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粤西唯一状元为何不做官粤剧《状元林召棠》告诉你答案
在中国 历史 长河中,中状元的人多不胜数。然而,偏偏有人中了状元却不做官,宁愿甘守清贫,开办学堂,将一生献与育人事业,他就是清代粤西地区唯一的状元林召棠。
林召棠他经历了六次科考才终于进入殿试,摘取状元桂冠;他为一个本不相识的考生打抱不平而得罪了主考官,却为此付出了十八年的代价......由中共湛江市委宣传部、湛江市文化广电 旅游 体育 局主办,湛江粤剧团有限公司演出的新编大型古装粤剧《状元林召棠》,于1月12日晚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上演,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梁郁南担任编剧和导演,着名粤剧演员吴剑鸣、陈爱利、文慧、郑建平等主演。
通过“拒收赠银”“科场仗义”“姐妹易爱”“贡院斥奸”“金殿解字”等情节,《状元林召棠》塑造了一位乐观仗义、不惧权贵、将一生奉献给育人事业的古代知识分子形象。表演上,演员们发挥戏曲的表演优点,突出了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写意特点,林召棠从老年回到青年的演绎,更是给演员带来了很大挑战,也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编剧及导演梁郁南介绍说:“主演吴剑鸣的嗓音厚实且明亮,表演干净,唱功甚好。雪梅的扮演者陈爱利,文静淡定,唱腔细腻感人。”
开一代教育新风,成一代教育典范。当地群众为纪念状元林召棠,修了状元坊、林氏大宗、“高贤里”牌坊,状元坊大门两侧楹联为:“召伯甘棠长留遗爱,公门桃李蔚起英才”,现在建成“林召棠纪念馆”。吴剑鸣认为,林召棠的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食饭当思耕田人之苦,着衣当思织布人之劳,知民生才可谋国事”,教育理念先进。
古装粤剧《状元林召棠》的主创团队大腕云集。该剧的音乐唱腔设计万霭端,是当今粤剧界最享盛名的音乐唱腔设计之一,他设计的唱腔音乐既保留了传统的韵味,又大胆创新,融入交响元素,使粤剧唱腔音乐富有韵味和大气。舞台美术设计熊春红,曾经为粤剧《碉楼》《白蛇传· 情》等剧目设计舞美,《状元林召棠》的舞台美术,虚实结合,灵动大气,充分体现了戏曲的特点。尤其是天幕桃源美景实中有虚的设计,中幕轻巧纱帐的灵活运用,以及一对巨大石狮子制作等,都给观众以视觉的冲击和美的享受。
【校对】符如瑜
【作者】 周豫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⑵ 古时广东吴川有人在皇帝身边做过大官吗
吴川人才辈出,既有骚人墨客,也有仁人志士。如宋代进士鞠杲、林廷,粤西唯一的状元林召棠,中国首任驻美大使陈兰彬,清代诗翁李文泰,还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庞雄,爱国将领张炎将军,国民政府广东省主席李汉魂。 解放后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刘华秋等。
吴川历史上计有进士十八人,翰林二人,钦赐翰林三名,举人一百六十六名。如宋进士霞街始祖林永、李屋巷始祖李凌云,元江淮指挥使刘承忠将军,明进士林廷献,清状元林召棠,粤东七才子之一林联桂,中国首任驻美大使陈兰彬,清琼州督抚彭玉将军,清广东水师提督窦振彪将军,名标儒林传之吴懋清,清才子李文泰。他们之中有位列尚书、御史、道台、知府、知州、知县、教谕等职,多达数百人且大都政声卓着、清正廉明。清朝武官有十四总兵,两提督。
李凌云:李屋巷李族始祖,南宋解元。为三柏始祖李穆公之长子,李穆公原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钱山村人,乃北宋乙丑状元。李凌云高中解元后,恬淡不仕,承父教鞭,重建“极浦亭”,隐居设帐,传播文明。
刘承忠:元朝末年任江淮指挥使,当时江淮地区大旱,蝗虫成灾,刘承忠率领乡民奋勇扑灭蝗灾,立下大功。元亡后,承忠投河而死。江淮人民为纪念他的功绩,尊他为“刘猛将军”,建庙祭祀。公元1724年(清雍正二年),皇帝诏令全国各省、府、州、县,建“刘猛将军庙”,每年春秋祭祀。
