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高淳永丰圩地历史叫什么州

高淳永丰圩地历史叫什么州

发布时间:2023-01-13 00:12:53

㈠ 高淳话的历史与发展现状怎样

高淳话的形成
高淳历史悠久,6300多年前,在薛城一带,有南京地区最早的原始村落,先民们在这里建立了母系氏族,打渔、狩猎等。当1997年发掘出“薛城遗址”后,专家们意识到,高淳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用原始的语言进行交流。春秋时,吴王余祭七年(公元前541年),吴国在高淳筑固城,逐渐形成了吴方言。
高淳离南京虽只有百公里,但历史上因陆路交通不便,长久以来多靠水路与苏锡常和安徽宣郎广等横向进行文化、婚嫁等交流,与南京的纵向往来较少,而本地人又很少外出,长期闭塞,传统农业仍是其主要生存手段。
高淳历史上也曾有过几次移民事件:
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徽宗诏命蔡京募集建康五县民夫围垦固城湖,成田五万余亩,赐名“永丰圩”。宣和三年(1121年)宋江受招安后,迁部分梁山士卒来永丰圩定居。
清同治三年(1864年),曾国藩率湘军攻破天京(今南京)后,为避猜疑,上奏朝廷“臣统军太多,拟裁撤三四万人,以节糜费”。这些湘军士卒大多没能返回原籍,安置在高淳、溧水等县,如高淳曹塘的侯、罗、曾、全等姓。
1950年,苏南行署组织常州、无锡178名青年来高淳参加土改,后来他们大多在当地结婚生子,成为高淳首批干部。
上世纪六十年代,高淳接受了大量南京知识青年,其中大部分于七十年代末返城,但尚有知青仍留在当地安置,扎根农村。
千百年来大批客籍人口的迁徙,却没能影响高淳话,倒是改变了他们自己的口音,与高淳话“同化”了,这真是一个大奇迹。

山芋,学名甘薯,是价廉物美的健康食品。民间传说山芋原产高淳,是高淳话“山遇”的谐音。明万历年间,高淳大水,破圩淹田,颗粒无收,灾民大饥。一天,九龙山下一樵夫偶见野猪在山上拱食土中块根,便捡来一尝,甘甜味美,村民纷纷刨食充饥,度过灾荒,便取名“山遇”,从此年年栽植,传种各地。
早年间,商业生意是在桌面上论价成交,如一方借故离席与自家人悄商对策,是对客户的不尊重,买卖往往告吹。而高淳人与外地人谈生意,就不必担心内容外泄。老板与朝奉(助手)用高淳话商议,别人听不懂,生意很快谈成。
1984年,我国云南边境发生对越自卫反击战,当时越方了解我国“大后方”军事布防,能破译我军用粤、闽南、客家等方言的联络暗语。我方“猫耳洞”(工事)被炸、公路被毁,首次战斗失利。一天,某师长巡察前沿阵地,听到两位高淳老乡对话,大惑不解,于是命他们用高淳话传达指令,使越军无法破解这独特的军事“密码”。1985年2月,取得了松毛岭、小尖山等战斗的胜利,最终收复了老山前线失地。高淳籍战士马逢财、姜方顺、谢小福、孔新华等壮烈牺牲,谱写了一曲英勇凯歌,高淳话也为自卫反击战立下大功。
高淳话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继中国最古老的戏剧艺术——昆曲被列入名录后的又一次重大举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组顾问沈澈视察了高淳,认为高淳话在全国独无仅有,应进行科学、全面的搜集、整理,加以保护,让这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我的家乡话,现在已经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希望满意。

㈡ 阳江镇的历史文化

阳江镇古属丹阳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周瑜曾在此操练水兵,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吴大帝孙权为纪念大都督周瑜兴建三元殿。唐代诗人李白曾多次泛舟丹阳湖,公元755年左右,写下了《游高淳丹阳湖》的不朽诗篇。公元1115年(宋政和五年),祖先在此围湖造田,辛勤创业,筑成了美丽富饶的永丰圩,描绘了“白鹿遗踪”的千古佳境。古代高淳八景中“丹阳秋月”“官溪夜泊”“龙潭春涨”三景均出自阳江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三十里荷花香》走上银幕,闻名全国。《迎湖桃源》是阳江镇利用自然风光开发的又一旅游景点,集观光旅游、垂钓游乐、休闲度假于一体。

㈢ 高淳 地名由来

高淳原先属于溧水县,地处溧水县的西南边。全县面积八百多平方公里,三面环水,历来有“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说法。现境南有固城湖(又称小南湖),西有丹阳湖、北有石臼湖。沿湖滩地围成良田万倾,湖中水产品更是十分丰富,当年曾被称为溧水县的“粮仓”、“金库”。因溧水县衙从开化城(今高淳境内,距固城东二十里)迁到了在城镇(今溧水永阳镇)。新县城距西部的圩区相距百里之遥,又隔山隔水,来去很不方便,在明弘治四年(1491年),当地民众越级上书应天府府丞冀绮,请求将溧水西南七乡一镇(即崇教、立信、永丰、永成、游山、唐昌、安兴七乡和高淳镇)划出另建新县,获明孝宗准奏。奏章上提的是“淳化”,因当时山西也有个淳化县,两县重名,孝宗看到奏章上有“县治拟设高淳镇”一句,觉的“高淳”二字不错,就御批“以‘高淳’命名”。原高淳镇改为“淳溪”,以镇山下的一条溪流命名。
“高淳”二字的含义,历来有三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街是建在镇山之上,是一处湖滨高阜;山下有一条叫淳溪的山河,自北向南经青龙桥、大通桥流入固城湖,再向西与官溪河会合。溪水环山流过,犹如玉带金锁。古人认为这里依山临水、山水相映,是一块“活地”、风水宝地。可保财源茂盛,人丁兴旺。因此便取“高阜”与“淳溪”的第一个字,命名“高淳”。
第二种说法是:居住在湖滨高阜的百姓,长年接纳山水秀气,过着清静自在犹如世外桃源的日子,民性淳厚,风俗古朴。于是就取“地高”、“民淳”的最后一个字,命名“高淳”。
第三种说法是:居住在湖滨高阜的百姓,有丹阳、固城、石臼三湖环抱,有游山、花山、九龙山诸山依靠,既可得山利,有可享水福。人们取“高”字表示百姓居住的地方是在高岗之上,取“淳”字表示居住在高阜的百姓可以“享三湖之福”。取淳字的“三点水的偏旁”表示三湖,联上右边的“享”字构成“享三湖之福”的意思。

