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隋朝灭亡后留下多少粮食,唐朝真的吃了二十年时间吗
李渊的唐朝政权有没有吃隋朝留下的粮食?当然有。有历史记录可以证明这一点。根据《唐朝创业与生活》的笔记,李渊于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起兵,在河东停留了数月。直到该年11月,华阴县令李孝常在永丰仓向李渊投降,唐军才有足够的粮食。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㈡ 年夜饭,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宋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㈢ 中国人吃饱饭才几年
从1981年开始,国家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农民的收入快速增加。一下子解决了温饱问题。我感觉。从1981年以后,中国人基本上就能吃饱饭了。算起来已经接近40年了。也就是说,在这40年当中,除了特别偏远,贫穷的地区以外。人们都能吃饱饭,穿好衣服。解决了温饱问题。在1980年之前。农民的收入是很低的。农农村人口的口粮。是生产队进行分配的,比如说每年一个人150斤。所以饭量大的人就不够吃。我是吃不饱。对于物质生活问题。我们中国人现在确实是比较满足的。但我们欠缺的是。人们的思想状态问题较多。金钱第一的思想严重。好多人缺乏道德品质。社会风气有很多问题。所以我们中国人只要下一步。健全法制,建设。约束好人们的行为。大力进行品德教育。让人们都成为善良,诚实的人。我们的国家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
㈣ 中国历史经过了多少年
从有文字记载的夏朝开始,我国历史上经历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主要朝代。
夏朝的起止年代没有可靠的文字记载,根据资料推算,大约是从公元前二一○○年到公元前一七六○年,共存在四百多年。
商朝的起止年代也没有搞清楚,大约是公元前一七六○年到公元前一一二○年,共存在六百多年。
周朝分好几个阶段。开始一段叫西周,从公元前一一二○年至公元前七七一年,共约三百五十年。接着是东周,从公元前七七○年至公元前二四九年,共有五百二十二年。其中前三百六十年诸侯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后一百八十年七国争雄,称为战国时代(战国最后的二十八年东周已经灭亡)。
秦朝从公元前二二一年统一中国起,到公元前二○七年灭亡止,只存在十五年。
汉朝的前期称西汉,从公元前二○六年至公元八年,共二百一十四年。后期称东汉,自公元二十五年至二二○年,共一百九十六年(西汉、东汉之间有王莽称帝等)。
东汉以后,西晋统一前,我国历史上出现分裂局面,魏、蜀、吴三国鼎立,称为三国时代,从公元二二○年到二八○年,共六十一年。
晋朝也分为西普、东晋两个阶段。西普从二六五年到三一六年,共五十二年。东晋从三一七年到四二○年,共一百零四年。
从东晋灭亡到隋朝统一这一段时期,历史上叫南北朝时代,全长一百七十年。
隋朝从五三九年统一中国起到六一八年止,全长三十年。
唐朝从六一八年起到九○七年止,共二百九十年。
唐朝以后,我国历史上又出现了分裂局面,这个时期叫做五代十国时期,从九○七年到九七九年,共七下三年。
宋朝也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称北宋,从九六○年到一一二七年,共一百六十八年。后一个阶段称南宋,从一一二七年到一二七九年,共一百五十三年。
元朝从一二七九年灭南宋起到一三六八年止,共九十年。
明朝从一三六八年起,到一六四四年止,共二百七十七年。
清朝从一六四四年入关算起,到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时被推翻止,全长共二百六十八年。
我国近代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我国近代史是从一八四○年开始的。在这以前,中国社会是一个封建社会;在这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产生这个变化最重要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侵入了中国。
一八四○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这以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又连续不断地发动了很多次侵略中国的战争。这些侵略强盗用战争打败了中国,随后就强迫中国订立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许多领土,取得了很多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的特权,任意在中国驻扎军队,开办工厂、银行,控制中国的海关、对外贸易、通商口岸,随便在中国传教,办报纸,办学校用进行其他文化侵略。为了压制中国人民的反抗,侵略强盗和中国反动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使中国的封建地主阶级变成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就这样,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国家,逐渐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也破坏了中国的封建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大批破产,商品经济逐渐发展,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国社会里,除了原先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外,又出现了两个新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中国社会已经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封建社会,而是半封建社会了。
