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贾湖骨笛怎么的历史意义

贾湖骨笛怎么的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2023-01-22 12:09:44

1. 贾湖骨笛的历史意义

贾湖骨笛,不仅远远早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古墓出土的笛子,也比古埃及第一王朝时期陶制器皿状笛子和在化妆版上刻画的类似后世阿拉伯竹笛的笛子形象早。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2000年,被称为世界笛子的鼻祖。这一批精致骨笛,被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把中国七声音阶的历史提前到八千年前。

2. 简述贾湖笛的发及其历史意义

贾湖骨笛的发现:
在我国目前出土乐器中,最令世人瞩目的是贾湖骨笛的发现。它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为久远的乐器。1986至1987年间,考古学家在对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了多支新石器时期的七音孔、八音孔骨笛。根据碳同位素14C测定和树轮校正,考古学家认定这批骨笛的产生年代距今约8000年之久。这批由鹤骨制成的骨笛一般长二十厘米,直径一厘米左右,它们有以下三个特点值得注意:一是形式固定,制作规范,骨笛一侧有规整的圆形音孔,大多为七孔,每孔间隔距离基本相等;二是其中有些笛孔旁另外钻有用于调音的小孔,说明骨笛的制作者已有了明确的音高观念;三是有些骨笛留有刻划的标记,显然是先刻好等分,然后再钻孔,说明制作者对各音孔之间的距离曾有精确的计算。专家对其中保存较好的一支骨笛进行了测音,结果显示,它能发出较为完整的七声音阶,并可以吹奏出河北民歌《小白菜》的曲调。

历史意义:
贾湖骨笛的发现,使世界音乐史学界对我国史前音乐艺术的发展水平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对贾湖骨笛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能为我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创造有利的条件,提供必要的依据,而且也将对古老贾湖文明的认识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3. 贾湖骨笛为什么是音乐始祖

贾湖遗址是裴李岗文化的重要遗址,距今9000—8000年,位于河南省舞阳县,这里气候湿润、地势低平、河流密布,是比较适合人类生息繁衍的理想环境。在纵横的河流之间有一片小湖泊,即是贾湖,遗址就分布在湖泊北岸。20世纪70年代,在修建滞洪区的过程中遗址被发现,平面呈不规则的圆形,总面积5.5万平方米,发现房基50余座,陶窑10多座,窖穴近400座,墓葬300多座,出土陶、石、骨等各类遗物数干件。

贾湖遗址是一座保存比较完好的古村落,环境学研究结果显示史前时期的沟坎和断崖边上生长着矮矮的灌木丛,附近的冈丘和山坡上,有着稀疏的栗、栎、胡桃、榛等植物组成的落叶阔叶林,林中常有野猪、麋鹿出没。在聚落以外有广阔的大草原,貉、梅花鹿、野兔等动物自由自在地追逐奔跑,构成天然的狩猎场。湖沼旁边,栖息着大量的飞禽走兽,不时传来声声啼鸣。聚落周围是先民种植的稻田,间或可以听到阵阵悠扬的笛声。

贾湖先民的居住条件十分简陋,房屋面积一般都很小,多在几平方米到十几平方米。房屋的平面以椭圆形为主,兼有圆形、方形和不规则形等。建筑形式基本上为半地穴式,另外还有少量依次扩建的半地穴式多间房,还有个别地面建筑和干栏式建筑。门道多为台阶式,也有少数为斜坡式。半地穴式房屋是贾湖聚落的主体建筑,在地面上挖浅坑,地面一般都是选择纯净的黄土铺垫而成,而且经过夯打。房屋周围挖柱洞,再用木柱围成墙体,用藤条和竹篾捆扎,用草拌泥进行里外填充,形成木骨泥墙。墙顶上支撑圆锥形屋顶,用茅草进行覆盖。房屋内一般都有灶塘,大都砌在房屋中央,也有的砌在门道一侧,灶塘的周围通常摆放着盛水的罐、壶和烧饭用的陶鼎等陶器。

