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中学历史的史料是什么

中学历史的史料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1-16 00:27:48

⑴ 什么是历史史料的分类

一、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1、文献史料: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献价值与早期文字的意义相互混淆)。

2、实物史料: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
(1)口传史料(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二、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三、其他史料分类
1、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
(1)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着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 “有意的史料”;
(2)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记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应属于“无意史料”。

2、“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民间记载)
(1)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
(2)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

⑵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使用史料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
史料包括文字资料,也包括实物资料,很多时事也是很好的史料。现行教材图文并茂,大小字相间,史料较丰富,但由于篇幅所限,教材中对有些问题只能作概括叙述。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补充相关的史料。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处理历史信息。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以及在独立思考基础上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下面就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做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史料要“适时”
所谓适时是指补充史料要抓住时机,不能凭一时的心血来潮,随心所欲,想到哪说到哪,应从教材本身出发,围绕教学目标思考分析:这些史料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为什么做出来的,可靠性如何?通过在课堂上思考探究,集体讨论,课后查阅资料等手段,使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下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形成正确深刻的见解主张。这种自主探究史料的方法有效地避免了过去那种教师给出结论,学生死记硬背的弊病,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深化。这就要求我们应用史料时一定要找准切入点,该补时则补。
(1)是在学生易产生“错觉”之处及时补充。例如:在学到“虎门销烟”这个问题时,有些学生误认为销烟就是烧烟。对此,我借助于学生已观看了电影《虎门销烟》让学生回忆“虎门销烟”的场景,使学生明白了销烟是用“盐卤加石灰”的方法将鸦片销毁的,而并非用火烧掉。因为烧过的鸦片埋入地下,如果将泥土挖起来熬煎,仍可获十分之二、三的残膏余沥。而盐卤加石灰的销烟方法,能将鸦片彻底销毁。
(2)是在探究重大史实、借助于史料和创设历史再现的场景时补充。教师利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丰富的史料展现,创设出趣味横生的教学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提高能力。如学习“二战”历史时,搜集“战争狂人”希特勒在战场上的有关史料,引导学生讨论希特勒在“二战”中的作用。一些学生认为:没有希特勒就不会有“二战”,希特勒是“战争狂人”,没有他,德国就不会建立纳粹党和法西斯专政,就不会形成欧洲战争发源地,也不会爆发“二战”;一部分学生马上反驳“:二战能否爆发,要从当时历史背景中去考虑——凡尔赛条约引起德国民族复仇心理,1929年至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英法的纵容政策等,不管希特勒是否存在,二战“迟早要爆发。”通过史料使情景再现和课堂辩论,学生统一了认识:个人在历史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没有希特勒“二战”也会爆发。
(3)是在重大史实的疑、难点之处联系现实适时补充。如:在学习“日本法西斯的投降”时,课本只提供了一幅有关签定投降书的图片和几行说明的文字,对日本的法西斯侵略教训只字未提。为此,我让学生搜集今年来媒体不断报道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的有关材料。对此,学生往往会想了解“靖国神社”究竟是什么?这些日本政要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讳,多次到那里去行“神道教之大礼”?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资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料,使学生明白:从明治维新以后到“二战”结束,入祀“靖国神社”的亡灵,几乎全是在侵略战争中战死的军人。尤其是“二战”中那些在亚洲各国奸淫、掠夺、嗜杀成性的刽子手门的幽灵,也被供奉在这里。那么,参拜“靖国神社”的实质是什么?我们对此应采取什么态度?教师可激励学生主动寻找资料,并通过展示资料讨论问题,得出认识:“靖国神社”是日本政府以宗教祭祀为形式,对国民进行军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参拜“靖国神社”实际上是美化侵略历史复活军国主义,是对亚洲人民乃至全世界人们的公然挑衅,我们对此当然要表示坚决反对,同时要保持高度警惕,决不能容忍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重蹈历史覆辙。现实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问题不胜枚举,而这些问题不仅是新教材所要求的也是学生所关切的。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选取,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现实就是很好的史料,联系现实使学生获得认识现实的启迪,他们才能切身感受学习历史的意义,激发学史探史的兴趣。
二、史料要“适量”
所谓适量,是指依据“论从史出”的观点,精造史料。现行初中历史教育知识容量大,要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内处理好教材即要分清主次,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同时,对个别问题尤其是重点还需适当补充史料加以分析说明。这就要求教师在补充史料时一定要选择典型史料,不宜过多。过多,一方面会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另一方面有可能喧宾夺主,出现下课铃一响只好“草草收兵”,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的状况。因此,教师在补充史料时一定要去粗取精、去伪取真筛选有效的信息。

