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战国之后就没有“韩国”了为何没有以韩作为国号的政权
战国七雄我们都已经可以说是非常熟悉的了,但是对于这七个国家各自的国号,却可以说一直都有着很大的疑惑。在七个国家当中,有六个国号其实在后世还是有出现的,比如齐国,后世有“北齐”,秦国,后世有“前秦”,魏国,后世也有“北魏”等等,当然这里的北、前、南等等都还是后世人为了更方便的区分他们而加上去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这些国家的国号在后世一直都有被使用。然而这里面有一个国家却是一个例外,那就是韩国。自从战国时期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政权给自己的国号起名为韩,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北韩”“南韩”之类的政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何大家选定国号的时候从来不使用韩呢?
如果我们回顾下中国自汉朝之后的国号,我们发现大量的政权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国名是同名的,统计如下:
周:北周、武周、后周
齐:南朝齐、北齐、黄巢齐
楚:刘豫齐楚、桓楚、马殷楚国
燕: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西燕
赵:前赵、后赵
魏:曹魏、北魏、东魏、西魏、冉魏、李密西魏
梁:南朝梁、西梁、后梁
晋:西晋、东晋、后晋
秦:前秦、后秦、西秦
宋:南朝宋、北宋、南宋
吴:孙吴、南吴、张士诚吴、朱元璋吴,还有以吴越为国号的
蜀:前蜀、后蜀(蜀汉的国号为汉)
唐:唐朝、后唐、南唐
郑:王世充郑
我们可以看出,基本上所有的先秦国号都被用过,却唯独不见有用过“韩”的,这是为何呢?
我们知道,古代的国号,要么是建国前的已经有的爵位名,比如汉、唐、曹魏,刘邦被封为汉王、李渊被封为唐国公、曹操被封为魏王,如此沿袭下来。
要么是和发迹之地相关的地名,比如源自宋州的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郡望兰陵的萧道成、郡望渤海的高洋都在齐地,国号都叫齐。
那么,为何没有国号叫“韩”呢?
有人说,可能是战国时期的韩国太弱小了。的确,韩国在战国七雄中,第一个被秦国而灭,可是韩国相对于其他国家,比如宋国可是先被齐国给灭掉了,但仍然有人用“宋”为国号。
还有人说,大多数建国的人是前朝册封的王公起兵建立的新朝,而四十多个以韩为封号的王公,没出过一个有谋反实力的,赵普和曹彬都是死后追封的。历代韩王不给力,所以就没有韩朝了,这个似乎也有点牵强,毕竟很多国号是以地域定国名,并不都是以建立者的封王名称来命名的。
再有人说,韩国地域狭小,堪称人不杰地不灵,自古就没有出过什么杰出的人物,更别提建国了。这个说法也有点道理,但是似乎也没说到点子上。
最后,这个问题往往变成了民间玩笑,今天不是有国名叫韩的了嘛。当然,这只是巧合。
所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战国时代的版图基本上确定了中国各大地域的称谓,一直到今天,有的地方都留下了带有春秋战国国名的称谓,比如陕西叫秦地、山西叫晋地,山东叫做齐鲁大地,这就是从国名衍变来的地域名,因此国名与地域存在某种联系。
