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呼市的有多少年的历史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因其历史上召庙较多,故又称“召城”。简称呼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是自治区的首府,也是自治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呼和浩特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两千多年文学记载、四百多年建城的历史,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七八十万年前就出现了“大窑文化”的人类文明的曙光。呼和浩特地处阴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中部和南部为冲积和洪积平原,俗称土默川平原;北部有大青山,最高海拔2228米。黄河流经市南部,境内还有大黑河,枪盘河等。阴山山脉横贯市辖境。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市区平均海拔1050米,年平均气温8℃左右,年降雨量350-500毫米,日照时数3000多小时,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特别是每年的7、8、9月,绿树成荫,气候凉爽,更是旅游避暑的黄金季节.
B. 武汉历史有多少年了
武汉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和古籍记载,远在5000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市郊黄陂区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都邑,保存完整,也是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唯一一座商代古城。周初属鄂国,秦属南郡,西汉属江夏郡。东汉以后,江北先后置沌阳县(公元25年)、石阳县(三国时期)、曲阳县(公元280年)、曲陵县(公元305年)、汉津县(公元597年)、汉阳县(公元606年)。江南先后置沙羡县(公元25年)、汝南县(公元378年)、江夏县(公元589年)。
武昌之名,源于孙权以鄂城为都时,改其名为武昌,寓"因武而昌"之意。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江夏郡为武昌郡,治所在江夏县,即今武昌城区。江北有汉阳,故有"双城"之称(元代诗人余阙诗)。"武汉"一词,在明代《重修晴川阁记》中,即有出现。至清代,曾国藩、胡林翼等在信札中,更是经常使用。由于明代以后,汉阳县所属之夏口镇商业发达,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首,又有"楚中第一繁盛处"之称。故双城演变为三镇,亦有"武阳夏"的说法。1898年,张之洞奏请将阳夏分治获准,1899年,夏口从汉阳县治下划出,成立夏口厅。而夏口开始有县的建制,是在民国元年(1912年)。然市民习惯称夏口为汉口,故"武汉"之名顺理成章成为三镇的统称,因武昌、汉阳、汉口皆有一字在其中。
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汉后,先后建立汉口市政委员会、武昌市政厅和汉阳市政委员会,12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宣布"确立国都,以武昌、汉口、汉阳三城为一大区域作为'京兆区',定名为武汉", 1949年5月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三国时期,武汉是魏、蜀、吴三方鏖战地。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汉口正式开端口对外通商,至1889年英、德、俄、法、日5国先后在汉口开辟租界。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创办近代工厂,兴建新式学堂,修筑铁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辛亥革命首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1921年夏,董必武、陈潭秋作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武汉江岸车站成为罢工总指挥部所在地,2月7日罢工失败后,林祥谦、施洋等工人运动领袖在汉就义。1926年12月,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1927年2月7日,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办,由毛泽东主持,恽代英、瞿秋白、李立三等都曾来校执教。1927年2月19日,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2月南京沦陷后,武汉曾一度成为全面抗战的指挥中心,国民政府在武汉周围组织了规模巨大的武汉保卫战。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45年8月,日本投降,武汉光复,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
