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怎么对待历史虚无主义

怎么对待历史虚无主义

发布时间:2023-01-24 08:14:42

‘壹’ 当代大学生怎么对待历史虚无主义

培养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敢于直接批判、揭露历史虚无主义者的错误观点,廓清它给大学生带来的思想困扰,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一、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当前的表现及其实质
“历史虚无主义否认历史的规律性,承认支流而否定主流,透过个别现象而否认本质,孤立的分析历史中的阶段错误而否定整体过程,其一个明显的代表就是中国全盘西化的造势者,通过对我国一些阶段性错误发展的分析,而想全面抹杀我们先辈的革命,抹杀我们民族独立斗争的历史。”[1]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并不是近年才出现的新鲜事物,它有着完整的发展脉络和传播过程,并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表现。
(一)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当前的表现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美化侵略扩张,为侵略者开脱。
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西方国家侵略东方的“双刃剑”作用有过论述,如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中就提到:“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2]但这并不表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扩张就是使落后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决定因素。
近年来在历史研究领域,一些人认为正是因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侵略,才使中国有机会“步入现代文明”。这样一来,侵略者的侵略活动不仅不应该受到谴责,反而应该让我们对其感恩戴德了。
2、颂扬改良,贬低革命
在历史虚无主义者看来,革命使人民流离失所,给社会带来的是内耗和动荡,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正是出于这个“前提”,他们得出结论:改良要比革命更能推动社会进步。
直至今日,仍有历史虚无主义者“认定”近代中国完全可以通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一系列改良活动,使中国走向富强、民主。然而,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轨迹表明,这只不过是那些人的一厢情愿而已。没有革命,中国无法走向独立和富强,中国人民也不可能获得民主和自由。
3、恶搞传统文化,戏说历史
由于经典名着在文化传播与影响中的宏大力量,长久以来被作为文化传统的基石而存在的。而近年来,戏说历史、解构名着,颠覆传统之风大为盛行。[3]
2012年在网络上出现了大量恶搞着名诗人杜甫的漫画,并引起众多网民的疯狂跟风,形成了名噪一时的“杜甫很忙”现象,这种疯狂恶搞历史人物的现象引发了众多学者的担忧。
当今所拍摄的众多抗日题材的电影中,也存在有大量的“戏说”成分。拍摄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影视作品,本应是让民众牢记历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但如果这类严肃题材的文艺作品中有大量历史虚无主义的成分,不仅该作品的艺术价值会大打折扣,其社会价值也会降低,达不到预想的宣传效果。
4、夸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的困难和错误
历史虚无主义者认为从新中国建立一直到改革开放这段历史的书写是违背历史真相的。其具体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在“反右”、“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当中贯彻“阶级斗争路线”,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和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方式导致国民经济的停滞与衰退,人民生活极端贫困。
历史虚无主义者还对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成就提出质疑:首先,改革开放只是少数人获益,尤其是导致了贫富两极分化。其次,在改革开放中,社会风气大幅滑坡,贪污腐败现象滋生。第三,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挥霍自然资源、破坏环境基础上的。[4]
其实这种观点并不是什么“创新”,而只是从西方反华势力的舆论工具上摘抄来的舶来品而已。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
从现象到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是符合人类认识规律的思维方式。在全面分析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当前的表现后,我们必须对这种思潮的实质加以深入地分析。
1、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之一,就哲学来说,发现唯物史观的伟大革命意义在于“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克服了历史上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以近乎完美的形式修补好了唯物主义整个大厦的上层,从而将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社会历史领域中驱逐出去。”[5]
正如梁柱所指出:以史实为依据,从历史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历史研究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历史虚无主义对待历史的态度,则是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6]
然而历史虚无主义者则是把历史当作是随意打扮的小姑娘,结合着自己的需要,对历史加以随意的剪裁、假设。当前流行的名目繁多的“戏说”历史,贬低革命、颂扬改良,为侵略者开脱的种种观点,均是建立在个人肆意主观假设的基础之上,只做到了“大胆假设”,并没有“小心求证”。
2、历史虚无主义者坚持的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列宁曾经说过:“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他们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都不如。”[7]