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就是这样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中国封建势力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并且一天天走上了殖民地化的道路。
但是,中国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绝不甘心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黑暗反统治。从外国侵略者向我国发动进攻的时候起,中国人民也就同时开始了反抗外国侵略者及其走狗的斗争。一部中国近代历史,就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统治的光辉历史。(汝丰)
林则徐和虎门销烟
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清朝封建专治统治下,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困难,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频繁。清王朝象一座即将倾倒的大厦,摇摇欲坠。这时,西方各国已发展到资本主义较高阶段,特别是英国有“世界工厂”和“海上霸主”之称。它迫切需要开发更广大的商品市场。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就成了它眼中的一块肥肉。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它竟然用鸦片作为侵略工具,把鸦片大量运到中国倾销。
罪恶的鸦片贸易,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烟毒很快泛滥全国。上至官吏,下至士兵,国内吸毒者多达二百万人,严重影响了清朝军队的战斗力。鸦片贸易还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银阶上涨。农民出售产品得来的是铜钱,交税却必须折合成大量的银两,结果劳动人民的负担大大加重,清政府国库也日益空虚。
广大人民强烈要求严禁鸦片,清政府中一些政治上敏感而又开明的官员也纷纷提出禁烟主张,湖广总督林则徐就是其中最着名的代表。一八三八年,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书,痛切指出如果不把鸦片严加禁绝,将来国家不但无人可以当兵,而且也将无钱维持财政开支。林则徐的正义主张深得人,道光皇帝也不得不考虑,如果不禁烟,他的宝座就会被鸦片冲垮。于是他采纳禁烟主张,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贩毒活动的中心——广州查禁鸦片。
一八三九年三月,林则徐到广州,一到就明确宣告:鸦片一天不禁绝,一天不回北京,一定要全始全终,决不半途而废。接着,他收缴鸦片,捉拿汉奸,严惩贪官污吏,逮捕破坏禁烟的英国烟商颠地。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开展起来,英美鸦片贩子被迫交出鸦片二万余箱,共二百三十七万余斤。
一八三九六月三日,林则徐在虎门镇口村前的海滩上,主持了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这一天,虎门人山人海,三声炮响,兵勇们把水放入禁烟池内,加入食盐成为浓卤,随后抛入鸦片浸泡半日,再投进石灰。顿时,池内沸腾,虎门滩头烟雾冲天,一箱箱鸦片化为渣沫。到六月二十五日,二百多万斤鸦片全部销完。
虎门销烟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壮举,它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坚强意志。从此,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封建伟大斗争的序幕。(张林娜)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虎门销烟的消息传到英国,引起了很大震动,英政府决定发动对华战争。一八四○年六月,英国派遣侵略军队四千人(后增至一万五千人),携带五百多门大炮,他乘四十八艘战舰,同乔治·懿律率领,侵入广州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了。
广东没海军民在林则徐亲自指挥下,严密防守,使英国侵略军捞不到一点便宜,它只好改为进犯福建,又遭到闽浙总督邓廷桢的迎头痛击。可是腐败的清政府在其他港口不作任何抗敌准备,致使英国军攻占浙江定海,接着沿海北上,进犯大沽口,直接威胁天津。道光皇帝张皇失措,马上转向投降派的立场,斥责林则徐“贪功启衅”,“误国病民”,并派直隶总督琦善去向侵略者求和。
琦善抵达广东后,拆除沿海工事,解散招募的丁勇,并与英国订立了丧权辱国的《穿鼻草约》,答应永远割让香港,赔偿烟价和开放广州等苛刻条件。同时道光皇帝将林则徐、邓廷桢革职充军,想以此来解侵略者的焚烟之恨。
可是英政府并不满足,
