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山东威海历史上有过什么战争

山东威海历史上有过什么战争

发布时间:2023-01-08 15:32:52

❶ 威海的历史

元朝称清泉夼。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为防倭寇袭扰设卫,称威海卫。以威镇海疆之意命名。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裁威海卫,复归文登县。清光绪二十一年(
威海卫租借地
公元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被日本占领。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被英国强租。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十月,由中国政府收回。设威海卫行政区,直隶行政院。1938年3月又沦为日军殖民地。1945年收复,设立威海市,属胶东行署。1948年属东海专署。1950年撤市设卫海县。1951年改县为卫海市,属文登专区。1958年属烟台专区。1987年升为地级市。辖环翠区、荣城市、文登市、乳山县。 清光绪元年(1875)始建炮台,十四年,设水师提督署,驻水雷营,置制造所和水师学堂等,于海湾南北两岸和刘公岛、日岛、黄岛等地新筑炮台多座,成为海防要塞和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为不冻良港,三面环山,口门向东,刘公岛扼其前,形成向东、向北两条航道和进出口,日岛、黄岛、牙石等岛罗列刘公岛两侧,构成港域天然屏障,形势险固。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因威海卫地势险要、设防强固,决定避开从港口正面进攻,集结军舰25艘,陆军 2.5万余人,由荣成湾之龙须岛登陆,迂回侧后攻占南岸炮台,海陆夹攻威海港。 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威海失陷(见威海卫之战)。1898年被英国强行租占,1930年收回。抗日战争中,日军于1938年再次侵占威海,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为中国收复。1945年设威海市,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基地。

❷ 近代曾发生在威海的战争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正月三十日,日军进攻威海南帮炮台的制高点摩天岭,丁汝昌率舰队从海上用火力支援炮台守军,发射排炮,击毙日军旅团长大寺安纯(为甲午战争中日军阵亡的最高将领)。由于众寡悬殊,威海陆路南北帮炮台相继失守,刘公岛遭海陆合围,成为孤岛。凌晨,丁汝昌组织的敢死队分为两路,较多的一路负责佯攻,另一路则负责将280毫米口径的克虏伯炮炸毁,完成任务后,敢死队全部牺牲。
此后,日本海陆两军配合,并利用剩下的陆路炮台,连日攻击北洋舰队,均被击退。二月五日,日本鱼雷艇夜间偷袭,定远舰遭重创,丁汝昌移督旗于镇远舰。二月七日,日军舰艇40余艘排列威海南口外,势将冲入,日本陆军也用陆路炮台的火炮向港内猛轰。之后,鱼雷艇管带王平策划鱼雷艇队集体逃亡,刘公岛形势进一步恶化。二月九日丁汝昌登靖远舰迎战,击伤两艘日本军舰,靖远中陆路炮台发射的炮弹受伤,丁汝昌欲与船同沉,被部下誓死救上小船。二月十二日,丁汝昌毅然回绝日军劝降,只想以慷慨一死尽忠。当晚,服鸦片自杀,以谢国人。丁汝昌临死前,将北洋海军提督印截角作废。丁汝昌自杀时年仅59岁。丁汝昌死后,手下军官牛昶昞盗用他的名义,与日方签订了《威海降约》。威海港里李鸿章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至此全军覆没。