然而,历史虚无主义者却总是习惯于拼凑一些历史事件来“证明”他们结论的正确性。实不知,在“翔实”的史料中,他们没有对这些“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全面综合分析。如有的人通过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和包围等史实,就证明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是“偏离了世界文明的主流”,却没有注意到或者刻意回避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3、历史虚无主义者往往具有明确的政治诉求
历史虚无主义者把他们所“虚无”的重点对象放置在中国近现代史领域。众所周知,中国近现代史既是中国人民的血泪史、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奋斗史。英勇的中国人民在经历过一系列艰辛探索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在历史虚无主义者看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破坏了国民政府“宪政”的过程;又过早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早产儿”出生,导致出现诸多错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又出现少数人得利、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很显然,历史虚无主义者就是想通过一系列“史实”来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地位,否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否定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
正如龚书铎所说的:“所谓历史虚无主义,说到底是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8]
二、历史虚无主义对我国大学生影响分析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在高校学生中有一定的市场,扰乱了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不利于我们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种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虚无主义干扰大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知
由于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观点具有颠覆性,往往能给大学生带来新鲜感,这就使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事实上,基于“历史选择论”和抽象人性论,通过以偏概全、避重就轻的“史料”堆砌,得出一系列冠冕堂皇、看似有道理的“新观点”,实际上则总是内在地隐含着“理论陷阱”,是难以经受住仔细推敲的。这种经受不住推敲的历史观对大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正确认识历史问题带来了非常大的干扰。
近年来,为历史人物“翻案”的风潮此起彼伏,随着史料的发掘,对历史人物的研究逐步深入,为已有定论的历史人物“翻案”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为历史人物“翻案”要讲求史实,讲求原则,不仅要看这位历史人物的言行,还要将其放置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去客观评价。如前几年汪精卫的书信、日记等资料逐渐公开,有的研究者就仅凭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断定汪氏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其投敌是为了“保存中华文化之血脉”。这种观点对大学生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人物造成了混乱,使大学生对历史的大是大非问题感到困惑,干扰大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知。
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也是南宋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和哲学家,是宋元之际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文天祥以他光辉的生命历程告诉人们:他的忠,不是岳武穆式的愚忠,而是对祖国、民族和人民的耿耿忠诚。[9]
今天,有人借口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提民族英雄这一称号。这种看似“主张维护民族大团结”的观点,实际上是将蒙古贵族统治者与蒙古族人民混为一谈,是丧失了历史正义感的观点。给大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二)历史虚无主义消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
龚自珍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才,堰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10]这深刻地说明,能否正确地对待历史是关系国家治乱兴亡的大问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历史被否定、被抹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立足点。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为世界贡献了大批优秀的文明成果。可是有的人却把历史虚无主义的触角伸及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上,他们根据“李约瑟之谜”(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不考虑推动科技进步的社会制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教育体制等因素,而是简单地归结为中华民族长期处于农耕文民时期,培育出了保守的文化,不具有创新性。
这种妄自菲薄、经不起推敲的观点得到了部分涉世未深、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缺乏深刻理解的大学生的认同,对培养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三)历史虚无主义消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做出了明确的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11]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兴起的“补课论”的影响仍在持续。这种观点认为: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所以现在需要“退回去补资本主义的课”,这种观点还结合现在民营企业增多,资本、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等现象,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种种表象进行类比,以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这种观点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的市场,使大学生对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产生怀疑。
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一举夺得38枚金牌,在金牌榜和奖牌榜上位居世界第二位,显示出中国竞技运动的发展成就。然而,有的人却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某门户网站还赫然地以“举国体制下金牌越多越可耻”为标题,组织网上大“揭露”。这一“揭露”对大学生有着明显的影响,有的大学生就认为,我国的奥运军团完全成为“造星军团”,还有的认为花全国纳税人的钱去挣得几块金牌没有任何意义。