又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先后攻陷厦门、镇海、宁波等地。道光皇帝大为恐慌,派盛京将军耆英为钦差大臣,会同原两江大臣总督伊布里前往浙江议和。英国依丈战争中取胜的优势,对清廷求和要求不予理睬,继续攻陷吴淞口、镇江,英舰直逼南京城下。道光皇帝心惊肉跳,发出了对侵略者“所求无不允准”的圣旨,让耆英等大胆卖国。一八四○年八月十九日耆英等在南京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了出卖中华民族权益的《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是:一、割与香港;二、赔款二千一百万银元;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四、英商可与中国商人自由贸易;五、中国海关抽收进出口货物税须与英方议定,不得随意变更。
《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法国相继效仿,胁迫清廷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规定美国、法国享受《南京条约》中除割地、陪款外的一切特权。后来,沙俄、葡萄牙、荷兰等国也争相要求各种特权。后来,沙俄、葡萄牙、荷兰等国也争相要求各种特权,清廷一概允准。
《南京条约》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开始。中国从此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张林娜)
金田起义
鸦片战争以后,封建压迫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把中国人民推向了更加苦难的深渊。人民群众走投无路,只有起来反抗。从一八四四年到一八四九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终于在一八五一年爆发了革命,领导这次革命的是洪秀全。
洪秀全,广东花县官禄布为,生于农民家庭,当过农村私塾教师,也曾幻想通过科举取得功名,先后四次应考都没考中,由此逐渐看到了科举制度的腐朽和封建社会的黑暗。鸦片战争失败,更激发了洪秀全的革命激情。一八四三年,他利用西方基督教的形式,创立了革命团体——拜上帝会。第二年年初,洪秀全和拜上帝会最早信徒冯云山从广东前往广西宣传革命和发动群众。开始成效不大,洪秀全便返回花县,从事理论着述。冯云山则进入紫荆山区进行艰苦的革命组织工作。
紫荆山在广西平县金田村附近,山深林密,地势险要,居住者大都是种山烧炭的贫苦农民。冯云山进入山区后,同许多受苦人结成了朋友。经过艰苦的活动,在群众中建立和发展了拜上帝会组织,紫荆山成了革命起义
的根据地。
一八四七年,洪秀全完成了他的理论着述来到紫荆山区。这时拜上帝会已发展到三千余人。洪秀全一面向群众讲述他写的《原道救世训》等三篇革命文献,一面率领群众捣毁庙宇,煞地主阶级威风。在斗争中,逐渐形成了以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肖朝贵、韦昌辉、石达开为首的革命领导核心,拜上帝会也得到迅猛发展,从紫荆山区扩大到周围各县以及广东各地。
拜上帝会同地主团练间的斗争越来越尖锐,引起了清朝政府的注意。双方剑拔弩张,金田村已成为一触即发的革命火山。洪秀全、冯云山等加紧制造武器,同时发布总动员令,号召各地会众迅速向金田集中,准备起义。无数涓涓细流,终于汇集成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一日,洪秀全在金田村庄严宣布起义,震撼世界的农民革命爆发了。
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义旗所向,遍及十八个省,斗争达十八年之久,达到了我国旧式农民革命的顶峰。(张林娜)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火烧圆明园
北京西北清华大学附近有一片废墟,叫作圆明园。一百多年前,这是清朝明皇帝的一座极为精美的大花园,比现在的颐和园学要漂亮得多。那里面有宫殿祠庙、亭台楼阁,有中西风格的精美雕塑,还有无价的文物珍宝。清朝皇帝用了近二百年才营建起来的这座世界上少有的壮丽宫宛,却在一八六○年被英法侵略军一举焚毁。
一八五三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不但打击了清王朝,也引起了英法美等国的极度恐慌。它们开始自称“中立”,派公使到天京诱胁太平天国承认它们在中国的特权。遭到了太平天国严词拒绝后,它们便趁政府急危之时,先用武力驯服清政府,然后协助清政府绞杀太平天国革命,以扩大它们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年得到的权益。
一八五六年,英国借口中国水师在一艘名叫“亚罗号”的中国走私船上逮捕水盗,污辱了英国国旗;法国也借口一个传教士在广西内地被杀,两国共同向中国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行动得到了美国和沙俄的支持。
一八五七年十二月,英法侵略军攻陷广州,俘虏了清朝两广总督叶名琛,接着北犯大沽口,直扑天津。咸丰皇帝惊慌失措,只能乞降,全部接受了侵略者提出的东西方条件:向英法两国赔款,开放南京、汉口、九江等地为通商口岸,外国传教士可入内地自由传教,各国派公使驻北京等等,这便是《天津条约》。
一八五九年六月,英法公使前往北京交换条约,清政府要他们从北塘登陆进京,他们却强行率军舰闯进大沽口,遭到中国守军痛击,大败南返.一八六○年八月,英法侵略军重整旗鼓,再次北上,攻占大沽口和天津,直逼北京.咸丰皇帝匆匆忙忙逃往热河.十月,侵略军占领北京,大肆烧杀抢掠.圆明园内的珍宝文物\书画古董,都被抢夺一空.为了掩饰这个罪恶野蛮的行为,强盗头子下令烧毁全园.一时烟雾迷漫,火势三天三夜不熄.一座世界闻名园,就这样在侵略者的野蛮抢夺下,化为焦土.这是祖国文化史和人类文化史上无可估量的损失。.