麦为仪:(1695~1762年)绰号㓥狗六爹,吴川塘尾镇院村麦屋人。六爹为清干隆岁贡生(秀才)、广东有名的阿凡提式人物。是一位机智勇敢、胆略过人、见义勇为、才思敏捷的大学者,一生敢于与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及神鬼作斗争。
林怀兰:吴川明代名医。中国引种番薯第一人,商务印书馆于1934年编印的《辞源》释“番薯”一词的注解:“其本出于交趾(今越南),吴川人林怀兰尝得其种以归,遍种于粤,因不患凶旱。电白县有怀兰祠,题曰番薯林公庙。”
彭子衡:(1832~1883年)即彭玉,吴川振文大寨彭屋村人。曾任深圳大鹏九龙协副将、后任琼州督抚,告授武显将军晋授“振威将军”。彭玉一生仗义疏财,赈济灾民,兴办学校,现振文中心小学乃由彭玉捐建的“振文书院”改建而成的。据《吴川县志》载:彭玉曾数次用火轮船运米回吴川平卖赈灾,救人无数。
窦振彪:(1785~1850年)字升堂,吴川硇洲人,1826年署琼州镇总兵。1841年升广东水师提督,同年调福建任水师提督。窦振彪一生,经历了嘉庆、道光两个朝代,当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处此内忧外患的历史环境中,窦振彪以其装备落后的水师,积极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易傅伯:(1707~1767年)名易中,吴川板桥镇上杭村人。1740年中武进士,1745年驻京任提塘官。易甚得和亲王赏识,解组时,亲王亲赠墨迹及对联,联云:“柳色烟相似,梨花雪不如”。他一生豪爽仗义,举粤西人在京城有厄,他都慷慨以赴,声名大振。易中诗文亦佳,有着作传世,可谓文武全才。易三个儿子都中武举人。易中墓在今吴川尖峰岭,墓前有石牌坊,右额刻“山高”,左额刻“水长”,正中刻“圣旨”二字。
吴懋清:(1774~1845年)字澄观,号回溪,广东吴川黄坡镇水潭村人。公元1810(嘉庆15年)庚午科举人。和海南定安县张岳松(探花),邑人林召棠(状元)交善,名噪一时。因以求天下贤者学益广大,潜心撰述,至老不衰。博学多才,擅堪舆术数。
林联桂:(1774~1835年)初名家桂,字道子,吴川市塘缀镇新村人。公元1828年(道光八年)中进士,“粤东七子”之一,曾任湖南绥宁知县,后实授新化署晃州直棣厅通判,政声卓着,极受上级器重,林联桂着作等身。
林召棠:(1786~1872年)字爱封,号市南,吴川市吴阳镇霞街村人。林公17岁为秀才,公元1823年(道光三年)癸未科状元及第。皇帝阅其卷未批:“今科得一佳元,一字笔误偏旁,非关学问。”授职翰林院修撰。道光十一年,任陕甘正主考官;道光十三年,受聘肇庆府端溪书院主讲,连续15年,弘扬文化;后回乡寄庐于金莲庵,终老泉林。
陈兰彬:(1816~1895年)字荔秋,吴川黄坡镇黄坡村人,中国近代着名外交家,中国首任驻美大使。咸丰三年中进士,选拔为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太常寺正卿、宗人府丞,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资政大夫,是首任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为幼童出洋肄业局之“洋局”第一任正委员,带领詹天佑等第一批留美学生官费赴美留学。
庞雄:(1891-1911)字苏汉,早年投入新军,秘密从事革命活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吴川人。1909年(宣统元年)冬,与倪映典等策划广州新军起义,1910年春起义失败。赴香港,又东渡日本,历经南洋各岛,准备再举。 1911年初归国,参与筹备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同年4月29日被俘,直认革命不讳,遂遇害。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张世德:(1893-1930年)名世德,吴川市塘缀镇樟山村人,张炎堂兄,61师第9旅旅长。北伐时在湖南衡阳七塘战役中阵亡,1930年牺牲后被追封为中将师长。在“八一”南昌起义时,世德随叶挺参加起义。1929年提升为蔡廷楷师副师长、旅长,转战广东。1931年,广东军政领导人陈济棠等,拨款在樟山建世德中学,以示纪念。
张炎:(1902-1945年)又名巨炎,字光中,吴川塘缀樟山人。原国民党十九路军爱国将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时任第四军中将军长。后被蒋介石密令委人杀害,解放后毛泽东主席签字追认张炎为革命烈士。