❸ 威海卫的着名战役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在山东半岛抗击日本陆海军侵犯威海卫(今山东威海)的战役。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11月下旬,日军侵占旅顺(今属辽宁大连)后,其大本营鉴于渤海湾即将进入冰封期,不便于登陆作战,遂决定暂缓执行直隶(约今河北)平原作战计划,而将战略进攻方向转至山东半岛,海陆配合攻占威海卫,企图歼灭北洋海军。为此,陆军在其第2集团军基础上组成“山东作战军”,下辖第3、第4旅和原属第6师的第11旅,共计2.5万余人。清廷因对日军主攻方向判断错误,集重兵于奉天(今沈阳)、辽阳和京津一带,山东半岛防御薄弱。
威海卫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遥对旅顺、大连,建有拱卫渤海门户的北洋海军基地。北洋海军各舰艇于旅顺失陷前即撤返威海港,尚有大小舰艇27艘;港区陆上筑有炮台23座,安炮160余门,守军19营;烟台、酒馆(今牟平东)、荣成(今旧荣成)等处另有驻军41营。此时慈禧太后起用恭亲王奕䜣,令其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共筹和议。当得知日军企图后,始作迎战准备。李鸿章令北洋舰队水陆相依,陆军固守大小炮台,舰船依托岸上炮台进行防御。
日军为避开从威海港正面进攻,决定在荣成登陆,由陆路抄袭威海卫之背。日山东作战军在联合舰队护送和支持下,于荣成湾龙须岛登陆,占荣成。21~23日,清廷命北洋海军乘间出击,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守港待援,未予执行。25日,日军分兵两路进攻威海卫。26日,总兵孙万龄率部2000余人阻击南路日军于桥头以东,但北路日军已进至鲍家村、崮山后。28日,山东巡抚李秉衡令戴宗骞率所部北岸炮台守军协同孙部夹击北路日军,戴军未进,孙部孤军力战后退却。南路日军占桥头,逼近温泉,于30日晨同北路日军夹攻南岸炮台。守军奋勇抗击,丁汝昌率“靖远”等5舰在港内以舰炮火力支援。日军多有死伤,少将旅长大寺安纯被击毙。战至13时,南岸炮台失守。日军向威海卫以西迂回攻击孙万龄部,孙率部抗击,但因部将阎得胜临阵脱逃,被迫撤退酒馆。日军遂占威海卫城。同日夜,丁汝昌令敢死队登北岸破毁炮台,以免资敌。2日凌晨,日军占北岸炮台。坐困威海港的北洋舰队遂陷于日军海陆包围之中。从4日起,南岸炮台日军和联合舰队连日轰击北洋舰队各舰及日岛、刘公岛炮台;并在夜间以鱼雷艇小队连续突入港内实施袭击,装甲舰“定远”,巡洋舰“来远”、“靖远”,练习舰“威远”,布雷船“宝筏”等,先后被击沉、击毁。7日,北洋海军鱼雷艇11艘擅自从北口突围逃跑,遭日舰追击,或搁浅,或被掳。洋员瑞乃尔等劝逼丁汝昌投降,丁严正拒绝,仍坚持战至船没人尽。9~11日,右翼总兵刘步蟾、提督丁汝昌、护理左翼总兵杨用霖等先后自杀殉职。陆将戴宗骞、张文宣亦自尽。洋员马格禄等怂恿威海营务处候选道牛昶昞于12日假丁汝昌名义向日联合舰队投降。17日,日军占领刘公岛,威海卫海军基地完全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此役,日军从侧后登陆,成功地对威海卫实施水陆夹击。清军由于兵力单薄,陆海军缺乏协同,北洋舰队困守港内,全军覆没。

❹ 威海卫战役

威海卫战役是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1894年年底,为了能在将来的谈判中对清政府进行更大的勒索,日本决定发动新一轮的军事进攻。1895年1月,日军两万人在山东荣成湾登陆,偷袭威海卫炮台,并以军舰封锁东、西港口。由于李鸿章避战求和,陆上防备亦未加强,威海卫最后失守。北洋海军困守刘公岛之后,广大士兵仍然积极抵抗。一些贪生怕死的将领胁逼海军提督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宁死不降,于2月11日自杀。北洋海军全军覆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1868年,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时期的一系列改革,军国主义成为明治政府时期的基本国策。资本主义发展迅速,逐渐实现“脱亚入欧”的目标,到十九世纪末已经步入帝国主义国家之列,综合国力迅速强大的日本由于国内市场狭小资源短缺对外掠夺和扩张的野心迅速膨胀。于是地大物博,软弱落后的中国就成为日本所觊觎的对象。1880年到1893年,日本军费支出由19%猛增到30%,日本的军事力量迅速增强,为对外侵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力支持。
早在1887年,威海卫海防工程开工之时,日谍就前来窥探搜集情报,同年,日本参谋部就已经制定出《征清方略》,提到“以威海卫为根据地,侵入直隶湾,轰击沿岸炮台及其他要地,以援助陆军部队进攻北京”,由此可见威海卫战役的发生并非偶然。1888年10月,北洋海军在威海卫正式成立,综合实力世界第四,亚洲第一,名噪一时。12月份,日本参谋部密令海军大尉关文炳到达威海刺探相关情报长达70天,并在搜集相关情报后写了一份《关于威海卫及荣成湾之意见书》,提出“欲占威海卫必先取此湾为基地”明确表示荣成湾是最理想的登陆地点。这受到参谋部的高度重视,多年以来多次派遣间谍考察荣成湾具体情况,《成山卫志》《倭岛村志》都有记载。日本间谍在刺探到大量情报后,绘制了《威海设防图》。北洋海军建成后,再无添置,逐渐衰落下去,这些信息都已经被日本人所获得。1890年日本内阁首相山县有朋公然抛出“大陆是日本的生命线”的就职演说,之后又逐渐演变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日本为了为了实现其所谓的“八纮一宇”的目标为侵略中国选择了一个理想的跳板——朝鲜。日本对中国的藩属国朝鲜进行内政干预和经济侵略,强迫朝鲜的大米输往日本引发朝鲜国内“东学党”农民起义,清政府派兵入朝平息了起义。
随后1894年7月25日,日本在朝鲜牙山口外击沉清朝运兵船“高升号”同时联合舰队在旗舰“吉野号”带领下率先攻击北洋水师的“济远”和“广乙”挑起丰岛海战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开始,清政府被迫宣战,由于腐败无能准备不足,清军一路败退。黄海大战,清军北洋舰队损失惨重,损失了“致远”,“经远”,“扬威”,“超勇”,“广甲”五艘军舰,北洋大臣李鸿章指令“避战保船”,北洋舰队最后退守威海卫北洋海军基地,此时,北洋海军的主力铁甲舰“定远”和“镇远”尚存。当时世界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帝国主义过度对外扩张掠夺,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侵略朝鲜和中国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西方列强的认可与支持。
起因:黄海大战之后,日本取得了黄海的控海权,李鸿章指令“避战保船”,北洋海军在旅顺港口做了2个多月修整,丁汝昌率领北洋舰队一直退守在旅顺港的行为十分不满,电令丁汝昌:“率定镇等出巡威湾旅一带”并责问丁汝昌:“现船全数伏匿,将欲何为?”旅顺港口狭小,如果北洋水师停留在港内,日军封堵住港口势必对于北洋水师出海作战不利,李鸿章致电丁汝昌,“即使船坞沦陷,船断不可全毁”,于是1894年11月13日丁汝昌带领北洋水师离开了旅顺港,11月14号退守威海卫北洋海军基地。在驶入威海卫军港时,镇远触礁,严重损伤,连续修理一个月也没有完全修好,失去了出海作战的能力,镇远和定远是一对姊妹舰,作战可以成为掎角之势,相互配合,镇远不能够出海作战,这对北洋舰队的作战能力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❺ 威海卫战役的战争背景