㈣ 三国时期孙吴政权与东晋南朝时期对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农田水利

(一)孙吴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利事业的开发

我国的南方地区,气候温暖,雨量丰沛,池沼遍布,土地肥沃,非常适宜于农耕,尤其适合于水稻的种植。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水利设施,不能合理地利用优越的水土资源,农业生产依然得不到保障。东汉以来,江南地区的农业和水利事业虽然有所发展,但只集中在某些点上,就广大地区来说,开发程度不高,仍然处于地旷人稀的状态,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显然落后于北方黄河流域。孙吴立足江东,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其政治、经济中心,为了维持庞大的军国开支,北与曹魏抗衡,西与蜀汉争雄,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和水利事业,建立起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此,和曹魏一样,孙吴在其统治区域内,也大兴屯田,开发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保障军粮供给,增加财政收入。孙吴的屯田始发于建安八、九年(203—204)左右,直到西晋灭吴,历时70余年。采取集中领导、统一管理的方式,比较有利于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和土地开发。孙吴统治时期农田水利事业的一大特点就是:土地的开发与水利事业同步进行,大规模的屯田即意味着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因此,随着孙吴屯制的推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利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有关孙吴屯田的区域及形式,他着已多有阐述,此处不再赘述。本文只是围绕上述特点,具体介绍其水利事业的发展状况。

1.太湖地区农田水利事业的开发 太湖地区是江南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秦汉时期,这里已建起了海塘、圩田、堰塘、运河等多种水利工程。东汉末年,这一带已是一派“沃野万里,士民殷富”的景象①。孙吴立足江东,为了使太湖地区成为其经济中心,继续致力于这一地区水利营田事业。建安八、九年,孙权派陆逊为海昌(今浙江海宁一带)屯田都尉,在太湖东、南部平原经营水利屯田。以后,又在毗陵(治今江苏常州)设典农校尉。毗陵典农校尉经营的范围相当广,辖有今无锡、江阴、常州、丹阳、丹徒等地。为了加速太湖地区农田水利的开发,孙吴政府有时还组织各路人马进行屯田大会战。如赤乌年间,“诸郡出部伍,新都都尉陈表、吴郡都尉顾承各率所领万人,会佃毗陵,男女各数万口②。”数万人会佃毗陵,可见屯田规模之大。

太湖地区扩大屯田耕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农田水利的建设过程。孙吴时期太湖地区的水利事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太湖堤塘的修筑。太湖东南沿岸的堤塘将太湖与湖东、湖南水乡间隔开来,是太湖东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前提。沿湖堤塘的修筑,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相传长兴县东35里处的蠡塘为春秋末期的范蠡所筑③。以后,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皋伯通在长兴县东北25里处筑皋塘,“以障太湖之水”④。孙吴时期,随着湖东地区屯田事业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三国志》卷五四《吴书·鲁肃传》。

②《三国志》卷五二《吴书·诸葛瑾传》裴松之注引《吴书》。

③清·金友理:《太湖备考》卷三引《吴兴山墟名》。

④明·沈启:《吴江水考》卷一。

沿太湖东、南岸的堤塘屡有修筑。孙休时,为防御太湖水泛滥,东自吴兴城北,西抵长兴,“为长堤数十里”,称为“青塘”,目的在于“以绝水势之奔溃,以卫沿堤之良田,以通往来之行旅”①。青塘的建成,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湖水的外溢,改善了湖东和湖南的水土环境,促进了湖东、湖南地区农业的发展。

(2)海塘的兴筑。太湖地区的东南,濒邻大海。沿海陆地的高程远远挡不住高潮的袭击。因此,沿海人民便修筑海塘,防御海潮,改善沿海的斥卤之地,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据《吴越备史》载,孙皓时,“华亭谷极东南有金山咸海塘”。又《嘉兴府志·海塘》引《赵图记》称:“海塘去郡城百里遥,亘海盐、平湖二县之境,延袤百七十里。”金山,汉魏时期与陆相连,唐以后陷入海中,与大陆分离。孙吴之前及以后,均无在金山修筑海塘的记载。因此,金山咸海塘,很可能是孙吴时所筑②。当时孙吴在海昌屯田,从事耕垦,为适应农垦发展的需要,在东南沿海修筑海塘是极有可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干隆《湖州府志·新复青塘堤岸记》。

②参阅汪家伦、张芳编着:《中国农田水利史》,农业出版社,1990年,158~159页。

(3)平原河渠沟洫的开凿。太湖地区,河网密布。然而,如果不将这些水面加以约束引导,则会经常遍地横流,触地成川,危害农业生产。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工地开凿了众多的塘河沟渠,约束引导水流。这些塘河沟渠兼有防洪、排涝、灌溉、饮用和交通等多种功能,在太湖地区纵横密布,是千百年来太湖地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产物。其中当有不少这样的工程始凿于孙吴时期,可惜因记载缺如,所见者惟有疏凿长广溪一例。光绪《无锡金匮县志》载:赤乌八年(245),校尉陈勋疏凿长广溪。据《建康实录》卷二记载,赤乌八年前后陈勋在太湖地区主持屯务,领有屯兵数万。长广溪可能是为适应屯田耕垦的需要而疏导的一条塘河。长广溪北口通太湖之北汊,南口通太湖,长30里,广里余,纵穿无锡西南之土股①。从其所经之地及两端与太湖连接的情况来看,似为引太湖水灌溉农田的工程。

(4)运河的整治和开凿。江南运河的北段丹阳至丹徒一带,因地势高亢,两岸夹岗连绵,经常发生水浅阻航的情况,是历来疏浚的重点。孙吴时期,岑昏首先对这段河道加以疏治,“凿丹徒至云阳,而杜野(今镇江市东15里)、小辛(今丹阳城北10余里)间皆斩绝陵垄,功力艰辛”②。工程十分艰巨。经过这次治理,改善了航运条件。清人王鸣盛说:“自古吴县行舟,过无锡、武进、丹阳至丹徒水道,自孙氏始。”⑨岑昏对江南河北段的治理,不仅便利了航运,而且两岸“渠流瓴建,南倾北泻”,同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

