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国家多少人口数量

历史国家多少人口数量

发布时间:2023-01-20 02:36:26

❶ 19世纪初世界人口总和是多少知道的告诉下,最好详细点的!

联合国人口组织宣布,1987年年中,世界人口达到 50.26亿。

史前时期世界人口的数量由于缺乏文字记载,一般只能凭借当时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可能范围和平均每平方公里可供养的人口数进行推断。旧石器时代晚期,大约 15000年前,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范围比今天小得多,估计仅有约4000万平方公里。

此外,根据对残留的原始部落的生产力水平遗迹的分析,估计当时平均每平方公里可供养约0.08人。苏联人口学家Б.И.乌尔拉尼斯推断公元前15000年的世界人口约为320万人。有了文字记载以后,尤其有了人口统计和人口普查,对世界人口数量的估算变得越来越可靠。

乌尔拉尼斯估算,公元前5000年世界人口增加到3000万,公元元年为2.3亿,公元1000年为3.05亿,1650年为5.5亿,1900年为16.56亿,1950年达25.01亿。

世界人口史

世界人口史还是一部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历史。在人类社会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由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组成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占据统治地位。出生率和死亡率年平均都高达30~50‰,人口增速极低,人口平均寿命很短,人口素质差。

这种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以手工操作为技术基础的经济类型相适应。19世纪,欧美地区出现第一次人口革命,即死亡率从长期保持的高水平降下,并不可逆转地走向低水平。由于生育率仍高,人口增长开始加快。

工业化先行者英国的年平均人口增长率在19世纪中期和晚期剧升到1~1.5%的历史最高峰值。欧美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高低”转变成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组成的人口再生产类型。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地区又爆发第二次人口革命,即生育率从长期保持的高水平降下并不可逆转地走向低水平。

这是经济发展愈益主要依靠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及科学的避孕节育知识、技术、药具传播的结果。于是,欧美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出现了最后一次转变,成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再生产类型。

这种再生产类型的最新数量表现,可用1987年数据说明: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生率 15‰,死亡率10‰,人口自然增长率5‰。20世纪下半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爆发了第一次人口革命,结束了漫长时期保有的“高高低”人口再生产类型,代之以“高低高”类型。

1987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生率水平是32‰,死亡率是1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21‰。就全世界而言,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占大多数,1987年的人口再生产也呈“高低高”状:出生率28‰,死亡率11‰,自然增长率17‰。

❷ 1368年全世界有多少国家人口

13世纪全世界人口3.6亿,蒙古帝国在全盛时期四大汗国加上元朝本部总人口已超过1亿(宋朝人口接近1亿)。同时期的北印度德里苏丹国人口约为3500万,征服了法国的卡佩王朝人口约1200万,埃及马穆鲁克王朝人口约1000万。这三个地方是蒙古帝国铁蹄未到之处,总人口约5700万,再加上蒙古帝国(包括元朝)的人口,因此未被蒙古帝国征服的人口约1.6亿。

且不说古代汉人本来就有高低贵贱的阶级区分,单说忽必烈身边的一干汉人谋士,还不如大门口站岗的蒙古士兵地位高?事实上,元朝社会是极度开放的,且不说在宋朝基础上的对外贸易兴旺发达,元曲也成为元朝最有特色的文学财富。历史上的元朝统治者,在是否汉化的矛盾中左右摇摆,并试图通过相对宽容的形式驾驭面积超过1500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当时世界总人口三亿,中西亚及欧洲广大地区估计将近一亿。 蒙古建国后,于公元1219年至1260年的四十余年时间,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第一次西征(1219-1225)公元1219年,第二次西征(1235-1244)公元1227年,第三次西征(1253-1260。三次西征,其前锋直趋意大利的威尼斯,非洲埃及。

不得不说的是蒙古人当时占领了大半个欧亚大陆,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中亚地区,欧洲地区都屠杀了大量的人,但是两亿应该还是没有的,当时中国人口差不多也就是一亿左右,欧洲总人口也就是一亿左右,加上中亚地区的都是一些小国,加起来恐怕也就几百万到一千万左右,所以但是整个欧亚大陆的人口应该也就是两亿多,不会超过3亿。

❸ 古代的时候中国人口有多少

人口资料多见于正史中记录的纳赋人口,但是由于为了逃避赋税等原因,有为数不少的人口并不见于正史的记录,而且有很多和尚道士奴婢部曲等也并不归于此类,造成统计上的偏差。在战乱当中,国家控制力下降,人口逃逸,所以往往人口数据需要加入估算才更接近于真实。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国语》记载,周宣王时也进行过人口调查。但真正详细的人口调查起源于战国初期,但当时的资料并没有流传下来。估计在战国后期的前230年,根据当时各国兵力及资料推算,中原各国人口总计30,000,000人。
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尚书·多士》篇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可见当时已有了人头统计。这可以视为我国户籍登记制度的萌芽。
西周时创建了原始的人口登记办法。据《周礼·秋官·司民》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辩其国中,与其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司寇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献其数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周朝已有了户籍登记制度的雏形。
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的这一时期(前481年—前453年)是古代中国传统农业的迅速发展和奠定后来传统农耕文明基础的时代。期间各诸侯国的人口以较快速度稳定成长,到前230年时中原各国总人口达到约3000万。此后一直到秦末民变之前持续不断的增长.
估计公元前1000年时的世界人口有5000万。估计公元前500年时的世界人口有1.0亿,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此年有25,000,000人口。估计公元前400年时的世界人口有1.62亿。估计公元前200年时的世界人口有1.905亿。估计公元前265年的印度孔雀王朝有50,000,000人口。