的确,我国现行的体育人才培养、选拔体制有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地方。但以此彻底否定我国的体育发展机制,甚至把成就说成问题则是根本不科学的。
这种通过攻击我们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制度,以使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和理论体系产生怀疑的手法是极其危险的,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历史虚无主义在大学生中泛起的原因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是社会存在在上层建筑领域中的一种反映,它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存在和泛起有着其独特的“大气候”与“小环境”。除了有社会转型期特殊环境,西方反共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上的影响等宏观方面的原因外,还有着具体的原因。
(一)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育的缺乏
“据2003年的一份关于青少年对中国历史知识掌握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受测试的1065人,平均得分为27.69分,及格率为15%。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平均得分也只有33.46分,仅比一般人高出5.77分。”[12]
当前,在我国中小学阶段的教育中,仍存在有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在学校教学工作各个环节中,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提高学生分数、学校升学率上来。由此便致使历史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另外,在众多考试中,教育行政部门对历史教科书的部分章节降低了考试要求,甚至直接规定部分章节不作考试要求,但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跳过不做考试要求的章节,这就给学生完整地理解和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种一切以考试为指挥棒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呈现出“碎片化”特征。这就给历史虚无主义者利用片面的“史料”来传播其观点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观点对大学生具有较大的迷惑性
“在多数情况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以‘学术研究’的面目出现,在‘重新评价’、‘重写历史’的名义下,做翻案文章,设置‘理论陷阱’。他们有的是通过赤裸裸的谩骂、恶毒攻击的方式,来丑化和否定革命历史和革命领袖,相对地说,这比较容易被人们识破,因而他们更多的是在学术的幌子下,贩卖他们的‘私货’”。[13]
除了“学术研究”外,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还通过文学影视作品等途经向公众渗透。如前几年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走向共和》就有大幅片段是为李鸿章等反动统治者翻案的。在这里,“历史首先被肢解为碎片,又根据作者和读者的需要进行嫁接缝合,至于新的由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出来的历史还是不是历史,已经显得并不重要了。”[14]
与以“学术研究”面目出现或者是通过文艺作品渗透的方式相比,通过网络传播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对大学生影响面更广、形式更多样。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每一位网民都有可能成为网络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众。“在信息网络技术及传播手段发生重大变革的新情况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加剧,既给大学生的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和空间,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通过网络传播也腐蚀了一些大学生的心灵。”[15]历史虚无主义者可以通过帖子、博客、微博等多种形式来兜售其观点。由于其观点大多较“新鲜”,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注意,影响也更为恶劣。
(三)当代大学生的具体特点为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可乘之机
当代大学生在思想和社会阅历方面所表现出的一些具体特点也是历史虚无主义能在大学生中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90后”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有学者总结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行为方面表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思想活跃、积极、进取,但理想信念比较模糊;价值观念多元、自我、务实,功利性取向明显;个性独立、乐观、张扬,但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以网络为重要的日常生活工具,但媒介素养欠缺[16]。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青年群体,已基本具备必要的知识水平,但由于社会阅历尚浅,心智尚不够成熟等方面的原因,真正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还是具有相当的难度,在遇到一些历史困惑时,还不能够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武器去解决困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缺乏较为深刻的切身感受。显然,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方面表现出的特点为历史虚无主义在大学生中泛起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影响的化解对策
尽管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化解它。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必须发挥好这种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其中,近现代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的领域,近现代史教育是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是近现代爱国者探索轨迹的深刻启迪。[17]
就目前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每一门课都可以是直接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阵地。
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中,就可以适当切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种种观点,结合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引导大学生加深对爱国主义与拥护社会主义具有一致性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教师在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时候,可结合相关原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帮助学生树立起自觉抵制、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能力。
由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两门课本身就包含有大量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的内容,因而在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中的任务也就更加重要。这两门课要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人民完成“三个选择”是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任务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8]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教学和研究的自觉性,敢于直面揭露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歪理邪说,在涉及重大历史问题的是非曲直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地揭示事物的本相,旗帜鲜明地分清是非。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明确地与历史虚无主义划清界限。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育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化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阵地,但是,很显然,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效果还是有限的。着眼于大学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断丰富高校历史观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精力充沛,朝气蓬勃,活波好动,因此在主阵地之外,还应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育。
高校中可以利用的课外平台有很多,例如:历史文化讲座、校园有线广播、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组织观看弘扬主旋律的电影、开展学术报告会、读史心得交流会等。高校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历史观教育,如: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中国人民的不屈精神;深入农村、工厂考察新变化;还可以利用微博等社交网络与大学生进行互动,可以邀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在高校贴吧中对大学生有关历史知识方面的困惑进行互动、解答。
在高校中,团委、学生会、相关社团等组织都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化解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影响的组织机构。政治辅导员必须抓好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的特点,对有思想包袱或者对历史问题认知不清晰的学生注重从细微处进行关怀和引导,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化解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
(三)弘扬主旋律,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由于网络的普及和与社会的接触增多,大学生成长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必须要注重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主旋律,为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要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需要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表现力度,打造一批弘扬主旋律、受大学生喜爱的文学艺术作品。
党和国家的宣传管理部门要一如既往地加强对思想动态和社会舆情的跟踪调查,积极把握积极把握思想领域的新动态及其表现形式,特别是关注网络上错误思潮的表现形式,对于一些明显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信息应该及时删除,占领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制高点。
总之,化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一项长远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贰’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社会上流行的“早知如此, 何必当初”历史虚无主义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更多的是一种外人用来宣示自己的正确性的理论,主要的是用来对于别人之前没有听从自己的言论,有所伤害或者损失,发表言论,表示自己正确性。但这样的话语,对于实际的现实情况,以及受害人并没有任何的帮助,可能会要受害人更进一步的陷入痛苦中去,并不能缓解他们的心情,所以并没有实际意义。

