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有什么写盗墓的历史好素材

有什么写盗墓的历史好素材

发布时间:2022-12-29 01:47:06

㈠ 盗墓的历史

一、中国民间盗墓的历史和过程

真正的民间盗墓活动非常隐秘(乱世军阀搞破坏不算),可以说是自成体系的,有些绝招是“决不外传”的。

中国现代意义上、由国家发起的、有组织、有针对性的“考古发掘”活动还不到一百年,记得十多年前看过几篇几十年前的发掘报告,那与其说是“发掘”……倒不如说是“盗墓实录”。 因为其方法、手段等等……完完全全是盗墓者的那一套,没有“自己的”东西。

到现在,在有些手段上可能先进了……加入了一些高科技成分,比如探地雷达、金属探测仪、气体分析仪等等,但原理还是一样的。 真正的民间盗墓者受各种限制,他不可能带着雷达去盗墓,连个洛阳铲还得想办法拆开“藏起来”……,所以他有他自己的绝招。

他要想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就要想各种办法,有些是很精妙的。 比如:一个十几米的洞子挖下去……能够做到地面上没有土!我这样的门外汉连想都不敢想。

怎么可能呢?!……不相信嘛! 但后来相信了,因为实地一看就相信了。 现场让我找口子……我走来走去找不到!回头人家说“就在你现在站的这地方……就在你脚下,你正好站在口子上!”吓我一跳。

赶紧躲开……,然后人家找把铁锨在我站得那里挖下去,一分钟过后就看到一个口子,……原来我是站在一个“篦子”上了,盗墓贼干完活以后会把洞口封起来。 现在打开……只有一个污水井盖那么大的口子,打开以后向下看,直直的十多米下去,黑古隆冬看不到底,人家还讲……你要是有胆子还可以下去!下面很结实,塌不了,你可以下去看看墓里。

我说算了吧,四五层楼那么高的洞子……看看就头晕。而且更奇怪的是……这周围都是一片平原,都是很平整的土地,都种着庄稼呢,就在青纱帐里有这么一个井盖子,外面几百米、几里地看出去也没有土堆,不可能把土堆在外面的,而且洞口那么小,干活的时候还要封起来,那真是谁也看不到!……尽管不知道具体做法……但必须承认这个事实!人家告诉我,这个口子是一年多前被盗墓者打开的,一年多过去……洞子还是很结实,不会塌陷。

真不知道怎么干的。眼睛看了……也不明白。

还有“看地形”,更是玄妙,不知道的人走在墓旁也看不出来,明白诀窍的人在几公里以外就能看出来。有些盗墓贼“喜欢”在下完雪的天气出来“四处转转”……尤其喜欢下“很细很细的雪粒”那种雪,其中道理是跟“土”有关。

土有“熟土”、“活土”(也叫“花土”)、“死土”的分别。有经验的盗墓者看上一眼就能明白这里有没有墓葬,甚至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时代的墓葬。

我认识的那位考古系研究生曾在大学毕业实习的时候,被学校安排到三峡去搞过探方(对史前文化的抢救性发掘,现在三峡涨水后已被淹没),他就对我讲过……什么样的土有什么样的特点,都是很清楚的。 而且有意思的是,他自己也承认:我们这点水平跟真正搞盗墓的没法比,经验上差太远了,我们主要是理论,你挖出个什么东西……来分析分析,看看特点、分析分析是什么时候的东西,这行,但真要是“找墓”……那就笑话了。

首先,各个朝代的墓葬都有其特点,比如在形状上的特点,等等。 掌握了这些特点,干起活来就能事半功倍。

可以先用探条去探,根据手上的感觉……去“感觉”是不是有墓;待确定以后就下铲,比如:一铲打下去十米,有了,然后……看深度和铲子上带出来的东西,深度也是个标志,带出来的东西上有木屑、有朱砂、有坑灰等等……这都是特点;然后,用泥铲把墓的形状“方”出来……。 就是定坐标。

左边打一个……打了十米没有打到,那就是“过了”,再回头往右边一点继续打……,以此类推,一个个的点连起来,就是十多米地下的墓的形状了……。然后根据墓的形状、深度、坑灰、木质(或石质、砖质)这些特点结合起来推测出墓的年代、墓门的位置等等。

一般来说,任何朝代墓内的物品摆放都有其规律。一看形状是汉墓,东汉或是西汉,那么脑袋里就有个“图像”了……棺木应该在哪里、陪葬的物品中陶器在哪里、金属器皿在哪里、两边的耳室里都会有什么……等等,心里就有数了。

等真的下去以后……直奔那里就挖过去了(汉墓一般都是塌陷的,灌满了土,说是墓室……实际上都是土,是在土里前进,东西们都在土里)。 我在上贴中提到的“左肩右脚”就是这个特点,……一般贵重的陪葬品会放在墓主棺木里其左肩部和右脚部。

也就是说,墓还没有挖,你的头脑里就有了整个墓室的概念,等真的挖下去了,直接就奔着你想找东西的地方去了…… 还有些墓,比如明清墓,墓顶会很厚的(你想一想……七纵七横、共十四层的青砖砌起来有两米多厚、会是多么得坚固!),那就要在挖洞时避开墓顶。 否则打在墓顶上的话……你一个晚上很可能干不完活,第二天你还敢来么?说不定公安已经在等你了。