李汉魂:(1895~1987年)字伯豪,号杰华,又号南华,吴川县黄坡镇岭头村人。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曾任国民政府广东省主席、国民党广东省党部主任委员、三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上将参军长、内政部长等职,可谓出将入相。
详见网络
⑶ 粤西年例众神的由来
过完年,除了元宵,
粤西地区还有一个大节—“年例”!
年例是什么?
是可以天天去别人家吃大餐
而且还不用钱!
在粤西长大的小伙伴们就知道
年例像是给你皇帝一般的享受和待遇呢!
天天好吃好喝喝大鱼大肉
餐餐吃,日日吃,吃完张村吃李村
村村做年例,吃完一例又一例~
亲朋好友欢聚一堂
美味佳肴应有尽有
舞龙舞狮热闹非凡
其实准确点来说
年例是粤西地区特有的以祭祀为主的群体性节庆,主旨是敬神、拜宗、祭祀社稷,以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形式丰富多彩,富有神秘色彩,甚至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
但是年例源于哪里呢?
茂名地区与湛江地区的人们各执一词!按宋代《太平寰宇记》卷之百六十三窦州(今信宜市)风俗记载,年例最迟起源于宋代,明朝时期盛行。
因为茂名以前是归湛江管辖,所以也有说法年例是源于湛江,但现在茂名已经分管出来了,而且茂名大部分地区都会举行年例,而湛江只是吴川、麻章那一带会举行。
还有一种说法是起源于福建,因为湛江大部分都是从福建迁移过来的,所以很多民间传统习俗文化也跟着过来了。
而福建,潮州,湛江,茂名,海南多个地方都有“年例”,只是叫法有点不一样。
⑷ 湛江历史上最大的官是哪个
湛江历史上的着名官员有:
1、陈文玉:雷州市人,唐代刺史。
陈文玉(即雷祖,也称雷王、雷神),雷州人,唐贞观五年出任雷州首任刺史。任职期间,励精图治,使雷州半岛人民安居乐业,对唐王朝亦有“立我边疆,宁找黎庶”之汗马功劳。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他上奏请求改合州为雷州并沿用至今,十六年(公元642年)陈文玉谢世第四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于雷州城西六里锋为陈文玉立庙,并特降诏敕,大加褒奖:一褒“养晦数十年,恶事非君”;二奖,“受父母邦,德政彰明”。
3、陈贞豫:遂溪县人,明代官史。
陈贞豫(1396-1425) 字奋扬,今广东湛江市遂溪县附城陈村人。陈贞豫天资聪颖,精于诗文,明永乐三年中进士,任北京监察御史。其间,他忠于职守,深得皇帝器重,被晋升为都察院交址道巡按御史。贞豫上任后,深入民间查访,为民解困除害。
在暗访中得知石(廉)遂(溪)二邑常遭流寇骚乱,于是奏请朝廷在横山地方设堡,以扼宁石遂二邑,因之得罪贼寇,在廉江私访时被贼首苏观彩杀害。明仁宗深为惋惜,追封其父为都察院交址道巡抚监察御史,以彰其功。其母亦有诰命。
4、王梦龄:雷州市人,漕运总督。
清顺天大兴人。监生。道光间纳资为江苏知县。咸丰间历任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署漕运总督。守徐州,参与镇压捻军。
5、林召棠:吴川市人,状元及第。
林召棠(1786~1872年) ,清朝道光年间癸未(1823年)科状元,字爱封,号芾南,谥文恭,吴阳(广东吴川)霞街村人,父泰雯,任东安县教谕。其一生主要着述有《心亭亭居诗存》、《心亭亭居文存》、《心亭亭居笔记》等手抄本。
网络-湛江
⑸ 广西历史上是否出过宰相级别的高官
广西历史上虽然出过的宰相很少,但是认真的翻看一下各朝各代的历史,发现还是有一些的:
一·唐介
1.唐介,历任宋朝县令、监察御史、知州、三司使、参知政事,宋朝的参知政事即相当于宰相。
2.唐介,一说是江陵人。宰相王珪所着《唐质肃公介墓志铭》记载:“公讳介,字子方,其先晋昌人,唐末避乱于余杭,自其祖始徙家江陵,今为江陵人。”意思是说,唐介祖籍晋昌,唐代避乱于余杭,从他的祖父起开始迁居于江陵。
3.一说,唐介也是广西兴安人,他的后代在广西兴安繁衍生息。据广西兴安当地唐氏族人所说, 唐介次子唐义问一脉,在广西已经传了三十多代了。
今天的桂林市临桂区五通三里桥附近的老虎提儿岭上,有唐介公的“靴子墓”;桂林市全州县的凤凰乡,有唐介公的“衣冠墓”;桂林市兴安县的高尚镇,也有其的“衣冠墓”。
二·冯京