陶器以红陶为主,烧制火候较低,容易破碎。遗址内有很多陶窑,所以这些陶器也都是在当地烧造的。贾湖陶制品制作工艺处于泥片贴筑法向泥条盘筑法过渡的历史阶段,且后者逐渐代替了前者,并有明显的发展规律,为研究这两种成型工艺的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烧陶方法是窑烧与露天烧并存。炊器以鼎、罐为主,汲水主要是小口壶,以盆、钵、碗为主要盛食器,可能已具备了煮、蒸、烧、烤等几种基本的食品加工工艺。

贾湖人石器制作工艺已达到了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程度,整个新石器时代的主要工艺均已具备。石铲等石制工具、精致且锋利,装饰品上隧道孔的出现更是这种工艺的最早实例。制骨工艺发达,骨器种类繁多,制作精巧而规整,有些箭头可与后代的金属箭头媲美。

史前安谧稳定的生活环境造就了贾湖人灵巧的心思与古朴乐观的生活情趔,遗址内除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具以外,还出土了不少难得一见的特殊种类器物,包括带有锲刻符号的龟甲和石器,制作精致、保存完好的骨笛和细心琢制而成的石磨盘与石磨棒等。贾湖人之中流行原始巫术与宗教信仰,墓葬中随葬腹内装石子的成组龟甲、权形骨器等原始宗教用具,存在着龟灵崇拜、祖先崇拜、犬牲和用龟占卜的现象。龟甲、骨、石、陶器上均发现形状、大小不同的锲刻符号,其中个别符号与商代甲骨文有相似之处,与原始文字有关。从龟腹内石子可以看出,贾湖人已有百以上的正整数概念,并认识了正整数的奇偶规律,掌握了正整数的运算法则。

骨笛更是旷世难求的奇珍异宝,共有20多支,采用禽类的翅骨制成,管长25厘米左右。它们分属于贾湖遗址的早、中、晚各期,分为五孔、六孔、七孔和八孔多种形式,不少骨笛保存得相当完好,直到今天还能吹奏出动听的音乐。据研究最早期的骨笛实物距今9000多年,笛上开有5—6个孔。能奏出四声音阶和完备的五声音阶。中期的骨笛距今8600年左右,骨笛上开有7孔,能奏出六声和七声音阶。晚期阶段的骨笛距今8200年左右,能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以及七声音阶以外的一些变化音。贾湖遗址的骨笛多数有7个音孔,音孔旁钻有调音的小孔,有的还刻画等分符号,表明此时期的骨笛制作与演奏技法应该已经非常成熟了。它们已具有音阶结构,并出现了平均律和纯律的萌芽,可吹奏旋律,且发音准,音质好,尤其是五声音阶骨笛,其音的准确度至今还使人们感到惊异,难以想象是近万年前人类的发明。

贾湖遗址出土了大量炭化稻和稻壳印痕以及大批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加工工具,说明这个时期稻作农业是重要的社会生产部门,主要栽培原始状态的粳稻。入骨中碳十三成分研究也表明贾湖人以食用稻米为主,而非粟、黍类植物。这里的气候环境适合耕种,因此成为水稻的初始起源地之一,是中国稻作农业起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出土陶器上附着物进行研究还发现9000年前贾湖人已经掌握了酒的酿造方法,有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坊。

贾湖遗址的诸多重大发现,向世人展示了八九千年以前人类社会的绚丽画卷,再现了淮河上游地区史前的辉煌,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为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提供了一批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其中的石磨盘、骨笛、陶器、锲刻符号以及碳化的稻粒、陶器中的残留物等,对研究我国及世界的农业史、文学史、音乐史、酿造史和了解当时的生活习俗、状态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乐器——骨笛,是世界上同时期遗存中最为完整、丰富、音乐性能最好的音乐实物,是中国竖吹管乐器的祖型,为研究中国音乐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标本。它的发现彻底打破了先秦只有五声音阶的结论,把我国七声音阶的历史提到八千年前,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推翻了“中国笛子西来说”和“七声音阶外来说”等错误认识,对后世中国音乐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4. 通过观看“国家宝藏——贾湖骨笛”视频,我们可以概括音乐具有以