历史虚无主义并非虚无所有历史,而是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他们虚无和否定的主要是革命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是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人民群众对革命道路的选择,是革命领袖们的功绩,是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与实践。

(2)怎么对待历史虚无主义扩展阅读:

无论是虚无主义还是非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者在“重新审视历史”的旗帜下,无视历史事实,利用被精心截取的所谓“史料”和“档案”,恣意扭曲历史的原始特征,将完整的历史现象碎片化,以捕捉其余的历史现象。

或者进行毫无根据的假设和推断,甚至捏造谣言,篡改历史。显然,当前的历史虚无主义趋势不是一种学术趋势,更不是一种史学学派,而是一种掩饰的幌子。

历史虚无主义的取向不是在学术领域,而是在政治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目的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理论和实践,否定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为全面实现西方化和资本主义道路创造舆论。

要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就必须加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特别是关于历史发展规律和主要推动力的理论,以及阶级分析和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都是战胜历史虚无主义的强大意识形态武器。

第二,我们应该加强历史教育,普及历史知识。学好历史,尤其是中国的现代和现代历史,你就会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今天之后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由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探索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历史经验。

‘叁’ 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认识和理解

历史虚无主义:
这是最近国内马克思主义学者在哲学范围创造出来的一个新词汇。
国内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历史虚无主义是指:通过各种方式重新解读历史,通过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一种社会思潮。
研究历史,需要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切从客观历史事实出发,以第三方中立的角度,不带任何政治观点和政治立场,将单个的历史事件放入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去研读和理解。

‘肆’ 什么叫历史虚无主义,如何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把历史视为一种无主体的偶然结果,否定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决定论,这种“虚无主义”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否定历史主体,颠覆唯物史观,历史虚无主义强调个体性叙事,通过对个案的展示,用个体历史的细节研究来演绎整体历史。
过摆事实、讲道理,揭穿历史虚无主义制造的种种谎言和迷雾,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

‘伍’ 国家如何看待历史对付虚无主义

历史观是人们关于历史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要真正地从百年历史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搞简单、片面的史料考证,不行!搞假设、解构不行!戏说、恶搞更不行!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历史提供了指导,所以我们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具体来说,应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客观性原则。认识和研究历史必须以事实为出发点,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资料,把握历史事实的总和并阐明其内在联系,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的本质和主流,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二是包容性原则。对待历史要有一种包容心态,而不能用整齐划一的“单一性”思维来看待历史。三是是非原则。对于历史大是大非的把握,不能沉湎于个人的恩怨和预设的立场,纠缠一些历史的枝节、细节。四是全面原则。要在把握历史活动的总和和全貌中来确定它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如果胡乱抽出一些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那么任何实例都有可能被找出来,任何历史也就都可以被改写。

‘陆’ 如何抵御历史虚无主义

经过查找资料,如何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方法如下。

第一,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对英雄的诋毁事关意识形态斗争,必须用好法治武器。历史虚无主义 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一种错误思潮,旨在通过否定人民、否定历史特别 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道路和人民民 主专政。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直接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动摇“四个自信”、干扰“四个正确 认识”,威胁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因此,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不能只停留在学术批驳层 面,我们必须意识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对英雄的诋毁也应是一场法治之战,要运用好法治 武器,筑起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堤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二,以法治手段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诋毁英雄,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法律制度。英雄 是标注民族精神的一个刻度,构成了一个民族向慕正义、追求崇高的价值底座。一段时间以 来,一些人丑化、诋毁、贬损、质疑英雄烈士。加之,关于英雄名誉保护的立法不全面,使 得英雄名誉保护在法律领域面临诸多尴尬与困境。因此,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法 律制度,以法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对英雄的诋毁。