所以,一旦下铲子碰到了砖(铲子提上来会带有砖灰),那在开洞时要避开墓顶。反正墓的形状已经“方”出来了,墓门、墓墙、墓顶的位置你都了解了,所以开洞子的时候你会很自然的找其他地方往下打…… 这个“其他地方”有时可能是靠近墓门,有时可能是靠近墓的后墙,都有可能,完全是根据墓。

二、盗墓者的历史

盗墓觅宝的方法和技术 我国盗掘古墓之事由来已久,历史上有记的被盗最早的墓是商朝第一代王商汤,距今3600年,盗掘事件最早出现在2770多年前的西周晚期,有人从掘开的古墓中得到一个玉印,上有十字,无一人识得. 盗墓的行规和盗掘手法 干盗墓的人可分成两种,一种是官盗,像董卓,卓越民国时的孙殿英等,都很有民,他们动用大批士兵,明火执杖的干,还有一种是民盗分布各地,人数众多.集中在河南,陕西,湖南长沙周边一带. 专业盗者平常是两个人合伙,多人团伙是少数,独干的更少,因一个人顾不过来.需要一个人挖,党风不正一个人放风和清土,以后一个进入墓室,另一个人在上面接取物品,两个合作可朋友可亲亲,但父子合作的却很少.在找合作伙伴的时候需要很小心,防止有人见财起意. 这些人长期以盗墓为职业,有很丰富的经验,善于伪装,并对防盗机关很有办法,他们在确定目标后,如果小墓不会费多大功夫,用几个晚上挖开,,取出物品走人.如果是大中型墓,便一是以种地为名,在周围种下玉米高粱等物,以青纱帐掩盖其一个两个月的盗掘活动.二是在墓边搞个房子掩人耳目,然后从屋内挖地道通向墓室内,从外面看是什么也看不出来的的.三是在古墓边修一假坟时暗中掘一地道.通入墓内盗掘财物. 长沙盗墓四字决 在南方水多,洛阳铲不太好使,经古人将多方经验积累归纳了望,闻,问切四字要决.一望为看风水,也就是盗墓者多会风水之术,以风水判断墓地的大小 二闻为闻气味,多玩鼻子之术.可于一小撮土就可断出为哪代墓葬.为信惊叹.有一传说:有一盗墓者三代盗墓,练就一身本事.但于80年代被擒.本应死罪.可正因有其一身本事.改为无期刑,终身为考古事业劳作.三问多为口才好之人,去各地游访,专与老人谈古论今.用以得取墓葬信息.四切为把脉诊断之意.有三层说法.一为根据土层来判断墓葬的年代和大小.二为在墓中棺材里摸死者身上的物品,先头后口至 *** 最后到脚,作为无所差池.必然为心思细腻者.三为用手摸出土物品,以判断物品的价值大小.盗墓觅宝之事古来有之,到今天更加高明,其方法技术,工具演变到今天更加现代化,集团化.智能化.他们用上了探测用的军用罗盘仪,探测仪.雷管,炸药,电锯.运输用的汽车.通讯用手机.因而如果你想学习此术,可谓之复杂艰巨,任重而道远呀 现代的盗墓贼已经把盗墓工具发扬光大了…… 一般的洛阳铲已经被淘汰,用的铲子是在洛阳铲的基础上改造的,分重铲和提铲(也 叫泥铲)。

由于洛阳铲铲头后部接的木杆太长……目标太大,所以弃置不用,改用螺纹钢 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平时看地形的时候,就拆开……背在双肩挎 包里。

同样的,挖的墓不同……盗墓工具也不同。探汉墓用洛阳铲演变而成的重铲,挖唐墓 时用扁铲(类似鲁智深的月牙铲),进入汉墓墓室(汉墓多为墓坑,多已塌陷)捣土时用 滚叉和撇刀。

一般来说,西汉墓不带耳房,东汉墓多带两个耳房,这是标志。唐墓是墓砖搭起来的 ,砖之间没有粘合,搭成穹顶。

而有墓砖的汉墓并不常见(大墓除外),多为墓坑或坑上 加木方。明清墓则多为砖结构,墓砖之间以石灰和铁片镶死,有的明墓墓顶厚达两米多( 七辐七券墓顶)……非常坚固。

明墓距地面深度一般不超过六米,可以不用特殊方法而在一夜之间盗掘完成。汉墓一 般距地表十一二米左右,西周墓则更深,要想一夜之间盗掘完成……必须使用特殊方法。

尤其是汉墓、西周墓历史久远,标志难寻,先有一个“找地方”的过程。确定好位置、下 探条、下铲、看坑灰、落实墓室形状方位(也就是确定年代)…… 然后才能做好准备、用特殊方法在一夜之间盗掘完成。