随着封建制度的日趋成熟,户籍登记制度也日趋完善,周知民数已成为立国之本。秦始皇十六年(前231年)规定男子不论成丁与否,一律登记年龄。[1]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最终完成统一六国大业,之后持续不断的领土扩张,到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全国总人口约3000万。估计此年的世界人口有2.0亿,秦代人口占据世界15%的比例。
秦末民变和楚汉战争造成期间全国的社会经济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大量人口死亡,民生凋敝,全国各地到处一片凄惨萧条,原来的人口稠密地区的繁荣景象不在。据《史记》载:“至汉祖定天下,民之死伤,亦数百万,是以平城之卒,不过三十万,方之六国,五损其二”;由此可以反映人口大量死亡的事实。
前汉
由于中国历史早期农业发展集中在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黄河中下游流域地区,故全国人口分布格局为北多南少。
若以淮河、秦岭为界,那此时的华北人口超过85%,华南人口不足15%。人口数超过500万的司、豫、冀、兖、青、徐五州均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带,这五州的人口总数占全国的55%。首都长安周围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人口数量在200万以下的有交、凉、并、朔方四州。扬、荆、益三州的主要人口分布在成都平原、南阳盆地、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
汉太祖元年(前202年)在楚汉战争之中取胜的汉王刘邦称帝,天下重新统一,建立汉朝,据当代学者估计,人口约1650万。占此年世界人口的8.66%.
西汉建立后由于奉行黄老政治、与民生息的政治措施,特别是文景之治的迅速发展到孝武皇帝元光六年时(前129年)达到3600万,黄河中下游这一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在这六十年之中增长了2.5倍.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繁荣富庶的景象。
从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开始,因之后连年的战争和徭役赋税较之于前加重,使得自汉武帝在位中期开始,人口数出现了多年的停滞和下降,到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只有3200万。之后昭宣中兴的休养生息使得汉武帝在位后期已濒临崩溃的全国经济形势得到扭转,社会稳定下来,期间人口开始恢复增长。到汉平帝元始二年时(2年)根据《汉书》记载,有12,366,470户,57,671,401人.
汉太祖元年(前202年)16,500,000人
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36,000,000人
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32,000,000人
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年)40,000,000人
汉元帝建昭四年(前36年)12,233,062户,59,594,978人
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12,366,470户 57,671,401人
新莽
新莽时期没有具体的人口调查,估计新莽天凤五年(17年)全国有5600万人.但是新莽天凤五年(17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紧接着烽火遍地,群雄割据和混战,流寇作乱,造成期间大量中原人口流徙或死亡,或为躲避战火向长江流域迁徙,华南地区人口升至全国四成。口数超过500万的有豫、荆、扬、益四州。南方人口增长的同时,北方大部分郡国人口减少。
估计公元元年(1年)的世界人口为2.7227亿 此年的汉代人口占世界比例是21.18%
罗马帝国在前25年有270万平方千米土地 5680万人口;117年的罗马帝国有590万平方千米土地 8800万人口;395年的东罗马帝国有250万平方千米土地 3400万人口;
后汉
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时估计全国有人口2800万人.
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 4,279,634户 21,007,820人
汉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5,860,573户 34,125,021人
汉章帝章和二年(88年)7,456,784户 43,356,367人
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9,237,112户 53,256,029人
汉安帝延光四年(125年)9,647,838户 4,869.0789人
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年)估计有10,736,000户,53,860,000人
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 9,698,630户 49,150,220人
汉顺帝建康元年(144年)9,946,915户 49,730,550人
汉冲帝永嘉元年(145年)9,937,680户 49,524,183人
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9,348,227户 47,566,772人
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10,677,960户 56,486,856人。数据来源:《晋书·地理志》
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 估计有11,000,000户,55,000,000人
估计公元200年的世界人口为2.23亿. 此年的后汉人口占世界比例的15.7%.
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估计有3,000,000户,约15,000,000人
三国
自东汉末黄巾之乱开始(184年),进入长期的瘟疫频发和大小战争频繁的祸乱时期,全国人口数量与分布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黄河流域屡遭战争,十室九空,人口或外迁避难或死亡。到蜀汉灭亡时(263年)人口数字根据传世文献资料记载合计在820万人左右。自此人口数一蹶不振,到隋文帝在位时方复苏。
东汉后期(157年),人口达到鼎盛,民户人口5648万人,经过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大大小小的军阀互相混战,到了三国后期(263年),民户人口只有大约767万,其中,263年灭蜀前夕魏国443万,蜀国灭亡前夕94万,吴国230万(280年数据),这只是民户数据,不包括军队和官员,根据历史资料记载,263年,蜀国带甲将士10万2千人,吏4万人,280年,吴国带甲将士23万人,吏3万2千人,即使加上这些,总人口也只有793万人。263年的魏国,带甲将士和吏估计有三四十万人,也就是说,三国时期民户人口总共大约767万,加上三个国家的带甲将士和吏估计总人口有820-830万人。
古代户口统治数据都是只包括民户的,也就是说,民户从157年的5648万人,锐减到263年的767万人,损失率超过85%。767万还是三国稳定40多年后的数据,220年三国鼎立的时候,人口只可能更少。可见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之惨烈。
根据《三国志》《晋书》《通典》等史料记载,三国的人口数据为:
魏国人口
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灭蜀之前,663,423户,4,432,881人。灭蜀之后,943,423户,5,372,881人。数据来源:《通典·食货》七。
蜀国人口
蜀汉昭烈帝刘备章武元年(220年),200,000户,900,000人。数据来源:《晋书·地理志》。
蜀汉后主刘禅炎兴元年(263年),民户280,000户,940,000人。此外,带甲将士102,000,吏40,000人,总计1,082,000人。数据来源:《通典·食货》七和《三国志·蜀志》卷三附注引王隐《蜀记》中的数据,关于263年的蜀国人口,两者数据相同。
吴国人口
吴大帝孙权赤乌五年(242年),523,000户,2,400,000人。数据来源:《晋书·地理志》。
吴后主孙皓天纪四年(280年),民户523,000户,2,300,000人。此外,带甲将士230,000,吏32,000人,总计2,567,000人。数据来源:《三国志·吴志》卷三附注引《晋阳秋》中的数据。
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魏蜀吴三国总人口只有大约767万,和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的5648万相比,只有157年的13%多。220年三国鼎立的时候人口只会比767万更少。
两晋编辑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灭吴,统一全国后,根据《晋书·地理志》记载,太康元年(280年)全国有2,459,840户,16,163,863人。
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户口调查为全国3,770,000户.约23,800,000人。
汉赵刘聪在位时(310年—318年)全国合计约2,480,000户,12,400,000人。
西晋的统一局面只维持了十一年,就发生了八王之乱和紧接着历史上着名的导致华北地区人口在八年之内消失80%的五胡乱华。
东晋建立后中原人民为躲避战火纷纷大量的南迁,一共有六次南迁高潮,累计合计迁入90万,东晋因而设置大量侨州。
汉赵刘聪在位时(310年七月—318年),汉赵控制地区的户口大约有六十三万户,人口大约有三百一十五万人左右。估计此时的华北地区有700万人口,此时的东晋有540万人口.全国合计1240万。
后赵灭亡时(351年)华北地区汉族不到100万人.
《十六国春秋》-前秦录记载前燕幽帝建熙十一年(370年)2,458,669户,9,987,935人。此时的东晋有8,000,000人,全国合计17,987,935。华北地区人口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增长。