清政府在敌人威逼下,又一次屈膝投降,与英法两国分别签订了《北京条约》,除全部承认《天津条约》外,又给英﹑法各赔款八百万两,并增开天津为商端口,将九龙割给英国.中国从此丧失了更多的主权。.
太平洋痛打洋枪队
太平天国建都在天京后,北伐西征,取得了伟大胜利.一八六○年继续向苏浙进军,兵锋直指上海.这时上海已成为通商口岸,外国侵略者在这儿建立了租界.许多清朝官僚地主逃亡上海,他们面对太平军的凌厉攻势,异常惊慌,极力怂恿外国侵略者出兵干涉,于是外国侵略者一面以武力威胁太平军“勿攻上海,否则打击”,一面由美国流氓华尔出面招募洋人,成立一枝洋枪队,专门对抗太平军.。
八月,太平军进攻松江。华尔率洋枪队迎战,被打的落花流水,华尔也身中五枪,狼狈逃回上海。太平军乘胜追击,进抵城郊。这时,英法侵略军只好公开参战。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太平军被迫退却。
一八六二年初,太平军兵分五路,又一次向上海进军。华尔的洋枪队,改用中国人当兵,外国人当官,人数发展到五千人,加上英法侵略军四千人,清军一万人,互相配合,共同向上海郊区高桥的太平军反扑。太平军奋起还击,打伤洋枪队副领队白齐文,华尔和英海军提督何伯几乎被活捉。洋枪队和外国侵略军用炮火猛烈轰击,太平军不得不从高桥退出。清政府为此赏给华尔三品顶戴,并把洋枪队改名为“常胜军”。上海的大买办杨坊竟恬不知耻地把女儿献给华尔做老婆。
一八六二年五月,太平军第三次向上海进军,攻克了嘉定,并向青浦进军。华尔急忙派“常胜军”。救援,遭到迎头痛击,“常胜军”副领队法尔思德被太平军活捉。太平军连续作战,乘机进攻,攻克了除松江以外的上海附近各县。“常胜军”成了常败军。华尔最后在浙江慈溪战斗中被太平军击毙。这个罪恶累累的强盗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林纳)
镇南关大捷
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与越南交界的地方,有一座险要的关隘,叫友谊关,过去称镇南关。一八八四年中法战争,这里曾是闻名国内的重要战场。
一八八三年,法国向越南侵略,并以越南为跳板,向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广西前线的清军在清政府投降路线的影响下,军心涣散,全线瓦解,镇南关为法国侵略军占领。法军统帅尼格里派人在废墟上插块牌子,狂妄的写道:“广西的门户已不在存在了!“镇南关周围的我国群众针锋相对,在关上奋笔直书:“我们将用法国人的头颅,重建我们的门户!”在人民群众反侵略热潮的激励下,以冯子材为首的爱国清军积极展开了抗法斗争。
冯子材是广东钦州人,早年曾参加农民起义,后投降清朝,被任为广西提督,一八八二年因年老多病还乡。法国的猖狂侵略,激发了他的民族情感,主动重返前线,奋起抗法。
冯子材到达前线,一面收集溃兵,稳定军心;一面招募民间丁勇,积极团结边防其它部队,鼓励军民保卫国家,并在距镇南关内十里的关前隘沿着山麓修筑一道三里多的长墙,挖掘长壕,以备攻守。
一八八五年三月二十三日,法国侵略军大举进犯,冯子材率部下沉着应战,不断打退敌人进攻,激战终日,相持不下。次晨,大雾弥漫,法军在绝对优势炮火的掩护下,分兵三路,猛扑长墙。炮声震谷,枪弹雨集,长墙几乎已被突破,形势万分危急。在这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七十岁的冯子材以帕包头,脚穿草鞋,手持长矛,一跃而出,全军将士也一齐冲入敌阵,人人奋勇争先,刀劈枪挑,法国侵略军旗靡阵乱。这时关外的中越群众一千多人也冲杀前来,里应外合,法国侵略军全线崩溃,仓惶逃命。冯子材率军乘胜追击,毙敌官兵一千多人,法军统帅尼格里也身受重伤。镇南关清军取得大捷,这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罕见的。
法军溃败的消息传到巴黎,法国菇费理内阁被迫下台,新成立的内阁急切期望与清政府妥协求和。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害怕战事延续下去会损害他们享乐苟安的生活,也想乘胜求和,于是派人与法国签订了不平等的《中汉议和条约》。打了胜仗还要投降,这真是千古奇闻,充分反映了清政府投降卖国的丑恶嘴脸。(林纳)
沙俄强占我国大片领土
沙皇俄国早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加紧了对中国东北黑龙江流域地区的侵略。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沙皇尼古拉一世任命穆拉维约夫为东部西伯利亚总督,指示他加紧部署吞并黑龙江的军事行动。一八五○年,穆俄维拉地派海军上校涅维尔斯科伊率兵占领黑龙江入口处的庙街,一八五四年强占了中国领土库页岛,一八五四年到一八五七年间,沙俄侵略军大规模武装入侵黑龙江地区,强占海南泡等地,设立哨所,修筑炮台,企图长期占领。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穆拉维约夫乘英法侵略军进犯天津、威胁北京的时候,率领兵舰侵入黑龙江的瑷晖,以兵力挟制黑龙江将军奕山,逼令他在预先拟定的条约上签字,这就是所谓的《中俄瑷晖条约》。依据条约,沙俄侵占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一八六○年,沙俄利用英法侵略军攻占北京的机会,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把乌苏里以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也强行侵占。