盗墓贼盗墓的目标性非常强,比如……进入墓室会直接挖向棺材的位置……然后在“ 左肩右脚”找东西,然后到耳室(东仓西库)搜罗,……至于其它位置,则看时间长短而 定,时间短则弃之不顾。“看地形”时也有很多“心得”,比如“秦埋岭汉埋坡”等 古代盗墓挖坑都是“方”型坑,近代为“圆”型坑 这就是所谓的 “古方近园” 反盗墓:“疑冢”传说的由来 最普通的反盗墓方式,是隐蔽墓址,使盗墓者不知其处。

据说先古陵墓不封不树,不在地面设置突出的标识,其主要出发点之一,就是防止盗掘。汉末三国时期盗墓现象的严重,致使种种反盗墓的形式中,曾经出现了所谓“疑冢”“虚墓”即以真假墓葬迷惑盗墓者的情形。

其中,以曹操所设置的“疑冢”最为着名。民间传说曹操有“疑冢”多至72处,有的“疑冢”甚至是设置于水中。

泉州民间也曾传说,施琅将军共有7处“虚墓”,分别位于泉州的几个古城门口。传统的反盗墓手段,又包括石椁铁壁以求坚固,储水积沙以防盗凿,以及以机弩飞箭、伏火毒烟来杀伤盗墓者的方式。

古墓被盗严重,由此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以全国已经发掘的数千座汉墓为例,据介绍,目前只有3座墓葬幸免。

“我们在发掘古墓时,最担心的就是墓葬已经遭到盗墓者的洗劫。”一位长期从事考古工作的学者这样说。

“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古人视死如生,古墓成为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文化遗存,古墓里的文物代表着一个悠久文明所印记的历史。为了。

三、古代中国盗墓史简介

《中国盗墓史》

是至今一部比较完整的反映中国盗墓史的专着,作者为着名历史学家王子今,详细介绍了各个时代的盗墓现象和反盗墓斗争,穿插盗墓引起的复活、发墓求亲、打旱骨桩、发墓鞭尸等各种盗墓心理和现象,以及盗墓技术的历史发展和客观上对文化发现的意义,是截止目前为止较为权威的盗墓史着作。

《中国人盗墓史》

作者倪方六(作者)

本书参考史记体例,分列帝篇——六大“盗墓皇帝”、王篇——四大“盗墓天王”、臣篇:鞭尸盗宝“双雄”、儒篇:一大“盗墓文儒”、兵篇:三大“帝陵克星”、匪篇:义军盗墓狂人、僧篇:第一“盗陵恶僧”、宦篇:绝种“盗墓太监”、民篇:两大“盗墓牛人”等九大篇章,以诙谐幽默的春秋笔法,深入浅出地描绘了五千年中国盗墓历史。

四、中国盗墓史

骇人听闻的盗墓典型个案

1.盗墓用上了推土机

1982年春天,数百名农民云集福建建阳宋代窑址,短短1个月,就破坏窑址2000平方米。到了,1983年3月,400多人依然蜂集不去,丧心病狂地动用了推土机,8天之内,用推土机疯狂盗掘窑址23000平方米,文物损失已经无法统计。

2.罢工罢农罢教,盗墓齐上阵

1983年6月-8月,河南淮阳县突然掀起盗墓潮,农民不种地,工人不上班,教师不上课,每天数百人疯狂盗墓,被盗古墓750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80座,汉墓666座,被盗文物无法统计。

3.盗墓,也搞分片包干

1985年4月-1986年,浙江龙泉县18个乡掀起盗墓狂潮,不到一年,县内3600多座宋元明期间的古墓被洗劫一空,其中,被卷入的村干部有10人。

最让人震惊的是,陕西周至县的豆村,村干部将村民组织10人一个小组,对古墓分片包干,销赃后,根据“贡献”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4.出了盗墓专业村

陕西咸阳渭滨区,1994年出了9个盗墓专业村,青年男子挖掘,青年女子做饭送饭,老太太看守家门,老头孩子站岗放哨。组织严密,分工明确。

5.盗墓大军4000人

数百人盗墓,还不是最大规模的犯罪潮,1985年1-10月,青海民和、乐都、化隆等县,出现的盗墓狂潮,近4000人参加。仅民和县一地,就有13个村,52个农业合作社,900户农民,捣毁古墓1000座,古文化遗址23处,损坏文物5000件。

6.毁墓、毁田、毁生计

1997年冬天,到1998年春天,内蒙古全区有1200座古墓被盗,1000多亩农田被毁,2000多亩草原被毁,这就是为了盗墓,不惜毁掉生计,真真是过了今天,不想明天。

7.暴力抗法,公开破坏

1993年,陕西咸阳窑店,陈某纠集一个盗墓团伙盗掘古墓,4月21日这一天,公安干警和执法人员对其展开拘捕,陈某聚众公开暴力抗法,刀砍一名警察致残,伤4名执法人员,还煽动当地群众阻挡执法人员,哄抢文物。

总计80年代后半期,江西省被盗古墓10000座;四川被盗古墓23952座;浙江被盗古墓20000座。如此剧烈的盗墓狂潮,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

五、盗墓的历史

盗墓,是渊源古远的社会文化现象。

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已经可以看到有意识的墓葬破坏现象的遗存。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于是盗墓行为益为盛行。