三、史料要“适度”
所谓适度,是指在选择史料时,要依据初中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难易适中,通俗易懂,如果对初一学生补充的都是些“之乎者也”之类的文言史料,对他们来说,将是“食而不知其味”。同时联系史料不要牵强附会。只有那些比较重大并且和教材内容存在有机联系的问题或事件,才可以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联系。因此,不必要求每节历史课都要有联系史料。如果为追求形式主义的“联系史料”,而在课堂上拉扯一些与教材内容并无密切关系的问题或事件,会造成画蛇添足。这样做,反而把历史教学庸俗化了,也难以收到加强思想教育和基础知识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历史情景,激发了学生学历史的兴趣,激励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由此产生了积极思维的气势;通过补充史料,加强历史事件的联系,使学生全面的认识,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广阔性;通过探究史料,对史料的质疑问难、思考分析,从而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研究历史的能力,进一步的培养起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深刻体会。

⑶ 高中历史教学要着力处理好教材与史料的关系

看这篇论文,作者见标题下
教材与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关系与运用
湖北省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 王含卿
电话:(为保护当事人隐私,这里删去号码)
所谓“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时所根据的材料,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实际上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本人现就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和运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谈一点体会。
一、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⒈再现历史场景,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但历史教材总是浓缩地反映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它不可能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上像具体的史料那样反映得形象生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借助一些史料,再辅之以多媒体手段来体现,可以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造成生动形象的直观感觉,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于历史认知的积极性。
⒉增强历史感,体验论从史出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突出本学科的自身特点,历史教学应该有的特点便是浓郁的历史感,这是历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适当引用原始材料,可以增强历史感,也可通过对原始材料的分析,让学生确立一个信念,即历史的结论并不是武断的,也不是强加的,而是以充分的史料为依据的。
⒊提高阅读水平,培养思维能力
个体的智慧与认识是通过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得到成长和发展的,“在活动中学习”是其理论的基本特点。从这种理论出发,本人认为将史料引入历史教学可以充分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师生与教学文本(教材和史料)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⒋培养探究精神,体会自主学习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的解释。所以,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接触一些历史文献,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介绍各种学术观点,让学生有可能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如,让学生通过分析甲午中日海战中李鸿章要求北洋水师“保船避战”考虑、中日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双方的准备情况并思考:李鸿章为何会有这样的考虑?这一考虑是否符合当时的历史?这一决定带来了什么后果?等等,让学生通过这种类型的探讨,加深对历史的了解,开阔思维,体会自主探索学习的乐趣。
二、史料在历史教学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既然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发挥史料在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实现教学目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就更显得意义重大。而选择史料、认知史料、分析理解史料和得出结论是史料在教学中应用的基本过程,那么,怎样才能组织好这个完整过程呢?以下几点是必须注意的:
第一,应科学地鉴别史料。历史资料是重构历史最重要的客观基础,但它不等于历史真实本身,它只是历史记载者对真实的历史的一种主观反映。因此其中必然会融入了编撰者的个人好恶和观点、立场,史料也因而有真伪、偏全、粗精、存佚之分。这就要求在选择史料时,不能把艺术作品、遗闻逸事当作是正史来对待,而是要通过考察,对搜集的材料进行比较、剖析、鉴别,看其观点是否最大程度地符合实际,然后取舍。只有在史料的真实性得到充分鉴定后,才能利用它们对史实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否则所得出的结论就站不住脚,而所做的一切也都将徒劳无功。
第二,应慎重地选用史料。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无限制地使用史料,会无形中加重学生的阅读负担,影响教学进度。所以面对大量的史料,应该注意合理取舍,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选用那些最具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的材料作为问题素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和主动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
第三,应有区别地运用史料。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心理特征、思维发展水平、知识储备程度的不同,所以对史料的接受能力也不一致。这就要求选取史料时应注意层次性和渐进性。层次性:低年级学生应多用一些直观形象的、通俗易懂的、间接的史料,高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第一手的、原始的史料;低年级的可以重点培养阅读和概括能力,简单的分析综合能力,而高年级学生则要求发展思维能力,和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渐进性:即用史料多设置一些梯度型问题,逐渐增加难度,等到某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有了明显的发展,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再提出进一步的能力要求。
总之,史料的应用在历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综合素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教学应当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标准及教材为依据,最大限度地利用史料教学的优势,发挥历史教育功能,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⑷ 史料是什么