1南北朝
南朝
南朝人口的传世文献资料记录,只有《宋书》记载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户口数为90.1769万户,517.4074万口。由于当时户口调查统计受到隐匿人口数量影响较多,这个数字不能反映实际。
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估计全国有20,000,000
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七年(440年)估计全国有23,700,000
南朝人口数量最多时,根据今人研究认为是梁武帝大同五年时(539年)有11,030,000人.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9月爆发的侯景之乱造成长江下游地区:"千里绝烟,人迹罕至,白骨成聚,如丘陇焉".
祸乱结束后的南梁境内人口仅剩1,100,000人,自东吴以来的得到普遍大规模开发的三吴地区的社会经济成果在历时三年零八个月的侯景之乱之中化为乌有。
直到陈霸先建立陈朝后到陈宣帝在位时(约577年)才达到600,000户,2,400,000人。
北朝
根据北朝西魏大统13年敦煌地区的计账文卡看,从黄(1-3岁)、小(4-9岁)到老(60岁以上)、侯(残疾、废疾、笃疾),从家庭成员到奴婢、养子都登记在册。[1]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五年;北凉承和七年;南朝宋元嘉十六年;仇池建义四年(439年)灭北凉,北朝开始。此时在北魏统治下的地区的社会经济生产得到一定恢复。
冯太后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485年实行均田制后到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时(520年)达到北魏人口峰值5,000,000户,约30,000,000人。
北魏于尔朱荣之乱后分裂时(534年),有3,375,368户.北齐幼主承光元年(577年)3,032,528户,20,006,880人。
北周静帝大定年间(581年)3,599,000户,9,009,614人.估计实际约18,000,000人。