我们下围棋的都知道一句话“金角银边草肚皮”,边角不仅战略地位重要,而且有着极强的辨识度,几乎不可能被其他地区取代,比如秦地在陕西,燕地在辽东,不可能定都陕西的人取“燕”作为国号名,这就是辨识度的作用。假如中国变成一个九宫格,那么战国七雄在边界的国家地域名就十分明确了。
西北角是秦。历代只要建国在陕西、甘肃便是秦地。苻坚、姚苌的国号“秦”便因此而来。
东北角是燕。历代只要建国在辽东的便是燕地,慕容氏的国号“燕”便因此而来。
西南角是蜀。历代建国在巴蜀的多用此国号。
东南角是吴。只要建国在南京的大多用这个国号,朱元璋也不例外,称帝后才取了“明”作为国号。
西边的是汉,汉中之地。南边的是楚,江汉之地。东边的是齐,齐鲁大地。北边的是赵,三晋大地,一般也多用这些作为国号。
因此,在乱世的十六国、五代十国时期,大量以地域命名的国家,国号来历便是此。
接下来只剩下了中间的“天元”了,中间的是魏国。“魏”是战国早期霸主,早期称霸中原,后期信陵君窃符救赵,也多次击败秦国,邺城便是魏国之地,因此后来得名“魏郡”,曹操被封为魏王,封于此地,因此曹魏的国号叫做“魏”。鲜卑拓跋氏自称黄帝后代,入主中原后崔浩建议取得国号就是“魏”,因为“魏”的意思是“大名”,而且魏也象征着中原大地,鲜卑拓跋氏迫切想要进取中原,拥有中原正统的身份,所以鲜卑拓跋氏的国号也叫做魏。唐朝时期的魏州、魏博军镇、北宋的北京大名府,地名全部来自于魏。
魏国都城开封倒是例外,又叫做“大梁城”,所以“魏”又称为“梁”,历代定都开封的大多国号叫做“梁”,其实也是“魏”的同名。
由此,我们得知了,天下九宫格已经定好了,没有了韩的位置,中原的韩被魏所取代了。而且韩国地域狭小,拥有的地名大多已经有了固定的称呼,比如灭掉的郑国,保留了“郑”的地名,今天河南的新郑、郑州地名皆来源于此。秦赵长平之战的起因在于对韩国土地上党郡的争夺,上党郡后来在隋朝被设置了“潞州”,因为古代这里住着潞族,后来此地也就叫做“潞”,而不是“韩”了,尽管此地还是唐明皇曾经的封地。
因此,后世如果有在韩地兴起的,往往就归到宋魏梁等称号之下,尤其是魏,与韩的地域重合,历代定都中原的,大多叫“魏”。因此,历代没有国号叫“韩”,很明显被同样代表中原的“魏”所取代了。
Ⅱ 为什么在战国之后没有用“韩”作为国号的朝代了
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频繁,一百年、几十年,甚至几年就能更换个朝代。这样来说,那国号就应该多了去了,不过算下来也没多少。再仔细看看,基本都是那么几个来回用。什么赵、前赵、后赵,什么前燕、后燕、南燕、西燕,什么齐、秦、魏也是用过好多回。但是有个奇怪的现象,韩国从战国之后,就不再有朝代再用了。
还有一点就是韩国这一地区改名易号非常严重。明朝时倒是有王爷封在了这里,按理说该叫韩王了吧?不过可惜的是,这一地区早就改名潞州了,最终叫潞王。还有很多次改名,最终这一地区该叫什么真的乱了,自然也就不会有人想起“韩”这一软弱的国号来。没有封地叫韩,自然也就不会再有韩朝。
中国朝代的命名总结起来一般有三条,根据发迹地来定国号,比如赵宋。根据君主的爵名来定国号,比如李唐。根据纤语或文义来定国号,比如蒙元。韩国是一条都不沾。韩国作为国号威望不足,割据形势又不够好,还有上党豫中地区从汉朝后就没有再使用,再加上齐楚燕赵魏秦名号都比韩国响亮。这么多因素综合在一起,韩国从战国之后,不再有朝代用也就不奇怪了。
Ⅲ 中国古代政权不断重复战国国号,为何却没有一个用韩的
战国时期的韩国名为“战国七雄”之一,可一直是个受气包,如果你当了皇帝会为自己的国号起个受气包的名字吗?