2.古丹阳湖地区的屯田和湖田的开垦 古丹阳湖位于今江苏溧水、高淳和安徽当涂、芜湖、南陵、宣城诸县境内,水面相当宽阔。湖区内围湖耕垦有着悠久的历史,围出的湖田地势平坦,土地肥美,灌溉便利,对政府和农户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光绪《高淳县志·山川》载:“相国圩内田四万八千亩,周四十里。春秋时吴筑固城为濑渚邑,因筑是圩附于城,为吴之沃土。”可见,围湖垦田自春秋以来即有之。孙吴建都建邺后,古丹阳湖地区也是重要的屯田区之一,设于湖(在今当涂县境)督农校尉,大规模地经营屯田,开拓沿湖沼滩,截湖泄水,辟土造田,发展农业生产。例如,位于今宣城北60里的金宝圩,本古金钱湖,是古丹阳湖的一部分,“孙氏起江东,中原避乱者多归之,无田可种,始将金钱等处兴筑围田,各分疆界,多为邑里”④。又如浦里塘,永安三年(260)秋,“都尉严密建丹阳湖田,作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参阅武同举:《江苏水利全书》卷十一。

②《太平御览》卷一七○《州郡部》引《吴录》。

③《十七史商榷》卷四二。

④民国《高淳县志》卷十五。

里塘”①。大概由于选址不当,这次没有成功。8年后,奚熙再次提出在浦里围湖,“建起浦里田,欲复严密故迹”②。可见,围垦古丹阳湖的活动,在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占着很大的分量。此外,着名的高淳永丰圩、芜湖咸宝圩等,都始筑于孙吴时期。

孙吴在古丹阳湖区推广屯田,促进了这个地区圩田水利的开拓。经过广大屯田客、屯田兵的辛勤劳动,在烟波浩渺的古丹阳湖区,开垦出了无数的良田,为发展这里的稻作农业提供了优越的水土资源。这不仅成为当时孙吴政权的一个富庶的农业经济区,而且为六朝各代及以后历代的继续开发奠定了基础。

3.滨江地带的屯田和水利事业 孙吴政权在长江中下游滨江地带设立的屯区有10多处,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区:以皖口为中心的江北屯区和以武昌为中心的南北诸屯。

(1)江北屯区。皖口在今安徽省安庆市西南,是皖水的入江口。皖水下游有一片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曹操曾派朱光为庐江太守,“屯皖,大开稻田”③,为南下攻吴做准备。当时吕蒙向孙权建议说:“皖田肥美,若一收熟,彼众必增,如是数岁,操态见矣,宜早除之。”④于是,孙吴于建安十九年(214)五月征皖,俘虏曹操屯田男女数万口,继续在皖口大兴屯田。江北屯田主要种植水稻,需要相应的水利设施,因此,随着屯区的不断扩大,农田水利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建安中,吕蒙任庐江太守,在皖城凿石通水,“注稻田百余顷”,使原有的吴塘陂灌区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功利及人”,百姓立庙祀之⑤。由于水利灌溉工程的兴建,在皖城一带开辟了大面积的稻田,成为当时重要的水稻产区。仅江北屯田的西圩一屯,即可“得谷数万斛”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三国志》卷六四《吴志·濮阳兴传》。

②《三国志》卷六一《吴志·陆凯传》。

③④《三国志》卷五四《吴志·吕蒙传》。

⑤《三国志集解》卷五四《吕蒙传》注引《太平寰宇记》卷一二五。

⑥《读史方奥纪要》卷二六望江县条下。

(2)南北诸屯。长江中游以武昌为中心的南北诸屯的开辟,促进了长江中游一些地区农田水利的发展,其主要者有以下数处:

第一,阳新灌区。在长江南岸,孙吴时曾修有“阳新灌区”。《水经注·江水》载:江水“又东,过下雉县(治今湖北阳新东)北,……江之右岸,富水注之。水出阳新县之青湓山,西出流,经阳新县。……水之左右,公私裂灌,咸成沃壤,旧吴屯所在也。”富水是长江南岸的一条小支流,河谷平原宜于农耕。孙吴时,在富水沿岸设置了下隽、阳新诸屯,引富水灌溉。从“公私裂溉,咸成沃壤”来看,当时阳新一带的农田水利事业相当发达。

第二,引巴灌区。引巴灌区在古武昌附近的长江北岸。《水经注·江水》鄂县条下载:“江水左侧,巴水注之,水出雩娄县之下灵山,即大别山也。……吴时,旧立屯于水侧,引巴水以灌野。”引巴灌区位于今湖北省罗田一带,处于吴、魏交界处,屯田的意义重大。因此,水利灌溉事业也由此开展起来。

第三,涔水屯区。建安十四年到十八年,周泰“将兵屯岑”,经营水利屯田,引岑水灌溉农田①。岑,在今湖南澧水下游,涔水是澧水北岸的支流。《水经注》卷三七称:澧水东过作唐县(治今湖南安乡县北),“入县,左合涔水,水出西北天门郡界,南流至涔坪屯,屯堨涔水,溉田数千顷。”《水经注》所称涔坪屯,可能就是周泰经营水利屯田后的状况②。引涔灌溉数千,可见规模之大。

此外,江陵、安陆屯区的农田水利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三国志》卷二七《魏书·王基传》载:“江陵有沮、漳二水,灌溉膏腴之田以千数。安陆左右,陂池沃衍。”反映这些屯田区的水利事业也具有相当的规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三国志》卷五五《吴志·周泰传》。

②参阅汪家伦、张芳编着《中国农田水利史》,农业出版社,1990年,166~167页。

孙吴政权持久地推行屯田制,大力开发利用长江中下游的水土资源,发展水利事业,不仅在当时为孙吴建立了较为强实的经济基础,能够在三国纷争中立足江东,而且,在开拓江南地区水网,围垦湖田,修筑圩田水利,兴建灌溉工程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努力,奠定了南方水利和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的基础,为东晋南朝立足东南,抗衡北方政权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可以说,孙吴时期的屯田和水利建设,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其以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东晋南朝时期的农田水利事业