C. 呼市的有多少年的历史
呼和浩特至今大约有430年的历史。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众多名胜古迹的塞外名城。这里有各种召庙50多座,城郊有不少风光秀丽的草原旅游点,牛羊遍地,鸟语花香,大黑河南岸有一座传诵古今的西汉古墓——昭君墓,青冢兀立、巍峨壮观;有“塞外西湖”之称的哈素海,是天然湖泊,晴空碧水,蔚蓝一色;与蒙古风情街相连的伊斯兰风情街,以沙漠黄为主,绿白相间为副色,圆形殿顶、高耸的柱式塔楼,让人领略到浓郁的伊斯兰风情。1581年,蒙古土默特部领主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今呼和浩特市的原址正式筑城。由于当时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蒙古语为“库库和屯”。明王朝赐名为“归化”。长城沿线的人们为纪念三娘子,将此城称作“三娘子城”。
D. 中国乐器发展史
1、远古时期
以狩猎及歌舞伴奏为主,用的是打击乐器,如磬、陶钟、铜钟、祝、敔、管、篪、笙、、等,在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发展,但遵循着由不定音到固定音、种类少到多、不定型到定型、、等等途径。
2、夏商时期
乐器增多,如婸鼓、铃、编钟、埙、龠、言、、、等,出现的是有定音的击乐器和多管乐器,渐渐地人们也掌握了纯四度、大小三度、大二度及小二度的音程关系。
3、先秦时期
乐器不但增加,如击乐器:鼓、钟、镛、雅、祝、簧、筑、、,吹奏乐器:箫、管、龠、笙、埙、笛、竽、、,弹弦乐器:琴、瑟、筝等,表达的性能更加提高。
4、秦汉隋唐时期
乐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弹奏乐器(如琴、瑟、箜篌、琵琶、五弦琵琶、、、)得到空前的繁荣与发展。琵琶则是唐代最为重要的乐器,专以演奏宫廷燕乐为主。汉代开始琵琶类乐器使用了平均律,且急速发展。
5、辽、宋、西夏与金时期
承隋唐乐器,广泛地应用弦乐器(如嵇琴、轧筝),另有新乐器的产生,如义手笛、羌笛、箫管等吹奏乐器以及葫芦琴、、等弦乐器,还有流行在西北边区的马尾胡琴。
6、元代时期
在元统治初期的对内外战争,客观上引起国内各民族间,及本国与外国文化的交流。这时期出现了新的乐器,如三弦、火不思、七十二弦琵琶、鱼鼓、云璈、、、等。
7、明清时期
乐器有较大发展与集中,特别是胡琴类擦弦乐器(如二胡、京胡、板胡、马头琴、、、)与唢呐芦簧乐器。笙与古琴两类由于复古势力的勃兴,加上其古典价值,在国家音乐方面占了重要地位。
(4)呼钢多少年历史了扩展阅读
乐器历史:
乐器是人类早在原始时期已拥有的文明财富之一。围绕乐器的来历,自古以来中外均有许多传说和神话,并长期被据为乐器的起源与发展之说。
如中国许多古书记载:“女娲作箫”、“女娲作笙”、“伏羲作箫”、“伏羲作琴”、“庖犠氏作瑟”、“倕作钟”、“伶伦入昆伦山采竹为笛”、“黄帝命伶伦铸十二钟”、“黄帝杀虁以其皮为鼓”等。
所述均为公元前四、五千年前的事,尚未或刚刚进入铜器时代,不可能有笙簧和铸钟等工艺很复杂的产品。那时的人对绝对音高可能有些概念,但对乐律未见有多少认识,象上述那些复杂的旋律性乐器不可能出现那么早。
那些传说中的人物,是否实有其人,至今史学上仍存疑待探索。所述乐器实有其物,但任何人不可能一下子造出那样完美的乐器。乐器都是逐步演进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乐器,是无疑的。据考,中国在远古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前),已有一些土鼓、磬、钟铃、骨哨、苇籥、埙等。
可能还有苓、管、篪、笙。至夏商(公元前21世纪前至前11世纪),除此前的乐器得到发展,如出现定音的编钟、编磬,以及鼗、言(大箫)、笙等,说明已有初浅的音高音程概念。
到周代,见于记载的乐器约近70种(有重名的),出现了对乐器分类的“八音”,有了琴、瑟等拨弦乐器。
E. 包头有多少年历史
包头从清嘉庆14年(1809年)起,设置包头镇,至今203年。但是,由于包头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漫长的嬗变过程中,也有着威武雄壮的历史,可以追溯更长的历史。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经包头的地段是原始人类较早活动的地方,在这里蕴藏着大量的古人类文化遗迹,已发掘的就有10多处。在位于东河区以东15公里的阿善沟门的格膝盖沟,发掘出一处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和大量的文物。
蒙古高原位于东西上千公里的阴山山脉之北,中国古代,这里是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在与黄河流域的中原各代王朝的交往中,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交往。