虽然中国政权都很厌弃“韩国”,但是对于朝鲜半岛来说,“韩”还是很亲切的,从历史上的“三韩”(马韩、辰韩、弁韩 ),到朝鲜王国的末代国号大韩帝国 (1897年到1910年),一直到今天的韩国。甚至今天的朝鲜半岛人都称呼自己为“三韩子孙”,并引以为豪。
Ⅳ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打朝韩
汉灭朝鲜之战
汉灭朝鲜之战是一场由汉帝国对卫满朝鲜在公元前109年至前108年发动的战争,战争以汉朝胜利,古朝鲜灭亡告终。战争起因为卫满朝鲜国王卫右渠阻止朝鲜半岛南方的辰国前往汉朝与汉朝取得联系并进行朝贡,汉武帝于前109年派军队,最终将古朝鲜外国消灭。[1]古朝鲜被灭后,汉在辽东半岛及朝鲜设立了汉四郡: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临屯郡。
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
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是由中国北方的曹魏于公元244年至245年攻打高句丽的一系列战争。
《三国志》第二十八卷正史记载:正始七年(246年),毌丘俭带步骑兵万人出玄菟讨伐高句丽,先后在沸流水、梁口两度大败高句丽东川王,将号称有二万人的高句丽军诛灭一万八千余人,东川王偕同妻子及千余骑逃窜往东沃沮(又称南沃沮)。毌丘俭又屠杀丸都内官员数千人,之后退兵。不久又再次进攻,东川王逃到买沟,随后,毌丘俭自在丸都一带坐镇,毌丘俭又派玄菟太守王颀追击到沃沮,另一路由乐浪太守刘茂、带方太守弓遵攻打曾依附于高句丽的不耐等濊貊种落。
王颀的军队追至竹岭,再度大破东川王余部。随后,魏军杀至沃沮境内,将协助高句丽的邑落一并攻破,斩杀三千余人。东川王再逃入北沃沮境内,魏军进一步追讨。但高句丽王终于在部下的忠诚保卫下击杀一小队魏军而得以隐匿。王颀军主力则进一步向东北行,一直抵达北沃沮与肃慎的边境地带。而刘茂、弓遵也成功击溃了濊貊各邑,逼迫不耐濊侯举邑降。
整个征剿行动至公元245年初基本结束,最终毌丘俭等刻石纪功并于245年5月回师凯旋。
三征高句丽
三征高句丽是指隋炀帝时,三次都御驾亲征高句丽。612年二月,隋炀帝以高句丽国王高元不肯朝见为由,一征高句丽,御驾亲征第二年正月,隋炀帝就开始筹划二征高句丽,613年四月,隋炀帝亲统六十万右路军开到辽东城614年二月,隋炀帝第三次发动战争,高句丽国王遣使请降,并将去年叛隋投奔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炀帝见已挽回两败之辱,遂班师还朝。高句丽多次抵御,隋军损失惨重。经过这三次大规模的征战,大大的消耗的隋朝的国力,激起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唐灭百济之战
唐灭百济之战,是660年发生在百济和唐朝、新罗之间的战争。原因是百济联合高句丽,阻碍新罗和唐朝交通与进贡事宜。唐高宗屡次下诏威吓百济无果,在新罗的一再请求下,唐朝派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帅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十万讨伐百济。新罗武烈王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苏定方率兵从成山渡海,百济据守熊津江口拒敌。苏定方进击,百济军队死数千人。苏定方水陆并进,直取其都城泗沘。城外二十余里,百济倾国来战,唐军大胜,杀百济军一万余人,唐军入泗沘外郭。同时,新罗大将金庾信在黄山大胜百济大将阶伯,百济义慈王及太子扶余隆逃入北境,苏定方进围泗沘城;义慈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王,帅众固守。扶余隆子扶余文思说:“王与太子皆在,而叔遽拥兵自王,借使能却唐兵,我父子必不全矣。”率领左右逾城降唐,许多百姓也跟从,扶余泰不能制止。苏定方命军士登城立旗帜,扶余泰窘迫,开门降唐。于是扶余义慈、扶余隆及诸城主都投降了。
唐灭高句丽之战