陕西凤翔的秦公1号大墓,是迄今所发现的先秦时期规模最大的墓葬,也是我国应用科学考古方法发掘的最大的墓葬。这座古墓发现盗洞247个,其中有10数个盗洞直接打入椁室。

司马迁写述中山地方风习,注意到“掘冢”行为的普遍。掘冢盗墓虽然是“奸事”,当时却有人因此起家致富。

西汉时不法贵族作恶地方,盗墓竟然成为一种骄悍者嗜好的游戏,于是有“国内冢藏,一皆发掘”,“所发冢墓,不可胜数”的情形。两汉一些严重的社会动乱,如吴楚七国之乱、推翻新莽王朝的民众暴动等,都有大规模盗墓的记录。

汉魏之际曾经发生盗墓的 *** ,据说曹操军事集团甚至设立了名号为“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专门指挥盗掘冢墓的官职。 唐人所谓“群盗多蚊虻”,“荒冢入锄声”,“髓髅半出地”,“白骨下纵横”等诗句,也反映了盗墓风习的普遍。

唐代宗时,郭子仪父亲的墓葬被盗掘,有人疑心是鱼朝恩指使。而郭子仪在御前说到此事时,承认自己所统领的军队也多有破坏陵墓的行为。

据史书记载,自唐末到五代初,关中的唐帝陵墓除唐高宗、武则天合葬乾陵外,被逐一盗掘,无一幸免。 宋元明清时代的冢墓发掘和冢墓破坏事件史不绝书。

作为政府行为的掘墓事件,最为典型的是金王朝扶植的伪齐政权在中原地区对两京冢墓的大规模破坏。刘豫曾经专设主管盗掘陵墓的官员“河南淘沙官”和“汴京淘沙官”。

元代蒙古贵族信用的僧侣,有发掘南宋陵墓的行为。明万历年间,宦官陈奉处理民间盗发李林甫妻杨氏墓一案,为“得黄金巨万”的信息所诱使,竟然“悉发境内诸墓”。

武昌市民反对其恶行,曾经掀起激烈的抗议风潮,几乎形成暴动。 盗墓现象的普遍,历代都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记忆,于是有“自古及今,未有不死之人,又无不发之墓也”的说法。

对墓主随葬物品的财产追求,是古来最为普遍的盗墓动机。晋人皇甫谧宣传薄葬,有“丰财厚葬以启奸心”之说。

盗墓者对墓葬的无情破坏和对死者的极端伤辱,大体都是出于财宝之“欲”。所谓盗墓“奸心”启于厚葬的说法,虽然颠到了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却大略可以说明“自古及今”“无不发之墓”的主要原因,是对“丰财”的欲求。

对随葬品的某些特殊需求,也是我们在分析历代盗墓动机时不能不注意的。宋代有盗墓以取犀带、玉带的史例。

有人因此甚至不惜发掘自己父亲的墓葬。张邦基《墨庄漫录》说,宋徽宗喜好古青铜器,于是地方官纷纷发掘冢墓求其器以献上。

陶弘景墓被盗掘,据说是为了劫取其中的“丹砂异书”。盗墓者分割“僵尸人肉”以为药,以及盗窃枯骨“以之合药饵”,则是盗墓史中的奇闻。

通过发掘前人墓葬,取其营造材料以为己用,也是值得重视的历史现象。在河南南阳的考古发掘资料中,可以看到晋人发掘汉墓,并利用汉画像石作为建墓材料的实例。

江苏徐州还发现晚唐时人利用汉墓墓室重新下葬的情形。这样的现象,在文献资料中也有反映。

发掘政敌及政敌家族的冢墓,在中国古代权力争夺中曾经被作为厌服对方的极端手段。掘墓,又是政治惩罚与政治迫害的一种形式。

发墓,剖棺,鞭尸,同时又都用以发泄政治仇恨。《左传》中已有掘墓复仇的史例。

司马迁记述伍子胥“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的故事,在民间有广泛的影响。清雍正年间兴文字狱,曾经发生吕留良因此被戮尸的着名事件。

盗墓技术的发明和传承,在史籍中有资料反映。而相应的反盗墓技术也逐渐成熟。

如以疑冢或虚墓迷惑盗墓者的方式等,以石椁铁壁和储水积沙等强化防护的方式,以及以机弩、伏火、毒烟等杀伤盗墓者的方式等,都各有防盗的效用。 传统礼制对墓葬的保护,表现出中国文化对宗法关系的重视。

历代多有严禁盗墓的法律。社会舆论对于盗墓行为也予以严厉谴责。

古来还流行这样的民间传说,盗墓时会遇到崩雷晦雨、狂风大雾、鼓角之声或者神异动物的警示,如果不理会这种警告,常常会遭致严酷的报复。 另一方面,自古以来多有盗墓行为与再生奇迹相联系的传说,甚至正史中也不乏此类记载。

我们还看到,盗墓这种不光彩的行为,有时却可以导致原先皇室贵族专有的宝用之器得以流散民间,使得黯然埋没于尸骨旁的许多绝世珍宝重见天日,放射出古代文明之光。这种盗墓行为于是具有了与原始动机完全无关的工艺史意义和艺术史意义。