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primary source)以及第二手史料(secondary source)。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但二者的界限经常并不明确(例如史记就很难说是一手或二手史料)。一般中文所称史料,主要是指第一手史料而言。

基本解释
我们通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

引证解释
指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
沈昌直 《<柳溪竹枝词>序》:“今观 周子 之所搜,无非史料也。”

吴晗 《灯下集·从曹操问题的讨论谈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今天需要掌握可靠的史料,运用新的观点写出人民所需要的历史。”

朱光潜 《克罗齐哲学述评》第六章:“真正的史料只有两种:证据与批判,即生活与思想。”

⑸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研究内容包括有哪些

史料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据,也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历史的无穷魅力也在于它包含了大量丰富的史料和内涵。

离开了史料,历史知识就成了无本之木。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理念和教材的日益推广,高中历史试题更加突出了对材料处理能力的考查,以各种材料为载体的高考试题不断增加,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史料运用的有效性也就备受关注。

因此,本文试图从史料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如何以此更好地推进高中历史有效课堂。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适当、准确的选取史料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教的有效性和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行为对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成功的教学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有效课堂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

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如何适当、准确地指导学生选取史料尤为关键。

一般来说,教学史料形式上大多以文字史料为主,图片、数字史料、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为辅,实物史料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课堂教学中基本不常见。

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就在于为历史事实提供例证,有助于学生真实地、近距离地感知历史,从而真正理解历史知识的本质。

1.鼓励学生尝试独立搜集、选取史料

在历史学习中,史料的选择和搜集是提高历史认知水平必不可少的。

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表现。

学生尝试独立的搜集资料、探究资料则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途径。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之后提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问题,才能真正体现出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从搜集资料出发,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但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学生自己独立搜集时,究竟该如何展开?而且在中学阶段的历史学习中,学生最重要的角色是历史知识的学习者,并非专业的历史研究者。

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根据学生实际程度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学会查找、辨析史料的方法。

例如,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文献资料的书目、索引?如何利用网络查找和检索史料?如何判断作者的立场和时代性?如何把各种资料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如何判断所选史料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历史学习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和素养。

2.充分使用教材中补充的史料

从文字史料角度来看,在人教版三本必修教材中,本身就带有思考题的“学思之窗”部分,共有74处(其中必修一26处,必修二24处,必修三24处),还有很多史料直接在“历史纵横”、“资料回放”以及课后“探究学习总结”中的“学习延伸”部分给出。

这些史料基本上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与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

教师在备课时应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分析这些史料,以促进难点和重点内容突破。

除了以此对书中现成史学观点进行解释和论证,还可以开发其更多的价值。

在具体授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逐渐学会学习、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鉴别、处理史料的基本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识。

如果能把不同章节的应用史料重新组合,不仅提高了分析运用材料的水平,而且有助于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如把人教版必修一中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史料和必修三中苏格拉底思想、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结合起来,则可以更好地认识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起源与发展的整体历程。

人教版新编历史教材的史料的种类十分丰富,除了一般常用的文字资料外,还有历史人物画像和照片、地图、名胜古迹照片、漫画、数据表格等。

虽然这些插图只是辅助资料,但也能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因此,也不能忽视这些历史地图、插图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挖掘插图中的隐性知识。

3.有针对性地适当补充教材外史料

教材中的史料受篇幅的限制有限,但有些重点内容艰深难懂,或只有历史结论而没有说明过程,使学生难以接受,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课外史料,相应地培养学生分析阅读史料的各项能力,努力做到论从史出。

