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思政课教师如何践行历史使命

思政课教师如何践行历史使命

发布时间:2023-01-11 01:15:39

‘壹’ 如何加强教师思政教育

一、强化政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讲信仰者自己要有信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找到人生正确方向,首先要求思政教师政治要强,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一个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应当有着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把目光投向时代和社会,不断从实践和人民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为学生树立有信仰、有理想、有担当、有情怀的榜样。在看待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文化问题时,要能从党执政兴国的高度上去分析、去思考,学会从全局上认识现象、把握本质。二、提升政治能力,增长知识才干。运用政治知识和政治经验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是思政教师的必备能力。讲好思政课,思政教师思维要新,视野要广,业务素质要过得硬。思政课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一课”,教师要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通过有深意、有新意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把道理讲明白、讲透彻,要求教师具备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在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的深入比较中辨析事理,在循循善诱中启迪学生心智,在润物无声中传播真理。实践证明,用心用情用功的教师和教学,总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这就要求思政教师唯有“学”字当头,下足学功,积储学识,拓展见识,博采众长,方能具备从容应对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三、强化政治担当,培养奋斗精神。政治担当是思政教师的使命所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广大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思政教师在传播知识、培育素养的同时,其自身的奋斗精神犹如一盏明灯,照亮自己也照耀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思政课的效果,既在课堂内,也在课堂外。身为教师,要严于自律,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用表里如一、知行合一的嘉言懿行传递正能量,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人格的力量成风化人,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才能成为学生喜爱的人。

‘贰’ 教师肩负"筑梦人"的历史使命,应该怎样做

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已十分广泛,而教育信息化对学校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对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都能起到显而易见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在教育信息化面前应对自如、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之更能切合课堂教学的实际与学生的需求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


  1.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意味着什么?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和协作。教育信息化旨在把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其目的是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使教育和教学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跨越新的台阶。当然,教育信息化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学形式、学习方式等也会产生巨大的冲击,而且这种冲击已经形成。但它又是一种有利于教育健康发展和进步的冲击,因为我们的学校教育已从中初步尝到了甜头。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教育信息化离不开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由此也可以看出,教师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在信息化时代,一个教师如果不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没有现代人必须具有的信息技术,难以立足于三尺讲台,也谈不上称职,更会贻笑大方。因为在如今的社会里,人人已经置身于信息化所覆盖的环境之中,从举手投足到待人接物,假如没有一些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恐怕会处处遭遇难堪。而校园更是信息化普及的先遣之地,教学大楼、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办公室等等,哪一处没有信息化的痕迹?只不过程度有高有低而已。当然,我们的教师要完全适应教育信息化,也需要有一个过程。


那么,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该有怎样的实际表现呢?首先,要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教师应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的多种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协调,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其次,要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熟练掌握相关的电脑知识和有关的操作技能,了解和学习必需的,培养自己设计和制作课件的能力,做到能进行单机教学和网络教学。


2.教育信息化应该指向课程整合。


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师来说,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如果他能很好地运用合适的教学进行课程开发,对于突破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无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改革现有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也具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课程整合就是将各种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应用到课程中,使课堂教学从传统的教科书、讲义、粉笔和黑板中解脱出来,对教师而言,则是走向现代教学的开端。但要达到课程整合的目标,也并非轻而易举。教师不仅要掌握信息技术手段,还须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本学科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教师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必然会碰到难以预料的问题和困难,这就要求教师注意积累,想方设法获取各种有用的信息,如有目的地经常上网搜寻信息或阅读有关纸质媒体、电视媒体、电子读物,对信息源的了解越多越好,要能从一般人不易察觉之处发现那些隐含的信息,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另外,教师还要不断提高对相关信息的整合能力,能够创造性地策划、处理和加工所获得的信息,如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撰写课件脚本,同时能从实际出发,考虑利用信息的最有效方式,体现崭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要能经常根据获取的教育教学的最新信息,组织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策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经常处于“否定之否定”的状态,对于特别适合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媒体辅助教学的课程内容,要及时纳入到课件制作的范围,并尽可能地制作成相关的课件用于教学,达到提高教学的目的。


