧测力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弹簧测力计主要由弹簧 、秤钩、指针和刻度盘组成。

7、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什么?答:牛顿,简称牛,单位符号是N。 1N的大小相当于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8、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

答:⑴必须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

⑵测量前还要观察测力计的分度值,了解刻度值的大小;

⑶校正零点,将弹簧测力计按所需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还在零刻线处,若不在,应调零。

⑷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观察时,视线应与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垂直;

⑸记录结果时,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单位。

9、什么叫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其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材料自身的性能有关,

10、什么叫重力势能?答: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被 举的高度有关。

11、什么叫势能? 答: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统称为势能。

12、什么叫重力? 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大小简称为物重。

13、重力与物体的形状、位置和质量的有没有关系?

答: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与物体的位置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14、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的关系是什么?

答: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G=mg 。

15、表达式G=mg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g=9.8N/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9.8牛。

16、重力的方向如何?答: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平面是否水平。

17、重力和质量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物理量 关系
重力、质量
区别
定义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符号
G
m

大小
随在地球上位置的改变而变化
不随物体所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方向
竖直向下
没有方向

计算式
G=mg
m =ρV

国际单位

千克

测量工具: 弹簧测力计、天平
联系
G=mg
18、什么叫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和摩擦力?

答:物体将要运动时,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静摩擦力,物体在滑动过程中,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物体在滚动过程中,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滚动摩擦力。当物体将要运动或运动时,受到的阻碍运动的力统称为摩擦力。

19、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接触面粗糙、有压力的作用、物体将要运动或已经运动。

20、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物体如何运动?

答: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匀速直线滑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滑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二力平衡条件)

2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关系是什么?

`答: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无关,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关系是: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2、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哪些?

答: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分离接触面 和变滑动为滚动。其中分离接触面的方法有加润滑油、气垫和磁悬浮 。

23、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哪些?

答: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变滚动为滑动。

24、什么叫力?

答: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叫做力,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其中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另一个物体则是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力相互作用中,其中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25、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答:力使物体的形状、体积发生改变和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表现为运动速度改变、运动方向改变、运动方向和速度共同发生改变。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可以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26、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答: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27、什么叫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与力的图示有什么区别?

答: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叫做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中有一种定量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图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共同点是都要标出力的大小、作用点和表示方向的箭头,重要区别是力的图示要有表示力的大小的标度。

28、为什么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

1、 什么叫压力?

答: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2、 压力的方向如何确定?

答:垂直作用于物体的受力表面。

3、 压力是如何形成的?

答:压力是弹力的一种形式,压力是由于物体形变而产生的。

4、 压力与重力的关系是什么?

答:压力与重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有些情况下,压力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压力的大小可以大于物体的重力,也可以等于物体的重力,还可以小于物体的重力;在有些情况下,压力与重力无关。

5、 压力的作用效果用什么表示?

答:压强;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6、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关系是什么?

答: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有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7、 什么叫压强?

答: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

8、 压强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F/S

9、 压强的单位是什么?

答: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是牛,受力面积的单位是米2,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帕是个很小的单位。

10、一张报纸平摊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多少?

答:0.5Pa

11、增大压强的方法是什么?

答: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

12、减小压强的方法是什么?

答: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13、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14、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工具是什么?在结构上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压强计

结构上主要由U形管和装有橡皮膜的金属盒组成。

15、100Pa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表示物体1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00牛。

16、液体压强的特点是什么?

答:(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璧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在液体内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都相等;

(4)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5)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还有17、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p=hρg

18、液体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深度越深,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19、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气体受到重力的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20、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着名实验是什么实验?

答:是德国马德堡市的市长—奥托·格里克做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21、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其它实验还有哪些?

答:瓶吞鸡蛋实验、覆杯实验等。

22、最早测出大气压的实验是什么?

答:是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做的托里拆利实验。

23、标准大气压的值是多少?

答:标准大气压的值相当于76cm(0.76m)(760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通常把1.0×105Pa的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

24、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多少米高的水柱?

答:约10 米

25、大气压变化的规律有哪些?

答:大气压与高度和天气等因素有关。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冬高夏低,晴高阴低。在2000m的高度内,高度上升12m,气压降低133Pa,即降低1mm高水银柱的压强。

26、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是什么?

答: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的气压的增大而升高,减小而降低。

27、高压锅的原理是什么?