骨董多来自盗墓所得,而因此所促成的金石研究的进步,有积极的学术文化影响。简牍资料曾经多次充实我们民族文化的宝库,而有时发现途径是由于盗墓活动。

例如汲冢遗书的出土,就是中国文化史的幸事。当然,盗墓者因文化品味的低下、鉴识眼光的鄙劣以及行止习惯之粗暴,往往导致许多有重要价值的文物直接在盗墓现场或转卖途中即被破坏。

这种行为对中国古代物质文化遗存的严重损害,无疑是不可宽恕的。

六、历史上大的盗墓事件

冲冠一怒为复仇:伍子胥掘楚平王墓

历史上最大的盗墓头儿:项羽盗秦始皇陵

病态的盗墓嗜好:广川王刘去盗墓

深埋地下的天堂:秦汉陵墓特色

军队的“副业”:曹操盗掘汉梁孝王墓

难填欲壑盗墓补

谁是茂陵掘盗人:茂陵的历次劫难

青编尽以汲冢来:盗墓使得汲冢遗书被发现

死后仍做皇帝梦:魏晋南北朝的陵墓特色

盗墓最多的节度使:温韬盗唐朝诸皇陵

福地洞天“太子墩”:南唐二陵的发现

关中第一陵:唐陵的分布与特色

内外勾结的范例:刘豫盗巩义北宋八陵

政府鼎力支持的盗墓活动

平民之盗,以多取胜:宋元时期的民间盗墓

帝王的最后归处:解析宋皇陵

皇帝默许下的盗墓活动:陈奉盗墓事件

巧立名目“借”楠木:干隆盗永陵

荒烟落照身后事:万娘坟的劫难

再现人世繁华:天人合一的明十三陵

历史深处的爆炸:孙殿英东陵盗宝案

军阀之争:斗鸡台盗宝案

繁华事尽哀愁生:兵匪盗崇陵

倾圮残宫又遭劫:土匪再盗东陵

人生适意东与西:浅析清皇陵的特点

惊动国务院的盗墓大案:群贼盗恭陵

中国第一古尸惨遭毒手

生居苏杭,死葬北邙

盗墓者的乐园:楼兰古墓群的遭遇

幸运的郢靖王墓:七次遭盗未遂

利益所驱,屡禁不止

七、盗墓的起源

中国现代意义上、由国家发起的、有组织、有针对性的“考古发掘”活动还不到一百 年,记得十多年前看过几篇几十年前的发掘报告,那与其说是“发掘”……倒不如说是“ 盗墓实录”。因为其方法、手段等等……完完全全是盗墓者的那一套,没有“自己的”东 西。到现在,在有些手段上可能先进了……加入了一些高科技成分,比如探地雷达、金属探测仪、气体分析仪等等,但原理还是一样的。

真正的民间盗墓者受各种限制,他不可能带着雷达去盗墓,连个洛阳铲还得想办法拆开“藏起来”……,所以他有他自己的绝招。他要想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就要想各种办法,有些是很精妙的。

㈡ 中国历史上存在着哪些至今还是未解之谜的盗墓奇闻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乾陵,唯一历经千年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说一说向乾陵伸出罪恶之手的第二个人是五代的耀州节度使温韬。此人似乎生下来就是给李唐王朝的皇帝陵墓找麻烦的。在乾陵之前已经挖掘了17座唐皇陵,只剩下乾陵。但他的理想在此破灭。和黄巢一样,他也兴动数万人马在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可怪就怪在,三次上山均遭风雨大作,飞沙滚石,风声呜咽哀嚎,甚是吓人,根本不明白天黑夜,人马一撤,天气立即转晴。温韬实在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也是估计吓破了胆子,还是没有再继续挖下去,遂此绝了念头。