东晋南朝长时期来辖有淮河、汉水以南的广大地区。淮河、汉水一线,是南北政权的前沿地区。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是东晋南朝政权的政治中心,又是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所谓“网络所资,罕不自出”①。出于政治上、军事上的需要,东晋南朝政府对这两个地区的农业生产非常关注。因此,农田水利的经营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区域,尤其是江南地区,在东晋南朝时期一直是开发的重点。除了这两个重点区域以外,巴蜀地区在原有农田水利的基础上得到继续发展,岭南地区也逐步走上了较快的开发进程。

1.三吴地区 三吴地区由于丘陵岗阜多,湖沼洼地多,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不均,长期以来,高地患旱,洼地病涝,因此,只有建立良好的排灌系统,才能够充分利用这里丰富的农业资源。江南人民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开创了沿江滨湖以水网圩田为主,山地岗阜以陂塘堰坝为主的农田水利特色。在东晋南朝的270年间,南北两支生产大军在江南大地辛勤垦拓,无论是水乡的水网工程,或是高地的堰塘工程,都在孙吴的基础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为唐以后江南地区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南齐书》卷二六《王敬则传》。

(1)宁镇地区的水利建设。宁镇地区当时为丹阳、晋陵两郡属地,以丘陵阜岗的地形居多,大多属低山浅丘,地势起伏较大,一遇暴雨,山洪怒发,冲毁田园;若久晴无雨,则又溪涧绝流,无水可灌。古代劳动人民针对特殊的自然环境,开创了以堰塘为主的水利灌溉事业,筑塘拦水,多雨时蓄水,天晴无雨时,则放水灌溉,形成了无以数计的小型水库。东晋南朝时期,宁镇地区的堰城工程为数就不少。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在谈到这个地区的水利情况时说:“旧遏古塘,非惟一所。”①其中见诸文献的着名工程就有八九项之多,大都分布在今镇江、丹阳、金坛、溧阳等地。

第一,练塘。练塘筑于晋室南渡之前,位于丹阳县城西北,唐时周围四十里,又称练湖。陈敏“据有江东,务修耕织,令弟谐遏马林溪以灌云阳,亦谓之练塘,灌田数百顷”②。练塘仰受句骊山、长山之水,不仅灌田,亦可济运,是江南运河上着名的水利枢纽。

第二,新丰塘。新丰塘在今丹阳县城北约20里的新丰镇附近,又名新丰湖,是东晋初期兴建的一项蓄水灌溉工程。东晋元帝大兴四年(321)晋陵内史张闽主持兴建。《晋书·张闾传》称:“时所部四县并以旱失田,闿乃立曲阿新丰塘。”当时共用工211420个,可见规模之大。“旧晋陵地广人稀,且少陂渠,田多恶秽”③。工程建成后,“灌田八百余顷,每岁丰稔”,促成了这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南齐书》卷四○《竟陵文宣王子良传》。

②③《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五。

第三,赤山塘。赤山塘位于都城建康东南,是建康周围古堰塘中最着名者。赤山塘又名赤山湖,在今句容县城西南约30里处。相传孙吴赤乌二年(239)筑成,初步解决了这一地区的洪涝威胁,并为湖外大片农田储备了比较充裕的灌溉水源,促进了受益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南朝历代均有增治。萧齐明帝时,由官府出资,沈璃主持修治是着名的一次。“明帝复传瑀筑赤山塘,所费减材官所量数十万”①,隋时一度废败。唐麒德年间,由县令杨延嘉在梁故堤的基础上加以复修;大历十三年(778)王昕再次重修,重修后的赤山塘周长120里,有两斗门控制蓄放。当时句容、上元(今南京市)二县之田皆赖此灌溉。

除了大型堰塘外,中型的堰塘则为数更多。据《新唐书·地理志》以及《至顺镇江志》等文献的记载,当时较着名的堰塘有:单塘,位于金坛县东北28里,萧齐时单曼主持修建;吴塘,位于金坛、丹阳间,塘周40里,灌溉金坛、丹阳两县农田,萧梁时吴游主持修造;谢塘,在金坛县北25里,梁天监九年(510)谢法崇主持兴建;南北谢塘,在金坛东南30里,各溉田千余亩,梁普通五年(524)谢德威创建,唐武德中谢元超重修;莞塘,在金坛县东南30里,梁大同五年(539)谢贺之组织修建;娄湖,在建康城东南15里,周10里,灌田20顷,创建于孙吴时期②。刘宋时,沈庆之在此“广开田园之业”③;迎担湖,在建康城北,灌田30顷④;苏峻湖,在城西北15里,周10里,溉田12顷⑤;葛塘湖,在城东72里,周7里,溉田40顷⑥。这些陂塘,规模虽然不如练塘、新丰塘、赤山塘,但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由官府主持兴建的大中型堰塘外,由民间私人开凿的堰塘更是难计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梁书》卷五三《良吏传·沈璃》。

②④⑤⑥《景定建康志》卷十八。

③《宋书·沈庆之传》。

数。查干隆和光绪年间所修《丹阳县志》,以塘、堰、湖等命名的村庄极多,可达50余个,并且大都前面冠以姓氏,如此众多的堰塘工程,虽然不全开凿于六朝时期,但开凿于六朝时期或始凿于六朝时期者为数不少。元嘉二十一年(444),江南一带大旱民饥,“禾稼不登,氓黎饥馁”。但晋陵郡“承陂之家,处处而足,并皆保熟,所失盖微,陈积之谷,皆有巨万”①。这反映了“承陂之家”为数不少。众多的大中小型堰塘在抗旱保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太湖地区的水利事业。东晋南朝时期,太湖地区的治水治田工作,在孙吴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这主要表现在获塘的修建,通江港口的疏凿,在太湖地区泄水造田,以及解决太湖排水河道计划的提出等方面。

