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科学认识水平以及阶级立场的局限性等多方面原因,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思想体系之前,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观领域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
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集中表现为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认识和回答。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社会存在决定论和社会意识决定论的对立。
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历史唯心主义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强调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否认人们的意识、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根源的决定性作用,因而否认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历史唯物主义恰恰相反,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强调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的基础;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发挥以尊重历史客观规律为前提。
2.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对立。
究竟谁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把少数杰出人物的主观意志或某种神秘的精神看成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前者表现为“唯意志论”,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后者表现为“宿命论”,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两者共同表现为英雄史观。
相反,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强调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因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就是群众史观。
(二)类人猿进化为人的内在根据、外部条件和决定性因素
1.类人猿的生理结构和生活特点是其进化为人类的内在根据。
类人猿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用臂行的方式在树枝上攀缘,使其四肢、以至整个身体的结构不断变化,为下地活动时逐步采取两足直立行走的姿势打下了基础,从而为使用和制造工具创造了条件。
类人猿具有杂食性,使其比其他哺乳动物更能适应大范围的环境,易于适应地面生活。
类人猿是最合群的动物,群体组织程度比较高,这是它能向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气候的变化是类人猿向人类进化的外部条件。
类人猿原来生活于茂密的原始森林中。
由于气候的变化,使林地减少和林木稀疏,树丛间的空隙增多和扩大,迫使类人猿到林间的地面上来活动和觅食,从而逐渐习惯于直立行走,而把森林只当作栖息之所,这样便奠定了向人类发展的基础。
3.从类人猿转变为人类的过程不仅仅是生物进化规律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类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从猿变人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首先,劳动改变了古猿的生理结构,促使其前、后肢分工,创造了人的手。
其次,劳动创造了人脑,推动了语言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再次,通过劳动形成了人类的各种社会关系和人类社会。
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与人类劳动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人类和人类社会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劳动的产物。
(三)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1.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社会所处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壤、河流、海洋、山脉、动植物、矿藏等各种自然条件。
它们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第一,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
第二,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物质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料。
第三,地理环境影响生产部门的分布和生产发展的方向。
第四,地理环境通过生产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2.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第一,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
第二,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第三,地理环境通过生产实践才能对人类社会发生影响作用。
地理环境对社会影响的大小,它被人们的利用程度的高低,都是由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以孟德斯鸠、黑格尔为代表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片面夸大地理环境的作用,把某些地理环境的因素说成是社会制度和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错误的。
3.努力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地理环境虽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但是,我们要十分重视地理环境的作用。
一方面要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在物质生产中改造自然,获取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另一方面又要维护各种自然条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保护好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从而不仅使社会和自然各自都得到持续发展,而且达到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完美统一。
(四)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看成是自然历史过程,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
所谓自然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1.人类社会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同自然界一样,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自然界的发展完全是盲目的、自发的力量起作用,虽然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实现的,但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根本的物质要素的生产方式是物质的东西,人类社会的一切关系也都是由物质或物质关系所决定的。
2.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方向发展。
3.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不是杂乱无章的、纯粹偶然事件的堆积,它的变化发展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
人是社会历史的“剧中人”,又是社会历史的“剧作者”,社会规律是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因而是人类自己的社会行动规律。
它同自然规律一样,也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把社会历史看作如同自然发展史一样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社会科学就可能做到像自然科学那样对社会历史进行更为精确的研究。
B. 什么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问题,也就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所讨论的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实惠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二者辩证统一
C. 社会历史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等一般问题的观点和理论体系,是人类对本身相互交往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的反思。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等一般问题的观点和理论体系,是人类对本身相互交往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的反思。
D.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与历史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由于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
历史观主要是研究“社会”和“人”这个两个核心的要素。地理环境,人口以及生产方式构成社会运动的基础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有机统一就构成人类社会构成的基本生活条件。
(4)标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扩展阅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其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第二位的,其中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起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也反对把这种能动作用加以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意识的作用在性质和程度上有两个方面,这也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一是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二是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E. 哲学认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一、社会历史观的含义和两大派别
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变迁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社会历史观分为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派别。历史唯心主义简称唯心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简称唯物史观。
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三大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两大层次。
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理论,都属于唯心史观。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就属于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各种历史观都是唯心史观。马克思主义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来研究人类社会,得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科学结论,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简称唯物史观。
F. 哲学认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一、社会历史观的含义和两大派别
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变迁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社会历史观分为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派别。
历史唯心主义简称唯心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简称唯物史观。
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三大方面。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两大层次。
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
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理论,都属于唯心史观。
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就属于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各种历史观都是唯心史观。
马克思主义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来研究人类社会,得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科学结论,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简称唯物史观。
G.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指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指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H.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 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贯彻和表现。社会存在是指不依社会意识为转移的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标志同自然界的存在相区别的社会存在,它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的高级运动形态。
唯物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指出社会历史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初源泉。
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打破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一统天下的局面,是历史观的伟大变革。
I.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1、 社会历史观的内涵 历史观是关于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它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社会历史观是对社会科学的综合与概括,社会科学是社会历史观的基础;而社会历史观一旦产生又能反过来影响具体社会科学的研究.
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它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生活过程,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其根据在于:
第一,它是一切历史观无法回避的问题.
第二,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第三,它是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这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根本标准.凡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用社会存在来解释社会意识的观点,就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历史观则相反,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用社会意识去解释社会存在.
第四,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决定的是对社会历史现象的不同解释和认识上的分歧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