‘柒’ 怎样看待历史虚无主义

从根本上看,历史虚无主义抱有明确的政治意图,反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反动的政治思潮。尽管历史虚无主义打着学术的、尤其是历史学的旗号,在研究方法上是根本错误和极其混乱的,它不是任何一种学术思潮,而是伪科学。当前,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同历史虚无主义进行坚决彻底的斗争,深刻揭露其错误和荒谬。

‘捌’ 大学生如何对待历史虚无主义

很简单,多读书,多学习。闲着的时候做点什么都行,玩游戏,跟朋友聊天什么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问题,不要追问太深,虚无的思想来自于追问。当你每个问题追问到最后只剩下同样的答案时,不管你愿不愿意,结果也已经决定了,再往后的答案,只有靠你自己找了。

虚无主义,指作为哲学意义认为世界,特别是人类的存在没有意义、目的以及可理解的真相及最本质价值。与其说它是一个人公开表示的立场,不如说它是提出的一种针锋相对的意见。

虚无主义有时被认为是对于真理不存在的信仰。这种信仰在其最极端形式下很难被证实。因为某些人认为它包含着一种自相矛盾的谎言:如果真理并不存在是真的,“真理并不存在”本身就不是真的,这样证明自身的错误。对此更复杂的解释是,真理也许存在,但在现实中不可触及。

这其实是一种强词夺理的循环论证。虚无主义既然反对真理的存在性,当然也同样反对“排中律是真理”这一假设。所以,以上对于“虚无主义的自相矛盾”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玖’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当前社会上流行的“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历史虚无主义论,及对

历史虚无主义并非虚无所有历史,而是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他们虚无和否定的主要是革命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是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人民群众对革命道路的选择,是革命领袖们的功绩,是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与实践以及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

而不虚无并竭力加以美化的则是一切与上述历史活动逆向而行的事件、人物和思潮等。无论虚无还是不虚无,历史虚无主义者都打着“重新审视历史”的旗号,无视历史事实,使用经过精心裁剪的所谓“史料”“档案”,恣意歪曲历史的本来面目,将完整的历史现象碎片化,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或是进行毫无根据的假设、推理,甚至不惜编织谣言、伪造历史。显然,当前流行的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是什么学术思潮,更不是史学领域的什么流派,这些都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幌子。

历史虚无主义的定位不在学术领域,而在政治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目的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理论和实践,否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时为实现全盘西化和走资本主义道路制造舆论。

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一要加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和宣传。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关于历史发展规律和主要动力的理论以及阶级分析和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是战胜历史虚无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要加强历史教育、普及历史知识。学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就能理解今天我们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探索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和吸取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作出的唯一正确选择。

(9)怎么对待历史虚无主义扩展阅读:

历史虚无主义者在方法论上完全背离矛盾分析法,一味固守机械分析法。所谓机械分析法,就是以片面的、静止的、孤立的观点看待历史,忽视甚至否认历史事件背后的矛盾,抓不住问题的根本。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用机械分析法对待历史,必然犯下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

比如,由于无视或遮蔽中国革命背后尖锐而复杂的社会矛盾,无视或遮蔽革命发生的必然性,而错误提出所谓的“告别革命”论。

由于不懂得一分为二的方法,不懂得重点论和两点论,在看待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和错误时,往往采用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方法,片面夸大毛泽东的错误,不尊重甚至完全忽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作出的历史功绩,从而作出完全违背历史事实的错误评价。

由于坚持静止的、孤立的观点,而不是采用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党的历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有意无意地夸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所犯的错误,而看不到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所创立的丰功伟绩,对党的历史地位和贡献、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不负责任的错误评价。

在评价帝国主义对华殖民侵略的历史时,历史虚无主义者坚持机械分析法,一味地肯定侵略者对于传播西方现代工业文明、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功劳,而完全不顾侵略者的罪恶动机和侵略行径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历史罪恶,完全不顾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华民族精神和物质上所造成的巨大伤害。

可以说,由于方法论的错误,历史虚无主义丢掉的不仅仅是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甚至连中国人起码的道德和尊严也一并抛弃了。

‘拾’ 怎样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对待历史虚无主义的正确态度,最根本的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正确的唯物史观和丰富生动的成果引导舆论。
1、用事实说话,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途径;
2、坚持唯物史观,加强历史研究特别是近现代史和党史知识传播普及;
3、坚定“四个自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强化网络立法和网络监管。

阅读全文

与怎么对待历史虚无主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0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0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5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