获塘。获塘位于太湖东南缘,自平望至湖州,长90里。《嘉泰吴兴志》卷三一引《吴兴记》称:“晋太守殷康所开,旁溉田千余顷。”后太守沈攸之“又加开浚,更名为吴兴塘,可灌溉二千余顷”②。在江南地区,“凡名塘,皆以水左右通陆路也”③。“以众水所聚名以为湖,以其筑埂蓄水名之塘”④。由于获塘所处的特殊位置,其塘岸实际上成了太湖东南岸的一条大堤,起着阻遏太湖风涛泛滥的作用。其塘河成为排灌沟渠,雨多时,滞蓄洪潦;天旱时,蓄水灌溉塘下农田。所以,获塘的兴修,促进了太湖东南沿岸地区水上资源的开发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宋书》卷九一《孝义传·徐耕》。

②《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五。

③《永乐大典》卷二二七六《塘》引《吴兴志》。

④《练湖志》卷八《题请修复练湖碑记》。

通江港浦的凿疏。太湖平原东北濒邻长江,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微微倾斜,高地患旱,低地病涝。西晋太康四年(283)在这里置海虞县(今常熟市)时,仍是一个人口稀少的荒僻小邑。为了利用江水的潮汐资源,排除洪涝灾害,这里的劳动人民在沿江一带开凿通江港浦,于低洼之处,筑土成围。至萧梁时期,“高乡濒江有二十四浦,通潮汐,资灌源,而旱无忧。低乡田皆筑圩,足以御水,而涝亦不为害”①。由于旱涝无忧,“岁常熟”,所以大同六年(540)将海虞县改为常熟县。这说明东晋南朝时期,太湖东北地区的治田治水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东晋南朝时期,太湖地区也出现了放湖为田的活动。太湖东北面,今无锡、武进之间有古芙蓉湖群,史称烟波浩渺,相望百里。晋元帝时,晋陵内史张闺在境内大兴农田水利事业,在曲阿兴筑新丰塘溉田,又在芙蓉湖泄水为田。但正值天寒地冻,围湖未成而罢②。这是太湖地区开垦湖田的一次尝试。虽未成功,但给后人提供了一定的动力和借鉴。以后,刘宋元嘉二十二年(445)当地百姓在芙蓉湖区修阳湖堰围田成功,得良田数顷。《读史方舆记要》卷二五载:阳湖“东西八里,南北三十二里,其北通茭饶和临津二湖。共为三湖。刘宋元嘉中修湖堰,得良畴数百顷。”围垦阳湖后,又于元嘉二十四年治临津湖③。太湖地区开垦湖田活动的兴起,反映了当时太湖地区水土资源的开发,已由垦殖高亢平原逐渐向湖沼滩地推进了,这也是东晋南朝时期三吴地区人口增长,土地集约化程度提高的反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光绪《常昭合志稿》卷一。

②康熙《常州府志》引《南徐记》。

③参阅汪家伦、张芳编着《中国农田水利史》农业出版社,1990年,194页。

南朝时,太湖排水问题开始暴露出来。由于主要的排水通道淞江在南朝时已是“壅噎不利”,“处处涌溢,浸渍成灾”。因此,造成了“地多污泽,泉流归集”的吴兴一带“疏决迟壅,时雨未过,已至漂没,或方春辍耕,或开秋沈嫁,田家徒苦,防遏无方”。足见排水不畅已给这个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传统的筑塘堵水似已不能适应新的需要。因此,疏通和增辟排水河道,已势在必行。为此,南朝政府曾两次提出增辟太湖下流排水渠道的计划。一次是在宋元嘉年间,扬州刺史始兴王刘浚根据州民姚峤的建议,打算“从武康聍溪开漕谷湖,直出海口,一百余里,穿渠洽”①。纻一作苎,在今德清县东20余里。当时大概是想把通到太湖的苕溪流域的水,利用纻溪向东排泄,再开渠直通杭州湾。姚峤在这里勘测了20余年,元嘉十一年,他向政府提出了这一方案,官府勘合后认为尚缺周密。元嘉二十二年,姚峤再次提出,并与官府共同勘查,绘出图样。经过审核,认为可行,其利可及四郡。为了慎重起见,先开一条小渠作为试点。当时动员了乌程、武康、东迁三县民工开小渠。但这项工程最后没有成功。另一次是在梁中大通二年(530),因“吴兴郡屡以水灾失收”,又有人提出“当漕大渎,以泻浙江”②。政府派王弁等人计划组织吴兴、义兴、吴郡三郡兵丁,“开漕沟洫,导泻震泽”。震泽即太湖,“导泄震泽”即宣泄太湖洪水,目的在于“使吴兴一境无复水灾”。但这次计划因昭明太子萧统的反对而没有实施。南朝政府两次开渠排洪的计划虽然都没有实现,但反映出当时人们在开发利用太湖水土资源的过程中,已经注意到了洪涝的出路问题,并谋求加以解决,这对后世有着很大的影响。唐宋以后直到今天,太湖排水系统的修建和维护,仍是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保证。

(3)会稽地区的农田水利事业。宁绍地区在东晋南朝时期属三吴之一的会稽郡。由于这里开发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到刘宋时,山阴县已经出现了“土境褊狭,民多田少”的矛盾③,地价可与关中地区相比。这样,就要求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改善水利条件,发展农业生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宋书》卷九九《二凶传·始兴王浚》。

②《粱书》卷八《昭明太子传》。

③《宋书》卷五四《孔季恭附孔灵符传》。

东汉永和五年(140)兴修的鉴湖,以它巨大的拦蓄能力,调蓄着会稽以南的诸山来水,基本上解决了会稽平原的洪水威胁,并为这一带储备了充足的灌溉资源。东晋南朝时期,灌区的灌溉系统进一步完善,这主要表现在浙东漕渠的开凿。据《嘉泰会稽志》载,晋司徒贺循为会稽郡时,凿漕渠以灌田。贺循主持开凿漕渠约在西晋末东晋初,开凿的目的在于农田灌溉的需要。这段河渠西起西陵(今萧山西兴镇),往东南经会稽郡城,折而东抵曹娥江边,全长约200里,大体上与鉴湖塘堤平行。因此,实际上成了鉴湖灌区中东西走向的一条总干渠。这条总干渠与原有众多的南北向的河渠形成了交错的格局,既扩大的灌溉面积,也便利了彼此间的水量调节,使得灌区的设施、布局更加完善,漕渠的开凿,在这个地区水利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东晋时,句章县(治今余姚东南)的汉代旧陂也得到了修治,恢复利用。《晋书·孔愉传》载:孔愉为会稽内史时,“句章县有汉时旧陂,毁废数百年。愉自巡行,修复故堰,溉田二百余顷,皆成良业。”这一时期还有一次大的工程,就是长湖的开发和利用。《水经注·浙江水》:“浙江又东北,,得长湖口,湖广五里,东西百三十里,沿湖开水门六十九所,下溉田万顷。”水门的设置,对于调节水量,防止旱涝是非常重要的。