威海卫战役是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威海卫地处山东半岛顶端,港湾呈半圆形,有刘公岛、日岛横列湾内,形势险要。港湾南北两岸及刘公岛、日岛建有10余座炮台,配备新式大炮100余门,火力交错,防御坚固,成为北洋海军基地和提督衙门所在地。黄海海战后,北洋海军在旅顺稍事休整,全部泊聚于此。
1894年年底,清廷在东北战场及黄海海战遭遇了一连串失利,主和派逐渐占据了上风。就在这年的11月,清政府甚至不知羞耻地派出一名德国人为代表,与日本政府议和。日本人当然不会同意与外国人和谈。为了能在将来的谈判中对清政府进行更大的勒索,日本决定发动新一轮的军事进攻。
进攻山东半岛并非拍脑袋的决定。1888年,关炳文时任日本海军大尉,以中国商人的身份在胶东半岛进行谍报工作,写成《关于威海卫及荣成湾之意见书》,建议进攻威海卫须以荣成湾为前进之地,登陆地点应在龙须沟附近,采取海陆夹攻战术。大量的日本间谍获取了翔实的情报,清军曾缴获日军的一张地图,上面疃(村)路、炮台、营房、山河、沟、井、树,样样都有,画得清清楚楚。

❻ 威海卫被侵占是哪一年

威海卫被英国侵占是1898年,被日本侵占是1938年。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集结军舰25艘,陆军2.5万余人,迂回侧后攻占南岸炮台,海陆夹攻威海港。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威海失陷。1898年被英国强行租占,1930年收回。

抗日战争中,日军于1938年再次侵占威海,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为中国收复。

(6)山东威海历史上有过什么战争扩展阅读:

威海卫名称由来:

汉初时,威海叫“石落村”,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后来又称为“落柑村”,据后人推测,之所以改为这个名字可能是因为这里遍地布满了柑橘树的缘故,至于是否如此,无从考证。

到了元代,改为“清泉夼”。改名原因无从知晓,但从字面看“清泉”是“清清的泉水”的意思,作为威海这样一个沿海而多薄山的地方来说可以想见水的重要。

另据《威海卫志》(清干隆本)记载:“在环翠楼东南石窟中,泉洁而甘,大旱弗匮。邑人咸取以酿,号‘小惠泉’”,不知这“小惠泉”对于这个名字有无历史渊源。

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为防倭寇侵扰,设立威海卫,取威震海疆之意,威海之名即由此而来。1945年,设威海卫市,建国后改威海市。

❼ 威海卫之战的介绍

威海卫之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在山东半岛抗击日本陆海军侵犯威海卫(今山东威海)的战役。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对日本的最后一战。结果日本获得决定性胜利,北洋水师在此战中全军覆没,京畿地区顿时门户大开,位于旅顺的日军也展开进攻,连破凤凰、营口、海城、牛庄等地,清军全线溃败。以慈禧为首的统治集团向日本乞和投降,派遣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前往日本和谈。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历史背景甲午战争爆发以后,日军在黄海之战中获胜,夺取了黄海的制海权,又在一八九四年十一月下旬攻入中国境内,占领了旅顺。日本大本营鉴于渤海湾即将进入冰封期,不便于登陆作战,遂决定暂缓执行进攻直隶的平原作战计划,而将战略进攻方向转至山东半岛,海陆配合攻占威海卫,企图歼灭黄海海战后撤退到此地的北洋海军。

阅读全文

与山东威海历史上有过什么战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6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0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6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