1隋朝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建立隋朝,境内置于政府直接控制下的户口,计有4,622,528户,29,016,484口;估计实际人口为32,000,000人。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平陈得户500,000户.2,000,000人,此时全国户口7,000,000户,人口约40,000,000人。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 约870万户,44,500,000人。
隋文帝仁寿四年(604年)9,040,000户。
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8,907,546户,46,019,956人。
根据《隋书.地理志》记载各郡分计数之和为全国有9,073,926户。
唐朝编辑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1,800,000户。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2,190,000户。
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2,900,000户。
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3,041,871户,12,351,681人。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9,069,154户,52,880,488人。数据来源:《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9,619,254户,52,880,488人。数据来源:《旧唐书》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8,914,709户,52,919,309人。
当时史学家杜佑估计这一年的唐朝人口有一千二百万户到一千三百万户之间.人口数在六千九百万—七千五百万人之间。

黄巢之乱时(875年—884年),期间超过八百三十万人死亡。
唐哀帝天复三年(907年)全国合计20,000,000人.

13五代十国编辑
淮南后周世宗显德五年(958年)] 226,574户,南唐割江北地。
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2,309,812户。
荆南(963年),142,300户。
湖南(963年),97,388户。
后蜀(965年),534,029户。
南汉(971年),170,263户。
南唐(975年),655,065户。
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3,090,504户[主户]。
清源(978年),151,918户。
吴越(978年),550,680户。
北汉(979年),35,250户。

14北宋编辑
注:宋代的人口统计数据是户数和成年男性数(人丁数)。
估计960年的五代十国人口总为三千万人。

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估计实际人口大约1亿人。
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10,723,695户。
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年)10,792,705户。
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年)12,462,531户。男口26,421,651人。
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14,181,486户。男口20,506,980人。
宋英宗熙宁十年(1077年)14,245,270户。男口30,807,211人。
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16,492,631户。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17,211,713户。男口24,969,300人。
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17,957,092户。男口40,072,606人。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19,120,921户。男口42,566,243人。
宋哲宗元符而年(1099年)19,715,555户。
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19,960,812户。男口44,914,991人。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20,264,307户。男口45,324,154人。
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20,882,438户。男口46,734,784人。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20,882,258户 估计实际人口大约12500万人。其中华南地区人口占全国70%.华北地区占据30%。
估计在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有22,118,160户,估计实际人口大约13240万人

1。

16南宋与金编辑

到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时,宋、金、西夏三国人口总数据估计达到一亿三千六百万人。

估计1200年宋、金、西夏三国总人口为13600万人。世界人口在950年—1200年期间从2.5亿增加到4.04亿,拜占庭帝国在1025年有1200万人。其中宋、金、西夏三国总人口占当时世界的33.66%(1200年)中国人口在第十一世纪到第十二世纪期间成长了,从1083年的一亿增加到1120年的一亿三千二百四十万。

17蒙古
1205年,蒙古帝国首次入侵西夏到1227年灭西夏,1211年首次入侵金朝到1234年2月9日灭金,1231年开始侵宋,1235年全面侵宋,直到1279年二月九日完全消灭南宋。在这七十年间根据“清朝光绪年间《潼川府志》卷五所载明人王维贤《九贤祠记》所说:["蒙古军制,军所至,但有发一矢相格者,必尽屠之。],由此可见蒙古军在作战地区进行大规模种族灭绝,随后长期相伴瘟疫与饥荒,导致大量人口消失,原金朝境内和南宋之四川地区极为惨重。1234年底原金国境内人口跌至谷底,1259年底南宋之四川地区人口跌至谷底。是为中国历史上最残酷惨烈的空前浩劫。
元太宗窝阔台六年(1234年)2月9日,蒙古灭金。无户口数记载,现代学者葛剑雄认为,1234年金朝灭亡后原金朝统治区有大约200万户,1050万人,和1208年的金朝人口5360万相比,仅相当于1208年的19.5%。
元太宗窝阔台七年(1235年,乙未年),乙未籍户,籍得北方部分地区(燕京(今北京)、顺天(今河北保定)等三十六路)的人口为873,781户,4,754,975人。
元太宗窝阔台八年(1236年)六月,完成中原户口的全部编籍工作,籍得人口110余万户。按照1207年的户口比例,有大约7,000,000人。按照1235年的户口比例,有大约6,000,000人。不包括蒙古贵族及其在家住坐的驱口等人口。考虑到蒙古诸王、贵族、军将的大量私属人口,以及独立于州县以外的诸色户计(军户、站户、匠户、民屯户、释、道、儒户)等不纳入户口统计的人口,现代学者赵文林,谢淑君认为,1236年原金朝境内有大约1054万人。
元太宗窝阔台八年(1236年)原金朝境内仅有110余万户,和1207年的841万户(一说为768万户)相比,只有1207的13%多。