会稽郡北部沿海的海塘修筑,对维护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会稽郡北部濒临大海,海潮涌溢,咸化水源,斥化土地,给当地农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会稽人民在沿海修筑海塘拒潮。六朝以前,随着滨海地区农田的开发,零星的海塘就已出现。六朝时期,尤其是东晋以后,系统的海塘工程似已基本形成。《新唐书·地理志》和《嘉泰会稽志》均载,会稽东北有防海塘,自上虞江抵山阴百余里,以潴水溉田,唐开元十年(722),李浚在原有海塘的基础上曾增修。这说明会稽北部长达数百余里的海塘,在开元以前即已存在。虽然,开元以前会稽筑海塘之事文献缺载,但从一些零星材料和当时的背景来分析,会稽海塘的大规模修筑应在东晋南朝时期。《南齐书·王敬则传》称:“会土边带湖海,民无士庶,皆保塘役。”并有专门的“塘丁”,从事修筑堰塘工程。此处所言之“塘”,除指沿湖塘堤外,也当指海塘。大规模的修治堰塘,必定包括防海塘的修筑。否则,仅有水渠河网的疏凿,而无比较系统的海塘挡潮去咸,“带山傍海”,低湿盐卤的山会平原,是不会成为“亩值一金”的“膏腴上地”的。

㈤ 高淳名字的来由

县名“高淳”有三种说法

高淳原先属于溧水县,地处溧水县的西南边。

全县面积八百多平方公里,三面环水,历来有“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说法。

现境南有固城湖(又称小南湖),西有丹阳湖、北有石臼湖。

沿湖滩地围成良田万倾,湖中水产品更是十分丰富,当年曾被称为溧水县的“粮仓”、“金库”。

那时候,溧水县衙已经从开化城(今高淳境内,距固城东二十里)迁到了在城镇(今溧水永阳镇)。

县城距西部圩区相距百里之遥,又隔山隔水,来去很不方便。

老百姓要上县城完粮纳税,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走陆路,向北翻过一座座山岗,穿过一条条羊肠小道。

路不但难走,还要担心野兽伤人,土匪打劫;另一条是走水路,撑船横渡波涛滚滚的石臼湖。

倘遇狂风恶浪,翻船落水,便有葬身鱼腹的可能。

总之,走陆路难上之难,行水路又担惊受怕。

这难那也难,难煞了当地的百姓。

大家要求分县的呼声越来越高。

溧水县衙的老爷们舍不得放弃现成的“粮仓”、“金库”,把西乡百姓的呼声当作耳边风,根本不买帐。

到了明弘治四年(1491年),本地有三位年轻的读书人,看到家乡父老每到完粮纳税就叫苦连天,心里很难过,就挺身而出,联手为民 *** 。

他们越级上书应天府,举出一桩桩事实,提出一条条理由,请求将溧水西南七乡一镇(即崇教、立信、永丰、永成、游山、唐昌、安兴七乡和高淳镇)划出,另建一县。

应天丞冀绮对溧水西乡百姓要求分县的呼声有耳闻,这次接到****书后,格外引起重视,马上派人下来调查。

调查结果,证明****书所写的情况属实,建议可行。

于是冀绮便以“地旷难制”为理由,向当时的明孝宗奏本,请求批准划溧水县西南七乡一镇另建一县。

到这时,溧水分县的事总算“通了天”。

消息传来,万众欢腾,那三位大胆上书的热血青年,也自然成了众人议论的焦点。

凑巧这三位青年的名字后边都有一个“三”字,其中一位叫刘鉴三,一位叫夏佑三,另一位叫孔份三,因此高淳民间流传着“三三分县”的说法。

应天府丞冀绮的奏章递上去后,孝宗皇帝觉得“地旷难制”不能不加以重视,于是就提笔签上了“准奏”二字。

关于县名,奏章上提的是“淳化”,孝宗认为不妥,理由是当时山西也有个淳化县,两县重名,会带来不应有的麻烦。

既然不妥,就得改名。

改什么好呢?孝宗看到奏章上有“县治拟设高淳镇”一句,觉的“高淳”二字不错,就御批“以‘高淳’命名”。

因为有这个插曲,所以后代人每提起县名,就有“初拟淳化,钦定高淳”的说法。

说到高淳镇,确实是一座美丽富饶的水乡古镇。

它紧靠一望无际的古丹阳湖,是湖东北的一快山丘高地,又名镇山。

古镇何时行成,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南宋诗人范成大写过一首《高淳道中》的诗,诗中写道:“路人高淳麦更深,草泥沾润马骏骏。

雨归陇首云凝黛,日漏石渗金。

老柳不春花自蔓,古祠无壁树空阴。

一箪足属前村店,滚滚炊烟起竹林。”从诗中所描写的情景看,说明这里早在宋代就是一处人烟稠密的山村集市,至少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建县后,县名“钦定高淳”,镇名就改为“淳溪”,以镇山下的一条溪流命名。

原来的镇名“高淳”二字究竟是什么含义,历来有三种说法。

一种说话是:街是建在镇山之上,是一处湖滨高阜;山下有一条叫淳溪的山河,自北向南经青龙桥、大通桥流入固城湖,再向西与官溪河会合。

溪水环山流过,犹如玉带金锁。

这样的地形地貌,古人认为是一块“活地”,一块风水宝地。

居住在这里,倚山临水,山水相映,可保财源茂盛,人丁兴旺。

因此,便取“高阜”与“淳溪”的第一个字,命名“高淳”。

随着时间一年年过去,沧海变桑田,以前的那条淳溪河,如今已找不到影踪,只有官溪河边的一条古街,店堂依旧,古色古香,还保留来江南古镇的特色。

第二种说法是:居住在湖滨高阜的百姓,长年接纳山水秀气,过着清静自在犹如世外桃源的日子,民性淳厚,风俗古朴。

于是就取“地高”、“民淳”的最后一个字,命名“高淳”。

说起高淳民风淳朴,既有很深的历史根源,也与当地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有关,并非自吹自擂。

