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台湾教科书是怎样描写近代史的
1949年12月1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迁至台北市。至此台湾再次陷入与中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
国民政府将台湾设置为中国的一省,省会定于台北,任命陈仪为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行政长官。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公会堂(今中山堂)举行台湾省日军受降仪式,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军的投降,并正式宣告:“从今天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权之下”。
1949年,国民党内战失利,蒋中正(蒋介石)率部分国民党军政人员退踞台湾,5月19日颁布《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布告戒字第壹号》,宣布台湾处于战时动员状况,封闭全省,限制出入境国民党迁台后进行大规模党务改造运动,建立起蒋氏父子对国民党的绝对控制权,经济上进行财政整顿,改革币制,稳定物价,实行土地制度改革,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
(1)台湾历史课本怎么说近代史的扩展阅读:
台湾的相关内容:
1、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表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建议由两岸执政的国共两党举行对等谈判。
2、1982年1月11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就叶剑英的上述谈话指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国家实现统一的大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进一步发挥了关于实现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指出,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他还就两岸统一和设置台湾特别行政区问题,阐明了中国政府的政策。
⑵ 台湾的历史教科书和大陆一样吗
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古代史由于较少牵涉当下,双方的叙述都有一种轻松感,甚至豪迈感。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叙述历史的角度可以揣摩出双方的政治生态。
大陆和台湾在叙述中国史最大的不同可以说是在农民起义的评价上。台湾对于农民起义有种特别的敏感,基本上评价都是负面的,而大陆对此往往高唱凯歌。例如对于陈胜、吴广的起义,台湾版只是简单地用几个字叙述,而大陆版对它非常赞颂,花了较多的篇幅来叙述此事,充分突出农民起义的伟大意义,“用武力推翻了秦朝的暴虐统治,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18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台湾的历史书中是这样评价的,“其政治制度为文武合一,极端专制,形成历史上罕见的恐怖统治。”而大陆版对太平天国运动极其推崇,不仅肯定它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而且下面还详细分析了它的五点意义。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在台湾叫做“义和团之乱”。台湾版对它的看法较为负面,认为它怪力乱神、经常对外人滋事,故又称为“庚子拳乱”。大陆则没有谈及义和团的局限性,主要篇章描述义和团的勇猛和无助。
对于农民起义的原因,两岸在解读上也存在大分歧,大陆版强调多是官方原因,例如由于官吏摧租逼税、统治残暴等原因造成,而台湾湾则多以流寇、饥民、破坏等负面的词语相称,似乎农民闹事是下层人的自主行为,与统治阶级关系不大。
正因为这个分歧,于是带来了对另一拨人的评价有不同,大陆版对于镇丶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曾国藩等人给予较多负面的评价,在课文小字中说到曾国藩因受太平军重创,曾三次投水自杀,以及曾国藩的门生李鸿章组织地主武装淮军,在外国侵略者帮助下从安庆运到上海,进攻太平军。而台湾版对曾国藩等则较多正面叙述,“曾国藩,湖南湘乡人,深受儒家传统的熏陶,为一位讲求义理、崇尚经世济用的学者与官员”。文中还称赞曾国藩镇丶压太平天国后,使汉人的政治地位大为提高,地方督抚的权力也随之增强。
由于国丶民党退据台湾后,采取加强中国历史思想文化,去除日本殖民地影响的教育方针政策,尤其重视历史教育,把它作为形塑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环节。所以对于古代史,除了在评价上双方稍有点差异外,其余差别不大。但有一点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台湾和大陆每讲到一个时代结束时,都会有专门的一章节讲述经济文化发展。台湾更倾向于追寻中国历史的制度演变,而大陆比较多地沉浸于老祖宗哪些技艺又比西方早了多少年。譬如台湾版历史书在讲文化的时候,必定提到一个时期的官制、兵制、赋税、科举的沿袭流变,似乎他们在这里可以找到某种治国方略。而大陆一般是强调经济繁荣、文化领先,对政治制度的变革不太着力。