答:由于锅盖的密闭性和加压阀的作用,使锅内的气体压强能达到两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升到120℃,使食物更易煮熟。

28、什么叫气压计?气压计有哪些类型?

答:测量气压的工具叫做气压计。气压计主要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两种形式。金属盒气压计也叫无液气压计。

29、什么叫做流体?

答:通常把液体和气体称为流体,因为它们都具有流动性。

30、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是什么?

答: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31、什么叫浮力?

答: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托的力称为浮力。

32、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33、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什么?

答: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34、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则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5、浮力计算公式有哪些?

答:(1)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gv排

(2)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或气体的压力差F浮=F向上-F向下

(3)称重法测浮力F浮=G-F

(4)漂浮或悬浮的平衡条件F浮=G物

第十章 力与运动

1、通过改变什么关系可以控制物体的浮沉?

答:可以通过改变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控制物体的浮与沉。

2、 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

答:(1)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浮力大于重力(F浮>G物),则物体上浮; (2)当浮力等于重力(F浮=G物),则物体悬浮在液体中;

(3) 当浮力小于重力F浮<G物,则物体下沉

3、物体的漂浮条件是什么? 答: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F浮=G物

4、如何通过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关系判断物体的浮沉?

答:对于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1)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ρ物<ρ液,则物体上浮,静止时到漂浮;(2)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ρ物=ρ液),则物浮体悬浮在液体中;(3)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ρ物>ρ液),则物体下沉,静止时沉底。

5、改变物体浮沉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1)改变物体自身重力;(2)改变液体的密度;(3)改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6、什么叫做悬浮? 答: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若它的重力等于浮力时,既不下沉也不上浮,可以静止在液体中的任何位置,这种状态称为悬浮。

★7、打捞沉船的方法是什么?原理是什么?

答:浮筒法;原理是:浮筒下沉---增大排水体积---用压缩空气将水排出,减小重力---重力小于浮力,沉船上浮。

8、什么叫密度计?其原理是什么?其刻度特点是什么?

答: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做密度计。原理:利用漂浮条件来工作。

刻度特点:上小下大、上疏下密、刻度不均匀。

刻度数值是:液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

9、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通过改变自重实现浮沉。水舱进水,重力大于浮力,潜水艇下潜;水下航行时,浮力等于重力,潜水艇悬浮;水舱排水,浮力大于重力,潜水艇上浮。

10、气球和飞艇的原理是什么?

答:气球和飞艇的升降主要靠改变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及自重来实现的。球和飞艇的气囊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它们利用空气的浮力工作。

11、使密度大的物体漂浮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答:将物体做成空心,增大排水体积,从而增大浮力。(轮船就是用这个原理制成的。)(轮船的工作原理是:漂浮条件)

12、什么叫排水量?答:排水量是指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轮船在长江与大海中航行时,排水量不变)

13、什么叫平衡状态?答: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14、什么叫平衡力?

答: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几个力称做平衡力。(平衡力的合力为零)

15、什么叫二力平衡?

答: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称做二力平衡。

16、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答:当作用在同一物体的两个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两个力彼此平衡。

17、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答: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8、为什么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要使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

答:目的是为了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的起点获得相同的初速度。

19、牛顿第一定律如何形成?

答:英国着名物理学家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对大量的实验事实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总结和推理而获得。牛顿第一定律虽不能通过实验直接验证,但大量事实证明它是正确的。

20、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之间的规律。

21、什么叫惯性? 答: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与物体的运 动速度、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力无关。原来静止的物体要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22、力与运动的关系是什么?

答: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

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相对于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言,历史人物的作用只能是个别人的作用。

只能够推进或延缓历史的一定进程,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历史人物能否起到推动历史的进步作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

历史人物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

1、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组织者、领导者,能够影响历史事件的外貌特征。其中,正面的历史人物加速社会的发展,反面的历史人物延缓社会的发展。

2、历史人物不可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左右历史。历史人物的成功或失败,归根结底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动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历史人物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否则,就会走向反面。

❸ 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表现为

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表现为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

历史人物,它指在历史发展中起过重要影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足迹,在历史上有明确的记载,并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人物,评价历史人物对于研究人类历史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基本定义:

评价历史人物是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个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考古学佐证。历史简单的概括:以前发生的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事,历史人物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就是在这些事件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了。

历史人物是构成历史的重要要素,构成历史的要素有很多,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如果单讲事物,在事物里面,人便是非常重要的要素。