㈢ 盗墓的历史文化

1.古墓是人生终止时最后的定格,也是储存墓主生活时代的若干文化信息的府库。叠叠累累的古代墓葬屡经沧桑变故,因各种原因往往多遭破坏。而最通常的破坏形式,是有意的盗掘。历史上的盗墓相当普遍,甚至曾经成为某些区域的地方风习,成为某些家族的营生手段,成为某些社会群体的行业特征。
2.司马迁写述中山地方风习,注意到“掘冢”行为的普遍。掘冢盗墓虽然是“奸事”,当时却有人因此起家致富。西汉时不法贵族作恶地方,盗墓竟然成为一种骄悍者嗜好的游戏,于是有“国内冢藏,一皆发掘”,“所发冢墓,不可胜数”的情形。两汉一些严重的社会动乱,如吴楚七国之乱、推翻新莽王朝的民众暴动等,都有大规模盗墓的记录。汉魏之际曾经发生盗墓的高潮,据说曹操军事集团甚至设立了名号为“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专门指挥盗掘冢墓的官职。
3.唐人所谓“群盗多蚊虻”,“荒冢入锄声”,“髓髅半出地”,“白骨下纵横”等诗句,也反映了盗墓风习的普遍。唐代宗时,郭子仪父亲的墓葬被盗掘,有人疑心是鱼朝恩指使。而郭子仪在御前说到此事时,承认自己所统领的军队也多有破坏陵墓的行为。据史书记载,自唐末到五代初,关中的唐帝陵墓除唐高宗、武则天合葬乾陵外,被逐一盗掘,无一幸免。
宋元明清时代的冢墓发掘和冢墓破坏事件史不绝书。作为政府行为的掘墓事件,最为典型的是金王朝扶植的伪齐政权在中原地区对两京冢墓的大规模破坏。刘豫曾经专设主管盗掘陵墓的官员“河南淘沙官”和“汴京淘沙官”。元代蒙古贵族信用的僧侣,有发掘南宋陵墓的行为。明万历年间,宦官陈奉处理民间盗发李林甫妻杨氏墓一案,为“得黄金巨万”的信息所诱使,竟然“悉发境内诸墓”。武昌市民反对其恶行,曾经掀起激烈的抗议风潮,几乎形成暴动。
4.盗墓现象的普遍,历代都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记忆,于是有“自古及今,未有不死之人,又无不发之墓也”的说法。
5.对墓主随葬物品的财产追求,是古来最为普遍的盗墓动机。晋人皇甫谧宣传薄葬,有“丰财厚葬以启奸心”之说。盗墓者对墓葬的无情破坏和对死者的极端伤辱,大体都是出于财宝之“欲”。所谓盗墓“奸心”启于厚葬的说法,虽然颠到了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却大略可以说明“自古及今”“无不发之墓”的主要原因,是对“丰财”的欲求。
6.对随葬品的某些特殊需求,也是我们在分析历代盗墓动机时不能不注意的。宋代有盗墓以取犀带、玉带的史例。有人因此甚至不惜发掘自己父亲的墓葬。张邦基《墨庄漫录》说,宋徽宗喜好古青铜器,于是地方官纷纷发掘冢墓求其器以献上。陶弘景墓被盗掘,据说是为了劫取其中的“丹砂异书”。盗墓者分割“僵尸人肉”以为药,以及盗窃枯骨“以之合药饵”,则是盗墓史中的奇闻。通过发掘前人墓葬,取其营造材料以为己用,也是值得重视的历史现象。在河南南阳的考古发掘资料中,可以看到晋人发掘汉墓,并利用汉画像石作为建墓材料的实例。江苏徐州还发现晚唐时人利用汉墓墓室重新下葬的情形。这样的现象,在文献资料中也有反映。 7.发掘政敌及政敌家族的冢墓,在中国古代权力争夺中曾经被作为厌服对方的极端手段。掘墓,又是政治惩罚与政治迫害的一种形式。发墓,剖棺,鞭尸,同时又都用以发泄政治仇恨。《左传》中已有掘墓复仇的史例。司马迁记述伍子胥“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的故事,在民间有广泛的影响。清雍正年间兴文字狱,曾经发生吕留良因此被戮尸的着名事件。
8.盗墓技术的发明和传承,在史籍中有资料反映。而相应的反盗墓技术也逐渐成熟。如以疑冢或虚墓迷惑盗墓者的方式等,以石椁铁壁和储水积沙等强化防护的方式,以及以机弩、伏火、毒烟等杀伤盗墓者的方式等,都各有防盗的效用。
9.传统礼制对墓葬的保护,表现出中国文化对宗法关系的重视。历代多有严禁盗墓的法律。社会舆论对于盗墓行为也予以严厉谴责。古来还流行这样的民间传说,盗墓时会遇到崩雷晦雨、狂风大雾、鼓角之声或者神异动物的警示,如果不理会这种警告,常常会遭致严酷的报复。
10.另一方面,自古以来多有盗墓行为与再生奇迹相联系的传说,甚至正史中也不乏此类记载。我们还看到,盗墓这种不光彩的行为,有时却可以导致原先皇室贵族专有的宝用之器得以流散民间,使得黯然埋没于尸骨旁的许多绝世珍宝重见天日,放射出古代文明之光。这种盗墓行为于是具有了与原始动机完全无关的工艺史意义和艺术史意义。古董多来自盗墓所得,而因此所促成的金石研究的进步,有积极的学术文化影响。简牍资料曾经多次充实我们民族文化的宝库,而有时发现途径是由于盗墓活动。例如汲冢遗书的出土,就是中国文化史的幸事。当然,盗墓者因文化品味的低下、鉴识眼光的鄙劣以及行止习惯之粗暴,往往导致许多有重要价值的文物直接在盗墓现场或转卖途中即被破坏。这种行为对中国古代物质文化遗存的严重损害,无疑是不可宽恕的。
11.盗墓对考古工作的干扰与破坏,不仅表现在使墓葬中许多在洗劫中残破遗失,还在于无知的盗墓者往往只根据市场价值尺度进行选择,将一些虽然未必为古董商人看重,却具有极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文物归于毁弃。此外,墓葬对于考古工作的意义,并不仅仅表现为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墓葬形制、葬式等看来并不直接具有商业价值的遗迹现象,其实都包涵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而野蛮的盗掘,往往使这些现象遭到不可挽救的破坏。盗墓行为对考古工作的严重损害,仍然有明显的表现。一些非常重要的文物因盗掘而出土,其发现地点以及其他有关遗迹现象至今仍不能明朗,其考古学的价值于是无法实现,以至于通过科学考古工作本来可能为认识古代社会历史表现出重要意义的资料不能够发挥作用。这些都是使关心和爱重中国历史文化的人们深为痛心的。