补充史料,关键是有针对性,有针对性的史料重点在选择,这就要求教师广泛阅读,平时注意积累。

不过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史料也不能无原则地堆砌。

教材外的补充史料,一定要反复筛选,紧扣课程目标、教学目的,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史料;同时要确保史料真实可信、长短适宜,难易度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

如果学生不了解相应的历史背景,即使材料很典型,学生也很难真正理解材料本身,也就很难最大限度地挖掘史料的内涵,更别提用史料来分析问题了,效果当然也会大打折扣。

节选加工材料时,可对原始材料进行编辑和改写,删除无关的内容,提取材料中最为重要的信息,形成文字或图表。

不过要注意材料所属的前后语境,以保证其原意的完整性。

如人教版必修二的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节,为了更好地解读“中国入世的利弊”,可相应补充如下材料: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和风险,向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如何维护自己经济安全的新课题。

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各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但各国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重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

一旦某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会深受其害,发达国家也难以置身其外。

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性的合作。

① 材料二:我国将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这是我国

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契机,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符合我国根本利益,有利于改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可以直接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维护我国的权益;有利于我国平等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经贸活动,促进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更多地扩大出口;有利于完善国内相关的法律法规,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外商对我投资信心,更好地利用外资;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二 加强对学生运用史料的指导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有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建构的课堂。

新课程倡导的史料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

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在读懂、读通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也就更重要了。

从历史研究的程序来说,史料在史学中的地位体现为先有史料而后有论点。

新课标的“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等学科能力要求也是为了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意识与思维的培养。

因此,选好了材料,还得用好材料,材料只有在恰当地使用中才能发挥其效用。

1.引导学生采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史料

一般来说,文献史料是人类对社会的一种认识,经过了人们的加工与改造,总是受作者的主观目的、政治立场、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史料是存在主观性的东西,错误也在所难免。

批判性思维包括质疑、假设、对比、推理等,领悟表面文字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而得出最后的结论。

采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史料,对其可能存在的不足进行质疑,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史料中的有效信息,以追求史料的合理性,从而提高史料的使用价值;也有助于学生摆脱教科书的束缚,养成独立的历史思维习惯,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学校教育的目的也不是让学生一味地背诵教材上的评价或结论,而是让他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学生尽量从材料分析中形成自己的判断,通过材料的分析来加深理解,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也正是适应了这样的教育需要。

2.引导学生“精读史料——分析问题——归纳概括”

无论是教材史料还是补充史料,教师都应首先梳理透彻,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读透、读懂,例如对于文言文中的个别生僻字词可以以注音释义,或将其翻译成白话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史料所蕴涵的意思,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精读和辨析史料的方法。

补充与呈现史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更为重要的是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规律性且与史料和教材内容相关的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有时教材选取的史料并没有设置问题,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史料,提取有效信息,还应根据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与史料本身特点,设计相应层次的问题。

补充的课外史料更需要设计相关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用好、用足史料,促使学生思维向新情境的纵深推进,以更好地理解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内容。

设计的问题应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不能过于简单,设计的问题应能促使各层次学生进行思考,使他们通过思考有所得并提高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史料的兴趣。

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问题的解决既是史料研读的目的,也是理解史料的一种途径。

如人教版必修二第40页“历史纵横”有一段史料: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

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根据材料的信息可以设计这样几个小问题:为什么1845年左右,洋货会“充积于厦口”?洋货畅销、土布滞销的原因是什么?这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样的提问和回答就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重难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读懂问题,再带着问题去读史料,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寻找史料中相关的内容,尤其是寻找相关的关键词,从而提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效信息,也就相应地提升了学生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好了对史料的研读和问题分析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比较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归纳、概括从史料中获得的认识,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整个过程体现的就是“论从史出”的意识。

3.精选试题中的材料分析部分进行精炼

在获得了以上的学习经历之后,就可以精选一些习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当然,在具体选取题目时也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明确训练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

材料题型基本以文字史料为主,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历史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在阅读、思考、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材料本身联系相关的背景和史实,结合已掌握的史料分析方法,回答题目设置的问题。