从战国至唐朝,包头境内曾几次建筑过一些古城。最早是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6年(武灵王20年)筑九原城。公元前221年秦为九原郡。公元433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设怀朔镇。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时间的推移,古城被一一废弃了。
进入五代后,包头属辽统治。辽在这里设云内州,一直沿袭至金元,建制未变。元代初年,包头地区的冶炼业、纺织业、陶瓷业开始兴盛,出现了商品经济,商业活动随之兴旺起来。后来蒙古族各部落陆续进驻河套,包头地区又成为土默特部落游牧之地。
清王朝建立后,干隆5年(公元1741年),萨拉齐建筑,设协理通判,这是包头地区最早出现的行政建制。1870年(同治9年)前后,包头修筑城墙,辟东、南、西、东北、西北5座城门,形成了近代包头的城市规模。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包头已发展成为我国西北着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码头。1923年平绥铁路通车包头,1931年,包头电灯面粉公司和永茂源甘草公司创办,包头开始有了近代工业。1934年,中德双方组织的“欧亚航空邮运股份有限公司”在包头修筑飞机场,开辟包头——宁夏——兰州航线,定期航班每周往返一次。饮食、服务业日益兴旺,市面日趋繁荣。
包头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革命初期,王若飞、乌兰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领导过地下斗争。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领导包头地区各族军民,开创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9年9月19日,绥远发动“9·19”起义,包头获得和平解放。1950年2月13日,包头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54年原绥远省包头市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为自治区辖市。
1960年原属巴彦淖尔盟的乌拉特前旗划归包头市领导。
1961年以1958年撤销并入包头市的原固阳县辖区复设固阳县(驻固阳城关镇)。辖1县、1旗。
1963年将固阳县划归乌兰察布盟,乌拉特前旗划归巴彦淖尔盟。
1970年乌兰察布盟所属土默特右旗(驻萨拉齐)、固阳县划归包头市。辖1县、1旗。
1996年5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达茂旗)划归包头市管辖。
F. 呼钢为什么倒闭
经济不景气。呼钢因为经济不景气倒闭。钢铁企业倒闭的真正原因就是经济不景气,由于房价太贵导致房子卖不出去,建设房子的人又越来越少,所以钢筋就形成了滞留,卖不出去价格就下跌,而最终就导致了钢铁整个企业的不景气。
G. 求吉林市回民区的历史与现状
你说的这个回民区是在吉林吗,吉林市幅员面积27120平方公里。截止2006年,市区总面积3636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面积199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31平方公里。辖6区(昌邑区、船营区、龙潭区、丰满区、高新区、经开区)、5县市(永吉县、舒兰市、磐石市、蛟河市、桦甸市)。辖78个乡镇、71个街道办事处。 你看好像没有。
不过我在内蒙古看到有一个回民区,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
2000年5月14日,国务院(国函[2000]42号)批准同意调整呼和浩特市市辖区行政区划。区划调整后,回民区辖通道街、中山西路、环河街、新华西路、光明路、海拉尔西路6个街道办事处,以及从原郊区划入的 回民区
攸攸板乡,西菜园乡的金龙居委会和青山、厂汉板、倘不浪、西龙王庙、四合兴、什拉门更、小府、塔布板、孔家营9个村委会。区人民政府驻通道南街。2000年,回民区辖6个街道、1个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8467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新华西路街道 30549 中山西路街道 23979 光明路街道 60347 海拉尔西路街道 41905 环河街街道 27351 通道街街道 13948 攸攸板镇 86597 ?年,回民区辖7个街道、1个镇。 新华西路街道:辖广场、医学院、东洪桥、新华西街、四合兴、大庆路6个社区居委会。 中山西路街道:辖公园东路、公园西路、文化宫街第一、文化宫街第二、文化宫街第三、中山西路第一、中山西路第二、吕祖庙街、贝尔路9个社区居委会。 光明路街道:辖工人东村第一、工人东村第二、工人东村第三、光明小区、工人西村第一、工人西村第二、工人西村第三、沿河小区、西铁小区、工人北村第一、工人北村第二、工人北村第三、富丽小区13个社区居委会。海拉尔西路街道:辖部队、赛罕路、海拉尔西路、工农兵路、综合路、金海路、附件厂7个社区居委会。环河街街道:辖太平街、东沙梁、新华桥南街、后沙滩、县府街、祥和、工人南村、西茶坊8个社区居委会。 通道街街道:辖滨河路、义和巷、友谊巷、宽巷子4个社区居委会。 钢铁路街道:辖光明西路第一、光明西路第二、光明西路第三、钢铁路第一、钢铁路第二、西机务段第一、西机务段第二、化工路8个社区居委会。 攸攸板镇:辖金龙、毫赖沟、刀刀板、坝口子、一间房、东乌素图、西乌素图、攸攸板、东棚子、段家 回民区