18元
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
根据《元史》记载:
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1,967,898户,无人口数记载,按照1207年的户口比例,有大约12,521,545人。按照1235年的户口比例,有大约10,708,983人,而按照1291年的户口比例,有大约8,870,000人。
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年),无户口数据记载,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观点,1300年元朝实际人口有大约100,000,000人(1亿)。

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年),无户口数据记载,有部分现代学者认为1351年为元朝的实际人口峰值。现代学者赵文林、谢淑君认为1351年为元朝的实际人口峰值。根据他们的估计,1351年实际人口有大约87,587,000人。现代学者王育民认为,元朝实际人口峰值在1351年前后,有2765万户,123,590,000人(1.2359亿人)。
到1368年元朝灭亡时,只有1300万户,6000余万人。

19明
元惠宗至正年间(1341年—1370年)全国发生多次大规模的灾荒饥馑疾病和瘟疫,并最终促使红巾军起义爆发,期间造成人口大量死亡。明朝建立并逐步统一全国后,明太祖洪武年间的休养生息使得全国的农业在蒙元时期长期大规模战乱而遭受极大破坏的背景下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加上洪武年间大规模的移民填充淮河以北和四川的荒无人烟之地和垦荒使得期间人口稳定成长。到明太祖洪武廿六年(1393年)约有6054万人,其中民户6175.0万,军户325.0万。北五省(北平、山西,山东、河南、陕西〕人口有1755万,占全国27%。其中山东最多,有5,462,850人,以下依次为山西 (3,790,760人)、河南(2,825,300人)、陕西(2,646,450人)、北平(2,619,500人)。中五省(京师、浙江、江西、湖广、四川)人口总数为3380万,占全国52%。其中,京师(南直隶)有11,291,460人;人口密度最高的苏南太湖流域人口达6,320,300,平均每平方公里220人;其次为浙江,有9,959,270人;江西有7,260,000人,湖广有4,318,420人,四川最少,仅1,314,260人。南五省(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总人口有1040万,占全国的16%。
根据《明史》和《明实录》的记载,明朝的户口数据为:
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10,654,362户,59,873,305人,3.6677亿亩 (数据来源:明太祖实录卷140)
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10,652,870户,60,545,812人,[这个是除开华北大部分地区外的调查数据](今学者估计实际人口达到65,000,000人)。
明太宗永乐元年(1403年)11,415,829户,66,598,337人。这是所有明代史料记载的明代户口统计数据的峰值。
明太宗永乐二年(1404年)9,685,020户,50,950,470人。
明太宗永乐七年(1409年)征服安南并收入版图,增户310余万;倘按每户五口计,当增1,550余万口。
明太宗永乐八年(1410年),有960万余户,5,179万余人
明宪宗成化十六年(1479年)估计实际人口有71,850,000人。
明宪宗成化二十四年(1487年)估计实际人口有75,000,000人。
明孝宗弘治四年(1491年)9,113,446户,53,281,158人
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年)10,409,788户,50,908,672人,4.228亿亩 (数据来源:明孝宗实录194)
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年)10,508,935户,60,105,835人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9,151,173户,46,802,050人
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10,621,436户,60,692,856人
明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9,835,426户,51,655,459人,7.4393亿亩 (数据来源:明熹宗实录卷4)
关于明朝户口的峰值,学者们普遍认为在明朝中后期,但具体时间则分歧很大,人口具体数据也分歧很大。现代学者赵文林、谢淑君认为,1626年明朝人口峰值有大约近一亿。现代学者王育民认为,万历年间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人口在130,000,000人至150,000,000人之间。现代学者葛剑雄认为,1600年明朝实际人口大约197,000,000人,明朝人口峰值接近2亿。现代学者曹树基认为,1630年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人口大约192,510,000人,1644年实际人口大约有152,470,000人。现代学者,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观点,1600年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人口有大约160,000,000人。现代学者易中天认为,明末人口六千余万。
明世宗嘉靖年间美洲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并得到推广,使得昏庸黑暗多次用兵的明朝后期人口维持在了一定水平。

20清
明末清初四十余年期间的频繁战争和频繁的瘟疫灾荒饥馑疾病使得再次遭受一次浩,康熙初年,全国社会已稳定,社会生产普遍恢复。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全国人口由明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的五千余万增加到一亿多,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上升到一亿五千万。

❹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1976年中国当时的人口总数是多少

1976年中国当时的人口总数93717万人。

历史上,中国人口一直保持世界人口较大比例。1850年中国人口约4.5亿,占世界人口的38%。1850年至1950年中国人口增长快。

1949年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6.12亿,占世界人口比例为25%。1950年起,由于生产发展、人均寿命提高,世界各国人口迅速增长。到1990年末,中国人口已达12.3421亿人,但占世界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29%左右。

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1962年就做出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1990年代,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中国的生育率上升到更替水平以上。

2015年中国总人口数量达136782万人,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10%,在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的规划中,国家全面二孩政策顺应时势、彰显民意,符合人口发展规律,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有利于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历史国家多少人口数量扩展阅读:

我国新时期人口发展战略:

一、我国新时期人口发展的基本判断

1、人口总量峰值控制在15亿人左右,全国总和生育率应保持在1.8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确定人口发展战略,必须既着眼于人口自身的问题,又要处理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3、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问题,必须调整发展思路,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

二、我国新时期人口发展的战略思想

推进制度创新,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合理分布,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新时期人口发展的战略理念

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促进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具体涵括:发展为了人——从发展的目标来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任何发展最基本的价值体现;发展依靠人——从发展的动力来看,人是发展的主体;

发展适应人——从发展的要求来看,对发展的任何谋划,必须与该阶段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相适应;发展体现人——从发展的原则来看,发展要体现人的价值、要求和权利,确保发展成果及时并最终全部体现在人的发展上;

发展塑造人——从发展的作用来看,发展不仅仅是为了人,客观上它还改变人。

❺ 春秋战国一个强国大约有多少人口

春秋战国一个强国大约有1000万左右。

秦国所属时期春秋战国强国,人口数量1000万左右,主要民族有华夏族、戎族等,国土面积340万平方公里。

以秦国为例,秦国(前770年—前207年),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始祖秦非子是商纣王手下名将飞廉(蜚廉)之子恶来之后。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并遂为诸侯。

(5)历史国家多少人口数量扩展阅读:

疆域

秦人始居陇山以西今甘肃省东部,与戎人杂居错处,远离中原。周王室东迁之后,秦人才逐步东进,历经若干代人的努力,到秦穆公时,终于征服了关中。

此后,直到秦惠文王取巴蜀(即今四川)之前,长达近三百年间,秦国的国土一直大致稳定在今陕西关中地区。这一区域位于当时华夏文明区的最西端。司马迁说秦国是“僻在雍州”,唐代杜佑则说“关中寓内西偏” 。

秦国向西、向北这两个方向发展,有广阔的国土拓展空间。农业经济时代,生产力水平相对低落,一个政权占有土地面积愈大,统治区域内人口愈多。

秦国的南部是富饶的巴蜀之地。秦国对比东方六国,突出的地势地形优势有二:一是位居高原,控扼黄河上游,对整个东方有以高凌下之势。二是周围山围水绕,外敌难以入侵,未战而先立于不败之地。

❻ 古代人口数量

古代人口数量:

夏商周三大,中国并没有编户齐民,因此没有人口统计数据。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系》估计夏朝人口为1355万,西周初期为1371万,东周初期为1184万,这完全是不可信的。根据《中国人口通史》的推测,西周初期人口最多不过550万,西周后期到达1000万左右。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人口开始迅速增长,主要原因是铁犁牛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了社会的人口容量。国家为了增加兵源和粮食,也大力鼓励农耕,加速了农业发展,促进人口增长。
根据估计,战国时代的人口峰值为2600万。具体而言,楚国大约500万,秦国400万,齐国400万,赵国350万,魏国350万,燕国200万,韩国150万,宋国100万,越国100万。如果把周边少数民族算上,估计有3000万。而秦朝统一战争期间,导致人口下滑。秦朝统一后,又大兴徭役,使得人口难以增长。根据秦朝的徭役人数预测,秦朝人口大约是2000万。

西汉初期,人口大约是1500万到1800万。汉朝初期,国家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人口迅速增长,增长率为10%—12%。在文帝末期,“民近战国”,也就是大约恢复到2600万;汉景帝末期,到达了3000万;到武帝上台初期达到了3600万。汉武帝时期,由于赋税徭役加重,下降到了3200万,史书夸张地记载为“户口减半”。“昭宣之治”时期,再次采取了休养生息,人口开始恢复增长,到宣帝时期到达了5000万。元帝时期,社会矛盾开始尖锐,人口缓慢增长,最终达到了峰值5900万。如果算上少数民族,就不少于6500万。在地理分布上,西汉北方最高为4200万,是南方的5倍。

两汉之交,由于王莽专权、赤眉起义、绿林起义等,人口开始下降。东汉初期,全国人口大约为2200多万。之后,东汉休养生息,人口开始恢复。到了明帝时期“天下安平,百姓殷富”。此后,社会矛盾开始尖锐,人口缓慢增长,到汉和帝时期到达5300万,到汉桓帝时期到达5600多万。而葛剑雄推测东汉初期人口为3000万,峰值应该突破了6000万。《中国人口通史》认为算上少数民族,可能有7200万。在分布上,北方人口4000万,南方人口2000万。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使得北方人口大量减少。《三国志》对三国人口记载偏少,不可信。葛剑雄根据三国时期军屯、户口等信息推测,三国初期人口为2200万,峰值为3700万。西晋统一后,最初经济得到了恢复,人口又发展到了3500万。

永嘉之乱后,衣冠南渡。东晋初期,南方人口大约是1000万,后期增加到了1700多万。南朝早期,人口在1800万—2000万之间。后来,陈国的面积缩小,其人口只有1600多万。而西晋灭亡后,北方陷入了十六国人口大约是1800万。北魏统一后,人口恢复到了3500万。因此,南北朝时期,全国总人口应该在5000万以上。隋朝统一了南北朝,人口峰值达到了5600万到5800万,加上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突破了6000万。