它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提取有效信息并对此进行整合的能力;考查对相关史实的识记、理解和归纳,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以及概括和文字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练习时可以对学生具体做题方式指导如下:首先,认真读题,看清楚其中的有效信息和重要提示,如分析共有几问、各自分值、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做到回答时避免盲目性;然后带着问题分析所给材料,找准其中的关键词语和提示语,如材料中的时间概念、出处或作者姓名、特殊符号(双引号、省略号)等,有助于正确作答。

最后,结合所学知识,理清思路,列出答案提纲。

三 史料教学中避免出现的问题

由于史料的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史料本身存在多样性、复杂性和主观性等,加上一些教师并没有对史料教学给予充分理解或很少利用,中学课堂史料教学上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不仅无法提升课堂实效,还出现课堂效率低下甚至无效的现象。

因此,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出现以下现象: 1.史料的具体选用不恰当

在史料的选择上,或是大量的史料堆砌;或是史料本身没太多思维含量,没有围绕课程的重点与难点,与主要历史知识关联不紧密,这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或是史料过短,无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空间;或是史料过长,学生阅读所需时间长,从而影响历史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史料的具体运用过程中一般可以遵循:精读史料,分析史料,得出结论三步骤。

基本需要按此步骤实行,否则就可能出现偏差。

比如说很多史料中的文言文部分,许多学生就是因为在考试中读不懂史料,产生错误理解造成失分。

这就谈不上提取有效信息,最后也只能是听由教师给出思路或答案;或是史料中问题的设置难度过大,不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学生无法着手分析,不能达到知识的应用和升华;或是根本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这样的史料教学基本上只是一种形式,当然也就无法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甚至走向反面。

2.史料教学过程中缺乏史学方法的指引和培养

运用史料时没有发挥史料的相应功能,没有显明历史学本身特性,只把史料教学当成兴趣激发的工具。

史料运用的重点是在学生的兴趣被教师所引史料激起后,能否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或者史料教学只是被当成呈现教材中各种叙述的证据,以证实教材所言的真实性,学生并没有真正从中获取任何史学方法和历史学科能力。

那么这种教学即便是运用了史料,也达不到历史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

运用史料并不是仅仅为了补充教师所讲内容,或者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相关题型训练,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对史料的运用不够规范、严谨,史料失真、失准

现代信息技术确实为史料的查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存在着潜在的问题。

特别是在网络资源的使用上需要注意,这就需要使用者进行严格的甄别,如果史料有误,则会给予学生错误信息,也就形成错误的历史情景。

史料是学习与研究历史的依据和基础,学习历史必须建立在全面、真实的史料基础之上。

也许史料的采用确实给课堂带来了“高效”,但历史的底线是真实,如果为了解决某个问题,牵强附会、断章取义、生搬硬套进行材料分析,必然会引发新一轮的问题与迷惑,效率反而更低。

因此,落实在教学中,对史料的选择和使用一定要遵循严谨、真实原则。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由此可见,新课标已将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作为开展历史新课程改革、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媒体和途径。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史料教学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空间。

因此,作为历史教师,不仅要充分认识史料运用的必要性,同时也更要思考如何发挥史料教学的最大效益,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⑹ 高中历史史料类型及价值是什么

高中历史史料类型及价值是培养史料互证的意识。从证据的角度解释历史、探究历史,培养史料互证的意识。

综合题上海的两次开放将现实的热点和知识的重点有机结合,培养考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同时也认识近现代历史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念,涵养家国情怀。

史料的种类

思想或学术着作反映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以及学术的发展。如由孟子中可看到战国时代人的想观念,借由黄帝内经可了解中国古代人的医学以及对人的身体的认识。皇朝经世文篇反映了清代人的政治社会思想以及政治社会上的问题等等。

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内容虽有虚构之处,但常可反映当时人的生活、想法以及观念等,对于文化史、思想史、社会生活史的研究有所助益。如从世说新语看六朝人的思想及生活,由元杂剧看元代人的观念及生活,从金瓶梅观察晚明文化及生活。

报刊杂志为近现代史的重要史料,一般性报纸有助了解一些事件的发展,以及当时人从不同观点对此事的了解,娱乐性的报刊则可以观察当时人的文化和生活。

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包括如古代的农民历、商店的帐簿、土地契约书,以及私人来往的书信等。由于这些大多不是刻意留传下来的东西,常能更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实际生活及想法。

阅读全文

与中学历史的史料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0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0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5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