窖、元山子、塔布板、什拉门更、倘不浪、孔家营、西龙王庙、青山、厂汉板、小府19个村委会。 地处市区西北部,北靠在大青山,属土默川平原地带;部分在扎达盖河中游,全境均高于玉泉区。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是漫坡型的平原地,平均坡度3°~5°,流经辖区的河流也依此地势为流向。 水文地质为大青山前盆地,裂隙泉水很多。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潜水位一般为50米以内,深层承压水60-130米之间。水量丰富,水质良好,矿化度低。流经区境的河道有:扎达盖河、乌素图沟河和蜈蚣坝口水。扎达盖河,临新华西街西端,全长15公里,最宽处10米。流入区境一段约5公里,向南流入小黑河。旧称此河为水磨河,昔日河水清洁,可供饮畜和灌溉。而今沿途企事业单位和市区污水流入,已遭到严重污染。乌素图沟河,进入区境内基本上是季节性泄洪道,雨季洪水汇入扎达盖河。蜈蚣坝口水,发源于蜈蚣坝南红土夭子北,经坝口子西流至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西南汇入扎达盖河,全长13公里,宽不定;夏秋雨季水多,一般多为细流。
1950年12月28日,成立归绥市回民自治区。1956年11月,改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回民区地处呼和浩特 回民区
市区西北部。回民区地处呼和浩特市城区的西北部,因回族聚居较多而得名。该区的回族从明、清时期开始由陕西、甘肃、宁夏、新疆、河北、山西等地迁入。1950年12月成立归绥市回民自治区。1954年改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全区辖1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共有68个居委会,19个行政村。总面积为175平方公里,有回、蒙、满、汉等23个民族,共22.26万人口,其中,回族1.9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8.89%,是一个回族聚居区。回民区是1950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的城区,曾是塞北贸易重镇,是沟通内地与西北的桥梁,在内蒙古历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2001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 63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 994元,全区财政收入达到8 23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 597万元。 农村经济优化粮、经、饲三元结构,扩大蔬菜、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建成坝口子农业科技示范园。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 000亩,完成低压管道节水灌溉面积5 000亩,有效地克服了春夏持续干旱高温的影响,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2001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8 029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55.9万公斤,蔬菜总产量达到3 100万公斤。畜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牲畜存栏达到12 086头(只),其中奶牛达1 508头,倘不浪村奶牛养殖基地已经开工建设。生态建设初见成效,完成大青山前坡生物工程36 790亩。坚持开发式扶贫,制定切实可行的大青山移民扶贫工程方案,基本解决500名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扶贫资金足额到位。 工业经济以工业经济园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挖掘现有工业企业潜力,工业经济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和支柱地位得以进一步明确。完成了呼钢的整体接收工作,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与呼和浩特发电厂、乌海黄河工贸集团、内蒙古立元公司等14家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签订了入园协议,项目投资总额达16 700万元,建成后预计年工业总产值可达30 100万元,其中立元公司已经进行了试生产。启动了一机床厂招商引资工作,与内蒙古医学院签订协议筹建教学区。东友稀土冶炼厂二期技改项目和新建骨粉厂项目均已投入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