中国历史的十大人物

1、秦始皇。都说三皇五帝开天地,伏羲、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等,其实这些都不算真正的帝王,应该是华夏部落的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就是夏朝、商朝的天子们也是王、而不是帝的,

战国诸侯大多是周天子属下僭越称王的,真正的千古一帝、收复六国,实现民族大一统的开国皇帝就是秦国的嬴政,史称秦始皇;

2、孔 子。如果说秦始皇是武皇帝,那么倡导仁义礼智信、着有《论语》,思想荟萃成《四书五经》,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万世师表”的孔丘、仲尼先生,

这是传播治国理念、教化万代人民的大圣人了,历朝历代、文治武功的文治之首就是孔老先生,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曾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3、隋文帝。杨坚主要的功绩,在于重新统一了全国,使连续三百年的战事得以停止,全国安宁,南北民众获得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的繁荣。

秦始皇创秦制,为汉以后各朝所沿袭,隋文帝创隋制,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秦、隋两朝都有巨大的贡献,不能因为历年短促,忽视它们在历史上的作用。

4、唐太宗。假如中国历史上没有李世民这样一位卓越的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华夏民族究竟会演变到怎样的境地?综数百年华夷乱离黑暗之局,成大一统的民族复兴与新局面的开创,其版图西至葱岭以东,南至中南半岛,东临大海,北被大漠。

而国计民生之康裕,学术艺事之发达,典章制度之昭明,思想文化之融汇与创导,至使倭人贩其余绪以立国,欧西各国向往而慕化。其气魄之大、业绩之伟,无可媲美。推崇功业,数典不忘,我们岂能忘掉李世民!

5、汉高祖。刘邦采取的宽松无为的政策,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到后期,经济已经明显好转,天下新定,人民小安,未可复兴兵。

刘邦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他的政治制度和对后世的安排使大汉延续了长达四百余年的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统一王朝。

他的一套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为后世统治者所沿用刘邦开创的大汉帝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令后世国人景仰与怀念,他本身也另后世众多的人所怀念歌颂。

6、李时珍。英国着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16世纪中国有两大天然药物学着作,一是世纪初的《本草品汇精要》,一是世纪末的《本草纲目》,两者都非常伟大;英国着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的网络全书。

7、宋应星。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同时思想上的超前意识使他成为对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学术传统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

宋应星的着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网络全书。

8、司马迁。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

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苏轼。北宋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着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10、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缔造者;中华民族有史以来伟大的变革者;中国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的奠基者;中华民族命运由衰到盛的扭转者;中华民族繁荣富强伟大飞跃的推动和实现者。

❹ 什么是历史中间物

鲁迅说,我这样的历史中间物的任务,就是要反抗黑暗,要和黑暗捣乱。当然不被黑暗所相容,因此黑暗到来的时候,这样的影子要消亡。同时,历史中间物的意义仅仅在于和黑暗捣乱,他的生命价值是和黑暗紧紧连在一起的,是实现在跟黑暗的反抗当中的,因此当黑暗真正消失、光明真正到来的时候,这个历史中间物的价值也没有了,影子也要消亡。所以像鲁迅这样的历史中间物,他不仅在黑暗中没有自己的地位,同时在光明中也没有自己的地位,他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他只能够彷徨于无地。这实际上所指出的不仅是像鲁迅这样的历史中间物的一种深层困境,恐怕也是所有的知识分子共同的深层困境,就是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你只能够无地彷徨。这“无地彷徨”四个字,说尽了知识分子的深层的困境。