隋末,使得人口再一次大规模减少。葛剑雄推测隋末人口谷值只有2500多万。唐朝统一后,出现了“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和“开元盛世”,经济不断恢复,人口迅速增长。到开元年间到达顶峰,大约是8000万到9000万,终于突破了汉朝创造的6000万的记录。安史之乱后,北方人口损失一半,全国总人口只有4600万。唐朝后期,人口总体上缓慢增长,到845年到达了6000万左右。唐朝的南方人口,应该在2000万到3000万,北方在3000万到4000万。

唐朝末期,遭到黄巢等起义,人口大减。五代末,全国人口大约是3000万。北宋统一后,工商业繁荣,人口开始快速增长。葛剑雄推测北宋的人口突破了1亿。而南宋偏安南方,大约有6000万人口。另外,辽国的人口大约为400万,金国的人口峰值为5300万。其他的西夏人口400万以上,大理国100多万。

蒙古兴起,人口大规模下降。蒙古,北方人口只有1000多万。相比于北方人口大规模减少,南方人口损失较少,达到1000万,剩下的人口大约是5000万。也就是元朝统一后,全国人口差不多是6000万。元朝统一后全国人口开始恢复增长,顶峰达到8500多万。

元明之交的人口下滑不算严重,大约是6000万。此后,明朝人口一直按照5%的年增长率增长,到1600年到达了峰值,《中国人口通史》推测为1.6亿,葛剑雄推测为1.97亿。而明朝后期,由于天灾不断,使得人口大规模下降。到1644年清军入关之前,明朝人口大约是1.2亿。

清朝建立初期,到1651年,全国人口到达谷底,大约为5000万到6000万。此后,清朝的统一全国,开始休养生息,于是人口又迅速恢复。康熙出台了“摊丁入亩”政策,又加速了人口的增长。到康熙后期,全国人口达到了1.5亿。康熙到干隆年间,人口依然在增长,到干隆时期突破了3亿,到1850年达到了4.3亿,成为了清朝人口的峰值。

❼ 中国为何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各朝代人口分别是多少

中国为何人口一直居于世界前列,这和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生育观念有着一定关系,古代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就是一定要传宗接代,这是首孝,所以中国人一直在多生;又由于中国地大物博,中国属于温带大陆气候,四季分明更有黄河长江天然水源灌溉,适合人类居住。再就是国家政策和对人口的态度,自古以来中国将就多子多福儿孙满堂,计划生育以前,孩子越多越好观念深入人心认为人多就能富,也确实古代多一个劳力家里种庄稼就多一个帮手,而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更是需要更多的人。这才导致人口数量一直庞大,并且是整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最早的人口数量可溯及公元前21世纪的夏禹时代,有1300余万人,但系后人追述,不足据。至西汉元始二年记录在籍的人口有1223万余户,5959万余口,可视为中国人口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王莽纂汉后,天下大乱,到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时,人口下降到3500万左右。一直到东汉末期,人口才回到6000万。


清朝顺治年间,人口有1.2亿,到道光年间,全国人口再次达到高峰,有4.3亿人 ,到清末明初时期,全国人口约有3.2亿。

民国一直战乱,在1928年民国政府统计全国人口时有4.7亿人。

❽ 中国各个朝代有多少人口

春秋战国期间,到前230年时中原各国总人口达到约3000万。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最终完成统一六国大业,之后持续不断的领土扩张,到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全国总人口约3000万。三国时期民户人口加上带甲将士和吏估计总人口有820-830万人。

唐朝鼎盛时期约7475万到8050万口。960年的五代十国人口总为三千万人。到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时,宋、金、西夏三国人口总数据估计达到一亿三千六百万人。1600年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人口有大约160,000,000人。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上升到一亿五千万。

(8)历史国家多少人口数量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人口增减:

东汉末年分三国,纷争不停,自然战争不断,而打仗总是要死人的,此时人口跌至2300万就一点也不奇怪,而后历经东西晋、南北朝,不停的南北分裂,人口当然大幅下降。

之后的人口数量一直也保持这样一个趋势,和平时期人口增加,战争时期人口减少,隋朝人口大约恢复至6000万,而唐初为2400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开创让中国人口达到了第一个历史高峰,安史之乱前,中国人口达到9000万。

而后的五代十国的人口减少,到宋朝繁荣昌盛时人口增加,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繁荣富足的朝代,人口数量首次超过1个亿。而后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北方的人口急剧减少,而元朝灭宋后实行残酷的统治,人口增长很慢,直至明朝,人口最多时也不过6000万。

可自清朝后,中国人口开始了井喷式增长,从顺治年间破1亿到民国时的4亿,中国的人口开始了万万(亿)时代。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清朝盛世太平、粮食产量大幅增长,特别是红薯、薯仔这些高产的粮食作物从南美引进,老百姓再也不会因为没有粮食吃而饿死造成人口减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人口史