民国初年,有四位 *** 中央政治大学毕业生到高淳挂职锻炼,体察民情。

当他们经过一番调查考察后,得出一个共同的看法,说高淳有“三小三多”。

哪“三小三多”?即“小桥渡口多,小脚女人多,小庙祠堂多”。

话虽说得有点片面,但话中却道出了高淳当时的现状和实情。

小桥渡口多,反映了高淳依山傍水,河汊纵横,一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幽美环境。

同时也反映出地方交通不畅、交往不便的落后一面。

小脚女人多,反映了在封建制度已被摧垮,社会风气发生了根本变化的民国初年,地区偏僻的高淳,封建残余、旧风陋俗,依然根深蒂固。

女子“裹脚”的陋习,虽为广大妇女所痛恨,但敢站出来反抗的毕竟少数。

女孩子们拗不过封建礼教的压力,不得不含泪让大人用长长的白布条,将 *** 的脚掌一层一层裹起来,硬是在承受长年累月的痛苦煎熬后,挤压出一双“三寸金莲”。

从此走起路来一扭一拐,十分不便。

这在当时,不以为苦,反以为美,叫现代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时至民国初年,外界都在轰轰烈烈地革故鼎新,破旧俗,立新风,而高淳的女子还仍旧扭着一双小脚在走路,可见地方讯息是咋样的闭塞,百姓思想又是何等守旧。

小庙祠堂多,反映了旧社会高淳宗族、宗教势力渗透极深,影响极大。

首先是宗教势力很大。

高淳百姓多聚族而居,一村一姓,很少杂姓。

几乎村村有家庙,处处有祠堂。

同宗的人遇到不公不法的事,大都不愿上县衙告状申诉,而只肯到本姓祠堂里评理。

祠堂里族长的权力很大,族规很严。

触犯族规的人,轻者受罚,重者处死,家法替代国法。

其次是信教和迷信鬼神的人不少。

佛、道二教传入高淳的历史比较长,佛教可追溯到汉代,道教最迟起愿于晋代,均有史料作证。

因为百姓中信佛信道的人多,所以庙宇庵堂遍布全县各个村镇,香火极盛。

有迷信思想的人认为,人生祸福都是命中注定,一切听天由命。

抱着这种消极的处世态度,人的心理上必然发生畸变,变的遇事瑾小慎微,性情温良恭顺。

性淳固然是好事,但守旧就明显是缺陷。

再说,儒教的渗透,儒家“忠孝仁义”、“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的影响,也是高淳民风淳朴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相传孔子适楚时上过游山,在游山上设坛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在当地留下很深的影响。

特别是西汉末年和北宋末年,内乱外患不断发生,大批士大夫,带着家眷随驾南迁,有许多就选择在山青水秀的高淳安家落户。

这些人到高淳后,大兴教育,办儒学、建义塾,广泛传播孔孟之道,更使儒家思想在在高淳人民心中深深扎根。

过去有不少在高淳当过县令的文人,做起文章来,一致赞叹高淳民风淳朴,社会安定。

他们感到在高淳当县令,只要取得地方士绅、族长的支持,就不必为审不完理不清的官司而烦恼。

平时找几个地方士绅喝茶写写诗,惬意得很。

有的县官一任再任,觉得在这里当官有一种难得的轻松感、悠闲感。

“高淳”二字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居住在湖滨高阜的百姓,有丹阳、固城、石臼三湖环抱,有游山、花山、九龙山诸山依靠,既可得山利,有可享水福。