提起抗战,台湾反而不厚道
想必读者最感兴趣的就是双方对抗战的描述,因为这段历史成了双方力量消长的关键时期。笔者仔仔细细地进行了对比,在“八年抗战”这章中台湾版教科书比较简单地讲述了上海、忻口、徐州、武汉四大会战,但着墨非常少(四大会战在大陆版里分别为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
除了这几次重大的战役外,台湾版在提及抗战将领时,除了“伟大的蒋委员长”外,只提到吉星文、佟麟阁、赵登禹、谢晋元,其他将领再无涉及,甚至连台儿庄战役中的李宗仁也只字不提。而大陆不但详细提及,前些年版本的历史书中还放了李宗仁在台儿庄车站的照片。倒是台湾版在抗战中特别提到了一个反面典型,在忻口会战中“守军将领韩复榘不战而走。蒋委员长下令拏办,处以极刑,军威大振”。
原本费力气找台湾地区的历史教科书对共丶产党抗战是如何描写的,可看了之后发现对国军抗战描写都如此之少,那更别指望能对共丶产党抗战有什么描写了,没有平型关大捷,没有百团大战,没有游击战,也没有反“扫荡”。书中把共丶产党的敌后抗战完全抹杀,贯穿其教科书的主题是:中丶共扰乱抗战。
有一段比较详细的描述:是“窜往陕北的残共,为求生存,一再向政丶府表示输诚。政丶府为团结抗日,允其所请,将陕北之残共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旋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潜伏江南之残共,编为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表面服从政丶府,暗中扩张势力。羽毛既丰,故态复萌,窃据地盘,袭击国军。”
这个主题延伸到到皖南事变,整个就黑白颠倒了,说是“民国二十九年十月,军事委员会命令新四军调往江北,不惟不理,反而袭击国军”。在1944年豫湘桂战役国军大溃败之际,教科书中还特地点了一笔,“我国经此一役,损失至大,造成中丶共得利的机会。”
反观大陆历史教科书,则对抗战这一大事,事实重于感情,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国丶民党的正面战场抗战反而是较多的客观描述。大陆的教科书按照时间顺序,对于抗战正面战场上大部分主要会战都有描述。当然作为中学阶段的历史教科书,毕竟是普及教育为主,所以如果要强求将正面战场的所有会战加以记载和详述,也不太现实。
对于为国捐躯的国丶民党将士,书中有不少详细描写,其笔墨明显多于对八路军、新四军的描写。书中不仅提到了国丶民党高级将领如马占山、蔡廷锴、冯玉祥、李宗仁、张自忠、池峰城,还有中级军官谢晋元,其中对于张自忠将军为国捐躯有详细描写。
看过台湾的《一寸山河一寸血》,对台湾刻画抗战的功力还存在联想,没想到在教科书这等事上,台湾不太厚道,不仅对自己的抗战不太细处着笔,对共丶产党的敌后战场则全部抹杀或者回避,甚至做反面解读。 各省市的地理都有介绍,例如:从北京到广州要坐什么铁路?还有各省市的农产品,北方产麦、南方产米,哪个省市产甜菜…等等,或是什么省市有什么矿产?风景、特色,主要是以省做为单位来介绍,例如:四川的攀枝花铁矿,贵州的果树瀑布
⑶ 台湾的历史教材有学近代中国吗
自然有的。
但讲的方式不同。他们的历史教材不像大陆,没有用很大篇幅讲抗日战争,而且他们也没有那么夸张大量的抗日电视剧。。。而且,日本统治台湾的时期,极大的发展了台湾。要知道,在清朝,台湾压根就不受重视。
台湾人很多观念确实和我们大陆不同。文化也确实不一样。当然,我指的不是传统文化,而是思想文化,我们要学马克思主义,要学习政治。他们不需要。所以看法会和我们差很多。
其实你多和他聊聊,收获会更大的,只是不要发生激烈的观念冲突。反正普通台湾人,是不怎么讨厌日本。。。因为确实没有理由。
================================================================
“他还跟我说,台湾从来就不属于中国” 这个没什么好奇,真的,因为听口气就能听得出来,这是对你说台湾属于中国的不满,于是说出这种反驳你话。
按照我们的教育,是台湾自古属于中国。。。但按照台湾人对于台湾的历史,台湾第一个外来势力,是荷兰,然后是郑成功,然后是清朝,然后是日本,最后是民国。。。不过话说回来,他们的历史教材我也没看过。
话说,关于大陆怎么看待台湾人这个问题,建议你别那么乐观。。。因为我们地域歧视其实挺严重。
⑷ 台湾的教科书是怎样讲近代史的
1840年以来的近代史,包括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两边的内容并没有多少不同。
有些地方的不同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抗日战争,对自己一方知道的情况多些,就讲得多些。对进入台湾认为是战略撤退......
在大陆的台湾商人、游客那么多,真看不出有什么“可怕”,楼上不要这么紧张好不好?
⑸ 台湾历史教科书
近代史?? 是指清末开始吗??
武昌起义
就鸦片战争
七七事变
国共内战
就连中国的文革都有讲到
大概就这样
其实应该很客观
因为台湾是一纲多本
也就是教育部给出大方向
其余部分内容由各家出版社所订定
而且历史乱写 一堆学者会马上出来炮轰...
是不可能教育什么 统--独 思想的
通常只是描述历史而已
60末70初 那已经是现在25-30岁的人了耶
现在支持统一的实在是很少很少好吗
不然就是高龄老兵...
不过确实 我出生那一年台湾解严
我爸妈生活的环境还是经过洗脑的
不过台湾民主飞快....有些思想开始取决于他们接不接受
不过我们这一代 大概就都是很开放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