通过观看“国家宝藏——贾湖骨笛”视频,我们可以概括音乐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贾湖骨笛出土之前,对于世人而言,羌笛胡笛是西域传入中土的乐器,而贾湖骨笛的横空出世颠覆了人们对笛子起源地的认知。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的遗址的贾湖骨笛,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在贾湖骨笛出土之前,对于世人而言,羌笛胡笛是西域传入中土的乐器,而贾湖骨笛的横空出世颠覆了人们对笛子起源地的认知。

5. 骨笛的出现将我国可考证的音乐历史推向几年前

骨笛将中国音乐可考的历史上溯到8000多年前。贾湖遗址出现的笛子就是对我国悠久历史的最好的证明,由于这个笛子是在贾湖遗址发现的所以他被成为贾湖骨笛,而且这个骨笛的出现,不仅仅证明了我国有救了历史,还将我国历史向前衍生了近4000年。因为根据精密的仪器检测,发现这个骨笛执着于8700年之前。

贾湖骨笛出土于1984年,到2001年总共发掘了七次,出土的骨笛有30多支。其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是完整的,剩余的有残器,也有半成品。出土的骨笛中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它们的长度参差不一,孔数也不同。

贾湖骨笛重大价值

1987年,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在舞阳县贾湖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墓葬中发现了骨笛的十多件。(《中国文物报》87年12月11日)骨笛系用猛禽翅骨或腿骨截去两端骨节制成的,一般长20厘米左右,直径1.2—1.5。一端稍粗,一端较细,多数正面钻有七个音孔,无笛膜孔,上端亦无洞箫的山口。形制固定,制作规范,个别音孔旁还凿有一小孔。

其中一件七孔骨笛保存完好,吹奏时竖持,将骨笛上口与嘴构成一个适当的倾斜度,方能使之发声。经试吹得知此骨笛已具备音阶结构,其律制是属于中国传统的三分损益律。

6. 贾湖骨笛的简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对当下所有中国人而言,最早认识“羌”字,几乎都是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开始的;对汉、唐之后所有中国人而言,“笛”就是“羌笛”、“胡笛”,它是胡人、也就是西域羌人的发明创造,并非华夏族原有的乐器。
但1984年~2001年,30多支截取仙鹤(丹顶鹤)尺骨(翅骨)制成的骨笛,相继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破土而出——而贾湖遗址,却是距今7800年~9000年的、华夏族先民聚居的史前聚落遗址。
贾湖骨笛横空出世,无疑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但贾湖骨笛能够改写的,远非整部中国音乐史那么单纯简单。更为重要的是,贾湖骨笛作为罕见的史前神器、作为中华民族必须翻越的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座珠穆朗玛峰,其对此后闻名于世的中国礼、乐制度,土生土长的中国道家、道教,乃至整个中国文化、文明的重要影响,恐怕语言文字也就只能略述一二了。

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该骨笛是用鹤类尺骨管制成。磨制精细,7孔。在第六孔与第七孔之间有一小孔,经测音可以发两变音,应为调整第七孔发音而钻的调音孔。值得注意的是,该墓出土有两件形制相似的骨笛。据测音研究,它们是一雌一雄,印证了中国自古雌雄笛的传统。
此笛经试奏,证明是一种竖吹骨笛,也是后世竖笛或洞箫类乐器的祖型。当时的人们利用此笛吹奏出有节奏的音符,以此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神灵的尊敬;现代音乐家们使用此笛仍能吹奏五声阶的曲子《小白菜》。
用鹤的尺骨制成,多为七孔,取其中保存完整者,用竖吹方法测试,可奏出六声音阶的乐音。此遗址骨笛是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至今尚可演奏的乐器,反映了我国史前音乐文明的高度发达。经过探索,音色明亮、古朴,有着原始风格的古乐之声已经从贾湖骨笛“散入”现代人的耳鼓。
“它有两个八度的音域,并且音域内半音阶齐全。这意味着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中原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的乐曲。”李宏说,“这种实践,让我们清楚了贾湖骨笛在音乐文化中所具有的意义。贾湖骨笛已经具备七音阶甚至变化音级,而与之同时期的其他旋律乐器却处于三声以内的音域范围,而七音阶的产生,无疑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我们的实践,强烈冲击了曾经认定的传统音乐以五声为主干的观点,也让我们折服于史前先民那不可思议的创造力!”