唐与高句丽的战争是7世纪发生在高句丽和唐与新罗联军之间的战争。由于唐与新罗联军的长年征战,加之高句丽内部发生纷争与长年饥荒,高句丽最终被唐与新罗的联军击败。[1][2][3]高句丽被灭后,罗唐战争爆发。新罗将唐驱出朝鲜半岛并统一大同江以南地区。大同江以北则由唐和自称高句丽继承者的渤海国控制。
唐朝新罗战争
唐朝新罗战争(670~676年),是唐朝联合新罗先后灭亡百济和高句丽后,两国为争夺对百济和高句丽故地的统治权而爆发的战争。
660年和668年,在唐朝联合新罗灭亡百济与高句丽之后,唐朝在百济故地设立熊津都督府,在高句丽故地设立安东都护府,并以新罗其地为鸡林州都督府。
唐朝意图在高句丽和百济故地实行羁縻统治政策,新罗则意图争夺百济和高句丽故地由其直接统治。为争夺对百济和高句丽故地的统治权,唐朝新罗战争爆发。唐朝由于受西北吐蕃局势的影响而对朝鲜半岛采取退守政策,唐朝新罗最终以大同江为界划分势力范围。唐朝巩固了大同江以北、特别是辽东地区的统治;新罗实现对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的统治,进入统一新罗时代,东北亚也进入了和平稳定发展的新时期。
高丽蒙古战争
高丽蒙古战争发生于1231年至1273年,蒙古对高丽发动了9次战争。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1273年蒙古军队占领济州岛,高丽蒙古战争最终结束。高丽最终成为元朝的藩属国,一度受到元征东行省的控制;而济州岛也长期成为元朝政府的直接管辖地“耽罗军民总管府”负责防倭和高丽海外侨民事务。
红巾军侵略高丽
红巾军侵略高丽发生在14世纪高丽王朝与中国红巾军之间的战争。
高丽蒙古战争后,高丽成为元朝属国。14世纪中叶,高丽恭愍王当政,与元朝产生矛盾。由于元顺帝骄奢淫逸,中国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红巾军声势浩大,1354年高丽平康府院君蔡河中到元朝,元朝丞相脱脱表示:“吾受命南征,王宜遗勇锐以助之。”8月丞相脱脱奉诏讨张士诚,征兵高丽,恭愍王为缓和与元朝的矛盾,派柳翟,李权等率两万三千人助战,并将红巾称为红巾贼。十一月,攻高邮不克,李权等六人战死。元军高邮大败后,柳翟等继续在黄淮一带征讨红巾,红巾对此不满。1359年(元顺帝至正19年,高丽恭愍王8年,小明王龙凤5年)元顺帝提出到高丽耽罗(济州岛)修建行宫,欲避难于此,红巾将高丽也当作敌人。
虽然高丽驱除了红巾,但其经济被严重破坏,人口大量死亡。在此前后,倭寇也不断骚扰其南部。崔莹、李成桂等武将借此机会扩大了势力及权力。尤其是李成桂,后来创立朝鲜王朝。
1388年李成桂违反高丽禑王和崔莹的命令,回首都开京掌握了高丽政权。1392年建立朝鲜王朝并成为国王。
Ⅳ 韩国和朝鲜古代是属于中国的
韩国和朝鲜古代只有唐朝和西汉是中国的领土,其他朝代如元、明、清,只是中国的属国。
1、西汉。西汉汉武帝在公元前108年平定卫氏朝鲜后,在今朝鲜半岛设置的汉四郡乐浪郡、玄菟郡、临屯郡、真番郡四郡,属于幽州,此时朝鲜成为汉朝的郡县之一。
2、唐朝。继隋朝隋炀帝三征高丽之后,唐朝也发动了对朝鲜的战争,并吞并朝鲜,设立安东都护府,此时朝鲜正式列入唐帝国的版图。
3、唐朝之后,朝鲜王朝就成了中国的附属国,但不属于中国,跟琉球王国一样,每年给中国朝贡。
(5)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没有韩朝扩展阅读:
汉四郡(公元前108年~公元313年)汉武帝在公元前109年至公元前108年间剿灭卫满朝鲜后在朝鲜半岛北部和中部设立的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四个郡的总称,汉四郡对朝鲜半岛北部有很大的影响力。
公元前82年,汉朝将临屯、真番二郡并入乐浪、玄菟二郡。乐浪郡治所仍在今朝鲜平壤;玄菟郡治所则初在夫租(今朝鲜咸兴),后因受貊所反抗而迁往辽东高句丽(今辽宁新宾),统治夫余、高句丽等族。
东汉、曹魏和西晋皆保留了乐浪郡和玄菟郡。东汉末割据辽东的公孙氏分出乐浪郡南部设立带方郡,并为魏晋所承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