为了表达这个意思,人们取“高”字表示百姓居住的地方是在高岗之上,取“淳”字表示居住在高阜的百姓可以“享三湖之福”。

何谓“享三湖之福”?就是取淳字的“三点水的偏旁”表示三湖,联上右边的“享”字构成“享三湖之福”的意思。

㈥ 高淳名字的来由

县名“高淳”有三种说法
高淳原先属于溧水县,地处溧水县的西南边。全县面积八百多平方公里,三面环水,历来有“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说法。现境南有固城湖(又称小南湖),西有丹阳湖、北有石臼湖。沿湖滩地围成良田万倾,湖中水产品更是十分丰富,当年曾被称为溧水县的“粮仓”、“金库”。那时候,溧水县衙已经从开化城(今高淳境内,距固城东二十里)迁到了在城镇(今溧水永阳镇)。县城距西部圩区相距百里之遥,又隔山隔水,来去很不方便。老百姓要上县城完粮纳税,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走陆路,向北翻过一座座山岗,穿过一条条羊肠小道。路不但难走,还要担心野兽伤人,土匪打劫;另一条是走水路,撑船横渡波涛滚滚的石臼湖。倘遇狂风恶浪,翻船落水,便有葬身鱼腹的可能。总之,走陆路难上之难,行水路又担惊受怕。这难那也难,难煞了当地的百姓。大家要求分县的呼声越来越高。溧水县衙的老爷们舍不得放弃现成的“粮仓”、“金库”,把西乡百姓的呼声当作耳边风,根本不买帐。到了明弘治四年(1491年),本地有三位年轻的读书人,看到家乡父老每到完粮纳税就叫苦连天,心里很难过,就挺身而出,联手为民请命。他们越级上书应天府,举出一桩桩事实,提出一条条理由,请求将溧水西南七乡一镇(即崇教、立信、永丰、永成、游山、唐昌、安兴七乡和高淳镇)划出,另建一县。应天丞冀绮对溧水西乡百姓要求分县的呼声有耳闻,这次接到****书后,格外引起重视,马上派人下来调查。调查结果,证明****书所写的情况属实,建议可行。于是冀绮便以“地旷难制”为理由,向当时的明孝宗奏本,请求批准划溧水县西南七乡一镇另建一县。到这时,溧水分县的事总算“通了天”。消息传来,万众欢腾,那三位大胆上书的热血青年,也自然成了众人议论的焦点。凑巧这三位青年的名字后边都有一个“三”字,其中一位叫刘鉴三,一位叫夏佑三,另一位叫孔份三,因此高淳民间流传着“三三分县”的说法。 应天府丞冀绮的奏章递上去后,孝宗皇帝觉得“地旷难制”不能不加以重视,于是就提笔签上了“准奏”二字。关于县名,奏章上提的是“淳化”,孝宗认为不妥,理由是当时山西也有个淳化县,两县重名,会带来不应有的麻烦。既然不妥,就得改名。改什么好呢?孝宗看到奏章上有“县治拟设高淳镇”一句,觉的“高淳”二字不错,就御批“以‘高淳’命名”。因为有这个插曲,所以后代人每提起县名,就有“初拟淳化,钦定高淳”的说法。 说到高淳镇,确实是一座美丽富饶的水乡古镇。它紧靠一望无际的古丹阳湖,是湖东北的一快山丘高地,又名镇山。古镇何时行成,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南宋诗人范成大写过一首《高淳道中》的诗,诗中写道:“路人高淳麦更深,草泥沾润马骏骏。雨归陇首云凝黛,日漏石渗金。老柳不春花自蔓,古祠无壁树空阴。一箪足属前村店,滚滚炊烟起竹林。”从诗中所描写的情景看,说明这里早在宋代就是一处人烟稠密的山村集市,至少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建县后,县名“钦定高淳”,镇名就改为“淳溪”,以镇山下的一条溪流命名。
原来的镇名“高淳”二字究竟是什么含义,历来有三种说法。
一种说话是:街是建在镇山之上,是一处湖滨高阜;山下有一条叫淳溪的山河,自北向南经青龙桥、大通桥流入固城湖,再向西与官溪河会合。溪水环山流过,犹如玉带金锁。这样的地形地貌,古人认为是一块“活地”,一块风水宝地。居住在这里,倚山临水,山水相映,可保财源茂盛,人丁兴旺。因此,便取“高阜”与“淳溪”的第一个字,命名“高淳”。随着时间一年年过去,沧海变桑田,以前的那条淳溪河,如今已找不到影踪,只有官溪河边的一条古街,店堂依旧,古色古香,还保留来江南古镇的特色。
第二种说法是:居住在湖滨高阜的百姓,长年接纳山水秀气,过着清静自在犹如世外桃源的日子,民性淳厚,风俗古朴。于是就取“地高”、“民淳”的最后一个字,命名“高淳”。 说起高淳民风淳朴,既有很深的历史根源,也与当地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有关,并非自吹自擂。民国初年,有四位国民党中央政治大学毕业生到高淳挂职锻炼,体察民情。当他们经过一番调查考察后,得出一个共同的看法,说高淳有“三小三多”。哪“三小三多”?即“小桥渡口多,小脚女人多,小庙祠堂多”。话虽说得有点片面,但话中却道出了高淳当时的现状和实情。 小桥渡口多,反映了高淳依山傍水,河汊纵横,一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幽美环境。同时也反映出地方交通不畅、交往不便的落后一面。 小脚女人多,反映了在封建制度已被摧垮,社会风气发生了根本变化的民国初年,地区偏僻的高淳,封建残余、旧风陋俗,依然根深蒂固。女子“裹脚”的陋习,虽为广大妇女所痛恨,但敢站出来反抗的毕竟少数。女孩子们拗不过封建礼教的压力,不得不含泪让大人用长长的白布条,将粉嫩的脚掌一层一层裹起来,硬是在承受长年累月的痛苦煎熬后,挤压出一双“三寸金莲”。从此走起路来一扭一拐,十分不便。这在当时,不以为苦,反以为美,叫现代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时至民国初年,外界都在轰轰烈烈地革故鼎新,破旧俗,立新风,而高淳的女子还仍旧扭着一双小脚在走路,可见地方讯息是咋样的闭塞,百姓思想又是何等守旧。 小庙祠堂多,反映了旧社会高淳宗族、宗教势力渗透极深,影响极大。首先是宗教势力很大。高淳百姓多聚族而居,一村一姓,很少杂姓。几乎村村有家庙,处处有祠堂。同宗的人遇到不公不法的事,大都不愿上县衙告状申诉,而只肯到本姓祠堂里评理。祠堂里族长的权力很大,族规很严。触犯族规的人,轻者受罚,重者处死,家法替代国法。其次是信教和迷信鬼神的人不少。佛、道二教传入高淳的历史比较长,佛教可追溯到汉代,道教最迟起愿于晋代,均有史料作证。因为百姓中信佛信道的人多,所以庙宇庵堂遍布全县各个村镇,香火极盛。有迷信思想的人认为,人生祸福都是命中注定,一切听天由命。抱着这种消极的处世态度,人的心理上必然发生畸变,变的遇事瑾小慎微,性情温良恭顺。性淳固然是好事,但守旧就明显是缺陷。 再说,儒教的渗透,儒家“忠孝仁义”、“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的影响,也是高淳民风淳朴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相传孔子适楚时上过游山,在游山上设坛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在当地留下很深的影响。特别是西汉末年和北宋末年,内乱外患不断发生,大批士大夫,带着家眷随驾南迁,有许多就选择在山青水秀的高淳安家落户。这些人到高淳后,大兴教育,办儒学、建义塾,广泛传播孔孟之道,更使儒家思想在在高淳人民心中深深扎根。过去有不少在高淳当过县令的文人,做起文章来,一致赞叹高淳民风淳朴,社会安定。他们感到在高淳当县令,只要取得地方士绅、族长的支持,就不必为审不完理不清的官司而烦恼。平时找几个地方士绅喝茶写写诗,惬意得很。有的县官一任再任,觉得在这里当官有一种难得的轻松感、悠闲感。
“高淳”二字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居住在湖滨高阜的百姓,有丹阳、固城、石臼三湖环抱,有游山、花山、九龙山诸山依靠,既可得山利,有可享水福。为了表达这个意思,人们取“高”字表示百姓居住的地方是在高岗之上,取“淳”字表示居住在高阜的百姓可以“享三湖之福”。何谓“享三湖之福”?就是取淳字的“三点水的偏旁”表示三湖,联上右边的“享”字构成“享三湖之福”的意思。

阅读全文

与高淳永丰圩地历史叫什么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0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0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6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