❾ 中国的历史上王朝的人口有多少

由于生产力低下,天灾人祸不断,中国早期人口增长缓慢,并经常出现大规模的缺失。

例如战国后期,各国之间战争频繁,一次死亡数十万人的战争屡见不鲜。当时,秦、齐、楚三国人口约1500万,赵、魏两国约800万,燕、韩两国人口约500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合并七国,再加上其它小国,人口数约3000万。

随着太平天国起义和清朝的镇压,导致南方人口锐减,下降至3亿,以至于民国初年人口数仍未恢复到道光三十年的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提高,人口迅速增长。1973年达到8.9亿,1981年突破10亿,2005年突破13亿,2018年突破14亿。

❿ 中国历史各期人口有没有数据

1. 秦时期文献传说中的最早人口数

中国是一个历史古老、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在中国国土上已发现的远古人类的遗骸、遗物,最古老的可追溯到距今250万年前的云南“东方人”。发展到距今一万年的新石器时代,有的学者认为,当时的中国人“略高于100万”。到距今4000万年前,约公元二十一、二世纪,传说中的大禹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据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当时的人口数已达1355万。到战国时,有的学者认为峰值人口约3000万,与大禹时人口1355万相比,二千年约增加了一倍多。

2. 自秦汉至新中国成立前的人口演变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共441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成长时期。秦统一六国时人口约1200万。汉初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据有的学者估计,人口约1500万。经过休养生息,到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人口达到5959万,是这一阶段的峰值人口数。西汉末王莽篡位,战乱又起,东汉光武二年(57年)人口只2100万,到桓帝永寿三年(157年)人口刚刚恢复到5600 多万。

三国、二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公元220-907年)共687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也是从封建割据到再统一的时期。三国时(公元202-265年间),人口合计767万。晋武帝采取“安抚流亡,减免徭役和规定男女及时婚配”的政策,使国家户籍上的户口很快增加,到武帝太康元年(180年)人口达1616万。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人口一直在2000万左右徘徊,只有北魏孝明帝熙平年间(约517年)到达过3000万。隋统一全国37年,人口恢复较快,炀帝大业五年(609年)人口达到4600万,比隋文帝开皇十年(509年)时约1800 万人,增加了一倍多,唐初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人口又下降到约1200万,到唐玄宗开宝14年(755年)人口才达到5300万,是这一阶段的峰值人口数,比西汉平帝元始二年的5959万还少600多万。

五代十国、宋、元(公元907-1368年)共461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继续发展时期。又经历一次从封建割据到再统一。人口增长较快。五代时皇帝更换频繁,政局混乱。宋初,兵荒马乱、人口损耗,到太祖开宝九年(976年)人口约618万。直到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人口达到4700万。这是北宋人口最盛时期。这时北方辽和金兴起,金灭北宋。宋高宗定都杭州,史称南宋。金与南宋南北对峙,至宋孝宗、金世宗时(1187年),金与南宋合计人口已达6900万。最高到过7633万。有的学者认为金与南宋峰值人数已1亿多。元兴起,元世祖至元28 年(1291年)人口达5985万人,加上游食者42.9万人,超过6000万人。

明清两朝(公元1368-1911年)共543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明统治277年除在明宪宗成化15年(公元1479年)人口达到7185万。其余大部年份在5000万或6000万左右徘徊。

清统一全国后,社会秩序稳定,可是人口增长缓慢,康熙五十年(1711年)宣布“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推行“摊丁人亩”办法,人民不需因逃避丁银而隐匿人口,人口开始骤增。康熙五十年(1711年)全国人口统计数是2462万。到干隆六十年( 1795年)人口达到3亿多。到道光十九年(1839年)人口已达到4亿多。

民国时期曾试行过一次人口调查,加上未经调查地区的估算数字,于1931年发表全国人口为47480万人,即四万万七千五百人之数。
公元纪年 背景 人口数(万)
-----------------------------------------
前340 战国初期 3000
前221 秦朝初期 2000
前202 西汉初期 1300
2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 6300
157 东汉桓帝永寿三年 7200
256 三国末期 2500
300 晋惠帝永康元年 3379
502 南北朝中期 5240
581 南北朝末期 4430
609 隋炀帝大业五年 5542
624 唐高祖武德元年 2274
755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8775
860 唐懿宗咸通元年 6700
960 五代十国末期 3979
1110 宋徽宗大观四年 11946
1207-1223 南宋宁嘉宗期间 12540
1351 元惠宗至正十一年 9730
1566 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 16480
1661 清世祖顺治十八年 8490
1691 清圣祖康熙三十年 11023
1751 清高宗干隆十六年 20560
1805 清仁宗嘉庆十年 33218
1851 清文宗咸丰元年 43216
1874 清穆宗同治十三年 35890
1912 中华民国元年 44294

阅读全文

与历史国家多少人口数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0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0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5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