❺ 超距作用的研究历史

古代原子论者认为,世界是由微粒和真空(空虚的空间)二者组成的,微粒之间的作用是在空虚的空间中传递的。这是古老的超距作用的观点。而古代中国人认为,世界并无空虚,阴阳二气充满太虚,一切作用(电的、磁的、星体间以及潮汐作用)都是由阴阳二气作用为传递的媒质。这是古老的接触作用。17世纪,在西方关于物体之间的作用就存在两种对立的猜想。R.笛卡儿吸取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以太观念,提出以太涡旋说,以此解释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和彼此之间的作用,即星体间的作用是以太传递的。此时,由于法国哲学家P.伽森狄的努力,古希腊的原子论复活。大多数物理学家仍然相信超距作用 。
早在牛顿以前,对于物体之间的作用就存在两种对立的猜想:一种认为物体之间除了通常的接触作用(拉压、冲击)之外,还存在超距作用;一种认为物体之间的所有作用力都是近距作用,两个远离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必须通过某种中间媒介物质传递,不存在任何超距作用,这种中间媒质被称为以太(见以太论)。当时的大多数自然哲学家认为超距作用带有神秘的色彩,而倾向于近距作用观点 。 1686年,牛顿发表其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得到的万有引力定律,并以此说明月球和行星运动以及潮汐现象。万有引力定律只提到两粒子相互直接作用于对方的引力,并未解释引力传递过程,而且这条定律与时间无关,意味着瞬时直接的超距作用。引力理论不能给出任何引力相互作用的媒介。它假设引力具有瞬时性质,不管距离有多远。从牛顿力学的观点,超距作用可以视为一种现象,在这现象里,一个系统的内秉性质会影响遥远系统内秉性质,不论任何其它系统是否影响遥远系统,并且,没有任何过程毗连地传递其影响于空间和时间。牛顿试图寻找引力的原因,但并未获得成功。牛顿的引力定律支持超距作用观点,但是牛顿本人并不认为引力是超距的。他在给R.本特利的一封信中曾写道:“很难想象没有别种无形的媒介,无生命感觉的物质可以毋须相互接触而对其他物质起作用和产生影响。……一个物体可以通过真空超距地作用在另一个物体上而不需要任何其他介质,它们的作用和力可以通过真空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这种观点在我看来是荒唐之极,以致我认为没有一个在哲学上有足够思考力的人会同意这种观点。” 牛顿本人倒是倾向于以太观点的,他在给R.玻意耳的信中私下表示相信,最终一定能够找到某种物质作用来说明引力。牛顿曾经以“稀薄的以太”、“以太精气的连续凝聚”等观念来解释引力和光的现象。但是,他对以太的具体设想与当时的颇具影响的笛卡尔观点在细节上有所不同。18世纪以后,人们往往把引力作用中的“超距”信条归之于牛顿是不正确的。其实,将此信条归之于牛顿的追随学者R.科茨更合适些。
科茨于1713年为牛顿的着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二版作序。从哲学方法上推崇牛顿学说的意义,该序言以大量文字攻击笛卡尔的涡旋以太论。序文中虽然没有引用“超距作用”一词,但他在抨击以太论的同时认为宇宙中存在真空,这一观点无形中让人们以为牛顿的引力定律是倡导超距作用的。这篇序言把牛顿的引力定律看作是超距作用的典范,并把它说成是实验事实的唯一概括。超距和近距两种对立观点在18世纪初争论激烈。甚至于出现了这样的情形:法国笛卡尔主义者在反对超距作用的同时,不恰当地否认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年轻的牛顿追随者为捍卫牛顿的学说,又反对包括以太在内的全部笛卡尔观点。
由于引力定律在说明太阳系内的星体运动获得极大成功,而对于以太的探索却未有任何实际结果,超距作用观点因之流行。J.拉格朗日、P.拉普拉斯和S.泊松等人又从引力定律发展出数学上简单而优美的势论,更加支持了超距作用的观点。于是,超距观点被移用到物理学其他领域,早期的电磁理论就是一例。尤其是法国物理学家C.库仑等人在静电、静磁领域假定电荷或磁体是超距地彼此吸引或排斥,而不受其间介质的任何影响。德国F.艾皮努斯、英国H.卡文迪什和法国泊松等人也以超距的直线作用观点解释静电和静磁的感应现象。整个18世纪和19世纪的大半个世纪,超距作用观点在物理学中居统治地位。一些持此观点的物理学家也曾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相当的贡献 。 1905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确立了崭新的时空观,并指出真空中的光速是一切物理作用传播速度的极限。这就在整个物理学中排除了瞬时超距作用的可能性。1916年,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他将牛顿的引力定律作为一种近似保留下来,并且提出了引力波、引力辐射的概念。引力辐射也是以光速传播的。根据广义相对论,物体振荡时辐射引力波,引力辐射也是以光速传播的;双致密星由于引力辐射其能量衰减(称为引力辐射阻尼),导致其转动周期变短。1979年,J.泰勒等人报道了他们对射电脉冲双星PSR1913+16四年多的监视性观测,确认了它由于引力辐射阻尼引起的转动周期稳定地变短确实存在,对于引力波的存在是一个很好的支持。星际空间的引力场也为人们普遍接受。星体之间的超距引力作用也被放弃了。
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即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它们都是通过场而彼此传递作用的 。
早期的超距作用认为作用是瞬时的,这一点在后来曾有所修改。有些物理学家提出“延迟超距作用”,认为源对某一粒子的作用是延迟了一段时间 r/с的超越空间的直接作用,其中r是源和粒子之间的距离,с为真空中的光速。这种修正了的超距作用观点在说明某些现象时与场作用观点是等效的;但是,在说明另一些现象,特别是正反粒子的湮没时显得牵强附会。因此,它并未被一般物理学家所接受 。