3.教育信息化最终要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培养。


注重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教师面对教育信息化要注意的又一个重要方面。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面向信息社会的人才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就是信息能力,它是信息社会中每一个人赖以生活、学习的基本能力,是进入信息社会的通行证,是实现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教育信息化应将每一位学生的信息能力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在信息化社会里,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地选择信息、利用信息,就会有被信息淹没的危险。教师应注重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引导和指点学生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并转化为自己的一种能力;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书刊、电视等渠道来开展学习(包括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快上述能力的培养。


在以知识的传递、知识的理解为中心的传统接受式教学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与现代化社会的要求是有相当距离的。要扭转这种局面,促使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并教会他们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知识,主动地去探求未知世界。

‘叁’ 如何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用科学的理论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它在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来抓。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选择。

第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系统、全面、深入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实践,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探索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新方法、新机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来学。

第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多元化的现实,青年大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实用性和功利化倾向。因此,要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鼓励他们把个人理想真正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第三,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凝聚学生的爱国之心。首先,引导青年学生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和优良传统中汲取营养,深化爱国主义情感;其次,进行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最后,进行“知行统一”教育,引导学生把爱国意识和爱国行为结合起来,为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好准备,用实际行动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精神。

第四,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学生锐意创新。首先,引导学生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其次,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动力;最后,尊重个性差异,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实现创新成果。

第五,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夯实学生道德素质的基础。一是要切实发挥德育教学的作用,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建章立制,逐步形成加强青年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机制;三是用生活中的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教育学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学生能明荣辱之分。


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素质和知识水平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

习态度。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切实加强自身的理论素质和知识水平。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脑,着力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其次,必须充分认识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主动地了解和研究学生对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思想动向、活动信息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并努力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以正面引导。再次,高校教师应当不断提高学历和职称,多参加各方面的研修学习,不断提高科研水平,以科研促教学。当然,高校领导要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研讨以及了解社会、了解学生思想实际的条件和机会。


三、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教学的形式和方式。因此,必须不断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首先,应当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开展讨论。其次,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笔者大量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再次,笔者在上课过程中,提问贯穿始终,让学生总是处于思考的兴奋状态。最后,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加“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或引导学生自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社会调查报告。总之,采用“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的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主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四、突破学生评价方式的单一性,探索开放型试题,培养创新能力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绩考核中,应从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综合考核,既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又要考核他们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考核学生的理性认识能力,又要考核他们的实践表现。对此,应实施多元考核方式和成绩综合评定标准,对学生的成绩评价力求科学、客观、全面。应普遍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试题设计广泛采用开放型试题,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70%,撰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占总成绩的30%。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的成绩按一定比例综合评定,其中,理论考查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只要有一点创新就应给予肯定,给出较高分数;实践考查要广泛听取学生所在院(系)班主任、辅导员、教师以及学生干部的意见,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校各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效应。除考试成绩之外,还要积极引进各种测评技术和测评软件,对学生的德、智、体、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测试、评价。总之,成绩考核的评价标准应体现综合性,注重实践性,突出创造性,以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彻底改变过去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单一性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浩歌.将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07,(9):1.

‘肆’ 思政课教师的六大要求

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政治要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的课程,政治性是第一位的。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应该树立科学信仰,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

情怀要深。思政课教师应该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以情感人,感染、激励、引导学生们拥有家国情怀的使命与担当。

人格要正。这可以说是对思政课教师最根本的要求,它融汇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这五个方面的要求。思政课教师的高尚人格加上真理的力量,是实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伍’ 如何开展思政课

首先要从思想高度上站在国家对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的大思政这个要求和高度上进行设计。

这是高校思政实践课开展的大前提。

其次要体现和落实实践育人理念,紧密结合思政教育和实践课,发挥二者的优势,使学生通过实践能最大程度的起到实践育人目的,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这是高校思政实践课评价的标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结合思政教育的对象大学生角度思考思政实践课实效性的问题。

老师在实践课教学设计中引用任务驱动型和问题导向型学习方式,老师应注重以让学生完成任务为驱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互动中学习、交流分享,最终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有所学、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得、有所行。

比如在参观实现中,老师先设置实践任务,学生按实践流程完成任务,同时老师可以设置关于参观景点的相关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解决、比较分析等,增强学生自由实践和学习的机会。

久而久之,使学生通过互动体验学习实践,转变对思政课从之前的不想学到想学、爱学的氛围,实现思政课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再实践的良性发展。