一八六四年,沙俄根据《中俄北京条约》片面拟定的中俄西段边界“走向”,与清政府在新疆会商,勘分西部边界。谈判中,沙俄以武力相威胁,威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把中国境内的三个大湖——巴尔喀什湖、斋桑湖和伊克塞湖,连同周围面积共达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割占了去。
从《瑷晖条约》到《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沙皇俄国一共从中国侵占了一百四十四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侵略、霸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也是奴役、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最凶残的刽子手。(林纳)
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发生在农历甲午年(一八九四年),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一场战争。
日本原来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一八六八年明治维新后,建立了地主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极力推行扩张侵略政策。它的侵略矛头首先指向朝鲜和中国的东北。
一八九四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朝鲜封建王朝向清政府求救。日本竭力劝诱清政府出兵,同时它也借口保卫侨民,派大批军队在朝鲜登陆。朝鲜农民起义被镇压后,清政府向日本提出,双方立即从朝鲜撤军。日军不仅不撤,反而大量增兵,并向驻朝鲜的清军发动突然袭击,挑起战争。
这时慈禧太后正在准备庆祝六旬大寿,根本不积极筹防备战。她幻想西方各国能出面调停,妥协了事。朝鲜前线的清军毫无作战准备,日本一进攻,便节节败退,战火很快烧到了中国边境。
与此同时,日本的海军在黄海也对中国北洋舰队挑起了海战。中国舰队毫无准备,完全处于不利地位。主力舰“定远”号首先被日舰炮弹击中起火,另一艘战舰“致远”号舰长邓世昌命令舰兵拼死冲锋,撞沉敌主力舰“吉野”号,以打乱日舰阵容。日舰官兵慌忙发射水雷,击中“致远”号,邓世昌和全舰二百多官兵壮烈殉国。仅剩下的“经远”号,弹药库也被日舰击中,满船起火。舰长林永升临危不惧,命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冲击,最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在这场海战中,北洋舰队官兵充分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崇高爱国气节。由于他们的英勇还击,日本舰队也遭到了严重的损失。
甲午海战结束不久,日军便兵分两路侵入中国:一路越过鸭绿江;另一路在山东荣成登陆,包围威海卫,击溃了残留的中国北洋舰队。清朝统治集团一片慌乱,只得派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屈膝求和,签订了《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是: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所有附属各岛和澎湖列岛;赔偿军费二万万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各种工厂;默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马关条约》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林纳)
戊戌变法