❻ 历史上力的概念是如何给出的,有谁给出的

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力”.当物体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后,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速度或动量发生变化)或者发生形变的都称为“力”.
“力”是又牛顿提出来的
国际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这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伊萨克·牛顿而命名的.就是苹果砸头的那个。

❼ 历史什么的相互作用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处理好土地利用和人口增长的关系……大概是这样

❽ 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不是超距作用,或说一下历史上的一些实验证明.

物理学观点: 物质间的超距联系

超距作用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人类发现了万有引力、电、磁力这类自然的超距作用,它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正是这样的物质间的本质联系把宇宙空间中所有运动着的物质联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永远运动着的、相互作用着的统一的物质世界。不幸的是我们的科学体系却一直在拒斥它!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告诉我们:宇宙中任何两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力,其中任一物体所受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而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引力的方向在两物体的连线上。任何物质之间总是存在着相互吸引!任何物质都是由光速运动的光物质构成的!原来,我们应该明白:正是基本的光物质有着光速运动和相互吸引这两种基本的属性才决定了永远运动着、永远相互作用着的现存的宇宙。
空间上相距一定距离的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人们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它们的作用是怎样传播的?但是我们总可以这样反问:它们在作用过程中到底传播了什么呢?我们已经看透了物质间的作用本质:物质间不存在物质和能量的由此及彼的传递,仅仅是相互作用的物体自身内、外运动的相互转化。我们不妨来考虑两个物体在引力作用下相向加速运动的情形:两个物体的空间距离逐渐减小,它们间的引力越来越大。在这个引力作用过程中,即便是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但是,当物体甲在某一时刻到达一个特定的空间位置时,那么物体乙如何得知它的位置的变动而感受到到更大的吸引力呢?同样,这个时刻,物体乙也到达了一个特定的位置,物体甲又如何得知物体乙的位置变动呢?在这里,似乎仍然存在着一个“信息”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的传播问题,甚至会问:传播的速度有多快?物质间的引力到底是怎么回事?关于力的传播疑问究竟来知何处呢?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的大小决定于两个物体的质量和它们之间的空间距离,空间距离又是由两个物体的特定的空间位置而确定的,也就是说,一个物体的质量及其空间位置和另一个物体的质量以及它的空间位置这四个因素共同决定了这两个物体间的引力的大小,这四个因素缺一不可,更不能分开。力的传播问题来源于我们的思维对因果律的依赖,在我们的头脑中凡事有因、先因后果。在力学的研究中,施力物体是力的原因,力是受力物体运动改变的原因,当我们考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时,往往会追溯到力,考察力的时候又会追溯到其它的物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因果链,于是就有了时间先后的观念。在两个物体的引力作用过程,考察物体甲的引力的时候,我们把原因追溯到物体乙那里,在物体的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最后的原因就落在了物体乙的空间位置上,于是在物体乙的空间位置和物体甲的引力的大小两者间建立了先因后果的时间的概念,在物体乙的空间位置和物体甲的空间位置两者之间就有了一个明确的距离概念。在考察物体乙的引力的时候,将原因追溯到物体甲那里,同样产生了时间的概念和明确的距离概念。先因后果的时间概念就导致了由此及彼的传播观念,明确的距离概念和时间的概念就导致了“传播速度有多快”的疑问。如果我们把万有引力看作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没有原因可寻,无论是空间上接触还是空间上远离的物体间的作用大小都由整个物质体系决定,如果我们要把因果律强加给物质间的相互作用,那么我们就会陷入思维的死胡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物质间的引力相互作用是物质间的一种普遍联系的属性,同运动属性一样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相互作用的物体在作用过程中互为因果,如果说有时间的概念的话,那么万有引力作用过程中只有“同时”的时间概念——瞬时超距作用,不过,时间差为零又会导致一个以无限大速度传播的概念,无限大的传播速度对于物质运动而言是没有意义的。
由此看来,万有引力是物质的一种根本属性,是物质间的普遍联系。也就是说,一个有质量的物体就是能够直接对远处的另一个有质量的物体产生吸引作用,使它们的内、外运动相互转化,它和物质的运动属性一起决定了一个永远运动着、相互联系的物质世界。
电、磁力和万有引力一样是带电物质的根本属性,本质上是带电物质间的超距联系,超距作用的物体间并不存在能量、物质的传递,作用的实质仅仅是作用物体的自身的内、外运动发生转化,所以电、磁力和万有引力本身就不需要任何中介载体来传递什么东西,那么法拉第和麦克斯韦思想上的“电、磁场”,爱因斯坦所预想的“引力波”并不存在。至于赫兹所发现的电磁波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将在后面对物质的发光机制进行讨论。