㈣ 历史上有哪些因盗墓而死在墓里面的着名事件

其实从古到今一直都有盗墓贼的,而且有很多的盗墓者也都死在了墓地里面,其中最着名的一个事件就是在北宋灭亡了以后,有一个姓朱的盗墓者去盗赵匡胤坟墓的时候就死在了赵匡胤的陵墓里。

现在随着国家的相关政策出台,盗墓者已经越来越少了,在民国初期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盗墓者的。其实不得不说,这些盗墓者还是比较可恶的,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损坏了很多的陵墓,给中国的考古事业也是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

㈤ 关于盗墓的传奇故事推荐

盗墓,是进入他人坟墓,作出不问自取的行为。这样的社会 文化 现象,自古就没停止过。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关于盗墓的传奇 故事 ,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盗墓的传奇故事篇一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是中国史书着墨比较多的人物之一,本来就是一历史名人从中国的盗墓文化史来说,他也是重量级的掘开了人家的陵墓不说,还要拿着皮鞭,朝尸体发泄,可谓最狠毒的一位掘墓者

伍子胥受封于申地,故又称申胥本为楚国人(家在今宿迁市来龙镇一带)入吴后,辅佐吴王阖闾,修法制以任贤能,奖农商以实仓廪,治城郭以设守备伍子胥与中国历史上多位名人有联系,如越王勾践孙武范蠡西施等孙武精通兵法,是伍子胥举荐为吴国将领,从而名闻天下的;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西施,与伍子胥的恩怨也很出名,当时伍子胥建议杀了越王勾践,结果好色的吴王不听,范蠡遂使出美人计,献西施给吴王,离间吴王与伍子胥关系,导致伍子胥被杀亡了吴国

伍子胥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盗掘者,源于其出走吴国之前,与楚平王结下的仇恨左传记载,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被迫出逃吴国,发誓要搞垮楚国,以报仇雪恨公元前506年,在孙武攻破楚国城池,成全吴王春秋五霸地位后,伍子胥也寻得了报杀父兄之仇的机会据说入楚后的伍子胥最想干的第一事,就是找到死去不久的楚平王陵墓开始找了一天也未找到,原因是当年楚平王为防止陵址被人知晓,下令把参与修陵的工匠全杀掉了经一个侥幸逃脱的老工匠指点,伍子胥顺利掘得楚平王陵,把他的尸体挖了出来,用鞭子抽打解恨,一直抽了三百下才止住,此即鞭尸三百 典故 另有一说,伍子胥抓到了楚平王的儿子楚昭王,对其进行严刑拷打,逼他说出了父陵的下落,伍子胥方得手

此事史记上亦有记载,但司马迁觉得伍子胥的行为过分了,称怨毒之于人甚哉现代学术界还引发了鞭尸鞭坟之争,认为伍子胥当年根本未鞭尸,仅是鞭了梁平王的陵墓楚平王墓现在已无存,史书上对此事记载又不周全,事情的真相已是一道永远无法解开的历史之谜
关于盗墓的传奇故事篇二
与伍子胥相比,项羽的盗墓显得理由更充分更正义一些伍子胥是为了报家仇而盗掘陵墓,是私心;三百年后,项羽为了国恨,掘开秦始皇陵,天下所愿秦始皇是什么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陵是什么陵?中国帝王陵寝中的第一陵(见盗墓贼眼里最值得冒险的三座帝王陵一书),敢对这样的帝王陵下手,只有项羽,牛!

项羽与伍子胥是老乡,都是现在的宿迁人(这层历史关系恐怕不少人不是太清楚吧),时人称西楚霸王,其战争的竞争对手是邻边徐州的刘邦秦始皇在位时实行严酷的统治,仅为他修陵就调运用了70万囚犯由于残暴不仁,在陵尚没有完全建成时就出乱子公元前209年前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就是当代官方史书认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秦陵修筑前后共用了37年时间,在秦始皇病死后,因为江山不稳,秦陵是虎头蛇尾,后期草草收尾,可以说秦陵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半拉子工程

对于项羽掘秦陵,班固的汉书称,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大师至其下矣项籍焚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羊,失火烧其藏椁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紧闭之祸,岂不哀哉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渭水记载得更具体,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作物不能窜,关东盗贼销椁取铜,牧羊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灭