1.冯京,祖籍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其曾祖时南迁至粤西宜山龙水(古粤西即今广西,即今广西河池市宜州区)。
2.冯京在宋仁宗时期中状元,是宋朝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历任翰林学士、扬州知府、江宁知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宰相)。
3.冯京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降职为亳州知府、成都知府。王安石变法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也不知道冯京的反对对不对。
三·蒋冕
1.蒋冕,是明朝广西全州人,家在全州县城北隅,即今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全州镇北门一带。
2.蒋冕与兄蒋升同登进士,历任司经局校书、吏部左侍郎、礼部尚书、首辅内阁大学士。明朝首辅内阁大学士,即相当于宰相。
九·李济深
1.李济深,原名李济琛,今广西梧州市龙圩区人。 2.北伐战争期间,李济深曾任黄埔军校副校长、广东省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
3.李济深虽然是国民党元老,但是他非常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李济深抗日,及其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反共政策。
4.李济深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主要领导人,1948年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 5.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6.古代的宰相一职相当于现代的总理这一级别,李济深是人大副主席、副主席,因而笔者认为李济深也是有资格位列宰相的。
十·程思远
1.程思远,广西宾阳人氏,桂系的核心人物,抗日名将。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中央非常委员会副秘书长、立法院立法委员。
2.新中国成立后,程思远历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其地位也是相当于宰相的地位了。
十一·韦国清
1.韦国清,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勋章。
2.韦国清参加过百色起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任红军大学总支书记、八路军5纵3支政治委员、新四军第9旅旅长、华东野战军2纵司令员、苏北兵团司令员;
3.解放后,韦国清历任公安军副司令员、广西省长、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央军委常委、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4.值得注意的是,韦国清曾作为中国军事顾问团的团长,协助越南人民军进行抗法战争,并取得了胜利。韦国清赢得了越南人民和军队的爱戴和赞誉。
十二·成克杰
1.成克杰,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人。历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1998年,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这是成克杰最辉煌的时候。
2.然而站得越高跌得越深,2000年7月31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宣判,以受贿罪判处成克杰死刑。2000年9月14日,成克杰被执行死刑。
3.成克杰是现代广西出的最高级别官员,实在是非常的可惜。人大副委员长,也是完全与古代“宰相”一职的地位相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