7. 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5)——贾湖骨笛

这件距今9000——7000年前的古笛,出土自河南省舞阳县的贾湖遗址,所以被称作“贾湖骨笛”。

据考古学家考证,贾湖遗址是华夏民族先民们史前聚居的一个聚落遗址。

史前是指有正式历史记载之前,中国境内人的发展史,包括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母系氏族、父系氏族,以及有关三皇五帝的传说史等等,直到夏朝的建立。史前时期的历史跨度,大约从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000多年前为止。

从1984年贾湖遗址被发现开始到现在,30多年的时间里,仅在此一处,就发掘出土了40多只古笛。

贾湖骨笛是我国迄今为止考古发掘史上发现的最古老的一种乐器,用鹤类(比如仙鹤🦩)的尺骨制成。

鹤类尺骨长在翅膀位置,为便于飞翔减轻体重,鸟类尺骨都是中空的。鹤类尺骨的长度正好适宜制笛,这就为我们伟大的祖先制作骨笛提供了极好的天然材料,也说明我们的老祖宗史前已经具有如此高超的智慧而且极富创造力。

在贾湖骨笛被发现之前,人们一直认为中国笛子是由西域传入的,古诗中也常有“羌笛”、“胡笛”的出现。

比如唐朝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就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

明代诗人熊直在《送边将还旧镇》中也写到“朝吹出塞羌胡笛,夜坐筹边古戍楼。”

可见,千年以来,“羌笛”、“胡笛”留给我们的错误印象有多深刻。

所以,贾湖骨笛的发现,不但改写了整部中国音乐史,而且有力证明了笛子是我们伟大华夏民族自古就有的乐器,绝非从西域传入。

现在看这件古笛,依旧泛着玉一般的莹润光泽,不知我们的祖先们曾用它吹奏出多少美妙动听的音乐和旋律。

说起贾湖骨笛的发现,在改写我国音乐史,证明笛子是我国古已有之而非外来乐器这些方面,都算是很小的一种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贾湖骨笛对研究中国历史上闻名于世的礼、乐制度,还有我们国家土生土长的道家、道教,乃至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历史,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音乐可以直抵人类的心灵。那些我们眼睛、脚步、文字、绘画都无法到达的地方,音乐可以到达。

史前祖先留下的这些古笛,带着什么样的文化基因和文明密码,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发现。

8. 贾湖骨笛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贾湖骨笛是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用骨头做成的笛子。

贾湖骨笛,因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而得名,距今7800~9000年,是中国最早的乐器实物之一,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笛身长23.6厘米,径最宽处1.1厘米,器物整体呈褐色,因石化而通体光滑晶莹。笛身有七孔,可以演奏出近似七声音阶的乐曲,由于骨管粗细不一易产生音差,故在七孔旁开小孔加以校正。

此笛经试奏,证明是一种竖吹骨笛,也是后世竖笛或洞箫类乐器的祖型。当时的人们利用此笛吹奏出有节奏的音符,以此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神灵的尊敬;现代音乐家们使用此笛仍能吹奏五声阶的曲子《小白菜》。

9. 奇遇——骨笛

很多相遇都是一场躲不开的缘分,如同我和骨笛。

偶然的机缘,我跟随朋友一起拜访了一位大师——年青有为的八零后。

中央电视台的《国家宝藏》节目播出后,我是一集不落的看完了,特别喜欢。也正是通过这档节目,我才有了与骨笛的第一次邂逅。

如今,亲眼所见、亲手触摸着骨笛,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与激动。

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距今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之一。