因此,为大学生精准地设计策划契合、满足他们的思政实践课是考验思政实践课老师教学设计水平的重要标准。设置既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任务和问题,又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有最大限度的体验、学习、收获是思政实践课的最佳效果。

学生是高校思政实践课的实践主体,是实践任务的主要执行者。作为思政实践学生,对思政实践课的期望或者评价应该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思政实践任务基础上,又可以提升自身思政实践的综合能力,最终达到思政实践育人的目的。

学生在思政实践的体验和操作中,既是实践任务的完成者,同时也是思政教学设计的检验者。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任务完成的难易程度问题导向设置的合理与否实践体验的参与度实践交流的互动性实践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实践结果评价的科学性等等问题这些是衡量和检验老师对实践任务和问题设置实践“度”的把握和学生实践适应度配合是否合理紧密的标准。老师精心设计的思政实践,最终是靠学生在思政实践过程中的体验度、参与度和满意度和获得感来检验的。

因此,好的思政实践课实践体验要以思政实践过程中的体验环节、参与互动环节、激励环节、深入思考、结合实际应用环节等紧密相连。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应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及应用,历史与当代的结合与启示,纵向与横向实践分析等的深入应用,真正实现学生思政实践学习和实践育人的双重目标。

思政实践课要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和实效,就必须在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为主的实践教学设计基础上,更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感悟,在实践互动学习过程中增强实践的体验感和获得感,使思政实践教学设计的“教”和实践体验的“学”二者有效结合,共同作用于思政实践育人目标,从而达到思政实践课的良性持续发展。

‘陆’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的思考

首先,提升师德修养。

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应着眼于立德树人。大学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要履行立德树人的使命,首先自己要不懈地“立德”,才能更好地“树人”。大学生大都进入成年(年满18周岁)或即将进入成年,他们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观察往往重于对教师道德言论的倾听。大学教师不但要“学为人师”,更应“行为世范”。

第二,强化育人能力。

《意见》要求“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育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育人”相当于“立德树人”中的“树人”,通过全方位的教育(德、智、体、美、劳),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狭义的“育人”相当于“教书育人”中的“育人”,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一位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同志曾经指出:“少数教师没有统筹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高校各学科教师都有在思想道德方面育人的责任,应该不断强化自己的德育能力。

第三,提高教学水平。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教学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质量,它包括教师的“教书(讲课)”水平和学生的“读书(学习)”水平。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后者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有些教育研究专家强调,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水平,不仅要看老师教得好不好,而且要看学生学得好不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大学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既要给人以真理,也要给人以方法。思政课传授方法,可以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进行。首先从受教育者普遍面临的人生问题入手,为他们提供树立人生理想、进行人生设计、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的基本方法,引导他们走正确的人生之路。再则,引导他们把对社会问题的感性关注上升到理性分析,帮助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等政治理论的有关方法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做一个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公民。最后,为他们提供一些解决专业问题的方法,满足他们掌握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创新成才的高层次需要。

第四,增强创新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要培养大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师自己首先要增强创新能力。

在政治理论教育中,教育者讲述本人新的科学见解,往往比单纯解释前人创立的理论更能引起受教育者的兴趣。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做法,应当使今天的思政课教师受到启迪。每一个思政课教师都有发展政治理论的权利和义务,因为真理包括社会科学真理的发现权并不只在少数杰出人物手中。

第五,发扬进取精神。

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教师要积极进取,用自己的奋斗精神和可视成果影响学生、鼓励学生、督促学生。只有积极进取,才能青春无悔;只有超越自我,才能出类拔萃。

总之,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应该具有知识分子的使命感,900多年前活跃在中国学术舞台上的张载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大学教师理应积极投身改革实践,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主力军作用。

参考文献:

高金华,《教师要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教育与出版》2014年第24期(12月15日出版)第36~37页。(编辑:刘倩辰)

(回答完毕,若有价值,请予以采纳)

‘柒’ 思政课教师六要素

思政课教师六要素如下:

第一,政治要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的课程,政治性是第一位的。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应该树立科学信仰,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

第五,自律要严。从人类行为规制的路径来看,主要分为自律和他律两种。自律是自我约束,自我要求,自我修养,应该说反求诸己是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他律是外在约束,要通过内在的自律起作用。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

第六,人格要正。这可以说是对思政课教师最根本的要求,它融汇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这五个方面的要求。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阅读全文

与思政课教师如何践行历史使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5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0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0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6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