史记中记载,刘邦把掘始皇帝冢作为项羽的一大罪过昭示天下但有学者认为,项羽掘秦陵记载未必准确,郦道元在四百年后写的书不可信,因为早年史书比较严肃的史记并无准确记录现代考古探测则发现,秦陵完好无损项羽当年到底是否掘开了秦陵,在秦陵被充分考古发掘之前,仍是历史之谜,无从验证史实的真伪
关于盗墓的传奇故事篇三
盗墓有的是泄愤,有的是贪财,但中国历史上有一盗墓者却很变态,首先是为了好玩,他就是西汉时期广川王刘去刘去为西汉皇室,封地在河北山西山东相连区域,原为信都国,后称广川王据说,刘去当年名声很差,做事不靠谱,吃喝玩乐样样精

据晋人葛洪编着的西京杂记记载,在其封国内国内冢藏,一皆发掘,有点名气的古墓几乎没有一座能逃过刘去的铁锹刘去盗掘的对象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王族墓,魏襄公晋灵公的陵墓都让他掘开了宋代李昉奉敕编修过一套五百卷的大书,专收野史传记和小说,因编成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遂定名为太平广记这部书里对刘去盗墓有较详细的记录魏襄王墓是石料做成的外椁,中间置放石床,石屏风为防盗掘,入口用铁水灌注,刘去派人凿了三天才掘开棺材是用生漆杂以犀牛皮做成的,有好几寸厚,刀根本砍不动,刘去则让人用锯子锯开石床上放有一个玉痰盂,两把铜剑,几件金器刘去看上其中一把铜剑,当场就拿起来带在身上

晋灵公生前荒淫暴虐,民怨沸腾,宰相赵盾屡屡进谏劝说无效,史称晋灵公不君死后几百年,晋灵公遭到报应,出现了冤家对头,他就是不王的刘去晋灵公墓在今山西绛县境内,墓冢如馒头状,系五花土堆成刘去进去时看到,墓室豪华富丽,四角都放置用石头 雕刻 成的鹰犬,上刻有壁画在棺椁两边,有男女石人四十多个,捧着灯烛什么的站立在周围虽然棺椁已经朽烂,但尸体还没有坏,晋灵公的九窍之中都放有金玉刘去看上了陪葬品中一个拳头大的玉蟾蜍,拿回去当储水磨墨用的水盂使

被刘去盗掘的有名古墓还有好多,如魏王之子且渠墓晋幽王墓栾书墓等一大批古墓但盗墓多了,刘去也害怕太平广记记载,在掘开且渠墓时,刘去被吓得半死,里面的人竟然栩栩如生刘去赶忙让手下人住手,退出,重新封好史称,刘去盗掘古墓的数量不可胜数,但具体有多少,又获得多少宝物,现在已无从考证。

关于盗墓的传奇故事 相关 文章 :

1. 有关古墓的传奇故事

2. 传奇故事闹鬼故事

3. 有关鬼打墙的传奇故事

4. 民间传奇故事会短篇故事精选4个

5. 中国古代传奇故事

6. 名人传奇故事精选

㈥ 想写盗墓类小说,跪点好的素材。

《盗墓》倪匡
《盗墓传奇》
《盗墓传说》
《盗墓风水师》
《盗墓风云之盗倒秦始皇》
《盗墓笔记》
《盗墓世家》
《盗墓手记之古墓邪尸》
《传古奇术》
《盗墓贼》单手擎天
《盗墓者》单行道
《盗墓者》谈笑书生
《盗墓者归来》青风小猪
《第五种人》通吃小墨墨
《断龙台》纳兰元初
《风生水起》城市公子
《凤舞龙楼之盗墓传奇》浪花深处
《蛊惑》欧阳恨
《国宝》神之意愿
《黄河鬼棺》南派三叔
《活死墓 》福来
《纪无衣》(2-6)轮子下
《开棺发财》(01-74)包子
《灵丝密码》(03_48)我的道
《岭南震撼——南越王墓发现之谜》岳南
《墓诀》肥丁

㈦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着名的盗墓案呢

由于古人有厚葬的习俗,所以历代都有盗墓的行为,下面来说说历史上一些比较出名的盗墓行为。

《水经注疏》记载:“操发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室数万斤。”据说曹操因军费困难,还专门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用盗墓的方式来筹钱。

4、《竹书纪年》的出土

晋咸宁五年(279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得竹书数十车,有十几万根竹筒,皆科斗文书写,称之“汲冢古文”。后经荀勗、束皙、和峤等人整理,得《竹书纪年》十三篇以及《穆天子传》等书。

5、秦桧的墓被盗

在明朝,盗发坟陵是重罪。


“凡谋反及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祖父、父、于、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以上,不论笃疾、废疾,皆斩,其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姊妹,若子之妻妾,给付功臣之家为奴,财产入官;若女许嫁已定归其夫,子孙过房与人及聘妻未成者,俱不追坐(下条准此)。知情故纵、隐藏者斩。有能捕获者,民授以民官,军授以军职,仍将犯人财产合给充赏。知而首告,官为捕获者,止给财产。不首者杖一百,流三千里。”


成化十一年(1485年),秦桧墓被盗发,盗墓者“获金银器具巨万”,这个案件后来被侦破,盗墓贼被逮获,但官员有意减轻了盗墓贼的刑责,这大概和秦桧遗臭万年有关。

阅读全文

与有什么写盗墓的历史好素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9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6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8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0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6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