贾湖骨笛是用鹤类尺骨管制成,磨制非常精细。呈现在我眼前的是用鹰骨和雕骨制成的,共同之处就是:所用材料都是珍禽的尺骨。

考古发现骨笛的笛孔有2、5、6、7、8之别,大多为7孔,大师这儿的只有5、6、7孔三种,已是很难得了。最早的骨笛是横吹的,后来才有竖吹的,这种竖吹骨笛,也是后世竖笛或洞箫类之乐器的祖型。

《国家宝藏》节目中,专家用贾湖骨笛吹奏了一曲五声阶的《小白菜》,远古的乐器吹奏出现代的乐曲,仿佛千年的音符再回人间,飘荡在耳边,带来无尽的遐想……

八千年前的人们创造出了骨笛,吹奏出有节奏的音符,以此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神灵的尊敬,而今的我们不也正是通过音乐来表达心中的万般情意吗!

都说“风月无古今”,其实,音乐亦然。

大师擅吹奏箫与笛,也擅做骨笛。比如,这次给我们展示的就是他自己亲手制作的。所用的鹰骨和雕骨皆是从遥远而神秘的藏区搜寻所获,且都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其中几根已经玉化了,实属罕见。

这些尺骨最初是被藏民们用来制成烟斗的,从外观上来看,制作的水准也大不相同。

有的只是用皮质稍加捆扎,比较粗糙;有的却是用铜,或是牛角来封固,比较精细牢靠,而且美观。烟嘴也是有差别的,大烟嘴适合抽烟碎,小烟嘴则适合抽烟丝,门道还真不少。

然后,再从这些烟嘴里挑出来几根,取其尺骨,用于制作骨笛。制作过程很不易。首先,一根尺骨的粗细、长短适合做成几孔的;然后,每个孔之间的距离,直径的大小,甚至尺骨内壁的光滑程度,都是难以把握和调整的。

初步制成的骨笛还有一项最重要的步骤——校音。

大师取下他脖子上的挂件给我们看,乍看之下,知道这肯定是一件老物,但却不知其所以然。

原来,这是一根用鹤骨制成的校音,据说是清朝时期的。乳白色的骨管上浅浅的雕刻着各种纹饰,有水波,有荷花,还有一些看不明白的东西。

我只能惊叹,古人对音乐的追求创造了太多的奇迹!

试想一下,几千年前的人类,使用工具那么简陋,他们是用了怎样的智慧才制作出来的,早已不为人知了,如今带给我们的只有惊叹!

我把它们一根一根的拿在手中掂量,细细地一看再看,爱不释手。

大师随意的拿起一根,放在嘴边,一首动听悠扬的旋律缓缓响起,令人沉醉、忘我……

直到离开,我都忘了问这首曲子的名字,有机会还是要问到才好。

两壶茶的时间一晃而过,兴奋伴随着喜悦和满足。

品茶、观笛、听曲、聊天,不亦乐乎,快哉快哉!

遗憾的是,大师收藏的珍品级别的宝贝没有看到,但是,不可贪心,有此一遭,幸矣,足矣!

10. 诞生于中国,重现华夏文明几千年前盛况的古老吹奏乐器是什么

河南是一个传统文化大省,这里积淀着华夏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它也静观着万物历经千年的演变之旅。比如这里有一处最为古老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贾湖遗址,将八九千年前淮河流域的文化盛况,再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当几千年的风,从这个史前聚落遗址呼啸而过不复存在之时,出土于1984年的贾湖骨笛,却将几千年以前贾湖古人欢庆时的声音,穿越时光,完好无损地展现在当下历史之中。

贾湖骨笛作为世界上最早能够吹奏的笛子乐器,奠定了中国音乐五声阶的形成时间,这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说明了中国古人在民族音乐的发展上,一直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与韵律。那个时代人们吹响贾湖骨笛,或许只是为狩猎成功而欢庆;当人们在这个时代重新吹响贾湖骨笛,是带领着今天的人们在过往的历史中游走。希望这一把贾湖骨笛的历史,能够带你穿越千年,且听风吟。

阅读全文

与贾湖骨笛怎么的历史意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0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0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5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