一八九五年四月,清政府准备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消息传来,人民群众激愤异常,正在北京参加考试的各省举人,纷纷拥向都察院,坚决要求拒和。广东举人康有为,早就怀有改革清朝腐败政治的决心,曾上书光绪皇帝要求变法。现在他看到“士气可用”,就和弟子梁启超一起串连各省举人开会商议,连夜赶写出一份《上皇帝书》,慷慨陈词,提出了“拒约、迁都、变法”的主张。在这份《上皇帝书》上签名的有一千三百多个举人,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着名的“公车上书”事件(汉朝被举荐的人士入京,由公家备车接送。后来就用“公车”称呼进京会试的举人)。这份“上皇帝书”虽然没能送到皇上手中,但被广为抄传,影响很大。
“公车上书”第二天,分试放榜。康有为考取了进士,并被授予工部主事官职。但他没有就职,而是继续忙于变法活动,积极宣传维新主张。一八九八年四月,康有为发起成立“保国会”,宗旨是“保国、保种(民族)、保教(孔教)。”保国会的声势越来越大,受到光绪皇帝的重视,同时也引起了封建顽固势力的仇恨。
经过一段酝酿、策划,光绪皇帝决心采纳变法主张。他起用了一些维新志士,并在一八九八年(戊戌年)六月十一日颁布实行新法的号诏令。新法主要内容是;撤并闲散衙门;广开言路,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减绿营兵将;废除八股;兴办学堂,提倡西学;准许自由办报。
新政立即遭到顽固派的反击。慈禧太后强迫光绪皇帝将他的师傅、支持维新派新的翁同和革职逐回原籍,并将用人大权控制在自己手里。还准备秋间“阅兵”时,发动政变,废黜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无兵无权,感到形式危急,就命令康有为设法挽救。维新派只好求助于大臣袁世凯,要他在“阅兵”那天杀掉掌握大权的顽固派荣禄,以便继续推行新政。殊不知狡猾的袁世凯当面答应,背地里却向太后告了密。九月二十一日,政变突然发生,光绪被囚禁,维新派的谭嗣同、杨锐、刘光弟、林旭、杨深秀、康广仁等六位被杀害,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维新派的改革措施全部被废止。
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它给人们一个深刻的教训:在封建势力顽强的中国,想依靠皇帝,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亦青)
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事
义和团又名义和拳,本来是北方秘密反清结社的一个支派。它的成员传习拳棒,也画符念咒。一八九九年,山东灾情严重,老百姓无法生活也去,义和拳首领朱红灯便领导高唐、茬平、长清等地的拳民起义。清政府派兵前往镇压,被义和拳打败。后来朱红灯虽被杀害,义和拳的势力却日益强大。山东巡抚毓贤看硬压不行,便使用欺骗手法,假装承认义和拳的合法地位,义和拳也把斗争矛头转向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毓贤没能把义和拳镇压下去,各帝国主义头子很不满意,要求清政府派袁世凯去替换毓贤。袁世凯带领几千“新建陆军”来到济南,贴出《查禁义和拳告示》,到处杀人放火,洗劫村镇。义和拳迅速由山东直隶(河北)发展,各地劳苦百姓踊跃参加。一九00年五、六月,义和团运动已发展到天津、北京。他们焚烧洋堂,破坏外国人的铁路、电线,声势越来越大。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眼看躲在幕后指挥,消灭不了义和团,就公然派出军队进行武装镇压。六月十日,一支由英、德、俄、法、美、日、意、奥八国级成的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英雄手持长矛、大刀,英勇抵抗。十八日,义和团和一部分爱国清军联合向驻在廊坊车站的侵略军发动进攻,大获全胜,西摩尔被迫带领残兵连忙逃跑。与此同时,北京的义和团也因外国侵略军官员开枪杀害团民、百姓而包围了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并向西什库外国教堂进攻。
在义和团强大的声势面前,清政府害怕自己被推翻,便耍弄起两面手法,一面安抚、收买义和团,称他们为“义民”,表示要和义和团一起抗击侵略军,并假惺惺地在六月二十一日对各帝国主义国家“宣战”;另一方面却又密电各驻外使节向所驻帝国主义国家“解释苦衷”,“请求谅解“。当八国联军卷土重来,打向北京的时候,慈禧太后急急忙忙逃亡西安,临走还命令清军官兵务必协助侵略军”剿办“义和团。七月十四日,天津被侵略军攻陷,八月十四日,北京被占领。慈禧太后再次派李鸿章向敌人求和,于是一九0一年又签订了一个卖国的《辛丑条约》。
在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了,但它狠狠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反抗我国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亦青)