我们不再困惑
我已经表明了这样的立场:无论在是直接接触的还是空间远离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并不存在运动(能量)由此及彼的传递,作用的实质就是物质自身的内、外运动的相互转化;超距作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间的普遍联系。由此看来,场以及一切作为传递相互作用的工具的客观实在性就不再有任何意义。那么,场的概念所导致的、甚至被实验所确认的场物质又是怎么回事呢?
物理学中之所以有场的概念,是因为我们不相信超距作用;我们之所以不相信超距作用,因为我们在不理解作用实质的情况下试图去描述物质间作用的过程;我们之所以不能理解物体间作用的实质,是因为我们过分依赖因果联系。我们总是力图万事追溯原因,到头来我们只有两条路:一是最终追溯到上帝那里,二是追溯到物质自身。
我们该如何选择呢?实际上,早在18世纪的大为.休谟就在原则上这样指出:“为什么要追到上帝那里?……为什么不追到物质世界那里?……假如物质世界本身就包含着物质世界的秩序的原则,那我们实际上就主张物质世界就是上帝。”

❾ 历史上对天体运动的认识到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过程

万有引力定律(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是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的。牛顿的普适万有引力定律表示如下: 任意两个质点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本质或物理状态以及中介物质无关。 万有引力定律是解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引力的定律。是物体(质点)间由于它们的引力质量而引起的相互吸引力所遵循的规律。 是牛顿在前人(开普勒、胡克、雷恩、哈雷)研究的基础上,凭借他超凡的数学能力证明,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的。 在高中阶段主要是用了简化的思想,把行星运动轨道由椭圆简化为圆下证明。 具体证明可以参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高一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 p97-107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高一必修2教材p36-37。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 定律内容: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公式表示: F=Gm1m2 /r2 6.67259×10-11次方N·m2㎏-2次方 可以读成F等于G乘以M1M2除以R的平方商 F: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 G: 万有引力常数 m1: 物体1的质量 m2: 物体2的质量 r: 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依照国际单位制,F的单位为牛顿(N),m1和m2的单位为千克(kg),r 的单位为米(m),常数G近似地等于 6.67×10-11次方N·m2㎏-2次方 (牛顿米的平方每千克的平方)。 可以看出排斥力F一直都将不存在,这意味着净加速度的力是绝对的。(这个符号规约是为了与库仑定律相容而订立的,在库仑定律中绝对的力表示两个电子之间的排斥力。) 适用范围: 两个可以视为质点的物体之间,或者是两个均匀球之间。 意义: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第一次解释了(自然界中四种相互作用之一)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动的规律,在天文学上和宇宙航行计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为实际的天文观测提供了一套计算方法,可以只凭少数观测资料,就能算出长周期运行的天体运动轨道,科学史上哈雷彗星、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都是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取得重大成就的例子。利用万有引力公式,开普勒第三定律等还可以计算太阳、地球等无法直接测量的天体的质量。牛顿还解释了月亮和太阳的万有引力引起的潮汐现象。他依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其他力学定律,对地球两极呈扁平形状的原因和地轴复杂的运动,也成功的做了说明。推翻了古人类认为的神之引力。

❿ 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

(1)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称之为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时候,跳板会变弯,所以是形状发生了变化;
跳板对运动员施力时,将运动员弹起,使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力;相互;形状;运动状态.

阅读全文

与历史物体之间什么作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72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8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10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8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7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6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7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5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9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3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01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8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5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